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立:「台灣生活方式」解讀

  

   台灣官方和民間都一再強調自己生活方式的優越,大家引以為傲。馬英九說:「台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是台灣創意與活力的來源,這是我們在華人世界的驕傲。」[1] 「今天台灣所展現的活力與生活方式,已成為華人世界的標竿」。[2] 「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3] 龍應台說:「海峽兩岸,哪裡是統一和獨立的對決?對大部分的台灣人而言,其實是一個生活方式的選擇,極其具體,實實在在,一點不抽象。」[4]有的台灣學者也說:「(台灣)三十年的民主政治已經生根,民主已成為年輕世代的生活方式。」[5]

   那麼什麼是台灣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哪些內容、有哪些特點?強調台灣生活方式的意圖何在?如何正確對待?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一、有關生活方式的兩個基本觀點

   有關生活方式問題的研究,涉及哲學、社會學、文化學、政治學等領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如果不釐清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研究的進展,就很可能產生「各說各話」「風馬牛不相及」的情形。學術界已經提出許多有關生活方式的理論和觀點,這裡只能選擇與本文相關的兩個基本觀點,加以討論。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

   有人說,對生活方式這個概念,已經有過幾十種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它下了定義,但是似乎還沒有「公認」的定義。因此,你如果要針對某人的觀點提出異議,他可能回答說,我說的生活方式與你的不是一回事。但是,還有必要有一個大體上可以接受的說法,即一般意義上的生活方式概念。例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寫道:生活方式是「不同的個人、群體或全體社會成員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制約和價值觀念制導下所形成的滿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徵體系」[6]。又如:「在社會學中,生活型態(或生活風格、生活方式)是一個人(或團體)生活的方式。這包括了社會關係模式、消費模式、娛樂模式和穿著模式。生活型態通常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態度、價值觀或世界觀。」[7] 「生活方式是一個內容相當廣泛的概念,它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勞動工作、休息娛樂、社會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以及與這些方式相關的方面」。「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國際化,『生活方式』一般指人們的物質資料消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閑暇生活方式等內容。它通常反映個人的情趣、愛好和價值取向、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8] 有的學者提出:「生活方式是一定的個人、群體及社會全體成員活動的特徵;這種活動主要取決於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同時也受種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它的領域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群體生活三個系統的全部總和,並以豐富的內容和形式構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社會活動體系。」[9]此外,還有人把生活方式細分為勞動生活方式、消費生活方式、休閑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個人生活方式等等。這些廣義的定義可以作為討論的參考。

   有些定義則是狹義的,例如,有人認為生活方式是指「日常生活領域的活動與行為特徵」;「個人由情趣、愛好和價值取向決定的生活行為的獨特表現形式」;「個人在其環境中所表現之獨特的生活形態與方式」。[10]

   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意義的提法,例如:「生活方式是人們觀念的一種反應」;「生活方式是不同階層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內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們的日常生活活動特徵和其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工作(學習)活動、基本生理需要活動(睡眠、吃飯、洗漱等)、閑暇活動(社會交往、文化娛樂等)和其他生活活動(鍛煉、喝酒、抽煙、就醫等)」。美國人類學家R·林頓說:「文化指的是任何社會的全部生活方式,如果我們把文化理解為人類活動方式、思維方式和能力的總和,那麼文化的實質就是生活方式。」[11] 台灣學者李亦園也說:「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具體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以及抽象的價值觀、邏輯思惟和理想典範。」[12]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代西方社會普遍認為自己處於消費時代,因而把生活方式轉化為消費方式來研究。

   總之,各種說法不一而足。因此,在討論台灣生活方式時,需要明確所指的「生活方式」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是一般意義的還是特殊意義的,並且看清是否正確的全面的表述。

   (二)生活方式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是多元的,它具有時代性和社會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生活方式也會發生變化。何中華指出:「在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人們的生活樣態就十分不同。 Internet技術的迅速而廣泛的滲透,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更深刻的在於,它還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已有觀念,甚至塑造了人們的新式生存。」[13] 現在進入新媒體時代,微博、微信以及QQ群、「低頭族」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這是幾年前還難以想像的。同時,不同的階級、階層,不同的職業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從馬克思到韋伯的研究,說明「生活方式的差異與由經濟決定的社會分層是對應的,你屬於哪個階級或階層,你自然就會有哪種生活方式。」[14]布迪厄曾經對不同階級對音樂的愛好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不同的階級對音樂有著完全不同的偏好。支配階級,尤其是其中的大學教授和藝術家階層對巴赫鋼琴曲表示出特殊的喜愛,中產階級較喜歡格舍溫的《藍色狂想曲》,而約翰·斯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則受到中下層階級的普遍歡迎。」[15] 當然,農民的生活方式與漁民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在一個社會中,生活方式是多元的。總之,由於「人們的具體勞動條件、經濟收入、消費水平、家庭結構、人際關係、教育程度、閑暇時間佔有量、住宅和社會服務等條件的差別,使同一社會中不同的階級、階層、職業群體以及個人的生活方式形成明顯的差異性。」[16]

