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入行論》第200課 生西法師輔導

下面接著講「為趨入佛教而迴向」。願離惡趣苦,以及諸艱困,復以勝天身,迅速成正覺!字面意思: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遠離惡趣的痛苦,沒有任何身語意三門的艱難困苦,再以超勝天人的暇滿人身迅速成就圓滿正等正覺的果位。這裡迴向有幾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願離惡趣苦」,首先要保證不墮惡趣。因為惡趣當中有很多痛苦,有情在惡趣當中想要修學佛法,成就正等正覺的果位非常困難,因為自己本身感受嚴重痛苦的緣故。有些地方講地獄的有情很難憶念正法,為什麼?因為地獄實在是太苦了,有非常嚴重的炙熱、嚴寒等痛苦。當我們生病很嚴重,身體特別疼痛的時候,要憶念正法也有一定的困難。而地獄有情的痛苦遠遠超勝人間當中的任何形式、任何種類的痛苦,所以沒辦法憶念正法。餓鬼有情處在嚴重的顛倒和饑渴狀態當中,也沒辦法憶念正法。當我們被饑渴所折磨,很餓的時候,只會一心想怎樣找點東西來吃,那時如果要讓我們聽法或者幹什麼都做不到。如果先找點吃的把肚子填飽了,身體恢復到一種正常狀態,再來聞思修行才會比較順利。餓鬼是處於很嚴重的饑渴狀態,所以沒辦法修學。旁生處在嚴重的愚痴當中,也沒辦法修持佛法。因為三惡趣有很多的痛苦,所以沒辦法成為修習善法的所依。此處我們是要迴向趨入佛教,所以首先要願一切有情不要墮惡趣,這個很關鍵。第二句是「以及諸艱困」:儘管我們離開惡趣得到了善趣,但在善趣當中如果我們的三門都非常艱難困苦,也是很麻煩的。比如我們的身體遭受很多痛苦,或者我們的語言方面有很多不遂意的地方,或者我們的心遭受了很多苦行,由於我們要為了遣除這些艱難苦行而奔波,這樣即便得到了善趣也沒辦法修行善法。所以我們階梯式地迴向:首先遠離惡趣,得到善趣之後再遠離善趣當中的諸艱困,保證我們能夠有比較充足的時間和資具,然後去修行正法。第三句是「復以勝天身」:在人天善趣當中,我們必須要爭取獲得超勝天人身體的暇滿人身,所謂「勝天身」就是超勝天人的身體。什麼樣的身體能超勝天人之身?一個普通的人身能夠超越天人的身體嗎?超越不了。因為天身和普通人身同樣不修學佛法,但天人的身體有光芒,天人擁有諸多受用等莊嚴的程度,這些都是遠遠超勝人道的。所以我們並非發願得到一個普通的人身,我們要發願得到真正能夠超越天人身體的暇滿人身。暇滿人身雖然在受用或者其他方面遠遠不如天人的身體,但是暇滿人身可以修行佛法,是修行佛法真正殊勝的所依,在這個方面是超勝天人的。因此此處的「勝天身」就是指暇滿人身的意思。現在我們得到了暇滿人身,一方面有充足的時間和機緣來修持正法,另一方面我們既不是太貧困,也不是太過於富足;既不是純粹的痛苦,也不是純粹的快樂,這樣就有很多機會憶念正法。如果純粹是痛苦,就像前面的惡趣眾生一樣,就沒辦法憶念正法;如果是純粹的快樂,像天人一樣忙於享受,也生不起出離心。南瞻部洲的暇滿人身,第一是它有苦有樂,不是極端的苦,也不是極端的樂。而且南瞻部洲的人有很超勝的智慧力,可以接受正法也可以修行正法,這些方面都成為接受佛法的很好基礎。我們首先要發願得到超勝天人的身體,然後在此基礎上必須要修行佛法,修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有機緣的道友還可以修持密法,就可以迅速成正覺。這裡的「迅速成正覺」,我們可以理解為在一個暇滿人身上修學成佛。比如說在密宗當中,最上根利智的人六個月就可以成佛,或者有些三年、六年、十二年乃至在中陰成佛,反正就是一輩子當中解決問題。有些凈土宗修行者在一生當中精進念佛,死了之後見到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相當於也是一輩子成就,因為到了極樂世界之後是絕對要成佛的。「迅速成正覺」也可以理解為:我們通過修道、發願連續性地獲得暇滿人身,然後世世利用暇滿人身來修道。