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 (10)

天二、例緣六處等

如識望名色,道理如是,余支乃至受,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這是第六科「不有及滅分別」,這一科里分二科,第一科「約煩惱業生雜染品辨」。這一科又分二科,第一科「舉三道理」,舉三道理,第一個道理就是「無明緣行」,第二個就是「行緣識」,行緣識已講完了;第三個是「識緣名色六處觸受」,分二科,第一科是「舉識緣名色」,識緣名色裡面,第一科是「問」,第二科是「答」也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例緣六處等」。

「如識望名色,道理如是」,就是前面這一科「識緣名色等」是這樣子,是「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這個識緣名色這樣情形。「如識望名色」的道理是這樣子,「余支乃至受,隨其所應,當知亦爾」,「余支」就是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這幾支,隨他們所適當的所合適的,也和識望名色一樣,就是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也是這樣子。但是這個事情,是約種子說的;下面生老死,這個生才是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現行的,這是這一科說完了。

戌二、例余當知(分三科) 亥一、愛緣取取緣有

如無明緣行道理如是,愛緣取、取緣有道理,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余當知」,這個「舉三道理」這一科說完了,三道理就是:無明緣行一個道理,行緣識一個道理,識緣名色、六處、觸、受一個道理。那麼現在是「例余當知」,就是以此為例,其他的也是一樣,所以叫「例余當知」。分三科,第一科「愛緣取取緣有」。

「如無明緣行道理」,前面三科這樣子,愛緣取、取緣有的道理,也是這樣子,總是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也是這樣子的。這裡面細的分別,也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這個無明緣行,無明是煩惱,行是業力,這個無明的煩惱為業力生起的因緣,這個業力它自己不會出現的,它要煩惱來發動它,那麼這個道理是要這樣子。這「愛緣取、取緣有道理,當知亦爾」,但是愛緣取,愛和取都是煩惱,就是愛的煩惱它若是得到了因緣的時候,愛的煩惱會增長,那麼就變成取了。這個取緣有和前面無明緣行道理是一樣,就是由煩惱而增長了業的力量,所以彼此是相似的,說「當知亦爾」,這是第一科說完了。

亥二、有緣生

如行緣識道理如是,有緣生當知亦爾。

這第二科是「有緣生」。「如行緣識」,就是前面那個第二科,無明緣行的道理是前面三道理的第一個,行緣識是前面三道理的第二個,第二科「行緣識」。這個「行緣識」,就是由業力來發動了以後,就造成了果報,是果報生起的一個力量。但是這果報生起,從這裡面看,它分成二個階段,果報的生起分二個階段,而不是一下子果報就現起,不是。是先造成種子,先把果報的種子,在四緣裡面就是因緣,果報的種子先造好,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再由煩惱的資助它這個種子,這個因緣才發動出來,才得果報,果報分這麼二個階段才出現的。

這個愛緣取是同一性質的煩惱,但是也分成二個階段,取就是重了,比愛那個時候重。這個愛煩惱動的時候和取煩惱的不同在那裡呢?這個取就是開始行動了的時候,追求所愛而有了行動,在行動的時候,是單說內心的愛叫做取,所以這個取是有了行動的愛煩惱,所以比愛來得強了,是這樣意思。

「如行緣識道理如是,有緣生當知亦爾」,那麼這個有緣生的道理,和前面行緣識是一樣的,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但事實上有點差別,差別就是行緣識那個「行」,是由無明發動出來的業,這個有緣生的「有」,是經過愛取又加強了力量的業力,所以「有」和「行」也有這樣的差別。這個「生當知亦爾」,那個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在種子那個時期說的,這個生老死這個生是有現行了,就是得果報的開始了,約人來說就是已經投胎了。那麼這是指現行說的,現在是指現行說,但是也是屬於果報。

