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易參同契》與氣功

魏伯陽依據《易經》撰寫《周易參同契》,成書年代大約在公元126年至167年的東漢時期,該書被後世尊為「萬古丹經王」。

《周易參同契》全文5430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2439字,中篇2314字,下篇677字。作者魏伯陽又名翱,道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人(今浙江上虞縣豐惠鎮)。他認為,人生在世,似水年華;百年歲月,瞬息間耳。縱有榮華富貴,金山美女,買不得青春健康;膝下孝子賢孫,分擔不了老年慢性疾病的憂愁。故此《修道哥》云:「先將世事齊放下,後把道理細研精;是言世事皆虛假,欲知其真先棄假。」

一、上篇:仰觀宇宙,采煉「金丹」應體悟陰陽自然之道。

魏伯陽學識淵博,貫通諸子百家,對《易經》和道家黃老學說十分精通,他在長白山遇到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陰長生秘授內丹術,通過潛心修真實踐,他在繼承《龍虎經》煉丹理論基礎上,探求氣功采煉「金丹」的源流,鉛汞之理,龍虎之機,領悟到陰陽原本一理。因此,該文上篇一開始,即點明乾坤兩卦為主要矛盾,坎離兩卦為貫穿始終的主線,兌震巽艮四卦為起影響的各種條件。例如: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郭,運轂正軸」。道家氣功修鍊金津玉液還丹,首采天地真一混沌之氣而為根基,繼取乾坤精粹潛運之蹤而為法象,循坎離否泰之數而立刑德,盜陰陽變化之機而成冬夏。魏伯陽故以乾坤為鼎器,以坎離為匡郭,以水火為夫妻,以陰陽為龍虎,以五行為緯而含真精,以三才為經而聚純粹。這裡,魏伯陽強調乾卦(??)與坤卦(?)是天與地、陽與陰的代表;易道之陰陽,不外乾坤;金丹之道講陰陽,不出性命。乾坤即性命也。所謂「金丹」,丹即指心,金言其堅久光明,身內陰翳全消,純陽顯現,便使「元神」堅亮,丹府如金,故名「金丹」。

乾坤兩卦,代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根本,所以稱「易之門戶」夫人之一身,法天象地,與天地同一陰陽。人知此身與天地同一陰陽,則可與論還丹之道矣。欲煉「金丹」,先設乾坤為神室,神室即設,而變化在乎其中矣。

乾坤既奠,陰陽自交。按《易經》理論,乾(?)下交坤(?)而為坎(?);坤(?)上交乾(?)而為離(?)。乾生三男:震(?)乾之初爻曰「長男」坎(?)得乾之中爻曰「中男」,艮(?)得乾之上爻曰「少男」坤生三女;巽(?)得坤之初爻曰「長女」離(?)得坤之中爻曰「中女」,兌(?)得坤之上爻曰「少女」。乾(?)坤(?)相索相交,以生六子成八卦,而八卦相重相合,乃變化六十四卦。是乾之友九也,初乘坤而成復卦,復中妊震,復而為師,師中妊坎,師而謙,謙中妊艮,謙而豫,震生於豫,豫而比,坎生於比,比而剝,艮生於剝,則「震、坎、艮」。三男皆妊生於坤矣。坤之用六也,初乘乾而成姤卦,姤中妊巽,姤而同人,同人妊離,同人而覆,覆中妊兌,覆而小畜,小畜生巽,小畜而大有,大有生離,大有而夬,夬生兌,則「巽、離、兌」三女皆妊生於乾矣。雌雄錯雜,以類相胥,則乾再交坤兒生臨卦,臨而泰,泰而大壯,大壯而夬,是陽之求乎陰也。坤而感乾而成遁卦,遁而否,否而觀,觀而剝,是陰之感乎陽也。斯為乾生三女,坤生三男,繇此而往,三男三女迭為夫妻,而六十四卦遞生矣。因此,「乾坤為眾卦之父母」。

