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錢塘歷史名人(一)

錢塘歷史名人(一)來源: 浙江省錢塘管理局 | 作者: | 編輯: 柯蘭蘭 | [發表評論]


王充(27~約97)

王充(27~約97),字仲任,上虞人。東漢建武年間求學於京師太學,曾任郡功曹、治中,後辭官回家,專心撰述。他除解釋地面蒸發、行雲、降雨的水循環現象等外,還分析闡述潮汐現象和錢塘江涌潮的形成:「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其發海中之時,漾馳而已,入三江之中,殆小淺狹,水激沸起,故騰為濤。」並指出「溪谷之深,流者安詳;淺多沙石,激揚為瀨。」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從天文、地理兩方面解釋涌潮現象。主要著作有《論衡》85篇,現存84篇。

賀循(260~319)

賀循(260~319),字彥先,山陰人。舉秀才,歷任陽羨、武康令,處理政事以寬惠為本。後授吳國內史、軍咨祭酒。東晉建武(317~318)時拜為太常,朝廷有疑難事,皆向他諮詢。賀循曾主持疏鑿山陰至永興(今蕭山)段水道,灌溉農田,是錢塘江流域繼《越絕書》所載山陰故水道之後較大的一項運渠工程,後成為浙東運河的一部分,至今不廢。死後贈司空,謚號穆。著有《會稽記》及文集等。

呂季重(生卒年不詳)

呂季重(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人。唐乾符至文德(874~888)間任歙州剌史時,因歙縣東南練江車輪灣水急、灣險,河床岩石裸露,常有覆船事故,以俸資募工疏鑿灘礁,船只得以安全航行。人感其恩德,稱該河段為呂公灘。是迄今所知錢塘江水系最早疏鑿航道者。

徐鎡(?~903)

徐鎡(?~903),武成(今武義)人。20歲時即以才識兼得,被任為倉部員外郎,後累官至倉部、兵部侍郎。告老回鄉後,鑒於清溪河道淤沙高積,洪水時災及兩岸,乾旱季節水又潛行沙下,無法灌田,在今珠門村至倉部堰村間河道沙下用塊石壘建潛涵18條,形如竹枝,上鋪石板,凝泥封頂,集山澗沙礫層下水流匯入地下主瀛。溪面雖涸,而瀛水常流。水從倉部堰村溪底引出,修建明渠至官田村,灌溉農田2000餘畝,並供劉宅、楊村一帶人畜飲水,是錢塘江流域見於記載興建最早的潛涵。鄉人感戴其功績,以倉部為堰名,倉部堰為村名,並在村中建廟立碑紀念。

錢鏐(852~932)

錢鏐(852~932),字具美,臨安人。唐乾符初受募為偏將,因軍功先後授鎮海等軍節度使,梁開平元年(907)封吳越王,龍德三年(923)稱吳越國王。開平四年(910)江潮洶湧,危及杭州塘岸,在他主持下先在候潮門、通江門一帶築土塘御潮,不成,又編竹籠長數十丈,內填塊石,層層疊起,創建竹籠石塘,塘岸得以穩固。竹籠石塘的建成,是錢塘江海塘由土塘發展到石塘的重要轉折。錢鏐還疏通杭州城內、外運河,並建浙江、龍山兩閘(一說在錢氏掌權時期),以溝通錢塘江。又疏浚杭州西湖、越州鑒湖,並引西湖水入城內運河,促進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填平錢塘江中的羅剎石,確保航運安全。發展對外海運,使杭州成為當時我國東南的大都會。

燕肅(961~1040)

燕肅(961~1040),字穆之,一作仲穆,益都(在今山東)人。宋淳化間進士,歷任知縣、知州,後官至禮部侍郎。在按察嶺南和任職越、明等州時,曾長期觀察潮汐,最後在明州繪《海潮圖》、著《海潮論》。他認為錢塘江涌潮的產生,是由於水「下有沙氵單,南北亘連,隔礙洪波,蹙遏潮勢。夫月離震、兌,他潮已生。惟浙江潮水不同,月經乾、巽,潮來已半,濁浪堆滯,後水益來,於是溢於沙氵單,猛怒頓涌,聲勢激射,故起而為濤耳,非江山淺逼使之然也。」強調了沙氵單的作用。

張夏(生卒年不詳)