這樣連續不斷地修道、發願,得到暇滿人身再修道,就可以成正覺。上根者用三個無數劫修行佛法,到達成佛的果位。雖然我們感覺三個無數劫很長很長,但是相對於整個輪迴來講,還是屬於非常迅速的。從無始的角度來講,我們流轉輪迴根本沒辦法計算有多少劫,以後如果未解脫,仍然是看不到邊際的。所以說如果能夠以三個無數劫來修持成佛之道,算是很迅速的了。有些地方講根本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可能我們在幾十次人身當中就可以成佛,就能得到正覺果位,這也可以從這個方面理解。所以「迅速成正覺」可以解釋為:今生當中或者連續幾生當中都得到人身,並且通過修持殊勝的正法而獲得正等覺的佛果。這也是前面我們提到的階梯性迴向,首先遠離惡趣獲得善趣,得到暇滿人身,然後通過暇滿人身修道成正覺,這就是成佛之路。願諸有情眾,殷勤供諸佛,依佛無邊福,恆常獲安樂!這裡主要迴向:在我們有機緣的時候一定要供佛,因為供佛的福德非常巨大。字面的意思,就是願一切有情都能夠殷勤地供養一切諸佛,並依靠供佛的無邊福德,或者依靠佛陀本身的無邊福德,願能夠恆常地獲得安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佛陀通過三個無數劫修行殊勝的佛法、善法,已經圓滿了一切的功德,清凈了一切罪業,所以在所有的福田當中沒有能夠超過佛陀的。我們在做善業和惡業的時候,如果對境越猛烈、越特殊、越殊勝,所得到的善業或者惡業的力量就越大。比如我們緣佛陀這樣一個很嚴厲、很殊勝的對境去打罵誹謗,得到的過失就很大;如果對這樣殊勝的福田做供養、讚歎,得到的功德也會很大。我們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或者金剛上師也是一樣。如果對金剛上師讚歎、供養、禮拜,這樣功德非常大;但如果對金剛上師故意生起邪見,或者辱罵、打擊,或者給上師的事業製造違緣等等,這方面的過失也非常巨大。因為對境太嚴厲、太殊勝的緣故,任何很小的善惡都會無窮無盡地增長。「殷勤供諸佛」有幾層意思:第一,佛陀是所有福田當中最超勝的,因為佛陀的功德已經圓滿了,是特殊的對境;第二,我們對佛生起信心本身是一種善業,對佛有信心,再加上願意供佛,這是自己內心得到安樂的一個因;第三,供品清凈,我們供佛時都喜歡用清凈的水、油燈或是清凈的香、鮮花、水果等等,這樣的供品是很善妙的;第四,供佛時的殷勤,所謂殷勤就是很歡喜、數數地去供,像這樣殷勤地供佛,因名言當中業果不虛的緣故,肯定能夠得到很大的善業。如果我們造了殊勝的善業,就一定能夠得到很殊勝的功德,所以講「恆常獲安樂」。有了如是清凈、如是殊勝的善業的因,順其自然一定能夠得到很清凈、殊勝的安樂果。有些人說供佛沒辦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其實並不是這樣。佛陀就是很殊勝的福田,如果我們去供養、祈禱這樣殊勝的福田,不可能得不到功德,不可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在《賢愚經》、《百業經》當中有很多公案:有些以前很貧窮的人,只是對佛產生很清凈的信心和歡喜心,雖然用很下劣的飲食供養佛陀,有些人的福報是在當世就成熟了,有些的是在後世成熟了。比如貧女向大迦葉尊者供養了一碗臭米湯,她(因病爛掉)的手指掉在了米湯裡面,大迦葉尊者享用了米湯之後,這個貧女死後就升天了。怎麼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絕對是可以的。有些人可能是考慮到其他的因素,比如利益眾生、幫助別人,認為只是供佛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但是通過佛經的教證、理證和很多事例來看,這個觀點無法成立。佛陀本身就是殊勝的福田,如果我們通過很清凈的心去供養、禮拜、祈禱,讓自己獲得了善業,肯定會改變自己的身心,這樣一來命運肯定會改變。為什麼可以得到殊勝的福田?為什麼能夠得到殊勝安樂的根本?