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3)

http://www.fjdh.com/wumin/2013/09/173112282851.html

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3)       

發布時間:2013年09月06日來源: 作者:慈法法師11 人關注列印轉發投稿

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3)

  我們如果做了無自性抉擇,就比較好消融了,不論對他人的計較,還是對自己的計較,都不會要了,要它做什麼?是欺辱自己還是欺辱別人?是為了給自己帶來困惑?實際上,過失只是現前業緣所表,它沒有名字,也不屬於誰,若認為它屬於我了,我們就會包起它,或強化它;而如果知道它沒有自性,回歸到自性上來,就很容易解決這個東西了。

  五十三常行慈心。這不是一句話一說就罷了,過去比丘要做慈心觀,對一切眾生,愛我的、恨我的、怨我的、鄙視我的、懲罰我的、傷害我的、奪我生命的人,要做慈心觀。善導大師說人與人之間應「慈心相向,佛眼相看」,佛見眾生本來是佛啊,而我們看這個人親,那個人疏,這個人好,那個人壞,我們用的是什麼眼呢?在南傳佛教中,有一篇《應做慈愛經》,很短很短的文字,這是南傳僧人必做的功課。對出家人來說,慈心修,光明修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常存念三寶、存念光明、存念慈心,心無放逸,不落於後悔、不落於不善悔,修持不倦,則能成就。

  五十四除斷嗔恚。嗔恨心,是一種串習的習氣,起嗔心的時候,我們不能壓抑它,也不能怕它,還不能縱容它,而應如實地知道它,知道自己在發脾氣,為什麼發脾氣。

  習氣,每個人都有,唯佛世尊盡,經典中舉過很多不退轉菩薩、大聲聞的習氣,例如目犍連好說神通,舍利弗好起嗔心等等,但這不是為我們自己的習氣找借口,只是說我們不能縱容習氣,但還不能壓抑它。

  其實佛法就不離我們嗔心生起的時候,不離染心生起的時候,不離顛倒心生起的時候,是不離此處而修持的,並不是其他地方還有佛法。如果只說更好的名詞、更大的法則,而不於當下生起之時運用,實在沒有意義。

  五十五常行悲心。人不生嗔恚,悲心就會現前,因為莫不從自性中流出,沒有人能造作出來。悲智二法,沒有一個不是從自性中自然流淌出來的,何以故?嗔心的業習一旦得到凈化,悲心必然就流出來,不需要在嗔心之外再找個悲心,當體就是,若識得此處,我們是會得心靈深處的大安樂的!若在此守護不了,就是不用佛法,那我們離佛法還是太遠。世尊在經典中說,對於能解決自己當前煩惱、改自己的習氣的教理,一定要去學習,用不上的,一定不要學,否則徒增驕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五十六除斷愛著。愛著的內容太多了,我法、榮譽等等,此處的根還是在於「我」,我本不生,愛著何有?

  五十七常求安利一切世間。此處還是講應如是了知,如是作意。

  五十八常憐憫一切眾生。這是細微心念的如理審視、如理思維、如理正念,這個正念雖是作意的,但它是主動的、條理的。

  五十九常樂經行。世尊在世時也經行,有人認為經行是佛法中不太「高尚」的法,但在佛法中高尚自己是邪見人!佛法的確是法無高下的,有的只是令我們心智真正得到寧靜、休息、智能、慈悲和方便善巧。

  經行的法則很多,四念處、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修法都有經行,般舟三昧是經行念佛,以念佛為根本依止。

  六十除睡眠。除睡眠的人,天人會敬仰,龍天護法會守護,世人會愛樂;而多貪睡眠,世人會輕賤,天人會遠離,這是因果相。

  出家菩薩住如是等法中。應修習是三昧。出家人若如是修持,必得三昧,雖是作意分,但我們要知道作意的重要性,在此有應作之意,不應作之意,若知道了,就能讓我們更加清晰,斷除很多徘徊和疑慮。

  般舟三昧五十餘助法及修持果報

  世尊出世,的確沒有離開對我們心靈的展示。世尊之所以對我們有莫大的恩德,就是因其兆載永劫的修持,證實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能德相這樣一個正見、究竟見,並把此知見傳達給十方九界有情,令我們依此正見證得無上菩提,或說徹還本源、成就本源心智,真正了解四生九有之類一切生命之究竟所依,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我們稱佛陀是我們的法身父母。

  一代一代的先賢們,東土西土的歷代祖師們,以種種身份,把世尊的種種法流法系教言,清晰而無保留地傳下來。學習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從初地品、念佛品到助念佛三昧品,無外乎是為了啟開我們自身所具有的寶藏。這個寶藏若是真正被開啟,我們就能體會到「如意」二字的妙用,不辜負自己的難得人生,否則我們的人生就多會被貪嗔痴慢疑邪見蒙蔽、消耗,乃至造成心靈惡緣,浪費寶貴的心靈資源。

