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六度略說

摘自凈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六度」是屬於菩薩的行法。菩薩是覺悟的眾生,古譯翻作「大道心眾生」,玄奘大師以後的翻譯叫新譯,新譯翻成「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換句話說,他那個情沒有完全斷,雖然有情,他覺悟,他不迷,這就叫菩薩。佛,佛沒有情了,情完全化成智慧。諸位要曉得,在大乘佛法裡面,智跟情是一樁事情。覺悟了,情就變成智慧,迷了,智慧就變成感情,變成情識,所以就是覺與迷。一個覺悟的人,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一定是遵循這六個原則,遵循這六條,這叫六度。「度」的意思,是說從我們生死輪迴的這一邊,度到不生不滅大涅盤的那一邊,你用這六種方法就可以達到從凡夫度到聖人的境界,我們一般講超凡入聖,到這個境界。

  第一個是「布施」,此地布施跟四攝法的布施,名詞是一樣,但是意思不相同。四攝法裡布施,是跟眾生結一個善緣,結一個歡喜緣,目的在此地。菩薩六度,這個是真正要度自己,所以六度不是度別人,是度自己。自己這個煩惱的根,是「慳貪」,慳貪是煩惱的根本。雖然佛家講煩惱很多,四弘誓願裡面說「煩惱無盡誓願斷」,真的是無量無邊的煩惱,這些煩惱把它歸納一下,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在佛門裡頭能夠查得到的,確確實實跟你講的是八萬四千種,那是真的,不是隨便說的,確實是八萬四千條。天親菩薩把這些煩惱歸納成二十六大類,有六個叫「根本煩惱」,二十個叫「隨煩惱」。隨煩惱又分大隨、中隨、小隨,總共是二十個。這二十六個煩惱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這六個再歸納就變成三個,叫三毒煩惱,三毒就是貪、瞋、痴。

  六度法度什麼?就是度三毒煩惱的,我們自己有三毒煩惱,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換句話說,三毒是病,六度是葯,希望我們用這個葯把我們自己的病除掉。所以大乘斷煩惱實在比小乘來得高明,大乘就用這個方法。布施是度慳貪的。實在講,貪是一個根本的煩惱,就是三毒再歸納,再歸納一個就是貪。貪要是拔掉,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我們就可以知道,菩薩修學的方法沒有別的,就是布施而已。這個我們不能不重視,不能不認真的去學習。布施是什麼?是舍,布施就是放下。我們的大病就是不肯舍、不肯放下,聽到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也有一點體會,讀了也很歡喜,實在自己做不到,就是自己不肯放下,這就是自己修學不能成就。不肯放下,我們的心就不清凈,心裏面有一絲毫東西在裡面就是障礙。六祖講「本來無一物」,我們現在心裏面東西太多,牽腸掛肚,胡思亂想。到什麼時候你能把它統統都放下,那就圓滿成佛了。

  菩薩的階級,大乘法裡面給我們說了五十一個階級。階級從哪來的?可以說是他放下多少而分的。他能夠放下得多,菩薩的地位就升高;他放下得少,他地位就低,就如此而已,所以一定要放下。佛為什麼要我們放下?因為我們真如本性本來清凈,本來無有,所以放下是當然之理,應當要放下。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要真正去學習,學習就是修行,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錯誤的行為就是吝嗇,貪得、吝嗇,樣樣執著不肯捨棄,這是我們的病根。我們今天明白,覺悟了,必須要把這個觀念、把這個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可是我們畢竟是凡夫,這個習氣是無始劫以來養成的,一下就放下,那談何容易!所以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一點一點放,放到三大阿僧祇劫才統統放完,這才成佛,這是佛在一般經上說的。《華嚴經》上說,成佛需要無量劫,不只三個阿僧祇劫。可見得這個舍乾淨之難,太難、太難了!雖然難,一定要做,更希望的是加速度去做。從什麼地方做起?從我們心裡頭最愛的、最不容易舍的,從這裡下手。因為最不容易舍的能舍,其它的就容易多了。這是一個好方法。我們在生活當中,哪一樣東西是我們最貪戀、最不能放下的,我們從這一點下手。……