第一,佛陀的本身就是很殊勝的福田;第二,我們以很清凈的心對佛陀產生信心,從而產生一個想供養的心,有清凈的供品,有殷勤供養的方式,這一切的因緣都和合了,就能夠得到很超勝的功德,就可以獲得安樂。當然作為修行者來講,還要加入很多因素,比如說以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來攝受,或者有些以密乘見攝受做薈供等等。伴隨自己見解的高低不同,供養也分為一般、中等和非常超勝的。有的人認為能供所供都是無二無別的,或者能供所供都是一體的。根據自己不同的見解可以安立很多不同的供養方式。「依佛無邊福」:佛陀的福德到底有多大?有時我們只能說是無邊,沒有辦法衡量。的確佛陀在三個無數劫當中,通過最清凈的菩提心修持了很多善業,怎麼可能度量得到邊際呢?一剎那當中緣一切有情做一次善法,都能夠得到很多功德,那麼佛陀在三個無數劫當中連續不斷地行善,功德怎麼不是無量無邊呢?通過我們凡夫人小腦袋裡面的一點知識、智慧,想要衡量佛陀的福德到底有多大,那絕對是沒辦法的。有時候我們太相信自己了,覺得這怎麼會不可思議呢?應該不是不可思議。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智慧是很膚淺、很欠缺的,沒辦法揣測非常超勝的對境,就像一個幼兒園的兒童沒法揣測大學的課程一樣。佛陀的福德的確只能用無邊無際來進行暫時、大概的安立,只是為了讓我們生起信心而已,真正來說是沒辦法宣講的。經典上說,佛陀化現無數的廟舍,通過佛的梵音和智慧、辯才不斷地宣講佛陀的一個功德,一個劫都宣講不盡。有些人就會產生懷疑,這怎麼可能呢?這種情況只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太欠缺了,隨著我們智慧的增長,對很多不可思議的境界、功德,逐漸會產生信解。龍樹菩薩在《寶鬘論》當中曾經形容過佛陀的福德,我們通過這個對比,大概能夠知道佛陀的福德是什麼樣的。他主要是從佛陀色身的側面來講述佛陀的福德,法身的福德沒法講。在《寶鬘論》第三品當中,講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要得到一個緣覺果位,必須要在一百個劫當中積累資糧。整個世間當中所有緣覺的福德,以及聲聞乘中所有有學道和無學道阿羅漢的智慧福德,再加上整個世間當中一切眾生都得到善趣的福德的總和,所有這些福德的總和再乘以十,才僅僅可以得到佛陀身體上一個毛孔的功德。每一個毛孔都是這樣大的福德,所以我們說供養佛陀一個毛孔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實在沒辦法衡量。假如說佛陀身上有兩萬個毛孔,這兩萬個毛孔福德的總集,再乘以一百倍,才得到佛陀的八十隨形好中的一個好的功德,每一個相好都具有這麼多的功德。所有這些妙相的功德加在一起再乘以一百倍,才得到三十二相中前面二十九相當中的一個相好,其餘的二十八相每個都需要這麼多福德。所有二十九相好的福德的總集再乘以一千倍,就得到後面最特殊的三相之一:佛陀的眉間白毫相。佛陀眉間有根白毫,白毫平時是右旋而住的,拉開之後有一肘長,放回去之後又會在眉間右旋而住,這個稱之為佛陀的眉間白毫相。眉間白毫相福德的十萬倍,能夠得到佛陀無見頂相的功德。無見頂相福德的一千萬倍,才可以得到佛陀的最後一相:十力法螺相,也就是佛陀具六十分支梵音功德中的一支[1]。我們看唐卡上佛陀的喉間畫有三條線,就是代表佛陀的法螺。這裡只是描述色身的功德,而且只是為了讓我們生起信心而作的大概描繪,佛陀真正的功德大得沒邊,沒辦法衡量。佛陀的法身功德也非常大。因此,如果我們了解佛陀是如此殊勝的福田,然後平時在佛面前頂禮、供養、供水、供香、供燈等等,自己先能夠產生信解,有了信心再去供養肯定不一樣。以上是引用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的觀點,大恩上師也翻譯過,我們以後可以去查法本,看看第三品剛開始是怎樣講佛陀三十二妙相福德的。我們得以緣如此殊勝的佛陀作供養,依靠供養佛陀的無邊福,或者理解為依靠佛陀本身具有的無邊福德,眾生可以恆常獲安樂,得到巨大的善根。