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香港人是這麼看內地的!

編者按:2012年去世的作家韓素音曾形容香港是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精闢地描述了香港回歸前的情況。香港的統治者明白,他們只是託管者,這座城市早晚會物歸原主。而他們的願望僅僅是把歸還的時間定在最有利於自己的那一刻。這種過客的心態,縮窄了他們的視野,局限了他們建設這座城市的魄力。但意外的是,他們的撒手不管,反而為那裡的居民提供了胼手胝足、自由發揮的空間,令這座城市在後來大放異彩。

回歸後的香港,雖找到了歸宿,卻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尤其是這幾年,關於香港的報道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內地人與香港人之間產生的衝突上。在很多內地人看來,香港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今日的經濟遠不如從前,而內地的經濟卻蒸蒸日上,香港人以前的優越感丟失,又接受不了這種改變,便把怨氣撒在內地人身上,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香港這些年究竟是怎麼看待內地的呢?外人看,只會看到皮毛,也許港人自己的體會才是最實在的。

從「阿燦」到「港燦」——香港人對內地觀感的轉變

撰文 | 徐天成

節選自《我們香港那些年》

圖片來自於網路

1979年,香港無線電視台播放了一部很受歡迎的電視劇,它的影響力體現在一個流行辭彙里,就算如今已過去30多年,它還是會出現在香港人的對話中。這部電視劇是《網中人》,而這個辭彙便是「阿燦」。

《網中人》在1979年9月1日首播,共80集,編劇是後來拍了多部通俗但很受歡迎的港片導演——王晶,而主角是周潤髮飾演的程緯和鄭裕玲飾演的方希文。程緯還有一個弟弟,是廖偉雄飾演的程燦——「阿燦」指的就是他。程緯在內地出生,後來隨家人從內地移居到香港,在香港成長;而阿燦就被遺留在了內地,等了20多年,才跟香港的家人重聚。

圖片來自於網路

在劇中,程緯被美化成有學識、勤奮、摩登、有禮貌、有上進心的「香港人」,而阿燦就被醜化為貪小便宜、怕吃虧、不守規矩、懶惰、愚昧、落伍、貧窮的「內地人」。阿燦以為香港遍地是黃金,不用做什麼就能發財。他常常妄圖不勞而獲,隨處亂扔垃圾,喜歡插隊,與不良分子為伍,在舞廳只會笨拙地扭動,還在自己工作的單位偷竊。他處處帶給家人麻煩,彷彿隱喻了內地人是香港人的負累。

圖片來自於網路

《網中人》有一幕,我輩香港人一定記得:別人跟阿燦打賭,只要他能把桌上30多個漢堡包吃掉,就給他一筆錢。阿燦為了贏,把肚皮撐開狂吞,漢堡瞬間吃得精光。這一幕在香港轟動一時,成為熒幕經典。它既生動描寫了阿燦好吃懶做和貪財的性格,也側面反映了當年香港人眼裡的內地人形象。

從70年代開始,社會上多了一批在戰後出生,並在香港接受教育的新一代。他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思想、處事態度,都跟內地的新移民不同。香港人的身份在他們之間漸漸形成,而《網中人》的播放,就加強了香港人與內地人的區別。通過取笑阿燦,香港人凸顯了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並以此感到驕傲,這種自豪感一直主導了香港社會20年。

近年,兩地經濟差距縮窄,使得我們有機會反思自己的定位,想一想:除了比誰錢多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麼來肯定自己的身份呢?我們需要以攀比來找到自信嗎?現在,兩地間良性互動、互補,已慢慢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思想。除了「阿燦」以外,當年的香港人是怎麼看待一水之隔的內地呢?

如果我說,三十年前的香港人覺得內地什麼都好,你肯定不相信;但若說我們對內地儘是輕蔑,也不準確。要了解這種矛盾的情感,大家先把時間點設在這一年,也就是1979年。如果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改革開放的起點,在這一年,改革開放才踏入第二年。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79年中國GDP大約是4 000億人民幣,而同期的香港此值是約1 100億港元。雖然幣值不同,但大概也可以看出,小小的香港,當年人口才500萬,產值就已經是擁有十億人口的內地的1/4,內地和香港在經濟上無疑存在著極大的差距。不難想像,當時的香港人因為比較有錢,而產生出一份優越感,優越感一旦太強烈,自然就演變成了對內地人的歧視。

