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小兒推拿手法(一)
小兒推拿手法是以手的動作為基礎,如按、摩、推、揉等。但又不等同於人們日常生活中一般的、簡單的、隨意的動作;它是有特定要求的動作,需經規範地訓練,從而熟能生巧。因此,要很好地進行手法的練習。有些小兒推拿手法與成人推拿手法相類同,但與成人手法的要求有所不同。小兒具有臟腑嬌嫩,腠理疏鬆,神氣怯弱的生理特點,因此其手法特彆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要求做到「輕而不浮,快而不亂,慢而不斷,重而不滯」。小兒推拿與成人推拿相比,有時僅用某類手法中的一二種,如成人手法中的按法有指按、掌按、肘按等,小兒臨床中則多用指按,不用肘按;有的手法為小兒推拿所特有,如旋推法、直推法,成人推拿一般不用或少用。小兒推拿手法有一二十種,常用的有「小兒推拿八法」及捏、拿、捻、擦等。小兒推拿八法是指「按、摩、掐、揉、推、運、搓、搖」,這種提法首見於《釐正按摩要術》。海派兒科推拿則將一指禪推和滾法、擦法運用到小兒推拿的臨床治療中,並將小兒推拿手法總結為以「按、摩、捏、揉、推、拿、搓、搖、滾、擦」為主的「推拿十法」。小兒推拿手法操作的時間,一般以推法、揉法、運法、摩法操作時間長而次數多,而按法、拿法、捏法次數宜少,掐法則重、快、少,在掐後常繼用揉法。在臨床應用上,其處方名是將小兒推拿手法與具體穴位結合在一起稱謂。例如,補脾經、補肺經(用旋推法施於脾經、肺經),清脾經、清肺經(用直推法施於脾經、肺經),揉一窩風(用揉法施於一窩風穴),掐人中(用掐法施於人中穴)等等。在手法操作的順序上,按照取穴及部位,一般是從上而下、自前而後,先頭面、次上肢、再次胸腹及下肢正面、最後腰背及下肢背面;二是先重點、後一般;三是先一般、後重點。對於如掐、捏等一些刺激較強的手法,一般應放在最後操作,以免因刺激過強使患兒哭鬧而影響治療。由於許多小兒推拿手法是直接接觸小兒皮膚的,因此在手法操作時常用一些介質,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用介質不僅有潤滑皮膚、防止小兒皮膚破損的作用,還有助於提高療效。
一、按法
是指用手指或掌按壓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深壓,按而留之,稱為按法。常與揉法結合運用,組成「按揉」複合手法。
【動作要領】(1)拇指按法:以拇指螺紋面或拇指端置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餘四指握拳,並伸直拇指,做與施術部位相垂直的按壓。(2)中指按法:以中指指端置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餘四指握拳,並伸直中指,做與施術部位相垂直的按壓。(3)掌按法:用掌心著力,按壓時腕關節背屈,垂直用力,忌用雙掌重疊按法。(4)操作時用力宜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充分達到機體組織的深部,不可突施暴力。按壓的用力方向多為垂直向下或與受力面相垂直。【臨床應用】按法是一種刺激較強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法」的複合手法。指按法接觸面積小為「以指代針」之法,適合全身穴位,如按膊陽池、按揉脊柱等。中指按天突時隨小兒呼吸出入,以豁痰、催吐、利尿。掌按法面積較大,多用於胸背部。
二、摩法
用食、中、無名指指面或手掌掌面附著於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環形的有節律的撫摩,稱為摩法。
【動作要領】(1)肘關節微屈,腕部放鬆,指掌自然伸直。(2)指掌著力部分要隨著腕關節連同前臂做盤旋活動,用勁要自然。(3)摩動時速度、壓力宜均勻。摩動的速度不宜過快或過慢,壓力不宜過輕或過重。摩法每分鐘120次左右。指摩稍輕快,掌摩稍重緩。《聖濟總錄》有:「摩法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臨床應用】摩法刺激輕柔緩和,是胸腹、脅肋部常用手法。用以治療脘腹疼痛,食積脹滿,氣滯及胸脅迸傷等症。具有和中理氣,消積導滯,調節腸胃蠕動的功能。應用時可配合藥物進行葯摩。此外,還可用於腰背及肌肉腫脹處,以消腫止痛。
三、推法
推法包括直推、旋推、分推、合推、運推、一指禪推法6種,在此介紹以下4種。(一 )直推法用拇指橈側緣或螺紋面,或食中指螺紋面在穴位上做單方向直線推動,稱直推法。
【動作要領】(1)直推時,手握拳,伸直拇指或食、中二指。(2)肩、肘、腕關節放鬆,用拇指做直推法時主要靠拇指的內收和外展活動,用食、中指做推法時主要靠肘關節的屈伸活動。(3)推時可根據需要用雙手或單手,可向上、向下推動,宜做直線推動,不宜歪斜。(4)推法用力較揉法輕,是在表皮進行操作,不要推擠皮下組織。(5)直推的速度較快,每分鐘為250-300次。(6)直推法與其他幾種推法,在施術時均應用手指蘸取介質。蘸取介質時要乾濕得宜,過干過濕均為不宜。【臨床應用】直推法是小兒推拿常用的手法,常用於「線」狀穴位的操作,如開天門、推三關、推大腸、推脊等。臨床中一般以直推為清法。(二)旋推法以右手拇指螺紋面在穴位上做順時針方向旋轉推摩,稱旋推法。
【動作要領】(1)旋推法猶如用單指做摩法,不得帶動皮下組織。(2)其操作速度較直推法慢,約每分鐘200次。(3)推時僅靠拇指做小幅度運動。【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手部的「面狀」穴位,如旋推脾經、旋推腎經等。臨床中旋推一般作為補法。(三)分推法用兩手拇指橈側緣或螺紋面,或食、中指螺紋面,自穴位中間向兩旁做分向推動;或做「︿」形推動,稱分推法,又稱分法。
【動作要領】(1)該法多用於面穴、線穴及平面部位穴位的操作。(2)向兩旁分推時,動作應輕快,不要重推如抹法,也不要重按如捺法。(3)分推時可做直線推動,也可順體表做弧形推動。(4)向兩旁分推如直線時,速度較快,幅度較小,每分鐘250-300次;分推如弧線時,則速度稍慢,幅度較大,約每分鐘200次。【臨床應用】本法輕快柔和,能分利氣血。適用於坎宮、大橫紋、璇璣、腹、肺俞等,因向左右分向推動,故又稱分陰陽,如分額陰陽、分胸陰陽、分腹陰陽、分腕陰陽、分背陰陽等。(四)合推法以兩手拇指螺紋面自穴位兩旁向穴中推動合攏,稱合推法,又稱為合法、和法。
【動作要領】(1)與分推法相似,其操作方向與分推法相反,且只有直線推動,無弧形推動。每分鐘250-300次。(2)合推法動作幅度小,推時不要向中間擠攏皮膚。【臨床應用】該法臨床應用較少,僅用於合推大橫紋的治療,有和理氣血等作用。
本文選自《滬上中醫名家養生保健指南叢書》之《常見小兒病的推拿預防和護養》。
叢書總主編:施杞
本冊主編:金義成
(半夏 重樓 附子)
推薦閱讀:
※兒科醫生吮痧大法給兒子治癒難纏咳嗽,這一招媽媽奶奶都心動了!
※子午流注推拿法
※推拿拔罐治療腰肌勞損
※怎麼害得寶寶越長越瘦,2到6歲幼兒最多見,到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