這些善根在成熟的時候,當然毫無疑問可獲得巨大的安樂。也願有情眾生通過供佛的方式如是得到福德。再過段時間過年了,除夕的時候,寺廟裡面又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去燒香、供燈、祈禱,還有的在佛像面前頂禮供養,供錢也好,供香也好,供花也好,這些功德非常大,我們應該隨喜。假如我們在旁邊給他迴向,這個功德也特別大。有些眾生不懂迴向,只是用很小的心量作一些很小的迴向,假如我們通過自己的菩提心或者空性見等等,替他們做一些殊勝的迴向,願他們暫時離苦得樂,究竟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這是非常好的。戊二、迴向成為諸出世間意願之因:接下來我們迴向,願我們的善根能夠成為一切出世間的意願之因。菩薩願如意,成辦眾生利,有情願悉得,怙主慈護念!獨覺聲聞眾,願獲涅槃樂!字面意思:願菩薩能夠如意地成辦有情的利益,願一切有情都能夠獲得諸佛菩薩怙主們的慈悲護念,願一切獨覺和聲聞修行者都能夠獲得涅槃的安樂。從三類進行分別迴向。首先迴向的對境是菩薩:「菩薩願如意,成辦眾生利!」那麼菩薩還需要我們做迴向嗎?我們要知道菩薩主要是利益眾生的,如果是殊勝的大菩薩,他內心當中的功德當然很圓滿。但是大恩上師在講記當中說過,菩薩有很多種,有些是剛發心的菩薩,有些是資糧道的菩薩,有些是加行道的菩薩,有些是見道或者修道的菩薩,有些是成佛之後又倒駕慈航顯現的菩薩,比如說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他們本身是佛,但是顯現菩薩的身份來度化眾生。菩薩在世間當中是以度化有情、成辦有情利益為己任的。因此在這裡我們迴向:願菩薩能夠如意地成辦眾生利益。難道菩薩自己還沒有能力成辦嗎?我們前面講了,菩薩種類有很多,有些已經功德圓滿,有些也不一定。比如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他們也在為眾生利益而奮發。因此我們也迴向他們,願這些資糧道、加行道或者初發心的菩薩們能夠成辦眾生利益。這些凡夫菩薩,在弘法利生的過程當中可能有些眾生不配合,自己相續當中的功德還不圓滿,所以我們通過迴向助他一臂之力。至於已經登地的聖者菩薩們,他們弘法利生的事業非常圓滿,都能夠如意地成辦眾生的利益。他們不論自利還是利益有情都已經功德圓滿,這方面我們不需要再做什麼,但是我們也要迴向願他們能夠順利地調化眾生。畢竟調化眾生這件事,不能夠單單看菩薩的功德圓不圓滿,還要看眾生是不是願意接受菩薩的調化。比如說我們的上師是菩薩,他在調化我們的時候,有時我們也不一定聽話,也會背道而馳,顯現上上師也沒辦法利益我們。還有菩薩在外面去利益有情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違緣、障礙,導致沒辦法如願地成辦利益有情的事業。度化眾生是雙方的事情,他雖然很想利益眾生,但中間也可能有很多魔障,或者因緣不具足,或者有些眾生不聽教化等等。所以我們這裡也迴向,願菩薩能夠如意地成辦眾生利,不管是想調化一百個眾生,還是一千個眾生,甚至調化一個國家的眾生,都能夠如願地調化。我們要迴向我們的善根:願正在住世、修道、利益有情的菩薩們利益眾生的心愿和事業都能夠如意成辦,這個很關鍵。下面是「有情願悉得,怙主慈護念!」我們也願有情眾生能夠得到怙主的慈悲護念。這裡的怙主就是上師三寶等等。他們內心當中的慈悲心是圓滿的,他們護念眾生的心一剎那都不會中斷。《百業經》中講,即使大海離開了波浪,佛陀也不會中斷對有情的護念。但這裡的護念是指有情真正得到明顯的加持。比如說有情在修世間法的時候,他能夠如願得到上師佛菩薩的加持、得到護法神的加持而成辦;或者有情在修佛法的時候,他能夠得到明顯的加持而使修行突飛猛進,諸如此類。如果一個人接受到很明顯的加持,他的心相續就會轉變得很明顯,他會從以前的狀態中一下子出離出來。所以我們也願一切有情都能夠得到這種護念。前面第一種護念,不管怎麼樣,一切諸佛菩薩都一定會護念眾生的,這個已經得到。