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不懼,去者不留》序言: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美好的嚮往 - 她們的單身情歌

時間:2015-07-22

這是一本什麼書?

我想很多讀者拿到這本書,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想像和疑問。準確地說,這是一本關注和描寫當下中國都市單身女人情感故事的書,只不過,故事不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而是我作為一名情感作家,面對面地採訪了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的16名單身女人,由她們親口講述(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口述實錄),最後構成了這樣一本30多萬字的圖書。

它屬於口述實錄的範疇,但又不僅僅局限於口述實錄,因為裡面有我作為一個男人的視角、感受以及分析。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5-07-22

這是一本什麼書?

我想很多讀者拿到這本書,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想像和疑問。準確地說,這是一本關注和描寫當下中國都市單身女人情感故事的書,只不過,故事不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而是我作為一名情感作家,面對面地採訪了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的16名單身女人,由她們親口講述(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口述實錄),最後構成了這樣一本30多萬字的圖書。

它屬於口述實錄的範疇,但又不僅僅局限於口述實錄,因為裡面有我作為一個男人的視角、感受以及分析。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3年下半年,我在上海一檔情感談話節目擔任情感導師,這個節目不同於傳統的相親交友節目,更多是幫助未婚女性排憂解難。雖然它只是季播,錄製時間不長,然而,每期節目中,那些在情路上兜兜轉轉不得要領的女孩子,她們過往的情感經歷,她們目前的生活狀態,她們對待感情的觀點和態度,都引起了我格外的關注。

那個節目錄製期間,我正好看到了國內一家婚戀網站發布的2013年中國都市男女婚戀狀況的調查報告。裡面提到,到2013年,中國22歲以上的單身男女,已經超過兩億。北京、上海、廣州,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三個城市,22歲以上的單身男女青年,已經突破400萬!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是選擇單身抑或婚姻,是他(她)個人的意願,也是他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礙他人,都是可以尊重和理解的。但是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中國傳統婚戀觀的影響下,似乎只有結婚才是青年男女的唯一出路,不結婚就是「不正常」,就是離經叛道。

這些年,出現了所謂「剩男剩女」的說法,給不少處於婚戀十字路口、或者在單身的道路上悠然自得的青年男女以很大的壓力,而各大衛視風起雲湧的相親交友節目也不由自主地在給我們樹立一個風向標:好像單身是種「錯」,只有結婚和「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才是王道。

這兩年,經常出國旅行,在飽覽各國名勝古迹之餘,也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婚喪嫁娶進行了一番粗略的考察。忽然發現,在歐美不少發達國家,生活方式非常多元,你可以結婚,也可以選擇單身,那裡沒有「剩女」之說,女人哪怕到了40歲不結婚也是司空見慣,30到40歲的單身女人都屬於一枝花的年齡,在各式各樣的男人面前光彩綻放,且搖曳多姿,從20歲的年輕帥哥到60歲的睿智長者都對她趨之若鶩。

總之,在歐美髮達國家,女人是四十一枝花,在各式各樣的男人面前光榮綻放,且搖曳多姿。可在咱們中國,別說一個年近40的女人還沒嫁人,父母會飽受壓力,朋友和同事也會向她投來異樣的目光,就是年過30的單身女性,也會「壓力山大」,面臨擇偶空間越來越窄的難題。

中西方文化觀念的巨大差異,對單身女性這一族群的好奇和關注,讓我產生了寫作這本書的衝動。

她們為什麼還一直單身?是沒遇到心目中那個真命天子?還是害怕愛情恐懼婚姻?她們過往的成長過程和情感經歷又是怎麼樣?在生存壓力與日俱增的大城市,她們一個人又如何面對內心的孤寂?我知道,這裡涉及到很多隱秘甚至傷痛,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支撐,沒有很好的面對曾經的勇氣,一個單身女人是很難在外人面前,尤其是在一個男作家面前袒露心扉的。

果不其然,採訪一開始便困難重重,我先找到欄目組,本來想通過他們去聯繫上過節目的那些單身女嘉賓。欄目組相關人員卻表示,可以把那些女嘉賓的聯繫方式提供給我,但對方願不願意接受採訪,他們無法保證,因為會涉及到別人的隱私。在欄目組的幫助下,我和助理先後聯繫了不下20個女嘉賓,70%都以各種理由迴避或拒絕,甚至出現過已經約好了第二天在某個地方碰面,我已經在路上,對方卻突然爽約的情況。

沒辦法,我只好另闢蹊徑,發動北京和上海兩地的朋友給我推薦身邊的人選,就像找人相親一樣,能逮到一個是一個。還好,我的人緣不錯,雖然稱不上是一呼百應,但一些認識了多年的朋友(當然都是單身女人),她們都會主動地站出來,接受我的採訪,甚至採訪完畢還會把自己的閨蜜好友也一起「拉下水」。而在那個節目中,也有幾位女嘉賓,把支持和信任留給了我。

2013年,我先後三次穿梭於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之間,用一個小小的錄音筆,140個小時的錄音,先後記錄了31名單身女人的真實情感。因為篇幅所限,最後,挑選了其中16名單身女人的情感故事,作為這個系列的第一部呈獻給讀者。

也許有讀者會問,中國這麼多城市,你為什麼只採寫北京和上海的單身女人?

