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行苦講記十 

思維行苦講記十

三、總觀分三:(一)別觀五取蘊(二)不共苦因(三)苦器

(一)別觀五取蘊分五:1、色蘊如聚沫2、受蘊如水泡3、想蘊如陽焰4、行蘊如芭蕉5、識蘊如幻事

總的來說,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煩惱所生的蘊是輪迴諸苦的來源或依處,也就是,一切輪迴諸苦都從色受想行識這五類法中生起。

在輪迴位,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蘊顯現熾盛,剎那剎那遷流不息。在沒有發起對治止息它之前,它就是一切苦的根源、一切苦的依處。

1、色蘊如聚沫

色蘊是由惑業大海擾動而出現的聚沫。身體內外的三十六種不凈物,都是由煩惱和業的力量變現的色蘊。由以往所造的煩惱和業,絲毫不紊亂地幻現出有漏身每一階段的色。所以色蘊沒有自己獨立的自性,它唯一是惑業大海擾動時,以緣起力幻現的聚沫。

就像播入地中的種子,假以時日,就能長成參天大樹。雖然在種子上看不到根、莖、枝、葉,以及它們上面的種種色、香、味、觸,但種子里含有能生這種種差別現象的功能,在功能成熟之時,就現出千差萬別的相。同理,眾生業識入胎,就像種子種在地里,由識的功能使精血漸次發育成具有六根的身體,具足種種不同的器官、組織、細胞,這都是惑業的變現。所以這個色蘊自身沒有自在,它剎那剎那都是隨惑業的力量而轉,是行苦的自性。

大家思維就能了知,這個身體所有的部分,大到每一個系統、每一個器官,小到每一滴血、每一個細胞,都在晝夜不停地生滅遷流,全身每一秒鐘所發生的無數生化反應,你能遮止它們進行嗎?即使入了睡眠,也還在剎那不停歇地遷流。這就看出它是在以惑業的因緣力運轉,不得自在。這就是毫無自主的苦相。

這個色身是在酬業報,純粹是苦法!平時沒遇到違緣時,苦相不明顯,一旦因緣聚會,苦就發出來了,變出種種老病死苦。組成身體的四大就像四條躁動不安的毒蛇,蜷伏在色身的箱子里,一有不調和,就能翻江倒海,把人攪得苦惱不堪。這哪裡是安樂的體性?純粹是苦相。

2、受蘊如水泡

受蘊是指三種領納,一苦,二樂,三舍(也就是不苦不樂)。滅時你還想留住它的就是樂,生時你不想要它的就是苦,沒有這兩種就是舍。所謂受蘊如水泡,就是把身心上現起的一個個受比喻成虛幻的水泡。

在河流往下流注的過程中,一碰到突出的岩石等時,就由撞擊而冒出水泡,隨後又還原消融成了水。感受也是如此,五取蘊不斷地遷流,遇到因緣,就從蘊中現起虛妄的苦樂受,隨後又歸於無有。又再繼續遷流,遇緣又再現起苦樂受的水泡,現起之後,又歸於無有。這樣的念念遷流就是行苦。

我們日夜都處在行苦的流注中,除了行苦之外,再沒有別的了。不必妄想這裡面有真實的樂,也不必說自己真的好幸福。這只是你不明苦的真相,才死抱住樂的幻想不放。

3、想蘊如陽焰

想蘊是緣境界取種種相。「想蘊如陽焰」說的是一切想都虛妄不實。在夏天,遠方的陽焰顯現成水流的景象時,乾渴的鹿群就會被幻景誑惑,急迫地逐取陽焰而去。

千差萬別的想,就是千差萬別的錯亂取相。人們活在種種錯亂的取相中,為著想像而造業,而求取。就像渴鹿逐取陽焰水一樣。由逐取境相,就造成了世間一切鬥爭和糾紛,所以這是增盛世間鬥爭、糾紛的主因。