坎(?),月也;離(?),日也。日月行於黃道,晝夜往來,循環無窮,如匡郭之周遭也。轂,車輪之心,外實而持輻,內空以受軸者也。軸,車下橫木,兩頭貫轂而受轄者也。修鍊金丹者,運吾身中之日月,以與天地造化同途,不正其心可乎?以心之「元神」降於腎部命門,則是陽之陰中成砍卦(?);以腎之「元氣」升於心部膻中,則是陰入陽中而成離卦(?)。采煉金丹用乾坤為鼎爐,坎離為藥物,亦以此四卦為樞紐者,故謂「坎離匡郭,運轂正軸」。 《易經》六十四卦,計三百八十四爻,所有爻象,不出兩種符號,一是「-」代表陽;二是「--」代表陰。陽爻為「真火」,陰爻為「真水」。而離卦為「真火」的主宰,坎卦為「真水」的司命。道家氣功采煉「金丹」,乾與坤比喻為「鼎爐」,坎與離比喻為「藥物」。鼎,位於頭頂部「泥丸宮」;爐,即小腹部肚臍神闕穴「下丹田」。藥物,即人身「真鉛、真汞」也,氣功學稱之為「元精、元神」。您明白上述養生道理,氣功態采煉「金丹」的秘訣是:「潛神於心,聚氣於真;參玄悟道,萬法歸空;收心虛靜,法在其中。

魏伯陽以日月為周期,將六十四卦卦序與之匹配,說明事物發展的一個周期中普遍存在的規律。例如:「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據爻摘符,符謂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來受符,當斯之際,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陽播玄施,雌陰化黃包。混沌相交接,權輿樹根基,經營養鄞鄂,凝神以成軀,眾夬蹈以出,蠕動莫不由。」易者,象也,所謂「日月為易」爻者,卦畫也;符者,卦之合體也。《易經》六十四卦,丹法以乾坤為鼎爐,以坎離為藥物,以其餘六十卦為火候。魏伯陽講,據爻摘符者,謂一卦有六爻,一爻有三符,一日兩卦,兩卦有三十六符,陰陽相交,不用一時之久,不盡一爻之用。猶一時又三符,止用一符,一符之行,則一陽生於坤之下以成震卦。震者,一陽降伏二陰也,故云「震來受符」。天體黃道,為3651/4度,一日一周。氣功養生者應牢記:從陰曆月末的這一天到下月的月初第一天早晨,陰極陽生,由震卦(?)值符,當斯之際,天地媾精,日月抱持,日播陽精直入月中,月放陰精包圍陽精,萬物憑虛而受生,此時彷彿混沌乾坤世界,人體的「元精」與「元神」也與天體感應,在這時「盜天機」采煉「金丹」,自然精氣潛通,「藥物」產生。《周易參同契》強調:日包含著五行的精氣,月接受了六律的支配。所謂「進陽火」、「退陰符」兩句煉丹訣,實際上就是以十二辟卦、六十四卦等配合日月的變化而確定的。從初一到月半要進「陽火」,以「伸陽屈陰」,時間是從子到巳六個時辰;從月半到月末要「退陰符」,以「伸陰屈陽」,時間是從午到亥六個時辰。

宇宙氣場,日乃純陽之炁,謂之「太陽」;月乃純陰之精,謂之「太陰」。周天三百六十度餘四分之一,每晝夜一周為一日,太陽一日行一度,行至三十度為一月,太陰一月行十三度有奇月,一周天謂之一月。天體日月循環往來,而有弦、望、晦、朔。每月陰曆三十稱為「晦」,月行近日,光體不見;每月陰曆初一稱為「朔」,此時月在日下,自身與太陽光相背;月體半明稱為「弦」,上弦於每月初八昏見,故光在西,下弦每月二十三旦見,故光在東;每月陰曆十五稱為「望」,月體轉到太陽對面,日月對望,則分外光明。當「晦、朔」交替的時刻,正是日月交合,陰陽溝通,日魂施精,月魄受化之時,氣功修鍊者掌握天象與人體精氣神感應規律,自然達到「心定龍歸海,情忘虎隱山」高級境界。

魏伯陽指出,氣功修鍊要善於掌握「活子時」。坎離交會,產生「元精」,這「元精」是「金丹」的先天真神。冬至一陽動的時刻為「正子時」,晦朔之間一陽動的時刻為「活子時」。坎卦(?)象徵「陰中含陽」,離卦(?)象徵「陽中含陰」,采煉金丹講究「坎離顛倒」,即上坎下離:

既濟卦,象徵「藥物」。只有坎中真金之精上升,離中真水之氣下降,水火交濟,才能采煉「金丹」。詳如下圖所示:

二、中篇:三五歸一,五行相生相剋采煉「金丹」。

氣功修鍊講究「悟道」。悟有內外兩個因素:在外者為無的對象,包括天地自然萬物,以及人的思維意識;在內者為無的本體,即「心」、「本性」、「元神」,現代稱為「潛意識」、「本體意識」。

魏伯陽論述「金丹」,非常重視道家氣功養生學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整體觀原則,陰陽平衡有序原則,五行相生相剋原則。

現代科學證實,宇宙自大爆炸形成後,天體均逆時針旋轉。然而,這種逆時針旋轉的,來自天上的力場對於地球的人和自然界萬物來說,則是順時針旋轉的力場。地球每日不停地自西向東逆時針旋轉。於是地球上的人類和自然界的萬物則承受了一種上有順時針,下有逆時針兩種旋向相反的螺旋力場的作用,即「宇宙螺旋轉效應」。天道左旋,主順行而起於子午;地氣右旋,主逆行而起於醜寅之間。根據納甲推運,子當西轉而至於未申,自北轉西,由西轉南,這就是「上弦」。午則東旋而至丑寅,自南轉東,由東轉北,這就是「下弦」。兩弦日月交會,正當「晦、朔」中間,剝卦在艮,而復在震卦,這就是采煉「金丹」先天八卦逆用五行之法。可見,魏伯陽運用先天納甲法,與天體的月亮同步。

「太陰」(==)月亮「真水」生於午,自十六日一陰之巽卦(?),至二十三日二陰之艮卦(?),陰來剝陽,僅存碩果。又自東轉北,正值丑寅之交與昂,畢之上,坤卦(?)中一陽始出,而為震卦(?),正應乾卦「初九潛龍」之象。對此,魏伯陽指出:「陽以三立,陰以八通,故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二陽進而為兌卦(?)。三陽為少陽之位,而屬震卦(?);八為少陰之數,為屬兌卦(?)。因為,震卦陰中含陽,所以「陽以三立」;兌卦陽中帶陰,所以「陰以八通」。每月陰曆初三,月出西方,有震動之象;初八,「上弦」月到南方,有兌行之象。月亮到達「上弦」,人體鼎中「金精」始旺,和平光明,正應乾卦(?)「九二見龍」之象。然而,震卦(?)的一陽才動於二陰之下,兌卦(?)的一陰卻已行於二陽之上,「德中有形,生中帶殺」,此時氣功修鍊須沐浴,即虛其心溫養之。「三五德就」,說的是三陽到乾卦(?)而陽極陰生。月亮到「望」日,每月陰曆十五的一輪明月當空,圓滿無缺,即成乾體。這時,氣功態中采煉「藥物」已入鼎中,「金精」盛滿,光徹太虛。盛極則衰,應謹慎守護,聽其自然,漸漸地由乾卦(?)變巽卦(?)。因為,陽之終即陰之初。正應乾卦「九三夕惕」之象。故此,終還其初。

魏伯陽在中篇以年為周期,將六十四卦中的十二個消息卦與十二月象相配,進一步闡明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陰陽消長規律。從四時(一年四季)配十二地支的關係出發,運用四時應干支的陰陽消長規律,指明了氣功養生者應順應一年四季的變化。根據「天地胎育」之理,他採用先天八卦納甲之法,即一月之中的月象變化,配以四方天干之數,把「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分隸八卦之中,即乾納甲與壬,坤納乙與癸,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巳,艮納丙,兌納丁。這就是以月亮的「晦、朔、弦、望」比擬卦體,而以其月亮出沒的方位作為納甲法依據,從而闡述陰陽消長的規律,指導氣功修鍊者采煉「金丹」。

