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練拳心得筆記-孫昌瑞》第三集(下)

去年十月初九是劉國新先生八十誕辰,約我去祝賀,拳友們熱情表演和推手較技。我看了暗自嘆息。普遍的毛病有以下幾點:(一)松不開。把拙力僵勁當成功力。(二)立身不中正,上身前探,牽動重心前移。(三)氣沉不下,胯坐不實,腰塌不住。(四)不會聽勁,沒有捧勁和粘勁。(五)得機得勢不能一觸即發,拖泥帶水。(六)當有人指出缺點不是聞過則喜。我當場說了一句,化和打不要截然分開,對來力只需氣一沉化開,身子不能後退,立即貼實發出。對這句話多數人沒引起注意,只有王建國似人所悟。今天與楊志新談形意劈拳要領,講了四點:(一)站樁有功力應是前三後七,如初學前四後六也可以。橫向把重心放在襠中間,千萬不要放在後腳的一邊,否則便不中不正,一拔即倒。(二)前後手雖是互爭勁,但不能互相抵消,向外發必須是一個勁,兩肩要相通,後手下按但勁要通到前臂。(三)前劈時肩臂不能用力,氣向下沉,用膝以上的全身內力,丹田向前送力但不可鼓腹。(四)伸掌用意念,不用拙力,但必須一往直前的把勁放出雲,不能拖泥帶水,把勁存在自己身上。談到太極拳手法也講了幾點:(一)按勁必須把對方的勁全部按乾淨,不要忙招手雲捧。捧時像水捧船一樣用鬆柔勁摸著對方的勁得寸進尺的去捧,不可用蠻力去硬頂硬推。擠時也要摸著石頭過河,跟著對方的勁,尋著漏洞,見縫插針,不能機械的去硬擠。(二)對方捋你,要跟他走,不可後退。待對方力盡再擠,如對方捋的勁長或乾脆向我臂上推來,我必須繼續轉腰展臂,待對方力盡,我向迴轉腰用肩把對方靠出去。(三)如對方推我的胸部或腹部,我沉氣得心下移周身放鬆,然後尾閭前伸,頭向上頂,用腹部或胸部把對方粘實,轉腰把對方擊出。回憶張玉書老師手法,老先生一生與人較技未迂對手,外表常用形意拳,實際上內里包容了他練的形意、八卦、太極、象形諸拳的功夫。談起手法,他總是說,一鑽一翻,橫破順、順破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對方來手,在接觸的一剎那,不頂不抗,直接發手打雲。進就是退,進就是化,如一支手被人困住,上另一隻手,叫做兩打一個,這一切都要意在人先,而且出手一定要打在對方中心線上,以牽制對方重心,否則你會感到出手無力,用崩拳,心意用在肝經,勁源於肝部腰腎,否則便不得力鑽拳心意用在腎經,勁源於後退上的腰腎。炮拳心意用在心經,勁源於膝以上整體,時刻注意放鬆心臟,血輸全身拳心意放在脾經,時刻注意松胸,脾胃松沉,勁源於胸腰。老先生常說出手要狠,尤其遇到壞人要舉手不留情,並出人身體何處不禁打。我想練功夫的人重在武德,不在萬不得已,千萬不可舉手傷人。老先生指出的何處不禁打,正是我們在較技時自己留 心躲避和不進攻別人的地方 。這些地方是:頂心、左額角、右額角、兩眉之間、左太陽、右太陽、左耳門、右耳門、左耳根、右耳根、咽喉、胸膛、心坎、大腹、肚臍、膀胱、腎囊、左乳房、右乳房、左肋、右肋、腦後、脊、命門、左背肋、右背肋、左腰眼、右咬眼。以上所列都是人體薄弱環節,既是輕打也承受不起,輕者致傷,重都致死。需慎之又慎,練內功拳者主張放人不打人,就是手下留德的好辦法,讓人失重心,輕飄出,舒舒服服的跌倒。打人用掌邊側打為砍,用手指或用拳直打為戳,用掌根按打為拍,用五指抓取為擒,用二指掐取為拿。對於人體軟組織盤脈關節血管亦需注意,動手只拿人的勁路,不可輕易出手分筋,挫骨、閉血脈等。不要傷害手背、腳背、手腕、腳腕、肩、周、肘、膝、腋下、面部、勁項等。形意拳無論是站樁還是進步兩個大腿里根就胯窩一定要實,才能出整勁,尾閭羊收立身才中正,才能氣沉丹田,帶脈 才能鼓盪,腰才有塌勁。練拳最講中正,但怎樣才算得中正呢?我以為除了不得前伏後仰,左歪左斜外,還必須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兩腿的中間垂直線上。橫開步不得先向一邊靠然後邁步,不論三體式,弓步,馬步都不得向一邊靠。否則一展勁就會傾倒。