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者韓信:從屠夫胯下鑽過後看到一個新世界,卻沒能改變人生(兼談漢初三將致命弱點)|讀史原創
作者:張遠方 轉自:讀史(ID:dushi818)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去世前一年,呂后讓蕭何將韓信騙至宮中,令宮女用綢緞活活將他絞殺。
時年,韓信35歲。
6年前韓信出兵滅掉30歲的霸王項羽後,便已註定今天的結局。
相比項羽的殘暴,世人給予原本可以逐鹿天下,卻終因「婦人之仁」而殞命的韓信更大的同情。關於他的故事,一再被世人傳頌,且很多被列為正面教材。
讀史君今天要潑一點冷水。
毫無諱言,韓信是個好學生,但專業書(兵書)讀的太多了,功夫都用在了研究對手身上,導致缺少時間鍛煉EQ(情商),自私之心重了一點,自卑心和自尊心又是那麼地強烈,有時便不免給人以可笑的自大嫌疑——當他當上楚王回到家鄉後,他感謝了三個人:
首先是漂母,韓信賞賜她千金。在他最困頓的時候,漂母曾給他吃過幾十頓飯。但你若了解一些故事細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韓信賜她千金,虛榮之心勝過感恩之心。當時,韓信說,他日有成,定當千金相謝。漂母怎麼說的?誰稀罕你的千金!這麼大的小夥子,干點啥不能混口飯吃?我給你飯吃是可憐你,也同時為你害臊啊。
現在楚王韓信來找回自己的虛榮心了。
其次是下鄉南昌亭長。實際上,他才是韓信真正的救命恩人。韓信窮困潦倒時,亭長一直幫助他,讓他在家白吃白住。只是亭長的老婆和漂母一樣,看不慣韓信這般。當然,你也可以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但韓信成不成功,鬼知道?哪個人的成功不都是要靠天時地利人和?韓信若早餓死了,還鴻鵠個鬼?反正,亭長老婆故意刁難韓信,不給他吃飯,韓信一氣之下就走了。亭長還去追他,代老婆道歉,但韓信依舊不管不顧地走了——傷自尊了。
就是這個最該感謝的恩人,韓信只「賞給」人家100錢,還奚落說:「你就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你韓信現在牛了,就有君子小人的解釋權了?人家當時收留你,未曾想過有一日你可以報恩;今日發達了,人家也沒湊趣來向你討賞,你有必要特意去這樣羞辱一位有恩的故人么?
第三個感謝的人居然是當年讓他從胯下爬過去的「垃圾人」屠夫!韓信不但封他為中尉,還大言不慚地告訴諸將:「就是這位壯士,讓我從他胯下鑽過。當時他如此侮辱我,我難道不能一劍幹掉他?但殺了他有球用,他又不是秦始皇,幹掉他我也不會揚名立萬,反而可能因此而償命。所以就忍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嘖嘖嘖!今天還有很多人為韓信這般做點贊!真是無話可說。細想,這可不是韓信特意為自己洗白么?
如果說,韓信對自己的恩人亭長比之好上千倍百倍,再對屠夫如此,確實可以顯示韓信的大度,但事實卻令人失望。
試想,如果世上全是韓信這般的人,還有誰願做收留「難民」的忠厚亭長,還有誰不願做那可肆意羞辱他人的屠夫!「垃圾人」不理他就夠了,還給他大官做!
韓信這般,真不是社會的好榜樣!
韓信的性格形成,和他的履歷有關。社會大染缸造就了真小人劉邦,也捏出了自尊心及虛榮心都極強的低EQ自私者韓信。
可以說,當他當年從屠夫胯下鑽過後,他確實看到了一個新世界,正如他說的,他原本可以幹掉屠夫,但幹掉一個「垃圾人」,自己也可能因殺人而完蛋。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豈可因小折於「垃圾人」?
這是韓信得出的結論。
僅如此,這個結論是極好的,他擺正了為人極為重要的「心態」。但虛榮心驅使韓信又往前走了一點點,結果是過猶不及!
上兵伐謀。毫無諱言,韓信是中國歷史上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被劉邦評價為「戰必勝,攻必取」。
但就是這個「謀戰」派代表人物,卻沒有謀好自己的人生。
從無敗績的韓信算得上是個心理學大師,每一戰都將之用到極致,但唯獨到了他自己,卻就不行了。
醫不自治。燈下黑。在韓信身上得到最鮮明的體現。惜哉!
