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專題

最近我們結束了《考通》全書內容的二輪梳理,總體結構主要遵循原參考書目中的時間邏輯框架,按照時代順序依次整合。鑒於二輪複習有些小夥伴還有些難以吃透和把握的地方,我們計劃利用剩餘5周左右的時間以考古學專題為例重新進行整合,以期再度提升。

本期進入古代墓葬專題。

人類將死者的屍體或屍體的殘餘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用以放置屍體或其殘餘的固定設施,稱為「墓」。在中國考古學上,兩者常合稱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還包含著各種隨葬的器物。中國至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墓葬。此後,經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秦、漢及以後各歷史時代,墓葬制度隨著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發展而不斷演變,顯示出一定的規律性。

史前墓葬

史前葬俗的出現以「萬物有靈論」、靈魂觀念和祖先崇拜為代表的原始宗教的出現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考古發現,中國已知最早的墓葬發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下室,曾發現三具隨葬有裝飾品、周圍撒有赤鐵礦粉的人類頭骨化石,顯然是有意識安葬的。埋葬習俗的發生,大約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之末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之初。

岩洞墓

利用天然岩洞作為墓地始自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華南的一些地方仍較流行。由於華南岩溶地形發育良好、岩洞眾多,利用天然岩洞安葬死者的習俗不僅開始較早,而且延續時間很長,如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江西萬年仙人洞、廣東封開黃岩洞、靈山(今屬廣西)石塘墟滑岩洞等均發現有岩洞墓。在廣西,除較早的桂林顫皮岩等遺址外,在西北部山區的南丹縣一帶,至宋代甚至明清時期仍較流行,形成顯著的地域性葬俗特徵。特別是在顫皮岩遺址中,墓地和住所同處一洞,顯然是舊石器時代岩洞墓葬俗的延續。

堆土墓

這類墓的特徵是沒有墓坑,大概是把屍體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然後用土掩埋。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馬家洪文化、松澤文化、薛家崗文化、河姆渡文化、屈家嶺文化中發現的墓葬,多不見墓穴,可能是在地面直接堆土掩屍骨的。長江中、下游一帶,由於河流縱橫、水網密布,地下水位很淺,不宜由地面向下挖穴造墓,於是,人們採取了在地面堆土掩埋屍骨的埋葬方式。因而,堆土墓是一種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墓葬形式。在長江流域的有些地方,堆土墓一直延續到兩周時期。如安徽屯溪,江蘇句容浮山果園、溧水烏山、金壇鱉墩等地發現的西周時期墓葬,就是平地堆土埋葬的堆土墓。

積石墓

是一種用天然風裂石塊、採用壓縫交疊的方法在地面築成的墓室。多分布在東北地區,如遼寧紅山文化的牛河梁「積石冢」,以石壘牆、以石築墓、以石封頂,平面有方形、圓形等。遼東半島小珠山文化晚期旅順四平山和老鐵山也發現有積石墓。這類墓多分布在山樑或高坡上,墓內埋有數人至數十人不等。積石墓始自史前時期,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是東北地區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徵的墓葬。

貝丘墓

是一種利用食余貝殼堆積掩埋屍體的墓葬。多見於東南沿海地區,如在粵東一帶分布有較多的貝丘遺址,其中以廣東潮安陳橋村、和池湖鳳地、鯉魚墩、羅山咀、深灣等遺址為代表。鯉魚墩M1為仰身直肢葬,墓的底部有獅蠟海月片鋪墊,隨葬有石鋅、紡輪、穿孔獅蠟殼和螺殼飾物等;羅山咀墓葬隨葬有穿孔鱉甲飾物。這些墓均埋在貝丘之中,形成濱海地區具有顯著特色的墓葬類型。

商代墓葬

商代商代是中國青銅時代的盛期,社會生產力有了高度的發展,以商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統治著龐大的國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和等級的差別,統治階級的陵墓有著十分宏大的規模。

商王和各級貴族的墓,都用木材築成槨室,槨室平面一般呈長方形,斂屍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槨室正中。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槨,有的有棺無槨。屍體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發現夫妻合葬的情況。商王和各級貴族墓的隨葬品極其豐富、精美。包括各種青銅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商代統治階級墓葬的特點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貴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則數十,多則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從、婢妾、衛兵和各種勤雜人員。另有完全供殺殉用的「人牲」。各種類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設一長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當墓主人屍體腰部之下,故稱「腰坑」,坑內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

