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書師享04 |中國佛教慈善思想理論體系解析
本期群訪談記錄時間:2月19日(星期五)下午14:00-15:00主題:中國佛教慈善思想理論體系解析提綱1.緣起法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石2.慈悲心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主導核心3.業報論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德行規約4.布施觀是佛教慈善理論體系的踐行路徑5.福田說是佛教慈善理論體系的價值依歸嘉賓介紹:林志剛副教授,廈門大學哲學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博士後,《中國非營利評論》編委,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宗教公益慈善、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會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當代中國大陸漢傳佛教慈善組織管理與運行模式研究」,主編《如何勸募:慈善組織籌募實務》、《網路慈善》,參與編寫《公益慈善概論》、《蜜蜂式創新:企業公民時代的商業生態》等書。下期預告群訪談預告時間:2月27日(星期六)晚上8:00-9:00嘉賓介紹:Jason老師
香海禪寺祖師生活禪特邀導師。1960年生於台北。曾任亞洲人力資源教育訓練集團總裁。2003年進入台灣佛光山佛金光明寺假日佛學院學習。後在台灣法鼓山聖嚴長老、台灣祖師禪林果如法師坐下習禪。現任祖師禪林執行長。活法拯救自己,香海課堂等您諮詢微信:凈寧wujinghongsusan我們的足跡和預告(實際以每期通知為準):緣起:「活法」新年禪(2015.12.31-2015.01.03)地點:嘉興.香海禪寺特邀導師:賢宗法師、慧淋法師、慧朴法師、JASON老師、王紅校長「活法」新年禪學員風采1月22日星期五法布施結緣:《活法》《佛陀傳》,讀書筆記分享法布施;線上課堂:易解《黃帝內經》--主講:吳昊老師1月29日星期五線上課堂:《簡單公益》主講:魏鈞老師2月19日星期五線上課堂:林子老師2月27日星期六線上課堂:主講:JASON老師3月4日星期五線上課堂:主講:趙一澄老師3月11日星期五線上課堂:主講:施珏老師內容紀要今天下午很榮幸跟大家分享「中國佛教慈善思想理論體系解析」,說實話我對這一塊的研究也並不是很深,而且我覺得佛教經典方面的講經說法應該由法師來給大家講比較好。我自己是在讀博士期間做了這方面的一點研究,所以不自量力來解析一下佛教做慈善的思想理論體系,可能偏學術化了點。今天的主題一共分五部分,從五個角度來解讀。
以前我主要研究公益慈善這一塊,對佛教慈善組織也是基於興趣進行研究,對一些佛教慈善組織也做過一些調研訪談,比如說廣普法師的同心會,還有南普陀寺慈善基金會,還有河北的弘德家園等,我覺得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基於佛教的教義來從事佛教慈善事業。「宗教是慈善之母。」世界性宗教的本懷是慈善的,其勸世化俗的社會功能最終都指向了扶危濟困、利益人群、服務社會,佛教也不例外。一、緣起法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石云何為緣起?初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嘆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緣起經》)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逆觀十二因緣,悟到人生是一個念念不住的過程,於是他對「緣起」作了如上的定義。意思是世界上任何事物、現象都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內在作用的條件)、緣(起輔助、外在作用的條件)的集合而產生、而變化、而消滅。宇宙間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個人心理和生理現象的生滅,都決定於因緣,都是待緣而生、緣散而滅的。在釋尊看來,錯誤的人生道路,就是順著十二因緣的流轉,出生入死,迷悟不覺。也即是:由於過去的「無明」,具發業的功能,引生有漏善惡諸業,謂之「無明」緣「行」。此二支,由過去世起惑造業,是招感現世果報之因。由過去之業,引起現在托胎之識,謂之「行」緣「識」。