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警惕西方金融陷阱,管理層已經在救市!

人民日報:印花稅是調控股市有力之手http://www..com.cn 2008年03月31日 08:41 人民網—人民日報  完善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熱點聚焦)  當前滬深股市持續下跌,印花稅調整與否成為市場熱點之一,這也再次引起人們對我國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的關注。怎樣看待印花稅政策?如何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引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成熟的資本市場怎樣徵稅?本報今天發表一組報道,供廣大讀者參考。  ——編 者  近幾個月來,股市連續下跌,要求調整股票交易印花稅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印花稅調整何去何從  本報記者 許志峰  近幾個月來,股市連續下跌,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此時,市場期盼政策「利好」伸出援手,推動股市擺脫低迷狀態。其中,股票交易印花稅的調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調整印花稅能否扭轉股市的走勢?應該如何進一步調整完善印花稅?市場人士對此眾說紛紜。  印花稅,調控股市有力之手  □1990年以來已進行7次印花稅率調整  證券交易印花稅是針對證券交易發生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對於中國證券市場而言,印花稅是增加稅收收入的手段,也是調控股市的重要工具。自1990年開徵印花稅以來,我國已進行了7次印花稅率調整。  無論是老股民還是近一兩年入市的新股民,大多體驗過印花稅對股市的「威力」。2007年3月至5月,滬深股市在短期內大幅上漲。5月30日,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提高至3%。,隨後一周內上證指數跌幅超過20%,個股大面積跌停。現在回頭看,此次上調印花稅對抑制投機的作用非常明顯。印花稅調整前,市場交易異常活躍。到5月底,滬深兩市每天的成交金額一度接近4000億元。其後,雖然股指再拾升勢,迭創新高,但成交金額卻有明顯下降。  回顧我國股市的發展歷程,印花稅一直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政策風向標之一。從印花稅的歷次調整看,基本上是在市場低迷時下調稅率,在市場過熱時上調稅率,透露出明顯的調控意圖。其中,比較成功的調控還發生在1997年5月,當時印花稅率從3%。提高到5%。,股指也相應形成了當年的高點。  調與不調,市場看法不盡相同  □有人認為是實質性利好,也有人認為調整時機是否成熟有待考慮  自去年10月股市見頂後,由於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再融資等原因,指數節節下滑。今年3月,股市開始加速下跌,市場陷入恐慌。在這一背景下,要求調整印花稅的呼聲日漸提高,有專家建議直接降低稅率、實行單向徵收或者設計差別稅率。然而,對於調整印花稅的政策效果如何,市場的看法不盡相同。  贊成調整者認為,印花稅的稅率或徵收方式的改變,會對股市換手率、活躍度產生影響,並最終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和證券市場的走勢。去年提高印花稅率對於防範市場風險、抑制投機炒作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市場已經低迷,政策也應相機作出及時調整,以增強投資者的持股信心。  有專家認為,2007年全年股票交易印花稅額高達2005億元,日均印花稅額達8億元,相當於每天有3—4隻中小板新股發行。在目前股市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調整印花稅政策相當於為市場提供了增量資金,是股市的實質性利好。更為重要的是,調整印花稅還是一個政策信號,反映出對待資本市場的態度,對於穩定股市的作用不可小視。  對此,也有市場人士持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去年調高印花稅時,上證綜指在4300點,深證成指在13000點。目前股指與當時相比,滬指數僅相差700點,深成指則幾乎相當。此時推出救市的印花稅政策,時機是否成熟有待考慮。  關於政策的效果,歷史經驗表明,股市漲跌受宏觀經濟環境、上市公司利潤增速等多種因素影響,印花稅調整很難改變股市本身的趨勢。如1998年6月、2001年11月及2005年1月的三次下調印花稅,股市在短暫上漲後,很快都重回下跌趨勢。  股市稅收,應進一步完善  □關鍵是加快資本市場稅收立法  對於印花稅政策如何調整,目前市場最希望的是直接降低稅率。從歷史上看,印花稅率最高時為6%。,最低時為1%。,目前稅率處於中等水平。但就絕對數額而言,由於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去年印花稅稅收比2006年增長約10倍,幾乎相當於前16年的總和;今年以來,兩市的日成交金額基本上在 1000億元以上,這意味著日均印花稅額超過6億元,應當有下調的空間。  還有專家認為,印花稅調整應以鼓勵長期投資、抑制短期投機為目的。因此,應當實行印花稅單向徵收,由賣方納稅;設計差別稅率,持有股票時間長的適用低稅率,以促進中長線投資氛圍的形成。據了解,目前全球資本市場中,就證券交易環節徵稅的市場已是少數,而這其中大多為單向徵收。  另外,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歷次調整,都會帶來股市的劇烈波動,因此也往往頗多爭議。有觀點認為,這種爭議的背後,是我國稅收立法進程的滯後,目前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的課徵依據還是1988年頒布的《印花稅暫行條例》。因此,應當加快包括印花稅在內的資本市場各稅種立法工作,證券交易印花稅征多少、如何征、如何調整,都應當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以保證徵收的公開、公正與透明。   在香港證券市場買賣股票,交給的,只有印花稅一項。