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陪孩子長大(2)

李子勛支招:將單親的傷害降到最小生活在單親家庭,孩子的人格發展或心理建構會不會出現問題?如何避免?很多專家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家庭結構不完整,長大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這個案例里的男孩,缺少母愛的關懷,今後在和女性的關係或者情感方面就可能出現一些麻煩。但是,這種可能並不一定會發生,因為社會是一個資源系統。比如說,這個孩子沒有媽媽,但是他有女老師,有像家長似的女鄰居,他可以通過這些資源補償情感,而且父親在沒有妻子的時候還有代替母親的功能,可以縫縫補補,給孩子做飯。所以不能絕對地說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會受到傷害和負面影響。當然有些孩子會受到影響,但是大部分孩子,仍然會正常、健康地發展。客觀地說,這個男孩在沒有母親的環境中長大,父親多病,他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像女孩一樣多愁善感,原因是兩個太男子氣的人是難以共同生活的。人的性格具有一種社會性或環境性,這是互動的需要。我們在前面個案里的男孩的信中也能感覺到這樣的比較細膩的婉轉惆悵。但這並不一定會影響到他以後的幸福。在歐洲和美國,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非常幸福,沒有出現被大家認同的「單親問題」。我們的文化喜歡給任何事物下定義,尤其是新事物。事實上,單親家庭作為家庭的新形式,並沒有真正的問題,只是文化假定了沒有父親或母親的孩子長大心理會有缺陷。由於文化壓力,很多單親的孩子變得不正常。那麼,什麼樣的單親家庭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困境?如果單親一直處在婚姻的抱怨里,離婚以後心並沒有離,還在不停抱怨離開家庭的那個人,比如逼迫孩子去仇恨他的親人,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受到心理創傷。如果一個親人離開以後,家庭還是接納他的,寬容的,而且鼓勵孩子和離開的親人繼續交往,協助對方盡養育孩子的責任,對孩子的傷害就會很小,甚至沒有傷害。16.學會說愛排行老二的苦惱我生長在農村,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我是老二。都說老二的位置會非常特殊,可我小的時候沒有覺得,因為我跟弟弟的年齡差距很大,一開始我就是最小的,父母最寵我。後來姐姐參加工作了,我也大了,又有了弟弟,家裡最受寵的就變成弟弟了,同時姐姐也很優秀,她成績非常好,還嫁了非常如意的老公,生活方面都不用讓父母操心。好像到最後我成了家裡最頭疼的問題,他們總是說我不上進,不好好學習,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行。但是,弟弟的一切缺點他們都可以容忍,還總希望我能夠像姐姐一樣優秀。我既覺得壓力很大,又覺得不受關心,有時我也覺得自己的這種矛盾心情很奇怪,既然父母要求我這麼多,就說明他們很關心我,可是為什麼我又經常覺得受到了冷落呢?我希望李老師能夠幫我解開這個結。傳統文化中農村的家庭會分家,有幾個兄弟分幾個家,女兒不分財產,實際上寫這封信的男孩在家庭里是長子的角色。從心理學來講,長子承接了家庭最重要的責任,要給弟弟做表率,儘可能快地成長,替家庭分擔壓力,這是家庭對長子的要求,所以這個孩子感覺爸爸媽媽對他的要求很多,希望他像姐姐,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對於農村家庭來說,重要的是希望男孩發展好。他們認為女孩發展再好,也要嫁出去,終歸是別人家的人,男孩子是自家的,以後送終養老都是男孩的責任,所以對他要求很嚴格,也很苛刻。如果孩子總是感覺父母偏心,父母就要告訴他,「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在家庭裡面,因為有了你,家庭渡過了很多難關;因為爸爸媽媽把一些負性的情緒都投射給你,讓你的哥哥弟弟過得很好;因為有了你做一些搗蛋的事情,釋放了家庭的負性情緒,家庭基本上就能夠使社會帶給它的壓力被化解;爸爸媽媽把很多關注投射在你的身上,我們對社會施加的痛苦就會減少,家庭也變得比較穩定、團結」。其實,批評是團結的表現,家庭真正的隔離是冷漠,你是誰我不知道,你回來和不回來都一樣,你怎麼干我也不知道,那才是糟糕的家庭。如果一個家庭經常互相批評指責,經常爭吵,我們說那是「糾結」,就是太親密了,太近了,高度地尋求一致性,導致互相的傷害,大家應該拉開距離。如果家庭因為孩子而糾結在一塊,共同團結,就能渡過難關。所以作為孩子,要想到,儘管小時候覺得爸爸媽媽對自己不好,但是自己確實真正幫助了家庭。假如孩子改變了認知,他的感覺就能產生變化,也會不那麼痛苦,甚至還能反過來重新接納父母。其實這個男孩要知道,如果爸爸媽媽會直接表達愛,批評就能減少,批評是一種不能自如表達愛的補償形式。對父母來說,愛的表達並不是簡單的說「我愛你」,或者我經常摟摟抱抱你那麼簡單。這裡面既有家庭文化傳承的問題,也有父母心理能力的問題,願意坦誠地與人分享愛的心境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愛孩子就要直接表達出來,不要「迂迴」,要學會經常欣賞孩子,讓他覺得自己重要,受關注,很棒,很優秀,被認同接納,這些是愛的正面表達方式。批評、指責、打罵、嚴厲教育、苛求,是愛的負面表達方式。孩子的成長需要正面的心理營養和養料。有些家長當著孩子面不願意表揚孩子,比如孩子考了98分,家長會說你怎麼不得滿分,實際上內心可能覺得孩子很棒,考了98分,全班第一,但就是不願意把心裡話當著孩子說出來,他們認為如果這樣說孩子就會驕傲。其實這是誤解,孩子需要和父母共情,一起分享快樂會給孩子帶來新的動力,讓他繼續考98、99分,甚至100分,父母想方設法能讓孩子驕傲兩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每個家庭都有分配——「派遣」,每個孩子都代表了一個家庭角色。多子女家庭有各種家庭功能,就像家裡面搬椅子,大哥坐了,小弟坐了,你就不得不坐中間那把椅子。那把椅子不是太舒服,不像大哥那把椅子那麼厚實,也不像弟弟那把那麼軟,你的位置可能不那麼好,但這就是你在家庭的位置,有些時候你就必須來承擔這個責任,幫助家庭實現團結統一。寫信的這個孩子位置是老二,但他承擔的角色是老大,他既承受了老大的壓力,又有老二的無奈。姐姐很優秀,大家又認為他是長子,應該更出色,壓力和無奈帶來的雙重壓迫導致他很煩惱。