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維納斯,太陽系中最亮的行星
金星對我們的太陽而言是第二近的行星,以羅馬愛與美之女神的名字命名。金星是在夜空中最亮的自然天體之一,並被認為是地球的姊妹行星。金星的歷史與命名
金星,這顆從太陽數過來位列第二的行星,被冠之以古羅馬愛與美之女神維納斯的名字。她是唯一顆以女性名字命名的行星——在古代天文學家所知的五顆行星中她最為明亮,或許由此,她被賦予神殿中最為美麗的女神之名。
在遠古時代,金星曾被當成是兩顆不同的星:暮星和晨星——即在日落和日出時分首先出現的那兩顆星星。在拉丁文中,它們分別被叫做Vesper(黃昏之星)和Lucifer(晨曦之星)。在基督教統治的年代,路西法(Lucifer),或「光之使者」,成為撒旦在他墮落之前的名字。
行星金星的物理特性
金星與地球常被稱為孿生兄弟,因為它們的大小、質量、密度、構成和引力等十分地相似。可是相似只是到此為止。
金星是太陽系中的極熱世界。儘管金星不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可它那稠密的大氣層似不可控般地捕捉著熱量,一如溫室效應會令地球升溫一樣。因此,金星上的溫度達到了870華氏度(465攝氏度),足以能將金屬鉛熔化。科學家們放置在金星上的諸多探測器的壽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便都相繼熔毀了。
金星大氣層的情況也猶如地獄一般,它主要成分是含硫酸雲的二氧化碳,科學家們只能從大氣中檢測出微量的水。金星的大氣比任何其它行星的都重,這導致其表面的壓強為地球的90倍。
金星的表面極為乾燥。在其表面根本沒有液態水,灼人的熱量會使任何東西蒸發掉。金星表面約有三分之二的區域覆蓋著許多平坦而光滑的平原,其寬度從約0.5英里直至150英里(0.8公里至240公里),而那上面卻布滿了被千萬座火山毀損所形成的溝渠,流淌而過的熔岩刻蝕出長且蜿蜒的條條運河,最長的甚至超過3,000英里(5,000公里),比任何其它行星上的都要長。
金星表面的6個山脈區域補足了剩餘的三分之一。有一個被稱為麥克斯韋的山脈,長約540英里(870公里),高度可達約7英里(11.3公里),成為在這個行星上的最顯著的特徵。
金星還有著一些同地球毫無相像之處的表面特徵。例如,金星有光環,或稱作光冕——一批寬度大約在95到360英里(155至580公里)之間的環形結構。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形成於金星最外殼層之下的熱物質升騰之時、將金星的表面起皺所致。金星也有馬賽克片,或叫瓷磚——即在不同方向形成的有著眾多山脊和山谷的隆起地區。
金星不止是其各種環境有如在陰曹地府,金星有一個古來的名字,甚至被叫做「路西法」。這個名字可沒有任何邪惡的義涵,反之——「路西法」意味著「光的使者」。當人們從地球上看她時,金星比任何其它的行星、甚至比夜空中的任何星星都要亮,這是因為她有高反射能力的雲,並且她距我們的星球也最近。
金星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繞其軸線旋轉一圈,是迄今為止各大行星中最慢的,由於這種遲緩的自轉,其金屬質的內核不能產生類似於地球般的磁場。
金星的軌道特點
如果從上往下看,當大多數的行星以相同的方式繞其軸線旋轉時,金星卻在朝相反的方向旋轉。在地球上,太陽是東升西落,可是金星上的太陽就會西升東落。
金星年——她繞太陽軌道運行的時間——約為225個地球日。與此同時,金星用243個地球日繞自己的軸旋轉一圈,這通常意味著,在金星上的金星日要比金星年更長。然而,由於金星自身奇怪的逆向旋轉情況,從一個日出到下一個日出卻只用約117個地球日。
成分與結構
96.5%的二氧化碳,3.5%的氮,還有極少量的二氧化硫、氬、水、一氧化碳、氦以及氖。
金星的磁場是地球的0.000015倍。
金星的金屬鐵質內核寬約2,400英里(6,000公里)。
金星的熔岩蓋厚約1,200英里(3,000公里)。
金星外表固化層的最主要成份是玄武岩,其估算平均厚度在6到12英里(10至20公里)。
軌道與旋轉
距太陽的平均距離
英制:67,237,910英里
公制:108,208,930公里
與地球相比:是地球的0.723倍
近日點(最近處)
英制:66,782,000英里
公制:107,476,000公里
與地球相比:是地球的0.730倍
遠日點(最遠處)
英制:67,693,000英里
公制:108,942,000公里
與地球相比:是地球的0.716倍
(來源:美國宇航局)
金星的氣候
金星最頂端的雲層每4個地球日就會飛速地圍繞這顆行星轉一圈,由每小時224英里(360公里)的颶風風力來推動。這顆行星大氣層的超級旋轉,其速度比金星的自轉要快約60倍,可算是金星最大的謎團之一。在這顆星球表面的風速卻慢得多,估計僅每小時才幾英里。
歐洲航天局於2005年發射的「金星快車」飛船令人稱奇地發現了在這顆行星上有閃電的證據。這種閃電對太陽系其它那些也有閃電的行星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是唯一與含水雲不相關的閃電。取水而代之的是含硫酸雲,金星上的閃電與這相關。科學家們對此种放電感到興奮,因為他們可以將分子打成碎片,而這些碎片又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同其它碎片結合在一起。
在金星上層雲層上與眾不同的條紋被稱為「藍色吸收器」或「紫外線吸收器」,因為它們強烈地吸收藍色和紫外線波長的光。這些條紋正吸收著巨量能源——這顆行星所吸收的太陽能總量的近半數。正因為如此,它們似乎對保持金星那如同地獄般的狀況起主要的作用。這些條紋的確切成分仍未可知。
金星的衛星或環
金星沒有衛星,也沒有環。
研究與探測
美國,蘇聯和歐洲航天局已經向金星部署了許多航天器,迄今為止達20多個。1962年,美國宇航局的「水手2號」來到距金星21,600英里(34,760公里)範圍之內,使金星成為被過路飛船觀察的第一顆行星。蘇聯的金星7號是降落在另一個行星上的第一艘飛船,而金星9號發回了第一批金星表面的照片。第一台金星軌道飛行器,美國宇航局的麥哲倫號,使用雷達生成了該行星表面98%的地圖,所顯示的特徵細節跨度小到330英尺(100米)。
歐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車現在正圍繞金星軌道運行,它攜帶有各種各樣的儀器,並且已確認了金星上閃電的存在。日本的「曉」號是派往金星的下一個使者,於2010年發射,並且將追隨金星那厚厚的雲層——當它被風以那颶風般的力量刮著對那顆行星作繞行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