後一種護念我們也願有情得到,大恩上師在注釋當中強調過,我們要想得到這種護念,關鍵在於祈禱。上師在裡面講了一個很深的教言,說平時在我們腦海當中產生的分別念,比如說我在想一個瓶子,因明當中叫總相,總相是假的並不存在,也不能起任何作用。比如我腦袋裡想著一根柱子,它不能在現實當中來支撐房梁;腦海里想著一個杯子,也不能在現實當中裝水,因為它是總相,是假的。但是大恩上師說,在腦海當中觀想佛不是總相,這就是真正的佛,因為佛不像柱子、瓶子,他是無形物,佛是智慧的化現和總集。我們的意念在哪個地方,我們一觀想佛陀的時候,他的智慧身就在這裡顯現,因為他和自己的因緣、善心、信心相連接。修上師瑜伽也是同樣,當我們觀想上師在自己頭頂或面前的時候,這不是一個分別念的總相,而一定是上師的智慧身,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見解、信心!我們不能把觀想當作完成任務一樣,每天隨隨便便觀想,有時會懷疑能不能起作用。上師講過,比如觀想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身在這兒,觀想在頭頂就在頭頂,觀想在心間就在心間,那裡肯定有上師和佛菩薩證悟的智慧身。雖然都是第六意識的觀想,但是二者完全不一樣。觀想一個柱子、瓶子肯定起不了作用,但是如果是觀佛、觀菩薩、觀上師,它就是智慧,就是佛菩薩本身,因為佛菩薩是證悟的智慧身的本性。平時我們經常觀想上師瑜伽,經常觀想祈禱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這有很大的必要性。如果經常這樣觀想,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與佛的智慧身相應。當我們的資糧圓滿之後,通過觀想,佛菩薩就會猶如人與人相見般很清晰地顯現在你面前。比如你通過觀想釋迦牟尼佛,修行之後你相續當中的那些罪業、習氣消盡了,釋迦牟尼佛的本性就會現前,你就成就了釋迦牟尼佛,那時說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也可以。如果你和觀世音菩薩相應,罪業消盡之後,也可以說你成就了觀世音菩薩的果位,也可以說你與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沒有什麼差別。這是上師講的一個竅訣,因為涉及到密法,上師沒有講很多。以前上師在講因明的時候說過,觀想的義總相和這裡觀菩薩、觀聖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觀想的只是釋迦牟尼佛的樣子而已,應該起不到什麼作用,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就要通過這種方式去祈禱,有信心才會得到明顯的加持。我們祈禱護法神加持,或者祈禱上師加持,在修道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得到這些聖者怙主的「慈護念」,對我們遣除違緣、在修行上突飛猛進方面作用非常巨大。此處我們迴向:願一切有情,通過祈禱或者其他因緣,都能夠得到怙主的慈悲護念。下面是第三個迴向:「獨覺聲聞眾,願獲涅槃樂!」這個是專門為聲聞緣覺二乘迴向的。這裡有兩種解讀,一種解讀是說願獨覺種姓的有情能獲得獨覺辟支佛的涅槃果位,願聲聞種姓的有情獲得聲聞阿羅漢的涅槃果位。涅槃有兩種,一種是小乘的涅槃,一種是大乘的涅槃。現在南傳佛教這麼多的修行者,不管是聲聞也好,居士也好,他們都在追求小乘的阿羅漢果位,我們也願他們如願地獲得他們所追求的聲聞的無學道,或者說是小乘的涅槃。另一種解讀:小乘的涅槃是假立的涅槃,並不是真實的的涅槃。雖然小乘聲稱自己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最後可以獲得無餘涅槃,但從大乘的思想角度來看,真正的無餘涅槃只有大乘才有,只有佛陀才有無餘涅槃。