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智慧里的職場之道:如何成為同事的好夥伴
一家知名的招聘網站曾經就同事關係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8%的受訪者認為與同事是「亦敵亦友」;8%的受訪者表示「同事即戰友」,希望和同事共同奮鬥。但5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職場中沒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想和同事成為朋友。這些人認為,職場如戰場,同事就是競爭對手,跟同事做朋友,只能給自己埋下定時炸彈,因為他了解你的缺點,甚至握有你的把柄。 客觀的講,同事關係確實不同於私人朋友。同事在一起工作,有合作也有競爭,很多時候還會出現利益衝突。但是,同事關係又是如此重要。工作的成功離不開同事的並肩協作,很多解決不了的難題會在與同事的溝通中茅塞頓開,同事可以對你的工作表現提出意見和建議,與同事的公平競爭促進你不斷學習和成長,同事間的和諧默契讓你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上班族大部分時間都跟同事在一起,沒有多少機會跟同事以外的人結交朋友。如果不跟身邊的同事做朋友,煩惱就不能及時傾訴,壓力就不能及時排解。煩惱和壓力日復一日地鬱結於心,對身心健康極為不利。所以,跟同事成為好夥伴,並與其中共同點較多者成為朋友是非常必要的。但正如上面所講,同事之間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很多時候還有利益衝突。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像對待普通朋友一樣對待同事以及同事中的朋友。為此,我們有必要掌握同事交往的原則,了解同事交往中的注意事項。孔子的學生子游曾經說過:「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四·二十六)轉化為今天的話就是:侍奉領導,對待朋友、同事,如果過於繁瑣,就會招致羞辱或者疏遠。所以,保持距離,把握分寸,是與同事成為夥伴、朋友應該遵守的原則。「距離產生美」,在同事之間的交往中,都應給對方留有獨立活動的空間,這樣才會產生美感。保持適當距離,體現的既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有些人怕跟同事做朋友,主要的是擔心有「把柄」落在同事手裡,不知哪一天「把柄」成了「手榴彈」,把自己炸的粉身碎骨。其實,這「把柄」往往是你自己給對方的。當你不注意保持距離,把不該說的話,把自己的隱私,把組織里的人是人非講給同事的時候,你就給自己身邊埋上了一顆「地雷」。這顆地雷在競爭、權力、利益的糾纏中,甚至在蜚短流長的閑言碎語中,隨時都可能爆炸,一旦爆炸,你自己不死也得脫層皮。對待同事,即使是善意的,你也要注意分寸。孔子對子貢說,勸告他人時,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十二·二十三)。孔子的意思是:對待同事的缺點,要忠心地去勸告,要善意地去引導,如果他仍然不改,那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所以,與同事做夥伴、做朋友,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要掌握親疏的分寸。工作時,每個人都想表現得更出色,贏得自己理想中的職位、榮譽和利益,這樣競爭就在所難免;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少不了磕磕碰碰,出現摩擦也就司空見慣。這些事情、問題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傷害同事之間和善友好的關係。為此,掌握一些同事相處中的注意事項是非常必要的。同事相處中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下列六點:首先,要關注與你有工作聯繫的任何一個人。學生時代,可以只選擇與自己興趣相投、性格相合的人交往,可是進入組織,成為社會人後決不能這樣做。《論語·子張》篇裡面有一個段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這個段落是這樣的: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十九·三)轉換成今天的話就是:子夏的學生,碰到師叔子張,就問師叔什麼是交往之道。子張反過來先問,你們的老師子夏是怎麼告訴你們的呢?子夏的學生說,我們老師教我們,可交的人交,不可交的人就拒絕。子張就說,我當年聽到我們老師孔子所教我們的,和你們老師所教你們的不一樣。我聽到我們老師孔子說過,尊敬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也要接受普通人;鼓勵好人,也要同情無能的人。假如我是一個有能力、有道德的人,什麼人不能容納呢?假如我自己是一個差勁的人,該是別人拒絕我,怎麼是我拒絕別人呢?組織是由各種各樣、各不相同的人組成的。即使自己和某個人合不來,也必須在一起工作。你不可能對上司說:「我和那位同事合不來,請一定要解決一下這個問題。」所以,與同事交往,不在於判斷別人是否可交,關鍵在於自己的修身。自己做好了,便人人可交;自己做不好,別人自然會排斥自己。對不及自己的人,不要討厭他,要同情他、幫助他。即使不能幫助他,也要包容人家一點。當然,與人交往,對「賢(有能力、有道德的人)」、「眾(普通人)」、「善(好人)」、「不能(無能的人)」,要有「尊(尊重)」、「容(接納)」、「嘉(鼓勵)」、「矜(同情)」之別。善惡不分,是非不明,親疏不清,就是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了。第二,要透明競爭,不玩陰招。孔子主張溫、良、恭、儉、讓。反對爭權奪利,但他並不反對競爭,只是強調爭要爭的合理,爭的時候要講究規則,要表現出君子風範。孔子拿射箭比賽來說明競爭應有的態度。