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思想感情鑒賞
古典詩詞思想感情鑒賞
源自 高考古典詩詞鑒賞
鑒賞古典詩詞思想感情,是建立在對詩意的準確把握、正確理解基礎之上的,因此,要使鑒賞分析準確、恰當,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辨明類別,結合詩意,正確解讀。
根據題材的不同,古代詩詞可分成很多類別,如山水田園詩、詠物詩、詠史詩、邊塞詩、送別詩、寫景詩、閨怨詩、羈旅詩等。不同類型的詩歌具有特定的內容和不同的表現方式,如山水田園詩的寧靜閑適、恬淡快樂、豐收喜悅、隱逸情懷,詠物詩的借物抒懷、托物言志,詠史詩的弔古傷今、借古諷今,邊塞詩的建功立業、奮勇報國、厭戰思鄉,送別詩的離情別恨、深情厚誼、勸勉激勵,愛情詩的綿綿思念、款款深情,閨怨詩的思遠懷人、控訴戰爭,羈旅行役詩的漂泊無依、浪跡天涯、歸期遙遙、孤獨彷徨、念親思鄉等。因此,能夠辨明詩的類別,了解同一類別詩詞的「共性」,無疑對解讀詩歌內涵、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大有幫助。
當然,即便是同一類詩歌,在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上是有差別的,這就需要結合詩意來確定。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兩首詩都是送別詩,前者是悲苦傷感的離別,後者是滿懷激情地送行,詩作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態度明顯不同。
2.抓住意象,領悟詩情,明確把握。
古人作詩常精心選擇一些典型物象來體現主觀情感,這就是意象。由於歷史文化積澱、民族心理制約等,某些客觀事物便有了約定俗成的意義,成為特殊意象,出現在與之情感色彩相應的詩詞中。如送別詩中常見「折柳」、「灞橋」、「南埔」等,愛情詩中常見「紅豆」、「鴛鴦」、「青鳥」等,邊塞詩中常見「羌笛」、「胡馬」、「大漠」、「烽煙」、「孤城」、「陰山」等,羈旅詩中常見「驛道」、「征鐸」、「西風」、「瘦馬」、「浮萍」、「飄蓬」等,詠物詩中常見「翠竹」、「青松」、「紅梅」、「秋菊」、「鳴蟬」等。把握意象是解讀詩歌的一把鑰匙,結合詩意,開拓意象,詩中作者所抒發的感情,闡發的觀點態度,表達的人生志趣,也就很明朗了。如秦觀的《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柳外畫樓獨上,憑闌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3.解析典故,明確內涵,領會用意。 詩貴含蓄,重暗示,詩人不便明說或不想明說的意思,可以通過典故,曲折地予以表達。用典是古人作詩的一種高妙藝術,詩詞中的典故不是隨意為之的,而是隱含著詩人深刻的用意。從辨析典故入手,是理解詩詞思想內容、把握詩人觀點態度的有效途徑。明確典故本身的意義,是分析詩詞用典的前提。因此,詩詞鑒賞備考中,積累一些常見典故,把握其意義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高考命題所選的古詩詞資料,對於一些生疏的典故,往往在詩詞後面給以註解,這些註解不可忽視。作為一種表現手法,用典的目的是詩詞內容表達的需要,是作者情感抒發的需要。分析典故的作用與效果,要放在具體的詩詞語境中,把典故內涵與詩意結合起來,才能明確詩人用典的意圖。如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中的《後庭花》是引用的一個典故,此曲為亡國之音。針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弊端,詩人不便直言,便借用典故來影射時事。詩人借題發揮,表面上是諷刺歌女,實際上把矛頭指向國運衰微之際不以國事為重反而痴迷淫樂的晚唐統治者,收到了借古諷今的良好效果。
4.結合背景,知人論世,深度理解。 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是隱含在詩意之中的,一首詩的形成總是與作者對特定事實的感悟有關。詩人所表現出來的對社會、對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種現象的觀點態度,或褒揚或貶斥、或贊成或肯定、或讚美或嘲諷,總是帶有時代印記和受個人生活經歷影響,因此,詩詞鑒賞要「知人論世」。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作者、時代、寫作背景等這些外在因素不可忽視,應儘可能多地聯繫詩歌創作的特定歷史背景和詩人的人生遭際,這樣會使我們對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有更深層的理解。如高蟾的《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韋莊的《金陵圖》:「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高詩是晚望金陵,說傷心是畫不出來的;韋詩是看金陵圖,說傷心是畫得成的。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該題提供了一個簡單註解,說明兩人都是晚唐詩人,聯繫晚唐的社會現實,自然讓人進一步印證他們都是因國勢衰敗而傷心。
5.明確指向,考究意圖,突出要點。 回答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類的試題,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思考並解決下列問題:主要寫了什麼內容?體現出的觀點態度是什麼?借用哪些事物來強化思想內容的?通過怎樣的藝術手段來凸顯觀點態度的?觀點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作答的要領是,先說明情感、態度等的總體情情況,再具體分析其在詩詞中的體現;作答的原則是,就詩論詩,不可遊離詩意隨意發揮,尤其是開放類的試題。此類考題,設題角度多,形式多變,一定要認真分析題干設置,明確試題指向,推究命題意圖,因題而異,突出要點,做到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如歐陽修的《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攏,雙燕歸來細雨中。」在古人的詩詞中,百花凋謝,落紅滿地,多表現孤獨傷感之情,而歐陽修卻一反往常,說是「群芳過後西湖好」在詞人的心目中,「遊人」的份量遠遠重於自然風光,西湖好不好與群芳關係不大,而在於遊人的在與不在。
【導語】詩歌按題材分類 1、邊塞征戰詩 2、詠史懷古詩 3、山水田園詩 4、惜別送別詩 5、羈旅思鄉詩 6、詠物言志詩 7、思婦閨怨詩 8、人生感懷詩
