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就算是善業或者善行,比如慈悲、出離、虔誠,這些仍然是無明

入中論

(念心經)

我們現在正在講的章節,主要是講菩薩和佛的各種的功德。這些當然是超過了我們的概念,超過了我們的分析,但是呢對我們能夠產生鼓舞的作用。所以,我們才會討論這麼多菩薩有多少多少種的功德,這種功德甚至初地菩薩的功德,就已經非常令人嚮往了。

昨天,我已經提醒各位,應成派中觀的哲學或者是見地,並不是讓你讀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東西。這本書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種見地,然後你以這個見地為基礎,做行持和修持,然後以行持和修持來改變你自己,改變這一生,以及改變你自己對所有現象的看法。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的一點,我們所謂應成派的中觀和自續派的中觀,他們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因為要建立見地,因為要建立見地這樣的結果呢,才會分出這兩種不同的中觀的派別。我們同時也要知道,要記住,佛教的一個派別,它所建立的見地和行持的方法,這是兩樣東西。當然,它的見地或者說它的哲學立場呢,實際上是它的修持的一個引導。那修道這件事,就是我們修持的方面,就像是月稱菩薩在前面一章已經重複講過好多次,修道呢它永遠是相對的這一方面,就是說它不是究竟的。

這個偈頌呢我記不得是哪一個偈頌,但是這個是這樣講的,月稱菩薩說,愚笨的眾生做各種各樣的惡行,因為惡行,他就會落入地獄。有一些愚癡的眾生他會造善業,造善業就升天堂。具有智慧的人,超越過善行,也超過惡行,他們能證得涅槃。這個偈頌實際上講了很多的東西出來。

昨天講課的最後,討論過一個修持者會有一種困境或者是兩難的局面。修持的人在修持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修持的道,就是修持的道路和方法。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就必須要認識到,你所修持的道總有一天是要完全地拋棄掉的,這種態度,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瞭解到。雖然現在也許談這個的時間不十分的對,但是我還是要稍微地提一下,像我們在修持的時候,一般你修持的老師,當然是帶領學生經過這種修持的道,最後讓你能夠成佛。這個老師通常都會給你下面的建議,尤其是當你修得不錯的時候,什麼建議呢?他就會說呢,就算你修持的佛法的東西,在你修持中無論有任何的經歷,都不要執著它,應該把這種經歷完完全全拋棄掉,完完全全地忘掉。

修行大圓滿的這些老師們有講過,就像是磨刀一樣,你在石頭上磨刀,磨刀呢,那石頭就會被磨掉,越磨越少,但是刀是金屬的,刀的金屬也會被越磨越少。就是說磨刀這個工作,只有當石頭和金屬兩方面都逐漸減少的時候,才有可能發生。但是,上面這種講法講起來容易,其實做的時候非常難。不要說初地菩薩見到一百個佛了,我們就算是看到一隻佛的手都會非常執著,不但我們執著它,我們還會認為這種現象可以鼓勵我們,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現象。這種現象也許的確是一種鼓舞,也不錯。但是問題就發生在,如果你一旦把這種鼓舞你的現象,你執著它,因為執著它,就不再向前進,這樣就不好了。

我們現在再回頭總結一次《入中論》。為什麼我們要來學《入中論》呢?為什麼會有《入中論》這本書出現呢?因為我們一直都需要回答一個問題,這個問題,這個字呢,基督教翻成創始,就是原創的問題,這個「原創」當然是基督教的文字。就是什麼東西是最初的問題,我們一直希望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什麼是最初的,什麼是最原發的,什麼是原創的,創世這個問題是標準的一切宗教都會產生的問題。我們可以說,從什麼地方發生所謂的生,什麼叫做究竟的生?但是當我們談到生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說很早很早以前的那個什麼生,我們不是講那個生,我們講的可以說不只是那樣,我們講的可以說是每一刻每一秒都有不斷的生,我們談的是這個生。這個生是哪裡來的?這種答案有很多,很多人想出各種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創造出神和上帝的概念,有的人說有業力,因為有業力,所以就有這樣的生。

我特別談到業力,因為我知道,有很多的佛教徒非常驕傲地說,「我們信佛的人是不信神的,是不相信上帝的。」但是在同樣的立場上,他們認為他們相信業。那業呢,把它推到某一個程度,是可以這樣談的。但是如果你認為業是一切東西的原創者,是創世者的話,你就會有問題了。我對現代人怎麼樣來解釋業,是非常質疑,非常懷疑的。當我們看到某一個人一個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呢,佛教徒都會說,「啊,這是他的業。」其實我覺得多半的佛教徒,都會錯了這種佛教哲學的意思。因為當我們說,這是他的業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不自覺地接受了,就是說,我們認為業呢,是一個獨立生起來的東西,是獨立存在的一個東西。

當然,要完完全全正確地瞭解業也不容易。我只是覺得很多人對於業的這種觀念呢,並不認為業是一個因緣所生,也就是依他所生的一個東西。多半的人認為業是一個固定不壞,不可破,就是不會被任何東西破壞,沒有辦法改變的這麼一樣東西,而現在這個東西產生了結果,那當然這個結果你毫無選擇地必須要接受它。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我能夠瞭解為什麼多半的佛教徒會有象上面講的困難或者是錯誤,因為我們覺得業果就是業的結果,是由業力所生的。就像煮蛋一樣,把一個生的蛋放在鍋裏煮,煮了很久了,蛋已經幾乎要煮熟,那個時候你突然說這個蛋可不可以不要熟,那當然沒辦法,這個蛋已經要熟了。這種事情經歷了很多次,所以當我們一看到別人有什麼樣的狀況的時候,因為我們以前的經歷,我們會覺得這個業已經成熟了,沒有辦法,不可改變,所以我們就有這樣的觀念。

