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避免瑜伽練習傷害,你必須要了解的腘繩肌

對於僵緊、酸疼的肌肉,沒有什麼比好好拉伸一下更棒的吧?沒錯,不過例外的是,如果疼痛點已經發出了肌肉撕裂的信號,那麼這樣的伸展反而會雪上加霜。

令人驚訝的是,由於反覆過度拉伸,尤其是靈活度高但肌力量欠缺,當力量與柔韌失衡時,瑜伽習練者常常出現腘繩肌撕裂和拉傷的情況。過度拉伸會造成微創傷或肌肉骨骼系統里的肌肉、韌帶、肌腱或其它軟組織的小撕裂(大創傷指的是像摔跤這樣造成的大的撕裂)。受傷後,如果還繼續拉伸,就很難痊癒,為慢性或複發炎症與疼痛創造了病灶,受到影響的組織也易遭到進一步的撕裂。

如果研究一下常見的習練序列,就會發現很容易拉伸過度。許多序列里都包含佔比較高的腿後側拉伸,包括一些站立體式、站立前屈、坐立前屈。另一方面,強化腘繩肌的體式能真正提高肌纖維的耐受力,但由於我們練得少而錯失良機。肌腱將肌肉與骨骼相連,強化肌肉也會同時改善肌腱的力量和韌性,從而讓肌腱更不易拉傷撕裂。

讓我們更仔細地研究一下組成腘繩肌的三塊肌肉。這三塊肌肉起點在骨盆的坐骨,沿大腿後側下行。其中兩塊位於大腿後內側,一塊位於大腿後外側;三塊肌肉都交叉穿過膝蓋窩,通過長肌腱附著於小腿。通常,大腿後側肌肉中段略微不適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在拉伸時感到坐骨附近不適或疼痛,又或者長時間坐立後疼痛,尤其是坐在堅硬地方後疼痛,就要注意了。在這種情況下,在練習中繼續拉伸腘繩肌會再造成微小撕裂和疼痛炎症,從而使腘繩肌在習練之後更加酸痛。

如果你懷疑自己拉伸過度,拉傷或撕裂了腘繩肌,現在就應該改變習練,避免長時間的反覆受傷,促進癒合。改變辦法現在可能已經顯而易見了,那就是你必須停止拉伸腘繩肌,有可能就幾周而已,如果傷勢較重,可能要幾個月。瑜伽習練者們常常會反對停止拉伸腘繩肌,但實際上,你只是需要給這些組織療愈時間,而不讓這個問題變成慢性或複發問題。不過,你也不需要徹底停止瑜伽習練:比如,你可以練習增加上半身力量或股四頭肌靈活性的體式,或者專註呼吸控制法練習。一旦撕裂處康復,意思是,一周或兩周時間裡基本或完全不再疼痛,你就可以逐步恢復拉伸。

在腘繩肌康復的過程中,你就可以開始隔天進行伸展了(一周一次不足以增強力量)。增強力量會促進血液循環,而良好的血液循環會促進療愈,讓組織更健康、更有彈性。但是,如果出現疼痛,就表明軟組織炎症比較嚴重,不能負重,負重會進一步刺激它。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需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能開始力量訓練。

做好準備後,你就可以在腳踝處綁2-3磅的沙袋,在家開始進行傳統阻力訓練了。俯卧在地板上,雙腿向後伸直。屈膝90度,小腿脛骨垂直於地面,大腿保持在地面,之後,腳向後向下落回地面。平穩緩慢地重複10次,逐步增加到3輪,每輪10次。