「阿燦」並不是香港對內地人的唯一貶稱。客氣一點的,叫內地人「大陸佬」、「同胞」(其實大家真的是同胞,但香港人互相之間不會這樣親昵地稱呼對方)、「北佬」(對我們來說,嶺南以北就全都是北方人)、「撈松」(其實是「老兄」,但用帶有粵語口音的普通話讀出,就變成「撈松」的音)。嘴巴再毒一點的,就叫「表叔」,以泛稱那些在內地等待香港人接濟的遠房親戚。

圖片來自於網路

近來,網路上還流行了一個稱呼,叫「強國人」,形容那些趾高氣揚、財大氣粗、自以為中國是強國、不尊重當地文化的中國人。也有其他用於內地特定人群的貶稱。比如從內地跨境來港犯案的團伙,香港人管他們叫「省港旗兵」(源於一部1984年的電影《省港旗兵》,講的是來自廣州的匪幫在香港搶劫的故事)、「大圈仔」;而從內地來港從事賣淫的,就被稱為「北姑」——粵菜中有一道菜叫「北菇滑雞」,人們點這道菜時,總會惹來旁人賊笑。

圖片來自於網路

到了90年代,電影《表姐,你好嘢!》上映。這個系列電影共有4部,導演是張堅庭,而主角還是鄭裕玲,不過這次她飾演的是內地女公安。雖然到了90年代,香港人仍在挖苦、嘲笑內地人,但思想上已經開始改觀。女公安雖然土裡土氣,還做了不少丟臉的事,不過跟阿燦相比就能幹多了,而且心地善良,角色比較討喜。

其實,阿燦也好,表姐也罷,這些給外來人的綽號或標籤,並不是單給內地人。在香港,我們管白人老外叫「鬼佬」,黑人叫「黑鬼」,南亞人叫「阿差」、「阿星」,菲律賓人叫「賓妹」,而日本人叫「嘎仔」、「蘿蔔頭」,這跟大家動不動叫人家「阿三」、「小日本」、「高麗棒子」等並無二致。一般來說,這些只是脫口而出的稱呼,無傷大雅。

圖片來自於網路

在21世紀的香港影視作品中,描寫內地人所呈現的角度越來越豐富。我們再看不到有一個作品能籠統地概括香港人對內地人的看法。比如《無間道3:終極無間》中陳道明飾演的角色:他的背景複雜,曾當過兵,是民企老闆,資金來源不明,但最後竟然是內地公安卧底!這彷彿描述了香港人對曾經的窮親戚、窮鄰居突然間富起來所產生的迷惑。

圖片來自於網路

又比如《月滿軒尼詩》里湯唯所飾演的新移民,倔強、寡言、不卑不亢,沒有刻意地融入香港主流社會,也沒有因為新移民的身份而仇恨香港社會。除了有一幕湯唯為了逃避相親,把自己打扮成香港人眼中的內地土包子外,她的穿著跟一般香港人無異。導演沒有凸顯香港人與內地人的二元化,反而展現了香港社會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如果只看電影,還以為內地人一來到香港,就可以立即被主流社會接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前陣子接連發生的「D&G拍照事件」、「孔慶東事件」和「蝗蟲事件」,就可以從中感受到內地人與香港人之間產生的衝突。

圖片來自於網路

「D&G拍照事件」發生於2012年1月初。當時,位於尖沙咀海港城的D&G專賣店禁止香港市民從店外的公用空間拍攝店鋪,但據說對內地遊客同樣的行為卻視而不見。這引起了香港市民的不滿,引發了逾千港人聚集在店鋪門外拍照。其實,明白事理的人應該知道,問題在於D&G,而不是內地遊客,但確實有港人為此把矛頭指向內地人。

圖片來自於網路

到了2012年1月下旬,「孔慶東事件」發生。事件起因是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裡面一對母女在香港地鐵進食,被一個香港人用粵語指責。北大教授孔慶東就此事在內地「第一視頻」網路電視台《孔和尚有話說》節目中評論,大罵「有些香港人是狗」,又稱「用法治維持秩序的地方就證明人沒有素質」。其實,確實也有內地網民聲援孔慶東的言論,但明白事理的人也應該知道,孔慶東說話偏激,並不能代表大部分內地民眾的想法。

圖片來自於網路

事件持續發酵,直到2月1日,「蝗蟲事件」爆發。一些香港網民通過網上集資,在當天香港的一家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題為「香港人,忍夠了」的全版廣告,副標題是「你願意香港每18分鐘花$1 000 000養育『雙非』兒童嗎?」,反對父母雙方均為「雙非」(非香港居民的人)赴港產子。廣告中,一隻蝗蟲正伏在獅子山頂,俯瞰維多利亞港,暗諷內地人為蝗蟲,蠶食著香港的公共資源。

