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六畜啖海鮮吃蟲子 中國肉食史源遠流長

「六畜興旺」寄寓著古人的期望。圖為「六畜興旺」窗花。

  舌尖上的春節之二

  文、圖/ 卜松竹

  之前有報道說,一位素食主義女婿在廣州過春節下不去筷子,因為桌子上全是肉。丈母娘看他不肯吃,還開玩笑說他是不是家窮沒肉吃。這些年國人吃肉是多了,特別是過去地域性相對較強的牛羊肉,也是遍地開花。但是無論平時吃什麼,春節,特別是年夜飯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大魚大肉。這是一種悠久的傳統,來自農業文明對優質蛋白質的高度崇拜。不過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肉的「神聖性」下降了,但講究似乎更多了,要美味,還要健康。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肉。

  「六畜興旺」代表

  農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融合

  吃貨分很多種,彼此壁壘分明,有「雅」有「俗」。但好吃肉的吃貨,應該佔據絕大多數。有相當一部分「肉食動物」堅持認為,只有傳統的「三牲」才能被稱作「肉」,其他的,還是各稱本名吧。

  如果將「肉」的範圍擴大,大致可以用「六畜」來指代。六畜在今天是隨處可見,一點兒神秘色彩也沒有了。但如果追根溯源,說道還很多吶。正月初一雞日,初二狗日,初三羊日,初四豬日,初五牛日,初六馬日;六畜排完了,才輪到初七「人日」——中國家養動物的起源和引進反映了中國文化的進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史學者易華將中國的六畜分為兩組:豬、狗、雞和馬、牛、羊。豬、狗、雞常見於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定居農業生產方式相關;馬、牛、羊多見於青銅時代文化遺址,與游牧生活方式有關。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漸齊備。

  易華指出,每一種動物的馴化過程都很複雜,具體的時間和地點還難以確定。六畜的起源或者並不局限於中國。大體而言,狗和豬的馴化在東亞和西亞均可追溯到近萬年,牛和羊的馴化,西亞明顯早於東亞數千年,雞則東亞更早,馬的最早馴化地是中亞。概言之,豬、狗、雞是東亞本土起源,而馬、牛、羊則來自中亞或西亞。

  這當中特別有意思的是豬和馬的地位變化:豬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家畜,為六畜之首;商周時期畜牧業特別發達,馬成為六畜之首。養豬是東亞定居農業生活的傳統,無「豕」不成「家」。東亞新石器時代主要文化遺址中幾乎均有豬骨出土,考古發現和歷史記載均表明東亞諸民族有養豬的傳統。馬是游牧民族的象徵,牛羊則是遊動的財富,是游牧民的衣食之源;馬使游牧生活如虎添翼,有了縱橫歐亞大陸的可能。但在東亞數百處經科學發掘的新石器遺址中從未發現馬的骨架,確鑿無疑的家馬和馬車見於商代:此後三千餘年的歷史證明中原並不適合於養馬。「買馬以銀,養馬以金」,中原也從未培育出優良的地方馬品種。

  豬、狗、雞和人一樣是雜食動物,特別容易和人類建立親密關係。它們的馴化與人類的自我進化大體同步,也就是說人類在馴化它們的過程中完成了自我進化。有了這些畜禽,人類才逐漸放棄狩獵採集,進入生產經濟時代。大賢如老子,嚮往的理想世界也不過是「雞犬之聲相聞」,可見沒有雞狗難成家。孟子的治國方略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說到底,治國還是落在一個「吃」字上,而且吃肉在裡面佔有特別突出的地位。

  世界上稱得上「六畜興旺」的國家其實並不多,歐美國家更重牛羊雞肉,東亞各地豬肉佔據優勢。而中國確實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這大概就是地大物博的好處。其中廣東習慣講無雞不成宴,雞在春節餐桌上的地位,與國內其他地方又大不相同。

  吃蟲子肉或屬早期「巫術」傳統

  不知道吃蟲算不算吃肉。廣東人也喜歡吃蟲。禾蟲、竹蟲、沙蟲、龍虱,都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不過一般是因農時節氣而吃,在春節的宴席里,似乎是不多見的。