近年來香港印花稅稅率不斷調減  香港股市如何徵稅  本報記者 劉 韜  □印花稅稅率已從1998年的1.5%。調減到目前的1%。  3月25日中午,港島西環一家銀行的股票即時報價室。連月的股市下挫讓這裡清靜了許多,往日兩三人「輪候」敲打鍵盤查看報價的「紅火」場景已不再,儘管這天上午港股大漲近千點。  「沒辦法啦,股市跌成這個樣子,都熊市了,反彈1000點也幫不到什麼。」雖然吳伯還在報價機前,但股市低迷實在讓他意興闌珊。談到印花稅,他說,其實千分之一、二的印花稅對小股民影響很小,但對進出動輒上億的機構應該有吸引力。所以,他也希望港府能取消或降低印花稅,「刺激機構入市,我們才有救。」  在香港證券市場買賣股票,交給的,只有印花稅一項。印花稅是香港最早開徵的稅種,根據香港《印花稅條例》,投資者在股票交易時,買賣雙方均須分別繳納每宗交易金額1%。的股票印花稅,不足1元作1元計。在交易所上市的權證無須交稅。除此之外,香港證券交易費用還有經紀傭金、交易征費、交易費、交易系統使用費、過戶費等,其中經紀傭金普遍為2.5%。,是「路費」中的「大頭」。  近年來,香港印花稅稅率不斷調減。1998年股票印花稅稅率由1.5%。下調至1.25%。,2000年進一步下調到1.125%。,2001 年9月開始執行現行的1%。。降印花稅就是降股票交易成本,對股市自然是「利好」,但由於稅率本身不高,下調幅度有限,對市場影響也就不太大。以上述三次香港公布調減印花稅當天情況來看,除了1998年那次股市大漲4%外,其餘都是微升或微跌。  □印花稅占財政收入近13%,降低交易成本是國際趨勢  今年2月,特區行政會議成員、香港交易所夏佳理公開呼籲取消印花稅,他說,全球市場經驗表明,取消印花稅有助於刺激金融產品買賣的成交量,這也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即便不能完全取消,至少也應調低。一位證券業界人士也認為,印花稅是「夕陽稅種」,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金融市場買賣股票早已無須印花稅。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理應「從善如流」。  業界希望取消印花稅刺激交易,從而增加收入。然而考慮的自然更多。早在去年10月,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已表明立場,無意取消印花稅。他認為印花稅是特區稅收的重要來源,必須要衡量稅收來源與經濟發展的平衡性。2007年港股交投活躍,恆指屢創新高,股票印花稅收入也達到創紀錄的350億港元,占上年度財政收入近13%。  中銀香港高級研究員黃少明認為,一個稅種的取消或者設立很難,要經歷複雜的立法程序。再加上香港稅制簡單、稅負較低、稅基狹窄,從平衡稅務結構上看,印花稅不宜取消。另外,印花稅只佔交易額的很小部分,調整稅率對市場只有短期刺激作用,人們不會因此而改變投資行為,市場走勢終究要看經濟基本面和公司盈利情況。  不過,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已是國際趨勢,香港屢次下調印花稅正是順應這一潮流,未來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相對而言,內地整體稅收佔GDP的比例已經偏高,且股票印花稅較重,不妨下調,或者改為單邊收稅。  針對我國證券市場稅收體系不完整、課稅不公平、稅負較重等問題,專家建言獻策   盼股市稅收更合理  本報記者 歐陽潔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股市稅收政策對市場的調節作用日益重要,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近日,記者就資本市場稅收政策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專家們普遍認為,完善的資本市場稅收政策應當鼓勵中長期投資,抑制短期投機,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稅收包括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其中印花稅是證券市場的主體稅種,主要在流通環節徵收。但實踐證明,這種相對單一的稅種難以承擔多重政策目標,如調節市場參與者的收入水平,區別對待中長期投資和短期投機等。  著名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交易成本較高一直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問題。證券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傭金和印花稅。2007年,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數額巨大,達到2005億元,已經超過上市公司分紅總額,佔全國財政收入的3.91%,比2006年增長近10倍。  有的專家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沒有完整的稅制體系,稅種覆蓋面有限。近期,正逢大小非解禁高潮,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集中出售股票套現獲利的行為。對此,有專家指出,對這些套利行為沒有相應的稅收約束,會助長市場的投機氛圍。除此之外,對一級市場的投資行為,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差價收入、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投資所得、場外交易、有價證券的繼承和轉贈等,均缺少稅收約束。  還有專家指出,資本市場稅收存在不公平。明顯的表現是,國債投資者不納稅,但股票投資者要納稅;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股利收入要納稅,但國有股、法人股的股利收入不納稅;對可流通股交易徵收交易印花稅,但對法人股交易、期貨交易以及基金交易不徵收交易印花稅。一些稅賦也不很合理,比如沒有根據持股的時間長短、交易額大小或者起點等,設置差別化的稅率。  此外,也有專家認為,我國資本市場還存在重複課稅現象。如個人股息、紅利所得要按20%的比例稅率上繳個人所得稅,而實際上,股份公司派發給股東的股利是從稅後利潤中支付的,這就造成對股利的重複徵稅。不但不利於提高股東分紅的積極性,也讓不少投資者並不在意股東分紅收益,不願意長期持有,這不利於鼓勵長期投資。

人民日報:警惕西方金融陷阱,管理層已經在救市!