對老三來說,位置更有優勢。家庭裡面有兩個很特殊的位置,一個是正面表揚的位置,另一個就是負面受處罰的位置,孩子常常都要爭取第一個位置逃避第二個位置。老三比最小的孩子懂事,有時候可以逃避,起碼他可以不成為一個有問題的人。很多多子女家庭都會有一個孩子主動變成「問題」孩子,讓家庭積攢的負性情緒有出口。一旦有人扮演頭疼的角色,其他孩子就安靜下來,如果找不到的話,同胞的競爭就會一直存在。如果家庭里有兩個孩子,他們會分擔兩個角色,但他們的角色不是固化的,而是循環的。有個例子,一對雙胞胎,一直以來家長都喜歡小一點的,實際上他只小半個小時,但是他長得比較乖,哥哥就大半個小時,但顯得成熟一點。不過哥哥一直都覺得爸爸媽媽偏愛弟弟,弟弟學習比哥哥好,各方面都比哥哥優秀,哥哥就經常煩惱,他越煩惱學習越差,越趕不上弟弟,結果家長就越把正性情緒給弟弟,把負性的情緒給哥哥。弟弟老是依偎在爸爸媽媽身邊,討好爸爸媽媽,哥哥躲在旁邊,他覺得要親密的話,爸爸媽媽會不理睬他。有一次,哥哥做運動的時候不小心摔斷了腿,因為受傷成為了弱者,爸爸媽媽的態度開始產生變化。他傷了腿要休息三個月,整天在床上,爸爸媽媽關心他、照顧他,給他買喜歡的遊戲盤、帶子、書,對弟弟就說「你一邊去」,「你學習去」,「你別來湊熱鬧」,哥哥卻可以看書,看電視,享受了幾個月興奮的日子,得到了從來沒有的豐富的關愛,弟弟則被排開了。哥哥享受到了父母的關愛,開始變得好起來,情緒好了,學習也改善了,成了班上的尖子生。但弟弟卻煩惱了,跑來看心理醫生,他覺得父母太偏愛哥哥了。其實,兩兄弟之間常常會形成這種衝突,雖然爸爸媽媽是想一碗水端平,照顧弱一點的孩子,但有時他們恐怕是端不平的。其實父母有很多愛心,但是習慣把愛給弱一點的孩子。比如,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抱著孩子就像捧著寶一樣,但孩子慢慢長大後家長就有些看不慣孩子了,為什麼?因為孩子在拒絕,想用自已的方式生活。家長內心認為他有很多愛要給孩子,孩子不應該拒絕,如果拒絕,就是對家長的愛的挫敗。為什麼有些家長愛動物愛得把動物當成了寶寶?因為動物不能拒絕你給它的愛,無論你用什麼樣的方式愛它,它都是開心地接受著。但是孩子不一樣,孩子慢慢長大後,會產生自我意識,形成自我觀點,他會拒絕,爸爸媽媽的愛就會無法自由地釋放。爸爸媽媽不敢再去摸摸孩子的頭,因為擔心孩子會生氣,但是爸爸媽媽又渴望去撫摸他,怎麼辦呢?爸爸媽媽會轉而指責孩子,把愛隱藏在教育中,教育是孩子不能拒絕的。父母不能在表面上執行愛的語言,就會用批評的語言傳遞關心,說「你看你這兒要改」,「你那兒不對」。其實這些批評都是愛,只是因為得不到很好的表達才換了種形式。東方文化的羞恥感很強,很節制,不像在西方,孩子跟爸爸媽媽擁抱、親吻都很自然。心理醫生在診室里常常讓孩子和爸爸媽媽擁抱,但很少有家庭能夠自覺地做到這一點。即使家長能夠和孩子抱一抱,孩子很多時候也都是僵硬的,爸爸媽媽更難,這是親密交流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跟文化有關係,文化倡導愛的含蓄表達,爸爸媽媽說「我多愛你,我多喜歡你」時,好多孩子就會不自在。心理知識:家庭星座理論心理動力學派的美國學者阿德勒談到過「家庭星座」的概念。他說多子女家庭常常有「星座」的情況,長子承擔家庭的什麼任務,老二承擔家庭的什麼任務,老三什麼任務,最小的承擔什麼任務,每個人在家庭裡面分擔的家庭功能都是客觀的,有些時候不用仔細思考,自然會形成排列。他說長子常常是家庭「正性情緒」的投射者,家庭會很關注長子,他幫助弟弟妹妹,家長就會表揚他,家長還會從小培養他的管理能力,教他持家。所以長子在發展過程中承受的壓力比較大,但是發展比較快。老二呢,沒有老三的時候,老二會享受到短暫的幸福時光,他最小,家庭會把關愛都給他。但這時家庭有可能也會把負性的情緒給他,相對老大而言,會更關注老二是否淘氣、不懂事、不成熟,雖然和哥哥相比弟弟肯定會更淘氣些,但是爸爸媽媽總會把這些事情誇大。所以老二常常會承受一些負性心情,老大則常常承受一些正性情緒,「你看你哥哥多好,幫家裡怎麼樣怎麼樣」。當老三出來的時候,老二就處在了兩不挨的情景之中,爸爸媽媽的關愛被投射到弟弟那裡去了,他常常跟弟弟競爭關愛,和哥哥競爭表揚。老二在任何一個家庭裡面,常常都會成為一個很有意思的人,要麼發展得非常好,因為小時候就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不用承擔家庭的很多責任,更有空間發展自我;要麼非常叛逆,會走和家庭期待相反的路。很多家庭的老二常常考上大學,或者能夠到城市裡面工作,老大就踏踏實實在農村裡幹活。阿德勒還認為,家庭總會把功能分擔到四個或者五個孩子身上,老大不能擔當表率時,比如他不愛學習、淘氣、貪玩,家庭會迅速把期待放到老二身上,放棄老大,那時老二就成了老大,開始承受家庭正面的情緒和伴隨的壓力。同樣,家庭還要選擇「替罪羊」,在四個或五個孩子里找一個較差的,把所有搗蛋的事情都歸結到他頭上,這個角色會由老三或老四承擔,常常不是最小的一個,如果最小的一個的確很淘氣,也可能是他。親情是把雙刃劍第二章空間無價《讀者文摘》中有一篇羅伯特·凱尼的文章,叫《媽媽的裙帶》:「男孩很小時,媽媽把他系在她圍裙的裙帶上說『現在你不再會摔倒』。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想離開母親去看看窗外的陽光,樹林和河流。」「哦!媽媽,請解開裙帶,讓我出去吧!」但母親說:「還不行,我的孩子,你還不夠強壯。」孩子只好等著,看著母親一邊工作一邊唱歌。慢慢地,孩子又大了一些,他被窗外明媚的春光,喧鬧的河水,青色的山巒吸引,不管不顧地向外走去。這時裙帶斷了,「啊,媽媽的裙帶真脆弱!」孩子歡笑著跑出門去,一截裙帶還系在身上。男孩一直跑,為自由、為新鮮的空氣和清新的陽光歡欣鼓舞。他跑到一個懸崖的邊緣,飛濺的瀑布迷亂了他的眼睛,他被絆了一跤,摔下崖去。在他驚叫的時候,他被掛住了,是媽媽的裙帶鉤住了樹根,「哦!媽媽的裙帶是這麼的堅固!」孩子借著帶子爬上了岩石,然後繼續堅定地走向新奇的世界。親情就像母親的裙帶,在我們小的時候,給我們親密依戀、安全與歸屬感。隨著成長,孩子們漸漸有了自我意識,有了自己獨特的情緒體驗,對生活與行為方式也有了自己的選擇。當孩子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步履維艱地走向社會的時候,尋求與他人豐富的友情,認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樣,看起來要比親情更重要一些。其實,親情依然留存在人類意識的下層,像心靈的搖籃,撫慰著孩子們疲憊的心。親情是孩子們心理發展的原動力,有三個最重要的自我要素在親情的呵護下形成:依戀體驗,產生愛和被愛的能力;客體關係,獲得依賴與獨立,並擁有信任他人的能力;自我認同,協調自卑與自尊,創造與發展的能力。有些時候,親情也會給我們帶來煩惱。