  如果我們想一生證實佛陀經兆載永劫修持的正見,就必須得依止佛陀的教言,做一個清凈的緣起。故在佛教中,把正見,即發菩提心的抉擇放在首位。菩提心的發心及守護,實際就在每一個當下,對此我們真要負責任地去自我審視,因為我們往往失念的機會比較多,即被業習遮蔽,蒙蔽了清凈的自心,於是當下就會失去本具心智的妙用。

  我們已學了在家二十種法則、出家六十種如意思維、或稱如法的作意。如果不去如理思維審觀,我們就如雖知道水能解渴,但不去喝一樣,就無法享受作意的實質內涵。因此,所以我們一定要逐漸成熟正思維、正作意的方式,而不空過當下的機會。

  複次

  余修三昧法  亦應如是學

  能生是般舟三昧。余助法亦應修習。何等是。一緣佛恩常念在前。二不令心散亂。三繫心在前。四守護根門。五飲食知止足。六初夜後夜常修三昧。七離諸煩惱障。八生諸禪定。九禪中不受味。十散壞色相。十一得不凈相。十二不貪五陰。十三不著十八界。十四不染十二入。十五不恃族姓。十六破憍慢。十七於一切法心常空寂。十八於諸眾生生親族想。十九不取戒。二十不分別定。二十一應勤多學。二十二以是多學而不憍慢。二十三於諸法無疑。二十四不違諸佛。二十五不逆法。二十六不壞僧。二十七常詣諸賢聖。二十八遠離凡夫。二十九樂出世間論。三十修六和敬法。三十一常修習五解脫處。三十二除九瞋惱事。三十三斷八懈怠法。三十四修八精進。三十五常觀九相。三十六得大人八覺。三十七具足諸禪定三昧。三十八於此禪定無所貪無所得。三十九聽法專心。四十壞五陰相。四十一不住事相。四十二深怖畏生死。四十三於五陰生怨賊想。四十四於諸入中。生空聚想。四十五於四大中生毒蛇想。四十六於涅槃中生寂滅想安隱樂想。四十七於五欲中生涎唾想。心樂出離。四十八不違佛教。四十九於一切眾生無所諍訟。五十教化眾生令安住一切功德。

  對於般舟三昧的修持,除前面的在家二十法、出家六十法之外,下面這些細微的法則還可以輔助,使我們的正行現前。般舟三昧的行持,雖凡夫可以契入,但若沒有這些法則的實踐,我們也只是聽個名字罷了,其實質內容是感受不到的。

  一緣佛恩常念在前。我們看到佛像時會被感動,如果我們見一切眾生、一切現緣,常做佛現前想,那我們就會不斷地在一切有緣面前得到加持,如世尊之加持。可是我們一般相處時,相互之間往往用輕慢心、分別心,也就是眾生心,而若用輕慢,大家就熾盛於輕慢業、不尊重業中。

  佛恩遍於法界一切眾生前,一切眾生都可以起用佛恩,一切眾生也都可以作為佛的表達。我們於即心即佛不得抉擇,那麼於心作心是能否抉擇呢?若把現前一切有情作世尊想,那我們就是常念現在佛了。現在人念佛學佛,為什麼到處跑動,沉重地拖累自己的身心呢?即身外覓菩提,最主要就是不知道自心如何觀、如何用。

  二不令心散亂。心不散亂,在佛教中是特別重要的修持。要是我們常念佛恩,常感激於佛法的周遍性,生起尊重心,那就心不散亂。所以,恭敬修是很重要的修持,應常生恭敬。例如看到一個大善知識時,我們會很恭敬,那見一切有情時是什麼樣的心智呢?從心裡是不是恭敬的呢?一切現緣中是不是恭敬的呢?如果恭敬,心就不會散亂,就會調柔,自性之光就很容易萌發出來;如果此處恭敬彼處不恭敬,我們能否得到佛法的利益呢?很多人今天尊重某人,明天熟悉了,就平等看了,後天就小看了,再後天就背失了。這種心智狀態,真是很苦很苦的。佛法的妙用實際就是心地的妙用,如果我們真正解決了心地的問題,知道心之妙用,我們就不用心外求法了,也不用心外求佛了,就可以真正啟開佛法的妙用,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

  三繫心在前。過去經中說「如臨師寶」,我們現在學佛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呢?過去在講經前有很多儀式,迎請、供養、禮拜、禮讚等等,現在我們在交流佛法時,因自身的尊重心沒有生起,所以心地的妙用也生不起來,往往就會錯失機會。