其實,明白事理的人應該知道,「蝗蟲廣告」跟孔慶東的言論一般無二。這種現象是香港的人口政策出了問題,光埋怨「雙非」孕婦並無助於解決問題。不過,這個極富煽動性的廣告,確實得到了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響應。一些年輕人甚至組織起來,向內地遊客唱起了歌詞極具侮辱性的歌,叫《蝗蟲天下》。

一連串的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幸而還有有識之士,紛紛出來譴責「蝗蟲論」。有大學生出來遊行,反對歧視並燒毀「蝗蟲廣告」。曾拍過《表姐,你好嘢!》並跟內地人開過玩笑的張堅庭,也站出來說了一句我很贊同的話:「當香港人以生活習慣差異作為攻擊詆毀同文同種的同胞時,我們煽動仇恨的借口比種族歧視還要惡劣。」

這些事件都像過眼雲煙,媒體炒作了幾個月後又復歸平靜了。但事件的背後原因,以及一些香港人對內地的負面看法,卻值得我們深思。

圖片來自於網路

香港是個移民城市,大家其實都是「阿燦」,都是從內地來的,只是早來還是晚來的區別而已。但我們這一代人,在香港土生土長,雖然視自己是中國人,但對祖國的概念並不清晰。香港本土意識的崛起,再加上經濟提前起飛帶來收入的差距,使得香港人產生了對內地的負面看法。

負面看法的另一個原因,我覺得是香港人對中國「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投射。香港人一方面仰慕自己民族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卻同時感慨當代中國的貧窮落後。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一些香港人唯有把自己區分開來,嘲笑比不上自己的人。

說了這麼多負面的東西,但香港人對內地的看法並不盡然是壞的。從小,老一輩的人便向我們灌輸中國傳統文化。大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小至吃飯要有規矩、不能浪費每一粒米。別看到香港人普通話不好,就以為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多。在學校,我們從小到大都要讀中國歷史,對於中國古代的輝煌,我們也備感自豪;對於中國古代文學,我們也有涉獵,我在中學二年級就看完了《三國演義》。我們學過毛筆字,也背過不少文言文,只不過是用粵語背的。

圖片來自於網路

在80年代,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雖弱,倒也不是完全沒有。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轟動全國,也風靡香港。其中李連杰硬橋硬馬(真槍實幹)的真功夫,香港觀眾就看得目瞪口呆,深嘆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此外,當年中國的影響還體現在國貨的品質上。我家附近就有兩家中國國貨公司,雖然基本沒有時下流行的服裝,但國貨公司所賣的內衣、毛衣,還有不講究款式的校服,質量都很好。我家還會在國貨公司買食品、運動用品,以及象棋、跳棋這類小玩具。食物中我最愛的是葡萄乾,只要一去國貨公司,就總嚷著要媽媽買。

圖片選自《我們香港這些年》

在國貨公司,有很多民族品牌,我們還能如數家珍地羅列一堆:跟上學有關的,有中華牌鉛筆、英雄牌鋼筆、大地牌校褸( 校服外套) 、回力牌「 白飯魚」 ( 香港人叫白布運動鞋作「白飯魚」)等;食品類的,有「大白兔」奶糖、山楂餅、竹蔗茅根精沖劑、麥麗素,還有各種珠江橋牌的罐頭……竹蔗茅根精的電視廣告歌,彷彿在我腦里柔柔響起:「Drink,drink,drink,飲竹蔗茅根精,媽咪沖定曬,你返學記得帶。」(喝,喝,喝,喝竹蔗茅根精,媽媽沖好了,你上學記得帶。)童年回憶,一時湧上心頭。這些國貨都是性價比甚高的消費品。以前香港發生過幾次罷買日貨的運動,人們都轉去國貨公司淘寶。這些運動雖短暫,但仍反映了港人愛國的熱情。

說回香港人對內地觀感的改變。香港回歸以後,我們越來越少聽到「阿燦」這樣的稱呼了。相反,我們創作了一個新稱呼,來形容那些見識比內地人少,卻嫉妒內地人比自己有錢的香港人——「港燦」。

一本寫香港老百姓真實生活狀態的書,生動地講述40年社會變遷之下,香港老百姓自己的悲喜人生,展現一個最樸素的香港社會——這些年香港老百姓都在想些什麼、幹些什麼。

本文選自《我們香港這些年》,作者:徐天成,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香港人都說英式英語嗎?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特區基本法有關條款解釋
香港掀關店潮..
香港「暴力趕客」禍害顯現 港媒:禍延百業
港府:中央在政改問題上有權有責 退讓不可能|政改| 香港

TAG:香港 | 香港人 | 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