識托胎後,粗具身心之相,謂之「識」緣「名色」(名指受、想、行、識四蘊,色即色蘊,六根未具之前的身心發育階段)。由「名色」而漸成六根,謂之「名色」緣「六入」。出胎後根塵接觸,謂之「六入」緣「觸」。由觸生受,有苦、樂、舍三受,謂之「觸」緣「受」。「識」至「受」五支,由過去「無明」與「行」,招引現世之果。由「受」而生愛欲貪著,滋潤業力增長,謂之「受」緣「愛」。由愛欲而追求取著,謂之「愛」緣「取」。由愛、取之惑,招致後有之業因,謂之「取」緣「有」。愛、取、有三支,在現世起惑造業,是感招未來之果的原因。既有未來之因,必感轉生之果,謂之「有」緣「生」,生為無常所吞蝕,必有變壞,謂之「生」緣「老死」。生、老死二支,由現在愛、取、有起惑造業,所招未來的果。這十二支,象一串鏈條,互相依待,互生作用。其因果規律,用公式表示出來,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也可以說是「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是此的緣,此依彼而起。無明是煩惱的根本,即過去的煩惱障,行是過去的業障,識至受是現在的報障,這是過去到現在的一個循環。愛、取是現在的煩惱障,有是現在的業障,生、老死是未來的報障,這是由現在到未來的另一個循環。眾生的生命之流,即是由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受報,由受報而再起惑、再造業、再受報,如是因果循環,善惡苦樂,升沉起伏,由無始來,從劫至劫,無有窮盡。
正確的人生道路,是認識到錯誤的根本是無明、愛和取。由於迷惑、無知、不覺悟的無明,使人們對事物產生愛欲和貪著。殺、盜、淫、妄橫起,貪、瞋、痴、愛叢生。因此,正確的人生,就得凈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凈化周圍環境,凈化整個世界。凈化的下手處,在接觸客觀事物時,要受而不起愛欲貪著之情,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眾生的福利事業,排除私心雜念,破除我法二執。斷滅無明、愛和取,則十二有支,一支斷除,支支全斷。這個緣滅理論的公式,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就是一解脫,則一切解脫的道理。佛教通常所說的心解脫和慧解脫,即指擺脫無明和愛、取的纏縛。斷除了無明,即具有一切種智,不被一切塵境所迷惑;斷除了愛、取,即能制伏一切煩惱和業力。這裡說的斷除惑業後的境界,即四諦里的滅諦(涅槃)。涅槃的境界,是指滅除一切煩惱,而煩惱的根本是無明和愛。無明滅,愛滅,則一切煩惱滅。達到這種境地,就是聖果,即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所悟證的主要內容。緣起法最初是專門用來解釋人生現象的,釋迦牟尼對於現實世界人生痛苦現象的觀察、痛苦原因的追問和超越痛苦方法的探究,得出了緣起或因緣生滅的結論:「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中阿含經》)由緣起法知眾生、一切皆苦,故應生起慈悲心,行菩薩道。二、慈悲心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主導核心慈悲心是佛教思想體系的核心,也是佛教的重要倫理準則和理想價值觀念。「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大智度論》)在佛教文化中,「慈」與「悲」最初是兩個意義不同的詞。「慈」是巴利語mettā、梵語maitra的譯語,是mitra(朋友、親密之人)的衍生,含真實的友情、純粹的親愛之義;「悲」是巴利語及梵語karunā的譯語,有哀憐、同情之義。《大智度論》中云:「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又言:「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因而,慈」是帶給利益與安樂的願望,「悲」是除去不利與苦的慾望。也即,慈」就是以與樂為主要特性,關愛護念眾生,常求樂事以利益眾生,以種種方便令其快樂;「悲」就是以拔苦為主要特徵,見眾生於六道中受種種身心之苦而心生憐憫,視眾生之苦如同己受而積極的給予救助,免除其痛苦。「慈為與樂,悲為拔苦。」但是其後的大乘佛典又有相反的說法。如《大般涅槃經》中指出:「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意思是大慈乃是為眾生除去不利之事,拔除其痛苦;大悲則是給予眾生無比的歡喜快樂。由此看來,這兩種說法似乎有衝突,歷代宗師也各有不同對說法。