  近來全球股市的動蕩讓人聯想起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引發全球股市一落千丈。但是,本次股市動蕩與互聯網泡沫造成的股市破滅不同。國際金融人士早已指出,美國互聯網利用了全世界投資者的資金,卻為美國孵化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的高科技公司,從而為美國的實體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就是說,美國並沒有虧,被套的是全世界的投資者。因此,有人戲云:"美國人玩了全世界一把。"那麼,本次全球股市動蕩的根源又是什麼呢?  迄今為止,經濟學家普遍把此次股市動蕩的根源歸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從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爆發至今,西方經濟學家們開始承認,過分樂觀地看待了此次危機,並逐漸達成共識,那就是美國經濟開始步入"衰退期"。但是,傷害美國經濟的因素並不僅僅是次貸危機。歷史證明,一個金融泡沫的破滅往往伴隨著政治的失誤。對於美國而言,這個政治失誤就是錯誤地發動了一場伊拉克戰爭。這場戰爭導致美國"失血"過多。伊戰5年來已使美國付出了約5000億美元和死亡4000名士兵的沉重代價。為了支付這筆高昂的軍費,美國不得不增加貨幣供給量,導致通貨膨脹上升、美元走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過度投機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美次貸危機浮出水面。有評論認為,如果不是伊拉克戰爭,美國次貸危機或許還會被"捂"得更久。  再觀日本和德國,兩國均受到了美國次貸危機程度不一的影響,但目前還停留在金融領域,是否像美國一樣,實體經濟也遭損傷,目前尚無定論。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日元升值,股市、房市繁榮。殊不知,美國資本早已抄底入市,因此逼迫日元升值,並逐漸抬高日本股市和房市。而錢袋子鼓鼓的日本人還到美國各處購買房產,而當日本房市和股市最終崩盤後,日本人吃進的美國地產又不得不"割肉"吐了出來。  兩德統一以後,德國房地產市場,尤其是首都柏林的房價迅速上揚,但是,好景不長,市場最終要回歸理性,德國房地產市場僅繁榮了5年,便從1995年開始走向崩潰,拖累德國經濟持續10年萎靡不振。  總之,金融動蕩不是空穴來風。決定宏觀經濟基本面走好走壞因素的背後必然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因素。有專家認為,美元疲軟使以美元為主導的世界金融體系再次面臨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只是大家都在一條船上,美元金融體系突然崩潰對大家均沒有好處,因此必須維持該體系,使之"軟著陸"。可以說,全球股市動蕩還遠遠沒有走到頭。而對於新興發展中國家來說,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內生性經濟動力,重點採取各種措施,確保本國股市、房市穩步發展,同時規避風險,到歐美投資要慎之又慎,避免掉進西方的金融"陷阱"。 (人民日報 呂鴻)

CCTV:滬深股市融資功能幾近喪失  昨天滬深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其中滬指大跌近200點,跌幅超過5%,直逼3400點,創近10個月以來新低,個股哀鴻遍野。  昨天早盤滬深股市雙雙出現跳空低開,然後振蕩走低,龍頭股中國石油首次跌破17元大關,跌幅超過8%,再創上市以來新低。而繼中國太保之後,中海集運和中媒能源今天也相繼跌破發行價。指標股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神華跌幅均超過6%,寶鋼一度跌停。1600多隻股票中,超過1500隻下跌。板塊方面,所有的板塊全部出現下跌,其中環保、外貿、石油等板塊位於跌幅榜前列。收盤時,上證綜指大跌195.37點,收於3411.49點,深證成指下跌377.68點,收於13111.41點,兩市總成交金額為1154億元,比前天略有放大。  滬深股市融資功能幾近喪失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天的股市再度大跌呢?投資者又應該怎樣看待當前股市呢?對於導致今天股市大跌的直接原因,業內人士看法不一。  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張剛說:「主要還是因為市場產生了恐慌的情緒,因為新股發行將在4月初重新開始,同時中國人壽也表示今年將會繼續減持股票,而使廣大的投資者對後市產生了一個悲觀的預期。」銀河證券分析師 秦曉斌說:「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2月份的工業企業利潤的數據,從這個數據來看,應該是大幅低於預期的。」  今年1到2月份,全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5%,而去年同期為43.8%,全年為36%左右。據此,市場預期,今年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增速也會大幅下滑。不過,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股市已經具有了投資價值,滬市50隻權重股2008年的動態市盈率在18倍左右,在國際主要市場只是處於中等水平;與此同時,50多隻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股票差價正在縮小,比如中國平安今天A股收盤價為48.99元,港股價為52.65港元,摺合人民幣為47.46元,兩者相差不到1.5元。專家指出,目前股市缺的並不是資金,而是信心。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 張剛說:「增加資金供給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手段。」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證監會在春節後先後批准了一些新基金髮行,但是從發行到真正進入股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有一個滯後效應。而要扭轉目前市場格局,還需要更多強有力的措施。  銀河證券分析師 秦曉斌說:「(滬指)在短短5個多月的時間裡面,跌幅超過40%,另外的話,一些股票已經跌破了它的發行價,也就是意味著資本市場融資功能部分喪失。政府有關部門是應該採取果斷措施的時候。」  能源類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績增幅不均  到今天,能源類上市公司已經有38家公布了2007年年報。這些公司雖然全都實現了盈利,但業績增幅不均衡,其中,煤炭板塊贏利大增,而電力石油則增幅較小。  在已經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中,中國石油最為引人關注。雖然贏利一千多億元,但凈利潤同比增長僅2.4%。