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般若經綱要(一)

大般若經綱要 第一卷

(1997年2月凈空法師啟講於華藏講堂 - 共十七卷)

《大般若經綱要》

諸位同修,今天我們在此地要給大家講解《大般若經》,世尊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古大德為我們分判為五個時期。第一是世尊示現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二七日中,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是在定中所說的,與會的大眾,皆是法身大士,不但我們凡夫見不到,即是小乘聖者、權教菩薩也沒有份,只有法身大士他才有能力入佛的境界,才能聽到這樣的大法。第二時是世尊從定中出來之後,看看娑婆世界的眾生,大眾的根性,還不能夠接受,《華嚴》一乘圓滿的大法,於是世尊就到鹿野苑度五比丘,為他們講《阿含》。《阿含》好比是佛教的小學,從淺顯的這些教義,逐步逐步來提升。

《阿含》講完之後,第三時講《方等》。《方等》也講了很多年,這是大乘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大乘的始教,一個是大乘的終教。始是開始,終是將要到畢業,彷佛是中等學校,我們以中學來作比喻,好懂,大乘始教就好比初中,大乘的終教就好比是高中。第四時就是給我們講《般若經》,《般若》好比是大學,講的時間最長,一共講了二十二年的時間,講《大般若經》。最後講《法華》、《涅槃》,開權顯實,就好比是研究所,結歸到一乘大法,一乘法就跟《華嚴》無二無別,《華嚴》開端,到最後還是歸到《華嚴》。這是世尊四十九年說法大致的情形。

從這個地方我們明了佛法的中心,確實在《般若》。「般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智慧」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把它直接翻作「智慧」,還要用「般若」這個名詞呢?這在過去體例上有所謂「五不翻」,在五種狀況之下用梵音,不用譯。「般若」是屬於尊重不翻,不是它不能翻,為了尊重這樁事情,所以還是用梵音,它的意思就是智慧。不過這個智慧,講的是真實的智慧、究竟的智慧、圓滿的智慧。這種智慧是一切眾生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可惜我們迷失了自性,雖有而不能夠現前,也就是不能起作用。

所以跟我們一般觀念當中,所體會到的智慧的意義是不相同的。我們要說呢?它就是真實究竟圓滿的智慧。就像一般宗教家,讚美上帝、讚美天主,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全能的智慧。實在講,這種讚美,正是佛家講的般若智慧。佛用了這麼長的時間,宣說這個法門。由此可知,我們人人雖然本具,迷失的實在是太深、太久了,不是幾句話能令人覺悟,所以佛是反覆的說,用許許多多善巧方便,希望我們能在他的言下大徹大悟。

而這部經譯成中文份量最多,總共有六百卷,諸位現在拿到這個本子,在全經就像這樣的本子,這麼厚、這麼大,是二十四冊。因為經太大了,不但現代人,看到這麼大的部頭,不想看,閱讀的興趣就沒有了,古人也有這個情形,否則的話,怎麼可能有綱要出現呢?這個綱要的出現,諸位看前面序文就曉得,清朝康熙年間,清朝開國不久,有一位居士,他姓葛,叫葛(鼎彗),這個(鼎彗)字現在很少用,這個(鼎彗)的意思,小鼎,鼎大家都知道,小的鼎叫做(鼎彗),他叫葛(鼎彗)。康熙年間,大概是看到《般若經》太大了,一般人很難讀誦、受持,他發了大心,用了二年的時間去節錄,節錄成這樣的本子,他節錄的很好。

我們從《綱要》裡面去看,從第一卷一直到六百卷,每一卷他都節錄了,那一卷最重要的句子,等於說把它抄出來。每一卷、每一品,都記載的很清楚、很明白。如果諸位不怕麻煩的話,你看它的卷數跟品數,可以照原經對照,六百卷《大般若經》,好象我們基金會也曾經印過,我們印把字縮小了,所以沒有這麼大的份量,而實在說,只要抓住綱要就行了。葛居士節錄的《綱要》,我們還是嫌多,這個綱要,如果是一句一句跟大家來解釋,三年也講不完。所以這一次我跟諸位同修在這裡做研究討論的方法,是採取它的精華,我們不講全部的綱要,講裡面的片斷。這個片斷,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修持,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學了立刻就有用。《綱要》節錄的好,我們在好裡面再挑選精華,這樣我們才能得受用。

那麼就全經來說,古大德常說:「《金剛般若波羅密》是全經的綱要」,所以《金剛經》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古人把這一卷抽出來單獨流通,流通的非常之廣,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大德講這一部經、批註這一部經,所以留下來的註疏、著書非常豐富,超出一切經論之上。

而《金剛經》我們在去年曾經講過一遍,也講得很詳細,想必有不少同修聽過這個錄音帶。為什麼要講這部經呢?這是看到這些年來,大家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念了這麼多年,功夫不得力。如果你要問,功夫為什麼不得力?找這個原因,就是沒有看破、沒有放下。口念阿彌陀佛,心裏面還有許許多多牽腸掛肚之事,這個佛號怎麼能得力呢?怎麼可能有成就呢?這才想到《般若經》重要!所以六百卷《大般若》,要把它歸納成一句話,就是《般若心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智是能知,得是所得,這就是告訴我們事實真相,能知的心跟所得的法都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這六百卷《大般若》就是說這個事實真相,其實這個真相在《金剛般若》裡面,已經說得很清楚、很透徹。由此可知世尊二十二年不厭其煩!屢次宣說,希望喚醒我們,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太深太深了。

《金剛般若》雖然說過了,看看大眾好象還是沒覺悟,我們才特別選這一部經,選這一部綱要。這個本子是我在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的時候,得到這個本子,我看到非常歡喜,雖然是木刻版,字刻得好,非常清晰。我在香港帶回來兩本,平常有一本是我自己看的,有一本保存得很完整,裡面沒有做記號,我就交給我們基金會,讓基金會把它印出來流通,這樣好的版本,應當要保存下來。印的時候,稍微放大一點。原本,我手上拿的,諸位看原本,這個本子三十二開,小!你們現在這個本子放大了,字也放大了,看得就更清楚、更舒服,希望大家珍惜。

葛居士用兩年的時間去摘錄,這都是替我們做了好事,我們今天得到這個本子,要用心的珍惜。至於我們應當講哪一段,我選了一些,其實你們同學也可以選,你們本子看到哪一段,你覺得挺好,你要我講也可以,告訴我第幾頁從第幾行,也行!所以大家平常可以看。

好!現在前面介紹完了,我們現在就選段了,這個書下面有一個總頁數,阿拉伯字寫的,就是底下總頁數。旁邊這個頁數,它一共是十卷,是每一卷的頁數。我們看總頁數,現在這十卷我們合訂在一起,從前它是十本。各位看五十三頁倒數第三行。