雖然《大智度論》與《大般涅槃經》對二者有不同闡釋,但是因為「慈」、「悲」二字意義極為相近,中國佛教的譯經者往往會對其不加區分,合譯為「慈悲」。慈與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相連才能踐行「拔濟眾生,離苦得樂」的意蘊。大乘佛教將慈悲分為三種,曇鸞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此三緣之說,南本《涅槃經》卷十四、《佛地論》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卷二十七、卷四十等皆有詮釋。例如《大智度論》中所說: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以眾生(包括求樂眾生、有苦眾生、有喜眾生、煩惱眾生等)為緣、以眾生之實有為緣,而生起的慈悲,是凡夫的慈悲,稱「眾生緣慈悲」;以法的原理(因緣原理)為緣而觀眾生,眾生乃五蘊和合之相,為滿足我執而起貪瞋痴。聲聞、辟支佛和菩薩覺悟眾生無我,進而覺悟諸法無我的緣起原理,生起慈悲心,使眾生明了人生的真相、慾望的真相、痛苦的真相,出離三毒之苦,得悟法之樂,這就是「法緣慈悲」;以空、無原理為緣,觀諸法皆空,心無所緣,破除我執、法執,離一切差別,超越對立,畢竟空無,此為佛的「無緣慈悲」。三種慈悲,代表了三個層次,即小慈悲(眾生緣)、中慈悲(法緣)和大慈悲(無緣)。大慈悲則主眾生平等、佛與眾生平等,是一種無差別的、普遍的慈悲,這也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最高層次的慈悲。慈悲觀念主要是在印度大乘佛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佛法東傳後,成為了中國佛教最主要的道德觀念,甚至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精神。在中國普通民眾那裡,佛教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與傳統文化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報應觀念以及道教的「承負」說相結合,構成了他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福禍觀,這樣原始佛教的慈悲觀念在中國也就發生了變化。三、業報論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德行規約佛教的業報論也可稱為善惡報應論、因果報應說或業報輪迴思想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釋尊所說的「七佛通戒偈」,他將佛教詮釋成一種止惡揚善的宗教,認為善惡觀可以涵蓋佛教的全部教義。在印度佛教理論中,善惡觀總是與業報輪迴說緊密聯繫的,凈染的業力決定著人生的果報輪迴。業,梵文為karma,意思是造作,在《奧義書》之前的文獻中指印度傳統宗教的「儀式行為」,特別指「祭祀」,後來從具有巫覡文化色彩的語義演化為「普遍的行為」。業有多種分類:從形態上來看,業有身業(身體的行動)、口業(言語,也稱語業)和意業(內心欲做某事的意念、意志)三種;從引發造作行為的意志動機以及行為的效果來看,業又可以分為善業、惡業和無記業(非善非惡業)。在佛教中,五戒、十善與三業實踐的關係如下表所示:五戒、十善與三業實踐的關係三業五戒十善實踐身業不殺生離殺生救生不偷盜離偷盜布施不邪淫離邪淫梵行口業不妄語離妄語誠實語離兩舌和諍語離惡口愛軟語離綺語質直語意業不飲酒離貪慾不凈觀離瞋恚慈悲觀離邪見因緣觀資料來源:聖嚴:《戒律學綱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頁。在造作行為發生後,其潛在力量會在時間、空間中存續下來,形成一種「業力」,從而帶來或善或惡、或苦或樂的果報,並引發三世、六道的輪迴。輪迴原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主要教義之一,認為四種姓(依等級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在生死相續、輪迴轉生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佛教吸取這一觀念,並加以改造和發展,主張眾生在業報之前,一律平等,即都以自身善德惡行決定來世的轉生。具體來說,輪迴就是指有情眾生會依業力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的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生死流轉。