  錯失什麼機會呢?現下!去尋找更大的喇嘛和法師,從來不去感動自己那顆恆常可以感動的心。佛身充滿於法界,我們看貼在牆上的是佛像,而《金剛經》上說:「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我們是不是時刻都可以見如來呢?這真是每個人都應該審視的。

  四守護根門。所謂六根六塵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其根,此處是善自守護十八界所現之意。

  五飲食知止足。

  六初夜後夜常修三昧。若於三昧法則中要真正得到利益,需除睡眠。佛在經典中提倡中夜休息,中夜的評判有很多方法,但一般為晚11點到凌晨3點前這四個小時,可採用吉祥卧,光明卧等等。另外還有六時修法,要求休息時間不準超過兩個小時,若超過,三昧難成。

  七離諸煩惱障。我們都知道有十種大煩惱,所謂十利使、十鈍使,如身見、戒見、斷見、常見等,對於煩惱,我們不要攝製它,但要知道它,知道就能超越。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的每時每刻,是不是在這十種煩惱中運用自己的生命?還是在這十種煩惱中修法?若修法,則是正定現前,自性就會表現出來,即表現在煩惱生起的剎那;若不是修法,而不知它、縱容它,累在其中,那就成煩惱障了。很多人正念只能支持一會兒,五分鐘以後就不用正念了,就開始蔽障自己了,所以修法的確不複雜,關鍵是相續性。

  八生諸禪定。諸障一除,正定延續,人就會有諸禪定。有修禪宗參話頭的,修天台教摩訶止觀的,也有修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或持真言而得禪定力的。

  九禪中不受味。釋迦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一坐七日,天魔波旬變化種種恐怖相去侵擾,或用種種色聲香味觸法覺受去誘惑,佛皆不受。後來天人就說:瞿曇所證之法不過是禪定罷了。此時世尊就站起來經行了七日。所謂不受禪味,即不貪著禪定的味道。

  十不壞色相。所謂菩薩修法不坏於色,尤其在般舟三昧修法中,不壞色相是十分重要的修持,我們凡夫有情,若是沒有色相的鼓勵,心智上基本是沒有依從的,當然,還不能染於色。不坏於色,是修法的一個外在緣起;不染於色,就是得到解脫。

  十一得不凈相。世尊在很多教言中講:軟心菩薩善於在調柔法則,如善法中、吉祥徵兆中安樂世間;而威德菩薩,善入諸不凈相,所謂「入得佛境界,亦入得魔境界」。

  十二不貪五陰。五陰,通五蘊。貪或不貪,我們自己多審視。

  十三不住十八界。

  十四不染十二入。

  十五不恃族姓。

  十六破驕慢。在我們漢地,驕慢是比較具足的心智,不要說在好的因緣中了,就是在不好的因緣下,也會驕慢一下,這是我們漢地人很大的一個特點。

  十七於一切法心常空寂。寂滅為樂。在聲聞乘的教言中,有三法印說,即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寂靜是一切人修行需要守護的一個次第,這樣的人心智調柔、得以休息。

  十八於諸眾生生親族想。

  十九不取戒。有時,我們的身份感,比如感到自己是受什麼戒的、守什麼戒的,是什麼樣的成就狀態的,可能會給自他帶來很多麻煩與煩惱。

  二十不分別定。般舟三昧,即名定意三昧,所以,不分別定是一個特定的要求。

  二十一應勤多學。

  二十二以是多學而不驕慢。在末世,多學但不驕慢,此處真是應該認真研習的。

  二十三於諸法無疑。在這些作法的教言中,想、念,即作意十分重,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跟上,如是想、如是觀察。

  二十四不違諸佛。現在我們聽聞的教言,有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牟尼佛的,其他國土還有很多世尊,他們的誓願,表達形式都不一樣,如何做到於諸佛不違呢?在世尊的種種教言中,實際上任何一個法則都是不對待的,只是我們的心裡有時會產生無意識的矛盾,若想協調地運用出來,在各個法則中不相紊亂,又能表述、實踐出來,那真是需要廣大、無對待的心智。

  在河北正定隆興寺的戒台上,有一尊阿彌陀佛、藥師佛的雙面一身相,就是說明諸佛的差別是有的,比如誓願、方位、所表達教言的機制等等,但只是表達有別,而本質無別。

  二十五不逆法。此處的法,指一切法。我們心中能否不違背一切法呢?也就是說在一切現前因緣中能夠如實修持。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這樣一個願望:他方有情,聞我名號,即得菩薩法忍。菩薩法忍即是於一切法處不逆,能忍一切法,於一切法處能生喜悅安樂心,無有疑悔或排斥,這樣的正受又稱為普等三昧,又稱隨意三昧。前面提到的不違、不逆、不染、不著、不壞色、得不凈相等等,都是此種三昧的修持,即一切時處三昧,於一切意、一切想、一切作業現前之時,正念不失。