伸臂展掌必須走中線,食指對準自己的鼻子,不得向兩邊偏離,兩掌前推不得偏向前腳 ,務要走中線。練拳的人練出成就就容易驕傲,老子天下第一夫不上身,覺得不如人,就垂頭喪氣,怨天尤人三種人什麼也不在乎,每天默默無聞的踏踏實實辛辛苦苦的練功。這種人是不抱怨,不解釋,踏踏實實練功,夾尾巴做人。我以為練拳不為打天下第一,不為好勇鬥狠,不是為讓別人看,而是練自己的功夫。捋法變換萬端,因勢利導,可牽之,可揚之,可抑之,可擰之,可撅之,可采之,可列之,可舒之。練熟了可以隨心所欲。練拳推手三大原則:(一)頭頂背拔(二)腿曲而松對方勁把勁由腳尖入地,發勁時要力起足跟。(三)勁打掌指,不可仿宋在肩肘等處。這樣身體壓不下、拔不起。上身頭頂背拔,下身松沉氣達湧泉。上下分成兩節,骨骼上起,氣血皮肉下降,這樣上下兩節一升一降既能把脊柱拉直,又避免過於硬直,既能下降重心又避免一味向下塌軟。打短勁意在前腳,意念一到,腳 便向踏剎車一樣,把人發出。打長勁要由後腳 發力,這樣才能勁長及遠。不論是弓步、不論是三體式,後退都必須微曲,後腳全腳掌踏實,而腿不可用力挺直,勁要含蓄,對方來力,讓他的力由膝蓋經腳掌入地,而不讓其打到後腳跟。兩臂放鬆不可用力,但要展指鄶掌,腕部不可塌死要用意鼓勁。只要勁達指尖,雖兩臂不用力但能有效的制人而不被人制。單推手看似簡單實很複雜,練好單推手,對以後練四合手乃至練散手是個堅實的基礎。單推手以捋按為主要內容,設二人右手相搭,周身放鬆,立身中正,沉肩附肘膝窩微曲,接觸 點不可用力,當對方先按來,不能有絲毫的頂抗之力,氣向正松沉,手肘微微上翻,重心後移,手撤至二人相距的中間便反手為捋,捋到身的右側再向對方的左側按雲,以此周而復始。這裡注意向前按時兩個胯窩和尾閭要整體的向前運作,向後捋時要注意轉腰正胯。今天劉福興問我幾個問題,我簡要的作了回每件事,順便記在這裡。(1)在光線暗淡時打拳,提腿時為啥有站立不穩的現象,這裡有生理原因,但不要緊,只要頭向上堅,身有上拔之意,腿便能穩穩噹噹抬起來,就在光線好的時候也應有此意念。(2)站三體式後腿膝蓋對準腳尖但不超過腳尖,可是練懶扎衣向前推手時為啥膝蓋超過腳尖,向前推手是把重心由後腿逐步移到前腿,但在運行時,膝蓋雖超過腳尖,但在方向上要與腳尖保持一致。(3)站抱樁時除放鬆外還有別的意念嗎?站樁與練拳一樣,一個是靜中求動,一個是動中求靜,所有練拳的規矩都得用上,特別注意上豎下沉分成兩節。(4)說我練拳是身子有些前傾,這影響大嗎?楊祿禪大師有句名言:「站住中定往開里打」,練拳必須立峰中正,脊隹保持自然豎直,尾閭前斂,臀部下垂有坐在板凳上的感覺,不能抬起來,這樣才符合靜如山嶽,穩如泰山的道理。練劈拳心意放在肺經,背部要挺拔前扣,含蓄在胸,伸掌背部後撐似有從手心向肩背抽勁,背部邊沿前扣裹抱向前送勁,兩肩前扣似有橫撐豎裹之意,胸部向空松的圓心,肩、背、臂前後稱抱為一。頭上豎頂勁,腰腿下沉。內動才算真動,真動是自動,強動非真動,什麼內動呢?有兩點供參考:(一)丹田裡邊的動作與外形的動作必須保持一致,外邊畫圓,丹田裡邊也在同時畫圓,在意念支配下裡邊還要先動,外形跟著裡邊動。(二)在轉換換氣時讓人覺出有斷勁、有停頓,這時容易被人截住,主要是內動不好,我們在練拳推手中,內氣和呼吸之氣既要配合又要分開。內氣通過全身放鬆一直在下邊沉著,上邊呼吸也不可把內氣浮上來,內氣與呼吸之氣看成是兩個東西,但透視也要密切配合,如放人時一呼,化人是一吸都要內外氣保持一致。沉肩附肘這幾個字,凡練內功拳的都成了順口溜,然而真正明白其中道理的為數不多,我練了五十年依然一知半解。今天與石玉峰談論此事,提到幾點寫在這裡。(一)被人托住肘不可硬頂,亦不能亂繞彎,只平心靜氣,松肩沉肘,所謂沉肘不是硬墜,邊沉邊張,落實以後,前小臂向里回,再向對方後外打雲。不要把勁放到對方後腿的支柱上。不便能擺脫還能把對方放出去二)我小臂直立對方捉住腕子,此時要松肩沉肘,放腔把對方放出去。(三)二人雙掌相接感覺有了頂勁,通即松肩墜肘然後放勁把對方打出。(四)兩人相持,不可硬頂,要松肩墜肘沉氣待換了勁變了方向才能放勁擊人。