魏伯陽又以「金」、「火」、「木」、「水」、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說明只有這種制約關係正確,五臟六腑氣血循環才能穩定。五行相生相剋示意如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在五行之中,木數三,火數二,合成一個五;水數一,金數四,也成一個五;中央「真土」,自成一個五。這就是采煉「金丹」的秘訣:「三五歸一」。《周易參同契》運用五行的「三五歸一」養生理論指導氣功修鍊實踐,實質上是把「元神」與「元精」通過氣功態「真意」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對此,張紫陽在《悟真篇》一書中破譯道: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巳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道家內丹功以五行相剋為父母。從五行生剋規律來講,土能生金,所以稱之為父;木賴水生,所以為水之子。子水數一,午火數二,加起來就是三,戊巳中土,其數為五;水火不能自和,必須通過土的作用,方能和合。天地生成之數起於一,五行循環之生始於水,而水為金之子,所以子為五行的開端。金水合為一,在人體內為「元精」;木火合為一,在人體為「元神」;土自為一,在人體即為「真意」。魏伯陽強調,三者合併一處,才能采煉「金丹」結「聖胎」。而合一的先決條件,則關鍵在「真意」,即土的和合作用。對此,魏伯陽特彆強調說:「五行相剋,更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稟與。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守真不泄,得成正道。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天地至象」。

沒有五行相剋,就沒有五行相生,殺機之中正孕育著生機。例如,金能克木,但金一動便生水,木貪水之生而忘金相剋。木屬陽,木能生火,所以稱為「父」;金屬陰,金能生水,所以稱為「母」;水為金所生,所以稱為「子」;火為木所生,所以稱為「女」;金與木都生於土,所以土為水火之「祖」。

魏伯陽在中篇的後部,進一步以五行合五方,並配以五行的陰陽屬性,從而將五行的平衡轉化為陰陽的平衡。同時,特彆強調氣功養生在陰陽平衡中作為「中意之土」的重要性:「丹砂木精,得金乃並,金水合處,木火為侶。四者混沌,列為龍虎,龍陽數奇,虎陰數偶。肝黃為父,肺白為母,心赤為女,腎黑為子。子五行始,脾黃為祖,三物一家,都歸戊巳」。

這裡講的「戊巳」即「中央土」之意。強調「三物歸一」即采煉成「金丹」的原理。「丹砂」,即心火,而五行之中, 心火是肝木的精英;「黑鉛」,即腎水,而五行之中,腎水是肺金的元氣。因此,水火(腎與心)相交則生物,金木(肺與肝)相併則成器。金能生水,水中也能藏金;木能生火,火中也可含木。由此可見,金水(肺、腎)與木火(肝、心)結成伴侶,密不可分。中醫學「肺主一身之氣」,「腎主納氣」,「肝主疏泄」,「心主血脈」,這肺金、腎水、肝木、心火」四者就是「四象」,氣功養生學講的「四象」混合以後就可分列為二;金水(肺、腎)合而為「龍」;木火(肝、心)合而為「虎」。在內丹修鍊中,「龍」代表「元神」;「虎」代表「元精」。「龍」又代表「性」,性屬木,木位東方,為震卦(?),木色青,所以稱「青龍」;「虎」又代表「情」,情屬金,金位於西方,為兌卦(?),金色白,所以稱「白虎」。明白采煉金丹:「葯者,後天中之先天;丹者,先天之中之先天」(詳見《金丹真傳》卷三)。以及「性者,天也,常潛於鼎,故鼎者,性之根也。命者,海也,常潛於臍,故臍者,命之蒂也」(《性命圭旨》)。通過氣功態的「真意」的溝通,使金木交合而一,則金木無間,「降龍伏虎」而結成「金丹」矣。

內丹功,如果沒有「戊巳」的功用,水火不能既濟,金木不能歸併。魏伯陽講「窮戊巳,定庚甲」,二者是聯繫在一起的。庚為西方金。煉丹時擬為「情、虎」。甲為東方木,煉丹時擬為「性、龍」。采煉「金丹」就要仗「黃婆」——戊巳脾土為媒,以便肺金和肝木歸併,情性合一,龍虎入鼎。因此,金丹采煉的步驟和方法,它是以坎水(腎)離火(心)的「腎心相交」為前提,從後天卦(坎北離南之八卦圖)返還至先天卦(乾南坤北之八卦圖)達到修鍊成功「金丹」的目的。

三、下篇:和於術數,河圖洛書破「金丹」天機。

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的宗旨是:務求和順陰陽之理,發抒道的養生精神,探求氣功修鍊時「天人合一」產生的神奇變化。他指出,氣血陰陽趨於長期的有序性穩定,通過「煉津成精,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返道」五個步驟,就可以達到祛病延壽的科學養生目的。

必須明白「金丹」妙用,只在後天坎離;坎離妙用,不出先天乾坤,究竟只是「性、命」二字。何謂「性」?即先天一點靈光,真空之體也,其體圓成周遍,不減不增,在天為資始之乾元,在人便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故曰:「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何謂「命」?先天一點祖炁妙有之用也,其用樞紐三才,括囊萬化,在天為資生之坤元,在人便是因地一聲時立命之根。故曰:「下德為之,其用不休」。氣功養生者既明此中訣竅,並深達洞曉,定可采煉「金丹」成功。有一首禪詩道破「金丹」玄機:

「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醒來幾個悟?