   因此,在討論台灣生活方式時,應當明確它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是多元的,並非大家只有一種生活方式,應當重視的是現代台灣比較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

  

   二、有關台灣生活方式的表述

   目前台灣官學兩界提到的生活方式,往往從一些細節來表述和突出台灣生活方式及其特色。大體上可以概括如下:

   一、民主自由:

   對於「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龍應台做過十分具體的解說。她說:「民主並非只是選舉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維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氣、舉手投足的修養個人迴轉的空間。」「如果他在市政府辦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務員態度不好,四年後,他可能會把選票投給 另一個市長候選人。」「他習慣讀到報紙言論 版對政府的抨擊、對領導人的詰問,對違法事件的揭露和追蹤。他習慣表達對政治人物的取笑和鄙視。」「如果他是個大學教師,他習慣於校長和系主任都是教授們選舉產生,而不是和『上級、長官』有什麼特別關係;有特別關係的反而可能落選。」民主真正的意義「無形地溶在生活點滴里」。「是民主,使台灣變了。政府機構、軍事單位從長期霸佔的都市核心撤走;庶民歷史重要,因此歷史街區得到保存;族群意識高漲,弱勢的權力--不論是語言文字還是宗教信仰,得到平等保障;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因此聲調的改造由市民意願主導」。民主就是隨時可以出國;民主就是可以憑本事上大學,不需要有特權;民主就是發表任何意見不怕有人秋後算帳;民主就是沒有任何禁書;民主就是享受各種自由;等等[17]。王郁琦也說:「台灣因為實施民主政治,讓官員因為受到監督而不敢舞弊,這正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政治人物感受到壓力,正是民主的價值。」[18] 還有人說:民主監督讓官員不敢濫權舞弊;台灣重視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國會充分監督的制度;媒體可以針對政府的弊案窮追猛打;等等。

   二、文明禮貌:

   台灣民眾重視文明禮貌,「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等等禮貌用語經常掛在嘴邊;排隊成為習慣,沒有人插隊;沒有人闖紅燈;沒有人佔用「博愛專座」;電扶梯的左側總是留給有急事的人;「垃圾不落地」,到處乾淨衛生;等等。

   三、人情味:

   台灣民眾有人情味,有公德心,溫文儒雅,樂於助人。台灣「志工」文化興盛,已經成為台灣的一種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他們可以為需要幫助的人解決許多困難。不僅如此,台灣民眾也樂於助人,如果你向他們問路,就會得到詳細的回答,或是給你畫上地圖,甚至還會陪你走一段路。這一切都給外來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如果與上述一般意義的生活方式的涵義相比,可以看出這裡所說的台灣生活方式,主要涉及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方面,是特定涵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般意義的生活方式,即不是生活方式的全部。但這種生活方式是比較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既然台灣人引以為傲,並且也受到不少來訪者的認可與讚賞,就應當得到大家的尊重。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只講「引以為傲」的一面,而不講不足的一面,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就不能對台灣的生活方式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認識。

  

   三、台灣生活方式的時代性和社會性

   下面要講台灣生活方式的另外一面。

   先講時代性。今日的台灣生活方式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處在全球化、現代化的今天,處在社會變遷的環境下,處在民主發展進程中,還沒有發展到成熟的地步,在這種時