張夏(生卒年不詳),字伯起,雍丘(在今河南杞縣)人。宋太平興國至至道(977~997)年間進士,天聖間為太常博士,後遷開封府推官、泗州知州。景祐(1034~1038)年間以工部郎中任兩浙轉運使。當時杭州一帶海塘,多為柴塘,柴易腐,不耐久,特置捍江兵5指揮,專門採石修塘,並創築直立式石塘12里,為錢塘江建立修塘組織和修建重力式石塘的開端。後人懷念其築塘功績,曾建祠紀念。

蘇軾(1037~1101)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山(四川)人。宋嘉祐間進士,曾任杭州通判,密、徐、湖、杭、穎等州知州,官至禮部尚書。知杭州時,鑒於當時浮山屹峙江中,江水、潮流下注、上溯,激射回漩成險,所壞船隻不可勝數。為利航運,議自浮山上游富陽石門起,沿山開鑿運河至龍山大慈浦,再鑿嶺、浚河到龍山運河,以避浮山之險,因調離杭州未行。在杭州任內,以西湖、六井、城河均年久失浚,集民力浚西湖,築長堤;浚六井,利民用;浚茅山河、鹽橋河,通漕河;造堰閘,以利湖水蓄泄。著有《東坡集》行世,集中有《乞相度開石門河狀》、《乞開杭州西湖狀》、《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等。

張應麒(?~1166)

張應麒(?~1166),或作應麟,字瑞伯,淮南人。宋乾道元年(1165)任西安縣(今衢縣)縣丞,職司水利。為攔引烏溪江水灌溉下游10萬餘畝農田,在黃荊灘興築石室堰。二年堰將成,適遇山水暴漲,堰危殆,傳說應麒策馬江邊,仰天而嘆:「吾心盡計窮,無能為矣!」沖入江中而歿。不久,水勢漸減,堰得不壞。堰水除灌溉外,還引入城內供民用。淳熙二年(1175),朝廷追贈為光祿寺少卿。鄉民感其恩德,在堰旁立張公祠奉祀。

袁甫(生卒年不詳)

袁甫(生卒年不詳),字廣微,號蒙齋,鄞縣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進士第一,歷任秘書省正字、秘書郎、提舉江東常平、提點刑獄等,官至權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嘉定十七年(1224)任江南東路郡守時,歙縣城南龍井山麓舊為蓄水緩流所建梁、柵,因水流湍急,盪決廢壞,議改壘石為壩,但未及興役,遷調離職,遂將已集錢款留交繼任者。紹定二年(1229)又被調回指揮江東(江南東路),令本州推官趙希塑伐石興築漁梁壩,18層,闊3丈,高1.5丈,橫亘60丈。竣工後,撥錢5000緡購田,收租谷備作歲修。從此水有所蓄,流得以緩,既利歙城防火,又利灌溉,至今屹立於練江中流。著有《江東荒政錄》、《蒙齋集》等。

葉恆(生卒年不詳)

葉恆(生卒年不詳),字敬常,鄞縣人。元國子生,惠宗至元元年(1335)任餘姚州判,後官至江蘇鹽城府尹。大德(1297~1307)間姚北堤岸坍潰嚴重,八鄉之地多坍淪入海,至元四年(1338)所築新堤,未滿兩月即壞。葉恆親臨現場察勘,與民共議,按田畝出穀米,先疏河渠,修復廢湖,通運石水路,修復坍壞的石塘,並改土塘為樁基條石疊砌塘。至正元年(1341)堤成,計長2121丈。自此,餘姚近百年無海患,鄉人為之立廟紀念。其子葉晉輯有《海堤錄》,已佚。現存其孫葉翼輯《餘姚海堤集》4卷。

楊瑄(1425~1478)

楊瑄(1425~1478),字廷獻,豐城(在江西)人。明景泰(1450~1456)間進士,官至御史,成化間任浙江按察副使、按察使。成化十三年(1477),楊瑄認為海鹽石塘損壞,系疊砌直立激潮所致,因仿王安石在鄞縣築法,改塘為陂陀形。先打木樁護腳,貼樁置橫石為枕,然後用豎石斜砌,並堆碎石於內支墊,共築塘2300丈,為錢塘江海塘改直立式為斜坡式的率先嘗試。在任期間,還修建定海(今鎮海)後海塘;奏請疏浚杭州西湖及城河,並開涌金水門,引湖水入城河,出清湖閘,灌溉仁和一帶農田。工未竣,人已離世。海鹽人民懷念其築塘功績,曾建廟紀念。

戴琥(生卒年不詳)

