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 風雲唐太宗上部(四)兩件「遺憾」事

風雲唐太宗上部(四)兩件「遺憾」事

唐太宗講到國家大政方針的基本點,「為君這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個比方,要養育民生,如果盤剝他們來讓自己過好日子,就像割腿上的肉來吃,咆飽了人死了。這有針對性,隋朝就是這樣的例子。集中百姓的資源,做許多大型工程,國家卻完了。強大的國家倒塌了,唐太宗親眼看到了。他總結歷史,提出重要的思想,治國像治病一樣。病人覺得病體有起色,就更需要調養。稍微恢復元氣,就趕快做事,就要出大事。第二個間題更重要,社會恢復後,不能沉浸在成就裡,不能好大喜功。唐太宗在任前幾年,很困難。三年後,風調雨…自了,官員容易想到有所作為,要做事了。這不能責怪他們。太宗也想呀。他想蓋宮殿,要在長安外蓋宮殿。冬天西安的天氣不太冷,夏天卻非常熱。唐的皇帝家族遺傳是氣疾,怕熱。坐在冰床上上朝。唐太宗也是高血壓,想到西安外邊陰涼處蓋一個,好避暑。他想起秦與隋是這樣滅亡了,所以就停下來了。他也想修京城,不完全是好大喜功,最早修得富麗的是劉邦。打下天下,定都長安後,讓蕭何來修,修得壯觀極了。劉邦大怒,國家這樣窮,把都城修這樣好,要治他的罪。蕭何說這有用心,雄壯才讓人看了覺得威嚴,有實力。勒緊腰帶也得這樣修。修首都不完全是好大喜功。唐太宗也想修好點,可是想到民力沒恢復,動亂傷人太深,剋制住不做了。這時,官員與百姓想法不同,官員想要業績,唐太宗推行以德治國。幾年就出現繁榮的景象。這時,就有官員說,從隋的動亂中,國家重新站了起來,百姓富裕。災荒過了,百姓回來了,沒有怨言。這不容易,說明治理得好,就應該去封禪。這是傳統的間題。要祭天告天,加高泰山。這是神山。今天大治,就應該告訴上天。唐太宗開始拒絕。但是下面的官員反覆勸,唐太宗也動心了。