與劉玉軍的談話摘要:(一)練功夫有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可性急,抱著有意練功無意成名的宗旨,持之以恆終有一天蹬上高峰。氫二氧一松成水,溫度超過100度便成氣體,降到零下便成冰,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當然同樣是質變人與人也不一樣,這與基數有關。水的多少與放出的能量成正比,一壺水與一壺底水同樣沸騰,但防除的水蒸汽不是一樣多。(二)使用肩背靠人,下盤站穩不動,突轉肩膀便能把人擊出,推手中的擠和靠都是如此。(三)沾人的點不可脫開移動,沾住人不丟不頂,只用身子的活動與之周旋。(四)用尾閭的靈活性,保持脊柱中正,宛如一根木棍托在掌心,使之不傾倒全憑手掌調節,尾閭就是手掌。(五)把脊椎兩旁的兩條脊肉練實,好象脊柱輔上了兩根扁擔。(六)兩腳在意念上越來越大,好象原來的鞋子小了。(七)練崩拳前手如同把敵人打穿透,後手回拉如同穿透到自己身後,撒播手也是一樣這就是透勁。(八)對方來力自己歲讓不能頂抗,但在退化中有彈勁,手臂不用力,可是身上要送點勁以免被人壓扁。(九)後輩除了脊柱豎直外還要放鬆,只有放鬆才有勁。(十)全身何處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個部位都不能自行妄自行動。對方挨我何處我何處松沉,摸根尖打,摸尖根打。(十一)有的人勁很大,可是大都是僵勁和散勁,所以技擊效果不好,如果由下至上串連成為整勁那就理想了。今天鄭浩凡先生屈尊敝舍,閑談中我講了兩個問題。一是性格問題,我一生甘願當孫子,但最討厭別人想當爺爺。二是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如果不勤奮,斷難成就大業。原唐山市供銷社百貨經理部李榮思回憶1954年我們四個人住一間宿舍,有一天早晨下雨,我不能出去練功,竟把床鋪搬開,騰出點地方練拳。他說想不到過了四十五年你仍然堅持早四點起來練拳。文革前的學生張和平回憶說,孫老師在文革期間被打成走資派,生活沒自由,經常有兩個紅衛兵看守。在那種本來無法堅持練拳,可是超人的毅力竟想出了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練功方法。當時每天上班讓孫老師去掏廁所,有兩個紅衛兵押送在廁所門口看守,孫老師擔著糞桶進去,先掏一桶放到廁所門口,此時在廁所練一趟連環拳,然後再掏第二桶,就這樣每天掏幾個廁所就練幾趟拳。所謂放人要打一忌打一二,我理解出手沒有起點沒有終點是個圓弧,因為圓才沒有起點和終點,循環無端。用孫祿堂大師的話就是「一氣看」。沒有斷續處,沒有缺陷處,沒有凹凸處,只一氣伸縮,這才叫打一。如單推手進或是退成一圓弧運行中間不停不扁,一氣運行就不會被人打出去,如陳式拳的金剛搗錐,不要上挑只需沉肩墜肘順力翻腕便把對方一氣看打出去。所謂整體勁是全身貫串成一,如同繩捆,保有周身放鬆才能成一,每一舉動都是一動俱動,毫不散亂,氣聚丹田收歙入骨,步如貓行,身如流星,既靈活又整齊劃一。與對方接觸必須粘實,似把兩人捆在一起,對方稍動便把他打出去。只有整體動作才能發揮腰的主宰作用,只有捆在一起才能發揮軸心的功能。試想用自行車駝東西,只有把東西捆緊與自行車形成整體,運行起來才輕靈,如捆不緊,東西車倒西歪,那必然費勁。練推手不但練手還要練腿,如單推手前腳與對方的腳貼緊,每一動作都用小腿和膝蓋與對方粘揉在一起,有時用小腿擠,時用膝蓋跪,而且裏手和外手交替練習。如對方用前腿插進中門伸入襠內,可用單腿擺打或用雙腿扣打,總之要做到手打三分腳打七。何為謂性命雙修,練功者在於練精氣神。性即神,命即氣,性藏於心,命藏於腎神為陰,氣為陽。孫錄堂說要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我以為性是指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命是指人的身體狀態。