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達爾文:微生物也是進化的主角?

挑戰達爾文:微生物也是進化的主角?《 光明日報 》( 2013年03月19日 12 版)

《物種起源》第一版。

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里,微生物是被忽視的群體——在物種進化的大戲中,它們也許連「龍套」都不算。然而,最近有科學家卻認為,微生物也許不只是竊取營養的「小偷」,在物種進化過程中,這些與動植物共生的「小東西」扮演著出乎我們預料的重要角色。「主角」還是「龍套」?這場爭論仍在進行中……

挑戰動植物+微生物自然選擇的基本單元

上世紀80年代,理查德·傑斐遜發現了一件讓他震驚的事——人類體內的微生物在某些關鍵進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例如,多達65%的睾丸素的循環過程可能與微生物有關。睾丸素是人體內重要的雄性激素,這也就意味著,微生物會影響我們體內的性激素水平。還有研究發現,微生物在「塑造」我們體味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產生微小芳香分子的關鍵之一。儘管體味是否影響人類的擇偶在科學界還存有爭議,但在某些動物身上,它們確實發揮著作用。

傑斐遜據此指出:「生育、繁殖和擇偶,達爾文自然選擇中的『三駕馬車』,全都受到微生物的影響。」這或許意味著,動植物能不能成功繁衍後代,部分取決於生活在它們身上的獨特的微生物組合。

傑斐遜得出這樣的結論:微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非常重要,因此,科學家們應該把動植物跟寄生於其上的微生物看成一個整體,並稱之為「功能單元」。「這個單元由許多個體基因組構成,有時甚至上千,其中的組合及數目還在不斷變化。」傑斐遜主張,這種功能單元才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元,並進一步提出「全基因組」的演化理論。

支持微生物也是進化的「主角」

無獨有偶,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微生物學家尤金·羅森伯格也在研究地中海東岸的珊瑚時,得到了相似結論。

他發現,這裡的珊瑚曾感染希利氏弧菌,並觸發了白化。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珊瑚卻恢復原樣,沒有大面積白化。這使他意識到,如果微生物的變化能夠讓珊瑚抵禦感染,並且代代相傳,那麼儘管這些珊瑚的基因組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它們還是進化出了抵禦白化的能力。這說明一種生物能否存活,或者說能否適應變化,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不只是它自己的基因,還有它能夠繼承的那些微生物群落。

羅森伯格也提出,把生物跟寄生於其上的菌群分開,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採用的一種人為方式。他說,在自然選擇的眼中,宿主基因組和微生物基因組是一個整體,它們才是自然選擇的對象。羅森伯格因此預言:大多數動物會從上一代身上繼承基本相同的微生物,親緣關係較近的物種也會擁有親緣關係較近的微生物。

這些觀點得到了一些微生物學家的支持。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微生物生態學家塞思·波登斯坦也認為,在生物進化的研究中,「應該研究使這個整體發揮功能的全部遺傳信息才對。」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波登斯坦的研究團隊用抗生素「利福平」殺死了白蟻體內的某些微生物。他們發現,與未用抗生素的白蟻相比,用過抗生素的白蟻產下的後代數量要少得多。他們推測,原因應該是腸道菌群被抗生素破壞,從而降低了這類白蟻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的能力。波登斯坦還發現,在金小蜂中,演化親緣關係越近的蜂種,體內的微生物群落也更相似——這完全符合羅森伯格的預言。

反對「龍套」就是「龍套」

如果這一理論被驗證,那麼對物種進化而言,這就不僅僅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可能性,整個理論也可能被修改。然而,演化生物學界的大多數科學家,依然對此持否定態度。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群體演化的安迪·加德納就是反對者之一。他說:「我想說,大部分演化生物學家都會同意,(宿主與微生物之間)肯定存在大量合作,但它們之間也有衝突,微生物有時也會對宿主做一些不利的事情,因此我不太傾向於把它們納入一個整合的生物體。」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們還有另外一條理由——這是早已被證明的「錯誤」結論。19世紀初,讓·巴蒂斯特·拉馬克曾提出一套演化理論,認為生物能夠把有生之年裡獲得的適應性特徵傳給後代。儘管達爾文也有過類似想法,但隨著現代遺傳學的發展,這樣的觀點已經被推翻了。

但羅森伯格堅持:動物有時候能夠把後天獲得的特徵遺傳下去,這個過程是可以用實驗來驗證的。羅森伯格與學生嘗試重複了一項前人的實驗——改變果蠅的飲食,觀察其後代是否會改變擇偶標準。他們發現,兩代之後,以糖漿為食的果蠅不再與以澱粉為食的果蠅交配。但使用「利福平」殺死果蠅的細菌後,「澱粉果蠅」與「糖漿果蠅」又交配在了一起。這或許說明,微生物對宿主的繁殖和擇偶非常重要。

儘管自然選擇解釋了物種如何隨時間變化,但對解釋新物種最初如何產生這個問題卻束手無策。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也沒有講清楚這個問題。

一般而言,生物學家把一群能夠相互交配產生後代的相似生物定義為一個物種。這樣也意味著,任何能夠阻止生物種群交配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新物種的形成,例如一條山脈的崛起;一座島嶼同大陸的分離;擇偶偏好的改變;某種基因突變導致兩個品種雜交產下的後代無法存活……儘管這其中的大多數細節都還存在大量爭議,但如果飲食變化導致腸道細菌的改變,進而影響了果蠅擇偶的偏好,那麼從理論上講,這就有可能導致一個物種一分為二——出現新的物種。

這種情況還有待證明。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的演化生物學家斯科特·吉爾伯特就對此提出了質疑,「我認為我們還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確實有物種由於微生物而形成」,「我還得不出那樣的結論」,「我只能說,共生生物有能力提供可以被自然選擇的多樣性。」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傑瑞·科因非常贊同斯科特·吉爾伯特的觀點,「我幾乎找不到任何內共生菌導致物種形成的例子,卻能列出一大堆生物基因改變產生新物種的例證。」

美國紐約賓漢頓大學研究群體選擇的戴維·斯隆·威爾遜也認為,就算真的證明共生微生物在新物種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那也不一定就支持把生物看成是「擁有全基因組的超有機體」這一觀點——物種形成可能只是微生物操縱宿主而帶來的副產物,並不是微生物和宿主為了共同利益一起演化的結果。

對於這些質疑,羅森伯格的回應是:「話說得沒錯,但我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羅森伯格認為現在甚至不知道大多數動物身上都有哪些微生物,更不用說理解它們在進化中所起的作用了。「我們以往傾向於把微生物與核基因分開對待,但我認為現在的一些研究證明微生物與核基因組同樣重要。」波登斯坦說,「至少目前來看,複雜生命的『共生』概念,還會在基礎生物學和生物醫學領域長久地存在下去。」(陳偉/編譯)

推薦閱讀:

硅藻作為海洋中生產力最大的浮游植物,它有什麼獨特特性?
微生物的決定
魚缸里的微小蟲子(0.5MM以下),只會附在缸壁,100倍放大如下,請問:1、是否有害;2、如何清除?
無破損皮膚的手指接觸任意細菌病毒後立即用自來水和肥皂沖洗,是否安全?
Follow your gut 讀書筆記

TAG:生物 | 進化 | 微生物 | 挑戰 | 主角 | 達爾 | 達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