「媽媽的裙帶」太短,親子之間易於形成「糾結」,孩子與父母的腳步常常絆在一起,甚至摔倒,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親情的包袱。孩子面對未來躊躇滿志的時候,過於牢固的裙帶會限制孩子的社會化發展,讓孩子們覺得親情似乎在控制他。另一些時候,孩子們會把在外部世界體驗到的不安、挫敗、恐懼、敵意投射給父母,以為一切都是親情惹的禍。其實,孩子們不知道,對親情的憤怒是在磨礪自己的情緒能力,學習識別、體驗、釋放與管理這些情緒,人才能變得成熟。看看自然界,看看小老虎與兄弟姐妹、父母之間的打鬥,你就知道那小傢伙在鍛煉自己求生的本領。不管父母對孩子多麼厲害,內心都被愛所驅使,恨也是愛的同義詞。愛孩子愛得過分,把孩子納入自我範疇,忘了彼此的邊界,以為孩子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內心一刻也不能安寧,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好的父母能夠妥善利用親情這根裙帶,該放長的時候放長,該鬆開的時候鬆開,容許孩子去創造他自己嶄新的未來。不過,讓孩子離開自己,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孩子與父母雙方都要體驗那種分離的痛苦。由於害怕這種痛苦,親情會無意識地創造出隔離與誤解,以此來對抗依戀與關係的糾結。彼此對關係的憤怒越來越明顯,衝突升級,分離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內部的衝突都有非常的意義,關係依戀越厲害的家庭,孩子與父母的衝突也越激烈,不然分離永遠不能實現,孩子也永遠長不大。這裡,我們要感激親情的偉大,不管遭受到多少來自孩子的誤解,當孩子需要的時候,親情總是那麼義無反顧。再來說說孩子們的事,孩子的許多問題是成長的問題,他們在每個階段都可能會犯一些與年齡相關的錯誤。不過,父母要記住:犯錯是孩子的權利!親情有一個自然的傾向,就是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錯誤,以為犯錯誤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實,敢於犯錯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適應成功不能適應挫折的孩子,反倒是沒有出息的。親情還有另外一個傾向,就是父母以為孩子一定要嚴加管理,不教不成方圓。其實孩子就像一棵小樹,給他時間和空間,他自然會抽枝拔節,變為國家的棟樑。等待孩子長大是每一對父母都必須認真面對的事情。當然,我們也觀察到有些親情存在著傷害,孩子們在親情互動中傷痕纍纍。其實,很多早年來自親情的心理創傷,其根源還是自己,心結總是通過自己慢慢地賦予意義來形成。由此,我們把成長的煩惱歸罪於父母,逃避本該屬於自己的責任。如何來解釋父母給予孩子的壓力、不信任與否定是很重要的。首先,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動機;其次,要知道否定的情緒只是親情中一個小小的部分,親情涵蓋著最堅貞、最偉大、最不離不棄的全部人類情感,不要因為一棵樹而失去一片森林。有時候,孩子們會依戀雙親中的一個,排斥另外一個,以為一個對自己好,另一個對自己不好。其實,兩種類型的關係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溺愛孩子,另一個就會變得苛求,這是均衡的要素。我們該感謝的不是那個喜歡溺愛孩子的人,而要感謝那個敢於苛求的人,因為在親情中他同樣失去很多的東西,比如共情、依戀需求、正面感激、積極情緒等。親情永遠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儘管在一些時候,親子間的互動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父母只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會在親情的撫慰下回歸。同樣,孩子們只要保持對父母的尊重之心,親情間再激烈的衝突也會化於無形。但願親情隨著時間慢慢沉積在孩子們的內心,沉積下的都是金子,彷彿豐富明亮的礦脈,開掘不竭,讓孩子們的心靈永遠承載著人類偉大親情的滋養,並且閃耀著人性的熠熠光輝。成長的煩惱第三章陪孩子長大李子勛親子關係36講第三章成長的煩惱理解萬歲——青春期的變化與家長的技術社會工作者、心理工作者、醫生和研究青少年的專家,都會談到「青春期」的概念,一般會把孩子從少年到成年這個階段定位為「青春期」。現在孩子成熟都比較早,青春期會從十一歲半到十四五歲,女孩比男孩早一點,有近半年到一年的差別。提出青春期的概念,是為了在青少年教育上起作用,但實際上,過多的關注青春期,反而使青春期的問題變得明顯,因為人的視覺有一種創造力,關注什麼,什麼就變得明顯,容易被擴大。在50年或60年以前,沒有提青春期的概念,國際上也沒有談到青春期,但很多青少年都在健康成長。現在有了這個概念,醫生、青少年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便開始對青春期的孩子作研究,總結出了很多問題。研究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常有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逆反,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關係會突然惡化,過去非常依戀,跟爸爸媽媽都很親密,現在爸爸媽媽碰他的頭不行,進他的房間不行,碰他的東西也不行,他開始為自己的權力較勁。這樣的孩子在社會上常常有攻擊性,有敵意,帶有批判性,看什麼都不慣,都覺得不好,不完美。實際上,這樣的孩子有完美主義的內心追求,只不過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來表現的。第二個問題是雙向性,青春期的孩子藐視權威,又盲目崇拜,兩個傾向同時存在。比如說,很多追星族都是青春期或者青春後期的孩子,他們內心藐視權威,否定一切,又盲目崇拜;他們有時有極端的道德感,喜歡譴責,有時又極端無視道德,會做一些違背公眾道德的事;他們勤奮,同時又懶惰,遵守紀律,又破壞紀律。在遵守紀律和破壞紀律里都找到快樂,在盲目崇拜和否定權威里都能享受到快樂。其實,孩子的成長動力正隱藏在這種雙向性的矛盾中,不管破壞還是創造,孩子都充滿激情,這是快樂的動力。第三個問題是追求神秘主義,有的孩子會神神怪怪的,喜歡看偵探片、鬼片,嘴裡會談迷信,包括宗教、十字架,甚至有些孩子會把兩個筆捆成十字架,做禱告。追求神秘主義的背後是對世界好奇,從書本和父母教導中看到的世界太過乏味,孩子通過追求神秘來自娛自樂。