戴琥(生卒年不詳),字廷節,浮梁(在江西)人。明景泰間舉人,成化九年(1473)由南台御史出任紹興知府。時值鑒湖廢,水道堙,山(陰)會(稽)蕭(山)平原災患頻發。為治水患,考察紹興府全境河流、地勢,然後拓寬玉山斗門和磧堰山口門,又築麻溪壩、堤塘,並建成新灶、柘林等6閘以泄西小江、麻溪、湘湖之水,使暢其流。還將以農事為主、兼顧航運的水位調控原則,刻成山會水則碑,連同水則置於城內,使山會蕭平原內河水位得到合理、統一的管理。離任前,於成化十八年(1482)將府境內地理形勢和江河源流、支派演變寫成專文,連同府境八縣主要山川、城池、堰閘圖刻碑立於府署,提供後任了解。文原無題,因系戴琥所撰,且言水利事,故後人稱之為《紹興府水利圖記》,並稱碑為戴琥水利碑,現存紹興禹陵。

黃光升(1507~1586)

黃光升(1507~1586),字明舉,號葵峰,晉江(在福建)人。明嘉靖間進士,歷任浙江僉事、兵部侍郎,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在浙江任僉事期間,適值海鹽石塘屢築屢壞,他總結前人築塘的經驗教訓,精心講究塘基處理和條石縱橫疊砌方法,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在海鹽創築五縱五橫魚鱗石塘,取得成效。此後,明、清兩代均按其砌築原則修建石塘,是錢塘江海塘工程建築技術上的一項突破。此外,他還將海鹽海塘按《千字文》字序編號、分段,這一措施清代被擴大用於南、北兩岸。建塘時所寫《築塘說》,至今猶存。

劉光復(生卒年不詳)

劉光復(生卒年不詳),字貞一,號見初,青陽(在安徽)人。明萬曆間進士,萬曆二十六年(1598)任諸暨縣知縣,先後3任,歷時8年。後授御史、光祿寺丞。初到諸暨的第二年,適值諸暨暴雨成災,廬舍沖毀,居民流離失所,於是親勘七十二湖,深入調查沿江地勢、水勢、埂情、民情,提出《疏通水利條陳》。根據不同情勢,採用不同治策:除清障、疏江、培埂外,或撤堤防以分殺水勢;或留盪畈以資調節;或禁築埂以暢水流。小水不使入畈,大水任其過田,從而使諸暨倉實人和。在治水過程中,縣一級官吏明確分工,分段落實責任,農隙督築,水至督救,立為永規。還建立管理組織,制訂規章條例;全面丈量堤埂、田畝,落實工、費負擔,健全責任制,從嚴治水。後將條陳、申文以及各埂丈尺、田畝等彙編成《經野規略》一書計3卷,流傳至今,後人視為「治譜」、「成規」。

俞卿(生卒年不詳)

俞卿(生卒年不詳),字恕庵,號元公,陸涼(在雲南)人。清康熙間舉人,五十一年(1712)由兵部侍郎出任紹興知府,適遇颶風暴潮侵襲山陰,海塘潰毀,即親臨現場勘查,搶築土塘30餘里。次年秋潮又潰,隨後風潮又壞會稽、上虞、蕭山海塘,俞卿以土塘不能歷久,先後改築石塘,自五十二年至六十一年(1713~1722年),共築石塘40餘里又5000餘丈,土塘1.10萬餘丈。他提出「海塘一日不可不修,一處不可不固」,還認為河道猶人之血脈,淤滯成病,疏通則健。五十四年(1715),下令盡撤城內河道上的所有水閣,以利通航,並撰禁造城河水閣文,刻石立碑。他在任內還修築麻溪壩、山西閘、禹廟,改建斗門老閘等。後人將他與戴琥、湯紹恩合稱為紹興水利史上的著名3公。

陳詵(1642~1722)

陳詵(1642~1722),字叔大,號實齋,海寧人。清康熙間舉人,曾授中書舍人等職,後任貴州、湖北巡撫,官至工部、禮部尚書。陳詵指出:海寧的潮有自東而西,止一潮頭;亦有分為南、北兩潮,有並進,有先後,亦有南潮趨北,兩潮搏擊為害。他還認為:潮的變化,是淤沙所致;而沙的變遷,實潮致之,最早指出海寧涌潮和沙洲的變化及相互關係。並提出「施治」之策,主張築塔山壩使潮南沖中小門,則北岸海塘可以相安無事。陳詵著述較多,有《海寧縣海潮議》等。

朱軾(1665~1736)