一、 邊塞征戰詩:
1、起源: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頻繁,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因為邊塞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邊塞詩詞題材十分廣泛,內容異常豐富。詩歌中的思想感情又因為每個朝代的盛衰,表現出來的情調或高昂或低沉。
2、發展:盛唐的邊塞詩基調是豪邁、爽朗、一往無前。如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即使是艱苦的戰爭,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到了中、晚唐,國勢漸衰,雖然詩人也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悲壯惋傷的成分多了起來。如陳陶「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鬥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遊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題材(內容): A.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B.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題材。
4、領悟情感:
A.主戰思想(謳歌邊關將士的奉獻精神、意欲建功立業的豪情、報效祖國的激情、抨擊主降派、諷刺當朝無能。)
B.反戰情緒(環境的惡劣、塞外生活的艱辛、連年征戰的痛苦、思念親人的悲傷、徵士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
C.歌頌祖國邊塞的大好河山、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
5、總結詩文思路:
塞外景物——戍邊戰士的情懷 ——豪邁奔放、一往無前,顯示祖國河山之壯美,抒發戍邊將士保家衛國、建功立業之豪情(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
——表現邊塞生活的艱苦,表示戍邊戰士平息叛亂、反對侵略和鞏固邊防、為國捐軀的決心。
——寫邊塞的風光或思鄉懷人的情懷;抒發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之情。
——表達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以及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宋代的邊塞詩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訴連年征戰之苦,思鄉思親之苦(宋代的邊塞詩多如此)。
——直接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征戰詩常如此)。
——通過征夫怨婦側面寫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征戰詩常如此)。
6、課堂演練: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思考】這首詩描寫的場景有什麼特點?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麼?
【參考答案】一至四句寫五月的天山不見鮮花不見春色,只有大雪和思鄉的《楊柳曲》,極寫了邊地苦寒的環境;五六句描寫將士們苦戰的情景:時間緊湊,戰鬥生活緊張。後兩句直接抒情,表達為國立功的豪情壯志。以前面蒼涼的環境和極其雄壯的作戰場景描寫作鋪墊,襯託了將士們的愛國激情。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思考】1.上闋寫景,這些景物有怎樣的特徵?其作用是什麼? 2.下闋「燕然未勒歸無計」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分析末句「白髮」和「淚」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荒蕪凄涼。渲染氣氛,為下闋抒情作鋪墊。 2、希望取得偉大的勝利,卻又無從取勝,思念家鄉卻又有家難回的矛盾心情,。愛國激情,濃重的鄉思,兼而有之。 3、一方面是年華流逝,功業不知何時才能建立的惆悵,另一方面是思念家鄉的苦悶。
二、 詠史懷古詩
1、題材:以歷史為主要內容,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朝代的興衰發表評論,抒發感慨。或感懷身世,或借古諷今,或懷古論事。標題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說「懷古」。詠史懷古詩的代表人物是劉禹錫、杜牧等。(特別注意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詩人身世之間的相似點,相似點常見於學過的課本內容。) 2、領悟感情:
A、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詩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弟子多俊才,捲土重來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卻感到項羽失敗的必然:「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B、把史實和現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如: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C、還有一種是只抓住歷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題發揮。如李商隱的《賈生》。
3、表達的感情:
A、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的志向,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
B、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