當然,其中也存在很多自我暗示的、誇大自我的、獲得超能力的、成為權威人物的青春期夢想。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矛盾的現象呢?這是因為人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內心世界,一個是外部世界,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兩個世界的邊緣。小的時候只是跟父母或者小學同學接觸,跟現實的接觸有限,他的感覺更多來自內心世界,基本上,主要情感、生活都依賴家庭,而家庭本身就是和社會有邊界的。在進入青春期後,孩子要開始社會化了,他知道家庭待不住了,他要到社會去尋找朋友、情感、事業,要學習,要成功。因此,青春期就成了邊界地帶,在這個邊界地帶,孩子有一半是內心的,有一半是外在的,兩方面一直混雜在一塊兒,這就是他的雙向性的來源。因此,心理學一般認為青春期更好的說法叫「過渡期」,過渡期是流動的概念,它表示孩子正在走過一個階段,處在過渡的過程中,而不是已經形成了結果,它有時間性,不是永遠的,更不是定型的。家長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技術一,要表現出適當的無知。孩子十歲前,媽媽扮演的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強有力的後盾,給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十二歲青春期來了以後,這樣就不行了,孩子十五歲後如果還表現出無所不能,什麼都懂,孩子都要聽我的,就極其糟糕。首先要把自己從權威的角色上放下來,應該說:「媽媽不太知道你們現在想什麼,要做什麼,你需要媽媽什麼樣的幫助,詳細告訴媽媽好不好?」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權威、尊嚴,往往嘗試著攻擊家庭的成員。我們要做一個選擇,既然孩子不再想當孩子了,自己就要慢慢從家長的角色中引退,在某些家庭,父母也可以來扮演孩子。青春期孩子的價值觀有些看起來是很荒誕,但是要傾聽他、尊重他,孩子就會逐漸變成大人,他慢慢會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如果家長採取查書包、偷聽電話、偷看日記等方法,結果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孩子為了討好父母繼續扮演孩子的角色,產生了心理學上稱為「退行」的現象,放棄成長的權利,變得幼稚化。這樣的孩子即使能考上清華北大,也是生活中的弱者,只能當一個普通的人。為什麼?因為他放棄了成長的權利,他的情商差。另一種是孩子選擇反抗,因為他覺得如果我不能挫敗父母,我就長不大。很多孩子逃學不是因為不喜歡學習而是為了反抗父母,父母希望他好好學習,他就不好好學習,看父母怎麼辦。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挫敗父母,父母可以替代他做決定,但無法替代他學習。當然,並不是孩子有意識這樣想,而是他不上學引發父母改變了權威的角色,願意開始傾聽並滿足孩子一些心理需求的現象,引發了孩子從這個事件的象徵意義中得出上面的判斷,大約有10%的孩子會這樣做。技術二,對孩子好奇、保持興趣。興趣是什麼?興趣是對孩子欣賞的態度,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要讓他感覺到你對他有興趣。如果在一個部門當領導,對大家保持興趣、好奇,就會是受歡迎的領導,如果滿臉都是價值判斷、好惡,別人跟你在一起就會覺得不舒服。父母要把價值深藏起來,給孩子一個彼此衝突、矛盾、多樣的價值混亂時期,不要忙著幫孩子找到所謂正確的道路,那樣可能適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的判斷力與鑒別力,不能形成自我的價值傾向,結果是覺得是在為別人活著,為別人學習。讓青春期的孩子品嘗逆反情緒給他帶來的痛苦與麻煩,好奇地、用欣賞的眼光分享他自我選擇的價值觀、美感、哲學概念與邏輯。當然,幼稚在所難免,但這些幼稚的思想打著孩子自己的標識,屬於他自己的天地。尊重這些就是尊重孩子。家長能做的是提醒孩子社會規則:「你內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權利,面對客觀現實的時候要按規則辦事。」這樣做就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內心與現實的邊界意識,讓孩子可以在兩個層面來接納自己。成年人很多心理痛苦正來源於搞不清內心與現實的邊界在哪裡。技術三,學會對孩子示弱。示弱就是要善於在孩子面前裝傻。如果孩子遊戲打得好,你要說:「寶貝,媽媽好笨啊,這種事情都不會,你能不能教教媽媽?」孩子肯定會特別高興,當你慢慢地表示出對遊戲感興趣的時候,孩子也許就會慢慢失去對遊戲的興趣。原因是孩子玩遊戲的潛在意義是在有限的環境里尋找與父母分離的空間,如果母親也要玩,孩子的興趣就會大減,當然嚴重依戀遊戲的孩子除外。我遇到過一個諮詢者,他女兒是哈韓族,家裡擺滿了韓國的東西,韓國影星的照片貼得到處都是,女兒染著黃頭髮,吃韓餐,學韓語。一有韓國歌星演唱會,女兒曠課也要去聽。父親是一個公司的部門經理,非常著急,問我怎麼辦。我就向他建議,你也裝著是哈韓族,也把韓國明星照片貼在卧室里,也放韓國歌星的歌,也裝著學韓語。結果他女兒就把韓國明星照片收起來了,頭髮又變成黑色的了,為什麼?因為孩子需要和爸爸媽媽有區別,他一放韓國歌星的歌,女兒就特煩,「怎麼又放韓國的歌啊?!」知道為什麼?孩子其實是在表現逆反情緒,爸爸不讓我哈韓,我偏喜歡,看你怎麼辦。這表示她在長大,有了全新的自我,如果我們不壓制她,反而認同她,她逆反的動力就會終止。技術四,不管孩子提出什麼不合理的、荒謬的要求,決不能馬上駁斥他。對孩子提出的不恰當的要求,要說:「你的想法不錯,很有意思啊,不過我能問一下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能告訴我你進一步的計劃是什麼嗎?你能告訴爸爸媽媽能幫你做些什麼嗎?」這樣的提問可以幫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絕他,他反而會堅持。當你坐下來聽他計劃的時候,他就會發現自己什麼計劃都沒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媽媽認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實施。如果這時駁斥他,他反倒一定要實施。