我的回答很簡單:北京和上海作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個城市,也是兩面鏡子,可以很好地折射出中國當下的各種問題和現狀,而且這兩座城市,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文化氛圍甚至人的氣質都迥然不同,你可以在這本類似《雙城記》的採訪故事裡看到無數鮮活生動、狀態各異的情感和人生。不過,出現在這本書里的單身女子,雖然只來自北京和上海,但並不僅僅是地理和戶籍意義上的,很多在這兩座城市裡打拚和漂泊的異鄉人,也進入了我關注的視野。

在採訪中,有兩點感觸很深,忍不住先在序言中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感受到的是,歷史的時針早已飛速旋轉,人們的觀念更是日新月異。倒退七八年,一個年近30歲的女性,如果還沒嫁人,還是單身一人,那得多麼焦慮多麼苦惱啊!可是,這次我見到的31名受訪者,80%跟我坦承,雖然我單身,但是我很享受,我並不著急結婚;甚至有30%的採訪對象表示不太想結婚,不再把結婚作為感情的唯一歸宿,不再視單身為洪水猛獸,這無疑是時代的巨大進步!

一個決定把婚姻大門徹底關閉的28歲單身女人在接受我採訪時說,「我不想結婚,並不是恐婚,我也沒什麼心理問題,而是結婚後的日子我基本可以想像,白天上班掙錢養家,晚上做家務帶孩子,難得有個休息天說不定也要去孝敬公婆,萬一運氣不好還要遇到老公出軌,如果再走向離婚,那將是多麼大的損失和痛苦啊?我何必把自己的後半生壓在這樣一個沉悶憋屈且隨時會爆炸的圍城裡,我自己的生活一片藍天,多姿多彩,何必非要躲進這個密不透風的圍城,告別美好的藍天呢?」

十年前,台灣歌手林志炫的一首《單身情歌》唱碎了多少單身男女的心,十年後,當另一位32歲的單身女人在我面前提到這首歌的時候,她很坦然的一笑:「誰都想找一個最愛的、相愛的、深愛的人來告別單身,但如果實在找不到,一個人選擇單身的生活也未嘗不可。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總是無盡的矛盾和傷害,單身也能活出一份精彩!」

當然,我並不完全認同她們對婚姻的想像和描述,但我想說的是,在社會觀念日趨多元化的今天,為什麼我們不能允許和尊重更加多元的生活方式呢?在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達兩億的情形下,有社會學家宣稱,中國將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迎來一次大規模的單身潮,而都市的單身女性如今正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群體,一個社會符號。

也許又有人會問,你作為一個情感作家,又是如何看待這種單身潮?說句心裡話,我不想給這些單身女人的生活貼什麼標籤,下什麼評判,因為我無權這麼做,也不想這麼做,作為一個情感作家,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比隨意評判更為重要。

當然,這本書里出現的16名單身女人,並不都是不婚主義者,也有憧憬婚姻的,還有曾經離異的,年齡也不都是28歲到40歲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大齡未婚女青年,最小的23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90後,最大的45歲,屬於70後。她們的職業和身份也各不相同:有公司主管、雜誌編輯、外企文秘、私企業主,有教師、翻譯、模特,有上過那個著名的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人氣女嘉賓... ...

書里,有經歷過一次又一次失敗感情之後選擇自主創業,在事業中獲得新生的「女漢子」,有因為外形過於「中性化」導致擇偶和相親總是困難重重的,採訪中,我感觸很深的另外一點是:當代中國的單身女性,遠比我想像的要獨立、堅強和洒脫的多。有未婚女孩喜歡過已婚男人的故事,有小小年紀就做了未婚媽媽的,有一不小心和gay(男同性戀)糾纏不清的,還有女大學生愛上戰鬥在保密戰線的英雄這樣美好和動人的愛情。有的經歷讓人感慨,有的情感讓人唏噓,有的故事讓人流淚。不管什麼類型的故事,都是絕對真實的,雖然我作為採訪者,有提問,有分析,有慨嘆,更多的則是忠實的記錄。

之後,當這16個單身女人親口講述的故事逐漸在我的筆下變成一個個文字的時候,我忽然頓悟,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生活在北京和上海兩個大都市的單身女人的採訪實錄,而是一部反映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當下都市男女愛情百態的「清明上河圖」。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從70後到90後,這些單身女人不同的愛情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她們豐富多彩的情感人生,她們和男人之間的百轉千回、愛恨糾葛。接下來,我還計劃采寫婚姻中的女人,探討走入圍城後的中國女性的愛與愁,樂與痛。