C、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D、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4、總結詩文思路:歷史的人或物——描寫古今的盛衰之比———表達主旨
A、借古諷今——勸諭統治者借鑒歷史,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抨擊時弊。
B、懷古傷今——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悲嘆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歲月瞬息變幻,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憂患意識。
C、借古抒懷——寄託對人生的深沉感慨。時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況,抒發豪情壯志,或自傷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功業未就鬢髮已白。
5、課堂演練:
過華清宮
(李約)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1)請指出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1)這首詩採用了今昔對比的手法。將昔日霓裳羽衣,歌舞昇平之景與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之狀作對比。(2)作者通過詠史抒懷,諷刺了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由盛轉衰。
台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
有人說詩人在憑弔古迹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
【參考答案】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弔台城古迹,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後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布置作業】 1、鞏固今天的課堂內容,整理講義;2、完成練習。
附:古詩鑒賞順口溜
一看標題明題材,二讀注釋論人世。三梳字句通大意,四抓詩眼定主旨。五品意象展聯想,六析手法尋意蘊。詩讀百遍意自現,心通古哲人自賢。
三、詠物詩(托物言志)
詠物詩——托物言志,詠物 「不即不離」,狀物「似與不似」——由形寫神,物我一境——所寫似物非物,意在寫人——寫時曲盡「物」之妙處而寄情其中。
詩文思路:物——情物——理 ——要抓住詩歌中所表現的「物」的主要特徵(某一與詩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徵) ——揣摩詩中的比喻義和象徵義。
1、托物言志——表達詩人志向情感。
2、借物喻人——讚美或批判社會上某類人。
3、借物喻理——勸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徵具多面性,詩人寫時「只取一瓢飲」;詩人性格、經歷各異,故同詠一物,詩歌主題可能有差異。但因文化積澱,不同詩人對同一「物」的吟詠,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詩歌具體的意境)如王勃《詠風》「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來去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借「風」而起興,結句表達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在詩壇上引領風騷的志向。
【物象象徵意義舉例】
松——傲霜鬥雪,剛毅堅強,不畏艱難,高潔,正直堅貞,不諂媚權貴,具有高風亮節。
梅——堅強,、高潔、超逸、傲岸、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寫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陸遊《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虛心勁節、不隨流俗、不畏風霜、剛直不阿、寧折不彎、孤高剛勁。
菊——卓爾不群、堅強、堅貞、高潔、寧死不變節(如宋人鄭思肖《寒菊》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的隱者形象。
蘭花———樸實與純真,不事雕琢,有卓爾不群、寧靜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純潔,君子似的風範,勇士似的氣概。也喻堅定不移的氣節和情誼。但陳子昂《感遇》(其二)詠蘭:「蘭若生春夏,蘋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鳳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首聯寫蘭葉的茂盛,領聯敘蘭花蘭莖的艷麗,須聯述蘭在秋風中遭到打擊,尾聯嘆蘭的一生勞意無人理解。詩人通過對蘭的詠嘆,寄予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心。
四、寫景詩 ——「一切景語皆情語」
1、寫法: ①寫景抒情——先寫景,後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詩皆寫景,但融情於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別是注意常用的寄託某種情思的意象(景物)。例: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全詩對仗工整,看是句句寫景,實則字字含情,情景交融。開頭兩句描寫明媚的春景圖,流露出詩人喜悅之情。後面兩句「千秋」與「萬里」相對,表現詩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浩茫心緒,卒章見底,關鍵詞(詩眼)在「萬里船」。門外所泊是來自東吳的「萬里船」。可是詩人卻有船行不得,有家歸不了。只能倚窗見到千年不變的茫茫雪山,滿眼異地風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復河南河北,詩人就想「青春作伴好還鄉」,可是一年已過,春天又至,詩人仍然淹留他鄉。於是喜悅之情隨著視線的轉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無限思鄉之情,以至心隨白鷺和東吳萬里船俱往故鄉。最後樂景卻反襯了詩人的離愁別緒。
