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幸福課講義(中)

第5章 設定幸福目標

--傾聽心靈深處的聲音

  在我16歲開始意識到追求幸福的重要性時,我所理解的真正幸福是我必須先到達一個無欲無求的境界--不再有需求與渴望,不再有使命與目標。因為我曾經渴望的目標(比如贏得冠軍)不但沒有帶給我幸福,反而讓我苦惱,甚至幾乎精神崩潰。我用了幾年的時間才發現,原來有目標並不是問題,關鍵是什麼樣的目標,以及那些目標在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時至今日我可以肯定地說,做一個幸福的人,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但在開始探索如何去設定一個適當的目標前,讓我們看看目標與成功的關係。

  目標與成功--為自己的承諾付諸行動

  從整體而言,有目標的人成功率要比沒有目標的人大得多。具有挑戰性的明確的目標(設定了時限和具體的成果)通常會帶來更好的表現。設定目標就是用語言給自己一種承諾,而承諾本身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未來。

  心理學已經證明了目標和成功之間的關係,這一點也已經被我們自身的經驗所反覆證明過。在英語的語源學裡,"concept"(概念)和"conceive"(構想)的關係並非偶然。通過概念,通過語言,我們才能有所構思,新的真相才能顯露。在希伯來語的《聖經》里,上帝用語言創造了世界,他說讓光明照耀這塊大地吧,然後就有了陽光。《約翰書》中開始的部分是:"原初,我們有的只是語言。"同樣美國也是以宣言的方式建國,通過語言表達了國家的目標、任務和價值觀。

 目標向我們及他人傳達了一種克服困難的信念。把你的生命想像為一個旅程,你背著背包前進,忽然,出現了一堵牆阻擋了你的去路,你該怎麼辦?你是轉身避開,還是把你的背包扔到牆的另一頭,然後想辦法去穿過、繞過或是翻過它?

  1879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布,他會在年底公開展示電燈。事實上他之前的實驗都是失敗的,但他的做法就好像把背包扔到了牆的另一頭,雖然他還面臨很多的問題,然而在那年的最後一天,他真的成功了。1962年,肯尼迪總統向全世界宣布,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將會第一次把人類送上月球,當時甚至連一些太空船所需的材料都沒有發明,技術方面更是完全不到位。結果他把自己以及美國宇航局推到了挑戰的面前。"沒有退路"讓人類又一次取得了成功。雖然口頭上的承諾不一定保證目標實現,但它確實可以加強成功的幾率。

  威廉·H.默瑞(William H. Murray),一個蘇格蘭登山家,在他的著作《蘇格蘭人的喜瑪拉雅探險》(The Scottish Himalayan Expedition)一書中,提到了把背包扔過去的好處:

  人在下決心之前容易犯猶豫不決的毛病,容易退縮,效率降低。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當你真正決定兌現承諾的時候,命運也會開始幫助你。如果不清楚這個事實,再好的想法與計劃也將付諸東流。當開始為自己的承諾付諸行動時,人們會發現,他們的運氣變得出奇的好。我相當欣賞歌德(Goethe)的一句話:"無論你能做什麼,或是你想做什麼,行動吧!勇氣本身就包含了智慧、魔力和力量。"

  一個目標,一個明確的承諾,可以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幫助我們找到達到目標的路線。目標可以簡單到買電腦,或複雜到攀登珠穆朗瑪峰。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信念是會自我實現的預言,而當我們下定決心時,當我們把背包扔過牆頭時,我們事實上已經相信了自己,相信了自身的能力。我們就可以去創造現實,而不只是對現實作出反應。

反思: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經承諾過做某一件事?你當時承諾的後果是什麼?你目前對自己的承諾是什麼?

  目標與幸福--一個不等式

  實驗研究和經驗性的證據已經清楚地顯示出目標和成功的關係,而目標和幸福的關係則不是那麼明顯。傳統的觀點告訴我們,幸福就是達到目標,但在幾十年的研究後這種說法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雖然在到達目標之後會感到滿足,但無法到達時容易失望,而這些感覺其實都很短暫。

  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彩票得主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回到了他們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們在中獎前是不快樂的,那他們就會回到不快樂的狀態。同樣的,因為車禍而殘疾的人,在短短一年內就可以回到車禍前的快樂心態。

  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繼續拓展了此項研究,他發現人類對於未來情緒的預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常會認為一棟新房子、一部好車、職位晉陞或是加薪等就可以使我們幸福,事實上,這些事情只能短暫地影響我們的整體幸福感。負面經歷的影響也是一樣的,如感情生活失敗的痛苦、失業等等,而我們也會很快地回到之前的心態。