4、行蘊如芭蕉

行蘊是指除色、受、想、識之外的種種心所相應行和不相應行。這裡說的「行蘊如芭蕉」,就是業也好、習性也好、異熟也好,都落得一無所得,就像芭蕉看來堅實,似乎有實義可得,但在一層層剝開之後,什麼也得不到。我們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在不停地造作、不斷地受用,直至如今仍然毫不知足地貪婪享用,但終究像往日的經歷一樣,得不到一點實義。

看看自己每天怎樣馳求,怎樣取境、造作,就能見到一次次都是無意義的盲動。貪求了無數次,受用了無數次,最終都沒得到什麼,這樣還執迷不悟、不知停息,你說有多荒謬!整天逐取、受用,完全是無意義的妄動。

比如,人們對乘騎有追求。見自行車好,就盼著能騎上自行車。後來見人家騎摩托車,一路馳奔,心裡好不羨慕,就把自行車換成摩托車。再過幾年,見別人開著轎車多氣派,又覺得騎頭鐵毛驢太煞風景,又去買轎車。以後見人買飛機,飛翔高空,鐵馬賽不過鐵鳥,因此又拚命賺錢買飛機。

人的一生就這樣一輪輪地追逐。一次追逐完畢,落得沒意義,還是懵懵懂懂不悟,見新花樣出現,又禁不住起身追逐。其實,開車也好,開飛機也好,都只是身體從一點移到另一點,都不會有什麼意義。但看不透這一點,就始終停不下無意義的追逐。

又比如,一個現代女人不斷地換髮型,今天見流行鋼絲頭,就做個鋼絲頭。明天出了爆炸式,又換成爆炸式。後天爆炸式不時興,又開始披肩。披完了肩,又回到短髮。本來前面的事過時,就已經顯示它本來就沒有意義,這時就應覺悟,到此撒手。但不明真相的人被無明牽著走,認為前面的過了時沒有滋味,應當換個新的,就會有感覺了。這真是荒唐!無意義中的替換,不還是無意義嗎?

這裡有兩種人的作法:一種人看到按這麼做只落到無意義中,就領會到緣起律是同等的,往後再出新花樣,也只是老戲重演而已,同類的衝動、同類的結果。這樣認清了真相,就徹底止息無意義的追逐。

另一種人見享受過後,最初的感覺沒有了。就想著再去換一個新的感覺。這樣拚命地換鞋子、換衣服、換車子,從裡到外的一身包裝、從頭髮到眉毛、到眼睛、到指甲,統統更新,給這萬苦之源的五取蘊、給這毒瘡、給這羅剎身城作最美麗的化妝,這就是為死物做活計!

很多人一直對輪迴抱有幻想。世間出現什麼新鮮事物,不嘗試一下,就心有不甘,沒嘗試到,就遺憾得不得了。這是樂執在做怪,在他心前,總感覺有種種樂在向他招手,經不住誘惑,就馬不停蹄地馳求。人們奔走在世間求樂的路上,一路憧憬,一路求樂。就像開上了高速公路的飛車,始終停不下來。

輪迴是非常欺誑的,這裡不斷地閃現美酒、獎盃、光環,不斷地有讚美詩、頒獎台,假相疊生,幻景多嬌,引得眾生紛紛痴迷逐取。等到後來發現這些無意義時,一生的時間已大半耗盡。況且,福盡禍生,樂極生悲,又跌入苦中。像這樣,始終圍繞著苦旋轉不停,就叫苦的輪迴。

5、識蘊如幻事

眼睛上塗上經咒語加持的藥物,就會被咒語、藥物驅使,毫無自在地現出象、馬等幻相,同樣以因位識的業習,變現出種種雜染現相,由此成為各種錯亂因緣的依處。

總之,這個苦的五蘊是以惑業而生滅,所以是一切苦的所依。

(二)不共苦因分二:1、喻2、義

1、喻

這裡要認定五取蘊是三界諸苦的不共因,首先要弄懂共因和不共因的意義。舉例說,稻種是稻子的不共因,水、土、陽光等叫做生稻子的共因。所謂「不共」,就是以稻種的功能,唯一只生稻子,此外不生任何其他果。所謂「共」,是指水、土、陽光等,和稻種和合就生稻子,和麥種和合又生麥子。在生稻子的眾多因緣中,稻種是只能生稻子的不和其它果共的因,水、土陽光等是既能生稻子、也能生其他果的眾多果共同的因。