  二十六不壞僧。即不能攜四眾以上出走,比如到一個寺廟就把其中的人領走;或者就說這個寺廟的不好,使其住眾的心理散壞,與寺院不相應,令不和合,這樣會產生很大的過患,所謂四人為一僧小眾,八人為大眾。壞大眾是不赦之罪,是不通懺悔的,此一生無得戒之由。壞一個出家僧團,過失是很大的;相反,護持一個僧團,當然是功德無量的。因此,對於進單僧人,最基本的教育就是要愛護道場、相互尊重,如果對方有過失,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改正,不改正可以白眾,再不改正可以摒,但這不壞僧,是依法則而行,而壞僧是無原則的,是令道場不安、令住眾不安的。

  二十七常詣諸賢聖。即常拜見智者、聖者。

  二十八遠離凡夫。我們行法時,是十方諸佛都贊佑、護念的。尤其是念佛法門,這不是誇張,因為其本質是直接念佛、思維佛、觀佛、供佛,其利益是十分不可思議的,若常親近賢聖、遠離凡夫,我們在心智上是會有直接感知的,比較容易相應,如果我們不念佛,不知道腦袋裡會念什麼,而念什麼就有什麼業報。

  二十九樂愛出世論。有的人喜歡談於世俗,喜於憒鬧,這樣的人就不為好樂出世間論的人。例如有出家人,不喜歡談佛法,喜歡談儒教,喜歡琴棋書畫,這樣的人是不是善知識呢?若以世法,是為善知識,若以出世法,不為善知識,因為所擇取的不一樣。

  三十修六和敬法。六和,是僧人在道場中必學之法則,比如戒和,過去說沒有證聖果很難戒和,因為雖然同戒但不能同守。所以,我們在相似地延續著這個法則,若出現不相應,就逐漸改善,否則必須是賢聖僧團在此才能相應。

  三十一常修習五解脫處。一般我們說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和五個次第(資糧、加行、見道、修證、息用),實際每一處都是解脫安穩。我們是在戒處修?還是在定處、慧處修?還是在資糧、加行、見道、修證處修?還是在根本的息用處修呢?對此我們應該常去熏習。

  三十二除九嗔惱事。對於十法界所具,蕅益大師有所講:佛具善惡二法,不光具善法,也具惡法。這是性具說。佛用貪嗔痴慢疑時就是法、是妙用,我們用時就是業流、是被迫。

  我們都在九界中,九界嗔事,所謂菩薩嗔、聲聞嗔、緣覺嗔、天人嗔、修羅嗔、人嗔,一直到地獄餓鬼,常在嗔中,如聲聞為了持戒,無有悲心妙用,就稱為嗔;又如菩薩,為了自己的六度萬行,行於利生之法,也稱為嗔;又如我們凡夫地有情,心不能自制,也是一種嗔。九界嗔事唯依念佛寶王三昧才能真正摒除,故說念佛「一生即壓群臣」,含育九界,普利有情。

  三十三斷八懈怠法。我們在學佛的法緣上,有很多方法可以精進,來對治懈怠,唯有念佛是廣大正精進。例如五停心修法,其中都有怠處,比如一個人嗔心大,多修慈觀,慈觀一旦產生效應,若無時刻覺察,或善知識明確指導,就會產生染著惰怠,即染心。

  三十四修八精進。八正道的修持稱為精進修持。在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一旦成就,到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然後八正道是利益現前之修持,若不修持,八懈怠法必然現前。關於八正道的串習,其首要是安立正見,正見確立必然有正思維,正思維現前必然正語,正語相持必有正業,正業相續必有正命,然後正念就安立了。正見是八正道的入手善巧,但有正見不一定就可以利益世間,因自身不成熟故,而舉心動念,即正念安立後,就可以行菩薩道、真正利益世間了。所以說正見是自利善巧,正思維正語是自利受用,正業正命是自我安立,正念方是利他,正定是利他之力,正智是利他之廣大善巧。當我們產生迷茫心智的時候,肯定是正見丟失了,然後正思維沒有,正語正業正命是不可能現前的,這是必然相續的次序,所謂精進,即指次序不斷。依次而行,八正道修持必然給世間帶來自他二種利益。

  三十五常觀九相。即不凈觀修持。若人貪著色身,作不凈觀是很方便的。不凈觀的教言次第很深,有人從六種不凈入手,有人從九種觀相入手,這在南傳佛教中是極為普遍的一個修法。

