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菩提]《說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讀 -序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部對漢文字進行整理、歸納、釋讀的專著,作者是東漢的文字學家、經學家許慎。
《說文解字》扉頁
許慎在《說文》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即:漢文字的六種創造方法。並根據漢文字的字形,首創部首檢字法,創立540個部首,可謂:真知灼見。
《說文解字》部首之一
創造漢字的六種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前兩種造字方法為早(初)期文字的形成階段,以『象形造字法』為主;隨後兩種造字方法為文字發展應用階段產生的造字法,以『形聲造字法』為主;最後兩種是文字使用過程中的變通方法。
《說文解字》部首之二
六種造字方法中有兩種方法具備共同點:『象形』與『形聲』,都有一個『形』字。『象形』即:依類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拙。也就是我們今天俗語中的『比著葫蘆畫瓢』,此造字法所造字體也即『文字』中的『文』。『文』:指的就是『紋路』、『輪廓』、『線條』-事物形象的線條,像繪畫中的『素描』,把事物的輪廓形狀簡筆畫下來。因此,早期的文字具有描繪所述物體形象輪廓的特點,這也是中國漢字被稱為『象形字』及『書畫同源』的緣由。
《說文解字》部首之三
後來漢字不斷發展,數量不斷增加,漢字創造者便採取了『以事為名,取譬相成』的形聲造字法。具體為:『以事為名,謂半義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段注)。也即:取半部字形表示所造字體的『歸屬類別』,另取半部字形表示所造字體的『讀音』。這就是俗稱的『漢字讀半邊』。而這表示『歸屬類別』的半部字形即為漢字的『部首』,絕大多數為早期漢字形態,其中又以象形字為主要。採取形聲法所新造的字體被稱為『字』,『字』有:孽乳、繁衍的含義,與象形的『文』合稱『文字』。形聲字約佔現代漢字數量的90%左右。
漢文字演變圖(手寫)
1、最早(初)期的造字法為:象形與指事,以『象形』為主,如『牛』字。
2、進入漢字演變、衍生階段,主要造字方法為:形聲與會意。如形聲字『物』:『牛』為部首,『勿』表讀音。如會意字『解』:由多個組字結構-『角』、『刀』、『牛』組成,其中包括部首字。
3、指事字數量並不多。如:上、下。由其組成的會意字『卡』:即可表示:不上不下『卡』住的意思;又可表示:在上下通道的地方設立的『卡口』。
4、轉注和假借一般為漢字在使用過程中的臨時替代方法,不是創造漢文字的主流。
文章轉自「慢搖的船」公眾微信號,已獲得作者授權
推薦閱讀:
※《康熙字典》 子集上 - 部首為亠(亥)的漢字
※漢字偏旁部首例說
※為什麼「黑」字的偏旁和部首不一樣?
※繁體字中的草字頭應該怎樣寫?
※田英章偏旁部首技法教程(動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