【卷三學觀品】

他把卷數、品題都節錄了,所以我們要跟原文對照非常方便。在這一段裡面,文字不太長,我們把它念下去。

【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若天、魔、梵。】

這個『若』是貫下來的,若天、若魔、若梵。

【若諸沙門。乃至龍神。若諸菩薩。住最後身。紹尊位者若餘一切。於法有緣。人非人等。皆來集會。】

『爾時』是緣起品講完之後,這個時候。『世尊』是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他觀察大眾的根機,知道世界,世界成諸世界,這世界之多,不僅僅是我們這一個世界。世界也就是世間,這個世間裡面有諸天,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二十八層天。『若魔』這個魔是講天魔。『若梵』這個梵是講梵天、大梵天。這三個字就是將欲界、色界全部都包括了。還有『沙門』,沙門是修行人、修學佛法的人。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提到沙門都是佛教修學的人。如果是在印度,這個名詞不一定是學佛,其它宗教徒出家修行,都稱之為沙門。沙門是修行人的通稱,它的意思是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叫沙門。『乃至龍神』,這是舉一個代表,佛經上講的八部鬼神,這個裡面有不少是發心護持佛法的。

除這個之外,還有菩薩。菩薩裡面範圍非常之廣,像《華嚴經》上,從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菩薩,五十一個位次。『住最後身,紹尊位者』,這就是講的等覺菩薩,像文殊、普賢、彌勒菩薩都是屬於這一類,他在菩薩是最後身。再往上去,他就成佛,所以他是菩薩的最後身。除此之外,還有一切與佛法有緣的,這一些『人非人等』,可見得這個法會無比的莊嚴。這些大眾我們肉眼能見的不多,八部鬼神我們見不到,諸天我們也見不到,大菩薩我們也見不到,可是他們都參與這個法會,『皆來集會』。

【便告舍利子言。】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告訴舍利子,舍利子就是舍利弗,諸位在《心經》裡面念到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尊者。他在世尊十大弟子當中,代表智慧第一,《般若經》是講智慧,必須要有智慧的人,才可以跟他談《般若》,所以以他來做代表。佛告訴他說: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這一句話非常重要,『菩薩摩訶薩』將世尊大乘法的學生全部都包括盡了。我想我們同修當中,有不少人都受過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了,小行菩薩。就好象菩薩裡面,你是幼兒園的菩薩,一年級還不夠格,是小菩薩。但是雖是小菩薩,你發的心很大,你曾經發了四弘誓願,你發願要普度一切眾生。不過願是發了,沒做到,做到了,你就是大菩薩,就不是小菩薩,總算你是發了心。可是佛在這裡教給我們,發心之後,你要想『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一切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也是我們平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一切法。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我們對於自己了解多少,我們對於自己生活環境認識多少,這個心不能沒有。而佛在此地說的「等覺」,覺是覺悟,對於一切法都能夠通達明了,這是覺。等是跟一切諸佛平等。佛的覺悟是究竟圓滿,我們也要達到究竟圓滿,要跟一切諸佛平等的覺悟一切相。「一切相」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

發這個心就叫菩提心,沒有發這個心,那不叫菩提心。發這個心就叫菩薩,沒有發這個心,縱然你修行得很深的禪定,見思煩惱斷盡了,你證阿羅漢果、證辟支佛果,你不叫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沒有發菩提心,也就是說沒有發心,想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發這個心,發這樣的心是菩薩。佛在這裡教給我們,那麼你發了這個心,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你應當要『學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般若經》,你要修學這個法門,你才能夠圓滿菩提心,才能達到平等覺悟世、出世間一切法,所以這一句話很重要。佛這麼一提起,底下舍利弗尊者就說話了。

【舍利子白佛言。云何菩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尊者不是他不明了,而是我們不明了,他是代我們請法,要求世尊把這樁事情,給我們詳細說明,否則這一句話,我們讀了覺得很籠統,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所以他就問了:『云何』,為什麼?為什麼菩薩想在一切法裡面,平等覺悟一切法相,要學般若波羅蜜多呢?這一問,我們想想正是我們自己要問的,非常難得,尊者代我們問出來了,下面世尊為我們解釋,這個開示就重要。

【佛告舍利子言。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

你看跟《金剛經》上講的一樣,所以古人說《金剛經》是六百卷般若的綱要,這個話沒說錯。「應無所住」,『無住』太重要了,無住就是你心裡不能有一絲毫的念頭,你有念就住了,你有住你就有我相。我們起心動念,誰起心動念呢?我起心動念,你就有我相,與我對立的就有人相。那麼《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就具足了。我相、人相是怎麼來的,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生相出來了。現的這個現相,在這個世間,它能夠停住多少時間,壽者相現前,壽者相是講時間。四相具足是凡夫不是菩薩,換句話說,是迷惑顛倒,沒有覺悟。佛在金剛般若會上說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非菩薩是什麼呢?凡夫一個。凡夫就要搞六道生死輪迴,跟菩薩的見解不一樣。所以佛在此地特別提醒,你要想學菩薩,先學無住,無住就是清凈心。你看禪宗過去六祖大師,他老人家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無住。他的心清凈,一切時、一切處所,他一念不生,這就是住般若波羅蜜,這個就是無住。

佛在此地講『菩薩摩訶薩』,小菩薩跟大菩薩,都應當要『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這一句怕不善學的人,聽了之後錯會了意思,「我什麼都不住了,什麼都不住,就是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結果是怎麼樣呢?還是有住,住在般若波羅蜜多上。般若波羅蜜多也不能住,那才叫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你要把般若波羅蜜多,又當作你的住處,又壞了。所以底下講:

【能住所住不可得故。】

這才叫真住。換句話說,住跟無住是一不是二,這個話很不好懂,難在哪裡呢?難在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我們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在我們觀念當中,住、無住是兩樁事情,決定不相同。你有這樣的分別、執著,你就在十法界,你就在六道輪迴。六道從哪來的?六道從執著來的。十法界從哪裡來的?十法界從分別來的。如果我們把分別心、執著心舍掉了,六道輪迴跟十法界就沒有了。沒有以後是什麼境界呢?佛經上不得已假設一個名詞,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的人,就是無住。由此可知,佛這個地方講住,就是住六道輪迴、住十法界。住六道輪迴是什麼呢?你心裡頭住執著,你住執著了,你就住六道;你住分別,我不執著,但是有分別,分別就是十法界。分別、執著、妄想統統不住了,那你就成佛了。

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千言萬語就是講這麼一樁事情,這樁事情我們聽起來好象容易,做起來是真難,難在哪裡呢?無始劫來的習氣斷不掉。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會起心,還是會動念,白天打妄想,晚上睡覺也不老實,還是打妄想,作夢!作夢就是打妄想,可見得我們製造六道輪迴、製造十法界,從來沒有間斷過。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製造六道輪迴,製造十法界,自作自受,不是別人製造來給你受的,不是啊!自作自受,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明了之後,你就不會怨天尤人,這個事情是自己搞出來的,還得自己去解決。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只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破而已,他能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呢?不能。為什麼不能呢?因為這個事情不是他製造的,是你自己製造。你自己製造的,你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佛在那裡看得很清楚,把事實真相說破,你要是真正覺悟了,我從今天起不再造了,問題就解決了。