封禪遇反對:這時魏徵站了出來,跟皇帝說不能封。唐太宗被勸多了,就問他,為什麼不能封禪?統一了,功勞高;天下大治,德厚;百姓安居,國家安定;周邊的國家推舉為天可汗,四夷賓服了;豐收了;祥瑞出來了。萬事具備了。魏徵說,理由只一條,民生還沒完全恢復,一封禪,百官浩浩蕩蕩出發,沿途要多少旅館,多少山珍海味,多少卅l縣要供養。山東是戰亂重災區,沒多少人煙,供得起嗎?百姓承擔不了,對社會就是災難。唐太宗聽,覺得對,硬是克制了,不封了。一直到他死,立了再大的功勞,人們不停地勸他,他都不再封了。他堅持民生沒完全富裕這一條。對外上,他登基幾年,康國在蔥嶺,新疆最西的地方,求內附。所有的王朝都會歡迎。唐太宗不同意,接受了內附,就要承擔責任與義務。那麼遠,如果出了事,突厥打他,你就得去管。管得了嗎?軍隊去,得付多大代價呀?部隊與內勤,就得巨大耗費了。唐太宗想到民生沒完全恢復,不是鼓吹盛世的時候,要懂得剋制。第三點,魏徵討論國家要不要積德,國家也要,更要積。魏徵上表:「目司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舉樹的例子,要培植樹根。要讓國家安定,就得積德。如果刻薄,要讓國家長治久安,從來做不到。如果取得政權後,不懂得居安思危,節儉,積德不厚,慾望不能剋制,就像砍掉樹根,要想樹長得高,這是做不到的。用樹做比喻,來證明這一些。樹根就像百姓,不能盯在物上。要看到人上邊。看到物,就鼠目寸光。看到人身上,就是積德以治國。唐太宗在這上邊身體力行。他登基後,災荒嚴重,國家沒有錢,沒辦法救濟,就只能任由百姓自謀生路。有人就賣兒賣女。這是痛苦的事。可是他們賣了,古代沒有禁止的。這是合法的。這種合法不合情的事,怎麼辦?他就拿出國庫的錢,買回孩子,還給父母。這件事感動了關中的百姓。旱災過去,蝗災來了,唐太宗吞下蝗蟲,邊說,糧食是百姓謀生的東西,你吃了它,你怎麼活?大臣勸他,唐太宗說了,百姓能不生病,能豐收,我病了也沒關係。這是玩真的。真心地幫助百姓。這是具體的積德之事。更難的有,朝廷過於有作為,超過了度,百姓就苦了。 唐太宗「踩剎車」:唐太宗提出君靜則民安。皇帝安靜了百姓就安寧了。官府不靜,不斷折騰,百姓就苦。唐太宗說了「安人寧國,唯在於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勵耳。」皇帝無為而治,百姓就快樂了。皇帝多欲,百姓就苦了。我壓抑自己,就是因為這些。唐在貞觀年間,沒多少大型工程,要讓社會靜下來。除此外,還有官。百姓難影響社會。官不一樣,手中有資源,有權力,一折騰,社會就會跟著動。官靜下來,節慾,不僅僅是人格修養,更關係到國家大政方針。是政策意義上的事。否則騷動,就像隋朝,一項接一項大工程。都沒有道理嗎?我們想想這些事,他做也有苦衷。他們從動亂中走過來。中國動亂時,受到多少凌辱與欺負。說北魏後期,東魏與西魏分裂。宇文泰傳下來,就有了隋唐。另一邊是東魏,北齊。因為分裂被欺負了。突厥就是這樣。兩人爭相向突厥進貢,爭取支持。突厥拿出女兒來和親。兩個皇帝爭著要。求著要。這樣受凌辱的日子,隋煬帝隋文帝記憶深刻。他們想儘快讓國家強大。結果車開足馬力,剎車剎不住了,最後崩了。這是唐太宗看到的歷史教訓。所以他得口}剎車。設想與動機可能是好的,但是結果是壞的。動機上都要確立以民為本。要施仁政,仁者無敵。這是孟子提出的。「不仁而行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這有也。」有不仁的人,可以得國,奪取政權。不仁卻不可能得到天下,這是百姓。你沒辦法讓天下歸心。秦朝就是例子,用武力打平天下,卻不能讓百姓心服。秦不懂得建國後轉型,施仁政,繼續以暴力施政,讓百姓起來反抗。什麼叫仁政?孟子說,所有人都想來,這是好的,是仁政了。全世界歷史上,稱得上盛世的帝國不多,東方唐是,西方羅馬帝國是。要做到這些,就是施仁政,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大家做自己的事,閑下來的時間,就會敬老愛幼。制度上保證社會能生產發展,制度文化層面上,能弘揚道德修養。講忠信,講和睦,這是我們所追求的。不是通過強力驅趕百姓做事。孟子講施仁政的結果是誠信和睦而繁榮的社會。梁惠王根本不聽他。唐太宗的以德治國:唐太宗講仁政,有本錢。他不尚空談。24歲時掃平天下群雄。現在返樸歸真,取信於民,必須與百姓講誠信。這個社會才能固本,才能安定。這是自己的經驗得出的以德治國。現在必須講文治。唐太宗與梁惠王的悟境不一樣。結果自然不一樣。唐太宗得到的盛世。梁惠王是亡國了。吳兢總結到《貞觀政要》里,成為治國的豐碑,就是以德治國。德是本,民是本。其他不過是手段,是術而已。
推薦閱讀:

狄仁傑之神都風雲
漢代風雲人物33  元功第一之蕭何

TAG:遺憾 | 唐太宗 | 風雲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