  三十六得大人八覺。漢地有《八大人覺經》,主要是對菩薩行的一個鼓勵。

  三十七具足諸禪定三昧。從一三昧可入無量三昧,例如若人得般舟三昧,則其他諸三昧善巧都可以引發出來。

  三十八於此禪定無所貪無所得。

  三十九聽法專心。

  四十壞五陰相。五陰,即五蘊,色受想行識。壞,即不住,若證得光明三昧、念佛三昧,五蘊身會在光明相前一個一個自然地表現散壞的過程。

  四十一不住事相。如果遇到一個事相現前,就要說個好壞、論個取捨,這就是住了。

  四十二深怖畏生死。有人說自己不怖畏生死,主要是因為其人還沒作過生死觀、輪迴觀。現在人活得比較麻木一些,平常並不在意,若遇大是大非大因緣侵害逼迫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生死是多麼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了。

  四十三於五陰生怨賊想。

  四十四於諸入中。生空聚想。

  四十五於四大中生毒蛇想。

  四十六於涅槃中生寂滅想安穩樂想。生死是不可得的、不應守護的,涅槃是可依可從、應守護的。

  四十七於五欲中生涎唾想。心樂出離。

  四十八不違佛教。如善導大師所講:「唯信佛語,唯依佛教。」

  四十九於一切眾生無所諍訟。這種修持是十分重要的,於一切眾生,我們能否真正做到呢?當我們心中的對待都泯滅了,心智清凈了,這話就能成立,就可得無諍三昧了。

  五十教化眾生令安住一切功德。

  菩薩慈悲啊,用這樣的教言機制,把一個一個的思維方法都輸入給我們,讓我們如此作意。這些都是大菩薩們的思想歷程,我們凡夫心智中,一般不念好就念壞、不是誰高就是誰低,不是善就是惡,不念對就念錯,正念不清晰的時候,我們無法把握自己的想法。龍樹菩薩這樣的善知識,引導我們如此思維、如此觀察,並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講一大套與我們不相干的東西,而是十分貼切、實際、細緻地表達了我們的心應該如何安立。如果經常這樣串習,我們可以少造很多妄業了。

  這些都是因三昧上的串習,給我們很大的方便。因為很多人都會感到自己離三昧的距離非常大,在如此五濁惡世、濁業面前,想得三昧力好象根本無處下手!而善導大師講:觀、想、思維、作意都是因三昧,這實在讓人欣慰,果做不到,因可以做啊!如果我們果做不了,因也不做,那就怪不得佛菩薩了。

  複次

  如是三昧報  菩薩應當知

  菩薩行是般舟三昧。果報亦應知。問曰。修習是三昧得何果報。答曰。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報。複次如經所說果報。佛語颰陀婆羅菩薩。譬如有人能摧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塵。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葉一切諸物皆為微塵。颰陀婆羅。以一微塵為一佛世界。有爾所世界皆滿中上妙珍寶以用布施。颰陀婆羅於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緣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羅。我今實語汝。若有善男子。得聞諸佛現前三昧。不驚不畏其福無量。何況信受持讀誦諷為人解說。何況定心修習。如一構牛乳頃。颰陀婆羅。我說此人福德尚無有量。何況能得成是三昧者。佛又告颰陀婆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劫盡時設墮此火火即尋滅。颰陀婆羅。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賊師子虎狼惡獸惡龍諸毒蟲等。若夜叉羅剎鳩槃荼毗舍闍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毀戒。無有是處。若讀誦為人說時亦無衰惱。唯除業報必應受者。複次颰陀婆羅。菩薩受持讀誦是三昧時。若得眼耳鼻舌口齒病風寒冷病如是等種種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壽命無有是處唯除業報必應受者。複次颰陀婆羅。若人受持讀誦是三昧者。諸天守護諸龍夜叉摩睺羅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釋梵天王諸佛世尊皆共護念。複次是人皆為諸天所共愛念乃至諸佛皆共愛念。複次是人皆為諸天所共稱讚乃至諸佛皆共稱讚。複次諸天皆欲見是菩薩來至其所。乃至諸佛皆欲見是菩薩來至其所。

  複次是菩薩受持是三昧者。所未聞經自然得聞。複次是菩薩得是三昧者。乃至夢中皆得如是諸利益事。颰陀婆羅。菩薩若我一劫若減一劫。說受持讀誦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盡。何況得成就者。颰陀婆羅。如人於百歲中身力輕健其疾如風。是人百歲行不休息。常至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於汝意云何。是人所詣十方有人能數知里數不。颰陀婆羅言。不可數也。唯除如來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處滿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聞是三昧。以四種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求多聞。如過去諸佛行菩薩道時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現在菩薩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來諸佛行菩薩道時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過去未來現在菩薩所行三昧。我亦隨喜皆為得多聞。我亦如是求多聞故。隨喜是三昧。颰陀婆羅。是隨喜福德。於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是三昧得如是無量無邊果報。複次