2、義

造成生死苦的不共因是什麼?就是五取蘊。以五取蘊為因,決定只生苦果。外在的順逆緣不能一概決定是苦因還是樂因,和五取蘊和合只生苦,和了達真如的智慧和合只生樂。所以是共因。

比如,一種惡罵的聲音和五取蘊和合,遇上了煩惱種子、非理作意,立即就生出苦苦;而和見空性的智慧和合,卻如飲甘露。又比如一種讚美的聲音遇上五取蘊時,以非理作意起貪心而陶醉,這就生出壞苦,但它和見空性的智慧和合,安住在如夢如幻中,就是享受法樂。這就證明外在的境緣不是不共的苦因,五取蘊才是不共的苦因,也就是以五取蘊為因,只生苦這一種果,而不生樂。從這裡就見到一切有漏蘊都是苦的自性。

一般人不認識五取蘊,常以為外在的境緣是讓自己生苦的主因。這是不明主次,外在的緣是次要的,主因是自己的五取蘊。沒有五取蘊上的煩惱種子、苦種子,遇緣會有什麼苦生出?就像一塊地里沒有毒草的種子,用再多的雨水、陽光、肥料滋潤,也生不出一根毒草來。

跟這一樣,五取蘊中沒有攜帶無數的煩惱種子和苦種子,遇到順逆境會發出苦嗎?什麼苦也不會發出。就像木人遇到老虎,根本不會發起恐懼等的苦。所以五取蘊才是出生一切輪迴苦的不共因。正是以這個不共的苦因,才接連不斷地現起從地獄到天宮的無量諸苦。

從遇境就生煩惱、生苦這一點,可以推出凡夫心中有無數苦的種子。比如一到春天,地上長出很多青草,從果上推因,這以前地里已經有很多的種子,要沒有種子,配上再多的助緣,也不會生起。同樣,從凡夫遇緣就生起各種煩惱和苦這一點,可以推出他是帶有煩惱種子和苦種子的。五取蘊攜帶的無數煩惱種子和苦種子,就是生苦的主因。

比如,一個嬰兒誕生時,新生的五取蘊就是發起他一生苦惱的主因。這裡面滿含了煩惱和苦的種子,才致使他遇緣一而再地現出各種苦來。比如,誇獎他,就喜笑顏開,引出壞苦;搶走他的玩具,就「哇哇」大哭,又引出苦苦;不滿足他,小嘴就嘟嚕起來,是苦苦;哄他玩,高興了,又生壞苦。像這樣,一生都在苦中度過,沒有一剎那的寂靜之樂。不但這一生,生生世世都在苦中度過。這其間,隨處遇到的外緣只起輔助的作用,主因是自身的五取蘊。

種子是最主要的,水、土等只是輔助的緣。有了種子又遇上助緣,就一定生果。沒遇到助緣,就只是種子的體性,儘管是種子性,一直都有遇緣生果的功能。像這樣,在沒有摧壞五取蘊生苦的功能之前,始終都是遇緣就能生苦的苦因體性。

比如,無色界天入定八萬劫,是苦還是樂?在此期間五取蘊一直攜帶著苦苦、壞苦種子,實際上剎那剎那都是苦因。正是由於沒有根除掉苦因,才在八萬劫過後,又遇緣發起苦苦、壞苦,所以他入定時的每剎那都是行苦。