  民族文化學者李炳澤指出,蟲災是農業民族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因此吃蟲的習俗除了補充蛋白質外,在早期還具有「巫術」的傳統意味。吃蟲活動常常在一年中蟲害容易出現的時節之前舉行,經過不斷演變,很多已經變成一種象徵儀式,在新年或驚蟄時,希望來年的田地里能夠減少一些蟲子的危害。

  據稱,哈尼族在水稻開始抽穗時,要舉行一個「抓螞蚱」的活動,「那天人們到田裡捉夠一竹簍的螞蚱之後,把螞蚱撕成五塊,分頭、腿、身、肢、股,各放一堆,然後用竹片夾幾個螞蚱,插在田埂或排水口旁,以恐嚇其他螞蚱和昆蟲。之後把螞蚱收回竹簍,帶回家中做成菜拌粑粑吃。離開田野時,人們還要喊:『噢,螞蚱,三天內不捉你了,三個月內你不要吃稻穀』。」這簡直就是在賣萌啊。

  據悉,雲南的普米族在農曆一月過大年的最後一天,男男女女各自攜帶著爆炒的苞谷、青稞、小麥和麻籽,到山上去舉行「滅蟲」活動。在一個大簸箕里,把這些東西放進去,姑娘們將手鐲埋在爆花中。爆花象徵小蟲,手鐲象徵大蟲。人們圍著簸箕吃爆花,象徵消滅蟲子。誰的手鐲先露出來,大家就在她的手背上彈一下,表示大蟲也消滅了。

  古人更中意湖河之產

  明代以後海鮮才流行

  明代大地理學家王士性曾經說過,若論「殺生」,閩浙一帶地方最厲害,因為吃海味太多。六畜無論大小,每隻最起碼可供一人吃一頓,但海里的各種蝦蟹貝類,體積很小,一餐動輒吃下幾十、上百,過幾年回頭看看,都不知到底吃了多少了。現代社會物流發達,電商網路密布,內陸省份也可以輕鬆吃到海產,估計在這方面,很快也不會有太多地區差異了。

  除了沿海地帶之外,據說內地的中國人在古代對海產不太熱衷。傳統說水產有「一湖二河三溪四海五塘」的排序,可見古人心中的至味,仍是湖河之產,代表物便是大閘蟹、黃河鯉魚、長江三鮮等。塘產不必說,水面既小,又不流動,歷來被很多老饕鄙視。

  而世界人民都熱愛的海鮮,真正大規模登堂入室,成為潮流,據說是明代才開始的事情。中國海水養殖歷史悠久,早在漢代之前,就進行牡蠣養殖,一些貝類和藻類的養殖在宋代也出現了,到了明清,沿海海產養殖進一步大發展。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海產養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常見的養殖品種有四五十種。向海洋要肉吃,成果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海水養殖最發達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除中國外,還包括日本和一些東南亞國家,這不能不說是傳統農業文明以海為田的觀念反映。相比而言,歐美國家率先發展起來的遠洋漁業,更像一種海上的游牧生活。

  在水產中地位甚「低」的塘產,卻是實實在在地為內陸地區大量人口提供了一種優質蛋白質來源。有學者認為,中國淡水養殖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在唐代以前,鯉魚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青、草、鰱、鱅四大家魚。在北宋時四大家魚繼續發展到更廣泛的區域養殖,在長江、珠江的養殖逐漸興盛起來,魚苗的捕獲、運輸、篩選、販賣已經達到專業化程度。而且出現四大家魚混養技術,並迅速普及。

  實際上如果從動物分類角度來說,四大家魚和鯉魚的親緣關係都很近。近年來它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國外一些地區,被視為入侵物種,當地人大多一律以「鯉魚」稱之。由於當地人不吃,它們在河川中長得膘肥體大,幫助釣魚愛好者創造不少新紀錄。一些圖片經由網路傳播甚廣,令無數我國吃貨垂涎三尺。


推薦閱讀:

一家海產品供應鏈平台如何做到年撮合交易35億?
如何用最偷懶的辦法做出家常大餐?
夏季擼串必吃的小龍蝦,蝦頭到底能不能吃呢?
『知食小菜譜』蜜汁帶魚,香脆鮮嫩好味道
乾貨丨史上最全自助餐實用攻略,學了這一招分分鐘吃回本

TAG:中國 | 海鮮 | 肉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