公元前231年,韓信出生於楚地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他的祖上應該是當過大官的,但到了他這一輩,就沒啥了。傳給韓信的主要有三樣東西:貴族思維、學習精神,和一把鋒利的寶劍。
但對於韓信來說,此時最重要的應該是謀生手段。母親死後,他居然連飯都不會做,也沒有任何掙錢的手段,吃完家產後,居然搬到墳墓旁搭個草棚去住。
正是這個時候,下鄉南昌亭長認識了「書獃子」韓信,出於好心,讓韓信飯點時去他家吃飯。韓信也不客氣,接連數月準時到亭長家吃飯。吃完飯也不幫忙收拾,抹抹嘴就走。亭長的老婆終於忍受不了了,故意提前吃飯,並不給韓信留飯。韓信憤然甩臉而去。亭長知道後趕忙去追,但韓信終再沒到亭長家吃飯。
不會掙錢,又不會做飯,咋辦?韓信想到了釣魚——可以烤了吃。可是釣魚也是要有技術的,韓信根本釣不到。不遠處,有幾位老大娘做洗滌棉麻工作,其中一位大娘見韓信總釣不到魚,也不離開去吃飯,就將自己的飯分給他吃。韓信也不客氣,一過就是幾十天,大娘們工作完要走了,韓信才感謝說:「等我發達了,一定好好報答您!」誰知大娘卻說:「小夥子,都這麼大了還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為你著急啊。我才不希望你報答呢,你能夠養活自己就行了!」
韓信的自尊心又給狠狠傷了一下。
韓信成為淮陰城人人皆知的「無能兒」,好多人取笑他,他倒不在乎,依舊有事沒事地背著祖傳的寶劍上街溜達。他再也沒有遇到亭長那般對他好的人,卻遇到一個潑皮無賴屠夫的戲謔:「你這傢伙長的倒也人模狗樣的,還配個破寶劍,卻是個膽小鬼!」韓信看了他一眼,不理他,繼續往前走。屠夫開始大聲吼:「姓韓的,老子叫你呢,聽不見啊,你如果膽大,就用你那破劍幹掉老子。否則就從老子褲襠下鑽過去!」
很多人圍觀上來,將韓信圍住。在中國,從古到今,總有那麼一幫看熱鬧的從來就怕事鬧的不夠大。
韓信站住了,冷冷看著屠夫。韓信下不了台,屠夫也下不了台,心中倒有一絲慌亂。韓信手中有劍,他手中可沒握屠刀。
正在屠夫忐忑間,韓信卻沒有拔劍,而是低下身來,趴在地上,慢慢從屠夫胯下鑽過去了……
屠夫抹了一把冷汗,得意地笑了。韓信彈彈身上的泥土,不慌不忙地走了。
從此,淮陰城每個人都知道韓信是個膽小鬼。
韓信發誓要找回自己的面子。但是,哪一日才能得以實現?
這一晃就是22年,造就了韓信極其自尊而又極其自卑的心理,併產生微妙的自私之心。
公元前209年,韓信終於盼來了亂世——陳勝吳廣反了,祖籍淮陰隔壁宿遷的項梁項羽叔侄二人在江蘇南部起義後殺回了家鄉,韓信投奔過去。但項梁並沒有重用他。
項梁死後,項羽依舊沒有重用韓信——雖然韓信的好朋友、項羽手下大將鍾離昧一再向項羽推薦他。
項羽喜歡的是勇將——龍且、鍾離昧、季布、虞子期、英布,個個勇冠三軍——不是謀將。韓信居然看不破這一點?
不是想詆毀韓信。不過,從鍾離昧的結局來看,也能看出韓信不是一個俠肝義膽的朋友。
項羽敗後,韓信收留了鍾離昧。收留本是好友的叛軍之將,如此看來韓信確是條漢子。但結果呢?公元前201年,也就是項羽死了還沒一年,劉邦要剪除異姓王了,功高蓋主的韓信首當其衝。鍾離昧成為「由頭」。以韓信的聰明,一眼就看出劉邦的真實心思,本有意發兵相抗,自陳無罪。但僥倖心理佔據了上風。劉邦就像是韓信的剋星。
韓信最終聽從了手下的讒言:「殺掉鍾離昧,將頭獻給皇帝,就沒事了。」這應該也是韓信的內心寫照。
怎麼說鍾離昧都是你韓信的好朋友啊,他竟然派人將之圍了起來。
鍾離昧終於看透了韓信,他不過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傢伙罷了,大罵道:「韓信,你這個無德無信的小人!劉邦之所以不敢立即攻打你,無非就是怕我和你聯手(兩人結合,真可謂智勇雙全),你現在殺了我去取悅劉邦,你會死得更快!」罵完拔劍自刎。
鍾離昧說對了,韓信帶著人頭去向劉邦說明「誤會」,卻被劉邦擒拿。好在劉邦並不嗜殺,最終只將之降為淮陰侯,令其在都城建府居住。(關注微信公號讀史,回復「劉邦」,可查看相關文章)
在項羽那得不到重用的韓信抽機會跑到劉邦這邊。劉邦仍舊沒瞧上眼,只給他了個運糧的小官職。
總體來說,韓信是個肯動腦子的人,在運糧官任上,用「推陳出新」的辦法,解決了堆在倉庫最裡面的糧食總是發霉的問題:把糧倉改建為前後兩個門,進糧從前門,出糧從後門,這樣,所有的糧食都流動起來了,不再會有存糧因時間過久而發霉。
或許正是因此,劉邦的後勤大總管蕭何認識了韓信,並發現他的將帥之能,在他幹得不開心逃跑後,有了「月下追韓信」的千古美談。
在蕭何的強烈推薦下,韓信終於被劉邦拜為大將軍。
韓信終於熬出了頭,將「心理戰」運用到極致。
在成為楚漢戰爭勝利根本方略的「漢中對策」中,韓信主要分析了項羽和劉邦兩人的為人及性格:一個是孤家寡人,一個善於吸納各路人才,長遠來看,霸天下的項羽必為天下所共唾棄,劉邦要抗好王天下這桿大旗。具體策略則是先取關中三秦之地,後而徐徐向東蠶食,直至與項羽翻臉,逐鹿天下。