豎穴土坑墓

這類墓是中國古代最為流行、數量最多的墓形之一,廣泛分布於黃河流域及華北、東北、西北各地,長江流域及華南的某些地區也有發現。豎穴土坑墓是由地面垂直下挖而成,依平面的形狀可分為長方形、方形、圓形或橢圓形、三角形、不規則形等,其中以長方形墓最為多見。

夏商周時期的豎穴土坑墓有了較為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身份、地位的死者,其墓葬的規模的大小和結構的複雜程度均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墓道的設置方面,有著較嚴格的規定。依墓的平面形狀,可細分為「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幾種形式。此外,商周時期的一些大型無墓道墓,多有棺槨和豐厚的隨葬品,其身份地位也較高。如殷墟「婦好墓」,墓擴作長方形,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8米,出土有銅玉、骨、象牙、陶、蚌器共1928件,其中僅銅器就達460件。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貌太子墓,墓室長近6米,附葬有10輛車、20匹馬,但無墓道。這類墓可能是王及諸侯的子弟、姬妾或一般貴族墓。

西周墓葬

西周的墓制承襲商代。由於尚未發現王陵,不知當時是否有亞字形墓。諸侯、貴族的大墓,有的是設有兩個墓道的中字形墓,有的是設有一個墓道的「甲字形墓」。絕大多數的墓僅有長方形的墓室,不設墓道,它們的規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與商代一樣,也多在墓底設腰坑。

周代的棺槨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即所謂「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諸侯、貴族墓的隨葬品,仍以各種青銅禮器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減少,食器增多。在各種食器之中,鼎和簋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且簋與鼎配合使用,亦有明確的規定。與商代一樣,往往在諸侯、貴族墓附近設有「車馬坑」,其規模視墓主人的身份而定。

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後稍減少。但直到春秋戰國時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西周已經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為夫妻分別葬在兩個互相緊靠的墓坑中,即所謂「異穴合葬」。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異穴合葬的制度更為普遍。

先秦墓葬

戰國從春秋晚期開始,中國進入了鐵器時代。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這種變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墓葬形制春秋和戰國時期,許多統治階級的墓在地面上築有墳丘。墳丘一般用夯土築成,有的呈方錐狀,現存最高的達十餘米。有的大墓在墓室的地面上建「享堂」,則應看作是繼承商代以來的舊制。在戰國時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來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還保留著腰坑。

有些國君和大貴族的陵墓,如山中山王墓,在墓室的兩面設墓道,與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國君的墓,則和許多貴族的墓相同,僅有一個墓道或沒有墓道。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開鑿在丘陵的岩石中,規模甚大,但沒有墓道,而且墓室的形狀不規整,是罕見的特例。諸侯、貴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設車馬坑。中山王墓的附近除車馬坑以外,還有船坑,坑內埋船。這時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內積石以加固,積炭以御濕、屯沙以防盜。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種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在棺槨的周圍,以保屍體和隨葬品不朽。棺槨仍然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諸侯、貴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槨。

由於生產的發展,手工業的發達,貴族墓內的隨葬物,在種類、數量和質量方面都達到空前的水平。當時漆器的製作已很精美,它們在隨葬品中的比重顯著增加。但是,禮器和樂器仍然被統治階級看作是最重要的隨葬品。下層貴族和上層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銅禮器的陶「禮器」隨葬,如鼎、豆、壺之類。

在關中和中原地區的戰國晚期小型墓中,出現了橫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種體積龐大的空心磚築槨室以代替木槨的。這種橫穴式墓和空心磚墓在當時還很不普遍,但它們的出現意味著商周以來的傳統墓制發生了變化。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總的說來,在戰國時代,確比商代、西周少見了。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從商、西周以來,墓主的屍體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戰國時代,黃河流域的秦、韓、魏、趙、燕等國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

秦漢墓葬

秦和西漢前期從秦始皇統一到西漢的景帝,共約80年。普遍流行木槨墓, 中原地區已多見空心磚墓。

西漢中期除流行木槨墓以外,中原地區盛行空心磚墓並開始出現磚室墓。

西漢後期除長江流域和南方、北方的邊遠地區繼續使用木槨墓以外,黃河流域普遍流行空

心磚墓和磚室墓,墓內出現彩色壁畫。

新莽時期磚室墓已在全國普及,其墓室頂部有隆起呈穹窿狀的,畫像石墓在中原地區興起。

東漢前期邊遠地區殘留的木槨墓也已開始消失,中原地區的空心磚墓突然絕跡。磚室墓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畫像石墓的分布範圍擴大到陝北、晉西和川中,壁畫進一步盛行。東漢後期流行磚室墓和畫像石墓。