夜來鐵漢細思量,長生延壽由人做。」

修丹之始,須以天地根為葯根,以陰陽母為丹母,如不能於其間生天地陰陽者,即非金津玉液還丹之道。道家講的「真人」者,元神混合,元陽元精之稱,人以此為真也。上德者,虛極靜篤,精自然化氣,氣自然化虛,以神馭氣之法也。故而,魏伯陽感慨道:「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何謂「兩孔穴」?嬰兒孕母胎,拳曲一團,神藏中心,心中懸前臍後腎,臍帶連胞母,呼吸氣通,心腎交,純陽日長,下一孔穴也。氣足出胎,臍斷吃乳,滿腸抬心,漸高在胸,心腎不交,純陽日散,上一孔穴也。氣功養生強調「守中」,即守下孔穴,使上孔穴心神復歸下孔穴心竅,故曰:「兩孔穴法」。須知,魏伯陽強調人的性本能對於修鍊「金丹」十分重要。為什麼修鍊「金丹」與人的性本能有如此密切關係呢?一是提倡修養身心應該進入無思無欲,如老子講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嬰兒還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孩生殖器卻自動勃起,這就由於精氣充足的緣故。二是煉生殖機能與煉生殖中樞,道家稱「活子時」法。神是思維機能的中樞,在於頭腦;炁是性機能的中樞,在於腎。不過,這裡講的腎不是單指腎臟,而是指下丹田。三是效法日月星辰的運轉,體察海潮的漲落,做到煉丹與日月運行、海潮消長完全一致。

魏伯陽認為,聚象於天,取法於地,天地雖遠,感而遂通。他在下篇全面地論述了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的關係,指出了事物內在聯繫與外部規律的統一性。

眾所周知,日之精為自然界萬物生長的原動力,《易經》以離卦(?)象之,中醫學稱為「心火」,為神之本源,《周易參同契》則比喻為「奼女」。月之精為萬物依附之體,《易經》以坎卦(?)象之,中醫學稱為「腎水」,為精之本源,《周易參同契》則比喻為「嬰兒 」。腎水隨肝木而左升,心火隨肺金而右降,相互交於中央脾土,脾色黃,故《周易參同契》比喻為「黃婆」。

「嬰兒」(腎水)和「奼女」(心火)以「黃婆」(脾土)為媒而相交合,易卦為「水火既濟」

之象。采煉「金丹」將東方肝木所藏之魂(「肝藏魂」)西方肺金所藏之魄(「肺藏魄」),南方心火所藏之神(「心藏神」),北方腎水所藏之志(「腎藏志」),在中央脾土所藏之意(「脾藏意」)的統一協調和指揮下,形成「三華聚鼎」(精、氣、神),「五氣朝元」(神、魂、魄、志、意)的氣功態高級境界。

何謂「河圖」、「洛書」?《易傳》指出:「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1、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繪製:

水星(辰星):每天子時和巳時見於北方。每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會水星於北方。每年一月、六月、十一月、夕見於北方。故曰:「一六合水」,或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火星(熒惑星):每天丑時和午時見於南方。每月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日月會火星於南方。每年二月、七月、十二月夕見於南方。故曰「二七合火」,或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木星(歲星):每天寅時和未時見於東方。每月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日月會木星於東方。每年三月、八月夕見於東方。故曰「三八合木」,或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金星(太白星):每天卯時和申時見於西方。每月初四、初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日月會金星於西方。每年四月、九月夕見於西方。故曰「四九合金」,或「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土星(鎮星):每天辰時和酉時見於中央。每月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日月會土星於天中心。每年五月和十月夕見於天中心。故曰「五十合土」,或「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五星運行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上,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木、火、土三星軌道大而在外,恰合乾策216之數;金、水二星軌道小而在內,恰合坤策卦144之數。

河圖每一方位都有兩個數(假定以X和Y為代表),那麼,不管哪個方位(東、西、南、北、中)X和Y都有如下規律:即(X-Y)=5.