  以上的研究除了挑戰我們傳統的認識外,也帶來了兩方面的消息:好消息是我們不再那麼害怕失敗,壞消息則是成功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而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再努力實現目標或追求幸福了。那樣我們的生活就成了比爾·默里(Bill Murray)在《土撥鼠日》那部電影中的生活,或者就像柯林斯王(西西弗斯)勞而無功、不停地爬山的遭遇--不停地回到原點。

  我們是不是只能選擇繼續去相信自己的幻覺(達到目標時就能使自己幸福),或者去面對殘酷的現實(無論我們怎麼做,都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很幸運的是,我們還有第三個選擇。之前的問題在於,無論他們是"虛無主義"的名人,還是滿懷抱負的無名小卒,他們的方向都錯誤了--只看結果,不管過程;只顧目的地,不顧旅程。當我們理解這一關係,我們的目標就可以帶來更高的幸福感。

目標的正確角色--幸福,在路上

  羅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在《禪與機車維修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中,說到了他和一群老僧人爬喜瑪拉雅山的故事。雖然波西格是成員中最年輕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

  波西格由於只把注意力放在儘快登上山頂,總是被前面的山路所影響,無法享受攀登的樂趣,最終導致失去了攀登的願望和毅力。老僧人們當然也想登上山頂,但爬到山頂並不是第一要務,他們一旦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正確之後,就輕鬆愉快地享受著自己的路途,而不會被前頭的山路所困擾。

  目標的作用是為了幫助解放自我,這樣我們才能去享受眼前的一切。如果我們盲目地踏上了任何旅途,那過程本身肯定不會有什麼樂趣。如果我們不知道方向,甚至連自己要去哪裡也不知道的話,那人生中每一個分岔路就會變得非常的矛盾,好似向左向右都不錯的,原因是我們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每條路的終點。我們無法享受旅途本身和風景等美好的事物,只會被猶豫和迷惑所吞噬。我這麼走可以嗎?我在這裡轉彎會走到哪裡去?所以,只有當我們確認目標之後,我們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旅途本身。

  我上述理論的重點是要有目標,是不是能實現它則在其次。在"積極情感的作用"中,心理學家大衛·沃森(David Watson)強調了旅途的重要性:"當代研究中指出,追求目標,而不是到達目標,才是帶來幸福和積極情感的要素。"目標是為了讓我們能享受眼前,目標是意義而不是結局。

  如果想保持幸福感,必須改變我們通常對目標的期望:與其把它當成一種結局(相信它可以使我們開心),不如把它看作意義(相信它可以加強我們旅途上的快樂)。當目標被認可為意義時,它會幫助我們去規劃旅途上的每一步,而不像被認為是結局時,它所帶給我們的只是無數的困難和挑戰。正確的目標認知,給我們的是一種安寧的感覺①。

 目標是獲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並不是全部。須知,目標本身除了必須是有意義的之外,它所帶給我們的在旅途上的快樂也是不可缺少的。

反思:

  什麼樣的目標曾經在你的生命中帶給你幸福?你認為什麼樣的目標可以在未來帶給你幸福?

  是不是所有的正確目標都可以帶來一樣的幸福呢?金錢是否對我有意義,而聲望是否可以帶給我快樂呢?其實,物質的追求和需要被關注的心態都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對一些人來說,甚至是最重要的。既然這樣,在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只注重財富和名聲是不是就夠了呢?

  在對目標和幸福的研究中,肯農·希爾頓(Kennon Sheldon)和他的同事們寫道:"對於追求幸福的人來說,我們的建議是,去追求包括成長、人際關係和對社會有貢獻的目標(A),而不是金錢、美貌和聲望(B)。對後者的追求,通常是出於必須和壓力的心態。"雖然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名望、美貌和金錢,可能有的時候還是被迫的,但是希爾頓指出,如果我們可以把目標重點放在自我一致性(自我和諧)上的話,我們則可以更快樂。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幫助我們通過更好地設定目標來體現人生的快樂和意義,把我們的潛能最大化。

自我和諧的目標--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自我和諧的目標,乃是發自於內心最堅定的意識,或是最感興趣的事情。這些目標按照希爾頓與艾略特所言,是以"整合自我"生髮的"自我直接地選擇"。這些目標必須是主動選擇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們身上的;是產生於散發自我光輝的願望,而不是為了去炫耀給任何人看。這些目標是有因果關係的:追求這些目標,不是因為他人覺得你應該這麼做,不是因為責任感,而是因為它對我們有深層的意義並且帶給我們快樂。

