頭痛、牙痛、腰痛、嘔吐個個很揪心,這些組合穴位很給力
四關穴即指明代徐鳳在《針灸大全》中提出的左右合谷及太沖,因合谷位於第一、二掌骨間;太沖位於第一、二跖骨間,兩穴同為原穴,又都分布在四肢歧骨部,猶如四虎把關,故古人將其稱為「四關穴」。其配穴屬於臟腑原穴相配方法,在治療某些疾病過程中可以取到協同、促進作用。筆者在近20年的針灸臨床工作中體會到此對穴的獨特療效,並查閱料文獻資料,現總結如下。
頭痛
頭痛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癥狀,可單獨存在,也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中。頭痛一般指兩眼眶與枕下部連線以上區域的疼痛,範圍甚廣,涉及到各個科室,發病率高,病因複雜,主要因頭部的血管、神經、腦膜等對疼痛敏感的組織受到刺激引起頭部不適。中醫屬「頭風」、「腦風」範疇。合谷屬陽,主氣;太沖屬陰,主血,針刺此組穴位可以行氣、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使氣隨血行,陰平陽秘。太沖屬木,主疏泄,為肝經原穴,具有疏通經絡,平肝熄風,醒腦開竅以治療頭痛;現代研究,針刺合谷能降低腦血管的緊張性,改善動脈彈力,提高搏動性和血液供應,從而改善腦供血以治療頭痛,針刺兩穴可以事半功倍,增加療效。
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為腰部的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在活動時因用力不當而突然損傷,可伴椎間小關節的錯位及其關節嵌頓,致使腰部疼痛並活動受限。本病中醫稱之為「閃腰」、「岔氣」,多發生於體力勞動者,主要因外部暴力,以致筋脈損傷,氣滯血瘀,氣機不通而痛。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可以理氣活血,治療氣滯血瘀所致諸症,現代研究認為針刺合谷具有鎮痛作用,可以提高人體的耐痛閾,為鎮痛要穴;太沖為足厥陰肝經原穴、輸穴,善理氣和血,祛風疏筋,經氣通則氣血和,筋脈柔則痛止。兩穴合用,可以相輔相成,提高治療效果。
牙痛
牙痛是口腔科常見癥狀之一,可以由牙齒本身疾病、牙周組織、頜骨的某些疾病、神經疾患及全身某些疾病所引起。中醫稱「齒痛」、「牙齒痛」,認為多由胃火風熱及腎虛火旺引起。《針灸甲乙經·卷十二》:「齒齲痛,合谷主之」,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可以通調手陽明經氣、清瀉陽明之熱,且依據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
針刺治療理論,手陽明經循行面部,入下齒,故可以治療胃火風熱之牙痛;「肝腎同源」、肝開竅於目,「目系」之支脈「下行頰里環口唇」,刺太沖可以通絡活血、滋腎養陰、柔肝緩急、瀉熱消腫等,調節經氣,引熱下行,或滋陰降火,而上病下治。故兩穴同取,可達虛實同治,加強療效。
腰痛
腰痛凡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者稱為腰痛。多因外傷、勞損、受涼及久病、年老體衰造成腰部筋骨損傷,氣滯血瘀,經絡阻滯,或氣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而致「不通則痛」。《針經摘英集》:「治腰脊內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刺手陽明經合谷二穴。」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具有理氣活血之功,針刺合谷穴可以養血養筋,活血通路止痛以治療腰痛;肝主藏血,在體合筋,司全身筋骨關節的伸屈運動,針刺肝之原穴可以調整人體原氣,使氣血流暢,筋脈疏通。兩穴同取,共奏「通則不痛」。
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為扁桃體的炎症性病變,由於炎症的性質不同,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本病屬中醫學「乳蛾」範疇。多因風熱外侵,肺經有熱,邪毒搏結於喉核,或病邪反覆發作,演變為虛熱證。《針灸甲乙經·卷十二》:「喉痹,合谷主之」,《素問·厥論篇》言「手陽明厥逆,發喉痹,嗌腫」。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府,大腸與肺相表裡,瀉合谷有清肺胃之熱、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標幽賦》:「心脹咽痛,針太沖而必除」,《針灸甲乙經·卷八》:「喉痛,嗌干……太沖主之。」針刺太沖可以調暢氣機,疏肝解郁,泄熱解毒。故針刺二穴,通過經絡的作用,以達清熱利咽、養陰潤喉、消腫止痛作用。
顳下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