前方X(七炳火)-Y(二丁火)=5

左方X(八乙木)-Y(三甲木)=5

後方X(六癸水)-Y(一壬水)=5

右方X(九庚金)-Y(四辛金)=5

中間X(十巳土)-Y(五戊土)=5

按河圖五行生成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是北方之精。「地二生火,天七成之」,這是南方之神。「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這是東方之魂。「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這是西方之魄。水火木金總稱為「四象」,加上中央土則為「五行」。河圖,是由先天陽五行和後天陰五行二幅圖合併而成。詳見先天陽五行和後天陰五行圖:

2、洛書表達的是天地運行規律:

「陳北極於天際,懸天地於太虛」。北極,又稱「紫微星」俗雲「紫微高照」就是指此星坐鎮北極,永不沉落。北斗七星運轉於北極星周圍,如北極帝星之車,代天行令。例如,在黃昏的時候,可以根據北斗的斗柄所指以決定一年四季,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再如,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亦是經北斗來聚會與否訣定的,每月太陽和月亮相會一次為節,太陽和月亮相會時北斗又來會則為一氣;如果本月北斗不來與日月相會,則節氣均不能成立,為閏月。可見,古代天文學以北斗作為天體的縱橫坐標,以觀察天象。

洛書天體運行規律:陽氣由北方始發,按順時針向左旋轉,經過東方漸增,到達南方後極盛,然後繼續旋轉到西方,則逐漸減弱。因此,奇數「一」在北方,表示「一陽初生」;三在東方,表示「三陽開泰」;九在南方,表示「九陽極盛」;七在西方,表示「夕陽漸衰」。

洛書地道運行規律:陰氣由西南角上發生,以偶數「二」表示,然後逆時針向東南方旋轉;東南角上的偶數「四」,表示陰氣至此逐漸增長;到了東北角上,陰氣達到極盛,以偶數「八」表示;而地數「六」在西北角上,表示至此陰氣逐漸消失。

洛書以一、三、七、九為奇數,亦稱陽數;二、四、六、八偶數,亦稱陰數。陽數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氣」;陰數為偶,代表「地氣」;五居中央,代表「土氣」為五行生數之祖,位居中宮,寄旺四隅。詳見「洛書九宮」所示:

巽四(東南方)

離九(南方)

坤二(西南方)

震三(東方)

五(中央土)

兌七(西方)

艮八(東北方)

坎一(北方)

乾六(西北方)

洛書之數排列順序按逆時針方向處於相剋的狀態。五行的任何一個即是「克他之源」,又是「被克之物」。詳見洛書五行相剋規律圖所示:

五行中具有陰陽兩個屬性。例如,「四辛金」為陰金,「九庚金」為陽金,九為奇數,四為偶數。因此,洛書的相剋順序具有多種排列方式的變化,其中之一是「陰陽相錯」的克法。例如,陰水克陽火,於是陰火盛而克陽金,造成陰金盛而克陽木。詳見洛書陰陽相錯相剋層次圖所示:

四、養生:《周易參同契》因「易」以言養生,後世言修鍊者祖之。

《周易參同契》一向被認為「詞韻皆古,奧雅難通」。魏伯陽採取了象徵的符號,作為表達「養性延年,強身祛病」的手段,包括坎離、鉛汞、乾坤、鼎爐、父母、夫妻、陰陽、男女、五行、八卦、晦朔弦望以及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術語等,實質上是假借爻象以論「金丹」之意,即研究人類通過氣功養生怎樣與死亡作鬥爭,以延長生命。該書內容與生理學、物理學、化學、數學、醫藥學等有關,屬於今天自然科學的領域。

什麼叫「煉丹」?魏伯陽講述的「丹」是指「內丹」(金丹),不是金銀銅鐵錫等元素,而是指身體內部的精氣(現代人體科學稱為「能量流」energy stream),而所謂「煉丹」的意思是指:通過一定程序的特殊的鍛煉,體察和掌握人類身體內部能量流的產生和變化運行的軌跡,以期達到健康延壽,防病祛病,以及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開發大腦智力的目的。