亥三、生緣老死

如識緣名色道理,生緣老死當知亦爾。

這是第三科,第三科是「生緣老死」。

「如識緣名色道理」,前面這個識能為名色作因緣,名色才能現起,前面這個道理這樣說,才能現起。而「生緣老死」亦復如是,當知也是這樣子。這個「老死」指什麼說的呢?就指那個「生」說的,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種種子成為現行的果報的時候,他老了,他死了,離開了識、名色、六處、觸、受,另外那有老死可說呢?所以這個「老死」就是指「生」說,和那個「識緣名色」的道理是一致。就是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生了以後,他各部分的機能衰退了,最後死亡了,所以和識名色,由識而有名色,由生而有老死,那個意思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不是說百分之百的一樣。

酉二、約受雜染品辨(分二科) 戌一、問

問: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耶?

這是第二科「約受雜染品辨」。前一科,這第六科「不有及滅分別」,分二大科,第一科「約煩惱業生雜染品辨」,由三雜染來辨來說明;現在第二科「約受雜染品」來說明。這個裡面的情形,還不是完全一樣,前面這個三個道理裡面,三個道理:第一個是無明緣行,第二個行緣識,第三個識緣名色、六處、觸、受。那麼底下這個是「例」,也是愛緣取、有緣生、生緣老死、取緣有這麼例。但是其中這個「受」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意思,所以又特別立一科「約受雜染品」。這個「受」是屬於「生雜染」,在三雜染裡面屬於生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是屬於生雜染的。但是在前面「生雜染」已經說了,但這裡又重說,單獨「約受雜染」來說。

「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這個在十二緣起裡面,就是這十二支把它會合成三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煩惱雜染以前就是無明以前,怎麼回事沒說,老死以後怎麼也沒說,就不說。但是這個地方,這個受與愛來說,這裡面就是有問題,這個「受」,前面說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是老病死,是老病死了。這愛緣取,愛取就是無明,是無明的。所以在這個地方,這個煩惱雜染就是無明雜染和生雜染連接起來了,這裡有這麼一件事。由煩惱雜染而有業雜染,有業雜染而有生雜染,那麼生雜染和煩惱雜染都沒提,就是這樣子。

無明就是開頭了,十二緣起一開頭是煩惱雜染,後面就是生雜染。生雜染和煩惱雜染的關係怎麼樣呢?這地方說出來,就是受是生雜染,愛就是煩惱雜染。煩惱雜染從那裡來的?從受雜染來的,受緣愛是這麼回事,從受雜染,受緣愛。這個時候「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那麼這就是修行的問題了,不修行沒有這件事。「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耶?」就是提出這兩個問題:一個是不有,一個是滅。那當然是包括四句,前兩句「此有故彼有」,還有一個「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但是那兩句不提,現在單說這個不有和滅。

戌二、答

答: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亦爾。

「行緣識道理」,也是一樣。這個地方多少有一點費解,這個受緣愛、愛緣取這個地方,在十二緣起裡面是能生支,能生與所生,愛、取、有是能生支,生、老死是所生。前面那個「行緣識」的道理是能引支,無明、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所引。這個能生與所生,能引與所引,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這地方說「如行緣識」的道理,「當知亦爾」。

「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就和那個「行緣識」的道理一樣,行滅故識滅,就是這樣意思,行不有故識不有,道理是一樣的。當然這個是在十二緣起來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處、觸、受,是過去了的事情,是過去;那麼現在是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是現在。那麼這當然加起來都是屬於因,生老死是果,是將來所得到的果。所以現在這個時候,而「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當然無明相應受不有,無明相應受不有,就是明相應受出來了,明相應受若出來了,那麼這染污的愛就沒有了,就是這樣了。

「何等受滅故愛滅?」那就是無明相應受,就是無明相應觸,就是無明相應受,無明相應受為明所滅,所以染污的愛也就不出現了,是這麼回事。「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也是這樣子,行滅則識滅,行不有故識也就不有。那麼這樣是說過去的行緣識,那麼若是你現在能夠「受不有故愛不有,受滅故愛滅」,你將來那個行緣識的道理,也就沒有了,將來不會有行的業力,有中陰身的顛倒去投胎去了,沒有這回事情了,那麼這個生死就解脫了。這是「約受雜染品辨」,第一科、第二科說完了。

申七、依緣起門分別(分二科) 酉一、問

問:如前所說八緣起門,幾門是十二支緣起所顯?幾門非耶?