1帝陵

在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中,帝陵有其特殊的規格。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兩漢帝陵繼承秦陵的制度而又有新的演變。它們對此後歷代的陵制有長遠的影響。

西漢帝陵除文帝的霸陵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宣帝的杜陵在西安市東南郊以外,其餘9 帝的陵都在渭水以北咸陽市至興平縣的境內。除霸陵「因山為藏」以外,其餘10陵都有墳丘。陵園以墳丘為中心,周圍築牆垣,平面呈方形;四面各設一門,門外立雙闕。皇后陵在帝陵之旁,一般是在帝陵的東側。漢承秦制,設寢殿於陵園。惠帝時在長陵設原廟,以後成為定製。各陵都有許多臣僚的陪葬墓。

東漢帝陵除獻帝的禪陵以外,其餘11陵都在河南省洛陽市的附近地區。據文獻記載,從明帝的顯節陵開始,陵園周圍不築牆垣而改用「行馬」。墳丘之前建石殿,以供祭享。從顯節陵開始,陵園附近不再建廟。各陵都有許多臣僚的陪葬墓。

2貴族、官僚地主墓

秦漢時代貴族、官僚和一般地主的墓,從墓的構造上可以分為木槨墓、土洞墓、空心磚墓、崖墓、磚室墓、石室墓等不同的種類,它們又各有規模大小的差別。各類的墓,有的流行於不同的時期,有的則同時並存。由於墓主人的身份和財富的差異,他們的墓在種類和規模方面亦各不相同。

木槨墓

木槨墓主要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到中期,在長江流域及邊遠地區則延續至西漢後期和東漢。從高級貴族、大官僚到一般地方官和鄉吏等人都使用。墓室為長方形豎穴式土坑,坑內築木槨。墓的規模因人而異,往往大小懸殊,所用棺槨有一定的等級制度。地面上都有墳丘,大墓還有墓域,設祠堂。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湖北省雲夢睡虎地秦墓、江陵秦漢墓,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象鼻山漢墓,山東省臨沂銀雀山漢墓,北京市大葆台漢墓等。

黃腸題湊墓

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據已有的漢代考古材料可知「題湊」在結構上的基本特點,一是層層平鋪、疊壘,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頭皆內向」,即題湊四壁所壘築的枋木(或條木)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題湊的名稱便是由這種特定的構築方式衍生出來的。「黃腸」則因題湊用的木料都是剝去樹皮的柏木枋,以木色淡黃而得名。黃腸題湊皆發現於豎穴木槨墓中,但題湊木的長、寬尺寸及疊壘層數並不一致。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崖墓

出現於西漢,並延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少數地點有發現。東漢時四川省境內特別流行。在山崖和岩層中開鑿橫穴式洞穴,以為墓室,墓的規模大小不等,墓道多為狹長的橫穴,一般都附有排水設施。墓的規模大小不一,從大貴族到一般的地主都有使用。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河北省滿城漢墓、山東省曲阜九龍山漢墓等。

空心磚墓

流行於秦和西漢,東漢時已告絕跡。在地區上只限於中原和關中一帶。在豎穴式的土坑或橫穴式的土洞內用空心磚堆砌墓室,磚上印有各種花紋,少數的墓施彩色壁畫。這種墓與木槨墓同時並存,墓主人一般多為中下層地主。比較重要的有河南省洛陽西漢壁畫墓。

磚室墓

西漢中後期開始出現於關中和中原地區,不久便迅速普及,東漢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盛行。墓室用小型長方磚砌成,有時有彩色壁畫。四川境內的墓,流行在墓壁另嵌畫像磚。從高級貴族、大官僚到一般官吏和地主都使用。墓的規模因人而異,大小懸殊,地面上多有墳丘。大墓有墓域,建墓闕,設祠堂,立墓碑,置人物和動物的立體石雕像。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河南省密縣打虎亭漢墓、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漢壁畫墓等。

石室墓

開始出現於西漢後期至王莽時期,主要流行於東漢。其分布以山東省到江蘇省北部、河南省到湖北省北部、陝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四川省中部等地區為最多。墓室用石材構築,有的為磚石混合結構。因大多數有石刻畫像,故稱畫像石墓。墓的規模一般都很大。地面上除墳丘以外,在墓域內立石闕,設祠堂,樹墓碑,並有人物和動物的立體石雕像。墓主多為大貴族、大官僚。已經發掘的墓,山東省沂南漢墓、江蘇省徐州漢墓等為重要。