我想多談一下,尤其是對於在座的中國人或者是西藏人。因為中國人和西藏人都喜歡修各種各樣的法,比如有一個喇嘛說「你好象命活不久啊,修一個什麼法可以活得長一點。」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你知道業力實際上是一個依他而起,是一個因緣所生的現象,如果你瞭解這一點,遠比你認為業是不依他的一個獨立體,更能夠幫助你所修的法產生好的結果。業力如果是一個不依他而起,是一個獨立所生的東西的話,如果這是對的,那你現在想要修法去改變它,也就是說你現在嘗試去改變一個根本獨立不可改變的東西,這種行為幾乎我們可以說是一個惡行,是一件壞事。但是正因為業力是依他而起,是一個可以改變的東西,所以我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改變它。

但是為什麼我們對這件事會有這樣的誤解,當然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佛一再一再地說,如果我們殺害其他的生命,這樣的結果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會有短命的報,但是我們吃了各種的魚蝦肉,我們天天吃,一天吃了好多條命。我們天天經常在做這種事,然後偶爾我們好久才來一次,修一個法,修一個長壽法想要長壽。這就好象一個人在家裏,他想要把蛋煮熟,可是那個鍋裏他也不放水,煮蛋煮到一半的時候,他會這邊弄什麼那邊弄什麼,反正就是讓蛋煮不熟,就象這種情況,就象發生在我們身上一樣。

也許我低估了大家了,我認為大家不懂,也許大家都懂,只不過我認為大家都跟我一樣都不懂。

我們學習佛法,尤其是學習中觀的人,我們應該知道我們不相信神,如果神是一個創造者的話。那麼我們既不相信神,但是我們也不說這個不是這樣。但是在行為上,通常我們都不瞭解到這些,所以在行為上,我們通常就會變成一個相信神的,要不然就變成是一個反對它的。我們不瞭解其實一切的東西都是因緣所生的,就是依他而起的。所以在我們來看,所謂的業力呢,就幾乎變成一個神一樣的,一個上帝一樣的。

如果把上面講的這許多簡單化來說,當大家離開了這邊,如果有一天你和你的朋友在咖啡廳喝咖啡,你的朋友問你「你最近在幹嗎呀?」你說我這五年都在聽講《中觀》。你的朋友問你,「中觀主要是講什麼?」如果談到這個問題,你也許應該這樣跟他說,《中觀》,尤其是《入中論》,《入中論》主要的主題就是講依他而起,也就是因緣所生,不用講離於四邊什麼的把人家搞糊塗,主要講這個就可以了。這個跟你喝咖啡的朋友聽你這樣說,如果他以前欠你一些帳的話,這個人就會接下來問你,什麼叫做依他而起,什麼叫因緣所生呢?那你就跟他講,在月稱這本《入中論》裡面,他說從兩個方面,一個是從人無我,一個是從法無我,這兩個方面來建立依他而生,這樣你就把整個大乘的道就講完了。月稱菩薩是用人無我和法無我這兩個方式,來解釋依他而起的。

當我們聽到這個命題叫做依他而起,這個「起」中文也可以翻譯為「生」。當你一聽到要談生,每一個人都會覺得月稱在這本書裏,要告訴你這個那個東西是怎麼生出來,結果他不是這樣跟你談。他是跟你談人和法,這兩個現象是怎麼樣 「無生」,這是他跟你談的方式。

在一開始我們就講過,實際上所有宇宙裡面的這種星羅萬象,分起來只有兩大類,一個就是我,另外一個就是我所,就是跟我有關的東西叫我所。所以,這個就可以分成人和法這兩個。人和法,這裡的法當然指的是現象,人和法這兩方面,如果你去分析他們,都會發現這兩者都沒有獨立的、永遠的、實存的本質在,沒有這個東西。應成派的中觀是這樣說的,因為人和法這兩方面呢,都沒有真實存在的本性,因為是這樣的,所以沒有一個所謂真實的生起,就是生起也是沒有本性的,就是沒有一個真實的生起存在。

當我們瞭解到前面這些,然後當我們去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時候,這些句子才有意義。否則的話,如果我們不瞭解前面那些的話,那色還在那邊,色還是會找你的麻煩。

學習《心經》當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我的老師們在教導《心經》的時候,都是要我從因緣所生的這個觀點上去看《心經》,這樣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我們不能瞭解到前面說的這種依他的觀念的話,我們就會產生一個最大最大的錯誤,就是一個學習中觀的人會認為,當我們修持空性,當我們證悟到空性的時候,空性會破壞一切的現象,空性會破壞諸法。也就是這個學習中觀的人,他認為一定要把一切的現象毀滅掉,剩下的那個才叫空性,這是學習空性的中觀師最大的一個錯誤。當然在這邊我們還不用擔心,因為我們還談不到什麼空性不空性的問題。

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學習中觀的人,把空性拿來否定一切的東西。但是,你沒有體會到的就是,躲在這個一直否定所有東西的後面,實際上有一個認為是一定存在的東西在後面。