2、四季圖及其它風景詩
——希望、喜悅之情 ,熱愛大自然之情。
——自傷遲暮,獨守閨房,感傷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難再);或感嘆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發亡國之恨。
——感傷物是人非,人生短暫,報國無門,功名難就。
——悵恨離別,思念家鄉。
(想像詩歌畫面,融繪畫欣賞技法於其中。從動靜、虛實、形、聲、色、點線、面對比等去欣賞構圖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詩眼挖掘深意)
五、田園詩
原是歌詠恬靜悠然情景的田園生活。如東晉陶淵明一些詩曾被稱為「田園詩」代表作。某些詩人不滿現實,退居鄉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歌詠,流露出不願同流合污的情緒。詩人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
——遠離塵囂,表現不與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變志向的高潔品質。
——對於趨膻逐臭的官場生活的極大憎惡。
——隱逸田園、躬耕隴畝的喜悅、閑適的心情。
——棄官歸田後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貧樂道的思想。
——表現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典型的耕讀生活。安貧樂道的思想。田園詩有濃郁的人文色彩,不僅描寫美麗的田園自然風光,還涉及農事方面的內容,是農業文明的產物。
《現代漢語詞典》「田園詩」詞條解釋:「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夫的勞動為題材的詩」因此一些田園詩也表現以下主題:
——描寫農村勤勞、淳樸、安樂的生活情景。
——描寫江南稻鄉安靜富庶的田園風光。表現盛唐時期農民安居樂業的生活圖景和詩人輕鬆愉快的心情。
——慶豐收、與民同樂的情感 。
——對農村勞動生活的熱愛之情。
——辛勤勞動,秋收時的歡快心情。
——男丁戍邊,田裡只有婦孺老人耕種,土地荒蕪,揭露戰爭帶給農民的深重災害。
——反映了農村凋零殘破的情景。
——閔農、憐民的思想感情。即對農民們艱苦生活的同情。對官府的賦稅徭役繁重,殘酷剝削農民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強烈的不滿。
——對比農民的痛苦生活,為自己過著不勞而溫飽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責。
——諷刺嘲笑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識的城裡富貴人家。
——把農家苦與王孫樂對比,表達希望農民與王家「不飢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寫田園詩的主要有:晉代陶淵明,南朝的鮑照、江淹、沈約、謝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有王維、盂浩然,此外唐朝詩人張籍、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李紳、元稹、姚合、溫庭筠、司馬札、皮日休、聶夷中、陸龜蒙、杜荀鶴、顏仁郁、可朋、韋莊、王駕等。李白、儲光羲、高適、杜甫、元結、袁高、戴叔倫、韋應物、孟郊、王建、顏仁郁都留下田園詩達到佳作。
六、山水詩 個人心靈的寫照,也是時代思潮在詩國的投影。
——表現自然美的藝術境界。表現嚮往自然、回歸自然的意願。
——甘於淡泊、守拙歸真。追求平和悠閑的心境與沖淡樸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遠離塵囂,不與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變志向。
——隱逸山水的喜悅、閑適的情感。
——表現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表達希望、喜悅之情,熱愛大自然之情。
——與自然和睦相處的寧靜平和的心境,「曠而且真」的懷抱的自然流露。
——表現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蓋不住的內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觀滄海》——漢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詩,全詩不加作者主觀抒情,只作客觀描寫,是漢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詩代表人物主要有晉代的陶淵明、謝靈運、謝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維、李白,宋代的楊萬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詩人幾乎都寫有山水詩,杜甫和宋代的梅堯臣、蘇東坡、王安石、陸遊等大詩人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七、贈別詩和悼亡詩:
兩類詩共同點: ①較其他類屬作品,情感更為摯厚、強烈。 ——古語: 「悲莫悲兮生離別。」 ②展現出主體意願與嚴酷現實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後者 「撫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劇性衝突和心靈的巨大波盪喚起讀者的共鳴、同情與悲憫。
1、送別詩:
①重團聚、怨別離,詩中除了抒發恨別之情外,往往蘊含其他思想感情:A.建功立業的豪情B.壯志難酬之惆悵C.被貶之憤懣D.憂國憂民之情.E.男女之情愛F連年戰爭,有家難歸之悲憤
②注意想像詩中描寫的景物所蘊含之感情。古人送別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長亭間或都門外。可供作者觸而傷懷、藉以言情的客觀物象: 落日餘暉、流水通波、江風引雨、平沙卷蓬、雲橫秦嶺、路繞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涼、空廓而沉深。
③領會詩中典故含義。(注意註解提示或聯想已學過的詩歌。)
④化用前人詩文,如: 蕭蕭班馬、攜手相看淚眼——寫離別 霍去病、魏大——表為國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細節描寫。