這是第七科,這「緣起分別緣」一共是分九科,現在是第七科「依緣起門分別」。「緣起門」前面我們是說過了,「緣起門」,依那個「緣起門」才有流轉生死。第一、內識生門,第二、外緣成熟門,第三、有情世間死生門,第四、器世間成壞門,第五、食任持門,第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第七、威勢門,第八、清凈門。第八當然是還滅了,得涅槃了,一共是八門。

現在這裡是問如前所說的「八」個「緣起門」,「幾門是十二支緣起所顯?」那個八個門裡面,有幾個門是這裡說的十二緣起所顯示的道理呢?「幾門非耶?」有幾門不是十二緣起,他說的道理和十二緣起是不一致的,不是十二緣起,不屬於十二緣起的,那麼就是提出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底下回答。

酉二、答(分二科) 戌一、標

答:三門是彼所顯,謂二一分所顯,一全分所顯,余門非。

「答:三門是彼所顯,謂二一分所顯,一全分所顯」,這就回答。這八個門裡面有三個門是彼所顯,是彼十二門所顯示的道理,那三個門和十二緣起的道理說的是一致的。那麼那三個呢?「謂二一分所顯」,其中有兩個門是十二緣起裡面的一分,不是全部的,顯示十二緣起裡面一分的道理。「一全分所顯」,一個門是顯示十二緣起全部的道理,不是一分而是全分所顯。除了這三門之外,「余門非」,一共八個門除掉了三個,還有五個,那五個都不是,都和這十二緣起都沒有關係,沒有那麼親密的關係的。

這前面是「標」,底下第二科才是顯示出來,才把它解釋一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二一分所顯」。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二一分所顯

何等為二一分所顯?謂內識生門,自業所作門。

「何等為二一分所顯」?「二一分所顯」這句話,說得我還不明白,你再解釋解釋,我聽聽。「謂內識生門,自業所作門」,就是那八門裡面,第一個門就是「內識生門」,內識生門就是識,識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就是這個識。這個識是十二支裡面的一支,也就是十二分裡面的一分,所以「內識生門」,就是說識支,所以指十二支裡面的一分。「自業所作門」,這個「自業所作門」是八門裡面的第六門,「自業所作門」就是無明緣行的行,就是行這一門,或者說是那個有也是一門,就是這個樣子。

亥二、全分所顯

何等為一全分所顯?謂有情世間轉門。

「何等為一全分所顯?」前面標「一全分所顯」,「一全分所顯」就有一個門可以全部的顯示了十二緣起的道理。那是那一門呢?「謂有情世間轉門」,「有情世間轉門」就是第三門,八門裡面的第三門。那麼「有情世間轉門」,「有情世間」在世間上怎麼流轉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有情世間就是這麼回事。那麼在世間上這個有情的心情,我若做國王很好,做天王很好,但佛法說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而已,是一個苦惱的事情,另外還有什麼事情?是這樣解釋。

申八、緣起過患勝利分別(分二科) 酉一、舉過患(分二科) 戌一、問

問:不如實知緣起道理者,有幾種過患耶?

