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高,背後原因大不同!
「黎明現象」與「蘇木傑(Somogy)反應」是讓患者非常困惑的兩種現象,作為內分泌醫生,要熟練地掌握兩者的區別,針對病因治療,徹底幫助患者解決問題。
作者: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 王建華
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臨床病例
不久前的一天,我在病房值二線班。天剛蒙蒙亮,急症室來電話請我速去會診。
到了急症室,只見床上躺著一位昏迷不醒的中年男子,患者面色蒼白、渾身汗津津的。站在一旁的患者妻子告訴我,患者3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因口服降糖效果不佳,半年前開始換用胰島素治療。前不久,他在家自測空腹血糖有點高,就把晚餐前的胰島素增加了2個單位,之後的幾天里,他夜裡睡覺特別能出汗,老是做惡夢,前天自己又複查了一次,空腹血糖沒降反升,他認為還是胰島素用量不足,於是昨晚又增加了2個單位。今天凌晨4點左右,家人發現他全身冷汗、呼之不應。趕緊打120把他送到醫院。
聽完病情介紹,我心裡基本有數了,患者十有八九是「低血糖昏迷」。急查血糖只有0.8mmol/L。立即給患者靜推葡萄糖,半小時後患者意識逐漸清醒,一直在旁守候的家人這時終於鬆了一口氣。
蘇醒後的患者除了對我表示感謝之外,又向我拋出了心中的疑團。他說,「我的空腹血糖偏高,我把晚餐前胰島素用量增加點難道有什麼不妥嗎?怎麼竟會引起如此嚴重的低血糖昏迷呢?」我告訴他,「導致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很多,原因不同,處理迥異。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像您這種情況,藥量不但不能增加,反而應該適當減少。」
揭開空腹血糖高的秘密
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曾有過空腹血糖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兩種情況:即「黎明現象」和「蘇木傑反應」。
黎明現象:它是指患者夜間未發生過低血糖,其血糖在每天黎明後(凌晨3點~8點)逐漸升高的現象。黎明現象發生的原因可能與午夜過後體內胰島素拮抗激素(如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分泌逐漸增多有關。為了對抗血液中胰島素拮抗激素的增多,需要機體分泌較多的胰島素才能將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而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缺乏,因而無法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從而造成空腹血糖升高。
蘇木傑反應:是指由於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葯(包括胰島素)用量過大或過度飢餓而引起夜間低血糖,繼而出現血糖反跳性升高。它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一種保護性自我調節,以避免機體因持續低血糖而發生危險。一般說來,當人體發生低血糖後,身體內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進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與此同時,胰島素分泌也受到抑制,以此幫助身體糾正低血糖。
前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昏迷之前就已經有夜間出汗、做惡夢等低血糖徵兆,其空腹高血糖很可能就是夜間低血糖後所致的反跳性高血糖。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盲目增加降糖葯,勢必導致嚴重低血糖。
如何區分「黎明現象」和「蘇木傑反應」?
儘管「黎明現象」和「蘇木傑反應」在臨床上都表現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兩者病因不同,處理迥異,故需仔細鑒別。
為了鑒別形成高血糖的原因,可以採取半夜多次測定血糖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患者可從夜間0點開始,每隔2小時測一次血糖,直至第二天早晨。如果夜間未曾有低血糖發生,血糖在凌晨後逐漸升高,則為「黎明現象」;如果在黎明前後曾發生過低血糖(<3.3毫摩爾/升),則為「蘇木傑反應」。
同是高血糖,處理卻迥異
由於引起「黎明現象」和「蘇木傑反應」的原因截然不同,前者是胰島素用量不足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後者是因降糖藥用量過大引起低血糖後,血糖反跳性增高,所以兩者的處理原則完全不同。
如屬於「黎明現象」,則應加大胰島素或降糖葯的劑量,且要使其作用維持到第二天早上。如屬於「蘇木傑反應」,其處理應當是減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的用量,並注意睡前適當加餐,以防止夜間低血糖。
總之,不要一看見空腹血糖高,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增加降糖藥物的用量,而應先搞清楚導致空腹血糖升高的確切原因,再決定降糖藥物到底該增還是該減。前面的這位糖尿病患者,單憑早晨空腹血糖高,就盲目加大胰島素劑量,而導致了低血糖昏迷,其深刻教訓,很值得廣大糖尿病患者汲取。
幾點體會:
1、「蘇木傑反應」包括任何時候低血糖後反跳性高血糖,並不僅僅限於夜間低血糖後引起的反跳性清晨空腹高血糖;
2、當患者出現降糖藥用量越大血糖反而越高的現象,尤其是同時合併低血糖癥狀時(如心慌、出汗、頭暈、噁心等)要高度懷疑「蘇木傑反應」;
3、注意全天候監測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平時只查空腹血糖,這是遠遠不夠的。僅測空腹血糖並不能全面反映全天的血糖控制情況,而且還會漏掉低血糖。就像前面這位患者,就是因為忽視夜間血糖監測,盲目加大藥量從而導致低血糖昏迷。
推薦閱讀:
※七種食物有效降血糖,食譜都給你搭配好了!
※測血糖就像打靶,瞄不準等於白測!
※吃苦瓜到底能不能降血糖?
※糖尿病這樣吃血糖好不挨餓!
※夏日吃蔬瓜,血糖頂呱呱!(看過的糖友都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