家長可以先說「yes(是的)」,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說「maybe(也許)」,盡量不說「no(不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過分的要求,其實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實現要求,而是要看爸爸媽媽的反應,是不是真的在意他,尊重他。17.重視孩子的需要爸爸媽媽不愛我我是河北農村的,性格比較內向,生活完全控制在父母手裡(我家是君主制度)。也許是因為性格的緣故,我顯得很沉默,不愛說話,所有的悲傷與快樂都是一個人獨自承受。很小的時候我就令所有的人不喜歡,長輩們對我失望到極點,經常無緣無故或是為一點很小的事情讓我愛盡屈辱、嘲笑和譏諷。這一點讓我心痛無比。我的自尊心很強,最怕的是父母一次次的辱罵我,所以經常夜裡獨自流淚,痛哭失聲,他們不理解我讓我非常痛心。這個倒也算不得什麼,可是今天他們開始狠狠地指責我的性格,經常因一件小事就拿我的性格不好、不適應社會來強迫我,如果我不高興他們就說都是在教育我,為我好。他們總拿我和別的女孩相比,當然對比的主要是開朗的、會說話的,總說我怎麼怎麼不行,他們為有我這樣一個性格的女兒經常覺得苦不堪言,甚至會說因為造孽才生下我。他們要求我活潑開朗,愛說愛笑,社會交方面也要拿得出去。其實我不是那種軟弱的人,我只是什麼都很信賴別人,沒有主見,但是我總覺得世界上再沒有誰比我更失敗了。面對父母的這種愛,他們所給予我的評價,我覺得非常無助,經常做噩夢,請老師幫一幫我!從這封信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親子關係比較糾結,孩子太在意爸爸媽媽的看法,爸爸媽媽太捲入孩子的行為。實際上,一個發展比較好的家庭,每個人都有獨自的個性,並不那麼追求一致,但發展不好的家庭因為都缺乏獨立的個性,就會高度追求一致性,要求大家都一樣,彼此沒有界限才會讓人感覺親密。這個家庭的父母希望彼此一樣,大家都糾結在一塊兒,不要有區別,不要有差異。所以孩子表現內向爸爸媽媽就不認同,覺得孩子應該開朗些好,殊不知越希望孩子外向,就越對孩子內向行為敏感。其實孩子在某一年齡,內向和外向是同時存在的,父母關注內向,孩子的內向就被穩定地發展了。父母內向,感覺內向不好,對孩子的內向就更敏感,結果會把問題搞得很複雜。而且,這樣的問題可能還在於父母,他們不知道每個人都會慢慢地選擇自己怎麼生活,以什麼方式來生活,父母的介入干擾了孩子的自然成長,影響孩子對自己的接納,並削弱了孩子作決定的心理能力。父母對孩子的個性作評價要非常小心,心理學認為親子關係中存在一種雙重束縛。什麼叫雙重束縛呢?比如爸爸媽媽批評孩子不開朗,會導致孩子更不開朗,由於孩子更不開朗,父母就更批評她。所以孩子怎麼做都不行,如果努力地表現開朗那一面,爸爸媽媽又會說他不夠或者認為他並不是真正的開朗。父母不明白,正是他們過多的要求,才使孩子變得不開朗和內向。在這樣的批評中,父母覺得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卻感覺被傷害,在觀念上是為孩子好,在心理層面卻挫傷孩子,就像是一種悖論。這就是親子教育的陷阱,這樣的陷阱是掩藏著的,看起來沒有什麼,實際上孩子時時刻刻能體會到挫敗。很多學者強調要誇孩子,但不能胡誇,讓孩子覺得誇獎不那麼「值錢」。誇獎孩子是一個心理技術,誇獎不只是語言的誇獎,更多的是表現出美好的態度——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認同態度,比如信任,對他充滿著興趣,而且對孩子的存在感到幸福。如果父母喜歡說「不管你怎麼樣,只要你健康快樂的活著,我們就覺得很滿足」,孩子就會無意識地想讓父母滿足,會有事沒事也喜滋滋的,凡事都願意往好的方面想。父母喜歡說「孩子你必須好好學習」,雖然是表達關心和督促,態度上卻讓孩子讀到「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那麼,學習在本身的意義之外,有了更多的意義與壓力,孩子對學習厭煩就會是早晚的事。父母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管他聰明也好,愚笨也罷,都無條件接納,孩子就會按照天賦的能力順利發展,甚至會比別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和自我感。即使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能幹的孩子,如果父母總是有條件,有選擇地接納,孩子就需要把自己割裂,分出什麼是好的,父母喜歡的,什麼是壞的,不被喜歡的。他要花出精力來處理,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成長與學習。那麼,是不是可以老誇孩子?不!孩子不能無條件地誇,誇也會誇出毛病來。誇什麼往往也意味著在否定孩子另外的什麼。所以,接納、欣賞孩子比語言的誇要好,誇是尋求孩子與父母價值觀念的一致,接納、欣賞可以存在雙方的價值差異。語言上的表達會給孩子誤解與錯覺,接納他、信任他的態度是不容易被曲解的。信中這個孩子說了很多父母如何不喜歡自己,其實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父母總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樣子去塑造她,實際上是父母太喜歡她而失去了理智。其實,爸爸媽媽拚命地批評她,從內心來說是焦急,他們覺得孩子內向不符合社會要求和人際原則,擔心孩子的競爭力會比較弱,實際是在擔心孩子,只是愛得過度了。他們無意識地想替代孩子去生活,希望孩子像自己這樣,或者像他們心中想像的那樣去生活,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權利。從動機來講是非常好的,是愛孩子。女兒一定要覺察到爸爸媽媽不是討厭她,不喜歡她,恰恰是太喜歡她才會變得焦躁不安,沒有辦法。這個女孩真正的問題是過度認同父母,試圖讓父母滿足,忽視了自己的需要,也忽視了自己的能力。現在來抱怨父母是缺少對自己的覺察,其實只是她一直在讓權,讓父母對自己的介入太多,現在她又把全部的責任推給父母。心理醫生可能會引導她意識到要擺脫困境,需要重建一種觀念系統,看到自己個性中的優勢,並把這封信看成自我覺察與分析,與過去告別,重新發展和評價自己。有些時候,孩子可以在父母親面前表現得更加主動一些,讓爸爸媽媽的擔心減弱,給他們傳遞與以往不一樣的信息,表現出認為爸爸媽媽說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態度。比如,主動和爸爸媽媽交談,談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現出有些事情必須由自己來決斷,讓父母聽從自己的安排,讓爸爸媽媽看到孩子是可以信賴的。