這是「緣起分別緣」裡面分九科的第八科,第八科「緣起過患勝利分別」。這個佛說十二緣起的道理,是表示我們凡夫在生死裡面的過患,有這麼多災難苦惱,還有勝利,有殊勝的利益,能令你就是轉變你的生命,消除了一切的過患,得到勝大的功德。佛說這十二緣起,對我們眾生來說有這樣的啟示,告訴我們你會得到這樣的好處,或消除什麼什麼的過患。這裡面分成兩科,第一科「舉過患」,說出來十二緣起這種開示,叫我們知道它是有過患的,生死的大患,是這個意思。第一科是「問」。

「不如實知緣起道理者」,若是我們不能夠真實的知道緣起的道理,無明緣行、行緣識的道理,我們不知道。那麼我們會有幾種的過患呢?為什麼會錯誤呢?但是我們要問一問,什麼叫做真實的知道如實知緣起道理?什麼叫做不如實知緣起道理?什麼叫做真實知道?什麼叫做不真實知道?這個問題怎麼回答?道理說也很明白。譬如說我餓了,就是想要吃飯,想要吃東西。人家說這個飯做的非常的好,這個麵條也做的好,這個菜也是做的非常的令你滿意的,但是你心裏面沒有食慾生起,說菜怎麼好吃,飯怎麼好吃,但是我不想吃。譬如說這個菜非常好吃,你立刻就想要吃,這是一個很明白的事情,分別不同。

說這個緣起的道理,生死大苦你有厭離心,想要採取行動,我趕快得要消除這個生老死,這就表示你真實知道緣起的過患。你說生死大苦很壞,在我來說沒這個需要,我不需要修行這件事,那就表示你不如實知。我的看法出家不出家亦復如是,你若想真實修行就是出家好,那就自然是要出家。說是這是一個出家人,也會說出這種話,修行不在乎出家,這個人不知道生死苦,不知道生死大苦。出家人若唱這個調,這個出家人有問題,你們同意不同意?我認為是這樣子,出家人這樣說話是有問題。除非說是那個人他不適合出家,出家雖然好,但是那個人不能出家,他還是在家好,那是個別的情形。

從這個轉凡成聖的道理來看,那自然是出家容易修行,你一剃光了頭,哎喲我是出家人了,我心裏面有這樣的念頭是不對的,你立刻能警覺啊。如果說你還是個俗人的時候,你心裡我是在家人,這是對的啊,我做這種事情,我心裏面有這妄想,這是對的嘛。若是出家,那就完全不同,哎呀我不應該這樣,自然是在心裡上有這樣的警覺,自然是這樣子,所以還是出家好。你看不要說我們凡夫,你看那個《大般若經》上,說到那個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不是凡夫了,他在家的時候就能用功修行了,他時時的想要出家,他是聖人都想要出家修行,何況是凡夫。所以是「不如實知緣起道理者,有幾種過患」呢?有什麼樣的不對呢?

戌二、答(分二科) 亥一、標

答:有五。

有五種的錯誤。

亥二、列(分二科) 天一、初四過患(分二科) 地一、舉由我見及前際俱行見

謂起我見,及能發起前際俱行見。

第一個錯誤,不知道緣起的道理,那就會生起我見。這裡分二大科,「緣起過患勝利分別」分二大科,第一科是「舉過患」。分二科,第一科是「問」,現在這就是問。底下這個「答」,是第二科回答,回答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標」,「答:有五」,這是標出來五種過患。第二科就是「列」,列出來這五種過患,分二科,第一科是「初四過患」,五種過患分二部分來解釋,先說前四種過患。又分二科,第一科「舉由我見及前際俱行見」,這就是第一個過患。

「謂起我見」,這就是凡夫在色受想行識上面,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發起了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有我,發起這個錯誤。這個你不修無我觀,自己也不是太明顯,自己也不太注意這件事。我來發心做這個事,我已經做什麼什麼的事情,事情做好的時候,如果這件事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做成功了,心裡也是快樂。但是這時候這個我,和沒有做功德的時候的我不同不一樣,我沒做什麼事,也沒有做什麼罪過的事情,也沒有做什麼功德的事情,雖然也是有我見,但是都是一般性的。若是做了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這個我就會大一點,無形中這個我就會大一點,這時候就是有一點不同。這裡說「起我見」,包括了一切一切的情形,起我見,我、我,實在是無時無處不是有我的,無時無處不是有我的。