   代背景下,台灣的生活方式必定要受到時代的影響和局限。

   就以台灣方面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來說,他們自己也承認:「台灣的民主有很大的民粹成分」,「台灣民主不自覺地走向民粹」,「台灣不是民主社會,而是民粹社會」。鈕則勛指出:「馬政府已經無法判斷什麼是真正的民意、什麼是不正常的民粹,只好被民粹牽著鼻子走。」[19]在這次學生「佔領立法院」事件中,陳文茜希望台大學生不要民粹化,她說:「如果台大生只用自己的聰明扮演民粹領導者,聲援幾件『不是那麼合理的抗爭』,對社會的破壞程度,比土石流還可怕。」[20]美國《僑報》在社論中指出:「民主意味著不同意見的相互尊重,意味著協商,意味著程序的正義。倘若一部分人反對就可以癱瘓議事機構,這不是民主更像民粹。」[21] 應當指出,台灣方面也承認他們在處在民主化的進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在這裡沒有必要列舉更多民粹化的表現,大家都可以看到霸佔立法院、霸佔主席台、不相信代議制度、「只許我代表民意,不讓別人表達民意」以及「先標舉民主、卻違反民主」[22]等等言行,之類民粹化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已經被許多人認可,甚至已經成為習慣。因此,在談論在台灣「民主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同時,是否也可以說在台灣「民粹也已經成為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至於言論自由,在台灣可以說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什麼都可以說,什麼人都可以批評、抨擊甚至謾罵,「名嘴」嬉笑怒罵、慷慨激昂,暢所欲言,言者無罪,因而產生了負面作用。朱雲漢指出:「台灣媒體慣於『擴大問題』,這給社會帶來的是負能量」。「台灣的媒體每天都在關注『究竟誰最能博得眼球』,這種傳媒生態,使得台灣政客謹小慎言,卻使台灣的『名嘴』和『財團』如魚得水,因為沒有媒體敢於得罪這兩個團體。」 [23] 在言論自由的條件下,出現了「狗仔隊」文化和「嗆聲文化」等等。陳文茜指出:「這個言論自由最後是什麼?是狗仔隊取得了言論自由,而整個社會裡頭對社會文化,各方面發展有意義的言論自由,都在整個商業競逐裡頭完全被消失掉了。」[24] 馬英九曾經遭到「丟鞋抗議」、台灣行政當局負責人陳冲則遭到環保與勞工團體「嗆聲」,陳冲只得表示:「言論自由的基礎,是尊重別人言論自由,要互相尊重。」[25]吳敦義坦率地指出:「台灣的媒體言論實在很自由,比美國都自由,什麼亂七八糟的都可以說出來,不用負責任。」[26] 至於是否每一種言論都有自由,李戡指出:「告訴你,台灣根本沒有言論自由,在台灣任何一個角落,你只要提我是中國人,我支持中國統一,馬上就會被罵一頓,九成的民意就開始攻擊你。所以台灣的言論自由是假的。」[27]因此,有人認為台灣是「自由化有餘,制度化不足」。那麼在談論台灣「言論自由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同時,是否也可以說「民粹化的言論自由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再講社會性。有共同的社會生活方式,也有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群體互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台灣的生活方式是多元的。我們姑且把上一節所說的當做台灣社會的生活方式相同的一面,那麼還應當看到另外一面,即不相同的一面:富豪與平民、白領與蘭領、工人與農民、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黑衫軍」與「白衫軍」、「太陽花」與「康乃馨」等等,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完全相反。有人問道:「為什麼某些群眾對於陳水扁有這麼大的失望與憤怒?為什麼某些群眾對陳水扁的貪腐有這麼大的包容?為什麼某些群眾寄望於馬英九?為什麼又快速失望於馬英九?而失望的理由竟是退居二線的他太不像個強有力的政治與道德領袖!為什麼又將寄望於XXX?為什麼又將失望於XXX?……如何面對這個無盡的期望鎖鏈?如何能免於對領袖的一再幻滅?如何超越並克服此中的虛無主義以及反智主義?這才是真正的、具體的、我們的民主課題。」[28]因此,究竟是誰才能代表台灣的生活方式,還是一個疑問,所以,台灣並不是只有一種生活方式。

  

   四、建構「台灣生活方式」的意圖

   台灣方面在談論台灣的生活方式時,只講到本文第二部分的內容,而有意地迴避了本文第三部分的內容,他們是要突顯台灣優秀的生活方式,其目的是突顯台灣的生活方式比中國大陸優秀,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台灣人選擇的是台灣的生活方式,而不認同中國的生活方式。不過,如果只看到這一點,就未能從應有的高度認識台灣當局的戰略意圖。

   還應當把「台灣生活方式」與「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聯繫起來考察。馬英九就是這樣做的,他在《治國周記》中談到「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時,指出:「我們發展出一套跟大陸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由民主的台灣不光是一個政治口號,事實上這已經變成我們活生生、每天都存在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不但影響我們,也一定會影響我們周邊的華人社會。」[29]

   台灣方面在建構「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的過程中,為了滿足自尊的需求,極力把本群體和外群體的區別最大化,力圖提升對本群體的積極評價,在形成對內群體的「偏好」的同時,也形成對外群體的「偏見」。他們極力突顯「我群」的優勢,極力誇大「他群」的劣勢,而這個「他群」就是中國大陸。目的是不認同大陸的中華文化,不認同一切沒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強調「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優於大陸、「超越大陸」,只能由他們來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30]同樣的,在建構「台灣生活方式」的過程中,他們為了滿足自尊的需求,也極力突顯台灣生活方式「優於大陸」,因而不能認同大陸的生活方式,大陸應當受到台灣的「影響」。由此可見,建構「台灣生活方式」與建構「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是一致的,也可以說,建構「台灣生活方式」是建構「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建構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一個組成部分。