瞭解了前面的這一些,我希望能夠幫助你瞭解到,為什麼大乘的修道是這樣子來安排的?舉例來說,有三種神聖的東西,大乘一直建議他們的修行人要這三樣東西。

第一個,任何行為的開始,即便只是點一盞燈這樣的行為,在開始的時候都要具備利益一切眾生的動機,也就是發心,這裡面就有依他。如果我們不談幫助眾生成佛,只談利於自己,實際上是把自己和依他的觀念劃了一道鴻溝。

第二個,當你實際上去點這盞燈的時候,也就是當你行動的時候,你要知道點的動作,被點的燈或者這個蠟燭,點燈的人,跟這個行為相關的一切現象,全部都是依他而起。在這個現象裏,你找不到一個真實實存的獨立的東西。

我們有了這樣子的瞭解,那麼我們在做這樣的行為的時候,就不會執著在這個行為上。比如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瞭解,你就不會因為別人比你點的燈多,你就嫉妒他,你去跟他比較,或者你會生氣,這一切都不會的。因為既然是一切都是依他而起,一切都是幻相,你點一盞燈和點一百盞燈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如果你有這樣的瞭解,即便有一點點這樣的瞭解,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你自己點了十萬盞燈,你也不會有絲毫覺得驕傲的。但是同樣,如果你非常窮,只能點一盞燈,點一根蠟燭,你也會非常傲氣,就跟轉輪王點一百萬盞燈一樣,把這一盞燈點起來。

第三個,就是你所得到的功德也迴向給眾生。當然我們前面說的依他,就是因緣所生呢在這邊會發生同樣的作用。

那我現在要去上廁所,大家要去也可以去。

現在我們繼續講課本,剩下的偈頌講起來非常快,但是要瞭解起來很難。在前面談過了十地菩薩各地的功德之後,現在談一下佛象海這麼大的功德裡面的一小滴。

「如淨虛空月光照,生十力地複勤行,於色界頂證靜位,眾德究竟無與等。」。當秋天沒有雲的時候,月亮就會照耀。當像雲一樣的這個無明呢,在十地菩薩的階段完完全全除掉之後,像滿月一樣的佛的功德就顯現出來,這實際上就是菩薩不斷在追求的目標。他在哪裡能夠證到這樣的佛果呢,就是在色究竟天。在那邊,佛證到究竟的功德。

「如器有異空無別,諸法雖別性無差,是故正智同一味,妙智剎那達所知。」。比如在我們的世界上有各種各樣不同形狀的瓶子、房子、盒子,這些東西裡面都有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和這些東西外面的虛空,實際上是沒有分別的。同樣的,一切的諸法、一切的現象,無論是色、受、想等等,它們雖然是千差萬別,但是它們的本性是空,這都是一樣的。以上說的這種情況,是佛在剎那間就能夠證得的,那這個呢我們叫做一味。

「若靜是實慧不轉,不轉而知亦非理。不知甯知成相違,無知者誰為他說?」。這邊假定有一個跟我們討論的對手,這個對手反問我們一個問題。如果說一切的現象也就是諸法,都是離於二邊,也就是離開極端的現象的話,因為前面月稱用這樣的例子,比如瓶子、房子、盒子裡面的空間,所以這邊呢他的對手就用這個來反擊他。這個偈頌在很多的地方被引用到,這個問題實際上非常好,而且很多人問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說,如果你說空性是諸法的本性,也就是說空性是離於二邊,離於各種極端的狀況,既然是離於各種的狀況,那麼佛怎麼能夠瞭解呢?佛怎麼能夠瞭解這個什麼都不是的空性呢?如果佛不知道這個空性是什麼的話,佛如何能夠叫作全知呢?月稱菩薩說,你說得對,但是當我們說佛是全知,佛瞭解或者說佛證悟到一切,我們這樣講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跟你溝通。甚至我們平常講的,佛知道諸法的實相,或者是佛證悟諸法的實相,就算是這句話本身也是一個相對的真理。

「不生是實慧離生,此緣彼相證實義,如心有相知彼境,依名言諦說為知。」。這裡舉一個例子,當你看藍色的時候,這個藍色實際上是你的心。但是,這個藍色雖然是你的心,但是又能夠被你的心所能看到。這種現象你仍然可以這樣講,某一個人看到藍色。所以,只是因為在相對真理的層次上,我們才用這句話,說佛證悟一切,或者是佛了知一切。下一個偈頌繼續這樣解釋。

「百福所感受用身,化身虛空及餘物,彼力發音說法性,世間由此亦了真。」。下面還有一個很好的一個懷疑,就是怎麼樣把究竟的真理和相對真理放在一起?因為我們還有這樣一種概念,這個人修行修行,到最後呢他成佛了,他證得一切的真理,我們還有這樣的概念。一個人在修持菩薩的階段所積聚的這一切功德的力量,使他剎那之間就可以化身為報身,一切的空,一切的身體,一切各種各樣的形色,比如各種大臣、皇后甚至妓女都可以化現出來。

「如具強力諸陶師,經久極力轉機輪,現前雖無功用力,旋轉仍為瓶等因。如是佛住法性身,現前雖然無功用,由眾生善與願力,事業恆轉不思議。」。月稱菩薩舉的這個例子,是唯一我對這本書感覺不太能接受的地方。但是我對這個例子個人不太能接受,可能是因為我不太瞭解怎麼樣做陶器。做陶器的人,如果他很有經驗,做得很好的話,他們通常有一個輪子,你轉一轉,它就會自己不斷地轉下去。同樣的也是,在佛那方面,雖然佛沒有這種意圖,或者說沒有這種功用說要利益眾生,但是就能夠在眾生方面會感覺到佛有利益他們的作用。