信中談到爸爸媽媽越批評她,她就越弱,這是一種讓權,她放棄了自我的決策能力,轉而依賴父母,以為這樣會好,結果卻更糟。她表面上一直在服從,內心卻在不滿、痛苦,結果是更有壓力、更弱、更內向、更不能作決定。她什麼都讓爸爸媽媽來決定,什麼都不說,等爸爸媽媽說了她才動。這種做法看起來是順從父母,實際上卻讓自己與父母捲入一種循環關係,越來越糟糕。結果爸爸媽媽還認為自己預見對了,孩子真的被她的內向給害了,甚至為了幫助她再加一把勁,反而火上澆油。其實孩子不是被內向害了,而是被父母執著的觀念害了。18.創造獨立空間男孩和繼母的衝突有一個男孩在節目組下班的時候打來電話,他說我的問題不是跟親生父母的關係,而是跟繼母的關係。他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由於生病過早地就離開了他,爸爸其實很愛他,繼母沒有出現的時候,也沒有覺得自己缺失太多,爸爸既當爸爸又當媽媽,很多需要都可以滿足他,爸爸是一個工作能力很強的人,事業不錯,他覺得挺幸福的。可是爸爸肯定不能一直這樣,後來有一個非常年輕的女性出現在爸爸的生活里,爸爸就跟他說,我可不可以再婚?男孩說,當時我非常開明,我說爸爸也要有自己的幸福,沒有關係,可以。我很痛快,爸爸於是很感激我。我原以為跟這個陌生的女人相處挺簡單,但是沒有想到,這個很年輕的女性以前沒有做過媽媽,進入到我的家庭之後,甚至還有一些孩子脾氣,所以和我之間發生了很多衝突。比如說有的時候,可能餐桌上有一盤兩個人都喜歡吃的菜,就會出現一些挺尷尬的局面。爸爸就像帶著兩個孩子,這個兒子一方面就覺得這個女性怎麼可以這麼像小孩?因為她畢竟是自己的長輩。另外一方面就覺得爸爸太累了,太辛苦了,憑什麼要找這樣的女性?爸爸好像不但沒有減輕負擔,反而更加累了。除此之外,這個男孩還說,跟繼母相處的確不太容易,不是簡單地以心換心就能夠相處好。他說他曾經做過很多努力去接近繼母,關心她,尊敬她,但得到的結果並不好。他說是不是繼母的人格有問題?個性有問題?還是和繼母相處的確是一門學問呢?我們知道,一個家庭裡面住的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親密的人。相對而言,繼父、繼母則像家庭的一個闖入者,是陌生人。不管是繼父還是繼母,首先會使家庭的親密關係發生變化。本來在母親離開後,爸爸和兒子慢慢會建立一種親密核心,維繫家庭內部的穩定。繼母來了以後,爸爸和兒子就得分開一些,總得有一個空間讓繼母進來。孩子因此必須放棄一些權利,他要意識到繼母來了以後生活是會變化的,假如他希望繼母來了不變化,還像過去跟爸爸那樣好,這個想法顯然不成熟。實際上,一旦繼母來了以後,這個孩子就應該退出來,讓爸爸和繼母有足夠的空間來過他們的愛情生活。電話里講到繼母比這個男孩大不了多少,她跟男孩的爸爸在一起,容易在男孩心中引起混亂。十七歲的男孩正處於內心很複雜的時期,性的好奇與衝動常常會被激發。一方面他要維繫對母親的尊重,不會那麼快地接受繼母;另一方面需要感覺安全,壓抑對繼母的好感。這些都是倫理焦慮,為了平息這些焦慮,與繼母保持邊界就很重要。對繼母的不喜歡,攻擊或貶低,都可以獲得邊界感。加上繼母跟男孩差不多是同齡人,男孩要叫她阿姨,這也會引起男孩的憤怒。繼母作為妻子來講,會跟男孩的爸爸開玩笑,瘋、鬧、撒嬌、調情等等,本身是夫妻間的正常行為,但在男孩看起來則不正常。如果是爸爸和自己的媽媽這樣鬧,他也許能接受,但是跟另外的女性,他會覺得很不舒服。這是角色混亂,男孩不容易把繼母看成長輩,他的內心就會分裂成兩面——接受或否認,這樣他的視覺就會受內心影響,特別在意繼母的行為。假如繼母的行為不像長輩,那麼她作為長輩的角色就更加不能建立起來,混亂就會繼續。因此男孩對繼母很挑剔,把憤怒投給她,看到她很多缺點,都非常自然。通過攻擊來表達態度,設立邊界,男孩就會重新找回自己的角色。繼母走進家庭後,父親應該和她有獨自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他和繼母的情感生活不會受到兒子的影響,也不會被兒子感覺到。同時兒子也要有空間,可以不受繼母存在的干擾。父親要把握好這兩個空間,不能讓它們過多交融在一塊兒,交融會有象徵意義,即家庭中的兩個男人需要娶一個女人回家,父親需要愛與性,兒子需要照顧關心。父親要學會在跟這兩個人同時交往的時候,設立邊界,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太太打情罵俏。當然繼母也要學會有孩子在的時候,要像成年人一樣生活,繼母要矜持、莊重一些,避免讓男孩受誘惑,產生反感。當然,在他們夫妻自己的空間里,想怎麼瘋怎麼鬧都可以。孩子與父親和繼母在一起的時候,也要擺出小輩的身份。單獨和繼母在一起時,要有分寸與節制,不要希望繼母來討好自己,也不要去討好她,平等對待就可以。單獨跟爸爸在一起時則還可以像哥們兒一樣很親密,這樣的話這個家庭就容易和諧。父親要做到這些是需要精力和時間的。實際上在很多家庭里,父親在工作、掙錢,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因此娶來一個太太放到家裡,兒子只能和繼母作伴,他們不是做朋友就是做敵人。但是做朋友會有倫理問題,比如說,十七八歲的男孩有性意識了,而繼母常常是一個年輕、漂亮、有情感的女性,他跟繼母太近會不太好。因為他跟繼母很近,就會產生焦慮,擔心自己會不會產生壞念頭、壞想法,儘管這些想法是很自然的,但作為一個沒有經驗的男孩會有罪惡感,害怕這些本能意識。同樣,繼母也要考慮這樣的禁忌,實際上這是一種亂倫禁忌。一般來說如果男孩大了,就不會鼓勵他和年輕繼母有特別親近的關係,而是應該保持距離。大概在半年前,節目組還接到過女孩的來信,也是類似的問題,說和繼母相處不好。她說,開始,表面上兩個人處得都挺好,繼母願意對她好,她也願意對繼母好,可是後來她就發現繼母總是在鄰居面前說她壞話,有時還會在父親面前說自己如何不好。她聽到後覺得繼母很虛偽,從前對她好都是假的,那以後兩個人就很難再相處了。其實女孩和繼母的關係和男孩的不一樣,女孩的爸爸帶來另一個女孩,家庭關係更加混亂。為什麼?由於這裡沒有倫理的禁忌,競爭和控制父親會更加白熱化。同樣,父親對女孩的情感和對繼母的情感有時也很難分清楚。有時,父親也是因為分不清對女兒的感情,才匆匆地娶個女人回家。繼母來了競爭自然開始,基本上沒有協同的地方。如果兩個女人年齡差距大還好平衡,差距不大的話,父親自己有時也會混亂,彷彿兩個都是女兒。有些時候他會不清楚對妻子的愛和對女兒的親密感。因此有時父親會對女兒很厲害,這並不是不愛女兒,而是要澄清自己。對女兒來講,天生和媽媽有對父親控制的競爭,媽媽要是離開了,她失去了對手,繼母會成為新對手。對男孩來講,和繼母的關係會與女孩稍稍不同,男孩都渴望女性的溫暖,希望得到女性的照料,這種渴望會比對父愛的渴望高得多。所以,如果繼母像媽媽,男孩很容易和她搞好關係。