採訪中,我感觸很深的另外一點是:當代中國的單身女性,遠比我想像的要獨立、堅強和洒脫得多。

儘管她們大都曾經有過一段甚至多段失敗的感情,有的是性格不合導致的分手,有的是被命運捉弄從而勞燕分飛,有的遇人不淑,也有的在感情上經歷過巨大的傷害和欺騙,但是她們在我面前一一揭開那些塵封的歷史、曾經的心痛時,大都表現得很鎮靜、很平和,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怨天尤人,甚至個別還流露出一種笑看風雲的瀟洒和從容。

在上海採訪的一位單身女子在講述完她的三段「失戀的故事」之後,我問她,當美好的心靈已經被男人傷得體無完膚,會不會從此害怕感情?是否還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好男人在等待她?她的回答至今言猶在耳:「愛情又不是老虎獅子,為什麼要害怕呢?可能我以前錯就錯在對愛情、對男人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結果導致希望越多,失望越多,其實抱著一顆平常心比什麼都重要。當愛情來臨時,不要害怕,也不要患得患失,張開雙臂去迎接它吧!如果這段情註定要像一陣風似的飄走,也不用刻意挽留,那就揮一揮衣袖,跟它說再見。學會轉過身去,擦乾眼淚,露出嶄新的微笑,像《西遊記》里的唐僧師徒一樣,繼續上路。總之,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美好的嚮往... ...」

從她的這段話中,我總結出了八個字:來者不懼,去者不留,並把它作為本書的書名,跟天下一切尋愛的女子共勉:對待愛情,對待男人,應該無所畏懼,該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如果情已逝,那個男人的心註定無法挽留,何必強求呢?就讓它隨風去吧,放下包袱,抖擻精神,重新上路,也許下一段更美好的感情、更優秀的男人在等著你。

作為一名情感作家,我認為,一個女性經濟是否獨立,內心是否強大,是決定她愛情和婚姻能否圓滿和幸福的兩大先決條件。換句話說,除了愛情,什麼都不缺的女人,才有底氣去等待純粹的愛情。她不需要愛情給她帶來更多的附屬品,愛情為她帶來的只是愛情,對她來說,愛情不是風險投資,也沒有得失成本,這樣才能做到對待愛情無所畏懼。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女作家張愛玲曾經寫過的一段話,這段話不僅跟本書的主旨、跟我的創作初衷高度吻合,而且也很適合送給那些在追尋真愛的路途上永不停息的女子們: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邂逅幾段或深或淺的緣分。只是時光長短,萍聚雲散,由不得你我做主。穿行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緣分會指引你,找到那個與你心意相通的人。或許這世間沒有誰,能夠陪你真正走到終點,但我們依然要感恩那些深刻的相逢。」

感謝接受我採訪的每一位單身女性,是你們的信任和坦誠造就了這本書。特別感謝其中兩位採訪者陽陽和杜煙雨,除了把自己的情感故事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我,還推薦了一些同樣情感經歷非常獨特的單身女性給我。感謝上海電視台的領導,特別是製片人徐震寰、主持人陳蓉,沒有你們的節目就不可能給我提供這樣的創作靈感。非常感謝中信出版社文藝社的社長李靜媛對我的信任和肯定,並第三次跟我攜手合作,感謝編輯宋沫橦,我的助理梁超、好友齊懷、吳雅琪以及為這本書付出過心血的每一個朋友。

我更應該感謝我的父母、妹妹和太太,特別是我的太太,多年來一直支持我的寫作,我的每一本書,她都是第一個讀者,也是第一個評判者,都會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議和批評,她工作比我還忙,但對這本書的關心卻始終如一。謝謝風雨相伴的她!

謝謝每一位支持這本書的讀者朋友們!如果你們喜歡這本書,我還會繼續采寫下去,系列的第二部、第三部,我將堅持下去,痛並快樂著!(摘自曾子航的新書《來者不懼,去者不留》)

作者簡介:曾子航,七零後,祖籍海南,現居北京。中山大學畢業,後一直出沒於各大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網路均有涉獵,記者、編輯、主持人、製片人的工作樣樣不缺。近年,轉行以寫作為生,同時,還擔任過包括《非誠勿擾》《愛情連連看》在內的全國多檔電視節目的情感導師和嘉賓主持,因語言風格犀利而被讀者譽為「狠男作家」。代表作:《女人不「狠」,地位不穩》《戀愛時不折騰,結婚後不動搖》等。本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你還是單身?
消滅單身和找到外星人,哪個更難?
大部分小三沒有花已婚男人的錢
婚姻拯救男人:調查顯示男性結婚比單身更划算
一個單身漢對已婚者行為的不滿

TAG:美好 | 單身 | 沒有 | 情歌 | 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