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要怪基因嗎?
最近,樓下開了一家便利店,主要賣的是方便食品和飲料。中午時分,一位體型肥胖的女孩來到這裡,在精挑細選之後,她終於選好了:她的左手拿著一份沙拉,右手攥著一瓶無糖酸奶,這是她心目中理想的減重午餐。
複雜的問題
女孩眼巴巴地看著別人拿著巧克力、糖果、薯片這些典型的高熱量食物走向收銀台,她低頭瞧了瞧自己手裡的減重午餐,下意識地嘆氣,而後為自己加油鼓勁:「加油!你能做到的!」女孩走到收銀台前,收銀員熱切地望著她,熱情地向她推薦:「你想要一些新鮮出爐的餅乾嗎?今天買一送一。」
很可惜,女孩在這場食物鬥爭中輸掉了。她走出來的時候,身體的熱量嚴重超標,因為她不但吃下了沙拉和酸奶,還吃掉了原本不在減重午餐單上的買一送一高熱量餅乾。
出現這樣的情況該怪誰呢?我們該怪女孩的意志不夠堅定,沒有堅持到底嗎?還是責怪便利店收銀員太過熱情地推銷?
人們認為減肥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少吃點,多運動,就可以減肥。這符合物理學的定律,如果你不能把身體熱量消耗掉,你就不可能減重。而自古以來,暴飲暴食是肥胖「七宗罪」之一,控制食物的攝入則被認為是一個考驗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問題。
但如何減肥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強大的生物遺傳因素對吃東西的影響不容小覷。
無法控制的遺傳因素
那麼,基因怎麼影響我們的體重?
在體重升降這件事上,基因相當於背後的操手,它調控機體組織分泌出激素,影響人的食物攝入量。激素作為信號,通過血液循環去往大腦,讓大腦知道身體的營養狀況。一般來說,這些激素信號有兩種來源。
第一種是來自脂肪分泌的激素,脂肪是身體內長期的能量儲存庫,脂肪產生的激素信號來到大腦後,大腦就能得知身體能量還有多少存貨。這是非常關鍵的信息,因為我們有多少脂肪,基本上代表著如果沒有食物,我們還能活多久。第二種是胃和腸道分泌的激素,這些激素信號都是短期信號,它們讓大腦知道我們剛剛吃過些什麼。大腦將這些長期和短期的信號集合起來,並影響我們下一頓飯該吃多少。
科學家認為,人體如果在各方面運作良好的話,重量就會保持相對平衡,不會過於肥胖,也不會過於消瘦。這是因為大腦與脂肪組織之間有一種調節體重的交流,依靠的是瘦素-促黑皮質素這條激素通道。
胖人最好的朋友
瘦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它是一種飽食信號,可以告訴大腦,你的身體內儲存了多少脂肪。可是,它卻需要在促黑皮質素(一類激素的總稱,包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黑素細胞激素等)這個「中介」帶領下,才能被大腦感知。如果大腦發覺瘦素足夠多了,也就知道你體內的脂肪夠多了,那麼大腦將封閉你的飢餓感,通知你少吃些。
這個通道對食物攝入量的控制至關重要,無論是瘦素供應還是促黑皮質素供應被中斷,都有可能導致你發胖。因為當這條通道被破壞的時候,大腦認為你的脂肪比實際擁有的要少,會讓你吃得更多,以獲得更多的脂肪。
以拉布拉多犬為例,它們和人類一樣,也有瘦素-促黑皮質素通道。如果它們身上一個叫做POMC的基因發生變異,就會導致瘦素-促黑皮質素通道中斷,大腦將感知到瘦素不足,於是導致這些狗狗對食物非常著迷,吃得「停不下來」,即便已經吃飽了,還是控制不住多吃一些,因此極其容易發胖。和正常的同類相比,基因異常的拉布拉多犬的平均體重要多出2千克。
在肥胖人群中,也有因基因異常而使瘦素-促黑皮質素通道中斷的人,他們和拉布拉多犬一樣,對食物非常著迷。
不過,科學家發現很多人肥胖更可能是因為「瘦素抵抗」,也就是他們體內有某種能使瘦素變得無效的物質,堵塞了瘦素-促黑皮質素通道,這也會使人變得貪吃。但這種物質具體是什麼,它和基因又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還有待科學家的解答。
肥胖基因
另一方面,研究人員目前已經發現數百個和肥胖有關的基因。比如,有些基因會使你的大腦對胃和腸道產生的激素的敏感性比別人的略低,這導致你老是會覺得餓,食慾旺盛。當你不餓的時候,你對吃飯不會太在意。可是當你一邊吃,一邊還是覺得餓的時候,你的嘴巴會停下來嗎?這似乎很難。你也許會這麼安慰自己:我覺得餓,餓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得多吃點。
一旦多吃,身體就會存儲多出來的能量,脂肪一點一點積累,褲子越來越緊。站在秤上時,我們看到了「真相」,才驚呼:哎呀!我又胖了!
推薦閱讀:
※性別不同怎麼談戀愛!同性戀怎麼就違背生物學規律了?
※基因突變是否一定發生在基因上?
※醫生真的是神聖無比的職業嗎?
※口音是否有可能影響臉型(或嘴型、舌型等)?
TAG: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