顳下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是由於顳下頜關節功能失調引起的關節疼痛,運動障礙,關節區彈響等綜合症群。屬中醫學「痹證」範疇。主要由於關節局部肌肉、經絡閉阻,氣血運行失暢,關節經筋失於濡養而致局部肌肉痙攣引起本病。針刺合谷能疏通經氣,活血止痛,緩解局部肌肉痙攣,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緩解疼痛,恢復正常張口度,消除彈響;關節附近軟組織肌腱、韌帶屬於「筋」的範疇,針刺足厥陰經原穴太沖,具有調節肝經氣血、滋養諸筋的作用。故兩穴合用,標本兼治,提高療效。
呃逆
呃逆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膈肌不自主的間歇收縮運動的一種臨床表現。俗稱「打呃」,主要因飲食不潔,情志抑鬱,肝氣犯胃,使胃失和降,氣機上逆,使膈間氣機不利發為本病。《素問》:「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針刺合谷,加強大腸的傳導變化功能,使胃的降濁功能得到延續,而起治療作用;肝主疏泄,喜條達,針刺太沖可調暢氣機、情志,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和膽汁的分泌排泄,而達舒肝解郁,維持脾升胃降和膽汁分泌與排泄的正常功能。故兩穴合用,可以理氣和胃,降逆止呃。
嘔吐
嘔吐是指胃內容物或一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管流出逆流出口腔的一種複雜的反射動作。中醫學認為,嘔吐是由於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引起的病徵。大腸與胃相連,且為同名經,故針刺合谷可調節腸胃功能,清泄陽明腸胃,理氣調中。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影響脾胃的升降平衡協調,促進胃的降濁功能;《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凡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呃逆不食,灸太沖不限壯數。」故溫針灸太沖可以溫經散寒,理氣和胃,降逆止嘔。兩穴合用,可達降逆和胃止嘔。
體會
合谷、太沖均屬於原穴,原,即本源,原氣之意;原穴是腎間原氣,通過三焦別使,經歷五臟六腑,經過和留止於腕踝關節附近的穴位,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於臟腑,是十二經脈之根;原氣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是五臟六腑之本。
原穴治病,即可瀉實,又可補虛,針刺原穴,可使三焦的原氣通達,從而發揮衛護正氣抵禦外邪,扶正祛邪,促進機體陰陽平衡,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難經·六十六難》曰「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故原穴是調整臟腑功能的要穴。合谷屬陽,主氣,清輕升散;太沖屬陰,主血,重濁下行,兩穴合用,一陰一陽,一臟一腑,一氣一血,一升一降,具有平肝熄風,鎮痙安神,舒肝和胃,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等多種治療作用。所以一切大腸、肝臟相關臟腑病證,及與大腸、肝臟相關的器官、肢體病證,無論寒、熱、虛、實、表、里及急、慢性病,都可以用相應的原穴合谷、太沖治療。
作者簡介
嚴成龍:副主任醫師,就職於楚雄州中醫醫院,任針灸推拿二科科主任,1999年畢業於雲南中醫學院,在國家級以上期刊發表專業論文8篇,獲得楚雄州科學技術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三等獎8篇,參與主持5項科研課題均獲得楚雄彝族自治州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楚雄州推拿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彝醫藥分會第一屆理事,雲南省醫師協會《康復科醫師分會》第一、二屆委員會委員,楚雄州中醫學會推拿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分會秘書長。雲南省第四屆優秀青年中醫。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慢性胃炎怎麼治?中醫為您解煩憂
前列腺有什麼用?能輕易摘除嗎?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