截至今天,中國石油股價已經由最高的48.62元跌至16.99元,跌幅超過65%;而其總市值也已經縮水超過5.8萬億元。至此,中國石油讓出了盤踞5個月之久的全球市值最大上市公司的寶座,讓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又重新回到了老大的位置。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分析師 銀國宏說:「石油價格的高企,中國石油從中能分享的利益是相對比較有限的。」    在電力板塊A股58家公司中,公布了年報的25家公司全都盈利,但盈利能力並不高。影響這些公司業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煤炭漲價增加了生產成本。而煤炭行業的12家公司業績卻從煤炭漲價中收益,整體業績不錯。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鍾偉說:「中國還是多煤、貧油、少氣,煤炭消費還是我們國內最主要的能源消費形式。再加上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這樣一個天然的格局,這就使得煤炭在中國今後很長的一個時間內扮演主角。」 (CCTV《經濟信息聯播》)

新華社:市場期待信心重建  26日,兩隻偏股型基金"突擊"獲批。但管理層增加市場資金供應的良苦用心依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27日,滬深股市在大盤股和創投概念板塊的拖累下再現大幅下挫。其中,上證綜指跌破3500點重要心理關口,跌幅超過5%。  減持:資金面"難以承受之重"  27日,滬深股市雙雙低開。上證綜指震蕩盤跌,很快跌破3500點並一路逼近3400點。當日滬指收報3411.49點,跌幅高達5.42%。按照2007年末的數據計算,上證綜指在不足3個月時間裡下跌幅度高達35%。  在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看來,除了海外股市走軟拖累、國內上市公司再融資衝動不減等因素外,"大小非"解禁進入高峰期對市場資金面形成重壓,是滬深股市難以走出持續調整的主要原因。  統計顯示,2008年全年解禁的大小非市值將超過3萬億元。截至3月16日,今年以來"大小非"解禁市值總計324億元,平均每周解禁市值高達近30億元。  "『大小非『減持與市場下跌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即減持給市場資金面形成壓力,導致市場重心不斷下移,而市場低迷本身又成為導致大小非減持意願日趨強烈的主要因素之一,"程文衛說。  上海天相投資諮詢公司策略分析師仇彥英認為,在宏觀緊縮的背景下,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非流通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預期降低,併產生了拋售衝動。另一方面,宏觀緊縮令非流通股股東本身面臨資金緊張的財務壓力,也引發了拋售套現的剛性需求。  創業板讓大盤藍籌很"受傷"  3月21日,中國證監會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醞釀多年的創業板終於呼之欲出。  然而,徵求意見稿發布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雙雙出現4%以上的巨大跌幅。27日,兩市再度大幅下挫。  在新一波調整中,藍籌大盤股首當其衝。繼中國太保成為這一輪牛市中首隻跌破發行價的個股後,中煤能源、中海集運等大盤股27日盤中"破發",名列A股市場權重"前茅"的中石油和建行當日最低價距發行價也僅一步之遙。  "在股票市場資金面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推出創業板並進行大規模發行,無疑會進一步加大股票的供給,從而加劇市場供求的失衡,"海通證券高級分析師雍志強表示,"市場資金分流將導致藍籌股進一步『失血『,在大盤股特別是權重股屢遭重創的情況下,股指加速下行在所難免。"  股市熱盼風險管理工具  許多成熟市場的經驗都表明,在資本市場出現巨大波動的時候,金融衍生品工具都發揮了對衝風險的功能。A股市場的這一波巨幅調整,也讓中國內地推出風險管理工具的呼聲日益高漲。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因為各種內部與外部的不確定性,中國股市今年之內必然會是一個大起大落的行情,如果不儘快推出避險工具,可能會繼續對整個資本市場乃至金融體系帶來巨大的衝擊。  在巴曙松看來,目前股指期貨已經迎來推出的好時機。"作為市場的『減震器『和『穩定器『,股指期貨有利於平滑市場風險,有效防止市場大起大落。"巴曙松說,現階段,推出股指期貨有助推動藍籌行情和恢復市場信心,長遠來看,對股市健康發展也會產生積極作用。  海通證券研究所高級分析師雍志強也認為,對於系統性風險不斷加大的A股市場來說,推出股指期貨可以活躍相應的現貨市場,平抑現貨市場波動,為市場提供避險手段和風險管理工具,改變投資者單一的盈利模式。  "在目前股市處於相對低迷狀態的背景下,宜先推出股指期貨平抑市場波動,待藍籌群體企穩後再推出創業板。"雍志強說。  市場期待信心重建  新基金髮行遭遇困境,二級市場成交量持續萎縮,藍籌股頻頻創出上市以來新低,研究機構不斷調低調整目標位……種種跡象顯示,在這一波牛市中凝聚起來的人氣正在股指的"跌跌不休"中漸趨消散。  "股市漲漲跌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跌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上海股民王以菡說,過去幾天她在股市的資產大幅"縮水",而跌得最凶的恰恰是她最看好的幾隻藍籌股,這讓她感到十分困惑。  實際上,相對於股指下跌本身,A股市場面臨的更大挑戰來自於投資者的信心和對政策的預期。  期待信心重建。面對A股市場的不斷下行,這已經成為包括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在內的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的呼聲。(記者 潘清)

證監會要求基金堅持長期理念價值投資   對基金專戶理財提出三項明確要求 將推動基金業建立穩定人員的長效激勵機制   為了更好地落實《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中國證監會基金部日前召開會議,對基金管理公司開展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明確提出了三項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視並認真開展該項業務試點,起步初期特別要強調規範運作,務求特定 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有個良好開局;二是業務開展過程中,不得進行保底保收益承諾,不得預測收益率,要在人員安排、投研環節上公平對待公募基金和專戶理財的投資者,不得損害公募基金持有人利益;三是要避免惡性競爭,不得打價格戰,自覺維護行業的形象和信譽。   