  是三昧住處  少中多差別

  如是種種相  皆當須論義

  是三昧所住處。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應分別。知是事應當解釋。住處者。是三昧或於初禪可得。或第二禪或第三禪或第四禪可得。或初禪中間得勢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勢力少故名為少。又少時住故名為少。又見少佛世界故。名為少。中多亦如是。說是三昧或說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喜相應。或樂相應。或不苦不樂相應。或有入出息。或無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無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無色界系。是三昧是心數法。心相應。隨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現。能緣。非業。業相應。隨業行。非先世業果報。除因報。可修可知可證。亦以身證亦以慧證。或可斷或不可斷。有漏應斷。無漏不可斷。知見亦如是。不與七覺合。如是一切諸分別三昧義。皆應此中說。複次修習是三昧得見諸佛。如說

  得見諸佛已  勤心而供養

  善根得增長  能疾化眾生

  供養名心意清凈。恭敬歡喜念佛有無量功德。以種種讚歎名口供養。敬禮華香等名身供養。是故福德轉更增長。如穀子在地雨潤生長。疾教化者令眾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薩增長善根。

  複次。如是三昧報。菩薩應當知。菩薩行是般舟三昧。果報亦應知。問曰。修習是三昧得何果報。

  答曰。於無上道得不退轉。這是第一個報。

  複次如經所說果報。佛語颰陀婆羅菩薩。譬如有人能催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塵。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葉一切諸無皆為微塵。颰陀婆羅。以一微塵為一佛世界。有爾所世界皆滿中上妙珍寶以用布施。颰陀婆羅於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緣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羅。我今實語汝。若有善男子。得聞諸佛現前三昧。不驚不畏其福無量。何況信受持讀誦諷為人解說。何況定心修習。如一構牛乳頃。颰陀婆羅。我說此人福德尚無有量。何況能得成是三昧者。若聽說此法不驚不畏,真是福德,此人很了不起了。對於般舟三昧,負面的看法還是很猛烈的,不少人疑慮誹謗,但我們應該依經來說,而不是依自我想像來說。不驚不畏是一,讀誦受持是二,定心修持為第三。不知多少人在製造黑暗的業,傷害自己、傷害社會,沉淪在無明業中而不知,若人能守護著這個佛所授記的法則,真是應該頂戴、感動的。

  佛又告颰陀婆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劫盡時設墮此火火即尋滅。

  颰陀婆羅。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賊獅子虎狼惡獸惡龍諸毒蟲等。若夜叉羅剎鳩槃荼毗舍闍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毀戒。無有是處。若讀誦為人說時亦無衰惱。唯除業報必應受者。若真正行持般舟三昧,是不會遇以上諸惡緣的。但如果說行般舟能把成熟業報也轉化掉,那是不相應的,因為這樣的話世間賴以存在的因果相續力就沒有了。所謂唯除業報必應受者,即只有業報成熟這一個因緣了。例如在家出家五戒中,有四個性罪,又稱定業,若犯根本是必受的。這裡的「必應受」,是指業報成熟了。有人犯性戒但業報不成熟時,還不受果報,但成熟了就是必受的,這是逃不掉的。

  複次颰陀婆羅。菩薩受持讀誦是三昧時。若得眼耳鼻舌口齒病風寒冷病如是等種種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壽命無有是處。唯除業報必應受者。很多人會顧慮:行法時不睡不休息、一餐飯,會不會得這樣那樣的病?在此是不會的,也就是說行法本身不會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因緣,或說危害。即使所受,也是受過去成熟的業報,這樣我們就很坦然了,不用擔心行法會受什麼樣的惡性果報了。

  複次颰陀婆羅。若人受持讀誦是三昧者。諸天守護諸龍夜叉摩睺羅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釋梵天王諸佛世尊皆共護念。也即得到一切大力者、善師者護念。這個共護念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家一定要不斷地去審視它。

  複次是人皆為諸天所共護念乃至諸佛皆共護念。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會為十方諸佛所共護念。

  複次是人皆為諸天所共稱讚乃至諸佛皆共稱讚。

  複次諸天皆欲見是菩薩來至其所。乃至諸佛皆欲見是菩薩來至其所。十方諸佛悉皆現前力,這不是我們的力,是十方諸佛菩薩來贊、來見我們的力量。對於境界,各人不一樣,但我們應知道密護是善巧的、是很重要的。

  複次是菩薩受持是三昧者。所未聞經自然得聞。

  複次是菩薩得是三昧者。乃至夢中皆得如是諸利益事。

  颰陀婆羅。菩薩若我一劫若減一劫。說受持讀誦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盡。何況得成就者。