怎麼個不造法呢?我不再執著了,六道就沒有了,輪迴就沒有了。我不再分別了,十法界就沒有了。我不再打妄想了,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一個法身菩薩位次沒有了。《華嚴經》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為什麼會有四十一個位次呢?妄想沒有斷。妄想要斷了,四十一個位次沒有了,圓滿菩提。這是世尊把真相給我們說出來,所以告訴你『能住所住不可得故。』《金剛經》上說得很細,「能住不可得」;能住,《金剛經》上講的三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妄想、分別、執著是那個心,心不可得!能住不可得!所住的是境界、是諸法,佛說:「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了不可得」。「所住不可得」,你還打什麼妄想呢?能所都不可得。

這個道理你明白了,事實真相通達了,就叫做看破,你看破了。看破之後,再不打妄想,不分別、不執著了,那叫放下了。放下什麼呢?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事實真相看清楚了,就放下了。能看破、放下,這一句阿彌陀佛求願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跟華嚴會上文殊、普賢沒有兩樣。於是這才知道,般若對我們的利益,般若教我們這樁事情,世間沒有一樣是真的。《金剛經》後頭這個比喻是教我們觀,智慧的觀察,觀察世、出世間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呢?夢幻泡影,這就告訴你,沒有一樣是真的。「如露亦如電」,是講夢幻泡影存在時間的長短,跟你講真的,剎那生滅,根本不存在。所以你感覺到現象的存在,是這麼一回事情?相續相。相續相的存在也不長,所以用露水來作比喻。露水存在的時間,比閃電還要長,那是講的相續相,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不能執著,執著就吃虧了。執著你就在造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本來沒有,你自己造的,自作自受。所以在此地跟你講,能住所住不可得,住跟無住不二,才叫真正的無住。

所以『無住而為方便』,這個話意思很長,住跟無住不二,那就方便了。你要是執著無住,「我什麼都不住了」,你住這個什麼都不住,你還是住了。總而言之,你動個念頭,你就住了,不管你這個念頭是有念、是空念,你都住了。你有一法,你住有;一切都沒有了,你住空。這是《般若經》的難處,一定要細心去觀照,不能思維。為什麼呢?思維就打妄想,不可以思維,思維落在意識裡頭,所以佛法叫你參,不叫你研究。研是什麼呢?研落在意識裡頭,意識會想、會思維;智慧裡頭沒有想、沒有思維,所以叫你觀照!觀照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裡面痕迹都不落,就是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照得清清楚楚,這叫觀照。你會用觀照,那你就是佛菩薩。你不會用觀照,還用思維去研究,你是凡夫,你修得再好,也不過是聲聞、緣覺、權教菩薩而已。你沒有離開意識心,你在生活當中,還是意識心做主宰。意識心也有覺與迷,迷了就搞六道輪迴;覺悟了,就是三乘菩薩|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不出十法界,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再看下面經文,下面經文是教給我們具體的修學方法,怎麼樣去學般若波羅蜜。

【應以無舍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這教給我們修布施。你看布施不是要舍嗎?他開頭講『無舍』,這個意思是一定要舍,舍不能有舍的念頭。你修布施,你還有布施的念頭,錯了!那你不是修般若波羅蜜,連布施的念頭都沒有,這底下講:

【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

這叫三輪體空,要這樣修布施,你的布施心清凈,而不是修了布施,「我今天布施多少財物,那些人接受我的,我多少供養布施」,你這個心裏面分別、執著、妄想一大堆。這有沒有什麼好處?有一點點好處,你修的是世間有漏的福報,與般若波羅蜜毫不相干,你是修的世間福,不是學菩薩行。菩薩行的布施是一念不生,決定沒有分別我能布施,他接受我布施,我布施些什麼,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沒有這個念頭,因為自他一切法當體皆空,俱不可得,所以他修布施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樣修布施就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換句話說,這就叫做般若波羅蜜。換句話說,這就叫真實智慧。這一段講的是六度,這一句是布施,再看第二句:

【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凈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諸位要知道,這裡面所說的,不是六道眾生,也不是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裡頭有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如果以天台家的講法,藏通別圓,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沒有離十法界。這一段經上講的,不是他們的境界,這是法身大士。《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的境界。所謂法身大士,就是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所講的,清凈平等覺現前了,你的清凈心現前,平等心現前了,正覺的心現前了,這是法身大士,超越十法界。所以『護』,護是護持戒律,還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了。有這個念頭是妄想,你的戒律怎麼會清凈呢?你還有妄想,怎麼會清凈呢?這個妄念沒有了,所以『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凈戒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圓滿了。

犯戒、不犯戒的相都不可得,為什麼呢?一切法性空故,一切法了不可得故,這個是持戒波羅蜜圓滿了。這個境界很高很高,我們如果到不了這個境界,到不了境界,換句話說,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這裡面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沒有這麼高的境界,要想學這些菩薩,那就錯了。為什麼呢?你學的不像,你學錯了,學到最後的結果是墮阿鼻地獄,你問為什麼?因為你著相,你沒離相,你還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你一樣都沒有空了,一樣也沒有放下。換句話說,在持戒的教學裡面,你就有持、有犯,這是決定不能夠誤會的。可是你要懂得,一真法界裡面的菩薩,才達到究竟圓滿,十法界不究竟。十法界裡頭,佛都不究竟,何況菩薩、聲聞!再看第三忍辱波羅蜜:

【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

動的相跟不動的相不可得,從每一句的結論,我們就明了,這叫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就是入一真法界,這個境界在《華嚴經》上,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的境界。這也是《般若經》難懂的地方,也是《般若經》容易誤會的地方,所以講不能不講清楚。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頭說得很多,修學大乘不能不修《般若》,《般若》不能不詳細說明,《般若》不能夠誤解,誤解了,那有很大的副作用。什麼副作用呢?撥無因果,那還得了嗎?所以這是修行里最高級的修行法。

『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取是取捨。取與無取不二,舍與無舍不二,這是真的放下了,真正的看破,他才能得圓滿的忍辱波羅蜜。這個地方用『安忍』,安忍在六度裡面,是正確的翻譯。而古來翻經的大德,把安忍翻作忍辱,是有特別的用意。這個意思是中國從前的人,不是現在中國人,古時候的中國人,對侮辱看得非常重,你看古人文章裡面,常常有「士可殺,不可辱」,看得這麼重。士是一個讀書人,現在講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殺頭沒關係,侮辱不可以的,把侮辱看得這麼重。所以翻經的法師,你們把這個事情看得這麼重,忍辱,辱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呢?所以把安忍翻成忍辱,這種翻法特別是為中國人翻的。忍波羅蜜得圓滿了!