多修善業則能轉生到有福樂、少禍苦的善趣,多造惡業則必沉淪於畜生、餓鬼、地獄惡趣之中倍受煎熬。業報輪迴思想的基礎是佛教道德因果律以及多世報應的實現原則。佛教道德因果律認為一切事物均由因果法則支配,善因必產生善果,惡因必產生惡果,而善果也必從善業生,惡果也必從惡業生。它是一種鐵定的宗教倫理律令和信仰規則,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因與果的承受者也是縱貫於有聯繫的三世輪迴之中,自業自報、自作自受,正所謂:「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般泥洹經》)它也強調了佛教道德因果律的自主性。東晉名僧慧遠因應當時反對業報論者而作《三報論》,對於中國原有報應觀念只限於自身一世的理論進一步加以改造: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報者,來生便受。後報者,或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後乃受。慧遠通過「三業──三報──三世──三生」的邏輯,把因果報應的時空作了延伸,將儒家的「積善餘慶、積惡餘殃」思想,納人了「三世二重因果」的輪迴流程。現世的處境推因於前世,來世的狀況取決於現世,從而使人們既在現實處境中認命安分,又在現實生活中努力積累來生善果的道德資糧。「欲知前世因,今生享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所為是。」業報論引導世人行善積德,去惡從善,維護倫理道德,客觀上具有積極的社會效應。四、布施觀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踐行路徑中國漢傳佛教主要受印度大乘佛教的影響發展而成。大乘佛教把普度眾生、救濟全人類脫離生死苦海視為慈悲善行的極致,大力提倡、弘揚菩薩行。菩薩,從自利的角度說,是有覺悟的修行者;從利他方面來看,是度化一切眾生令其覺悟的引導者。菩薩是大乘佛教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菩薩行的道德修養包括「四攝」、「六度」:「攝」有引導之意,「四攝」即菩薩引導眾生的四種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度」為梵文「波羅蜜」的意譯,有濟渡、到彼岸之意。「六度」即菩薩完成自我道德修養的六條途徑: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進;五曰禪定;六曰智慧。「四攝」、「六度」相互關聯,相互促進,藉之可具備菩薩的高尚品德。而布施位居「四攝」、「六度」之首,故要行菩薩道,首先得具備布施心。布施的種類有很多種分法:小乘佛教的布施有兩種——財施和法施:「財施」,是將財物布施於他人,破除自我的貪心和吝嗇,以免除來世貧窮。財施又可分為外財施和內財施兩種:外財是指錢財物品,即貨幣形態和物化勞動。內財是指知識、經驗、技術、智慧和學說等,即非貨幣形態和非物化的勞動。「法施」,主要是對出家人而言的,即順應人們要求去說法教化,或將自己禮頌功德迴向眾生,使人成就解脫智慧。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的布施基礎上又增加了無畏施。「無畏施」,是指給人增強無畏的信心,使之面對茫茫人生之苦惱而無所畏懼,在修持解脫的漫漫長途上勇猛精進。布施的目的,誠如《優婆塞戒經》所說: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之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佈於外,不為畏怖三惡道苦,不為他求,不為勝他,不為失財,不以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智人行施,為憐愍故,為欲令他得安樂故,為令他人生施心故,為諸聖人本行道故,為欲破壞諸煩惱故,為入涅槃斷於有故。真正菩薩行的布施,決非為求報酬。如果施而求所報,這就不是真正的布施,而是假布施。眾生在三界中輪迴,在六道中循環是因為貪愛執著境界和自體,即眾生對虛幻之境的慳吝不舍。布施就是對治慳吝,讓他們不被慾念所累,放下對財物、名利地位、家室甚至色身的執著,培養慈悲心,以所有的財物,乃至自己的生命悉皆施給一切有情,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支持眾生,幫助他們擺脫苦難、煩惱,滿足他們的祈求,激勵他們樂於向善,以此普度他們。在自利利他中莫過於布施,所以布施在「四攝」、「六度」中列為上首,是佛教濟世的最主要修行。