這個我今天早晨去翻《成唯識論述記》,這個《披尋記》他有的時候有解釋解釋,有的時候他也不解釋,我想他可能是懶了,告訴我在《成唯識論》,我也去翻一翻。我發現一件事,發現什麼一件事呢?前面說無明緣行,無明緣行這件事,這個行在這裡就沒有明白的說;但是在《成唯識論》上就說的很明白,這個無明緣行,這個行是指什麼說的?是指主要的是說能招感後一生的果報的這個業力就叫做行。這裡表示什麼意思呢?我們做的業力有時招感現報,這個不是行,不是無明緣行的行,不是這個。這個招感來生的果報的這個業力,是非常強大的一種業力,所以叫做引業,也叫做總報,總報的業力,招感總報的業力。

我們這個果報分二種:一個是總報,一個是別報。招感來生的別報的業力,也不是無明緣行的行。這業力分三種:一是招感現報,這也不是無明緣行的行;一個是它單獨的能招感來生的總報,這是一種業力;第三種,它的這個業力能招感來生的總報,同時也能招感來生的別報,這也是一種業力。那麼無明緣行這個行,不是現報,也不是別報,就是要招感來生的總報,當然那個又能招感總報又能招感別報也算在內,這樣才算是業力,才算是行。

其中有什麼問題呢?就是得了初果以後的聖人,他不再造這種業力了,無明緣行,他沒有這個行了。沒有這個行,為什麼呢?他斷了真實義愚,這個真實義愚,於真實義不明了的這個愚沒有了。真實義的愚是什麼?主要的就是我,執著有我。這個初果聖人他不再造這種業力,他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修這個空、無相、無願三三昧,三解脫門。這個聖人這樣做,他所有的行動,都不是用我來發動造業的,當然有的時候,他也會有點瞋心,也可能有點貪心,但是那不是有我的關係。所以那個業力,他造了那點過失,不會因此而使令來生他會有生死的,不會。

但是其中有一件遺憾的事情,譬如說是這個內凡,由外凡而內凡,外凡就不提,我們說內凡就是我們在家、出家的佛教徒,修四念處常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觀很純熟了,這個心都不動搖,這些煩惱的分別心都不動了,也不執著有我了,但是他了脫生死嗎?沒有。他死掉了以後,自然還要招感果報,來生果報,那是什麼呢?因為就算是你這四念處的觀行很強,但是你這我我所的這個隨眠還在,隨眠的無明還在,還是令你得果報的。三果聖人,不是初果,不是二果,三果了,他死了以後,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得果報,跑到色界天第四禪天以上得果報。那是用什麼來招感果報呢?就是隨眠,還有這種事情,這是太厲害了。等到阿羅漢的時候,把這個真實義愚,這個無明的隨眠也沒有了,再也不受生死果了,說到這一點,那段文我看了兩遍。

「起我見」,第一個過患就是起我見,這是個生死的原因,生死的一個根本,執著有我,執著有我做的,是什麼時候無論什麼都是執有我,有我。所以我們一般的人,一共有七種我,一般的人。我們平平常常的人,總感覺我還不錯,若是要做了點什麼事,不更是這個我更是大一點,原來這就是個生死大患,「謂起我見」。「及能發起前際俱行見」,這是從無始以來,已過去的事叫做「前際」,因為有我的時候,過去的事是怎麼回事。「前際」就是過去的,過去的時間內,久遠以來過去時候。因為有我見,會發起我以前,我在過去也是曾有耶?就是前面已經解釋那一段,我於過去世曾有耶?我於過去世沒有嗎?我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體性的?什麼樣子?就會執著。那麼這就是或者是常見,者是斷見,就是這樣子,這是「前際俱行見」。「俱行見」就是和這五蘊是一起的,和這一切有為法在一起,叫「俱行」,它不是單獨的。