精神狀態主要指人的思想、道德、性格、儀錶、身體狀態主要是指人的五臟六腑是否健康,特別是人體的命根子在於腎、腎健康周身俱佳,中醫用藥注重補腎,練功的人也注重練腎,腎虧要看是陰虧還是陽虧,如陰虧外表黃瘦而多白髮,如陽虧外表咀黑出泡而脫頭髮。在推手中要巧妙的變換順和橫,這裡說的順橫指的是所謂順就是肩和脖保持四十五度角,所謂橫就是兩肩兩胯平行無角。運行起來對方順我就橫,對方橫我就順。有時順運河橫打,有時橫去順打。兩腳 的虛實轉換看似容易,其實內中的玄奧非有真偉及數年功夫難以掌握。就說弓步式吧,後腳頂蹬的勁大把後腿崩直,容易被來力打到後腳跌倒、必須腳實腿松膝蓋前頂著下跪之勢,來力方能從膝蓋到腳尖沉入地下,但腰必須塌住勁,檔要圓撐住勁,否則身體尚未完全轉換到前腳時,對方橫看撥擊身體必向兩旁跌倒。內功拳博大精深,如同天能容萬物,海能納百川、講科學、講正氣。老年人掌握此術可以防病益壽延年,青年人愛此道可以增長智能,藝術家樂共求可引出萬般妙趣,信奉佛道者練此可六根清靜飄飄欲仙,總之不論什麼人為此術都百利而無一害。有人說,既然是武術就必須講打,一伸手把人打倒就是好拳,我說他們講的只是其中的小道理,非大道也。講打倒不用說先進武器,就用簡單的手槍,手指一動便能使人應聲而倒。內功拳發展到今天,用一介武夫,拔劍而起的淺薄道理雲解釋,那太渺小了。練內功拳通過不斷的修為,把身體的能量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使人的智能,體能及思想境界大大提高,這才是目的。昨天李守剛問幾個問題,我順口回答,不知對否,錄下來供評論。(一)跟步什麼時機抬後腳前跟為好?我以為這是重心轉換問題,在重心前移過程中後腳始終下塌前蹬,待重心完全轉移到前腳,再提後足向前跟步,後腳抬早了必然沒著落,被人橫一撥動立刻無根傾倒。(二)剪子步法有何用處?如站丁八步對方突然用虎撲過來,我立即變剪步,彼必落空,此時我前手撤回,後手擊出,必被我擊中。(三)拳譜大都講練法而不詳細講技擊會義這是為什麼?我認為練拳主要是練功,有了功夫自會應物自然百般妙用,過早的講技擊含義反而會來縛思想。只有隨著功夫的提高在你能領悟的進修逐步的講解才能掌握,由看熟漸悟懂勁,由懂勁才能階及神明。如學語文,有篇課文叫「岳陽樓記」這篇課文小學,中學、大學都有。可講的內容深度廣度都不一樣,如果在小學就講大學內容,不是對半彈琴了嗎?幾個說不清又必須明白的問題:(一)對方用力壓我的肩,我如用力上抗必被對方搬倒,我如下降重心必被對方壓坍,這時只有一身放鬆不動頭上豎腰下塌力從下向上返,對方難撼我矣。(二)我手心向上,對方托住我時,此時不能用力下壓,只把被托之臂完全放鬆,自然的把臂的重量放在對方手上,待對方用力托我時,我前臂自然彎回肘順其力外轉,則把對方打出。(三)對方來手推在我胸部,我不能頂抗,胸部放鬆泄其力,腰胯下沉從下向上返勁,必把對方擊出。(四)對方兩手按著我雙臂我被按部位不動,周身放鬆,腰下沉向上返勁,擎住彼勁,待被動時再供彼力把他擊出。(五)雲手時胳臂不用力,把意念放在掌指和腕部。推手時對方推我臂我把臂放鬆只把意念放在手上,臂部松著但不斷勁、慢慢化解。(六)放人時丹田與手腳的勁同時伸出,但意念先注重丹田的內動。(七)所謂中勁主要指外形放鬆,先高速好自身的重心,尤其注意上豎下沉的互拔勁,腰部好似一個饅頭掰兩半頭向上頂豎,膝襠向下松沉。九曲珠節節貫串給人以重如泰山無法撼動之感。手臂及形都松沉著,此時有一羽不能加的感沉,這便是聽勁的功夫,待對方微動,我先動立即時出擊。昨天與楊志新推手談到進退在轉右旋都需灌上勁,所謂灌上勁就是周身整體動作,否則便是斷勁,會被人制住。所謂單重,有人誤認為一腳虛一腳實便是單重,這裡邊還有許多內容。如對方來力,我向後引化,除了放鬆前腳,還必須把後腳變成支撐全身的軸心,不但變成實腿而且能邊引邊轉。同樣前腳 變實也要把尾闊前運,使前腳成為軸心,邊推邊轉。求人不如求已,練外不如調內。站三體式除了遵守常規,還要注意三調:(一)調肩肘,在已經作了沉肩墜肘的基礎上,再用意念連續作沉肩墜肘,養成這種,將來對敵時放勁遇到阻力抵抗,再次沉肩墜肘,便能換過勁來把對方擊出;(二)調腰胯,連續不斷的作上豎下沉的互拔動作。