會議還就下一步基金管理公司如何建立、完善和落實公司層面的公平交易制度、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穩步推進QDII試點工作等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   對於近一階段基金行業人員頻繁流動的現象,會議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採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培養和儲備力度,採取多種措施穩定員工隊伍。會議強調,下一步監管機構將一方面推動有利於業內人員穩定的長效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將加大監管力度,按照綜合監管的思路和要求,在繼續關注基金換手率、風格一致性的基礎上,將公司人員穩定情況作為產品審核、業務資格等行政許可的重要參考條件。會議還通報了基金監管部在簡化行政審批、做好政務公開方面的具體安排。   基金監管部負責人強調,經過十年的發展,基金資產規模穩步擴大,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加,市場影響力顯著增強,基金行業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進一步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   不論市場如何變化,都要始終保持冷靜和清醒,都要始終堅持長期理念和價值投資,都要始終把基金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強化內部控制,防範市場風險。   同時,應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一方面,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專業理財服務,為投資者謀取更多的回報,傳播更多的金融知識和正確的理財觀念,做好投資者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要自覺維護市場秩序與穩定,積極推動市場創新,促進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和社會誠信水平的提高。此外,還要積极參与社會捐助等公益事業,努力回報社會。 證監會:基金專戶理財不得損害公募持有人利益   為了更好地落實《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日前,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會議,就開展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建立公平交易制度和加強人員管理等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首先,會議對基金管理公司開展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並認真開展該項業務試點,起步初期特別要強調規範運作,務求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有個良好開局;二是業務開展過程中,不得進行保底保收益承諾,不得預測收益率,要在人員安排、投研環節上公平對待公募基金和特定客戶的投資者,不得損害公募基金持有人利益;三是要避免惡性競爭,不得打價格戰,自覺維護行業的形象和信譽。  其次,會議就下一步基金管理公司如何建立、完善和落實公司層面的公平交易制度,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穩步推進QDII試點工作等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  對於近一階段基金行業人員頻繁流動的現象,會議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採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培養和儲備力度,採取多種措施穩定員工隊伍。會議強調,下一步監管機構將一方面推動有利於業內人員穩定的長效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將加大監管力度,按照綜合監管的思路和要求,在繼續關注基金換手率、風格一致性的基礎上,將公司人員穩定情況作為產品審核、業務資格等行政許可的重要參考條件。  會議還通報了基金監管部在簡化行政審批、做好政務公開方面的具體安排。  最後,基金監管部負責人強調,經過十年的發展,基金市場影響力顯著增強,基金行業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進一步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不論市場如何變化,都要始終保持冷靜和清醒,都要始終堅持長期理念和價值投資,都要始終把基金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強化內部控制,防範市場風險。同時,應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一方面,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專業理財服務,為投資者謀取更多的回報,傳播更多的金融知識和正確的理財觀念,做好投資者服務;另一方面,要自覺維護市場秩序與穩定,積極推動市場創新,促進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和社會誠信水平的提高;此外,還要積极參与社會捐助等公益事業,努力回報社會。  本次會議由中國證券業協會承辦。來自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託管銀行以及證監會部分派出機構的人員參加了會議。  證監會:基金公司專戶理財不得承諾保底保收益   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基金公司專戶理財不得進行保底保收益承諾,下一步將推動基金公司建立長效激勵機制,並把人員穩定作為基金公司有關行政許可的重要參考條件。  據介紹,證監會近日召開會議,為基金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建立公平交易制度和加強人員管理等有關工作做出部署。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指出,在專戶理財業務開展過程中,基金公司不得進行保底保收益承諾,不得預測收益率,並且要在人員安排、投研環節上公平對待公募基金和特定客戶的投資者,不得損害公募基金持有人利益。  證監會還要求基金公司高度重視並認真開展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避免惡性競爭,不得打價格戰,自覺維護行業的形象和信譽,起步初期特別要強調規範運作,務求這一新業務有良好開局。  對於近來基金業人員頻繁流動的現象,會議要求各基金公司採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培養和儲備力度,採取多種措施穩定員工隊伍。