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拋棄魯迅就是拋棄使命

拋棄魯迅就是拋棄使命——也談教材對魯迅作品的刪除.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

  2013年秋季新學期,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將魯迅的《風箏》一文刪除,使得魯迅作品在教材中篇目減少,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贊同之聲和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各種甚囂塵上的爭論,將正確認識魯迅的文學和文化地位,中學教育如何更好地傳承魯迅文化方向等等這樣的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當然,對於因刪除《風箏》一文而引發的爭議,我覺得並不應該刻意追求一個量的問題,而應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關注中學語文教育中閱讀魯迅的實質問題,從而正確認識魯迅作品的文學和文化意義,在中學教育中切實有效地加強魯迅文化方向的教育,從而避免拒絕崇高而走向平庸的語文教育思想的產生。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在貴州大學理工科學生當中開設了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欣賞這門課,從我對學生的調查來看,有一部分學生是喜歡魯迅作品的。當然,他們很少能真正的理解魯迅精神,他們所喜歡的魯迅作品,也僅僅是中學教材上的幾個篇章而已。所以,中學語文教材對於魯迅作品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魯迅的認知程度。認識魯迅,我覺得應該重視文學和文化的雙重意義,因為魯迅的作品,向來就不是簡單的文學文本。理工科學生普遍反映,自從他們高中選擇文理分科以後,從學校教育層面進行的文化教育幾乎是一片空白。今天中國的許多綜合性大學,理工科學生無疑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可以想見,未來中國建設的生力軍,將會是這些為數眾多的理工科學生,而這些學生的文化素養也必將直接影響中國未來文化的發展方向。如果我們認為文學和文化素養是一個長期熏陶和積澱的過程的話,我們就不應該只是在大學課堂上講授,而應當從中學甚至是小學就開始這樣的文化之旅。青少年時期是形成正確文化觀的重要時期,在這樣的時期,我們對他們應該有正確的文化指引,而正確的文化指引,就是確立他們文化的立身和立命之基,使其能夠肩負起民族的文化使命,魯迅無疑是中國現代以來肩負民族文化使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但是,今天我們有很多贊成將魯迅作品撤出教材的人對於魯迅的文化意義似乎並不十分清楚。例如,自稱做過多年高中語文老師的資深媒體人單士兵就認為:「將魯迅定格文壇「老大」的形象,我覺得,這樣的文化思維定勢很不好。不要忘了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中小學老師和學生才是語文教材的精準用戶。」(中國經營報,2013年9月7日)其實,魯迅的文壇地位是中國文學和文化發展選擇的必然結果,這與魯迅深刻的洞見力緊密相關。魯迅曾在《吶喊·自序》中對於自己棄醫從文這一人生選擇有過充分的說明:「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顯然,魯迅是從自己的經歷出發開始理性思考改變中國人精神未來走向的。儘管魯迅當時感到了一個先覺者覺醒的悲哀,他說:「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但事實證明,魯迅作品「改造國民性」這一深刻主題,確實為現代以來中國文化的發展指明了一個正確的方向。現代以來,巴金、沈從文、莫言等許多中國作家無不認同著這樣的方向在文壇上不斷前行並取得了實績。今天我們的國民性到底到了一種怎樣的程度?有人肆無忌憚地在埃及法老身上刻下「到此一游」的「民族」標誌,有人為追求自身商業利益而添加瘦肉精、製造染色饅頭等,這些難道就是我們的國民性嗎?如果魯迅時代所呼籲的國民性改造在於為民族爭生存,從文化改造上挽救中國危亡的話,那麼,我們今天也不僅要通過國民性改造使我們的民族心理得到健康的培育和發展,也更要從國民性改造上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在世界的文明席位上獲得一席之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如果我們認為今天中國的國民性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還需要改造的話,我們就還會想起魯迅的方向,魯迅的方向也依然會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所以,不僅文學界不能拋棄魯迅,文化界也不能拋棄魯迅,肩負重要教育功能的語文教材更不能拋棄魯迅,這不是一種「文化霸權」,而是一種文化使命。

  和許多未能讀懂和覺得魯迅作品難教的人一樣,單士兵覺得「中小學老師和學生才是語文教材的精準用戶」,我覺得這樣的說法顯然過於功利化了。「用戶」這一概念頗具商業買賣關係的色彩,似非教育的本質。教育與教育對象之間,自然不能是一種教育買賣的關係,教育應順應時代的需要,但絕對不是媚俗而行,教育應當追求真善美,並且在這過程中建構崇高,塑造具有崇高道德品質和理想精神的人。如果僅僅因為中學生接受魯迅作品「有些偏深奧」而將魯迅作品撤換的話,是不是說明我們的教育在拒絕崇高而走向平庸?

  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學生認為魯迅作品「有些偏深奧」,那麼,作為教育者,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的反思自己?我們是否自覺肩負了崇高的文化使命教育?我們對於魯迅作品的理解是否夠深入?我們對於魯迅的講解是否把握準確?我們的教學技巧和手段是否足夠有效和豐富?這些都是影響魯迅作品教學效果的關鍵,而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改善的。如果我們的中學教育因為放棄閱讀魯迅,而放棄了改造中國國民性的文化使命,那我們又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在未來正確把握中國文化的方向?因此,選擇閱讀魯迅,不是一種文化狹隘,更不是一種文化偏執,如果有文化偏愛的話,我更偏愛的是,我們沿著魯迅的方向,繼續往前。儘管時代已經不同,但是魯迅改造中國國民性的精神指引卻有著日久彌新的韻味。我們當可以引領孩子們從小就能肩負國民性改造的文化使命,培養他們改造自己和改造他人的文化自覺,為實現中國夢紮實打好文化的根基。

  我們絕不能拒絕崇高而走向平庸!

  (作者:汪太偉,貴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推薦閱讀:

吳猛強:論三味書屋的倒掉
魯迅妙語20則,深刻剖析中國社會。
吳猛強:少年魯迅的煩惱
李敖:雜評魯迅和他的孫子
閑話魯迅婚姻

TAG:魯迅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