五、福田說是佛教慈善思想體系的價值依歸福田在佛教教義中乃是一種比喻,田含有生長和收穫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日本學者道端良秀認為:「如果對佛行了布施,就以此布施功德,能以開悟成正覺,同時自己也有了大成就,因而得到了大利益。這正如在田地里播下了一粒種子,到秋天就可以得到大的收穫。同樣的道理,布施比如種子,田地比如佛陀,因此佛名幸福之田為福田。」福田開始僅僅只是指對佛的布施,後對佛、法、僧三寶稱福田,再推廣至聲聞、緣覺、菩薩、父母、師長、貧困孤寡者乃至畜生均稱為福田。福田也被分為不同的種類。《大智度論》將福田分為兩種:一、以受恭敬之佛法僧為對象的「敬田」;二、以受憐憫之貧、病者為對象的「悲田」。在此二田中,佛教更關注以貧病、孤老為對象的悲田。如《佛說像法決疑經》所述:我於處處經中說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可見,佛教認為對貧困、孤寡、病殘者以及動物等的布施要比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更大,也更有意義。這種悲田思想是佛教慈善救濟事業的理論指導。《佛說諸德福田經》將福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五凈德福田」,「供之得福,進可成佛」。這是對於僧眾而言的,要求僧尼應遵守戒律、弘揚佛法,立地成佛。所謂五凈德,是指:一者發心離俗,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驅命,尊眾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一類是「七法廣施福田」,是適用於一般世俗大眾的,「行者得福,即生梵天」。所謂「七法廣施福田」是: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牢堅船,濟度人民;五者安設橋樑,過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做圊廁,施便利處。這七種行善利人的途徑,引導世俗大眾多做公益善事,以得「梵天福」。雖然福田的種類無所定數,但其思想均指向的是發自內心的慈悲去行布施與做善事,且並非要預期獲得功德與好報。正如《優婆塞戒經》所示:「若行施時於福田所,生歡喜心……施時不求世間果報……不觀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報逐是人,如犢隨母。若求果施,市易無異。」意思是如能真不求果報,在種植福田時不作他想,只以慈悲心去布施,福報就會像小牛犢跟隨其母一樣,自然伴隨而來,不離不棄。若只為福德果報行布施,那就無異於市場的交易行為,這是為佛教教義所排斥的。小結在主要體現大乘佛教「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思想的中國佛教教義中,緣起法、慈悲心、業報論、布施觀和福田說不一不異、相生相待,共同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佛教慈善思想理論體系。它們是佛教四眾弟子創建濟貧救世、積德行善、利樂有情的慈善組織的理論支柱,也是佛教徒及信眾完善人格、成佛得道、涅槃寂靜的精神依歸。首先,佛教慈善理念是建立在佛教世界觀──緣起論的理論基石之上的。緣起法則是佛教慈善理論體系的基礎。釋迦牟尼歷經人世種種磨難,最終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他認為世間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起,有情眾生與各種事物現象都是無常的,無不變的靈魂或本質。人世間一切皆苦(苦諦),產生痛苦煩惱的原因(集諦)在於以無明為起點的十二因緣所致的因果相續、業報輪迴。只有通過三學和八正道的修行方法(道諦),才能出離生死苦惱,獲得解脫,即涅槃(滅諦)。其次,慈悲心是佛教慈善思想理論體系的核心。「三界所有,萬法唯心」,慈悲之情皆由心生,唯心說是佛法的本體、本心形而上之追思。雖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是由於有情眾生執著於貪瞋痴三毒之中而無法自拔,不能明了「四聖諦」緣起的真義,故而佛陀、菩薩生起為眾生拔苦與樂的慈悲心,宣傳慈悲思想,弘揚慈悲精神,規誡眾生持五戒、修十善,以四無量心的利他心愿,引導眾生成就佛果,般若解脫。再次,業報論是佛教慈善思想理論體系的德行規約。業報論包含了因果律、善惡觀、報應說和輪迴說。