(三)苦器

這個器是器具的意思。可以說五取蘊是出苦的器,又是造苦的器。由於它是過去惑業造成的果,會從中源源不斷地出苦,所以是出苦的器具。它上面受、想、行、識等等一套,能起惑造業而造出新的苦,所以又是造苦的器具。它就像是造苦基地,每天不停地運作,造出一個個苦。就像汽車生產線不斷運作,產出一輛輛新車一樣。

著重觀察五取蘊這個造苦系統,會認識它是造苦的主體。有了它,配上種種緣,就生出種種苦來。比如電視上顯現一個美女畫面,實際只是一些閃動的光點,但它刺激了心,五取蘊中馬上就現起一連串反應。色受想行識無法自控地運轉起來,貪煩惱種子被激發,受、想、行、識、全身跟著迅速運轉變化,人很快就墮入了苦惱中,這就是遇緣現行。苦器的五蘊,稍有境緣誘發,就變出苦來。

又比如,股民一看股市行情,「股票上漲了」,馬上打開電腦,分析一條條股市行情曲線,看到有賺頭,立即行動,一整套五蘊全面運行。這已經掉進苦裡去了。見到每張股票凈賺五元,欣喜若狂,這是墜入壞苦。過一段時間,買的股票大虧,一下子昏倒在地,又落入苦苦。

這樣細心觀察,就見到五取蘊無時無刻不在顯露出它的苦性。它不斷地生煩惱、生苦,生苦時又強化習氣,習氣成熟又起煩惱造種種業,又感苦又造業。這個五取蘊就是這樣不斷地使人由苦而苦,在沒有斬斷苦蘊的主根之前,會層出不窮地生出苦來。就像一棵樹只要根還在,即使剪掉所有的枝丫,它很快又長出繁枝密葉。這有多可怕!

在五取蘊相續的過程中,一直在不斷地隨我執起惑造業,而引生後蘊。這個惑業生蘊的運作,沒有生起空慧止息它,就會一直不斷地進行,由此就造成無量劫來的結蘊相續,變現出三界六道的無量諸苦。

這就明了,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相續是無量惑、業、苦的所依。一切苦都出自五取蘊,都統歸為五取蘊苦。這樣的認識就超出以往只停留在苦的支分或片段上的認識,能貫通起來看到三苦、八苦、六道諸苦的總苦——五取蘊苦。這才知道,三界凡夫都存在這個從未止息的造苦機制,都被綁在上面,任它輾轉地運行。這樣的造苦機制實在是一切恐怖中最恐怖的事。

如果輪迴只有有限的幾世,咬咬牙忍過去也就了了。但現在存在的是隨時遇緣就造苦的機制,如果不從根息滅掉它,就會輾轉不斷地造出身心世界的無量諸苦。正因為造苦的功能俱在、苦根俱在,就會輪迴不已,苦海無邊。這是它極可怕的原因所在。

總之,五取蘊是最大的苦源、最大的苦依。曠劫以來的輪迴苦唯一是五取蘊苦。地獄的火燒、砍截由它顯現;餓鬼的飢餓、旁生的殘殺、修羅的戰爭、人間的生老病死也由它生起。三有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苦全由它生起。應當厭離的就是這五取蘊。只要它還存在,就會造苦不休止。

深入地去認識五取蘊的造苦機制,才會認得它是一切苦之源,才會對五取蘊極生厭離,由此迫切尋求解脫取蘊大苦。修道人都求解脫,具體地追問:求解脫什麼?就是求解脫取蘊相續,對這一點務必要深入思維。

樂執的愚痴

所謂的樂執,是指人們執著世間有樂可求。苦性五取蘊上本沒有微塵許的安樂,而人的心卻一直期望在這上面得安樂,這就是愚痴。

在沒有看清五取蘊苦的真相之前,樂的妄執並不會自動退去,這種執著非常頑固,它會讓人一直把苦看成樂,會一直在樂的妄想中尋求不已。學習苦諦,就是把取蘊的真相看個透徹,一直看到它純苦無樂為止,這樣才會引發厭離。如果還見世間有樂可求,還抱著樂的幻想不放,那就沒有學到。學苦諦就是讓自己從世間逐樂的迷夢中醒來,不是還保留這種迷夢,還在迷夢中幻想、追求。