地二、例後際俱行見等

如前際俱行見如是,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亦爾。

這是第二科,第一「舉由我見及前際俱行見」,第二「例後際俱行見等」。

「如前際俱行見如是」,自己在想:我過去世是曾有,我過去曾有?我是在天上,是在人間?我那個我又是什麼樣子?或者是沒有我?這個是「前際俱行見如是」。「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亦爾」,前際俱行見是那樣子,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也是那樣。我這個生命死了,我以後還有我嗎?有我,那麼就變成常見;說沒有我,那就變成斷見,是這樣子。但是如果現在這個人去思惟過去世有沒有我,那多數是常見,因為你現在有是從過去來的,多數是常見。若是現在執著有我見、有常見,去思惟將來,那就有可能是有斷見,所以是「前後際俱行見亦爾」。「前後際就」是現在,現在是在後際之前,是在前際之後,所以叫做「前後際俱行見」。執著有個我,這個我是常、是不常,這樣子「亦爾」,也是這樣子。這裡面就沒有提到這個戒取見。

天二、第五過患

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於現法中不般涅槃,是名第五過患。

「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那麼這就是戒取見;我見是薩迦耶見;那個前際、中際、後際,那麼這就是邊見。「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那麼這是第二科,第二科是「第五過患」。

「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這個起我見這是一,然後有前際、後際、前後際又三個,加起來就是四個,那麼再第五就是「又於彼見,猛利堅執」。那麼這一個有情對於他自己那個「見」解,他那個思想,他那個思想「猛利堅執」,特別有大力量的執著,執著有個我,這個我是常住的,是怎麼怎麼的。當然我們一般人只是追求欲去生活,別的事不管,有沒有我那是一種哲學家的事情,我都不管,反正一天就是要衣食住要好一點,色聲香味觸要滿意一點就知足了,這是一般欲的眾生這樣子。

而這個人,這個有這種我見、邊見,有這種執著的人,是一種有學問的人,有高尚的思想的人,他不去追求欲,也可能是有欲。但是他另外有個見地,他發現要得解脫,或者是怎麼怎麼地,這個我怎麼怎麼地,要把這個我在欲裡面解脫出來,於似乎他感覺這是最高尚的,驕慢心也是很大的。所以他就是「彼見,猛利堅執」,堅固的執著,若誰說你是邪見,那是不得了,所以「堅執」。「有取有怖」,他若是「有取」,多數是常住,執常見的人,我這個我是常住不壞的,天地那麼樣長久都會壞,這個我是常住不壞的,這麼執著,有取著;「有怖」,如果說是沒有我了,哎呀!這是什麼境界,可能會很恐怖,又是有這些事情。

「於現法中不般涅槃」,執著這個過患,有這樣的執著,對於自己的見地執著的很厲害,有恐有怖這樣的人,「於現法中不般涅槃」。於他在現在生命體,就算是他遇見佛法了,他也不能夠接受,所以他不可能入涅槃,不能入涅槃。他對於涅槃是害怕,沒有我了怎麼可以呢?入涅槃要用無我才可才能入涅槃,有我那對涅槃有怖,所以他不能入涅槃。那麼有我的人也不接受佛法,當然他也不可能夠修學佛法,當然是還是不能夠,「於現法中不般涅槃,是名第五過患」。

這個是說過患的根本,過患的根本就是有我,而一般的在欲裡面生活的人,他並不是不去追求這件事,但是他還是有我,還是有我的執著。有我的執著,但是不像哲學家那麼樣的偏重,偏重於思想上的事情,他不重視那件事。但是若真實要想修行的時候,一樣還是要修無我觀的,你這個欲不重,你這個見特別重,你要修無我觀,就是欲重的人,他當然可能加修一個不凈觀,但還是要修無我觀。所以趙州禪師說:吃茶去!你以前來過這裡住,來了這兒,吃茶去!新來的,也吃茶去!是什麼意思?大家都一樣修這個法門無差別,那麼意思。「是名第五過患」。

酉二、例勝利(分二科) 戌一、問

問:如實知者有幾種勝利耶?