  研究也指出,那些外來目標的意義,好比我們在社會上的聲望或是賬號數字,它與我們內在目標的意義,好比個人成長或是與他人的關係,有著顯著的不同。財富上的目標通常不是出於自我和諧,而是出於外來因素。大部分追求財富的人,為的是擁有更多的錢去滿足自身對金錢和社會地位的虛榮心。

  在一項名叫"美國夢的黑暗面"研究里,蒂姆·阿塞(Tim Kasser)和理查德·瑞恩(Richard Ryan)指出,如果在生命中只以追求財富為目的的話,帶來的只有負面的後果。這些只追求財富的人通常也沒辦法充分地發揮他們真正的潛能。他們比其他人更有壓力,更容易沮喪和焦慮。在身心合一方面,他們顯得不健康,缺乏生命力。而在美國之外也得出一樣的結論:"在新加坡商業學院的學生里,那些內心充滿強烈的物質化價值觀的人,其自我實現度、生命力和幸福感普遍較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焦慮和身體障礙。"

  心理學家並不是說我們完全不應該追求物質和聲望--這樣是違背現實的。他們也不是說物質上的東西不重要,有足夠的錢去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其他基本需要當然重要。但是,在基本需要之外,如果是以追求幸福為前提的話,財富和聲望則不應該是追求的核心。

  雖然財富常被認為是外來目標,但在一些情況下,它也可以是自發性的目標,但前提是它必須對我們的幸福有貢獻。有些人賺大錢並不是真的要用到每一分錢,有時是因為它是努力的獎賞,也可能是因為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在這些情況下,財富代表了個人成長的成果,而不再只是累積的數字。

  在另一種情況下,財富也可以是發自內心的目標,即當它成為達成意義的手段時。比如說,有足夠的錢時,我們可以做很多對自己有意義但沒時間去做的事,或者我們可以用它去支持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雖然確定自我和諧的目標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但這並不容易。希爾頓(Sheldon)和琳達·豪斯-馬克(Linda Houser-Marko)曾提到,選擇自我和諧的目標是"很難的技巧,需要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還要有強大的自制力,因為社會影響和壓力經常讓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我們首先必須知道我們的生命需要什麼,然後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願望並且對它負責。

  反思:

  你的自我和諧目標是什麼?對於這些目標的追求,你有沒有碰到任何外來或是內在的障礙?

"想要做"與"不得不"--發現最深的渴望

  自我和諧目標的前提就是,目標乃是由自己在自由的情況下所選擇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民主制度下的人們活得要比在專制制度下的人們幸福。但即使在最民主的制度下,人們有時候仍然感到自己被奴役了--這不是來自任何政府的影響,而是被外來的因素,比如說聲望、慾望、責任或是恐懼所脅迫。他們感到生活里充滿了不得不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通常不是缺乏意義,就是沒有快樂,甚至兩者皆無。而內心想做的事情,由於是發自自我和諧的目標,通常可以帶來意義和幸福。

  一個增強我們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並減少不得不做的事。無論是從人生或是日常生活的角度都應該如此。比如學醫是因為覺得醫學有意義(內在因素)還是因為醫生有很好的社會地位(外在因素)?追求股市的成功,是因為它帶給我成就感(內在因素)還是因為它可以賺大錢(外在因素)?

  以上的例子並不少見,我們所做的很多事都包含著內在和外在兩種因素。一個因為家庭的壓力而學法律的人,無法在其中找到長久的快樂;相反,如果是基於對法律的熱愛而成為律師的話,那在維護正義的同時他就會覺得非常幸福。內在還是外在,通常會決定行為本身的性質。如果是內在的(換句話說,就是自我和諧的),那便是想做的;如果動力來自於外在因素,就變成了不得不做的事了。

  同樣的分析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每天所做的事里,有哪些是我想做的,哪些是我不得不做的?而有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實是無法避免的。對我個人來說,我想要教書,但從事了教學之後,我就必須得花很多時間改考卷。我們的挑戰,不是要完全刪除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是儘可能地減少它們,然後以想要做的事情取而代之。不得不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的比例可以決定我的幸福感。它們甚至可以決定我早上起床和夜間入睡前的心態:是滿懷希望地起床,還是沮喪地想今天還有什麼不得不做的事情?在入睡前,是感到充實和有成就感,還是長舒一口氣說"哦,今天終於結束了"?

反思:

  想像一下平常的一天,你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多呢還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多?整體來說,你會不會對新的一天或者將要到來的一周滿懷期望去面對呢?