養成這種動力定型,只要身上著力便會自然互拔,不有力而對方卻打不動;(三)調腿,腳 踏住勁而用意念不斷的合腿部鬆緊互換,將來對敵,遇到抵抗僵持不下,只要腿部一松一緊便能換勁把對方擊出。關於靠法,要用整體勁,不可用手推、分清肩靠、背靠、胯靠、腿靠的勁路。開合手注意扇子骨的內勁,手開時扇子骨要合,手合時扇骨要開。發人時扇子骨要合。吳式倒攆猴後腳尖先著地,前手伸到位後腳跟再著地,手腳成一個勁。弓步的曲度應是農曆初七、八的新月形。提氣提到心窩就下沉,不可提高到胸部否則易被截住。背部放入不可用力後靠,而是先沉氣然後背部突然鼓盪。什麼是節節貫串呢?比如玉女穿梭上揚一臂,遇到抵抗,敵挨我何處我何處放鬆,對方抗住我腕部我把手腕放鬆,但不能丟了粘住對方一,此時肘部運動,繼之以肩、脖、足節節貫串,形成一個整體,但又必須防止形成支棍,還要腰干沉,頭上頂,形成堅不可摧的中勁。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含蓄在胸,形於手指。上述原則的真諦就在於節節貫串。放人時勁由後腳傳異到前腳,這種虛實轉換要落在一上。兩腿由前股偉導到後股仍需落到一上。腰胯下沉遙虛涵頭上頂上下互拔把脊柱拉直,沉肩墜肘連續下沉,手指張開用肘去鼓腕,背部扇子骨要合勁,手螺旋前行,襠如橋孔弓住勁,此時上下左右前後六面整勁人成泰山矣!正月初二晚任中信,董德權二位來拜年,吃飯之餘談起拳來,中信是高手,德權亦非平庸,唯我雖是長輩自愧不如。德權談話言簡意明,受益非淺,他那廉躬的態度尤令人佩服,僅把他談的內容摘記如下:(1)所謂舍已從人,對方挨我何處我何處放鬆,避開力點,但不離開,粘住不放,亦不按對方運行軌跡走,繞過力點打他邊上的薄弱地方。(2)對方雙手抓住我小臂,我不躲不抗,只松肩沉肘,向上把對方吊起,隨即向前擊出。(3)對方力抓按我雙臂,我把根部鬆開,梢節暗送力,左手用手指從外向右撥,右手用大指由內向右撥,使對方用不上力而向右傾跌。(4)對方雙手向我小臂按來,我肩肘放鬆轉動小臂運用跨部力量把對方擊出。(5)我雙手或單手按在對方臂上微向下勁待對方有了向上的反作用力立即放鬆隨即向底面積外把對方粘起扔出。(6)對方推我左肩我右腳用力,對方推我右肩我左腳用力,不論從前推或是從後推皆如此。(7)與對方至持,要用意念看住地,身不可盲動,尤其不能亂起亂落,靜觀事變,待他動時就勢擊出擊。出擊要掌握好時機,待他勸形尚不見其機亦不見跡,只待他意動中勁已散,便乘勢發勁。發勁時不可有絲毫的猶疑,不能時快時慢,不可有勁忽大忽小,不能有一點停頓間斷,貫著勁,一氣著,直奔他失重的地方,讓他的重重線落到底面積之外,這要聽對方的勁是來自何處,來自後腿打後腿,來前腿打前腿,來自腰打他的腰。對方控制我上身武臂部,我上身武臂部放鬆不可有抗勁,然後由腿部腰部向上返勁用下邊返上的勁把對方擊出。深感太極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練完一套奉都有所悟。今有幾點收穫記下:(1)膝蓋不能壓擠,腿的上下股要互撥,似有把膝蓋拔空之感。(2)推手要化對方的勁不可忙於轉腰,要放鬆沉氣,腰一動轉就把對方打出去了。(3)托住對方或用擠手,腰部必須互拔,用頂頭懸的勁把對方擊出。(4)推手雖捨己從人但必須隨著人動,不能稍有停頓,只胳臂腿動還不行,還必須尾閭帶著腰動。(5)前推時坐骨與腳跟用力,前膝放鬆。劍雲大師談孫式太極八個特點:(一)遂從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以恬淡虛無的心態,蓄神以求中和,開發人體中和之氣,種氣合一之內勁,使習練者濡養身心開啟智慧。(二)以量輕為指導,行功以無極而生,太極而始,以三體式為基礎,內運五行,外演八卦渾然一體,使每一奉式轉承變化合於量理,使習練者自身之氣與宇宙之氣相通、相融、相合達到舒盤活絡,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目的。  (三)以丹道亻為作業進階之基礎,並將丹田之氣與行動走架之每一奉式相通,以求通過每一拳式之動靜使技與道合。(四)以順中有逆、逆中有順為行奉之總綱,通過奉武的鍛練,達到內外相合之功效。(五)在呼吸上不求形式,自然呼吸以致真息式正氣從。(六)以形意拳三體式為整套拳架之基礎,在習拳走架時,要求長上下不起伏,保持身體長始終在一個水平面上運動,培育丹田之氣。(七)以八卦拳進步必跟,是步必撤,作為該拳之基本運動形式,要求身體重心始終在兩足上交替變換,利用長的不斷變化,協調周身虛實、陰陽,以求中和兩達至空,至婁的妙境。(八)以太極拳沾在連粘隨為該拳基本運用形式並融入拳之雞腿尤我熊膀虎搶頭等基本拳勢增強技擊能力。故該拳有形意拳之整實剛猛,又有八卦之靈活多變,並使此二者融蓄在太極拳的柔順中和之中,使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與石玉峰推手幾個小體會:(1)對方手放到我何處我何處放鬆焦點上下或左右撥開。(2)相持時手不能退縮,從下身向上用勁,尾閭前傾。(3)雲手或接手,肘不動作為支點手為力點自然把對手擊出。(4)前行或後退,均要把百會與會陰放在上下垂直線上,腰和喉嚨作為兩個主宰不得妄動,與百會、會陰放在一條線上運行。此為「喉嚨永不拋,敢問天下眾英豪」。(5)攬雀尾外推要用肩勁。(6)單鞭作勾必須把臂伸直,再作勾方顯有勁,同時要展指,方堅不可摧之威。(7)展指鼓腕。(8)對方來力要直著引,待力老再放鬆外引剛被捋出矣,強弓之末最易破之。(9)追勁即使追偏也不要換勁,換勁易被人。(10)進退都必須身到手到,身撤手撤,不可拖泥帶水。如身進手不進或身退手不退仍在原地易被人制。(11)柔中有剛是彈勁,剛中有柔是韌勁。(12)拳練到妙處能匯萬為一,能衍一為萬,變化到無形、無窮。不但有法,而且要練出內勁。對沾粘連隨、頂匾丟抗、無過能及、隨曲就伸的解釋:無過為沾勁過剛為頂勁能及為粘勁  不及為匾勁隨曲為連勁  不隨曲為丟勁就伸為隨勁  伸得早為抗勁所謂「人剛我柔謂之走」就是人剛我則柔,用走引之。「我順人背謂之粘」就是用粘逼勁轉化為我剛人柔,我順人背之勢,粘走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就不會犯頂匾丟抗四病。關於腳的虛實,過去講的不少,也容易理解。推手的虛實還要深入體會。手由出雲到達終點應視為由需到實的過程,隨著手的前進,指逐步向實展,掌心逐步凸,腕部逐步鼓。如用拳,隨著前進,拳由松到緊握。向回返則由實到虛,由緊到松。如何對付頂牛?要把對方打偏,破壞我被對方頂成的雙重。如何對付大力衝擊?大力衝擊的必要條件是把對方打實、按實,否則發力便落空,因此最好辦法是使其落空。如何對付拉硬拽?它的首要條件是單手或雙手抓住對方的手臂、手腕,如果抓不住就無法拉拽。對付的方法是拐肘旋腕解脫。如何對付搬摔?必須周身放鬆,使對方頂空無法搬摔。如何對付抱摔?對付單臂伸插抱摔,最好伸手給對方一個橫力打在其前胸上,使之向後背跌出。太極拳是一物兩體,分為陰陽,和者為一。練好太極拳身上沒著力點,似透明體,推之而過,揮之無存,天人合一也。推手發勁的方法:一前衝勁。發勁的方向直前,出手迅速,上大步占對方的位置。主要有按肩、按胸、按上臂,一手按小臂一手指胸或一手打實一手虛擊。前衝勁有兩種基本勁法,一是掌根震擊,二是手指彈勁。二上拋勁。此勁分三步,先下按,再推擠,然後向前上方彈出。這三步必須瞬息同時完成。三下放勁。此勁與上拋勁相反,也分三步,先上朋,再推擠,然後下按。四側旋前衝勁。雙手搭住 胸臂,一手推一手抹,待抓住機會發前衝勁擊人。上旋前衝勁。一手上旋,一手擠按。六側旋勁。對方雙手按我肩窩或胸,我一手由里外旋,一手由外推按,同時擰腰旋帶。七上旋勁。這是肩同背動作,對方餓虎撲食式的發狠力,我右手揮出撐其前胸,左身外翻,身向左擰,馬步下蹲,挺腰、旋臂、旋臂形成力偶將對方托起過頂拋向背後。八提提勁。對方雙掌按我,我左手支應,右手背從其左臂內側向上將其提起,向右旋身,將其拉向左上方,然後脫手甩。