土洞墓

從秦、西漢到東漢始終流行,但地域上只限於黃河流域及北方和西北地區。墓的規模都不大,墓室為橫穴式土洞,往往設耳室。

3貧民墓

多為小而淺的土坑,易受破壞,故甚少發現。葬具都很簡陋,有的使用陶棺,有的則用瓦片覆蓋屍體,有的根本沒有葬具。隨葬品極為貧乏。

魏晉南北朝墓葬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墓葬制度,大體上承襲漢代。但經過漢末的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統治階級的厚葬之風不得不有所改變。自魏晉以降,規模宏大、雕刻精緻的畫像石墓已很少見了。貴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磚室墓,有時設石門。和漢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簡化,面積減小。但是,在墓室的細部結構和設施方面卻有一些新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隨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盤、碗、壺、果盒等飲食器皿和熏爐、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區而有差異,總的說來,瓷器的數量激增,長江流域尤其如此。漢代流行的倉、灶、井、磨等陶制模型和家禽、家畜的陶制偶像繼續沿用,但往往形體不大,製作粗簡。貴族官僚階級墓中的主要隨葬品,是各種陶俑。從兩晉以迄南北朝,時代愈晚,俑的種類和數量愈多。起初是少數男女侍者和武士,大約從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又大量增添騎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類,除家內奴婢外,大部分是墓主人出行時的儀仗隊,它們具有明顯的軍事性質。

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在墓內置墓誌。兩晉的墓誌或為石質,或為磚質,形狀多為長方形,而洛陽發現的年代較早的西晉墓誌則作碑形,可見它是從墓碑演變而來的。到了北魏後期,才流行方形有蓋的石質墓誌。從此以迄隋唐,乃成定製。

隋唐五代墓葬

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地區,北魏以來的墓葬制度,經隋代到盛唐,一脈相承。當時貴族官僚的大墓,都是採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長的隧道。隧道頂部開天井,兩壁設龕,天井和壁龕的多寡基本上與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

隋代流行以土洞為墓室,高級官僚的大墓亦不例外。入唐以後,則多採用磚室,土洞墓已降為低級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為單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時還設簡單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懷太子墓及「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則都有前後兩室。從初唐到盛唐,貴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畫。一般是墓道前部兩壁各繪青龍、白虎, 墓室頂部繪日、月、星辰, 其他則有鞍馬、明駝、牛車、 列戟、步騎儀衛、屬吏、男女侍者以及樂舞伎等,各繪在墓內的相應部位,其內容和規格視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區別。

隨葬品以大量的陶俑為主。大約從武周時開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為出行時的儀衛行列和家居時的家臣侍者兩大類。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裝俑,以後逐漸減少;武周時出現高大的馬俑和駝俑。家臣侍者佣自初唐至盛唐不斷增多,樂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屬此類。受佛教影響,鎮守墓門的一對武士俑在盛唐時演變為天王俑,其特點是腳踏伏獸或鬼魅。

鎮墓獸繼承北魏後期以來的形態,一為人面,一為獸面,而武周時則又進一步演變為頭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獸。隋代開始出現的人身禽獸首的十二時辰俑,到開元、天寶之際更為流行。陶俑的數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額。此外墓誌的大小隨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級之分。懿德太子如天子之制,不用墓誌而用玉冊。

安史之亂以後,唐代墓葬制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長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見了。墓室的規模縮小,壁畫亦十分罕見。陶俑的數量減少,製作粗簡。天王俑和鎮墓獸越來越簡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時辰俑仍較流行。

五代十國的統治者,均為割據一方的唐朝藩鎮,其陵墓沿用唐陵的某些制度。從對割據西南的前蜀、後蜀,割據江南的南唐、吳越、南漢等國陵墓的調查或發掘看,五代陵墓大都象唐代一樣是依山為陵建造起來的。只是限於其偏居一隅,政治勢力弱小,經濟力量不足等客觀條件,其陵墓的規模、氣勢,遠不及唐陵雄偉壯觀。

