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享: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孩子心理調適

  過去幾個月,上哪學已經組織了多次線下的名師面對面活動,從大家的現場互動來看,很多粑粑麻麻的問題都集中在幼小銜接以及幼升小的擇校問題上。今天,上哪學就特意邀請了幼小銜接問題的業內資深人士陳老師,讓她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幼小銜接的相關問題。

  由於內容太多,我們把陳老師的分享內容整理做成了一個系列,今天是第一篇:幼小銜接中的心理適應問題。

  1到底什麼是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這個詞現在很時髦,家長朋友聚在一起談到的最多的就是這個詞,但是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意思,恐怕很多家長也不是特別明確。

  幼小銜接,從字面上看,其實就是孩子從幼兒園到升入小學的這一個階段,但再往深了看,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從基本無紀律到有紀律、從沒有作業到有作業......很多東西都改變了,家長們最該關心的其實是:面對這麼大的一個變化,孩子需要一個銜接和適應的過程,怎樣才能順利度過這個巨變的階段才是最關鍵的點。

  2面對新環境,孩子怎麼想?

  剛才我們說的「孩子怎樣才能順利度過這個巨變的階段」,有兩個關鍵詞:階段和順利。

  先說階段。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包括的幾個重大變化:生活習慣的變化、學習習慣的變化和心理狀態的變化。很多家長都只能看得到孩子生活和學習方面的變化,而且願意花很多精力和財力去著力讓孩子提前適應,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到底怎麼看待小學這個新環境?孩子的心理狀態到底怎樣?

  很一些家長會覺得大題小做了,這一部分家長朋友認為孩子還小,會想這麼多嗎?教會孩子基本的東西孩子自然就會去學校了。在這裡,我想先問家長們一個問題,作為成年人,換一個新城市生活或者是換一個新的工作單位,我們能夠很快地適應嗎?這個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嗎?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是不是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了,或者說我們「高估」了孩子?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怎麼可以認為孩子能做到呢?

  在這一塊,我也有一個例子。之前接觸過一個楊浦區的徐媽媽,她家孩子名叫軒軒,軒軒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總能高高興興的,滔滔不絕地向徐媽媽講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而剛剛升入小學一周後,軒軒對小學生活就產生了強烈的排斥,與上幼兒園時的狀態大大相反,每天放學回家總向媽媽訴說小學的各種討厭,比如討厭小學的生活方式、討厭小學老師的「不近人情」、討厭家庭作業、討厭不熟悉的小夥伴。徐媽媽跟我說完這些以後,我就問了她一個問題:在軒軒上小學之前,你有沒有覺得孩子會不適應?軒軒媽媽告訴我說她覺得只不過是換個環境,有一些同學可能還是之前的同學,老師將要教的東西自己之前也教過一點,覺得孩子接受起來並不困難,沒想到現在卻是這樣。

  其實徐媽媽的這種情況,孩子沒有把想法憋在心裡,還會把自己的不滿說出來,這還比較有利於家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如果是比較內向的孩子,當家長用過高的期望去要求孩子,而孩子本身又達不到這種要求或者期望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不好,很有可能會陷入自責和自卑中,如果到這種地步,家長就真的很難辦了。

  所以,雖然我們現在說的是孩子的幼小銜接問題,但首先,家長心裡要先有一個認知:面對新的環境,每一個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包括孩子。作為家長,絕對不能想當然。

  3你對孩子夠坦誠嗎?

  家長自己基本的認知有了,接下來就是幫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具體怎麼做?

  我認為就三點:坦誠、鼓勵、體驗。

  首先要坦誠。

  很多家長會覺得:哎呀,小學跟幼兒園有那麼大的不同,開始有作業了、老師也有要求了、同學也要換一批,整個環境都不一樣了,本來孩子已經不願意上小學了,再把這些東西全都告訴孩子,孩子肯定就更不想去了,所以這些家長會選擇不告訴孩子這些,他們只會告訴孩子你會去一個更漂亮的地方,認識更好的朋友。

  但這就一個問題了:就算是要去的小學比現在的幼兒園更漂亮、要結識的孩子比現在的更好,但是孩子心理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孩子會覺得:我在幼兒園待得好好的,我的幼兒園也很漂亮,我和我的小玩伴關係都很好,為什麼我要去一個新的地方,認識新的朋友呢?而且,考慮到不同孩子的性格,有的比較敏感,不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就把他們扔到完全陌生的環境,孩子百分百是不能接受的。