忍,這個心動!動相!我想諸位都有這個經驗,你受了侮辱,叫你忍,忍很難忍,心有動相。不動,那你是工夫深,雖然受了侮辱,你心很平靜,不動。不管是動相、不動相俱不可得,也不是真實的。為什麼不是真實的,你仔細想想就曉得,因緣所生法,緣起性空。《般若經》上常講:「緣生之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他心得清凈。再看底下一句。

【應以無勤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

這裡頭意思不要搞錯了。搞錯了,「精進、懈怠都不可得,那我們就懈怠一下好了!」這樣你就錯會了意思。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不精進的;換句話說,絕對找不到一個懈怠、懶惰的。他為什麼要勇猛精進,菩薩勇猛精進,是因為他於究竟圓滿的智慧沒證得,也就是我們講的,他還沒有成佛。他要努力證得無上的佛果,所以他要精進。證得佛果之後,他隨類化身,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當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永遠沒有休息。

什麼力量在推動他呢?願力,他曾經初學的時候發過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成了佛,這個願不能不兌現;成佛之後,一定要兌現。所以願力、慈悲心在推動他,永遠沒有懈怠,永遠沒有厭倦。雖然如此,他的心常清凈,不像我們,我們分別精進之相、懈怠之相,我們分別這些。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裡頭說:『身心勤怠不可得故』,是講的這個意思。所以他勤奮,心裡頭決定不執著,自己在精進、在勤奮,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以無勤而為方便』,他是真勤快、真精進。『無勤』就是不作是念,他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念頭的精進,就跟普賢菩薩一樣,永遠是無有疲厭,他沒有疲倦、沒有厭倦。

我們凡夫如果每天干一樣的事情,干久了就厭倦了;佛菩薩天天干一樣事情,越干越有精神,什麼道理呢?他沒有動這個念頭,這也正是佛在大經上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不可思議!而六道是凡夫的心想生。什麼心想呢?執著的心想,聲聞、緣覺、菩薩、佛,也是從心想生,什麼樣的心想呢?妄想、分別的心想,都是從心想生。唯有真實的智慧,通達般若波羅蜜多,了解事實的真相,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舍掉,住般若波羅蜜多。住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住一真法界。在凈土宗裡頭,就是住實報莊嚴土,住常寂光凈土,這個名詞不相同,意義、境界都相同,再看下面一句,末後一行:

【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

這一句是講的禪定,六度裡面的第五度。禪定也叫做思維修,所以經上講:『應以無思而為方便』。什麼叫思呢?什麼叫想呢?中國的文字很微妙,中國的文字充滿智慧的符號。你看思,是你心上畫了界限,這個界限就是分別的意思,你有分別了,心裡頭畫了許多的格子。想是你心上有了相,你看你想一個人,它有人相,想一樁事就有事相,想一個房子它就有房子相。想是什麼?心裡頭有了相,有了相比那個思更嚴重,相是執著,執著就有相。思還沒有執著,思是分別,還沒有執著,執著就現相,無思|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當然沒有執著,這個禪定波羅蜜才成就。『圓滿靜慮波羅蜜』,靜慮是禪定的中文翻譯。

由此可知,禪裡面,它不是死定,靜就是定,心裡頭一念不生。如果只有一念不生,他墮在無明裡頭,他什麼都不知道,那不叫定。一念不生,又清清楚楚,所以它底下有個「慮」字,慮是講清楚,樣樣清楚、樣樣明了,而一念不生,這才是禪定。所以六根的作用,不但沒有失掉,更聰明、更伶俐。當心地上一念不生的時候,你看東西,我們現在看一個人,只看他表面,如果你心裡真的一念不生,他裡面內臟,你都看得很清楚,那個眼睛就跟X光一樣,這是本能,所以叫神通|天眼通,其實是本能。

我們今天能力,為什麼失掉呢?只看到外面這一層,裡面就看不到,因為你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把你的功能減少了。如果你真的是分別、妄想、執著都沒有了,你的能力就恢復,這是靜慮。『有味無味』,禪裡頭有味,這個味是什麼?感觸,有非常美好的感觸。我們凡夫每天要喝水、要吃飯,才能維持生命。欲界天都沒辦法離開飲食,越往上面去,他飲食越少。可是到初禪以上,就不要飲食,用什麼東西來滋潤身體呢?禪悅為食,禪味!這個東西就是滋養身體的,比我們人間飲食、養份,不知道要高明多少。我們的飲食還有很多的副作用,帶來什麼?帶來疾病,病從口入!四禪天的人,他不要人間這些五穀雜糧的飲食,禪悅為食,永遠不生病,沒有副作用。所以『有味無味不可得故』,這是高級的禪定。再看後面這一句。

【應以無著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相不可得故。】

『無著』就是無住,以此為方便。『方便』就是在日用平常之中,我們現在講在日常生活里、在工作里、在處事待人接物里,你運用這些原理、原則,運用這些方法,稱之為方便。一切都不執著,這就是圓滿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麼不執著呢?因為『諸法性相不可得故』,不但是相不可得,性也不可得。性相有沒有呢?性是決定有、真有;相是妙有、是幻有、是暫有,如夢幻泡影一樣。相會變,性不會變,但是要知道決定不可得。

到這個地方,這是把六波羅蜜說出來,平常我們講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菩薩日常生活的六個綱領、六條守則,怎樣跟般若波羅蜜多相應,這是說出來。如果與般若波羅蜜多不相應,這六個原則是修福,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是修福。如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了,那你是福慧雙修,這跟諸佛菩薩就沒有兩樣。我們要學會了,學會了,就學會了過日子,就學會了生活、學會了工作、學會了應酬,你過的日子是菩薩的日子,不是凡夫。沒學會,你過的日子,還是凡夫的日子,你還是搞六道輪迴。學會了,你過的是佛菩薩的日子,決定不再搞六道輪迴,那你在造什麼呢?你在造的是凈業,你造的是一真法界,不但不是六道,也不是十法界,這樣就對了。我們把下面這個文念一念,做為一個總結。

【複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一切法。如是諸法不可得故。】

因為諸法不可得故,它是真正的圓滿。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六波羅蜜多。得大果報。】

這大果報,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所講的毗盧遮那的華藏世界,你得到了。念佛的人往生凈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大果報,你真正會得到。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行一波羅蜜多。能滿五波羅蜜多。】

這個跟《華嚴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修一個能圓滿一切。所以這六條無論修那一條,只要與波羅蜜相應,你修一條,就圓滿其餘的五條,統統圓滿了。

【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此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希有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這是佛在末後勉勵我們的一句話,由此可知,般若重要。般若怎樣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在我們每天工作裡面、表現在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應酬方面,這具體的表現,就是《華嚴經》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般若波羅蜜落實在生活裡面,所以我們兩面講的經,是一部經不是兩部經,這個地方講的理,那邊講的事,讓你般若應該怎麼做法。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這裡。