宋金遼墓葬

中原和北方地區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種仿木結構建築的磚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內的仿木結構還很簡單。到北宋中期才達到成熟的程度,從而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磚室墓。從這以後,墓室的平面又從方形或圓形演變為等邊多角形,一般多為單室墓,後期較大的墓則分前後兩室。墓內多用壁畫或雕磚作裝飾,其內容主要是表現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墓主夫妻舉行「開芳宴」的場面,有時也有孝子故事圖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還出現了雜劇雕磚。墓室的後壁,則往往有「婦女掩門」雕磚。隨葬品寥寥無幾,這可能是由於各種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繪刻在壁畫和雕磚上的緣故。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宋墓,與同地區的唐墓相似,除了豎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簡單的長方形磚室墓,後者往往兩室並列,夫妻各葬一室。四川省境內的宋墓,除磚室墓外,還流行石室墓,後者多有雕刻,其題材為墓主人夫婦「開芳宴」,有的則為孝子故事。

分布在華北、內蒙古和東北各地的遼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還流行圓形的。一般多為單室墓,但身份較高的貴族墓也有設前後兩室的。墓室內有時有簡單的仿木建築的結構,並施彩畫,有的在仿木結構的磚室中飾磚雕的桌椅,有的則在壁畫中繪「開芳宴」和孝悌故事圖等,與北宋墓相似。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內繪氈帳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遼代晚期開始出現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

遼代貴族墓中的隨葬品,除了金銀器、陶瓷器及鐵器等各種生活用具以外,以大量的馬具、盔甲、各種武器以及金屬面具和銅絲手足套等物為特點。遼墓中往往有漢文或契丹文的石墓誌形狀與唐宋的相似。

金代的墓葬,一方面是受遼墓的影響,而更多的則是繼承北宋的墓制。

元代的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主要發現於山西省境內。其特點是仿木建築的結構日趨簡化,有些已變成示意性的了。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聲。

古代墓葬制度

族墓制度

自有埋葬之始,就有了以氏族為單位的聚族而葬的埋葬制度,並因此而形成了氏族公共墓地。史前的氏族公共墓地一般位於居住區附近,如西安半坡聚落墓地,陝西臨漳姜寨聚落墓地等氏族公共墓地,只能理葬本氏族成員,這是氏族埋葬制度的一項嚴格的規定此外,氏族墓地在墓葬方向上有著高度的一致性。由於觀念、信仰等意識形態上的不同,不同文化的墓向有所不同,但同一文化的同一墓地的墓向則基本相同。到了夏商周時期,由氏族埋葬制度逐漸演變為以血緣關係和婚姻關係為基礎的族墓度,並成為中國古代長期流行的最基本的埋葬制度。

棺槨制度

在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出現了木質葬具,夏商周時期的貴族墓已普遍使用棺槨,並對不同身份、地位、等級的人使用棺槨的材質、數目進行了規定,從而逐漸形成了棺槨制度。即所謂「君松槨,大夫柏槨,士雜木槨」;又「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二重,十再重」等。

隨葬制度

隨葬,是中國古代理葬習俗的一個普遍特徵,其淵源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墓地。中國一占代的隨葬習俗仍是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觀念下出現和發展的,由此而逐漸形成中國古代的厚葬之風。從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升始,一些大墓中就隨葬有表示身份、地位、等級的禮儀性用品,如良諸文化的一些大墓中盛行的玉質禮器琮、璧、鉞等。隨葬到了夏商周時期,隨著宗法禮制的形成,墓形大小、隨葬品多寡及種類有了較大的差別,逐漸形成了以青銅禮器為核心的隨葬制度。

外藏制度

「外藏」一詞最早見於漢代文獻。「外藏」是相對於「正藏」而言的,為正藏的附屬部分。一般認為漢代的「正藏」是指墓室內的梓宮、便房、題湊等設施及隨葬品,象徵帝王宮室及宮內生活。正藏之外的嬸妾、廚、廄之屬和象徵百官衙署等理藏設施為「外藏」。「外藏」多位於墓主槨室之外或墓外,是附屬於墓主「正藏」的埋葬設施與埋葬物品。由於漢代帝王陵墓的外藏設施多為地下坑道式的木構架,結構類似於「槨」,故文獻中稱「外藏槨」。

人牲制度

人牲是把活人作為祭品—犧牲,殺之以祭祀祖先或死者的亡靈。夏商周時期的人牲多用於在宗廟、墓地或埋葬時祭祀祖先或死者的亡靈。

人殉制度

商周時期的埋葬制度另一顯著特點就是用活人為死去的貴族從死殉葬,即人殉。


推薦閱讀:

古墓在沒發掘以前是個什麼結構呢?
讀思筆記六十二:對中國古代墓葬的幾點淺思考
古墓里的酒放了幾千年,起出來還能喝嗎?
如何看待和平時期大量開掘古墓的行為?
古人為什麼土葬,不使用火葬?

TAG:古代 | 墓葬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