據介紹,監管機構將一方面推動有利於業內人員穩定的長效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將加大監管力度,在繼續關注基金換手率、風格一致性的基礎上,將公司人員穩定情況作為產品審核、業務資格等行政許可的重要參考條件。  基金部有關負責人強調,隨著基金資產規模穩步擴大,基金行業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進一步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不論市場如何變化,都要始終保持冷靜和清醒,始終堅持長期理念和價值投資,始終把基金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強化內部控制,防範市場風險。  這位負責人說,基金公司應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一方面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專業理財服務,為投資者謀取更多回報,傳播更多金融知識和正確的理財觀念;另一方面,要自覺維護市場秩序與穩定,積極推動市場創新,促進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和社會誠信水平的提高。  據介紹,會議就下一步基金公司如何建立、完善和落實公司層面的公平交易制度、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穩步推進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試點工作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證監會再打利益輸送意在鋪墊融資融券  張榮旺"目前市場缺乏的是投資者信心。對策之一就是要儘快調整印花稅政策,使其恢復到『5·30『以前的水平。同時,可以適當在交易制度上做出一些調整,創業板暫緩推出,先行推出股指期貨、融資融券、T+0制度等,通過政策信號的釋放重振投資者信心。"  3月24日,證監會發布針對基金業投資品種繁多可能引發基金公司內部利益輸送行為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從基金公司內部監控、評估、信息披露等方面嚴控不公平交易行為,並將在年內進行專門現場檢查。  "其實,這不是一個單純獨立的政策,而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既加強了防堵基金公司內部利益輸送,對券商同樣有約束作用又使得基民股民對後市的信心提升。更重要的是,這是為創業板之後融資融券及股指期貨的推出做鋪墊。證監會在下一盤中國資本市場中期大發展的大棋。"有市場人士向記者分析。  嚴防而非嚴懲  證監會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首次引入公平交易原則,構建起由投資決策、交易分配、監控監查和信息披露四環節組成的一套完整嚴密的公平交易制度,對包括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社保組合、企業年金、專戶理財等在內的投資組合作出明確規定。"嚴禁直接或者通過與第三方的交易安排在不同投資組合間進行利益輸送。"可以說是政策法規上的一大進步。  但是,《指導意見》並未提及處罰辦法,也就是說,還是按照之前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懲戒,即違規成本並未因此而提高,要杜絕或減少利益輸送,倚重的還是監管和自律。  銀河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胡立峰表示,雖然中國基金業在證券市場成為相對繁榮的行業,但基金投資者依照《證券投資基金法》擁有的權利卻很難實現。由於持有人大會很難召開,基金投資者對基金公司即便不滿意也無可奈何。在這種情況下,要基金公司一碗水端平就不大現實。即便建立了所謂的防火牆,但實際操作中也可以"爬牆"過去。  實際上,基金業利益輸送從來就不是一個新問題。前有基金向券商輸送利益,後有封閉式基金向開放式基金輸送利益。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出現後,利益輸送鏈條的上游又多了一個環節。  隨著2005年以來證券市場重拾牛氣,鏈條也是越拉越長,上市公司、私募基金、公司高管紛紛加入其中。唐建"老鼠倉"事件、*ST長鋼(000569.SZ)異動事件頻頻曝光,基金業耀眼財富光芒被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   但這些事件的最後處理如何?  資料顯示,2004年管理層曾收到上千份揭發"基金黑幕"的舉報,並對部分較嚴重的事件立案調查。但由於當時滬指正處1300點的5年新低點,為避免對基金持有人和證券市場造成過大負面影響,偵查工作相當低調,至今也沒對外公布調查處理結果。這也導致基金"利益輸送"有恃無恐。2005年,基金公司以公募基金為社保基金利益輸送的醜聞也在市場引起軒然大波,但直至華安事件爆發,公募基金協助遊資獲利與老鼠倉實現利益分成的手法才在業內廣為傳播。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懲戒最有威懾力,具體什麼行為構成利益輸送還沒有界定。回首過往,每每牽扯利益輸送問題的時候,關聯雙方都會不約而同地喊冤辯解,就是因為沒有抓住他們直接可以定性定量的把柄。"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關於基金利益輸送,有關部門目前掌握的最多是流程上的問題,還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也很難搞清楚。"  融資融券利於市場穩定?  "基金經理們也有自己的圈子,基金經理之間的業務交流也是常事,在重倉股票巨幅波動時,基金經理們會互相溝通信息,了解各自的持倉情況。"一位基金經理告訴筆者。  "目前國內A股市場還是以投機為主,一直倡導的價值投資時代,並沒有真正到來。發布《指導意見》不是在救市,只是加強管理,為創業板和融資融券鋪路。"前述分析人士認為。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也認為:"目前市場缺乏的是投資者信心。對策之一就是要儘快調整印花稅政策,使其恢復到『5·30『以前的水平。同時,可以適當在交易制度上做出一些調整,創業板暫緩推出,先行推出股指期貨、融資融券、T+0制度等,通過政策信號的釋放重振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政府目前的態度和溫和政策,可能會傷害一些人的利益,但對市場長遠發展是明智的,就是要將此前形成的泡沫擠出去,把投機的熱錢擠出去,使大家回歸到理性投資上來。"一位基金經理說。  "在一個並不成熟的市場推出融資融券,或者是T+0制度等,風險是巨大的,所以2006年年底證監會叫停了一些非法的融資融券業務。"一位券商高層分析,但證監會從未停止過對融資融券業務的準備,種種配套條款已經逐漸出爐。而《指導意見》不僅僅是針對基金公司,對券商乃至多數類似於利益輸送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同樣起作用。  