朱軾(1665~1736),字若瞻,號可亭,高安(在江西)人。清康熙間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浙江巡撫、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九年(1717~1720)任浙江巡撫期間,正值錢塘江河口江槽改遷北大門,夏蓋山之北又出現中沙,潮蝕兩岸,海寧、上虞海塘先後告急。朱軾在海寧先浚備塘河,然後創築以木櫃貯碎石為塘基的大石塘和高達塘身之半的坦水,繼而在普兒兜築魚鱗塘500丈,開清代大規模建魚鱗塘的先河。另外又開挖中小門引河,在上虞修建條塊石塘,使險情得到初步緩解。他還認為海患頻仍,應設專員負責歲修,以保永固,經奏准設海防同知專職管理海塘,為清代設專官的先例。雍正二年(1724),江、浙發生嚴重潮災,朝廷派他到華亭(今金山、奉賢一帶)、海寧、餘姚一帶商議修築海塘方略,當時餘姚的榆柳塘和華亭、海寧等石塘,都在他定議以後動工修建。十三年(1735)復因浙江經辦海塘各員意見參差,清廷認為朱軾諳練塘工,再次派他來浙稽查、總理海塘事務,但未抵任又被召還。

嵇曾筠(1670~1739)

嵇曾筠(1670~1739),字松友,號禮齋,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康熙間進士,歷任河南、山東及江南河道總督、總理浙江海塘工程事務兼浙江巡撫、總督等職。嵇曾筠治黃多年,以善用引河殺險、築壩制溜著稱。雍正十三年(1735)調浙總理海塘工程事務後,首先擇險修砌石塘、修補坦水、加鑲柴塘、幫築里戧等以鞏固舊塘,並將海寧的一段繞城險塘改建成魚鱗石塘505丈,並築隨塘坦水。隨又建海寧城東、西的魚鱗石塘6000餘丈,雖未及在他離任前完成,但已為海寧建成永久性的一線海塘奠定基礎。嵇曾筠建的魚鱗石塘,制式更為完善,成為以後修築錢塘江強潮地段海塘的模式,一直沿用到民國初期。此外,他還以《千字文》字序統編仁和至平湖4縣柴、石各塘塘號,以利管理,組建運石船隊,並建立一系列管理章程、紀律,使工程質量得以提高,海塘得以穩固。

李衛(1686~1738)

李衛(1686~1738),字又玠,銅山(今安徽徐州)人。清康熙朝捐資為兵部員外郎,後歷任雲南布政使,浙江巡撫、總督,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在雍正四年至八年(1726~1730)任浙江巡撫、總督期間,海寧自翁家埠至尖山間的近百裏海塘,全線臨江,於是在險要塘段搶築亂石塘、柴塘近2300丈,並修建柴盤頭挑溜,緩和了危急形勢,且為進一步修築永久性的魚鱗石塘取得緩衝時間。隨又設塘兵200名及千、把總等員弁分駐沿塘,常年修護,清代在錢塘江海塘設置營汛管理組織即自此始。六年(1728)奉令節制江南7府5州後,還親查議松江海塘修築。調任直隸總督後,於十一年(1733)奉命會同內大臣海望來浙通盤相度海塘形勢,籌劃修築事宜,提出修復塔山壩,興建土備塘,以及可垂永久的大石塘、坦水,設置海防道,擴大營汛兵丁人員等措施,經奏報清廷同意後,一一付諸實施,使北岸海塘的管理得到加強。

庄有恭(1713~1767)

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號滋圃,番禺(廣東廣州)人。清乾隆朝進士第一名。歷任江蘇、浙江、福建巡撫。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759~1762)任浙江巡撫時,錢塘江河口江槽在中小門安流十二年後,於數月之內改奔北大門。當時海寧沿江近4000丈柴塘已停修十餘年,石塘坦水亦因淤沙而未建,驟然告急,形勢緊迫。庄有恭積極準備柴料,鑲修柴塘;安排竹籠、條石修建坦水;並幫築高厚附塘土堰,徹底改建危殆舊塘;工按輕重緩急,井然有序。調任江蘇巡撫後,高宗弘曆仍要浙江巡撫與庄有恭會辦浙江海塘事務,直到他進都供職為止。

推薦閱讀:

名人六柱集錦(五)
有哪些名人有著與本職毫不相干的愛好,而且還玩的不錯的?
名人名言勵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古兵】《三國》九大名人冷兵器
【舔屏】歷史也怕八卦,這些名人的人設「崩了」……

TAG:歷史 | 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