  問問自己想做什麼,什麼能帶給自己快樂和意義。但這還不夠,我們需要更深入地去認識自己。哲學系老師奧哈德·卡米(Ohad Kamin)在我畢業時給了我一些建議:"生命很短暫。在選擇道路前,先確定自己能做的事;在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後再細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後,把那些你真正最想做的事付諸行動。"奧哈德的話讓我想到了四個圓,在最中心的那個圓代表我最幸福的選擇(見圖5-1)。

  

  最外層的圓圈所包含的是我能做的。最裡面的圈所包含的是我最深的渴求和慾望。追求我最想要的,使我感到真實--真正成為我們自傳的作者。我們可能未必總能實現我們最深的期望,因為通常都會有不可控的因素存在,但誠實的態度和來自內心的答案,確實可以把我們帶上正確的道路。須知一點,話語是可以創造世界的。

反思:

  什麼是你最最想做的事情,即最深的渴望?

  我的妻子泰米(Tami)經常會和我一起設定目標--有個人的,也有我們共同的。幾年前,當我說我要為一個目標設定期限時,她說,由於自我和諧的目標可以激發我們的無限潛能,並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我們應該把它們設定為終身的目標。同樣,在追求有意義又快樂的目標時,我們不是在消磨時間而是在讓時間發光。

  正如亞伯拉罕·馬斯洛所說:"當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任務上時,無論對個體還是環境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個說法在應用到自我和諧的目標時,會更加地貼切,因為它結合了我們自身最深的興趣和需要。在最後一次受訪中,20世紀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被問及他是否有被"看不見的雙手幫助"過時,他回答說:

  那真是神奇的時刻。我甚至形成了一種迷信--世上確實有看不見的力量在幫我--只要你跟隨自己的天賦和內心,你就會發現生命的軌跡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臨,你所經歷的正是你應擁有的生活。當你能夠感覺到自己正行走在命運的軌道上,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開始不斷地給你帶來新的機會。不要怕,聽從你內心的召喚,當你迷惘的時候,生活就會向你敞開大門。

 就像自我和諧目標的研究所指出的, 坎貝爾的感覺並不是迷信。當我們感到並追隨生命的喜悅時,我們不只可以享受人生,也會更加成功。反之,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發自內心的方向,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漫無目的的遊盪,從真我的道路上被拉開。當我們知道自己的方向時--意識到那是自己非常想達成的目標時--我們就不容易迷路,我們也會對自己誠懇。我們可以輕鬆地對外界那些與強加到我們身上的東西說"不"--而對自己內心的聲音說"是"。

  時間是一個"零和遊戲",是非常有限的資源。生命如此短暫,連做我們想做的事情都來不及,怎麼能只用來做不得不做的事情呢?

練 習

  設定自我和諧的目標--掌控幸福的方向

  追求自我和諧目標的人,通常不但更成功,而且比別人更幸福。自問一下,哪些是自己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真正想做的事,諸如與其他人的關係或工作等等。在每個方面的下方註明以下的內容。

  (1)長期目標。也就是地基型的目標。從1年到30年的都可以。這應該是一些有挑戰性的目標,讓你發揮潛能的那種。還記得嗎?目標是為了讓我們能享受旅途上的快樂,激發我們自身的潛力,實現與否倒在其次。我個人一個長期的目標是研究出一套增強幸福感的課程,包括出版書籍、影片以及舉辦培訓工作坊,時限是在2013年6月1日之前(在我對目標的描述中,我會清楚地寫明我要出版書籍、舉辦的講座和工作坊的具體細節)。

  (2)短期目標。這部分是針對於分類消化長期目標。對於自己的長期計劃,你在未來的一段時期要這麼做?我個人的一個短期目標就是,在今年9月份之前完成本書。

  (3)行動計劃。在未來的日子裡,你需要做些什麼來幫助目標的進行呢?給自己擬定一套行程表,無論是每日的還是每周的(這些就是你即將要養成的習慣)或是一次性的。我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我計劃的一部分:每天用三個小時寫書。

  不為自己設定明確的目標,我們很容易就會被外界所影響,轉而追求那些很難達到自我和諧狀態的目標。我們總是面臨兩個選擇,被動地受外來因素所影響,或是主動地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

幸福董事會

  建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會--成員是那些關心你和你的幸福,並對你的幸福有重要影響的人。讓他們監督你的計劃,並給予及時的建議。同時你要和他們時常會面,討論哪裡進行得好,哪裡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及哪些項目可能需要更改等等。

  信守自己的承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時間去建立習慣和慣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失敗的原因。一個對改變很有幫助的事實(無論是開始一個計劃、組織、克服困難,或是和家人多聚聚)就是得到他人的協助。