所以也願一切已經獲得小乘涅槃果位的獨覺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這些二乘聖者們,如願獲得大乘的涅槃果位。涅槃就是圓寂,圓是指圓滿,圓滿功德;寂是指寂滅,寂滅煩惱,寂滅過患。真正來講的話,圓滿功德和寂滅過患非佛莫屬,真正的無餘涅槃,任何業障煩惱都不剩下的涅槃只有佛才有。這裡我們也願這些小乘聖者們,早日能夠蘇醒大乘種姓,早日趨入菩薩道修行,並逐漸獲得大乘涅槃的快樂,我們也如是的迴向。丁二、迴向作者之自利:寂天菩薩在《入行論迴向品》當中,以自己的口吻來迴向願我怎麼樣。一方面頌詞是迴向作者自利,另一個方面我們在講、聞、念誦的時候,可以把「我」換成自己,我們以寂天菩薩的口吻,來迴向我們自己的自利。前面大部分頌詞是迴向他利的,小部分是迴向自利。我未登地前,願蒙文殊恩,常憶己宿命,出家恆為僧!字面意思:在我未登初地之前,願蒙文殊師利菩薩的恩德,經常能夠回憶起自己的宿命,並因此能夠成為出家修道的僧人。寂天菩薩很謙虛,說在我還沒有登地之前,願蒙文殊菩薩的加持恩德如何如何。其實有些地方直接講寂天菩薩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他本身絕對是一位聖者。如果把這裡的「我」換成「我們」也很合適,就是在我們還沒有登地之前,願能蒙受文殊菩薩的恩德。文殊菩薩是智慧總集的化現,可以代表所有聖者的智慧:比如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阿彌陀佛等等。以前慈誠羅珠堪布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曾經講過,寧瑪派所有的傳承上師都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儘管我們看傳記的時候,說有些上師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有些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等等,那為什麼說所有的傳承上師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呢?因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一切聖者,代表佛智慧,代表一切覺悟的智慧,因此這裡所講的文殊,既可以理解為顯現拿寶劍經函的文殊菩薩,也可以理解為殊勝智慧,即妙吉祥、妙德,他就代表著殊勝覺悟的智慧,化現成任何聖尊都可以。如果你的本尊是阿彌陀佛,這裡你理解為阿彌陀佛也可以,如果本尊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蓮花生大士等等,也都可以說是蒙他們的恩德。在顯現上面,寂天菩薩最早的時候是王子,他很小的時候就求文殊的修法,文殊菩薩就現身加持他。在他即將要登基的時候,夢到文殊菩薩坐在自己要登基的王座上。文殊菩薩對他講:我的心子、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寶座,你坐在上面是不合適的。他醒來後想:為什麼文殊菩薩坐在我要登基的寶座上?為什麼文殊菩薩那樣說?他就知道他不適合當國王,於是拋棄了王位去出家,出家之後在森林當中遇到文殊菩薩化身比丘來給他傳法。他在那爛陀寺的時候,雖然外表上顯現的是所謂的「三想者」,但是在大家都睡覺的時候,他就依止文殊菩薩聽法。因此他在後面的迴向文當中,都是願我和文殊菩薩一樣,願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等等。有些大德說,寂天菩薩不共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薩。他在這裡迴向:在我還沒登地之前,願蒙殊勝的本尊文殊菩薩的恩德,經常回憶起自己的宿命,能夠經常出家為僧。