總之,抉擇「有漏皆苦」,是讓我們看明世間的真相,從此不再在有漏蘊上求樂。真能看透,就決定生起厭離。

四、對觀分三:(一)生死與無生死(二)退還與無退還(三)苦性與樂性

對觀就是對比觀察有漏法和無漏法,從而顯示出前者純苦無樂,後者是真實的安樂。

(一)生死與無生死

由於具縛凡夫一向隨我執而轉,執著有常、一、自在的我而造種種業,所以果上就顯現分段生死。也就是本來只是微塵和剎那的虛妄現相,心識錯亂把微塵和剎那的相執著為常、一、自在的「我」,執著有粗分的山河大地等色法以及粗分的心識,以這樣的因就會虛妄地現出五取蘊身。有了生,就一定有死。死後又生,輾轉不斷,就形成一段又一段的生死。

到徹證無我時,智慧前不見粗分的身體、心識相續以及山河大地等的器世界,像阿羅漢安住無我時,只見無分剎那和無分微塵,以這個見無我的智慧為因,就會消掉粗分根身、器界的妄現。這樣沒有它的生,就沒有它的滅,最終徹底隱沒分段生死的相。

(二)退還與無退還

所謂退還,是指世間人天樂,包括受用外五欲所生的樂、內禪定所生的樂和舍,都會退還到苦苦中。

分兩步證明。第一、這些受只是惑業因緣所作的有為法,因緣一旦消散,就必定會退掉。第二、苦因——五取蘊的造苦機制並沒有消除,所以人天樂退掉以後,又會重新由非福業感召苦苦。比如,上界人天依仗定力暫時伏住煩惱種子,但這只是壓伏,不是斷除。定力一失去,種子就又現起,又起惑造業,感種種苦。所以才有定境中的上界天人翻過來墮入地獄,成了烈火中灼燒、慘厲哭嚎的罪人。或者原先是盡情享受欲樂的天子,一下子墮為餓鬼,在貧瘠的大地上艱難爬行,飽受饑渴的痛苦。這就是從樂退回到苦苦,就像《入行論》說:「數數來善趣,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難忍苦。&rdquo

相比之下,生起現證無我的空慧時,就能退掉計執我的心。這樣退掉了執我的心,就不會再執我而起貪、嗔等煩惱。煩惱一退掉,就不再起種種有漏業的造作;不造有漏業,就不引生三界的受生。所以宿業都消盡之後,就永遠超出三界生死,再不退還到生死中,再不退還到苦苦中,得到的是息滅苦和苦因的永無退還的安樂。

(三)苦性與樂性

從因上觀察,凡是以無明為根源起煩惱造業所生的果,都是苦的自性。這裡講的無明就是十二緣起中的第一支,包括業果愚和真實義愚(也就是對業果的愚蒙和對無我的愚蒙)。從主要方面講,業果愚感召惡趣和人天的苦苦,真實義愚感召人天的壞苦和行苦。

無明的心離了無我的實相,虛妄地生起我執,就像花繩上沒有蛇而妄起蛇的執著,之後心識的種種妄動不安,就是苦的體性。相反,智慧契合無我實相,能息下無我計我的妄執,就像見到花繩上無蛇,就自然息下蛇的執著,之後妄動的心止息歸於寂靜,就是樂的體性。

由以上的對觀就知道,一切有漏法純苦無樂,只有無漏的離苦的寂靜才是真實安樂。

推薦閱讀:

建立邏輯思維,我推薦三本書
如何運用金融思維指導個人成長?
跳不過人類思維的「陷阱」,你會輸得很慘
你那麼多銀行卡密碼都一樣?其實密碼可以都不一樣,也根本不用記。
關於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的10大優點

TAG:思維 | 四法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