  除了建立自己的幸福董事會之外,你也可以成為他人幸福董事會的成員(例如互相鼓勵模式)。這樣,你不但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他人:在協助他人追求至高財富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其實就是在強化你自己對幸福的追求。當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特定的位置上時,我們對於某個想法的立場會更堅定。比如,如果我們告訴他人有關幸福的重要性,以及提醒他們去追求有意義和快樂的活動時,我們自己本身就更有可能去做這樣的事情。

第二篇 實現幸福

第6章 快樂學習

老師們被委任的職責,是將眼前的材料,轉變為對未來有益的知識。 ——JohnDewey

我的弟弟約翰目前在哈佛就讀心理學。沒開始讀書的時候,他喜歡一切跟心理學有關的東西,讀書、思考、寫文章,全都離不開心理學。而現在呢,他厭噁心理學。

他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多數學生都討厭功課。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日夜不休的努力呢?在和我弟弟討論這個問題之後,我發現了兩種學生有的動機模式:溺水模式與性愛模式。

溺水模式有兩個特點:第一,從痛苦中解脫的強烈願望;第二,一旦解脫,我們常會把那種舒適誤認為是幸福。如果把一個人的頭壓進水裡,這個人會痛苦,並且會掙扎著出來。如果他在最後一刻得到解放,他第一件事就是拚命的呼吸,接著便是那醉人的解脫。

當然學生們的情況沒那麼恐怖,但這兩種動機的性質——避免危難的作法——卻是相同的。在學期中,他們沉溺在所不喜歡的作業里,學生們會為了失敗而感到恐懼。學期過後,一旦從書本、功課和考試中解放,他們即刻得到那種解脫感——這時在這種時刻里,這種感覺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幸福。

這種是從小孩時就被刻在我們腦袋裡的先苦後甘的模式。同時,由於對其他方式不熟悉,忙碌奔波型就成為一種習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模式了。

但性愛模式卻提供了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一些可以得到目前與未來的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學習時光,無論是閱讀、研究、思考還是寫作,都可以將其看為性愛前奏。從學生們的經歷指出——當知識和直覺的界限消失時,當我們找到答案時——就像是性高潮。在溺水模式里,同樣會有這種達成目標後的高潮,但在性愛模式中,我們卻是從一開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得到快樂的。

確定學習過程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是每個學生的義務,尤其是在大學和研究班裡,因為那是最獨立的學習時期。但是,通常學生們進入這個獨立時期的時候,多數已經養成了忙碌奔波的習慣。他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觀念就是:用名銜和成績來衡量成果。他們最大的責任是拿到好成績,而不是去享受學習的快樂。教育者們——父母與老師都希望孩子們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們自己必須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財富。孩子們對開端是很敏感的,通常他們會盲目的接受父母和老師的教法。

在學校里,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去追求快樂且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如果一個學生對社會義工感興趣,也考慮了未來的付出和好處,這時老師就應該鼓勵他,而不是告訴他當律師可以賺得更多;如果他想從商,他的父母也應該支持他,而不是告訴他從醫才是他們對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師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財富,那這種鼓勵就不足為奇。(69)

反思:回想你在學校里最好的老師。他做了什麼去啟發你的學習精神?

強調成果(實質性的東西)高於建立學習的喜好(無實質的東西)時,學校其實已經是在鼓勵忙碌奔波的信念,以及抑制孩子的情緒成長。忙碌奔波型所相信的就是成果比情緒上的快樂重要,因為他人會對成果作出讚賞,而情緒只會影響成果,所以最好壓制它或是根本不要去理會。

諷刺的是,感情不但是追求至高財富的必需品,而且也是追求物質的必需品。DanielGoleman在《感情的智慧》一書里說道:「心理學家們一致同意,人類的IQ對於成功的幫助只有20%。其它80%則來自於其他項目,其中包括我所說的感情的智慧。」忙碌奔波型的想法本身就和感情的智慧相衝突,更不要說快樂又成功地生活了。

那麼,老師和家長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學生在學校過得更開心,同時又不影響學業呢?心理學家MihalyiCsikszentmihalyi在《水到渠成》一書中,教給我們一些如何建立幸福的家庭的重要方法和洞察法,其中包括怎樣得到目前與未來的益處,以及如何同時網羅快樂和意義。

福樂(fiow, 「水到渠成」)

福樂(fiow, 「水到渠成」),根據Csikszentmihalyi的說法「是一種充滿動力的境界,在明智的選擇里不忽略經歷的重要性」。這種情況就好比陷入了一種經歷,而這種經歷,不但會使你有所得,而且它本身就是益處的化身,又好像我們和經歷合二為一,其中行動與知識是一體的。(70)

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的經歷,有時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我們在專心烹飪、和朋友說話、在公園打球,經常會幾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些就是福樂(fiow, 「水到渠成」)的經歷。