大般若經綱要 第二卷

(1997年2月凈空法師啟講於華藏講堂 - 共十七卷)

請掀開經本五十六面,看經本下面阿拉伯字的頁數,五十六面,從第一行看起,第一行第二句。我們把經文念一遍,對對地方。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

我們從這裡看起。般若一會,世尊說了二十二年,所說的內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實在講,事實真相可以一語道破,我們在《心經》裡面,《般若心經》念得很熟!二十二年所說,就是一部《般若心經》,《般若心經》的詳細解說而已。可見得這個問題,是一句話能講得清楚的,為什麼世尊反反覆復說了那麼久呢?原因就是眾生很健忘,剛剛聽完,扭過頭又忘記了,老毛病又發了,累的釋迦牟尼佛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我們有沒有覺悟呢?還沒覺悟。由此可知,經論上講凡夫業障深重,我們不能不承認。業障若是不重,早就覺悟過來了,何必要勞累世尊,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反覆的說明呢?這個意思,我們多少要體會得一些,然後修學才有個入門處。歸根結底,就是教我們不可以執著,教我們看破、放下。 這一段我們選的,是世尊對舍利佛尊者的開示。『舍利子』就是舍利佛尊者。『具壽』是古時候老師對學生的尊稱,有些經上翻作慧命須菩提,這個『具壽』跟慧命的意思相同。讚歎學生有智慧、很聰明,現在的話就是很聰明、很伶俐、好學生,有這個意思。叫著『舍利子』(《彌陀經》上翻的是舍利弗),叫著他,告訴他。「舍利子」這一句話是叫著他的名字,經論上有這麼一個習慣,凡是叫著名字,下面的開示就很重要。叫名字是提醒他,叫他特別注意。