如果一個人有虔誠心的話,樹葉落下來的這個聲音呢,他就會聽到講的是無常是空等等的聲音。因為他感覺樹葉掉下來的聲音,所談的是無常是空,因為這樣子呢就能夠證得成佛。

下一個偈頌談佛的法身,講的很好。「盡焚所知如乾薪,諸佛法身最寂滅,爾時不生亦不滅,由心滅故唯身證。」。當一切我們的業力像是燒的柴,被智慧的火完完全全燒盡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證到最寂滅的結果,也就是佛的法身。因為,一切的分別都被除盡了,所以說就沒有所謂的生,也沒有所謂的滅。那個時候我們的心,也就是一直執著在外境的這個心呢,就完全地消滅了。我們自己非常非常喜愛的心,到那個時候就完完全全地終止。

我們的心存在的時間長度,實際上是非常非常長的,應該上吉尼斯記錄才對。我們存在了很久很久的心,只有到這個偈頌所講的這個時候呢,才會完全地終止。什麼東西來替代我們的心呢?法身替代了我們的心。

「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問題,法身替代了你的心,你怎麼樣去利益眾生呢?這個時候,就像是如意樹或者是摩尼寶珠一樣,一直到眾生的數量完完全全除盡了之後,佛的這個化身永遠不會終止。

「能仁於一等流身,同時現諸本生事,自生雖已久遷滅,仍了無雜現一切。」。在這個時候呢,佛的一個色界身,這裡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用化身,因為化身是非常金剛乘的語言。在任何一個色界,等於就是在一個小的世界裡面,佛的出生、成道、轉法等等的事業都非常清楚地顯示出來。就好像是一面鏡子雖然很小,可是如果放在一個很合適的地方,裡面所有的山谷、樹、房屋都會很清楚地表現在裡面一樣。

「何佛何剎能仁相,諸佛身行威力等,聲聞僧量如何行,諸菩薩身若何等。演說何法自若何,如何聞法修何行,作何佈施供佛等,於一身中能普現。」。在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佛化現。諸佛有不同的身上的顏色,不同的長相,不同的事業,不同的行為,不同的力量。他們有什麼樣的弟子呢?有的佛只有聲聞弟子,有的有聲聞和緣覺,有的是各種的弟子都有。他們是由什麼樣的菩薩圍繞?他們是給什麼樣的教授?有的是給一乘的法,有的是三乘等等。哪一類的弟子是聽到這樣的教法,那有些弟子是坐在那邊,但沒聽到教法的,都有。這些聽到教法的弟子,哪一些弟子有能力去解釋、去詮釋所聽到的佛法?跟這個情況相關,佛就會化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去幫助這樣子的情形。這種行為有的是讓很散漫的弟子能夠專心,如果弟子想睡覺,就把他們叫醒。

同時,他能夠瞭解一切的眾生,尤其是修行的人,無論在任何一刻,很短暫的剎那所能做的善行,比如佈施等等的善行,都能夠知道。還不只是這樣,這個佛在以往是菩薩的時候所做的一切的事業,都可以在他一身一時之間顯現出來。

「如是持戒修忍進,禪定智慧昔諸生,彼等無餘一切行,於一毛孔皆能現。」。還不只是這樣,他可以從他自己的毛孔裏,把不只是他自己所做過的,還把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諸佛所做的各種事業,從這一個毛孔之中化現出來,顯現出來。

「諸佛過去及未來,現在盡於虛空際,安住世間說正法,救濟苦惱眾生者,」。同時,月稱菩薩在這裡也講,不只是他自己,而是其他的一切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譬如說,不只是諸佛說的法,而且諸佛說法時聲音的清晰,以及聲音裡面所具備的各種的品質,那他呢都可以全部地照樣顯現。

「彼初發心至菩提,一切諸行如己行,由知諸法同幻性,於一毛孔能頓現。如是三世諸菩薩,獨覺聲聞一切行,及餘一切異生位,一毛孔中皆頓現。」如是三世諸菩薩,獨覺聲聞一切行,及餘一切異生位,一毛孔中皆頓現」。同時,他不只是顯現佛的功德,一切的菩薩、聲聞、緣覺的功德,雖然比佛低,但是佛也同樣能夠顯現。

那這樣講呢,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它的妙處在哪裡?妙處在於佛當然是圓滿的,但是菩薩以及聲聞緣覺跟佛比起來並不是那麼圓滿,但是就是這樣,佛也能顯現對他來說並不是那麼圓滿的這些功德。

還不只是這樣,甚至當他只是初發心還是一個凡夫的時候,那時候的行為、功德,他也可以顯現。比如當他還是一個兔子的時候,當他還是一個國王的時候,他能夠顯現這一切。

最後,月稱用這個偈頌來結束前面所講的。「此清淨行隨欲轉,盡空世界現一塵,一塵遍於無邊界,世界不細塵不粗。」。他就說呢,這個圓滿的佛,他可以在一個最小最小的塵土上面化現所有的諸佛,所有諸佛的眷屬,菩薩及弟子,包括諸佛的教授、事業等等,完完全全可以化現在最小的一個塵土上。而且不只是一個佛,像虛空中無數無量,像塵土這麼多的佛,和這一切的諸佛眷屬、教授、事業等等,都可以化現在一個塵土上,但是這一個塵土並沒有變大,同時像塵沙一樣的諸佛以及他們各種的佛土也沒有縮小。

下這個偈頌,「佛無分別盡來際,一一剎那現眾行,盡贍部洲一切塵,猶不能及彼行數。」。這是講,一個沒有概念的,就是一個清淨的佛,他的所做所為,就是一切的化現,都不是像我們這些平凡的眾生所能想像的。這邊最重要的就是他沒有這種概念,也就是沒有分別。對我們來說為什麼不可能呢?就是因為我們有這種概念、分別,所以不可能。

記不記得昨天當我們講,說每一個地的菩薩怎麼怎麼樣,到後來那個數字算不出來,大家就覺得「哎呀,這個數字算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一個概念。

我們可以問一些問題。

提問:怎麼樣去除掉概念、分別?