  颰陀婆羅。如人於百歲中身力輕健其疾如風。是人百歲行不休息。常至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於汝意云何。是人所詣十方有人能數知里數不。颰陀婆羅言。不可數也。唯除如來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處滿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聞是三昧。以四種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求多聞。如過去諸佛行菩薩道時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現在菩薩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來諸佛行菩薩道時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過去未來現在菩薩所行三昧。我亦隨喜皆為得多聞。我亦如是求多聞故。隨喜是三昧。颰陀婆羅。是隨喜福德。於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隨喜是很重要的修持,隨喜讚歎行般舟,此因緣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我們於法生喜、於法緣而得到的福慧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要阻礙他人行般舟的因緣,而應正當地鼓勵其樂趣嚮往。現在有行般舟願望的人很多,若有人因緣不具,我們可以鼓勵他成熟因緣,而不要去阻止,更不要諷刺、挖苦、破壞,否則過失和傷害就大了。

  是三昧得如是無量無邊果報。複次

  是三昧住處  少中多差別

  如是種種相  皆當須論義

  是三昧所住處。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應分別。知是事應當解釋。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是此三昧真正成就的表現。在行法的過程中,有人會見一個佛,有人可見多個佛,有人見無量佛,其中是有差別的,這與福德差異有很大關係,若人見阿彌陀佛了,說還要見無量無邊的佛,那我們就慢慢實踐,不要著急。在此,「如是等應分別」,且隨喜心是很重要的。所謂「知是事應當解釋」,例如我們見到一個佛、兩個佛,三個佛,他人有疑惑的時候,應為其解釋,這是進趣深入的一個漸次法則。

  住處者。是三昧或於初禪可得。或第二禪或第三禪或第四禪可得。或初禪中間得勢力。能生是三昧。三昧,可於初禪,或二禪、三禪、四禪中得到。對於未得三昧菩薩,可於祈禱中得以善巧,有相似三昧安樂。祈禱,就象我們打手機接通某某善知識一樣,是一種能接通的效應,我們可以說佛菩薩,你來安慰我!於是佛菩薩就現形象或光相來安慰我們,使我們得到安樂,但這不是三昧力,是祈禱力。凡夫念佛得到的佛現前,基本都是祈禱力的加持。真正三昧力,為聖者所行,即得大自在力、大善巧,一入定就行了,就不是祈禱了。

  或少者人勢力少故名為少。又少時住故名為少。又見少佛世界故。名為少。中多亦如是。 於三昧力中,有人所得加持的力量少、時間少,或所見佛少,有人是中等的,而有人多。

  說是三昧或說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喜相應。或樂相應。或不苦不樂相應。或有入出息。或無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無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無色界系。此三昧對凡聖通用。聖者,凈欲者,有禪定方便、三明四智五眼六通的通達。但對凡者,未凈欲者,不得這些自在,但一樣可得此三昧法則。這是般舟三昧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其所攝有情是最廣的。

  是三昧是心數法。心相應。隨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現。能緣。非業。業相應。隨業行。非先世業果報。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行法,得到的果報是現世果報,而不是等到來世怎樣,這就給我們一個決定,讓我們現世抉擇這個法則。

  除因報。可修可知可證。亦以身證亦以慧證。或可斷或不可斷。有漏應斷。無漏不可斷。知見亦如是。不與七覺合。如是一切諸分別三昧義。皆應此中說。也就是抉擇「立一念,斷諸想」可用。

  複次修習是三昧得見諸佛。如說:

  得見諸佛已  勤心而供養

  善根得增長  能疾化眾生

  供養名心意清凈。恭敬歡喜念佛有無量功德。以種種讚歎名口供養。敬禮華香等名身供養。是故福德轉更增長。如穀子在地雨潤生長。疾教化者令眾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薩增長善根。在此法中,供養十分重要,我們念佛之時就是在供養,也就是在守護法。

  附錄:摘錄

  ● 這些法則就如一個平面鏡,能細膩、如實地把我們的現狀表達出來,一條一條,讓我們照一照自己的心理、業相、承受力,這樣對修法無疑是一個正面的輔助、正面的審觀,正面的起修緣起。而我們在所遇法則不夠細膩,或自己不能細緻審觀的情況下,看到的都是哈哈鏡,這樣就無法知道自己的現狀究竟如何,自己的荷負力究竟怎樣,也許我們的臉明明是很醜的,但用哈哈鏡照後還以為自己剛好適中。所以,我們若能真正不厭其煩地把這些不如實之處照出來,那就能正確面對自己了。