底下這些話佛說的:『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蜜多時』。「菩薩」是說的一般的菩薩,通常跟摩訶薩連起來,意思都是講三賢十聖。三賢位稱菩薩,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摩訶」是大,「摩訶薩」是大菩薩,對於地上菩薩通稱作摩訶薩,也就是初地到等覺,一共十一個位次,這十一個位次都稱之為摩訶薩。菩薩修行最重要的科目,就是「般若」。般若是梵語,般若波羅蜜多都是梵語。般若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智慧,波羅蜜多的意思是圓滿,合起來圓滿的智慧、究竟的智慧,這就是稱為般若波羅蜜多。究竟圓滿的智慧,它的作用是無所不知,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我們常講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樣不知道的,這才叫做般若波羅蜜多。  也許大家聽到,這可能嗎?誰有這種能力呢?佛告訴我們真的可能,有這種智慧能力的人,太多太多了,可惜我們沒有見到,哪些人呢?佛與諸大菩薩,這裡講摩訶薩。摩訶薩與諸佛如來,他們的人數超過我們一般眾生,超過!都有這個能力,都有究竟圓滿的智慧。佛告訴我們,這種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換句話說,你應該有這個能力,你本來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也不是你學得來的,也不是你修來的,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世尊在《華嚴》「出現品」裡頭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德相就是此地講的般若波羅蜜多。「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雖有,有失掉了,有不起作用了,有等於沒有。我們今天什麼都不知道,淪落到這樣的地步,什麼原因呢?佛跟我們講,妄想、分別、執著,這叫病根!什麼病?把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失掉,原因就是這個。佛大慈大悲,教化一切眾生,教什麼?佛教給我們什麼呢?佛就是把這樁事實給我們說清楚、給我們說明白,讓我們覺悟過來,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舍掉,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般若波羅蜜多就現前了。如果我們真的是聰明伶俐,聽到佛這個說法,馬上就放下,那你立刻就成佛,有什麼難處呢?難在你不肯放下,你捨不得放下,這樣才勞累釋迦牟尼佛說了二十二年,其實不只二十二年。一切諸佛如來,無量劫中,無有疲厭的為一切眾生宣說;佛的智慧、佛的善巧方便,怎麼喚都喚不醒,當時聽了,好象是明白了,一轉眼又迷惑了。  這個地方世尊又說了,「菩薩摩訶薩」,這是已經入了境界,也就是說修行的功夫已經得力了。我們今天談修行,實在講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就不一樣了,就真的有受用。功夫得力的現象很明顯,自己也能覺察得出來,那就是煩惱、妄想、分別、執著輕了。不能說沒有,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少,而智慧是一年比一年增長,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越來越真實,這是你功夫得力的現象,所謂是煩惱輕、智慧長,從這些地方能夠檢點我們自己,修學有沒有進步,從這一方面來檢點不難看出。  佛在此地教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你看經上用的文字,用「觀」,不是說應如是想。我們現在是很糟糕的,把想當作觀。想是什麼呢?打妄想。觀跟想差別在哪裡呢?給諸位說,觀不用想,那叫觀。禪宗裡面叫參,參就是觀。我們現在常講參觀,參觀這個名詞,是從佛教里來的。可是現在嘴巴里說參觀,誰會參、誰會觀?我仔細看了一看,沒一個人會參,沒一個人會觀。參跟觀要離心意識,那就是參,那就是觀。心意識是什麼呢?八識。學佛的同修,學過百法明門,懂得一點唯識的常識,你就明了。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八識起作用是打妄想,那個沒有觀也沒有參。參觀怎麼樣呢?參觀要離八識,不用八識。  那我們先要曉得,八識的作用是什麼?前五識關係不大,最重要的是後面三個。第六意識|分別,我們的分別心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意識,末那是執著。阿賴耶識是落印象。你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曉得怎麼樣參、怎麼樣觀,參跟觀是不用心意識。也就是說不分別,就不用第六識;不執著就不用第七識;不落印象就不用第八識。你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跟平常沒有兩樣。但是你現在會了,禪宗里常問:「會嗎?」這什麼意思呢?會了的人不用心意識,他就會了,見色聞聲、穿衣吃飯照常,不分別了、不執著了、不落印象了,這就叫觀。  由此可知,分別、執著、落印象是妄心。不用妄心,那用什麼呢?諸位要曉得,不用妄心,就是真心。你可別再去找真心,你找真心,就又變成妄心。你起心動念找真心,那你又在那裡分別、執著了。真心在哪裡呢?不要找,真心就現前了,一找就錯了。念佛不知道老實念佛,天天想著「我這個念佛,還沒有得一心,怎麼念才得一心?」這打妄想,那一心怎麼可能現前?什麼都不要想,就是老實念。念久了,自然一心就現前了。這個裡頭想不得,《般若經》的好處在此地,妙處在此地,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語。  佛在這裡『應如是觀』,如是,你就照這個樣子去觀,不用心意識。所以千萬不可以把這個想當作觀,那你就錯了。這個經可不可以想?不可以想。「這個佛是什麼意思?那一句是什麼意思?」那就糟了,你就落在心意識裡頭,就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頭,那就不是觀了。『實有菩薩』,實是真的,實實在在的;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菩薩有沒有?真的有!為什麼說不見?『不見菩薩』,這是從相上講的,不見菩薩的相。『不見菩薩名』,名字也沒有。菩薩那能沒有名字呢?大家天天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多少人天天念,怎麼會沒有名呢?  你要懂得此地「不見」,不可以執著見,不可以分別見,這個不見是不容許你有分別見、有執著見,那你就錯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菩薩的相在不在呢?在!菩薩的名在不在呢?在!相是假相,名是假名。如果我們套一句《金剛經》的例子來說,「菩薩者即非菩薩,是名菩薩」,你懂不懂這個味道?《金剛經》這種例子太多了,叫我們作如是觀,那你就真的見到菩薩。你要是著相見菩薩,你永遠見不到。名字也是相,也就是說,你要用妄想、分別、執著,你見不到菩薩。菩薩是覺悟的人,他在你面前,你也見不到他,不是他不讓你見,你自己有障礙見不到他,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障礙,不是他有障礙,是我們自己有障礙。自己把自己障礙清除了,原來菩薩就在面前,諸佛如來也在面前。  這一樁事特別是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說明這個境界,前面我跟諸位報告過,我們這裡講《大般若》。《大般若》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社會層面上,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說《般若》講理,《華嚴》講事,理事不二。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五十三參就是《大般若》應用在生活上,《大般若》展現在社會上。這兩部經合起來看,理事就圓融了。我們在這裡學,學什麼?學怎麼過日子、怎麼樣生活,那個生活才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生活,這一句話要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究竟圓滿智慧的生活,那你怎麼會不幸福呢?你怎麼會不快樂呢?  我們到今年,把凈宗經論告了一個段落,我們該做的都做了,剩下來這一點時間,這是應許許多多同修多年的要求,講一部《華嚴經》。過去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在晚年,他老人家也發了這個願,講一部《華嚴》。《華嚴》講完之後,再講一部《阿彌陀經》,他就往生極樂世界去了。很可惜!他老人家發的這個願,《華嚴經》沒講完,講了一半就走了。我對他老人家,覺得感到非常遺憾,沒有把它講完。原因是老師當年在台中講經,一個星期講一次,還有翻譯,一個半鐘點還帶一個翻譯,翻譯台灣話,實際上只講四十分鐘。一年大概只講四十次,四十個星期。一次四十五分鐘,所以這一部《華嚴》講圓滿,我給他算了一算要五十年,才能講完。  《華嚴經》最少的時間,需要三千個小時,你才能講得圓滿。如果要細講,三千個小時不夠!那我們現在一次講一個半鐘點,一個星期講四天,這個速度就快多了。所以我的預計大概五年到七年可以講圓滿,其它的經都不講。無論什麼人請我講經,統統講《華嚴》,講了以後,把它連起來,連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用這個方法。因為在一個地方,沒有辦法住那麼久。所以說佛當年講這個經,也七處九會,也開了九次會,換了七個地方,我們現在可能要超出這個數字,不只七處九會,希望把這部經講圓滿。  那麼這一次有機會,跟諸位在這裡研討《般若》,好!將《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原理說出來,正是經中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我們更容易體會,契入是比較困難,但是能體會到幾分,就有受用。這種利益,我相信稍微留意一點的同修,應當都能夠獲得。所以究竟圓滿智慧要離心意識,你就得到,所以此地「不見」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很深。這個『見』就是見解、就是思想、就是心意識。知道相是假相,名是假名,統統不執著。相也有,名也有,不能執著。大乘經論裡面,教我們離相,是離執著的那個相,不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你怎麼能離得了呢?離不了。那個也不礙事,一點都不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礙什麼事呢?礙事,是你心裡執著的那個相,這個相礙事。  這個道理要是說出來,實在講有相當的深度。可是又不能不講,我們只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現在我們在這裡講經,錄像機擺在我們面前,把現場就錄進去。如果透過電視,就廣播到很多人家去了,我們現在許多人家沒有播,七樓有,好象後面也有個電視機,上一次我看到了。那個電視一記錄就現出影像,我們這個地方是現場,現場沒有障礙。佛教給我們離相,是離虛妄的影相,我們拿這個比喻,希望諸位從這個比喻,細細的去體會。我們眼睛張開,眼睛就像電視機的鏡頭一樣,看到現場這麼多大眾都坐在此地,這是現場的境界。你要問:「我的眼睛是不是看見了呢?」眼睛沒有能力看見。眼睛要能看見,那錄像機的鏡頭就看見了。鏡頭會看見,那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們眼不能見,眼張開就像一個攝影機一樣,把外面的境界相攝進來。誰見到的呢?是你的心見到。什麼是心呢?你那個妄想心見到了。  這個眼攝進去的,眼識,唯識裡面的眼識。眼識有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所以境界相就像照相機一樣,我們眼睛裡面,它就有一個影像在裡頭。第六意識分別,分別誰呢?沒有分別現場,他不可能見到現場,他就是見眼識的那個相分,他緣眼識的相分,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看到電視機的屏幕,並沒有看到現場。這個意識分別,就是分別眼識的相分,你說糟糕不糟糕!這是虛妄,不是實在的。第七識的執著,末那執著,它執著誰呢?它也是執著,從眼識的相分,立刻轉播過去,播到末那識的相分。末那識相分現的這個相,它是再播。到阿賴耶識含藏、儲藏這個資料,阿賴耶的相分,再從末那的相分,再從意識分別,末那執著,你看多複雜!收集這些資料,藏在阿賴耶識裡面,與現場全不相干,就好象電視轉播一樣,第一站轉播第二站,第二站轉播第三站,輾轉轉播出去,它收藏是收藏那個資料,現場沒有見到。  所以教給我們離相,是離這個相,不是離現場的相,離眼識的相分、意識的相分、末那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叫你離這個相分,這個要懂得。離相是離這個相,不是離外頭境界相,境界相離不掉的。境界相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的,你心心所的相分是虛妄的,決定不是真實的,你要把這個東西搞清楚。這個我們讀了佛的大乘經論,細細思維很有道理,這個東西就是現代科學裡頭所講的心理學。佛經講的比現代心理學高明太多,中國、外國大學裡面教的心理學,跟佛法比較,那就望塵莫及,沒有佛講的這麼透徹、講的這麼明了。  那我們再說,現場的這個現象,是一回什麼事情呢?佛在經上說,現場的這個現象也不是真實的。什麼叫真實?什麼叫不真實?定義是什麼?佛法說得很明白,如果是真實的|永遠不變,佛法講真實不真實,標準在此地。永遠不變就是真的,如果它會變,那就不是真的。要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我們在這個世間人、動物,動物有生、老、病、死,會變!年年不一樣!你每一年過年去照個照片,然後比較,年年不一樣!會變,這就不是真實。植物變化更大。礦物雖然它變化小,仔細去觀察,還是在變,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不變。那依照這個定義來講,全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什麼不變?佛菩薩將一切法歸納,不歸納太多,講起來麻煩。彌勒菩薩將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類,在《瑜伽師地論》上。天親菩薩看到初機的同學,對於六百六十法,還感覺得太麻煩,不容易學習。他老人家再把六百六十法歸納成百法,讓我們好學,百法就容易多了。  百法裡面,前面九十四法是有為法,有為法會變,它不是真的,假的!後面不會變的,有六大類,叫無為法。無為法里有一個虛空,真的!虛空好象沒有變過,三千年前是這個樣子,三千年後還是這個樣子,這虛空沒有變。但是虛空,諸位要曉得,還不是真的無為,相似的無為,因為它沒有變化的相,有為法裡頭不能歸納,把它放在無為法裡頭。真正的無為只有一個|真如無為,真如|真心!我們每個人的真心,是永遠不會變的,妄心會變,妄心就是想、念頭,念頭是妄心,我們現在都是用的妄心。誰用真心呢?佛菩薩用真心,此地講的菩薩摩訶薩,菩薩就用真心。所以你用真心,你就是菩薩;你用妄心,你就是凡夫。凡夫跟菩薩的差別在此地。菩薩的心永遠不會變,菩薩大慈大悲,對待人,他的心是清凈、是平等。慈悲就是愛護、關懷,不會變!你喜歡他,他關懷你、愛護你。你恨他,他也關懷你、也愛護你。你陷害他,他還是關懷你,還是愛護你,沒有變!真心!  我們世間人往來,不要太認真,為什麼呢?虛情假意,你要當真,你就吃虧,你就會上當。他給你講的怎麼好,笑笑,假的不是真的,過幾天會變化。你們在報紙上看,這個人好的不得了,結婚了,沒幾天報紙登,又離婚了,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明白事實真相,你的日子過得很幸福、很快樂。為什麼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何必計較、何必認真呢?你就很快樂、很自在。跟佛菩薩打交道,那是真的。我們要學佛,我們要以真心待人。人家對我們,我們曉得是假的,我們對人是真的,為什麼呢?我們修般若波羅蜜多,這是你真正學佛。在生活當中怎麼做法呢?你就讀《華嚴》,你特別注意去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些人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在這個社會上,在這個紅塵裡面,跟這些虛妄眾生交往,我們用真誠。真誠決定得利益,虛妄決定吃虧。吃虧就是永遠不斷的流轉輪迴,你用真心,你這一生是最後生,來生跟佛菩薩一道去,決定不再搞六道輪迴。所以你真誠心待人,不吃虧,不會上當,好處太多太多。世間人不敢用真心,就是怕吃虧,就是怕上當,哪裡曉得吃虧、上當都是假的,也不是真的。這個裡面理事、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你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就叫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你要真正想獲得,一定要看破、要放下,這個經上所說的,就要留意。  不但「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而且『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這個意思,諸位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就是離心意識,離分別、執著,總不外乎對人、對事、對物,不用分別、執著。不用分別、執著能辦事嗎?如果說,我學了般若波羅蜜,人家拿這個問我,這是什麼?不曉得!這成嗎?他問你這是什麼,你搖頭不曉得,其實你已經著了相,你為什麼會搖頭呢?拿這個問你是什麼?這紙片!那不就分別了嗎?是你們大家叫它做紙片,我也叫它做紙片,你們分別、執著這是紙片,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隨眾生的分別而分別,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自己確實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佛菩薩。 