九截勁。(1)手截。敵按我兩肘窩,我用兩掌自下向上托兩肘把勁截在其肩上。(2)肩截。敵雙掌按我雙肩,鬆開左肩扣右肩,使右手按空,左手截回。(3)胸或腹截。如敵雙手按我腹部,我鬆開腹的左側使右手按空,腹之右側反勁截其左手。十靠勁。(1)肘靠。如我右臂突然從敵右腋下穿入,掌心朝上,右足向敵襠里插入,然後兩臂對稱外撐,右上臂外側肘端靠擊敵右肋。(2)肩靠。如敵右臂從我左腋下穿過,摟我腰部,此時我處於被動,只好向左旋腰旋身,右肩發力靠擊敵胸部。十一沾粘勁。敵雙手推按我雙臂,我左掌從敵右臂外壓托,右掌由敵左臂里向右側抹帶。什麼叫走化?答曰:人剛我柔謂之走,走化是以柔克剛。什麼叫粘:答曰:我順人背謂之粘剛我柔才能達到我順人背,我順人背才能以柔克剛。所以走即是粘,粘即是走。什麼是忽隱忽現:答曰:就是莫測。什麼叫偏沉?被人打成雙重迅速鬆開一側,頂住一側便叫偏沉。三打兩發是什麼意思?與人交手,碰撞為骨打,抖為打,彈為盤打,松為毛髮,鼓盪為氣發。我每天早晨練完太極拳總要再練五分鐘履朋式,履時後腿胯窩向後腳根移動,向前朋時前腿胯窩橫形摺疊,兩肩兩髖骨要橫在一條線上。後履時要沉氣向下,前朋時要由下向上翻。今天與人試手果然打出丈外。幾個手法:(1)虎撲也要把氣沉到腕上;(2)兩方雙手相接來勁大,展指蓋住對方回履,回勁打回雲。(3)我雙手按住對方的肘窩,如對方入勁,我一隻手轉虎口向下向後沉壓,另一隻手給對方當扶手又不讓其摸到勁,這時一腳當中心,一腳畫圓,對方叭叭的繞我叩頭。(4)我雙手按對方,對方轉腰攻來,我一手下立即雙手向側外放出。放人時自己先放鬆。(5)對方擠來,我順來力下按,氣到腕下一按到底。(6)用胯打人。(7)遇到頂抗松一下再打。(8)遇到相持頭要頂豎把意念放到頭頂,身上放鬆氣下沉,用腰腿勁把對方擊出。(9)轉腰要放鬆輕靈著把對方掛走。練功的人有三個主宰,三個賓輔。腰是第一主宰,喉嚨是第二主宰,心地(意念)是第三主宰。腳腿是第一賓輔,手臂是第二賓輔,同丹田是第三賓輔。第一主宰腰與第一殯車輔腳腿相合便是腰腿求之,第二產宰喉嚨與第二賓輔手臂相合便產生整體勁,第三產宰心地(意念)與第三賓輔丹田相合便產生意氣相合。(1)前接後按。(2)隨化轉折。(3)橫確豎劈。(4)裹壓捉鑽。(5)掌心向下掌心向里。(6)龍騰虎躍。(7)壓著履,變化走。(8)身形起伏脊柱轉動。關於氣氣分為先天氣和後天氣,先天氣是與生俱來的,稱它為元氣、真氣,後天氣是通過肺呼吸大自然之氣。先天氣與後天氣結合可練成混元氣,怎樣結合呢?後天氣由鼻向里吸,先天氣由丹田向上升,呼氣時後天氣由嘴排出體外,先天氣由上向下歸丹田。結果呼氣時便出現上吐下沉為門外人難以理解的景象。化勁。走勁是不頂,粘勁是不丟,具備了走粘勁才能談化勁。化的目的是由被動變為主動,即所謂我順人背。走粘勁只是不頂不丟不致挨打,但要打人還要有朋勁不使對方的勁追過來,還能趁機截追對方的勁。周身似圓球讓對方的勁在圓球上消耗掉。化掉來力不能靠手臂躲或撥,而要靠腰腿走化。以意行氣――意到氣到。以氣運身――氣動身也動。腰  為――立桿中軍取中正不偏之意。推手被人朋住不能動時,前腿膝蓋前挺大腿窩拔開,腰一松便行動自如了。欲必以走勁粘勁,欲發必以引勁拿勁,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乘人之勢、借人之力、我順人背。抱虎歸山――意思是敵兩手向我擊來如同老虎下山,勢不可擋。我兩手從外向內抱合敵二臂,兩大指離一寸,意思是兩大指掐住敵人兩肘窩,把他推回去,故名抱虎歸山。此年乃孫式之解也。上步七星除了向上架手,底下還有一腿。指襠錘除了別的用法外,主要是對方踢來時指著他的襠擊去。對方抬腿欲蹬或踢,我立即抻他的手臂,使之前傾,腿也就抬不起來。海底針便是我欲踢人,對方向前抻我手臂我立即順著向下伸臂,然後返上作肩通背。形意劈拳就是一鑽一翻,一摟一劈,在太極拳里就是一朋一履。著一鑽一翻、一摟一劈、一朋一履實質是一陰陽,叫做一分為二,但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必須合二而一。