  ● 沒有大福德的人往往會說自己不拘小節,而若道德細膩時,就顯在小事上了。

  ● 我們總說當下,但對當下之心念,能夠清晰把握的卻十分稀少,有時我們看似寬容,實是模糊;看似隨緣,實是無力。

  ● 我們真正清楚自己的心愿嗎?有人說我此時心愿與彼時心愿不一樣,則肯定是不平等心出來了,故而俱生智昧了。若昧於俱生智,想靠後天智得以成就,那是自欺的。例如有人認為自己雖對此法生輕慢心,但對彼法不會,其實他在一切眾生、一切佛菩薩面前都能輕慢,因為心如是故,平等智昧了,此時若認為依後天成所做智可以成就,即修個法則,成個善巧,那麼他肯定不是佛教徒了。

  ● 很多人遇到善知識是為了強化自我,所以往往今天認為是善知識,等強化幾天後就不認為是善知識了,就該反向其學習了。如果真是互為善知識,也是可以的;但在這個強化過程中,其實所生為驕慢、我心,實際已脫離了佛法。

  ● 師,是為了除我、降伏我心的一種善巧,為什麼能除我呢?因恭敬故,所謂有師有尊。沒有恭敬、驕慢之人,會以縱容我心為舒服,而難伏我心。故在佛法的四修法,即恭敬修、常時修、無間修、無雜修中,恭敬修是第一修。

  ● 恭敬,不是恭敬他人,而是自性輝煌、純凈、主動一面所表達的法則,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慶慰、寬鬆、無我、喜悅、明亮!所謂天地無私心自寬,恭敬時必然就是無私的一種表現。所以,恭敬修是佛法修證中的第一修。若是乖戾、違逆、縱然自己的情緒、強化自我,培養自大,佛法的調柔與無私沒有了,那就太痛苦了。

  ● 許多人蔘訪的善知識越多,慢心就越重,總想著有更好的善知識,豈不知自己心中生起不平等的時候,善知識已經遠離了,我們越是這樣,離佛法就越遠,道場就越被污染。

  ●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氣,貪嗔痴慢疑邪見各有所表,如果我們對其不知,就是流轉無窮;如果對其雖知而不去克服,則煩惱可斷,但根除不掉,或說煩惱伏住了,但習氣不動,也是不行的。故說除煩惱、改習氣,這對每個學佛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 學佛,的的確確是為了可以主動把握、主動透視、主動運用自己的心業緣,不論是悲是智是方便,還是愚痴顛倒或其他業習,我們最起碼要主動地了解它,了解之時,就是如意的知見,否則就會在此產生被動。

  ● 現在人,說善惡都一樣,是非都一樣,煩惱即菩提,這樣說的人多,但要這樣證實它、實踐它,才有意義,否則就成口頭禪了,即不能如實知自心。

  ● 過去人依法受教,受教後就於法實踐,而不是貪著或徘徊於所謂對善知識的安住、親近中,這才是比較主動的修法。現在很多人問問題,基本上都是中毒性的,即賴藥性的,遇事馬上就問,而不依正見思考、依法則思考,這樣缺乏主動,於法無力,多會遇事產生阻礙。

  ● 其實佛法就不離我們嗔心生起的時候,不離染心生起的時候,不離顛倒心生起的時候,是不離此處而修持的,並不是其他地方還有佛法。如果只說更好的名詞、更大的法則,而不於當下生起之時運用,實在沒有意義。

  ● 世尊之所以對我們有莫大的恩德,就是因其兆載永劫的修持,證實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樣一個正見、究竟見,並把此知見傳達給十方九界有情,令我們依此正見證得無上菩提,或說徹還本源、成就本源心智,真正了解四生九有之類一切生命之究竟所依,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我們稱佛陀是我們的法身父母。

  ● 佛法的妙用實際就是心地的妙用,如果我們真正解決了心地的問題,知道心之妙用,我們就不用心外求法了,也不用心外求佛了,就可以真正啟開佛法的妙用,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

  ● 修法的確不複雜,關鍵是相續性。

----------------------------------------------------------------------------------------------------------------

更多慈法法師佛學內容

----------------------------------------------------------------------------------------------------------------

標籤: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

  • 相關文章
  • 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2)
  • 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1)
  • 慈法法師:佛恩何處?報恩何在?
  • 慈法法師講《安樂集》
  • 上一篇:慈法法師:依《十住毗婆沙論》——談念佛與般舟三昧修持(2)下一篇:慈法法師:平等緣起
    推薦閱讀:

    《凈土資糧—信願行》綱要第12集 主講:大安法師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20}-{22}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凈空法師)第十一卷——第十五卷
    2011陳大惠第三次採訪凈空老法師(上)(下)
    常空法師開示《僧伽吒經》臨終切要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