可見得生活當中活活潑潑,不是白痴!不是一問什麼都不懂,樣樣都懂、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了,隨著你的分別而分別,自己決定沒有分別,隨著你們執著而執著,自己決定沒有執著,這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呢?功德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在隨喜當中成就這個功德,成就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也不能執著它的名、執著它的相,所以告訴你修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統統不能執著。為什麼有這些名相呢?是因為眾生執著有個般若波羅蜜多,有個般若波羅蜜多的名,佛菩薩要隨順他的分別、隨順他的執著,是這個意思。再看底下經文。  【何以故。】  這是佛代我們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佛要這樣說,佛這樣教給我們。  【舍利子。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  這說明為什麼叫你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因為它自性空。自性就是自體,它沒有自體。世法、佛法都是因緣所生,緣起性空!緣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是由許許多多複雜條件之下所產生的,或者說所發生的,不單純,很複雜,《華嚴經》上講「無量因緣」,生起這些現相。既是無量因緣生的,當然沒有自體,你說那一個緣是自體呢?那一個緣也不是它的自體,這就是所謂「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楞嚴經》上對於這樁事、道理,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因為它沒有自性,當體皆空,所以你不應該執著、不應該分別,你可以受用,決定不可以分別、執著,那個你受用就自在,你就快樂,你就幸福。如果你在受用當中,要有分別、執著,那你付出的代價就太大、太苦了;付出的代價是煩惱,現在人講感情。感情是什麼呢?迷惑!顛倒!這裡面產生貪瞋痴慢,結果就變成六道輪迴,你說這個代價多麼慘酷。所以諸佛菩薩有受用,絕對沒有這些副作用,凡夫在受用裡面不得自在,這是說到『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接著佛又說:

【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不離空。空不離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這一段文,跟我們平常念《般若心經》沒有兩樣,文一樣,意思也一樣。特別要提醒的,世、出世法要講到它的基礎,我們現在講物質,現在科學家在這裡研究,研究物質的基礎、物質的根本,把這些物質分析,分成原子、電子、粒子,現在分成量子,就是這一段經上講的。但是科學家今天在分析、在觀察、在研究的,我們五蘊裡面,只有一個色蘊,色是物質,他們在這裡下功夫。而受想行識,大概還沒有開始、還沒有發現。受想行識,我們今天講是精神;色是物質。精神這一部門,現在科學家還沒有研究,他們只在研究物理,受想行識是心理。物理是相當發達,而心理還沒有開始,還沒有什麼效果看到。  而佛法對心理、物理非常透徹。心跟物都是緣生,都是空寂而沒有自體,所以他才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而且心跟物是同源的,這個現在科學家沒有發現,還沒有這個說法。《法相唯識》裡頭說得很清楚、說得很多。宇宙萬有的現象從哪裡來的?佛告訴我們:「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是宇宙的根源。三細相裡面第一個,是心法不是色法。無明,業相。無明業相裡面,色心都談不到,那是什麼呢?動。現在科學家也逐漸發現,近代科學家已經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物質現象怎麼來的?波動的現象。他講波動的現象,跟佛講的無明就很接近,無明就是波動。從波動裡面變化出三分裡面講的見分,也就是此地講的受想行識,但是沒有這麼顯著,沒有這麼明顯。從見分再變現出相分,相分叫境界相,這個就是講的物質的來源。  從三細相再轉變,就變成六粗相,輾轉變化出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是妄想變現出來的。你有分別,有分別心就把你本來沒有這些境界相的真如本性,變現出十法界的幻境。就像作夢一樣,你心裡頭本來沒有夢境,為什麼每天晚上睡覺會作夢呢?夢絕對不是心裡頭本有的,心裡頭本有的話,天天作夢應該是一樣,為什麼每天不一樣呢?所以它不是本有的。十法界依正莊嚴也不是自性裡頭本有,就跟夢境完全一樣。所以《金剛經》後頭,用比喻說:「夢幻泡影」,很有道理!分別變十法界,執著就變六道輪迴,那就更糟糕了。  由此可知,於一切法裡頭不再執著了,你能夠很隨和、隨順了,不再執著了,六道就沒有了。如果你在一切法裡頭不分別了,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這個法界變成什麼呢?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諸佛如來的境界,可是一真法界裡面,雖然絕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它還有妄想,那個妄想叫無明煩惱。妄想沒斷乾淨,所以一真法界裡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還有這麼多位次。破一品無明,你就提升一等,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就圓滿成佛了。那個四十一品無明,就是妄想。妄想有輕重不同,分為四十一類。妄想沒有了,沒有了,你就成佛了,你就沒事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妄想,最少的。你要問十法界怎麼來的,就這麼一回事情。  所以《般若經》上一再提醒你,這說明事實真相,叫你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打妄想。念佛,老實念佛就好了,不要去想東想西。經典聽聽就好了,不要去研究,這個經這麼說,那個經那麼說,全打妄想。必須要知道,佛一生一句話沒說過,你看《金剛經》上,他四十九年所講的,他全部推翻了。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你有什麼好研究的?你研究不是全打妄想嗎?佛是真的沒說嗎?對他自己真的沒說。為什麼又說那麼多呢?隨眾生說而說,自己沒說!大家體會這個意思,這是一張黃的紙片,我說了沒說?我沒說!隨你們說而說,我確實沒有這個意思,我也沒說這個話,這不是強辯、詭辯,這是事實,然後你才懂得佛菩薩說法。  你看開經偈:「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今天解如來,錯解了他的意思,我們哪裡懂得他的真實義?他的真實義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假如我們真的懂得了,我們就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個味道就不一樣,那才真正能夠契入境界。我們今天最大的難關在哪裡呢?我們有聽,有說有聽,作實了,都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所以講經、聽經搞幾十年也不開悟,毛病在哪裡要曉得;找到毛病了,把毛病改掉了,那就有救了。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工作裡面,不要再執著,不要再分別,不要再打妄想,一切順其自然。在順其自然裡面,修清凈心、修平等覺,你就對了。這樣念佛,叫老實念佛。還有想東想西,想經典也不行,都叫不老實,為什麼呢?你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那算什麼老實呢?所以這個地方說基本的物質,心跟物都是空不可得,由基本變現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那有一樣是真實的呢?所以《心經》上,觀自在菩薩給我們表演,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了不可得,就是這麼一回事,身心世界了不可得,一切苦厄都沒有了。六道也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何況其餘呢?理如是,事亦如是。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佛又叫著【舍利子】:  【此但有名謂為薩埵。此但有名謂為菩提薩埵。】  這個『薩埵』翻成中國話,叫眾生,這是梵語,薩埵是眾生。『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菩提薩埵是覺悟的眾生。菩薩他的意思就是覺悟的眾生,我們是迷惑顛倒的眾生,他是覺悟的眾生。

【此但有名謂之為空。此但有名謂之為色受想行識。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凈。】

《心經》上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一個意思,確確實實沒有來去,這是給你講的事實,這個理與事都深。《楞嚴經》上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的現象,「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跟我們講真相。「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是生滅同時;生滅同時就是沒有生滅,一切法沒有生滅。既無生滅,那有染凈呢?那麼我們看這個現象,好象明明這個相存在,怎麼說沒有來去、沒有生滅呢?事實上沒有生滅,事實上沒有來去,我們看到的是相續相。《金剛經》後頭兩個比喻:「如露亦如電」,如電是講的事實真相,就是生滅同時,沒有生滅。如露,露是露水,露水存在時間短暫,講相續相。相續的現象好象是有,其實是沒有,我們都被相續相迷了。  這個事情乍聽起來也不好懂,我們也用比喻來說。現代人看電影好象少了,一般都在家看電視。如果用看電影這個比喻,比較容易體會。我們看電影銀幕裡面的現象,好象是真的,其實銀幕里的現象,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怎麼知道?看看底片就曉得。電影在放映的時候,那個鏡頭打開,一張畫面放出去,然後鏡頭關起來,再換一張,再開一次,一秒鐘二十四次,二十四次就是相續相。其實你要是看底片,它那有生滅?底片上沒有生滅,銀幕上那有生滅?那有來去?沒有!諸位想想這樁事情,你就可以明白,佛在經上講的不生不滅這個意思。  佛給我們說,我們現在現的這個相,它的速度多快?經上常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一彈指不到一秒鐘,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是一剎那;一剎那的九百分之一,就像我們現在放電影,那個鏡頭開關的速度一樣,一剎那九百次的開合,你怎麼會知道是假的!電影院裡面,二十四分之一秒的速度,你就以為那是真的,你就沒有看到那是假的。現在給你講,一彈指裡頭,九百次的生滅,你怎麼會感覺到這個東西是假的。佛告訴我們現前森羅萬象的真相如是,所以才給你講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要認為你有所得,錯了。不但身外之物,你了不可得,身體也不可得。它生滅的速度太快了,簡直沒有辦法辨別出來生滅是同時的;生滅同時就是不生不滅。所以經論上,生滅即是不生滅,這都是講的事實真相。  所以這裡說:『色受想行識,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凈』,把事實真相全告訴我們。明了之後,你才會在境界里,再不會起心動念,再不會分別、執著了。不起心動念,你就入定,就像經上講的諸佛菩薩住甚深三昧。我們念佛人,住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什麼呢?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當中,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三昧。不分別、不執著,就是般若波羅蜜,定慧等持,定慧雙修,是這個修法。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會修,你的修學裡頭才有味道,法味!法喜充滿。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見生。不見滅。不見染。不見凈。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這一句話重要,關鍵就在此地,『不見』是看破。『不執著』是放下。所以講來講去講到最後,就是一個看得破、放得下。放下是三昧,看破是般若波羅蜜。

【複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受想行識但有名。】

下頭就不要說了,說得再多,總離不開這個綱領,離不開這個原則。『名』是假名,『但有名』就是告訴你不要執著、不要分別、不要打妄想。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對了,你就功德圓滿了,你跟諸佛菩薩就沒有兩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佛經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第五百六十一卷~第五百七十卷)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一一九集)
什麼是般若?

TAG: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