隨後小試牛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使得三秦封王章邯、董翳、司馬欣麻痹大意,讓劉邦重返關中。
鋒芒畢露的背水一戰,3萬殘卒滅趙國20萬大軍。按韓信說法:「這也在兵法上,只是諸位沒留心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況且我平素沒有得到機會訓練諸位將士,這就是所說的『趕著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這種形勢下不把將士們置之死地,使人人為保全自己而戰不可;如果給他們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麼還能用他們取勝呢?」
滅趙後,韓信趁熱打鐵,派使者去「恐嚇」燕王,迫燕投降。幾乎與此同時,以兵不厭詐之策,將和談中的齊國吞併。
韓信一時銳不可當。但就在這個時候,劉邦已狠狠「教訓」過他一次。
在韓信滅趙後,正面戰場和項羽對抗的劉邦被打得落花流水,兵卒殆盡。這天,劉邦與夏侯嬰兩人雙騎渡過黃河,一大早趕到韓信的兵營,奪取了他的印信兵符,並召集諸侯,調動了諸侯的位置。等韓信起床後才得知劉邦來過,已奪了他的軍隊,並被他封為相國了——韓信因為這一「丟人」經歷成為中國歷史上「王侯將相」都干過的唯一名人——幾年後,劉邦幾乎用同樣的手段再次剝奪了他的兵權。
韓信滅齊後,終於冒出了「稱王」的心思。這個時候,他已有獨立稱王的資本,但感於劉邦的提攜,還是決定要王位,而不是與之決裂。劉邦本欲大怒,但在張良陳平的及時提醒下,醒悟過來,立馬封韓信為齊王。
韓信心滿意足,準備出兵了,卻急壞了謀士蒯通,說你這王爵是逼要來的,即便沒有逼封王位,也已功高蓋主,不會落得好下場的。相反,多相比較,你韓信的力量反而最強,可以先做壁上觀,然後問鼎中原!
說實話,韓信是有動搖的,但「君子遺風」使他不忍背叛劉邦,而又自恃厲害,認為即便幹掉項羽,劉邦也不敢派兵攻打自己的齊國,於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出兵伐楚。
婦人之仁,本是韓信在「漢中對策」中對項羽的評價之一,現在卻很好地體現在自己身上。
垓下之圍,四面楚歌,29歲的韓信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將心理戰運用到極致,30歲的項羽被逼烏江自刎。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
政治這玩意可不是過家家。韓信的「婦人之仁」終於害了自己。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戰爭剛一結束,劉邦即馳入韓信軍中,再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而收奪了他的兵權。項羽已死,沒你小子的事了,你也別做齊王了,去項羽的地盤做楚王吧。
韓信傻眼了。
得了,楚王就楚王吧,正好衣錦還鄉。
但業已年邁的劉邦怎可放心正值壯年的韓信?前面已說,韓信終於在殺掉自己的好友鍾離昧後,自投羅網於劉邦手中,被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都城。
劉邦不忍殺韓信,但呂后不同。她比劉邦小很多,還等著劉邦死後垂簾聽政呢,可不想給自己留下大禍害,所以趁劉邦外出平叛的機會,命令蕭何將韓信誑到宮中,將之處死,留下兩個著名的故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知己當然是指蕭何,存之者,漂母;亡之者,呂后。
看破天下之人的韓信終於沒有看破自己。
英布:有勇無謀的翻版項羽
英布(?-前196年)是皋陶後裔,秦代六(今安徽省六安市)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陳勝吳廣造反後,在驪山當役徒的英布亦趁亂起事,後歸附項梁,成為項羽帳下五大將之一。
之所以說英布是翻版的項羽,是因為兩人確實很像,又長期共事,滅秦之戰,英布基本充當項羽的先鋒,為項羽霸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項羽也沒有虧待他,封王時,立英布為九江王,定都於六,使之衣錦還鄉。
或許是不願打仗了,自此項羽再戰,便指揮不動英布。在項羽派人罵了他幾次後,害怕了,終於在劉邦的離間下,徹底背楚投漢。
公元前196年,見劉邦一個個剪滅異姓王,惶惶不可終日的英布終於反了。
英布造反,劉邦問臣下該怎麼辦?