有消息稱,3月20日證監會機構部人員走訪了已遞交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申請的主要券商,考察其融資融券開展的準備工作,為最後推出"衝刺"。目前已有十幾家券商向證監會遞交了融資融券試點申請,並均已設立了針對融資融券業務的一級部門融資融券部(或證券信用部),而其風險控制體系建設和第三方存管工作也已完成,上證所關於融資融券業務的準備工作早已就緒,隨時可啟動相關業務。  一些私募基金經理認為,該業務的推出是股指期貨推出的前兆,並將會對調整幅度巨大、調整達半年之久的大盤藍籌股起到一定支持作用。  中信證券(55.04,3.94,7.71%,吧)銷售部總監楊輝分析認為,儘管開放融資融券業務,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力是難以估計的,但是就長期而言,可以有效完善市場交易機制,有助於市場穩定。  渤海投資研究所秦洪則認為,融資融券只是提供了一個新的運作模式,並不會改變A股市場的牛熊循環。但融資融券推出後將對券商的盈利能力提供樂觀的預期,因此值得投資者關注。 1.17萬億!基金去年收入創歷史新高  58家基金公司346隻證券投資基金2007年年度報告今日全部披露完畢。Wind數據顯示,除QDII產品外,上述342隻基金2007年收入總額達到了驚人的1.17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據Wind歷史數據,2007年收入總額較創紀錄的2006年勁增302%。2006年,基金實現的經營業績是2709.2億元,一度創下紀錄,接近前7年的基金所有經營業績的總和。若以 新會計準則核算,基金2006年收入約達2909.67億元。   隨著單邊上漲牛市的結束,2007年的紀錄或許未來幾年內都很難被超越。   偏股型基金成大贏家   股票市場無疑是去年基金巨額收益的最大來源。   在1.17萬億元中,70.9%來自投資收益,達8303.8億元;利息收入為108.39億元;3269.98億元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偏股型基金仍然是去年上半年市場大幅上漲的最大獲益者。統計顯示,股票型、封閉式、積極配置型三種類型的基金實現收入達到8136.52億元,佔全部基金實現總收入比例的98.08%。   數據顯示,342隻基金的股票差價收入達8126.61億元,占其總收入的69.41%;衍生工具收益和股息收入分別為82.71億元和77.54億元。   從單只基金平均獲取收入的能力來看,股票型基金的表現最為搶眼。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188隻股票型基金實現收入達8939.9億元,單只基金平均實現收入47.55億元,較上年同期勁增332%。此外,34隻封閉式基金與43隻積極配置型基金,分別實現收入達1450.71億元、1084.8億元,平均單只基金實現收入為42.67億元與25.2億元。   QDII基金損失慘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首度出海的股票型QDII基金,成此次年報中唯一虧損的板塊。受次貸風波不斷深化影響,海外市場在去年扭頭向下,QDII基金損失慘重。Wind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四隻QDII基金收入合計虧損了104.8億元,若算上費用成本,該板塊2007年度凈利潤更是虧損達118.01億元。   管理費收入猛增4倍   年報數據顯示,58家基金公司2007年管理費收入合計超過281.4億元,相比2006年增長了近4倍。2007年也成為迄今為止基金歷史上管理費收入增長最多的一年。   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暴增的跡象在2007年上半年已經出現,截至2007年6月30日,56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計計提基金管理費8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近3倍。為最近3年來最快同比增幅,但是這個速度隨即在年底被刷新。   58家基金管理公司中,管理費收入最高的有18.9億元,最低的也有1610萬元。其中,7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費收入超過10億元,22家公司收入超過5億元,48家公司收入超過1億元,只有4家的管理費收入在2500萬元以下。從管理費收入看,基金業普遍解決了"溫飽"問題,大部分"小康",部分已經進入"富裕"行列。  封基去年可分配收益總額逾985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日共有58家基金公司旗下346隻基金公布了2007年度報告,其中18家基金公司旗下34隻封閉式基金的2007年度可供分配收益總額達到985.1億元,單位基金可供分配平均收益為1.369元,另有19隻封基單位可分配收益低於這一水平。  數據顯示,易方達旗下兩隻封閉式基金2007年度單位基金可供分配收益最高,佔據所有封閉式基金單位基金可供分配收益排行榜的前兩強,基金科匯每10份可供分配收益高達25.227元;基金科翔每10份可供分配收益為24.442元;此外,易方達旗下另一封基每10份可供分配收益也達到19.074元,該基金佔據封閉式基金單位基金可供分配收益排行榜的第七名。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此次公布的年報顯示封基可供分配收益總額數據驚人,但以單位基金可供分配平均收益對比來看,仍然有19隻基金的單位可供分配收益低於1.369元的單位平均可分配收益,這佔到封閉式基金總數的一半以上。  此外,創新型封閉式基金2007年度單位可供分配收益情況有些令投資者失望,國投瑞銀、大成基金旗下兩隻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單位基金可供分配收益最低:國投瑞銀瑞福優先和大成優選每10份可供分配的收益分別僅為1.416元、0.163元。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7隻封閉式基金公布了分紅方案,其中長城基金旗下基金久嘉單位基金分紅最高,每10份基金份額擬分紅20.9元;國泰基金旗下基金金泰分紅方案也較為誘人,每10份基金份額擬分紅17.08元。寶盈基金旗下基金鴻飛擬向持有人按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現金紅利15.5元,共派發現金紅利7.75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封閉式基金運行的最大熱點是基金大額分紅以及分紅後的折價率擴大形成的套利空間,如果在基金分紅後的一段時期,A股市場表現相對樂觀,基金凈值穩定增長,則投資封閉式基金有望獲取可觀的填權收益。  受即將到來的巨額分紅預期影響,兩市基指上周全周漲幅均超過1%,再度遠遠跑贏大盤。其中,上證基金指數全周上漲74.24點,深證基金指數全周上漲49.56點,兩市的封閉式基金有超過八成出現上漲。  績優基金降低收益預期 投資重點轉向兩大主題  58家基金公司旗下346隻基金的2007年年報今日全部披露完畢。對於投資者而言,一些績優基金的年報中表達的觀點更值得關注。