  我之前接觸過一個媽媽,她擔心孩子如果知道上小學意味著很多都要改變,就會不願意去上小學了,所以她只是跟孩子說新學校的好處,卻隱藏了孩子可能面臨的其他更難適應的問題,比如老師可能會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個教孩子、要開始寫作業、學著守規矩。開學前孩子還興高采烈地跟她一起去購置學慣用品,而且逢人就炫耀自己要上小學了,看得出孩子非常期待小學的生活。但是剛剛入學還不到一周,小傢伙的興奮勁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孩子跟媽媽說小學跟她說的一點都不一樣,一點都不好玩,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哭鬧,不肯去學校,嘴裡還嚷嚷著去幼兒園,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學校就成了徐媽媽和丈夫最頭疼的事情。

  我們看到孩子跟徐媽媽抱怨說小學跟她說的一點都不一樣,這就有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孩子無形中對是否可以信任家長產生了質疑,這一次家長向孩子隱藏了孩子可能無法獨自解決的問題,下次如果再碰到其他的事情,孩子可能不會相信家長說的話,這對家長朋友們來說,可是一個大麻煩。

  說了這麼多,家長到底該怎麼跟孩子說呢?

  其實很簡單,挑個時間,跟孩子坦誠地談一談。談什麼?就是咱們最前面說的那些:小學和幼兒園相比,確實有巨大的改變,從基本無紀律到有紀律,從作業到有作業,大的方面,校園環境變了,學習內容變了,同伴關係變了,師生關係也不同了。孩子先知道他要面對的真實情況是第一步,第二步要讓孩子有感安全,家長要告訴孩子,雖然有這麼多的不同,但他並不是一個人面對這些。比如孩子在幼兒園有一個很好的小夥伴叫小明,家長就可以對孩子說,寶寶你看,並不是只有你一個小朋友要上小學哦,小明也要上,大家都要上,媽媽(爸爸)也上過小學哦,大家不僅要一起上小學,還要一起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呢。給孩子營造了一種集體感,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有那麼多人一起,不用害怕。

  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不管是告訴老師還是告訴家長,總會有辦法幫他解決,孩子不用擔心。當然家長也要注意這個幫助的度,我們這裡說的給孩子安全感並不是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4你能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嗎?

  這一點就是鼓勵。

  鼓勵和我們上面說的「坦誠」是分不開的。家長在坦誠地和孩子交流的同時,一定要給與鼓勵,比如跟孩子說完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之後,可以馬上說,媽媽(爸爸)知道雖然有很多不同,但媽媽(爸爸)相信你會做得很棒的,我們相信你。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對孩子的鼓勵教育,要經常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這一點從源頭上來說是因為孩子本身的只是經驗有限,判斷力不強,但無意識感知性強、可塑性高,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會根據成年人對自己的評價做出適應性的反應,也正是因為這樣,家長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夠發揮很強的功效。通過各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眼神、語言、動作等,孩子也會有漸漸相信自己是能行的,沒有那麼多的畏難情緒,面對全新的環境也就更容易適應了。而且鼓勵無形中也傳達了家長對孩子的信任,那麼孩子也會對家長產生同樣強烈的信任感,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好呢?

  5怎麼培養孩子對學校的好感?

  在這一點上有一些好的方法,比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到新的學校參觀,熟悉一下環境。讓孩子認識上學的路線以及學校的位置,告訴孩子學校的一些設施和活動場所,當然也可以告訴孩子教室上課的情況與課外活動的種種樂趣,逐步培養孩子對學校的好感。

  聽陳老師講了這麼多,小樂子也發現,原來幼小銜接竟然是這麼難的事,難怪上哪學的微信群里和活動上會有那麼多的粑粑麻麻在討論了!聽完陳老師的分享,相信各位粑粑麻麻也是收穫頗豐吧~

 


推薦閱讀: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二一集)
漫威宇宙最強觀影指南!最強幹貨!
你若分享,必有成長
人人網 校內- 日誌分享--一個老公的幸福總結
創意服裝裁剪圖分享----裙子褲子外套

TAG:孩子 | 心理 | 分享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