在福樂(fiow, 「水到渠成」)的境界里,我們享受著巔峰經歷,同時也享受著巔峰表現:我們感受快樂,展現最好的狀態。運動員則把這種情形稱為在「特區」。無論我們在福樂(fiow, 「水到渠成」)的境界里做什麼——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寫詩也好,學習也好——我們對於手頭上的事情是用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擾我們,或是使我們分心。在最好的狀態下,我們學習、成長、進步以及向未來的目標邁進。

根據Csikszentmihalyi的解釋,有清楚的目標感是福樂(fiow, 「水到渠成」)境界的前提。雖然目標有時會有所改變,但當我們開始行進時,方向是不能錯的。當我們全心全力投入目標,不為任何其它的誘惑所動搖時,我們才能獲得福樂(fiow, 「水到渠成」)那樣的自由。其中,目前以及未來的益處合而為一:遙遠的目標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幫助我們去感受所經歷的意義。福樂(fiow, 「水到渠成」)的經歷所帶來的是更高的幸福,它把「無痛無獲」變成了「現在的快樂+未來的成果」。

Csikszentmihalyi的福樂(fiow, 「水到渠成」)說法里指出:「無痛無獲」的說法代表我們必須承受極度的壓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才能發揮100%的潛力,達到至高的目標。但在「水到渠成」的研究里指出,痛苦本身並不是巔峰表現的最高境界。在最高境界里,也就是界於過度運用和運用不足之間的地帶,我們不但可以發揮最大的能力,還可以享受過程的快樂。我們如果想要達到這個境界,挑戰性必須得先達到某一種程度,這種程度必須不是太難,也不是太簡單。

以上圖表顯示出,如果任務難度高而技能不足時,我們會感到焦慮;相反地,如果技能程度高超而任務太簡單時,我們就會感到乏味。在難度和技能成正比時,「水到渠成」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現。

反思:你福樂(fiow, 「水到渠成」)的經歷是?

由於很多的學生不是感到焦慮,就是覺得乏味,因此他們無法享受學習過程或是發揮出真正的潛力。當學生期望目前和未來的益處時,老師們應該針對個人潛力,給與適當的題材和作業。就像以上圖標所提示的,有兩種不同的情況,會影響到學生去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第一是一個有壓力的環境,因為這樣會帶來焦慮,第二是一個沒有挑戰性的環境,因為這樣會讓人喪志。

在第一種情況里,老師所應用的是溺水式的教學。由於孩子的壓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而導致學校作業帶來的只有痛苦,焦慮,以及不幸福。孩子被迫去只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只是終點而不是旅途。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很快的便會變成忙碌忙碌奔波型,他們終身感受不到水到渠成的境界,無論是學業,工作或是日常生活。

第二種情況則是剛好相反。以運用不足和乏味代替了運用過度和焦慮。而過低的挑戰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起挑戰性過高一點也不少,它們所剝奪的,也不光是獲得水到渠成境界的可能性。教育家裡,尤其是家長,由於把奮鬥和痛苦錯誤的同化-為了保護孩子-所犯的通病有兩種,一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們和所有的挑戰隔離。在給孩子製造「舒適」生活的過程里,這些父母們剝奪了孩子奮鬥的機會,同時也是剝奪了他們去體驗福樂(fiow, 「水到渠成」)的經歷,以及克服困難的經驗-最終也就是剝奪了至高財富。

成長時,我最喜歡的卡通是RichieRich:一個有錢但煩惱的小孩,所介紹的,是一個好像什麼都有,但卻依然感到煩惱小孩的故事。所反應的其實就是今日社會,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包括小孩,但在他們身上,我們同時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不幸福。有些人叫這種情況為「富貴病」;我對其的稱呼是「特權的詛咒」(恩典中的貧困)」。

特權的詛咒

SamuelSmiles,近代自助運動的創始人,在1858年的文章中提到「我們應該教育所有的孩子:生命里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付出與努力,而不是藉助旁人的幫助。」如果家長們幫著孩子逃避問題和挑戰,結果會是是未來的不幸福。「人類最大的詛咒,就是事事順心如意,無須努力,最終導致希望破滅,再無奮鬥之心。」(71)當受到挑戰時,孩子其實和大人一樣,他們會在成功中找到意義,並且享受努力的過程。

特權的詛咒(恩典中的貧困)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中,壓力指數會不停的上漲,以及為什麼壓力所影響的人年紀越來越輕。因為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掙扎,困難,和挑戰是一個豐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並沒有什麼捷徑。但我們對於他人的困難-尤其是孩子們-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去保護他們。當我們可以保護時,應讓他們自己突破挑戰,幾乎是不自然的行為;但我們必須抑制這種自然反應,讓他們保有掙扎的權力。