回答: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除掉概念、分別。這個問題很大。

提問:月稱菩薩說諸法因緣所生,那因緣從何而生?

回答:我想這個可能是有一個語義上的問題在裡面,當我們說這些東西因緣所生,你會把那個因緣又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因緣所生」也是因緣所生。

這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種有點像,佛教徒當然死也不會承認的,這就是佛教徒裡面信神的人會說這種話。(翻譯者自己的敍述:因為大概現在一般比較少用依他而生,一般都是用因緣,所以我一直避免用因緣所生,就是不願意發生這樣的問題。用依他可能比較好一點。)

如果用依他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立刻就會想這個他是哪裡來的,你會認為他是一個固定、不變、自存的東西,我們沒有說有這個,因為那個他也是依他。

這個問題不只是問的人有,其實每一個人也都有同樣的問題。對於這種問題,我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對於創造者的追尋」。

因為如果我們有這樣子一個物件,無論你叫它什麼,叫它上帝,叫他全知全能的等等什麼都行,如果有這樣子的話,就會很方便。因為我們有了這樣的物件,就可以向他要求這樣那樣的回報。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佛教徒所謂做善行呢,其實很像我們在銀行存錢一樣。我們所謂迴向,實際上也有這個意味在裡面。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樣,當我們在這邊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並不是不要你做迴向等等的行為,而是要你做的時候,要有這個「依他而起」的概念在裡面。就算你說我其實根本不是追尋上帝或者信神什麼的,但是我們其實仍然希望有這麼一個東西在。因為假如你有什麼不舒服或者不對的話,你可以怪這個東西,就像是我們要責難的一個目標,一個物件。

提問:前面講了三種殊勝,就是我們的動機、行為、迴向。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最後不會造成功德或者是沒有功德,那麼到最後有什麼可以迴向?

回答:這個情形不是這樣的。當我們知道這一切沒有本性的時候,我們的意思其實是說,當你做的時候,不應該執著在它的結果上。但是因為是依他所生,所以這樣做,當然會有相當的結果,它不會沒有結果。

提問:我們談一切都是依他而生,假如我現在把水倒在一個供杯裏,我怎麼樣想依他而生?

回答:這是一個很好的實際的問題。這要看你的程度怎麼樣,你是哪一個層次。如果說你的層次是屬於初學者的層次,那也許在這個時候你要兩隻眼睛看著放水的杯子,不要讓水溢出來了。慢慢慢慢地,在你的行為裏呢,同時慢慢加上你對於空性,也就是對於依他而生的瞭解,逐漸加到裡面去。這個就跟剛才前面這位小姐問的,我們怎麼樣來除掉什麼東西一樣,方法是無窮無盡的。

這個就是前面講的一個困境或者是兩難的局面。我想談談這個,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題目。

舉例來說,現在我在跟後面那位小姐談的時候,其他的人呢就是坐在那邊聽。比如我認得這位發問的小姐,因為我認識這位元小姐,我就知道這位小姐實際在持戒上面總是亂七八糟的,不太會做。

但是我主要的目的是要讓你瞭解到緣起。我可能就會告訴你,你洗這個杯子的時候,先要用各種的肥皂把它洗乾淨,然後用水煮它,然後拿出來用布擦得乾乾淨淨的。然後,再放在桌子上,要離桌邊多少公分,離桌子的右邊多少公分。在西藏他們真的是這樣做,非常規規矩矩地把它放在一定的地方。然後量得好好的你要倒多少水,不多不少。然後會跟你講非常非常一般的教授,告訴你倒水的時候,要怎麼樣認為說,你在為眾生怎麼做。一陣子之後呢,當然這也要看你解釋的或者說詮釋的能力怎麼樣,也許過了一陣子,我就用禪宗的方式跟你講,你什麼都不要想,你做,就是去做。再過了一陣子之後,也許我甚至會告訴你,最先教你,要把它洗得乾乾淨淨,量得好好的放容器的方法,實際上會阻礙你去證悟到最終的結果。

所以這就是前面講的,修道的道呢,它本身有兩難的問題在裏頭。

這裡實際上還有一個大問題,我們忽視掉了。你有沒有記得,現在當我跟你講的時候,旁邊一堆人坐著,他們也在聽。其他這些聽到的人,他們聽到我今天告訴那位小姐,洗好了,擦乾淨,擱幾公分,他們聽到了,會把這些寫成一本書,這個會成為一個修道的系統,這個是最大的問題。五百年以後,旁邊坐的這些人的徒弟就會說薩迦派要如何倒水,寧瑪派要如何倒水,於是就分出四派來,每一派如何如何,就是這樣分出來的。到那個時候,他們每一個人都會認為我的這個法才是最正確的、最快的、最殊勝的等等。