這種過患是從根本上說,過患的根本就是我,有我見,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有我,或者是即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總而言之是執著有我。這個我是大患之本,一切的貪瞋痴都是從這裡來的,所以它是過患。「問:如實知者」,這是第二科「例勝利」,前面是「舉過患」,這第二科舉這個勝利。

「問:如實知者」,說是假設一個眾生他有善根,他有佛法栽培的善根,他遇見了佛法的時候,遇見佛說十二緣起的道理的時候,他能信受,他能如實的知道一切眾生都是這樣子惑業苦的流轉,只是惑業苦的流轉而已,不是我在流轉。這地方還有這問題,執著有我的人流轉生死,就是我在流轉,我跑到天上去了,無常了以後,天上的境界過去了,我還是存在的,我又跑到地獄去了,我又從地獄出來了,又來到人間了,這個我在六道里輪迴流轉,是這麼回事。

若如實知緣起的人無我,沒有我流轉生死,只是惑業苦在流轉,那有我可得呢?是這麼回事。但是你如實知了以後,這個「如實」這個地方,表示你能信受奉行,能去修四念處,能這樣子做,破除自己的顛倒妄想執著,破除這個我見,破除這個五種的邪知見。「有幾種勝利耶?」你會得到多少種的利益殊勝的利益?殊勝利益不是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也不是世間上的禪定樂,不是,這是要得到出世間聖人的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三解脫,乃至得涅槃的「勝利」。

戌二、答

答:翻前五過,應知勝利亦有五種。

「答:翻前五過」,就是把前面那五種過失翻過來。「應知勝利亦有五種」,那就可以知道五種的遇患翻過來,就是五種勝利,就是「不起我見」是一個大利,大利是大功德的力量;一個是「於前發起前際俱行見」也沒有了;「後際俱行見」也沒有了;「前後際俱行見」也沒有了;「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於現法中不般涅槃」的這種過失也沒有了,就是於現法中能般涅槃了,能般涅槃。

如果是你能夠常常的修四念處,加上奢摩他的力量,你很快的你就相信你能得聖道,你就會有這信心。你沒修的時候,不知道是能不能得,我能得初果嗎?自己不知道,也不知道是能得,也不知道是不能得,應該是這麼說。若是你常常修四念處,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觀察無我、無我所,你奢摩他有一點相應了以後,你就知道我能得,能得須陀洹,能得無生法忍。這個信心是從你自己修行來的,不是聽別人講來的,聽別人說話,那靠不住,是靠不住的。你若自己努力去做,去靜坐,去專精思惟,你的信心才出來了的,才出來的。你若常常靜坐,我認為常常靜坐,常常思惟,也一定是歡喜出家的,因為我感覺這不同,出家和在家不同,不一樣,完全不同。

申九、諸門分別(分十四科) 酉一、實非實有攝

複次是十二支緣起,幾支是實有?謂九。幾支非實有?謂余。

我應該反省自己,說話不要太啰嗦,一次又一次說,太厭煩了是不是?現在減少一點。「複次是十二支緣起」,這是第九科,這個「緣起分別緣」分九科,現在第九科「諸門分別」,從各種立場來觀察這個緣起,不同的立場觀察這個十二緣起的事情。

「複次是十二支緣起,幾支是實有?謂九。幾支非實有?謂余。」用假實,是假的就是不是真實有,真實有就不是假的。幾支是真實有?就是有這麼一件事,「謂九」,那麼這九支是真實有。幾支非真實有呢?「謂余」,就是剩餘的三支,剩餘那三支不是真實有。那個三支非真實有,是指什麼說的?是有和生老死這三支,愛緣取、取緣有,這個取緣有這個「有」,這個「有」不是真實的,是一;那個「生和老死」,也不是真實的,這三支是假的。這麼道理是什麼?怎麼回事情呢?