一般來說,男孩容易和繼母搞好關係,尤其是繼母主動接近他的時候。男孩都比較寬容,容易接納,除非繼母完全無視他,在父親面前撒嬌,或者干一些孩子氣的事情,男孩才會瞧不起她,會因為瞧不起而不願意接受她。如果繼母的行為很大方、得體,對男孩關心也很得當,既不過分,也不疏遠,那麼男孩就比較容易和繼母相處。尤其是繼母關心照料孩子的生活,比如幫他做飯、買衣服,點點滴滴的很多方面都照顧到,男孩就容易和她很親。女孩就不容易和繼母相處好,因為女孩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很多女孩小時候跟媽媽的關係不好,就是因為媽媽管得過多,所以反感媽媽。女孩從小就會管理自己,繼母來了以後,對她並沒有很大的幫助。從文化角度來看,女性的內心和男性也不一樣,雖然表面上看女性是弱者,但實際上心理學家研究後發現,女性其實是強者,她的內心就是一個家。但不能因此就說女孩和繼父的關係一定容易相處,為什麼呢?因為繼父帶有危險性。每一個有性覺醒的女孩,在有性意識的時候,任何男人對她而言都有危險性。一個陌生男人走進她的家,本身的危險就非常高,女孩為了使危險等級降低,常常對繼父產生攻擊性的慾望。比如,對自己說「我討厭這個人」,內心就能安定下來,會覺得不那麼危險,也會認為繼父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尤其是青春後期的女孩,十六七歲到十八歲,還沒有完全形成成熟的性意識的時候,和繼父的關係容易出現混亂。如果她和繼父太親密了,也會產生倫理焦慮,減低焦慮的心理策略就是把繼父當作敵人。跳出這個家庭,從普通意義說,父親也不能夠希望繼母愛自家的孩子像親身的孩子一樣。儘管很多道學家都認為,繼母應該比對親生孩子還要好地對待過繼來的孩子。但站在人性立場上,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實上,自己生的孩子和別人生的孩子,內心感覺肯定不一樣,所以不能夠強調繼母一定要對孩子好到像他爸爸一樣,這樣做其實對繼母不公平。李子勛支招:如何與繼父繼母相處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跟繼父繼母相處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第一,尊重。要尊重這個人,接納他(她)的身份。第二,善待。除了競爭之外還要學會關心他(她)。第三,最重要的一點,要學會有距離。因為畢竟不是親生父母,應該保持距離。保持距離是為了減輕內心焦慮,和繼父或繼母過度緊密會使問題出現更大的麻煩,保持一定的距離很重要。總之,善待他(她),關心他(她),知道分寸,明白他們和親生父母不一樣。對孩子來講,心裡難免會失落,沒有陌生人的時候,跟自己親生父母的關係很密切,繼父繼母來了,好像有一部分愛就失落掉了,這是必然的。建議孩子在父親或母親再婚以後,學習放棄一些權利,更加獨立自主,更懂事,替自己的親人爭爭面子。在繼父繼母面前有禮有節,父親或母親一定很高興,很感激。當他們在一塊兒有些顯得親密的時候,就找個合適的理由回到自己的房間。肯定要有一段時間感到失落,普通的孩子一般要經過三到六個月,自己就處理好了,新的家庭生活也變得自由和滿足。如果三到六個月以後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就需要跟自己的親人談一談,看看怎樣來解決。孩子也可以逐漸尋找社會情感,學習過積極的自我管理的生活,把親人託付給繼父繼母,加快自己的社會化。實際上,單親家庭有一個「糾結」的危險,如果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媽媽,害怕失去親人就會牢牢地控制親人。孩子會放棄很多東西來討好親人,這種糾結會使他完全失去社會化的動力,不願意和人交朋友,總是回家看爸爸回來了沒有,媽媽回來了沒有。父親或母親重新結婚,則可以破壞這樣的糾結,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獨立的,最終還是要和爸爸、媽媽分開,單獨生活。來了新的家庭成員以後,「糾結」自然鬆開,對孩子是好事。19.無條件地接納我在伯父家長大我是一個人前活潑、人後流淚的女孩,在家裡是老大。因為我不是男孩,所以才幾個月大的時候,父母為了生男孩,讓奶奶帶著我到處躲,結果後邊幾個也都是女孩,後來為了保住父親的工作,他們把我送到了伯父家,這樣我就一直喊著伯父爸爸,喊伯母媽媽。伯父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而我就成了第三個孩子,他們非常寵我、疼我、珍惜我,以至於養成我現在很霸道的性格。在那裡我生活了六年,可以說這六年是我人生最開心、最難忘的時光。七歲的時候我回到了親生父母的家裡,他們告訴我這才是你的爸爸媽媽時,天真幼稚的我,說什麼都不願意叫他們爸爸媽媽,不過,我還是得生活在他們身邊。在六年級時,我告訴他們想回到伯父家,但是被他們說服了,又不情願地留在了他們家裡。後來有好幾次我想偷偷回去,都被他們阻止了。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去年,我又說出了這種想法,結果挨了一巴掌,還被踹了一腳。但是當時我非常堅持,氣得他們要跟我脫離關係,那時我想無論怎麼樣,都一定要正視自己的感覺,就算伯父不要我,我也一定要脫離他們。我以此相逼,最後他們才將我送到了伯父家。雖然說現在回到伯父家了,但是我仍然非常痛苦,因為伯父每天都勸我,讓我回去,所以我現在整天都哭。我想問一問李老師,像我這種情況的孩子多嗎?我該怎麼面對自己內心情感的衝突呢?其實,她的親生父母應該能理解,這個孩子生下後幾個月就離開了他們,她的整個成長過程都是和伯父伯母在一起,自然會和伯父伯母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孩子在兩歲或者五歲以前,和誰接觸,就最容易和誰形成親密依戀,這個親密依戀在自然界有一種「印刻」作用。比如,經常看到電視中有這樣的鏡頭,一隻小鴨子或一隻小雞,它孵出來,睜開眼睛看到是人,就會把人當媽媽,會跟人走,聞人的氣味,跟著人就像跟著媽媽一樣。孩子在兩歲以前也會有心理印刻的效應,一些孩子一歲前就請保姆,被保姆天天帶著,以後他會離不開保姆,保姆走了孩子就變得很沉悶,很痛苦,甚至沒有活的慾望。這個女孩的伯父伯母一直帶著她到六七歲,陪她度過了心理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她所有的親密依戀和她所形成的情感對象,都指向伯父伯母。突然讓她轉到父母親身邊,任何人都不容易做到,除非她沒心沒肺。她和爸爸媽媽建立感情,像跟陌生人建立感情一樣,只能在以後的生活里慢慢培養。隨著她一天一天慢慢長大,明事理了,會懂得儘管在伯父伯母家長大,但是爸爸媽媽一直愛著她,思念著她,也給她撫養費。