前面講的實際上是有關修道的最大的困難在裡面。在我印度的學校附近有一個地方叫帕蘭多,那裏是一個印度教的神「屍婆」的修行聖地,那裏有很多修屍婆的修行人。有一次我到那邊去,跟其中的一個修行人講,請你給我屍婆的教授和灌頂,我會供養你很多的東西。那個修行人就跟我講,如果是因為你給我東西,那我把這個屍婆的教授和灌頂給你的話,我就破了三昧耶。我問他,那這樣子的話,如果我不供養東西,怎麼樣做你才給我灌頂呢?這個屍婆修行人跟我說,頭三年你來服侍我,我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三年你和我在一起,到任何地方不管花什麼錢你自己要自付,這三年之內,我一個關於法相關的事都不會教給你。

所以,你要給每一個學生單獨的教授,也可以翻譯成口訣的教授,就是適合於這個人的教授,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幾年前,我試著用這個方法,要單獨一對一地來引導弟子。隔了一陣子,我發現我單獨引導的徒弟都是美女,我想我這個系統一定是有點問題。所以現在我想改一下。

大家有沒有別的問題?

提問:剛才您講了三種殊勝,最開始在皈依的時候,要想到緣起,那這個要怎麼做?

回答:實際上一切你在修道上的所有的東西,都要跟緣起相關。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還是比較實際的。剛才您講因為一切法無我、人無我,所以沒有任何事情真實生起的存在。那麼如果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心經》的話,才能受用,否則這個色還是會煩惱我們。那我請問一個問題,像剛才你講的這些因緣一切都空了,聽起來是很能瞭解的,可是為什麼,至少是我還是會有煩惱?

回答:因為我們有串習,習性還在那裏。

提問:串習怎麼樣才能除掉,除了瞭解之外?

回答:同樣的,要去掉串習,就是前面講的這些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去掉串習的辦法。

提問:請問仁波切,我需要用哪一個法門?

回答:你漂亮嗎?

提問:不,一點不。我想這個問題是不能回答,對不對?

回答:如果說要跟我學的話,那你說你不漂亮,如果是這樣的話,大概我們可以慢慢開始。聽起來,您可能覺得有點不安全的感覺。

提問:哪方面?

回答:當我們覺得有這種不安全感的時候呢,別人就可能會利用我們的不安全的感覺。我會某一天讓你覺得全世界最美的人就是你,隔一天,我會讓你覺得全世界最醜的人就是你。

提問:這就是我的法門嗎?

回答:是的。

提問:這是沒有用的。有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醜,有的時候我覺得我自己很漂亮。

回答:也許這唯一的辦法,就是當你覺得你很漂亮的時候,我會讓你覺得自己非常醜。

提問:第二個問題,我就是一直比較好奇,剛才您提到佛的慈悲是怎麼樣來的。《入中論》裏講的陶師的這個例子,你認為不是很好嗎,可是後來有提到摩尼寶珠的概念,摩尼寶珠是什麼樣的本質,它為什麼會產生慈悲呢?佛的慈悲的本性,它不是串習出來的,那摩尼寶珠發散出來東西,那摩尼寶珠的什麼樣的本質?

回答:第一點,基本上我們要瞭解到,我們現在講的月稱菩薩的《入中論》是中觀應成派,中觀應成派基本上並不接受說有一個什麼叫佛,那個佛具備慈悲,中觀並不接受這一點。

在書裏月稱菩薩介紹佛的各種功德。當然,月稱在前面講過,佛的功德是無量的,後面他會再次講到,那時候我們會再提到。

即或我們現在所談到少數的佛的功德,談到這些功德,是對我們有相當鼓舞的作用,但是這種功德要實際真正地去瞭解它呢,還是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如果你回想一下,像昨天我們談到從初地到十地,各地菩薩的功德數量的增長,你就會瞭解到這一點。

但是佛經上都說,一切十地菩薩以前所有的功德,就是從資糧道到加行道,然後到證得見道位,然後從初地到十地菩薩所有的這些功德,甚至沒有辦法比過佛一點點的功德。比如佛的手掌是赤紅色的,這個功德呢,十地菩薩之前,所有的功德加起來都不如佛這一個。但是我們談到佛的手掌的顏色,這實際上是佛的身相的一項功德,這個呢其實沒有什麼太多的可以讓我們羨慕的地方。佛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力量,在於他能夠證得,也就是他能夠了知實相的力量。佛具有這樣子的能力,能夠圓滿地了知所有的法、所有的現象,這是佛最大的功德。

舉例來說,對我們來說,去瞭解這個真理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做到,就是通過我們的語言,通過語言去瞭解真理。或者我們可以經過思考的程式去瞭解,比如我們去分析、禪坐、去思考,用這種方式去瞭解真理。但是如果我們去瞭解真理,只用我們這個有分別的心去瞭解的話,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看到真相的全部的面貌。前面,在今天下午有談到,成佛的時候,我們的心相續完全地切斷。我們這邊講的心相續,就是表示的這種分別心,分別心在成佛的一剎那完全切斷了。

我們昨天談到實相或者說真理,而不瞭解實相,它本身就是一種無明。這種不瞭解實相的無明,在你成佛的時候完全切斷了。但是,當我們談到不瞭解實相的時候,其實我們談的是一種非常非常微細的無明。

