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墓:被日本人盜挖了多少

(文/倪方六)從清末到民國三十四(1945年)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中國境內的盜掘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日本人勢力範圍內、日佔區的古墓古迹,幾乎全讓日本人光顧了。

  至於日本人到底在華盜掘了多少座古墓,至今無確數。僅被「日本近代考古學之父」濱田耕作盜掘的,就有不少。在當年,中國幾成日本人的考古實習基地,中國的古墓古遺址成了日本人的菜園子,想挖就挖。

  日本人在集安境內的盜掘活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日本人在集安高句麗盜掘了很多高句麗古墓,如五盔墳12號墓,被日本人盜掘後,編為「馬槽冢」。日本人為什麼將之稱為馬槽冢?就是因為墓中壁畫上有廄舍畫。

  據相關考古報告,此墓早在1937年6月,被日本人黑田源次所盜掘。黑田源次盜掘經過,僅見於零星報道,材料迄今未見公布。墓中壁畫因為保護不善,已遭到了嚴重破壞。

  1962年春,吉林省博物館集安考古隊在洞溝地區進行普查時,對五盔墳12號墓進行了清理、實測,並會同集安縣文物管理所加以維修。第12號墓的封土為黃色黏土,現高4米6,周長90多米。從外表看,原來當呈截小方錐形。

清理時發現,封土下面而列一圈石塊,共有9塊,都1米見方,墓門向西南。地宮分南北二室,各有墓門甬道。

圖:五盔墳12號墓壁畫臨摹

圖:五盔墳12號墓壁畫臨摹

高句麗五盔墳與5號墓,被日本人編為「四葉冢」一樣。上文說過,為什麼日本人編出這號?也是因為他們從墓中挖出了「金銅四葉」。

  其中,上文章中提到的「日本考古學之父」濱田耕作在集安盜墓並非初犯,早在清末民初時,濱田耕作便盯上了中國境內豐富的文物,曾帶隊對中國境內的古墓、古遺址進行過盜掘——

  1909年(宣統元年,日明治四十二年)11月,日本人內藤虎次郎發表《敦煌石室發現物》;月底,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史學會舉行第二屆年會,隨後受京都帝國大學派遣,濱田耕作與內藤虎次郎、狩野直喜、小川琢治、富岡謙藏等五人一起,赴中國北京參觀由甘肅調往北京的敦煌遺書,回國後舉行報告會,鼓吹中國發現珍貴無比的經卷與古文書的重要信息。

圖:日本人從敦煌盜得大量中國文物,圖為運送車隊

1910年(宣統二年,日明治四十三年)至1912年(民國元年,日大正元年),濱田耕作在旅順刁家屯等地,對當地漢墓進行盜挖。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發現:以往中國棺槨多是木質,石棺、陶棺都也不時有發現,但「磚棺」卻很少見,濱田耕作在刁家屯便發現了磚槨墓,並推定是漢墓。

圖:旅順漢墓中出土文物

1925年(民國十四年,日大正十四年)9月,發起組織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的濱田耕作、原田淑人等人,約請北京大學考古學會馬衡、沈兼士等中國學者,希望中日聯合組成「東方考古學會」。次年,此學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濱田耕作的目的,筆者認為,就是借聯合之名,讓盜掘行為變成合法的考古活動。

圖:大連甘井子漢墓考古

  1927年(民國十六年,日昭和二年)4月,濱田耕作帶著「東亞考古學會」來到旅大地區(今大連),中日共同發掘貔子窩(今皮口鎮)附近的單砣子等遺址。覺得不對勁,中國學者後來陸續退出。中國學者的退出,並沒有影響日本人的「考古」情緒,他們繼續挖。「九·一八」事變後,整個東北都被日本人挖了。

圖:貔子窩老照片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日昭和十年),在盜掘高句麗墓葬的同時,濱田耕作帶領「考古隊」以東亞考古學會的名義,盜掘了赤峰紅山後古文化遺址,盜掘時間長達21天。「考古隊」在紅山後對屬於紅山文化的兩處遺址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石棺墓」進行了發掘,發現了紅山文化時期房址上的灶坑等遺迹,收穫了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的青銅器。

圖:盜掘的同時,日本人乾脆明搶中國文物

  上述僅是筆者在寫作《民國盜墓史》時,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之《中國考古學年表》中所記整理出來的,濱田耕作在中國境內的常規性日常性「考古」活動未被載入,實際上會更多些。這位「日本考古學之父」把中國的古墓古遺址當成了日本人自己的菜園子,想挖就挖。伴隨其顯赫名聲的,是中國古墓、古城址的大量被挖毀和珍貴文物大量被掠。

文章來源:搜狐

推薦閱讀:

隨州特大盜掘古墓案
浙江100多處古墓被盜手段高明 800警力追捕(圖)
阿斯塔那古墓中的精美藝術品
一座邪氣重重的古墓,藏有500噸無價之寶,但千年來沒人敢進去
為什麼中國的馬鞍山古墓,驚動了整個日本?

TAG:日本 | 中國 | 日本人 | 古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