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起源與伯夷、叔齊的故事
儒家思想起源與伯夷、叔齊的故事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數千年來經久不衰,影響著中國乃至東方世界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生活。孔子屬於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孔子,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在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被人們公認的思想家就是孔子,影響最大,傳承最廣,最長久的思想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及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其現代的一面,有適合於當今世界全球化現實的一面。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了我國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若干重大問題,分析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作出了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所要實現的目標與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很多相吻合的方面。深入研究孔子的儒家思想,探究孔子儒家思想的歷史淵源,對我們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那麼,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思想淵源又是什麼?他是受了什麼影響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對這個問題,歷史上許多學者曾做過深入的研究與考證,並取得了許多學術成果。對儒家思想的淵源,自兩漢以來,概括起來有七種說法。一是以《淮南子·要略》為代表的儒學淵源於文武周公之道說,二是以《史記·太史公自序》為代表的儒學淵源於六經說,三是以劉歆《漢書·藝文志》為代表的儒學「出於司徒之官」說,四是以章太炎《原儒》為代表的儒學淵源於「達、類、私」三科說,五是以《淮南子·要略》儒》為代表的儒學淵源於殷之遺民說,六是以馮友蘭《原儒墨》為代表的儒學淵源於「教書相禮」之職業說,七是以徐中舒《甲骨文所見的儒》為代表的儒學淵源於宗教性職官說。山東大學教授孫熙國又在《〈易經〉與儒家思想之淵源》中提出,儒家思想來源於《易經》,認為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內聖與外王想統一思想以及和合精神等,皆可在《易經》中找到初端。
儒家,從廣義上講,就是有知識,有學問的專家。這些人,有的是從貴族階層分化而來,有的是民間湧現出來的。他們靠自己的知識和學問覓取生存。首先提出儒之提法的,就是孔子。「儒」這一名詞的最早記載似乎見於《論語·雍也》。孔子在這裡告誡他最得意的學生子夏說:要當就當「君子儒」,千萬不要當「小人儒」。這似乎就是儒的提法的起源。孔子就是當時典型的「儒」。他出生於魯國,十五歲「以學為志」,學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識,到三十歲時,已頗有成就。五十歲左右,開始受到當政者的重視和起用,政績斐然。後來,因不滿於魯君接受齊人饋贈的女樂而憤然出走,周遊列國,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飄泊生涯。年近七十,在失望中返回魯國,沒過幾年,就帶著遺憾死去了。作為儒家,不僅僅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一個階層,一個有學問,有知識,有思想,有主張,有政治見解的知識階層。他們的思想,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傳播,從而逐步形成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統一性的思想體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儒家思想。當時的孔子,賢人七十,弟子三千,周遊列國,到處講學,「傳道、授業、解惑」,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說是個「大儒」。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和主張,就成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孔子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的儒家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里。孔子一生,沒有任何著述。《論語》也是由他的弟子們編纂而成的。在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私人著述的先例,只有官方的著作。所以,孔子是「述而不著」,沒有著述傳世。而《論語》一書,則把孔子的思想和主張,也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全部闡述出來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大體可以用以下九個字來概括,就是仁、義、禮、智、恕、忠、孝、悌。任: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局限性。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那麼,孔子的儒家思想與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有什麼淵源關係和必然聯繫呢?這就是本文要集中研究和討論的問題。
伯夷、叔齊從兄弟讓國到首陽採薇最後魂斷西山,發生了一系列巨大的事變。從這些事變中,伯夷叔齊的思想和行為表現超人,甚至另人不可思議。第一,孤竹國君墨胎氏臨終遺命,意立叔齊為國君。墨胎氏死後,叔齊讓伯夷。叔齊的倫理依據是「長幼有序」。伯夷不肯,他的倫理依據是「父命難違」。二人都不肯為君,於是選擇了逃走。第二,伯夷、叔齊來到西周,正趕上文王故,武王舉兵伐紂。二人扣馬力諫。他們的思想標準是「父死不葬,爰及干戈」,是為不孝,「以臣弒君」,是為不仁,不義。第三,武王滅紂,天下宗周后,伯夷、叔齊認為武王不仁,不義,不孝,吃周的糧食是可恥的行為。於是「恥食周粟」,採薇而食,最後乾脆絕食,餓死在首陽山上。這裡,反映了伯夷、叔齊特立獨行,「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民族氣節