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由因果關係支配的,每個人的善惡行為必定會給自身的命運帶來影響併產生相應的回報,善因必生善果,惡因必得惡果,而且其業力還會導致三世、六道的輪迴。顯然,業報論是一種人生命運的支配法則,凸顯了倫理價值取向對人生命運的意義,因而勉勵著佛教徒和信眾戒惡自律、一心向善。複次,布施觀是佛教慈善理論體系的踐行路徑。無論是作為親近菩薩或者化度眾生時所採取的四攝法,或是修持佛法的六度等等,布施都是最重要的實踐德目。布施是涅槃的初緣,是得道的津梁。佛、菩薩通過攝受引導眾生進行財施、法施以及無畏施,幫助苦難者濟危度困、離苦得樂,激勵修持者勇猛精進、成就解脫。在施與受的過程中,應相互尊重且心懷感恩之情,最終趨向「三輪體空」的布施境界。最後,福田說是佛教慈善理論體系的價值依歸。種植福田往往會被有漏眾生誤認為是一種祈求功德果報的表現,實則不然。佛教教化眾生應明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的實義,廣種福田只不過是「涅槃寂靜」的方便法門而已。眾生的樂善好施應出於慈悲心,無相而作、隨緣而施、不求回饋,這樣福德自然會不期而至、如影相隨。中國佛教慈善理論是在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環境中形成的,是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互動的產物。它以緣起法為出發點,闡述了世事無常、一切皆苦的真諦,教導有情眾生應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心,洞悉善惡因果、三世輪迴的業報論,秉持「三輪體空」的布施觀,止惡揚善、廣植福田、自利利他,最終出離生死,究竟涅槃。在這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指引下,佛教徒及信眾創建了大量的慈善組織,開辦了多種慈善事業,成為我國社會福利與公益事業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和力量。感恩林子老師,我有一個問題,修行應該在生活中,但是我們實際生活中往往會忘記這些?比如,我在打坐的時候,孩子要過來,我就容易不慈悲,甚至感覺很討厭別人來打擾我「修行」。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對自己最親密的人實際「慈悲」?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理解:慈悲心有三種層次:小慈悲(凡夫的慈悲),中慈悲(菩薩的慈悲),大慈悲(佛的慈悲,無緣大慈的慈悲),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升起眾生平等的平等心,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傷害。如果在打坐的過程中自己親人過來打擾,我們升起分別心,而不認為是對我們自己修行的考驗,自然而然會有非慈悲的行為。我覺得小孩過來打擾是我們在修行中觀自我內心很好的一個途徑,我們感覺差別心所在,我們能正視它,而不升起厭煩之心,那麼我們的修行打坐才會有意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對陌生人反而容易升起慈悲心,對自己人卻無所謂,不加掩飾的行為或者說話不加註意,從而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傷害,給自己的父母、親人、孩子造成的傷害性更大。那就說明我們的修行其實是不到位的,如果是真正的修行做到位就應該從自己的親人身邊做起。然後由內及外,到關心眾生。點擊下方圖片/文字可查看往期精選內容哦
禪修心得|修行真的不需要離開生活
我們為什麼喜歡習慣性評判別人?
不閱讀的孩子是學習上的差生
愛,就是成就一個人
你對,我錯
簡單到極致,便是大智
帶孩子累不累?這是最溫暖人心的答案
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改變了哪裡請點擊閱讀原文登陸佛學網 在線報名
推薦閱讀:
※如果我想給受災的日本捐款,但又不信任大型的慈善機構,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嗎?
※如何看待一些人以九寨溝地震為由呼籲吳京捐款的行為?
※同樣做慈善,為何送雞蛋比送別墅更管用?
※為愛出發 | 泊寓&V盟衣善「愛的紐帶」光愛學校公益行
※明清時期天主教在華慈善事業研究(二)(多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