原楚國令尹薛公答說:「陛下前年殺彭越,往年誅韓信,英布造反不值得奇怪。如果英布英明,計出上策,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向北吞併齊國,佔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本土,山東地區就不歸陛下所有了;如果不是很笨,計出中策,向東攻佔吳國,向西攻佔楚國,向北吞併韓國佔領魏國,佔有敖庾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如果愚笨,計出下策,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了。」
劉邦說:「說的好。」賜封薛公為千戶侯。劉邦用人可見一斑,韓信折在他手裡確實不算冤枉。
英布則如項羽一般,有勇無謀,選擇的是薛公所說的下策,兵鋒向西直指劉邦。
應該說,英布的排陣布局及軍隊攻勢還是很厲害的,親征的劉邦如見了項羽,不敢當其鋒。
但世事已移,英布的銳氣早已是強弩之末,屬於靈光乍現,很快敗北被殺。
彭越:「游擊大王」胸無大略
在楚漢戰爭中,論軍事謀略及指揮才能,彭越不如韓信,但論功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說,正是由於他率部在楚軍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才確保了正面與項羽相抗的劉邦不被殲滅。
一句話,楚漢戰爭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疲憊不堪的項羽。
作為「游擊大王」,彭越當之無愧。但他確實沒有大的才略。就性格而言,又不善於主動爭取,從而一再失去諸多機會。
彭越(?—前196年)本是山東鉅野湖澤中的一位漁民頭頭,陳勝吳廣起義,有人也鼓動彭越揭竿而起,但他總說先等一等,看哪條龍有勝望後再定。一年後,大秦帝國眼看不支,起義軍已成燎原之勢,彭越才決定起兵。
首先殺人立威,強調軍紀。彭越欲擒故縱,先不同意領頭,最後才說:「那好,我們明天太陽一出就集合隊伍起事,遲到者殺頭!」都是懶散慣了的漁民啊,哪有這個概念,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百十人的隊伍有二三十人遲到,最晚的中午才到。彭越立即叫人綁之欲殺掉。大夥趕忙求情。但彭越一改往日的和氣,正色道:「起事不同一般,軍令不行,怎麼打仗!」親自將最後到來的那人殺掉。
略施手段,彭越開局就鍛造了一支攻擊力極強的隊伍。但是,就起事而言,他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革命資歷」比別人淺了許多。而且也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更無揚名立萬的戰績,所以到了項羽封王時,雖已有上萬的隊伍,仍不被項羽所知,沒有封王。
彭越既沒有主動去爭取,也沒有投靠其中的一個王,雖然他和劉邦是老相識,而是退回鉅野湖澤當強盜。
公元前206年7月,田榮自立為齊王,起兵反抗項羽,想到了彭越這支部隊,就派人封他為將軍,一起攻打楚軍。後來田榮被幹掉了,劉邦來拉攏他,他又從了劉邦。可謂目標不明,志向不足。
隨著楚漢戰爭的進行,彭越展現出卓越的「游擊本領」,在項羽後面開闢出大塊「根據地」,這時他想稱王了,但不願自己稱,也不願向劉邦要。最後,還是韓信向劉邦討要王位,使劉邦想起彭越的功勞也不小,封他為梁王。
劉邦也知道彭越沒啥野心,但剪除異姓王的使命促使他要拿掉彭越。公元前197年秋天,劉邦找理由將之拿下,廢為庶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
活該彭越倒霉,流遷的路上正好碰上「老鄉」呂后回長安,於是哭訴了一番,希望從輕發落。呂后說,沒問題,跟我一起回長安吧。
回到長安後,呂后就開始埋怨劉邦,你這腦子怎麼了,把彭越這樣的老虎外放,不等於放虎歸山,留下遺患!我把他帶回來了,殺了吧。
結果彭越沒等來轉機,反被剁成肉醬。
悲夫!
推薦閱讀:
※韓信為何沒有好下場
※解析韓信的一生
※閑來無事說韓信
※韓信被殺謎團:加害他的兩個告密者是誰(2)
※韓信---西漢初年軍事家、開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