伯夷、叔齊的思想和行為突出的是讓國。從夷齊讓國中,可以透視出伯夷、叔齊關於父子、弟兄關係的傳統理念,進一步說,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標準也完全可以從夷齊讓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上,讓國不是伯夷、叔齊的首創。讓國的始作俑者,是堯時期的許由。那時實行禪讓制,堯的第一人選就是許由。「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堯又請許由做九州長,許由認為這玷污了他的耳朵,於是跑到穎水去洗耳。《莊子·逍遙遊》記載,「堯知其賢,讓以帝位,許由聞之,隱於箕山。」在夷齊讓國之後,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延陵季子也讓國揚名了。季子名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的第四子,曾封於延陵,故稱「延陵季子」。壽夢認為季札博學多才,有治國之能。於是要他繼承王位。季札棄室而耕,辭之。以後他的兄長相繼繼位後都要把王位讓與他,他都固辭不受。歷史上,讓國之舉除了上述以外,就再也「後無來著」了。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對後來的孔子有哪些影響,對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又發展又起到哪些促進作用呢?
伯夷、叔齊死後,歷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包括帝王將相紛紛題筆撰文,謳歌伯夷、叔齊,包括被後人稱為聖賢的孔老夫子。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讚美伯夷、叔齊的人就是孔子。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頌伯夷、叔齊。《論語·公冶長篇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述而篇第七》:"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論語·微子第十八》: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韓非子曰:"聖人德若堯舜,行若伯夷"。屈原曰「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孔子、孟子等古聖先賢尊伯夷、叔齊為聖賢,韓非子說,聖人的道德應如堯舜,行為應如伯夷,屈原也說,行為要與伯夷看齊,要把夷齊作為學習的榜樣。那麼,先哲們尤其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從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中學到了什麼?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對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哪些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仁」。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充分體現了「仁」的道德標準。孔子也讚揚他們「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表准也是「仁」。第二,「義」。讓國,首先就是「義」字當先的,行為是無比高尚的。第三,「禮」。伯夷、叔齊「恥食周粟」,寧死全仁,用孔子的話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就是後來儒家提倡的「禮」。孔子「克己復禮」,為倡導和弘揚「禮」而奔波了大半生。第四,「孝」。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願,這就是「孝」,最大的「孝」。不難看出,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都能從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中找到源頭。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孔子所處的時代,孔子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視,儒家思想,也只代表一家之言,而沒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真正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引起重視,並加以大力弘揚的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劉徹為集合全國力量對匈奴作戰,意識到必須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來統一全國的思想併產生凝聚力,於是漢武帝廢除漢立國以來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改道家思想為儒家思想。爾後隨著漢朝對匈奴戰爭的巨大勝利,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被更多的人們所接受。從而,在國內,出現了一大批崇尚儒家思想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當然是孔子。儒家思想在全國逐步形成了。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它既包含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的主流,如仁政愛民、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和尊師重教等等;儒家思想雖然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但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他的特點便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儒家思想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當然,儒家思想也存在許多封建落後的內容,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等。對儒家文化發源地中國來說,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既不能妄自菲薄,對孔孟之學全盤否定,又不能陶醉於歷史,在故紙堆中被束縛。至關重要的是,在各種不良思潮泛濫和衝擊的形勢下,中國必須保持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在全國範圍內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所要開展的工作,採取的舉措施,完成的任務,達到的目標等等,都與儒家思想有吻合的方面。所以說,孔子的儒家思想,不僅對中國,對世界,對過去,對現在,都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那麼,作為孔子儒家思想淵源之一的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就顯得越發高尚了。深入挖掘、研究孤竹文化,弘揚孤竹文化,打造孤竹文化,也就有了更加深遠的意義。(此貼轉自:不月居《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與孔子儒家思想的淵源關係》)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邪教總是長不了?
※鬼魅世界光明心
※莊子,陶淵明,他們的思想是相通的嗎?
※古人觀世界(一)本體論
※如何看待「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