關於瑜伽里強化腘繩肌的體式,重點關注屈腿的站立體式,比如Virabhadrasana I和II以及Utthita Parsvakonasana(側角伸展式)。大多數瑜伽習練者都知道,在這些體式里,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需要努力工作,但實際上,腘繩肌也要工作,腘繩肌要和屈膝一側的股四頭肌共同收縮,來穩定髖和膝,抵抗重力。記得要用計時器,它幫助你逐漸增加體式保持的時間,保持這些體式會讓肌肉等長收縮更加高效。開始可以保持15秒,然後逐步增加到1分鐘。等長地訓練肌肉,即不改變肌肉長度進行收縮,肌肉就會學會「保持」和穩定,這是肌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因為一般姿勢或任何體式都需要超過數秒鐘去抵抗重力,同時需要保持身體狀態。

在Salabhasana(蝗蟲式)中,你需要將整條腿抬離地面,你可以通過Salabhasana和SetuBandhaSarvangasana(橋式肩倒立)等伸展髖的體式來強化腘繩肌。這些髖伸體式讓腘繩肌的上端更多負重,有助於坐骨易拉傷區域的力量提升和區域釋放。(關於如何在這些體式中充分激活腘繩肌,參見下文。)

對於腘繩肌的康復,可能需要幾周時間,因此需要你的耐心,隨著逐步好轉,你可以重新開啟體式習練,注意需要那些訓練腘繩肌力量和伸展平衡的體式。可以嘗試在序列的第一部分做一些強化腘繩肌力量的體式,讓肌肉發熱、疲倦想要放鬆時,再做拉伸腘繩肌的體式。或者,一天以強化力量的體式為主,次日以拉伸的體式為主。為了達到最佳健康狀態,你的目標是培養兼具力量和柔韌、能充分保護關節的肌肉,同時這些肌肉在各種體式中仍能全方位活動。

打造橋式肩倒立

橋式肩倒立能有效強化腘繩肌。腘繩肌收縮將骨盆上提離開地面,幫助做出一個拱形,屬於一個初級後彎體式。練習一些屈腿的站立體式(還記得戰士式系列吧!),有助於為橋式肩倒立熱身。然後,仰卧,屈膝,雙腳平放,靠近髖部。確保雙腳互相平行(如果雙腳雙膝外轉,會導致膝蓋和背部疼痛)。

為了最大可能地收縮腘繩肌,先只上提尾骨離地,骶骨和下背部留在地面上。想像恥骨上系著一根繩,骨盆被這根繩向上拎起,使骨盆後傾。(如果從肚臍開始上提,腘繩肌基本不收縮,尾骨會下掉,造成下背不適、骨盆前傾,與正確做法背道而馳。)尾骨上提後,從骶骨到腰椎到中背部,一節一節持續向上捲起,進入完全橋式肩倒立或者下列的變體之一。

變體

如果你患有關節炎、椎間盤損傷,或者有其它下背部問題,需要避開後彎體式,你可以只做半橋式肩倒立,從肩到髖、到膝一條直線。由於脊柱沒有任何後彎,腘繩肌將努力工作才能保持骨盆上抬、恥骨朝向天花板。如果你的背部健康,那麼你可以繼續向上卷,進入完全橋式肩倒立,打開胸腔,最終掌心托住後側肋骨,手指指向脊柱。繼續用雙腿的力量上提骨盆,這不僅會強化腘繩肌,而且也有助於減輕手腕負擔。為了更好關注腘繩肌,在雙腳腳踝前套一條伸展帶,雙手在腳踝附近抓住帶子兩端。一旦進入體式,就開始拉帶子,以便讓脛骨上端靠近髖部。

可以上提落下三四次,逐步讓每次保持時間達到一分鐘或者更長。每周這樣練習數次,你將獲得更加強壯、不易受傷的腘繩肌。


推薦閱讀:

駱駝式 極易犯錯的瑜伽體式 你錯在了哪裡呢
針對腰部、膝蓋和肩膀的放鬆的瑜伽
冬天易犯困?練這8式瑜伽讓你活力滿滿!
瑜伽套路5—— 流瑜伽1

TAG:推薦 | 練習 | 瑜伽 | 傷害 | 了解 | 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