⑥注意諧音——「柳」諧「留」,「秋」諧 「愁」,「絲」諧「思」。「晴」諧「情」,「蓮」諧「憐」,愛憐,藉以表達愛情。
2、悼亡詩
——多是感懷亡妻之作。從魏晉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後人感懷亡妻的作品多沿襲之,用「悼亡」為題。
——悲嘆「雙棲一朝只」、「比目中路析」
——表達悼亡的痛楚和哀傷。
①詩中所寫地點或物象:【地點】⑴閨閣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間。——「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睹物思人,黯然傷神。【物象】苔徑涼階、弱蕙衰蘭、蕪閨塵窗、孤帳空床、長簟床空、室虛悲風、殘燈虛座、餘墨遺芳、翰墨餘跡、遺掛在壁、朗月朧朧、針線猶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頹而黯淡。
⑵墟墓間——悵恨陰陽兩分隔,表現「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的傷逝之情。【物象】墳、墟墓、落葉、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風。【其他詞語】煢煢徘徊、踟躕、不忍、未忍
②歷代著名詩人如潘岳、鮑照、韋應物、孟郊、元稹、李商隱、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都有悼亡詩流傳。八、鄉思詩、行旅詩、記游詩
——表現愁腸百結,思鄉懷人的主題 或描述個人遊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這類詩離不開山水景物描寫,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抒情」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便不可視作山水詩。
思路:寫物象——觸「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寫物象:如:黃昏、落日、枯藤、老樹、昏鴉、倦鳥、流水、孤雁、鴻雁、秋雁、萬里船、孤舟、浮雲、楊柳、明月、殘風、笛聲、歌吹、雞聲、茅店、寒燈、孤影、夜雨、孤燈、風煙、家書、書札、夢、鄉關、等。
②鄉思詩還有寫節日之鄉思。如佳節、重陽、寒食。構思上「以超極表至極」——把鄉思之情推到極點之後,又往前推進,超過極點——雖有悖常規,卻合情理。如: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書朔方》)劃線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鄉思之情得到超強表現,微妙真實。
九、詠懷詩
——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也有的詠懷詩嘆世道不予我生、傷夫妻離別、苦人生短暫(人生若塵露)、哀朋友遺棄,即抒發嗟生、憂時、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詠懷詩。比興、象徵、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源自《詩經》,是古詩中最重要的詩歌之一。如屈原的《離騷》、《涉江》、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蘇軾的《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陸遊的《書憤》等等,都是詠懷名作。
十、遊仙詩
——歷代文人被壓抑的情況下而產生的不平則鳴的文藝成果。在浪漫的想像之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構理想中的仙境,以尋求對現實環境的解脫。宣洩心中的憤懣不平,表達對時局的無可奈何與失望之情,表現詩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離經叛道的氣質。(也有寫道家求仙求長生不老的遊仙詩。)
十一、憫農憐民詩——講農民勞作之苦,或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或苛捐雜稅政策,表達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十二、諷喻詩
----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自《詩經》起直到現代從未消失。如《碩鼠》、《伐檀》、《蜂》(唐·羅隱)、《題臨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無名氏)等等。
——運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諷刺相結合在一起的。
十三、閨情詩
———是以女性為主題的的描寫女性心理情感的詩篇。——歸結「怨」字。
1、宮怨詩
——反映皇宮內婦女生活的怨詩,
——寫皇帝喜新厭舊和封建社會紅顏衰老而被遺棄的可悲結局。
表達詩人對宮中廣大嬪妃不能自主命運的深切同情。
(如王昌齡的《春宮曲》《長信秋詞》,李白《玉階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後宮詞》,張祜《宮詞》。)
2、征婦怨
——婦人獨守空閨,對遠在邊關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為了功名,但更多的卻是被徵調入邊關。詩歌既有戰爭早日結束、良人早歸的期盼,也有對戰爭的詛咒。親人不得相見,無盡的思念只好寄托在夢裡。如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休教樹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閨夢裡人已經成了無定河邊骨。
3、商婦怨
——商人重利輕別離,留下妻子獨守空房,商人婦因愛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於弄潮兒。」
4、情人怨
——擔心自己命運、或抱怨自己被拋棄。也有寫對愛情的嚮往。
十四、干謁詩
——為得到對方的賞識和錄用而作,詩中表現自己的才華,抒發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情懷。含蓄是好的干謁詩的必備條件之一。
推薦閱讀:
※【子夜詩集】七律·180514
※【詩海選粹】格律詩詞(84)期詠雪詠梅專刊(1)
※上殿札子
※七言·觀百年一遇超級藍血月全食
※詩詞常見語法變式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