   台灣方面建構台灣生活方式、建構「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有自己的需要和意圖,關鍵是要如何正確面對兩岸不同的生活方式問題,這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會有重大影響,值得雙方的重視。這裡提出兩點看法:

   第一,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只有一種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應當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而不要為了滿足自尊的需求而刻意貶損他人。大陸方面早已宣稱:「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31],我們希望台灣方面也能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大陸。這樣才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才符合世界上不同文明的相處之道。

   第二,隨著全球化、現代化的進程,全世界的生活方式都在變化中、進步中,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固定不變的。從全球來看,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由工業發達國家所建立的生活方式,已經造成空氣污染、環境破壞、氣候變化、生態失衡等等問題,人類有必要以批判的態度,對現有的生活方式進行反省,促進人類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從兩岸來看,各自的生活方式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和改善,都需要克服存在的不足與缺陷。中國大陸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所提高,有所改善,同時也有許多不足與缺陷,已經引起社會公眾的普遍重視。現在正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生活方式必將會有很大的改觀。兩岸現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應當和平共處,各抒所長,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中,雙方要以進步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行為模式,共同建構新型的生活方式,造福於兩岸人民。

  

   (刊於《台灣研究集刊》2014年第4期)

  

   註:

   [1] 《馬英九2010年元旦文告》,http://www.doc88.com/p-199579033665.html

   [2] 《馬英九在百年慶典上的講話》,(2011年10月10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bf3040100zvn7.html

   [3] 《馬英九就職演說》(2008年5月20日)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6318076

   [4],龍應台:《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

   http://www.people.com.cn/BIG5/news/37454/37459/3424247.html

   [5]  陳翠蓮:《民主政治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新新聞》2013年8月總1379期。

   [6] 《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第369頁。

   [7]  生活型態,《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6%B4%BB%E6%96%B9%E5%BC%8F

   [8]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B1_t-xgR2d2XFwwd-9OV_Aj0QBLsYjLg92KaYDknnh2ntCrpK1TJBpWyEIb3Krg

   [9] 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華夏出版社,2011年,第430頁。

   [10]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心理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第214頁。

   [11] 轉引自陳學明:《文化軟實力和生活方式》,《光明日報》2009年11月27日。

   [12] 轉引自王力行:《文化是一種集體價值人格》,《遠見雜誌》2010年12月號。

   [13] 李霞:《生活方式的變遷與選擇》,人民出版社,2012年,序3頁。

   [14]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論發展敘略》,《社會學研究》1998 年3期。

   [15] 朱偉珏:《社會空間與生活方式——布迪厄文化階級理論》,

   http://www.socibar.com/a/theory/2010/0506/934.html )

   [16] 同注8

   [17] 同注4

   [18] 《王郁琦南京大學演講全文》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20466-1.aspx

   [19] 《老馬不識途跟著感覺走》,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130812/hxdb460410.html

   [20] 陳文茜:《民粹比泥石流可怕》,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2240122-1.aspx

   [21] 美國《僑報》25日刊發社論文章,《中新網》2014年3月26日。

   [22] 郭正亮:《太陽花學運陷入進退兩難》,

   http://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15&id=55960

   [23] 朱雲漢:《台灣陷入了民主困境》,

   http://www.taiwan.cn/plzhx/zhjzhl/zhjlw/201402/t20140225_5727203.htm

   [24] 陳文茜:《狗仔隊與言論自由毫無關係》,http://news.ifeng.com/taiwan/jmcwq/detail_2011_07/13/7663044_0.shtml

   [25] 《鼓噪嗆聲成風潮 陳冲:應互相尊重言論自由》,tw.news.yahoo.com/

   [26] 轉引自楊恆均:《台灣的亂象是民主太快造成的?》,「鳳凰網博客」2008-12-24)

   [27] 李戡:《台灣的言論自由是假的》,《時代周報》第103期,2010年11月4日。

   [28] 趙剛:《民粹文革十五年:兩年後重思紅衫軍及其之後》,《思想》11期,2009年3月。

   [29] 馬英九:《治國周記》,《自由民主軟實力,兩岸文化影響力》,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5725&rmid=2074)

   [30] 參閱陳孔立:《「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的建構》,《台灣研究》2013年第6期。

   [31] 習近平:《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2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2/20/c_133129181.htm

  


推薦閱讀:

【炒作】遼寧艦再穿台灣海峽 島內媒體:當局別再煽風點火!
蔡英文為「台獨」分子鄭南榕招魂,你怎麼看?
旋風十一人中胡歌拿出一級教練證在幾集?
基隆市選舉地理分析(2004年~2009年)
祖國寶島台灣八日游(一)

TAG:生活 | 台灣 | 生活方式 | 台灣生活 | 方式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