當佛教徒談到無明的時候,多半的人都會把無明當作惡業,當作惡習,就是把它當作惡的東西,多半的佛教徒都會認為是這樣的。當然,在一般來說,我們要身為一個好的佛教徒,我們不要去做惡業。但是依照月稱菩薩來說,你光這樣做還不夠,你還得要超越甚至這種好的善行,超越過好的善業。因為,就算是我們說的善業或者善行,比如我們說的慈悲、出離、虔誠,這些仍然是無明,因為這些不管它是什麼,都還沒有真正見到實相。

那之所以教導我們修持這些,主要是來訓練我們的心,修心。因為當我們成佛的時候呢,我們的心相續完完全全切斷,完完全全的終止,所以在那個時候,你所知道的實相,你所了悟的實相,和我們現在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下面講的是有關於佛的十力。我們可以很快地把它帶過去,因為明天就要結束《入中論》的教授,今天晚上還有明天呢,大家有什麼關於《入中論》的問題都可以問出來。

「處非處智力,如是業報智,知種種勝解,種種界智力,知根勝劣智,及知遍趣行,靜慮解脫定,等至等智力,宿住隨念智,如是死生智,諸漏盡智力,是謂十種力。」。處非處智力,同時有這種的力量或者說智力,去瞭解業和業果,就是業報。能夠瞭解發心。同時能夠瞭解各種的界的智力。能夠有智慧知道什麼樣的根是殊勝的,什麼樣的是低劣的。同時知道各種的解脫,各種的行持,各種定,同時有宿命的智力,有可以知道生死的智力。同時有這種力量,知道當一切的煩惱都清淨時的情況怎麼樣。

這邊這個十力的第一個力呢,「彼法定從此因生,知者說此為彼處,違上非處無邊境,智無礙著說名力。」。聽起來很簡單,就是什麼地方是處,什麼地方非處,不是處,聽起來是簡單,但是完全不是我們的想像這個樣子。

第二個,「愛與非愛違上相,盡業及彼種種果,智力無礙別別轉,遍三世境是為力。」。這裡所講的智力,佛知道什麼樣的惡因,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惡果。而什麼樣的因呢,它不會生起什麼樣特定的果。

這個當然我們只能夠用想像的,所以這裡我舉一個例子。現在談的這些東西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亞洲人。因為亞洲人可能會把所謂佛教所講的東西歸類於行為,那就認為業當然是有善業、惡業,什麼樣的行為該做,什麼樣的行為不該做,這樣會定義出很多的規律出來。現在,實際上我們只有兩個層次的方法能夠來解釋。其中一個層次就是說,如果你殺了一個人,這是惡業。另外一種人呢,可能接受了一些大乘的教授,可能思想變得比較精巧一點的這種人呢,那他們就會開始談什麼,動機,就是發心的問題,你為了好的動機,你為一百萬個人的好處去殺一個人,這個可能不算是惡業,這個大概已經算是比較高級的這種人了。這就是前面講的,我們把佛教的這種教授呢,局限在我們所說的業,也就是我們說的行為準則,就是認為說佛教所教的,實際上就是行為準則的這個範疇裡面,但是這個也不壞,因為我們只能夠這樣做。但是,業不只是我們前面講的這兩個階層,它其實比這個多得多。

舉例來說,看起來最糟的這種業可以是最好的。但是,誰才知道什麼樣的業看起來是最壞的,而實際上是最好的,這只有佛的智慧才知道。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噶達雅納尊者,去問佛十四無記,就是十四個種類的問題的時候,佛都拒絕回答。剛才的這個問題就是其中的一個。佛之所以不回答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他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而是因為沒有一個人有足夠的功德,能夠瞭解佛的答案。

第三種力,「貪等生力之所發,有劣中勝種種欲。余法所覆諸勝解,智遍三世名為力。」。中文翻成勝解力,英文的意思是知道我們怎麼樣發心的智力。目前我們能夠對這方面的判斷,實際上是很簡單的判斷。

比如我們怎麼樣判斷好和壞。就是如果你的動機,你的行為會在別人身上產生一定的痛苦,這個我們就認為是不好的。如果我們稍微高一點的層次,比較精巧一點,可以說任何一個動機,如果有自私自利在裡面,這就是惡的動機。任何的動機,或者任何的行為,假如是出自菩提心,我們就說它是善的。這等於是我們用一般的方式來瞭解,就是這樣子。這實際上很多次被人引用。

眾生有不同樣的動機,每一剎那都有不同的動機,所以眾生的動機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瞭解。實際上只有佛才能夠完全瞭解。

這樣講主要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我們一般會把所有的事情都標準化,比如現在我們討論動機或者發心,這是沒有辦法用一般化或者標準化來討論的。我想如果你稍微有一點修持,我們現在談的是什麼意思,你就會稍微有一點瞭解。我們的這種,比較沒有經過修持的心,通常我們看東西,會認為那個東西非黑即白,也就是我們用非常分別的方式來看所有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稍微修持一下,比如我們現在修止,慢慢慢慢你就會瞭解到,實際上你有一種非常非常微細的,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稱之為動機,有很多人稱它為潛意識,但是基本上就是有一種動機,在慢慢慢慢地活動。

第四種智力,「諸佛善巧界差別,眼等本性說名界,正等覺智無邊際,遍諸界別說名力。」。就是了解各種界的智力,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當然我們還是把它一般化了,比如我們說有五毒,「貪嗔癡慢疑」。所謂五毒實際上就是一般化的過程,因為談到五毒,我們就談到五方佛或者五智。在目前,對於像你我這樣子的人,這樣已經夠好了,足夠了。