「揖讓而升,下而飲」(《論語·八佾》三·七)。轉化為今天的話,意思就是:射箭比賽開始的時候,對立行禮,表示對不起——禮讓。然後開始比賽。比賽完了,不論誰輸誰贏,彼此對飲一杯酒,贏了的人說:「承讓!」輸了的人說:「領教!」自始 至終,保持禮貌和風度。職場里的競爭,也要做得堂堂正正,胸懷坦蕩,要把組織利益和履行職責放在首位,要互相尊重,以誠相待,要做到競爭中不忘合作。競爭中,千萬不要在背後搞小動作,不要在人格上互相詆毀,不要在工作中無理取鬧。決不能把競爭搞成互相拆台和水火不容的爭鬥。要坦然面對輸贏,決不能因為競爭失敗而對勝出的同事抱有偏見,甚至與其反目成仇。第三,要謙虛,不要居功自誇。孔子曾向學生講過這樣一件事:「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論語·雍也》六·十五)意思是:魯國大夫孟之反這個人不誇耀自己。一次戰敗,大軍潰退,孟之反主動殿後掩護。將進己方城門時,他打著馬說:「不是我勇敢要殿後,是我的馬跑不快。」孔子給學生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學生謙虛的重要性。謙虛在同事相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它縮短了人際交往雙方的心理差距,有利於同事之間的合作。人人都喜歡謙虛的人,而不願與自以為是、自吹自擂的人為伍。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中學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身高低許多的門。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最大的收穫,並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第四,坦誠相待,主動溝通。人有一個通病,總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對於自己是不是了解別人這個問題,就不去考慮了。為此,孔子告誡我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一·十六)不要怕別人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別人。同事間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互不溝通、互不了解才產生、積壓下來的。要解決這些問題,積極的溝通是必要的。同事溝通70%的障礙是由於雙方的退縮引起的。因此,要獲得積極的溝通,主動出擊很重要。溝通中要坦誠相待,否則就容易產生怨恨猜忌。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矛盾。第五,不打探隱私,不背後議論。孔子對背後議論是非常不屑的。他的學生子貢有背後議論別人的毛病,他就批評子貢:「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論語·憲問》十四·二十九)子貢啊,難道你就已經做得很好了嗎?你已經好到這個份上,可以去評論他人的短長了嗎?你老師我可沒有閑功夫去評論別人啊。隨意評價人,說人壞話,是自丟把柄給他人的愚蠢做法,會使自己陷入到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會讓同事棄你而去。在同事面前表達對上司的不滿,就等於送給他一個最好的向上司表達忠誠的機會。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最終將斷送自己的事業前程。假如你有超強的好奇心,假如你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科學精神」,那你就用這份好奇心、這種「科學精神」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而不要把它們拿來打探同事的隱私(職場里,薪資也屬於隱私的範疇)。因為一旦知道了別人的隱私,你就負有保密的責任,而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十多年前,我曾在廣東順德的一家企業工作,擔任一個部門的經理。有一天傍晚,我去附近的公園散步,經過一片小樹林時,看到另一個部門的經理與其女下屬抱在一起。從那天起,我每次看到那個部門經理及其女下屬,就尷尬萬分,好像自己做了什麼虧心事似的。我一直替他們保守秘密,直到這兩人辭職另謀高就。你說累不累?如果你不能為別人的隱私保密,你就成了「長舌婦」,而「長舌婦」是職場里的過街老鼠,是人見人躲的「瘟神」。當然,你也不應該把自己完全屏蔽起來,你應當主動透露一些對自己沒有傷害的隱私給別人,以滿足人類好奇的天性,以此融洽與同事的關係。我曾經有個同事就不知道這一點,什麼都不對人說,連自己是哪裡的人都不告訴別人,最後落得過形影只單,成了沒人搭理的孤家寡人。第六,要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十五·十五)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則遠離怨恨了。遇到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如果能這樣做,別人就不會怨恨你,反而會對你產生好感。你也會成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相反,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一味責備他人,把責任推給他人,就會遭到別人的反感和厭惡,到頭來就會落得過眾叛親離的下場。(張德中)
推薦閱讀:
※如何化解同事間的矛盾衝突
※為什麼總說:同事之間沒朋友?
※悼念我的同事,一位40歲的骨科醫生!
※妻被男同事灌醉被動親熱
※絕對惹毛女同事的12句話,分分鐘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