現在回到爸爸媽媽身邊,爸爸媽媽對她很好,這時候她慢慢會把一些情感投到父母身上。但伯父伯母依然是她心裡的父母。在關鍵時刻,痛苦的時候,第一反應還是伯父伯母。孩子小時候不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要真正和爸爸媽媽產生親密會在十六歲以後,度過逆反期,爸爸媽媽仍然溫柔堅定的愛她,她會慢慢表現出一些深層次的親密與依戀。孩子在六到十二歲這個階段,相對來說心理發展是比較安定的,沒有很大的起落。六歲以前很多東西都已經完成了,包括決定他終身的個性、行為色彩、情感模式、親密需求等。七歲以後,即便她和親身父母發展一點情感,那種親情並不深刻。爸爸媽媽要認同孩子,必須明白孩子有困難,不能要求孩子在身邊就一定要依戀自己,就要跟自己親密。要學會等待,最好的等待就是讓孩子慢慢地度過心理認同期,等他慢慢把父母親認同為自己的父母。比如說,寫信的這個女孩首先要和伯父伯母產生距離,雖然現實距離已經產生了,女孩走開了,但心理方面還要接受分離。伯父伯母不能像以前那樣關心她,她內心會很困難,也許還會不停打電話聯繫,無意識地想保持親密感。要應對類似的情況,爸爸媽媽首先要接納孩子對伯父伯母的感情,甚至鼓勵孩子去那個城市看望伯父伯母,放假的時候給她機會,讓她滿足親密的需求。他們要明白孩子見伯父伯母不等於不愛親生父母,見伯父伯母是因為她有親密需求,這個親密需求決定她內心的完整與安全感,周期性地回到伯父伯母身邊黏一陣子,內心可以得到滿足。如果父母完全拒絕她跟伯父家來往,封鎖伯父家的消息,反而會使孩子不安,她會慌亂,不能踏踏實實地,有可能每一天都過得不好。爸爸媽媽一方面鼓勵孩子和伯父伯母保持親密,另一方面還要扮演好爸爸好媽媽的角色,給她很多關愛,尤其是要無條件地接納她。這樣,孩子的情感就會慢慢重建與回歸。真正的回歸有一個前提:孩子沒有與父母產生隔閡。如果她回到家的這段時間跟爸爸媽媽不親近,爸爸媽媽就傷害她,比如像剛才說的爸爸媽媽踢她打她,再想回歸就會很難。孩子的內心永遠會有孤獨感。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個案,有個媽媽因為「文化大革命」必須到山西勞動,就把孩子寄養在姥姥家,孩子當時還不滿一歲,在姥姥家一直待到十三歲,要讀中學才回到爸爸媽媽身邊。爸爸媽媽在山西勞動時還生了一個女兒,妹妹從生下來跟爸爸媽媽一直沒有分開,和父母特別黏糊,感情非常好。姐姐十三歲回到北京讀初中,感覺跟他們三個人不是一家人,自己像個外人,從來不叫爸爸媽媽,一直到她二十五歲結婚都沒有叫過。女兒在外面說「媽」說得很自然,一見了面,「媽」字就吐不出來,莫名其妙地內心特別緊張,非常焦慮。每到放假她就跑去看姥姥,叫姥姥叫得很親,一直到姥姥去世。這個個案中的那位媽媽後來對兩個孩子非常平等,給妹妹買什麼就給姐姐買什麼,而且還更關注姐姐。否則姐姐永遠會覺得不平等,認為爸爸媽媽就是愛妹妹,不愛她。寫這封信的女孩處在「雙向情感」里,當她回到伯父伯母身邊,會想親生父母,覺得這樣做對親生父母有點殘忍。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又覺得對伯父伯母不公平,沒有報答養育的恩情,孩子內心希望對兩方面都好。如果她真的回到伯父伯母身邊,也不一定還會那麼安定,因為她已經知道真相,不可能像過去那麼坦誠與簡單。孩子在把親密感分給爸爸媽媽和伯父伯母的過程中,會有搖擺,一會兒會這樣,一會兒會那樣,父母得允許她搖擺,給她支持。實際上,這個女孩並不是完全排斥父母的,她只是需要時間。她現在搖擺在兩對親人之間,但這種現象不會永遠持續,她會慢慢選擇主導,在那個地方待下來。一方面,會保留對伯父伯母的情感,關心他們,報答他們。另一方面,她會穩定,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結成親子關係。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完成這個過程,不要著急,也不要沮喪,往往越想努力改善關係,孩子回歸的時間越延長。換一個角度想,有兩對父母在疼愛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這種幸福感建立起來,女孩就可以接受自己的情感變化,學著把兩邊的父母都當親人,人生也會變得更加豐富。李子勛支招: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港灣孩子在心理發展過程中是從親密關係里獲得安全感的,如果小時候知道被爸爸媽媽遺棄,或者因為工作等原因被放在另外一個親人甚至陌生人那兒,在他慢慢懂事的時候,就會有自我挫敗感。孩子會對親近關係不信任,不信任爸爸媽媽,埋怨爸爸媽媽不能夠保護他,把他扔給陌生人或者年老的親人。這種感覺是對親密關係的懷疑與否定。一個孩子缺乏與親人的依戀,成年後對親密關係可能就會沒有足夠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過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得到的,如果得不到,就會對親情不信任。不信任親人,會泛化到與社會保持距離,不讓人靠近自己,或在較親近的關係中感覺緊張,甚至出現社交的恐懼。當然,成長的選擇是多種的,儘管早年生活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親密需求發展的弱點,但是人總是有選擇的,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早年的生活並不能決定孩子未來的一生。童年只是給孩子一個基礎,就跟小學是中學的基礎一樣,但是小學學習不好不意味著中學就學習不好。所以如果孩子五歲以前沒有建立起來親密感,或者安全感不夠,在他以後的成長過程中還可以慢慢重獲安全感,青春期,青春後期還有成年期,每一個階段孩子都會面臨重要的選擇。孩子覺得以前對爸爸媽媽親密感不夠,就會更多地投情,更多地關心父母,內心就不再茫然了。慢慢地,他會發現在社會中跟朋友的關係也不那麼焦慮了。在心理治療中,許多與家人處理不好關係的根子,就在與父母的關係上,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會發現與家庭的關係也好了起來。時間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有耐心,給孩子穩定的關懷、更多的關心,和無條件的接納。時間可以幫助孩子覺察、感悟,並做新的選擇。
推薦閱讀:

在車上給孩子安裝安全座椅是什麼體驗?
科學證實:長時間看ipad、手機,並不會導致近視!近視的元兇原來是它。
形容孩子有哪些兩個字的詞語,求推薦?
最全最實用的英語單詞記憶法,讓孩子一天輕鬆記憶幾百個單詞!
如何知道孩子具有壓抑心理及對策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