鑽翻、摟劈、朋履合二而一,忽分忽合,忽隱忽現,忽朋忽履,隨著對方的勁變換無窮。孫式撇身錘用法,右側或身後來手,我先用肘橫擊繼而用肘前臂翻打或下壓,再用左手爺掌穿其咽喉。用肘橫擊需轉腰。聽勁主要是探對方的陽,探自己的陰。如遇偏重則偏松之,遇雙重則偏沉之。練拳必須開襠圓胯。練氣必須調身(姿勢)調息(呼吸)調心(意念)。練含胸拔背主要是胸要松有內涵之意,背隨著貼背力由背發,有上拔之意,但前邊一個坑,後邊一張弓是錯誤的。肩沉肘墜才能放鬆氣沉丹田,寒肩(寒冷時聳著肩)是錯誤的。破肩靠用打虎式。何處是丹田?下丹田在臍下三寸處,是任脈、督脈、沖脈、帶永交會處,它的作用是練精化氣;中丹田在兩乳中間的膻中,它的作用是練氣化神;上丹田在兩眉中間,它的作用是練神還需。意守下丹田胃腸蠕動增強,消化腦清醒,心曠神怡。血壓高的人以守下丹田為好。見張玉琮教陳平單推手有所悟,錄此:(一)接手對方按來我臂旋轉著後引,行到胸前手心已翻上,此時身退到家,後腿膝窩要摺疊。至此只完成了一半。(二)接前式手心由爺慢慢變為俯掌轉腰向對方左側按雲(左手按右側)。(三)換手時後手作撲面掌,對方退一步。(四)多練左手。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同屬內功拳。形意拳「誠一」;八卦掌萬法「歸一」;太極拳抱拳「守一」。形雖異但共同都有個「一」,這「一」是合二為一,如果一分為二便把一分為陰陽;合陰陽為一,這一裡邊飲食陰陽。所以這一就是剛柔相濟的中勁中氣。推手二法:(一)對方朋來我不能癟,沉肩轉腰。(二)向前惻掌直著推人,必須腳 腿腰手合一,貫指梢一齊動,不要單純手臂用力。形意拳明勁、暗勁、化勁的含義:明勁――按形意拳要領練熟套路、練出整勁;暗勁――練出鬆柔圓活,連貫舒展的內勁;化勁――練出形神合一,隨心所欲的境界。推手要分三節即前節起、中節隨、後節追,在臂力上就是肩催肘、肘催手,手肘不用力,用縮肩、展肩、沉肩的暗力追著打對方的勁。放人頭虛領頂勁,脖子放鬆不動,喉嚨對準敵手,暗運腰腿勁,便事半功倍。推手幾則:(一)接手時旋轉肩沉直著放勁;(二)擎住彼勁借彼力,接手擎住不可妄動變形趁彼微動便出擊;(三)肘成圓,手為半徑,接手肘沉手與肘成一條直線,這直線正指對方的中心線;(四)對方按我臂,接力點沉肩松下,然後翻臂便把對方擊出。驚起四梢,一動不動。凡被人制主要是體內某些部位沒有跟著齊動,至少是梢節沒動。崩拳打不出透勁就是梢節沒動。前手打人,後手放勁,前手節後手打,兩打一個,懶扎衣後手用處大矣。後手放在前手肘窩,出來不是線勁而是面勁。兩人搭手被對方擎住可以手不動先進或先退腿。練太極拳或推手要常思摩拳經中譬喻形象,如「心為令」這裡說的心是指頭腦,令是指意念。心是主帥,意氣君來骨肉臣,這邊強調了意的重要性,所以要以意練拳,意到氣到力到。如腰為都,軍中的大都旗是指揮中心,所以腰要起到主宰作用。如動作神氣如搏兔之鷹,捕鼠之貓。如靜如山嶽,動若江河,像山那樣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氣勢雄偉。像河水那樣表面看似不動,實際大江東去,連綿不斷的流動,所以稱之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身如九珠,勁若百鍊鋼。九曲珠節節貫串,百鍊鋼剛柔相濟。如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如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如腰如車軸,氣如車輪。對以上這些形象比喻要很好領會運用。
推薦閱讀:

念佛心得分享---大佛禪寺
金口訣斷課心得奉獻
什麼樣的人朋友多?
《隱蹤奇門學習心得》選登【一】
回歸本性本善《十善業道經》學習心得06

TAG:筆記 |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