另外一個有錢人經常不開心的原因,就是他們對於「有錢就應該開心」的壓力。他們會覺得「我怎麼可能會不開心呢?」他們會為不開心而感到內疚,會覺得如果不開心,就是對不起自己所擁有的巨富。還有,他們找不到不開心的合適理由,最終就把不實在的錯誤怪到了自己頭上。幸福的壓力-由於覺得自己無法克服負面情緒,而導致更多的不幸福。他們和其他很多人沒發現的是,情緒不是物質所能滲透的。

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情緒-強大的均衡器

  

我們有著承受極大痛苦,極大快樂,和他們中間所有情緒的能力。雖然每人的物質狀況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有爭取至高財富的能力。像我之前所提到的,除了那些極端貧窮,和受到政治迫害的人之外,幸福和不幸福其實是很公平的。在「誰比較幸福?」文章中,著名心理學家DavidMyers和EdDiener有關安寧的研究報告指出:「幸福和生活滿意度,對於年輕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以及窮人和富人的獲得比率是差不多的。」至高財富本身就是強大的均衡器,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根據17世紀哲學家AdamSmith所說的。「對於人類幸福感來說,貧困的人的幸福感,比起富人的幸福感,並沒有任何的劣勢。」雖然AdamSmith是從一個有錢人的角度說話-他也是當時一個眾所周知的一個態度高傲的人-但他說對了一點,就是窮人的痛苦,無論是在質量或是數量上,和富人的並沒有差別。在基本條件達到後-食物,住所,普通教育-在情緒上來說,所有人其實是差不多的。

富人的不幸福也很真實,自然,比起窮人的不幸福一點不差-所以其實是很公平的。所有的人,都會體驗不安,恐懼,快樂,和幸福。剝奪自己去體驗這些情緒的權力,其實就是在剝奪我們獲得至高財富的權力,無論我們富有與否。我們有時無可避免的會碰到不開心的事,而不去面對它的話,只會導致更多的不開心。我們無論收入或社會地位是怎樣的-都需要給自己權力去「全然為人」。(72)

反思:你是否有給自己全然為人的機會?

對工作的偏見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中指出,人在12歲時,已經可以清楚的將工作和玩耍分類,一種跟著我們一生的分辨能力。(73)小孩一般得到的信息是,他們的學習包括的有學校作業,家庭作業,以及努力。但把學校作業當成工作的話,很容易會使孩子們煩厭-因為只要是人都不會喜歡「工作」的。這種厭惡在西方社會裡相當的根深蒂固,而且在很多文字里就可以看的出來。

亞當和夏娃過的是典型的快樂生活-他們沒有工作,也沒有對未來的打算。但當他們吃下禁果時,他們被趕出了伊甸園,而他們和他們的子子孫孫,從此都必須辛苦的工作。辛苦的工作從此也成了一個處罰的標誌,我們會把天堂-一個完美的地方-形容成一個沒有困難,沒有工作的地方。但在地球上,我們必須有工作才會開心。

在「工作與休閑里最佳的體驗」研究中,Csikszenmihalyi和Lefevre指出人類喜歡休閑多過工作,一個沒有人會去爭議的結論。但他們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人們在工作中,福樂「水到渠成』的經歷要比休閑里來的多。

這種矛盾-我們說我們喜歡休閑,但在工作里有更多福樂(水到渠成)的經歷-是非常奇怪的。它所說明的,是我們把工作和痛苦,休閑和快樂的通病,已經迷惑了我們對經歷的真正解釋。當我們把許多工作上的事負面化時,好像他人的一個反應,我們其實是在限制自己幸福的潛力-因為幸福等於去經歷正面情緒,以及把它們看作是正面情緒。

工作應該是一個我們體會正面情緒的地方。在CourageToTeach一書中,教育家ParkerPalmer寫道「在一個把痛苦和工作綁在一起的文化里,最好的行業應該就是尋找幸福的行業了。(74)我們把工作和努力與痛苦綁在一起的惡習,已經深深的影響了我們在學校和工作上的幸福感。

在今日,由於對工作的成見,好多學生已經把學校當成了一種處罰,家長們則把工作看的一樣。要想去改變學校和工作上的體驗,我們首先得改變我們的經歷-把對工作的歧視排除。而DonaldHebb在1930年的研究,可以在這一點上幫助我們。(75)

600個6到15歲的學生得到了這樣的信息。如果他們不乖,他們就會被罰出去玩,如果他們好好表現,他們會得到更多功課。Hebb發現了在這種情況下,在短短的兩天之內,學生們都選擇了努力工作(碰巧的是,他們的算術都加強了)。

在下一篇里,我們會學到,我們如果能把對工作的態度改觀,工作就會成為一種恩典,而不是責任-對孩子們也一樣-這樣,我們不但會得到更多至高財富,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

反思:重新架構你對工作和學校的經歷,可否把工作與學習當作一種特權和恩典?是否享受身處其中的感覺?