這個「有」就是前面那個行,前面那個無明緣行的那個行,經過愛取的滋潤,經過愛取的支持給與力量,就名為「有」了。所以離開那個行,另外沒有「有」可得,所以這個「有」是假的,變成假的了,它本身是離開了行,另外沒有「有」可得,所以這個「有」是不實有。這個生和老死,「生」是什麼呢?就是那個識、名色,這個行、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個無明發動了行,去造成了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這個愛緣取去滋潤它,於是乎它就出現了,它的力量夠了,這個因緣就變成這個生命就出現了。生命出現了,就是生、老死,所以生、老死本身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離開了那一個,另外沒有生,沒有老死可得。所以「生」和「老死」,沒有自己的體性,所以是假名有而已,是這麼意思。

這個生、老死,也就是一般說是這一切有為法,都有生、異、滅的不同。我們說生、住、異、滅,那個住不提,就是生、異、滅。那麼生就是生,異就是老,滅就是死了,所以是假名。生、異、滅是在一切法上,假名說為生、異、滅,離開了因緣所生法以外,另外那有生、異、滅,所以這是假名的。那麼說我們看這個書桌,我們看這個書桌,你說這是什麼?是桌,是個書桌。這句話是誰說的?是我們的第六識說的,不是眼,眼只能看見是青黃赤白,眼識只能看見青黃赤白的色,但是眼識沒有名字,它不能說這是青黃赤白,這話說不上來。說青黃赤白,說這是書桌,這是燈,是第六識了。第六識看這個書桌說出什麼,這只是假法,離開了眾多的零件和合,另外那有個桌子可得,這桌、樹林子,或者房、軍隊,這都是假名字,它本身沒有實體的,是假法,是這麼意思。

現在這裡說十二有支,這個有、生、老死這三個都是假的,它本身沒有,是沒有的。那麼其餘的九個,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都是它本身有體性的,是有一個無明,是有一個行,是有一個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有的,愛、取也是有的,所以它們是有體法,它本身是有體性的。所以是叫做用假實來觀察,觀察這十二支緣起裡面,九個是實有,其他的三個是假有,這樣意思。

酉二、一事非一事攝

幾一事為自性?謂五。幾非一事為自性?謂余。

前面第一科「實非實有攝」,現在第二科「一事非一事攝」。什麼叫做「一事」?什麼叫做「非一事」?

「幾一事為自性」?「幾非一事為自性」?這底下提出這個問題,這十二緣起裡面,那幾個支是一事為自體性的?「謂五」,五個。五個是什麼呢?無明、識、觸、受、愛,這是一,它本身就是一,是一個。譬如無明緣行這個「行」,就不是一了,無明緣行這個行,有身行、語行、意行是三個,它不是一了,這就不是了。

譬如那個愛取有這個「有」,它不是一,它就是也是有身口意,也是身行、語行、意行,那就不是一。譬如說生老死的這個「生」,生裡面很多的事情,裡面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都叫做生,所以不是一。「老死」也不是一,老死裡面,我們前面解釋老死的時候,屬於心法,也屬於色法。我們的生理組織衰退了,那麼這也是老;但是那個精神性的,那個記憶性衰退了,也是老,所以老死那個地方也是不是一。說這是「幾一事為自性?謂五」,這五個。「幾非一事為自性?謂余」,其餘的七個都不是一,這麼樣的觀察了一下。


推薦閱讀:

你的「開髖」真的開對了么?
上師開示:法王如意寶上師瑜伽之觀想要義(下)
怎樣保養瑜伽墊?
瑜伽孔雀式(Mayurasana)真的那麼難嗎?
怎樣選購瑜伽墊?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