其他的高僧大德也有這樣類似的事迹:在成達菩薩的傳記當中,當時成達菩薩和外道辯論,菩薩辯贏了,但外道不服,並且吐火把他的僧衣和山洞裡很少的東西都燒了,成達菩薩就產生了一點點厭世心。因為在當時的印度,如果一個人辯敗了,他必須要皈依辯勝的一方。對方明明辯敗了,卻不願意捨棄自己的宗派,他覺得眾生很難度化,就想取小乘的涅槃。於是他就把一塊白土(平時當粉筆用來在岩壁上寫字的白土)扔向空中,他想:什麼時候白土落地,就在這個時候取小乘涅槃。當他把白土拋上去之後,卻一直沒掉下來。他抬頭一看,原來是文殊菩薩在空中把他的白土接住了。文殊菩薩說:我的心子啊!你這樣的發心會產生劣慧的,你不要灰心,從現在乃至於登地之前,我都一直做你的善知識。有些地方說是文殊菩薩親口承諾,乃至於成佛之前我都做你的善知識。因此說成達菩薩是得到文殊菩薩攝受的。寂天菩薩在此處發願,願在我在沒登地之前,一直蒙受文殊菩薩的恩德。法王如意寶在《願海精髓》中也發願「所有生世慧藏唯一父,文殊勇士歡喜而攝受」。我們平時在發願迴向的時候,也要發願文殊菩薩生生世世攝受我們,也要迴向在我沒有登地之前,願蒙文殊菩薩的恩德經常地攝受加持我。「常憶己宿命,出家恆為僧」:經常能夠憶念自己的宿命,知道以前我是什麼樣的,前一世我是這樣修行的,再前一世我是如何的,每一世都能夠以出家的身份來修行佛法。大家要明白,雖然說在家和出家都可以修行佛法的,但一般而言,在家的各種瑣事很多,產生煩惱的機緣也很多,而聞思修、接近上師的機緣倒不是特別多。所以從這個方面講,在家修行障礙比較大,進步也比較緩慢;而出家就沒有很多掛礙,可以長時間地依止上師、聽聞佛法,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閉關、修行。因此從聞思修條件的角度來講,出家的身份要比在家的身份殊勝很多。所以佛陀也是在很多經典當中講出家的功德,很多大德也是讚歎出家的功德。而且有的地方講了,賢劫千佛全都是以出家的身份顯現佛果的。但是大恩上師也講過,有些人不用出家也可以,在家也可以,這是有某種必要性的,因為很多人的確出不了家,為了讓他們能夠有一個比較穩固的心態修法,所以上師說在家也可以修行。在家的確也可以修行,但是不能說在家和出家是完完全全一樣的。從修行的環境、條件和硬體的角度來講,出家的確是有很多超勝的地方。當然,如果你出家之後無所事事不認真修行,過患也很大。有些時候佛陀講,出家之後不認真修行,也不能守持戒律,還不如做一個正直的在家人好。但是從普遍而言,比較出家後修行的環境、機緣等等,的確出家勝過在家。另一方面,因為出家要守持很多戒律,就遮止沾染很多罪業,可以遣除比較多的違緣和障礙。通過一個很清凈的相續去修行,就比較容易生起禪定,繼而容易生起智慧,戒定慧比較容易獲得。此外,有些時候行持善法,比如兩人雖然供養同樣一盞燈,同樣發菩提心,同樣做供養,但是功德會不會一樣呢?還要看他們內心當中守持戒律的差別。如果一個人是受戒很多的出家人,另一個只是守五戒的在家人,那麼儘管二者發起同等的菩提心,但功德是不同等的,因為他們身份的所依不一樣,相續當中戒律多的人功德更大。益西上師在講戒律的時候講過,身份所依不同,功德也不一樣。所以這也是出家超勝在家的原因之一。當然能不能出家要看自己的因緣,既不能過度地排斥出家,也不是說我們就必須要出家。我們第一要客觀地來看出家和在家功德的差別,第二也要看自己的情況。如果自己很願意,也沒有其他的違緣,出家修行也可以;如果覺得出家條件還不成熟,暫時在家也可以。但是我們可以發願,願生生世世「出家恆為僧」,然後通過這樣的發願,通過寂天菩薩的加持,通過我們善根迴向,最後就真正可以生生世世以清凈的出家身份,有很充足的時間來修行佛法了,這樣就可以很迅速地獲得佛菩薩的功德。下面繼續講:願吾菲飲食,維生充體能,世世願恆得,圓滿寂靜處!字面意思:願我能夠通過很菲薄的飲食維持我的身體、補充我的體能,願我生生世世都能夠獲得圓滿的寂靜聖地。細分這裡有兩個迴向:一個是從飲食方面來迴向,另一個是從修行的環境方面來迴向。首先是從修道的所依:比如飲食、衣服、住所等等,迴向都是很簡單的方式。為什麼要菲薄的飲食呢?