閱讀Wind資訊選取的2007年度業績20強基金的年報可以發現,隨著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預期的降低,績優基金普遍降低其收益預期,並調整投資標的,抗通脹、內需導向型兩大投資主題成為關注的重點。  普遍降低收益預期  鑒於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基金經理普遍認為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可能低於預期,同時也降低了今年的基金收益預期。"在企業盈利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明顯低估的股票已很難尋找。"排名2007年度基金業績20強的富蘭克林國海彈性市值基金這樣表示。在措辭上,該基金謹慎地表示,已注意加強對公司的深入研究,力求基金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華安宏利同樣指出,隨著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行業趨勢和企業盈利增長預期都可能發生變化,各類股東間的利益博弈和估值方面的分歧都可能導致市場的波動比較大。  興業全球視野在其年報中認為,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有可能影響上市公司2008年的業績增長。這些不確定性因素主要包括:美國經濟的增速放緩帶來外需的下降;CPI高漲帶來宏觀調控的影響。"由於目前整個A股市場PB估值非常高,如果上市公司業績出現波動,會帶來業績和估值水平雙重下降的打擊。"這份報告稱。  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預期的降低,讓不少去年的績優基金紛紛降低今年的收益預期。"今年堅持價值投資面臨很大壓力。總體感覺我們要把收益率預期放低一點。"華寶興業收益增長在年報中這樣表示。  事實上,一些基金認為正是對上市公司業績預期的降低才導致市場調整壓力進一步增大。東方精選在其年報中指出,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增長環境的重新評估、對於上市公司業績增速的預期和估值水平的下調,是指數發生大幅震蕩的深層次原因。  再融資成基金關注焦點  根據披露的基金2007年年報信息,一些績優基金將目前脆弱的市場信心歸因於上市公司的融資衝動。"在下一次整體性的、以價值為基礎的投資機會到來之前,充分的調整是必要的,否則,投資機會將只是局部的和階段性的。"排名2007年度業績第一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認為,高估值將引發上市公司無節制的再融資衝動,融資用於不產生整合效應的外部併購,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僅靠內生性增長已無法支撐目前的高估值,而過度依賴外部併購將模糊中國股市與成熟股市以及實體資產的界限,進一步凸顯高估值的脆弱性。因此,2008年估值水平有向下調整的壓力,目前談論調整結束還為時尚早。  進入2007年業績20強的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在年報中同樣認為,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的逐步解禁和大規模的融資活動也給市場資金面和心理面造成了相當大壓力。  華寶興業收益增長、東方精選、中郵創業核心優選等績優基金在年報中亦將再融資行為列入2008年市場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大小非『減持和大手筆的再融資最有可能改變股市遊戲規則。"華寶興業收益增長這樣表示。  迴避增長預期降低的行業  綜合上述因素,基金在其年報中也表示將迴避一些業績增長預期明顯降低的行業。華安宏利稱,在行業和個股配置方面將保持相對分散,重點關注通貨膨脹受益類、節能減排、醫改以及經濟結構性調整受益的公司,構建部分主題投資組合。  上投摩根成長先鋒也表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將把投資向抗通脹和內需導向型的公司集中,包括資源品、壟斷行業、特許行業、有主動定價能力的行業和消費品行業;迴避出口相關企業及高負債行業。  廣發聚豐基金在年報中透露,將改變原來單純精選個股的模式,變成資產配置與精選個股相結合。"將繼續重點投資消費服務、地產、機械裝備、資源等成長確定的行業,同時階段性選擇估值偏低的其它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投資,另外適度關注國有大企業重組、資產實質性注入帶來的投資機會。"  "2008年通貨膨脹和節能環保將是我們投資中選擇的重要主題。"中郵核心優選表示,節能減排過程中所受益的行業如煤化工、精細化工、水泥、造紙和鋼鐵將是該基金關注的重點,同時迴避毛利率下降的行業、受制於價格管制行業及由於升值壓力導致的出口型行業。   新基金入場要到4月中下旬   上周五證監會再次新批出2隻基金,從今年2月1日起,新批的基金已達到了29隻,雖然這批新基金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資金面的壓力,但效果到底有多少,應該打個問號。觀察所有的29隻新批基金,其中債券型基金偏多,而股票型基金偏少,這些新的股票型基金給股票市場帶來的資金並不樂觀。目前已經募集完的基金也只募集了預定目標的八成不到,這還不包括基金公司自己認購的金額,而絕大多數的新基金還處於募集階段。這些資金大規模進入到市場可能要等到4月中下旬,遠水不解近渴!  在指數的下跌過程中,基金的凈值也難以倖免,偏股型基金幾乎均以綠盤報收,但凈值表現還是能跑贏大盤;債券型基金表現好於偏股型基金,絕大多數的基金在上周還是實現了正的收益;然而上周的一個亮點就是QDII基金,由於香港恒生指數的強勁上揚,使得QDII基金全周走出了獨立的上漲行情,但在美國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未來QDII基金還是命運多舛。  另外一個更大的亮點就是上周封閉式基金又走出了獨立行情,雖然凈值上封閉式基金仍然難以擺脫市場的影響出現下跌,但這並不妨礙其市場價格的上升。由於上周大部分封閉式基金公布了2007年年報及其年度收益分配公告,在年報大比例分紅的預期之下,32隻封閉式基金中有27隻實現了正的收益,在一個這樣的市場中是非常難得的。從長期來看,因為折價的交易價格以及相對來說不差於開放式偏股型基金的凈值收益水平,我們看好封閉式基金的投資價值。  對於現在的基金投資,很多人說要抄基金的底,我們並不贊同。雖然不能排除一些投資人能夠在短期的波段操作中獲益,但如果不能熟練的駕馭,面臨的風險將會被放大。

推薦閱讀:

藥店設立奶粉自動販售機的流程管理具體是怎麼設計的?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如何解決工廠」淡季開工不足,旺季加班加點也趕不及」的情況?
歐美的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日本的精益生產管理有什麼共通點和區別?

TAG:金融 | 管理 | 人民日報 | 西方 | 人民 | 日報 | 管理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