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自信」之間的邏輯關聯
道路自信是指在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人們對於社會主義歷史運動在當代中國路徑選擇的合理性自信。具體而言包括:對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偉大實踐和輝煌成就的肯定和認同;在與改旗易幟後的蘇聯及東歐地區,照搬西方模式的某些拉美、非洲國家,陷於金融危機的西方國家等比較的基礎上對中國道路優越性的理性把握;對走中國道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充足信心。
理論自信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理論創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既表現為對理論本源真理性的信心,深信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繼承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獲得了理論上的科學性和真理性;表現為對理論體系科學內涵以及嚴密邏輯的充分理解和自覺把握;還表現為深信這一理論體系可以正確指導我國現代化實踐,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當代中國實現與創新的正義性的理解與認同。即堅信我們的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可以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等等;堅信中國的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既內含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又凸現中國特有的國情和歷史情境,維護和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發展進步;堅信制度選擇的合理性,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擴大人民民主,推進依法治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自信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諸多內在的共性。第一,共同的世界觀、方法論。三個自信都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自身的理論基礎,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都遵循科學社會主義關於理想與現實相統一。即黨的最高綱領與黨的最低綱領相統一的基本原理,都始終根植於、立足於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場,都遵循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本質屬性和價值取向,這也是三個自信相互貫通、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整體的根本依據所在。第二,共同的實踐基礎。三十多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是三個自信共同的實踐基礎。「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實踐的需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制度形成、發展的動力源泉,黨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每一次制度的發展與完善,都是基於道路的具體實踐,基於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和人民需要的,又是切合時代特徵和世界潮流的。第三,共同的目標指向。無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是理論體系或制度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即兩個百年階段性目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個自信就是植根於對實現這一共同目標的各種壓力、挑戰和困難的充分精神準備。第四,共同的理論品質。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理論品質,這一品質也集中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理論體系的發展、制度的完善過程中。三個自信就是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在繼承前人的同時又能突破陳規,在排除各種錯誤傾向干擾的同時又能吸取各種失誤的教訓,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正是上述內在共性的存在,使得三個自信之間形成了緊密的邏輯關係,彼此有機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第一,有機統一。三個自信有機統一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方向性,道路強調實踐性,理論體系強調指導性,制度強調保障性。堅定三個自信,就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正是由於「黨領導人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會有實現途徑,有行動指南,有根本保障。第二,相互依存。道路自信是基本前提。道路的具體實踐為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形成、豐富和發展提供了鮮活的素材;而理論體系和制度則以科學化的理論、制度形態表現道路。只有堅定道路自信,才能堅定理論體系和制度的自信,才能用理論進一步指導實踐,用制度保障實踐。理論自信是思想基礎。理論自信論證了道路自信的合理性,論證了制度自信的合法性。堅持什麼樣的道路和制度,需要我們有堅定的政治信念,而政治信念的堅定取決于思想清晰,取決於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一整套相對完整的制度體系不僅解決了實踐中的問題,而且集中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經驗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成果,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保障了黨和國家的活力,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熱情。脫離了中國特色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論自信就沒有了保證,制度自信保障了道路自信和理論自信。第三,相互促進。 道路自信促進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鮮活的實踐經驗。道路探索中諸多理論或實踐難題的破解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對規律的科學歸納和提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的發展和創新,促進了人們的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強化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明確了道路的本質規定、價值目標和發展方向,為道路的拓展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每一個關口我們表現出高度的理論自信,運用中國的理論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成果、制度成果,而這種對實踐探索、制度完善的指導作用隨著理論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更加顯著地展現出來。
推薦閱讀:
※圈圈叉叉OX棋下法:破解以及推算方式與過程 (一)
※『GMAT邏輯』什麼是邏輯題的層次簡化思維、相關性思路和成立性詮釋?
※八字類象的邏輯性 (一2)
※簡單3步掌握(邏輯思維),這比(智商)還重要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