我們這邊談的這種智力呢,就像前面講的,對我們來說經常是把很多的東西一般化了。比如中國人都是用筷子吃飯,印度人都是用手抓飯吃。但這種講法只是表示在這個民族裡面大部分的人是用筷子吃飯,所以我們才這樣講。同樣,當我們談到五方佛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原因也是這樣的。金剛乘有非常多的教授都是把很多的情形一般化了,但是這個對我們來說已經夠好了。但是如果當你更進步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各種的煩惱、情緒、狀況,遠多於所謂的五毒。有了這樣的煩惱,既沒有辦法把它歸類到慢裏,也不能歸類到疑。這種煩惱,實際上只有佛才知道它大概是什麼樣的煩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謂的五方佛,實際上應該叫做無量方佛,就是說各種各樣的佛,各種各樣的對治方法,非常非常多,對於每一個眾生都有一個不同的方法,所以這個叫做界。

下面呢,就是要知道我們的根,就是各種各樣的感官系統稱為根。第五種,「遍計等利說名勝,處中鈍下說名劣,眼等互生皆了達,種智無礙說名力。」。這邊談的二十二種根,這個根就不是我剛才說的感官系統,比如我們說的虔誠,也算是一種根。像現在很多的老師,他們自己對於所謂的根並沒有很深的瞭解。所以當他們去找所謂的學生的時候,必須要找那個學生能表現出他的虔誠心,就是要找一個有虔誠心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比較安全的情況下,他們才能攝受或者教導這樣的學生。但是佛不是這樣的,因為佛看到每一個眾生都有無數無量的這種根,也就是各種各樣的感官、感覺,佛甚至可以運用眾生那個不是虔誠的根來教化他。比如某一個眾生,他對於佛一點虔誠心都沒有,但是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把那個杯子舉起來,佛知道這一點,佛就可以運用他的這種心相續來幫助他,讓他入道。

第六個,就是要知道我們的道。「有行趣佛有行趣,獨覺聲聞二菩提、天人鬼畜地獄等,智無障礙說為力。」。對我們來說,這又是一個很少、很狹窄的道,因為我們只知道三乘。為什麼呢?因為這三道,實際上我們只能夠受得了這麼多。所謂的三乘,連這個實際上我們都不能完全地接受它,因為這只是一個數量。那我們真正能修的可能只是一個乘,可就是連這個一乘都修不好。

實際上各種的修道或者說各種的乘,是無數無量的。在所有的這些東西裡面,可能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空性。除了這個之外呢,因為佛教導了各種各樣的弟子,對於我們來說他教導了佛、法、僧等等。對於別的他那些的弟子,這三個他提了沒有我們都不知道,他有沒有教菩提心我們也不知道,就是說他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不同的學生,但是當然他的目的是一個,就是都要讓他們最後證得緣起。

第七個,就是了解各種的靜慮,就是修定。對我們來說,所謂的修定,就是「止」。「無邊世界行者別,靜慮解脫奢摩他,及九等至諸差別,智無障礙說名力。」。至於我們說的「定」,實際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別的東西在裡面。還有這種教授的次序怎麼排列。對我們來說,在修持的最初,出離心是最重要的,有了出離心之後呢,我們再修所謂的正行。但是我們哪裡知道,可能對某一類的眾生來說,我們所謂的正行對他們來說是加行,這也不一定。

第八個,「過去從癡住三有,自他一一有情生,盡情無邊並因處,彼彼智慧說名力。」。佛有另外一種智力,就是能夠瞭解不只是他自己,而且所有眾生,也不只是這一生,而是過去、現在、未來生的一切的狀況。佛可以知道,你的六百萬生之前或者七百萬生之後,你每一天是怎麼過的,你吃了什麼東西,你的思想是怎麼樣,他完全清清楚楚。

第九個,「盡虛空際世界中,一一有情死生時,於彼多境智遍轉,清淨無礙說名力。」。也就是他能夠瞭解到一切眾生他現在是生還是已經死。或者說是已經死,但是還沒有生。這不是在說中陰,因為中陰不是大乘的用語,就是說眾生在已經死,但尚未生的狀況。每一個眾生現在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佛都清清楚楚地知道。

第十個,「諸佛一切種智力,速斷煩惱及習氣,弟子等慧滅煩惱,於彼無礙智名力。」。一切佛的弟子,不管你是十地菩薩,或者是像我們這種剛剛要開始的,甚至還不是開始得很好、很正確的,就算是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你只有一點點的瞭解,那這點瞭解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等等,佛也是完完全全很清楚。(第十六章)

(隨喜正在學習 入中論 的各位法友!本篇內容比較多,後天再為大家更新,請大家用兩天的時間慢慢學習。祈願一切吉祥!)


極端,是一切問題的根本

|中國噶舉中心|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您可能已經關注中國噶舉中心公眾號(chinakagyu)一段時間了,也可能剛剛關注我們,當您感受到了這裡日日不斷的感動!當您把我們的公眾號推薦給身邊的人,這份感動也就得到了傳遞,如此您也積累了無量的法布施的功德福報,很多人也許就因為您而受益,因為您而改變!讓我們共轉法輪、同生凈土!


推薦閱讀:

梁黃寶懺13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六
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角度,可以說一個人吃肉,就意味著他做不到推己及物嗎?吃素呢?
當你接納了別人,你對自己也會更加慈悲
【救度眾生慈悲咒語】
濟公活佛臨壇慈悲

TAG: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