因為我們為了貪著飲食的美味,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研究各種美食的做法,怎麼配料,怎麼掌握火候,諸如此類。學完之後還要一個一個去實踐,花很多時間去做菜。有些飲食不單單是炒個菜這麼簡單,它有很多工藝,甚至一道菜幾十道工序,這樣做下來當然就很浪費時間。有些人還有一種炫耀心態,炫耀自己做菜的手藝如何如何,人多的時候他就做很多菜,然後端上去等大家的讚歎,沉湎其中。如果過度地耽著於飲食,他的心思和時間就不會放在修法上,經常炫耀也會增長煩惱,並且有的菜還得殺生。如果一個人對飲食的需求不是很高,只要很簡單的飲食就可以了,那他就能有充足的時間一心一意地去修行佛法,所以說「願吾菲飲食」。我們也如是發願,願我們生生世世當中滿足於很菲薄的飲食,只要能夠維持生命,補充體能就可以,不要太過於去追求飲食。有些時候飲食對修道的障礙是很大的,以前在《開啟修心門扉》當中講過。眾生對於食物的執著很大,衣服和食物相比,對食物的執著更嚴重。衣服方面,簡簡單單能夠遮蔽身體,能夠遮風擋雨就可以了。住處也是簡簡單單就可以了。如果我們經常這樣發願,後世自然可以得到這樣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的發願沒有落到修法上,只是迴向得到這種狀態,而沒有迴向以這種狀態來修行佛法,那麼就沒有什麼超勝的意義了。假如我們不迴向修行佛法,而只是迴向「願吾菲飲食」:只是吃簡單的飲食,穿簡單的衣服,有些貧困的地方本來吃穿就很簡單,如果迴向我的房子簡單,那麼窮人一直都是處在這種狀態當中的,光有這種狀態也沒有什麼意義。關鍵的總前提是我們要修行佛法。在我要修行佛法的基礎上,為了保證我的修行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環境,第一就是我的飲食簡單,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得到。相反,如果你想要得到高檔的東西,你就必須要花時間、花金錢。簡單的衣服也容易得到,有些僧人的僧裝可以穿十幾二十年,反正只要乾淨、不太破就可以了,簡單的衣服也比較容易得到。房子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滿足於簡單的房子,就能把更多的時間、心態放在修行上面。因此說,迴向關鍵的意義是在修行,而不是為了簡單而簡單。如果從造業的角度來講,簡單一點造的業少,複雜一點造的業多。如果單單從這個角度來比較,情願選擇簡單一點。有些人雖然很窮但慾望很強大,天天在想怎麼發財,儘管生活簡單,但這種簡單是被迫的簡單,也沒什麼實際的意義。還有一個迴向是「世世願恆得,圓滿寂靜處」:願我世世生生都能能夠獲得圓滿的寂靜處,能夠找得到圓滿修行的寂靜地方,比如佛菩薩加持的地方,比如蓮花生大師、大恩上師加持過的地方,在這些地方修行很容易相應,也願我能夠生生世世得到這樣的地方。法王如意寶開創的佛學院這種圓滿聞思修的地方,也算是圓滿寂靜處,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論智慧的增長、善念的生起,還是修行方面,都能夠突飛猛進,因此也願我們生生世世都能夠值遇像學院這樣圓滿的寂靜處。為了我們自己的自利,也應該如是迴向。今天的課就講到這個地方。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七集)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來佛寺印志法師祈請我在講經時宣布一樁事情
學誠法師:布施得財富,戒行得尊貴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三0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四三一卷——第一四四0卷

TAG:法師 | 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