什麼叫「藥物」?任何一個正常的人,只要經過一定程序的科學鍛煉(氣功、太極拳、針灸)都會體察身體內有一股暖流(能量流)的運動。魏伯陽把這種能量流比喻為「藥物」,即所謂「己身大葯」。該書中標誌藥物的符號有:坎(?)、離(?);水、火、鉛、汞;虎、龍;月、日;兔、鳥;金蛤蟆、玉老鴉;土;戊巳;以數字元號表示則為「5」與「10」。因為人身內部能量是一種極微的存在,「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詳見:屈原《楚辭·遠遊篇》),剛柔相易,上下無常,具有陰陽奇偶的配合,所以具現陰中含陽、陽中含陰、陰陽不相離的特徵。例如「土」,有「戊土」和「巳土」;水則有「壬水」和「癸水」;火則有「丁火、丙火」。魏伯陽假借《易經》的兩個符號坎卦(?)、離(?)最為簡易明白。

什麼叫「採藥」?即指人身能量流的產生,有名「煉巳」、「築基」、「交媾」、「生葯」。魏伯陽指出:「晦溯之間,合符行中,混沌洪濛,牝牡相從。」按照《周易參同契》的時間和方位觀念,就時間而言,在亥子之交,或者晦溯之間;就方位而言,在西南之鄉;就卦爻而言,在坤復之際。那麼,「採藥」為什麼又叫「煉巳」、「築基」?這個「巳」字是指「巳土」,表示人身總的能量流,即所謂「太和一元之運乎四時」。而「築基」則表明這是修丹的第一個步驟。「採藥」為什麼又稱之為「交媾」?這是指「陰陽和合」,陰陽相交的意思,故以「交媾」作比喻,實指人身內坎離(腎水、心火)的相交。

什麼叫「進火」?在生葯之後,即在人身能量流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就會產生質的變化和「場」的轉換。這叫「進火」,又稱之為「起火」。按照《周易參同契》的時間和方位觀念,就時間而言在子丑之會,或陰曆初三日,月生明之時;就方位而言,在東北之鄉;就卦爻而言,在復臨二卦之間,這裡的「東北之鄉」,是指從東北到東南的一個感應流向,只能採用「場」的觀念來解釋,不可錯誤機械地實指為某處。

什麼叫「周天火候」?由於人體內部能量流運行的周期性和節律,即「生物鐘」的性質,最適宜於作比喻的天上的日月星辰的運行和晝夜四季的循環。例如,晝夜則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時辰;一個月則有「晦、朔、弦、望」;一年四季則有「春、夏、秋、冬」,這種時間和方位的氣功修鍊劃分,道家叫做「周天火候」。人體氣血運行規律是按十二時辰分別通過各臟腑的。它由寅時肺起至丑肝,完成一個周天循環。詳見中醫學「子午流注」表所示:

什麼叫「進陽火候」與「退陰符火候」?人體內能量流的運轉,在子時開始以後,和午時開始以後,其運轉的方向恰恰相反,而且伴隨著「場」的轉換。按照魏伯陽的煉丹原理,時間不是一個順流之波,而是有正反順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時間是可逆的。如果以一年做比喻,則木火金水屬於春夏秋冬,亦即冬至以後屬木火,夏至以後屬金水。如果以一日比喻,則子時開始以後屬木火,午時開始以後屬金水。因此,一日之中則子、丑、寅、卯、辰、巳六個陽時為煉丹「進陽火候」,午、未、申、酉、戌、亥六個陰時煉丹「退陰符火候」。在一年之中,則從十一月至四月為煉丹「進陽火候」,從五月到十月為煉丹「退陰符火候」。故以八卦比喻,坤震二卦之間為「天根」,以其為一陽所生之處也;乾巽二卦之間為「月窟」,以其為一陰所生之處也。對此,邵康節在《擊壤集》一詩中道破采煉「金丹」天機:

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與不為貧;

須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不識人;

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識天根;

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本文刊登在《養生文化》2002年2月,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

推薦閱讀:

讓周易命理風水走出玄學的誤區
周易小成圖應用芻言
周易起名——從這裡開始讓你成為一位姓名學專家
周易成書的淵源
孫榮華:周易筮法集錦 第三節 「旺」、「相」、「休」、「囚」、「死」

TAG:周易 | 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