當我們對幸福的看法是刻板時-當我們把努力和掙扎從幸福來源排除時-我們其實是忽略了一些追求幸福的最好的希望。在學校和工作上,我們疏忽和忽略了幸福的機會,在工作和學校外,我們拚命的把所有挑戰給刪除。結果,我們所得到的感覺是,幸福真的是遙不可及。

最佳的教育,除了教會學生學術上的東西,還得有精神上的。只是關注技術上的東西是不夠的,學校還必須突破3R(wRiting-寫,Reading-讀,和aRithmetic-算術)。我覺得得再加一個R:Revelry-狂歡。老師們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歡樂的學習環境。我們通常都會花上許多年的時間在教室里,而我們人生中很多的習慣,也正是在這些時間裡培養出來的。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允許去追求幸福,允許去從事獲取至高財富的活動,則他們在人生中,就更可能會養成這個好習慣。但如果他們在學校里,只是按著忙碌奔波型的去學習,那他們在人生里,也就很可能的是這樣了。

與其去幫助學生找尋有意義和挑戰性的活動,與其讓他們體會學習的樂趣,許多教育家所注重的,卻只是如何幫助他們拿到更高的分數。Csikszentmihalyi寫道:

學校和家長們,在幫助孩子們找尋經歷中快樂的這一點上,都做的不是太好。大人們自己,經常的會被愚昧的東西所迷惑,被謊言所欺瞞。他們經常的會把重要的事,看的是又難又無聊,而把簡單的事認作是刺激和容易的。學校經常會忽略一點,那就是告訴學生好像數學和科學這些科目,可以是多麼的迷人,多麼美麗;他們所教的,是歷史和文學規律的層面,而不是這些科目的奇妙之處。

對學習的愛好,其實是充滿力量的:孩子們會不停的發問,會不斷的去找尋世界裡的奇妙。教育家應該去幫助他們追求對他們重要的東西,去體會福樂(水到渠成)的感覺,去培育對學習的愛好。他們可以把學習轉變成一種又迷人,又美好的旅程-生命中對於至高財富的追求。

練習----學習計劃

最成功的人,絕對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他們不停的發問,也會不停的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無論你是在生命里的那一段-無論你是15歲或是115歲,無論你是在風光,還是克難的時期-都為你自己創造一套學習的計劃。

你的計劃可以包括以下這3種項目:個人成長,專業性成長,以及整體知識。在每一個項目里,用心的去找尋快樂(閱讀很快樂,也可以幫助我思考)和意義(書中的知識會為我帶來更有靈性的生命)。然後把它們慣性化。

舉個例子,在個人成長下,習慣性的去閱讀NathanielBranden的「自信心的六大支柱,以及做裡面填寫句子的練習。另外,去你本地大學裡,報名參加一堂積極心理學的課,以及養成寫心理日記的習慣。至於專業成長來說,去找一個你信任的導師,以及關注你領域裡的新聞。

雖然我不相信事情都會越來越好,但我卻知道一些人,他們可以在任何環境中,找到最佳的可能。沒有人會喜歡艱難,但艱難在我們的成長過程里,卻可以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沒有挑戰性的生命,其實不是最好的。

寫下一個你所經歷的艱難時期-某個失敗或是某個你在掙扎的時段。在詳細解釋它之後,寫下在那個過程後你所得到的好處。但不要去細化或是減輕經歷中的痛苦,寫下所有的好處,尤其是至高財富的獲取。那件事讓你變得更有韌性了嗎?你學到了重要的東西了嗎?你會不會變得更對事情感恩呢?還有沒有其他的,是你還可以從中學習的?

如果你是在組裡做這個練習,試著去幫助他人,告訴他們你所學到的,以及創造大家學習的機會。在任何艱難中得到最多是這裡的關鍵。像我同事AnnHarbison所說的,「永遠不要浪費從困境中學習的機會。」


推薦閱讀:

古樸、漂亮的斯坦福大學
去北大念書,遷戶口好,還是不遷好?
2018保研(推免)項目信息周報(2018.4.24-4.30)
他出身貧寒,供弟弟讀大學,弟弟成一線男星,他卻始終不紅,感動
去掉行政化,大學還剩啥?

TAG:大學 | 幸福 | 哈佛大學 | 幸福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