  布施通常把它分做三大類,第一個「財布施」,第二個「法布施」,第三個「無畏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三種布施得這三種果報。

  第二個科目是「持戒」。持戒,不僅限於大小乘戒律。戒律,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生活規範。我們自己一個人獨處,佛法裡面叫小乘戒。「獨處」就是儒家講的慎獨,即使自己一個人,沒有人見到,自己一舉一動都守禮、守規矩,決定不放逸,依然謹慎,這是慎獨,這個屬於小乘戒。「入眾」,就是我們跟大眾在一起,應該要守哪些規矩,這叫大乘戒,所以大乘是跟大眾相處的。在佛門裡面小乘戒叫比丘戒,大乘戒叫菩薩戒。戒律的意義,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守法、守禮。戒律,包含了我們世間的法律、道德、風俗習慣。因此,學佛的人,不僅要遵守佛的教訓,我們在任何一個地區,要遵守這個地區的法令規章、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守法,自然會被這個地方的人所歡迎,為大眾所接納,我們在這裡推行佛教的教育就很容易了。守法也包括在四攝法裡頭。這個是度諸惡,就是我們造作一切的惡業,持戒的人不造惡業了。所以戒律的精神只有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三個科目是「忍辱」。忍辱,實在講就是忍耐。翻經這些大德,忍下面他不用「耐」,換成一個「辱」,這是在中國特殊的環境。中國古人對於「辱」看得很重,「士可殺,不可辱」,殺頭不在乎,侮辱不行,決定不能忍受的。這些翻經大德,看到中國人把「辱」看得這麼重,所以翻成忍辱。辱都可以忍,還有什麼不能忍?那就一切都能忍了。經典上本來的意思,是忍耐。

  忍辱,範圍也很廣,大乘經論把它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人為的加害、侮辱,無論是有意或者是無意,都要能夠忍。第二是自然的災害,舉例而言,夏天酷熱、冬天寒冷,這是自然的變化,我們要能夠忍受。第三是佛法,佛法的修學要很長的時間,要有耐心。佛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方法,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正自己的習氣毛病,這不是一天、兩天能成就的,是要長時間的修學。經上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沒有這個耐心,怎麼能成功?所以對於佛法修學,要有很大的耐心,這是屬於忍辱。忍辱,度瞋恚。經上常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障是障礙,所有一切障礙都來了。所以學佛,忍辱是功夫,我們一定要修學。《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世間的事情,小事要有小忍才能成就,大事要有大的忍耐功夫才能成就,「小不忍則亂大謀」。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要有耐心。

  第四個科目是「精進」。精進是對治懈怠,懈怠是懶惰。懈怠,這也是許多人的通病,一定要懂得對治,如果不懂對治,我們的成就就非常困難。但是對治要講求有效的方法,這是別人幫不上忙的,別人縱然幫助你也是有限的。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民主開放,大家都講自由、講人權,誰也不願意干涉一個人,勸你一次、兩次不聽,第三次以後不會再勸你了。為什麼?勸你,你記恨,反而變成仇人,不會再說你了。在從前,真正督促教導我們的是父母、老師。現在老師也不會督促你,父母也不會督促你,所以這個懈怠是我們今天修學最嚴重的一個大障礙。自己很容易原諒自己,不會原諒別人,這個麻煩就大了。自己一定要想方法,什麼方法讓自己能夠精進不懈怠。

  我自己是過來人,我這個毛病也非常嚴重。老師嚴格的教導,我們有時候還會騙老師,還跟他打馬虎。我在學校念書,騙老師的本事很大。我小時候記憶力很好,所讀的功課我只要看一遍,就能背得下來。因此,在學校不念書了,什麼時候念書?考試前十分鐘,那是我念書的時候。考多少課,我把這個書翻一遍,馬上就應付考試。而且考試還一定及格,我答考試卷子,答完之後自己算一算夠六十分,趕快交卷,第一個交卷,六十分就夠了。我不跟人家爭名次,趕緊出去玩了,玩重要!應付老師、應付家長,我年年升級就好,家裡就沒有事情了,我不會留級,我在學校念書是這個念法的。可是我很喜歡看書,所有的時間在學校圖書館看書。圖書館幾乎大半的書我都瀏覽過,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常識很豐富,我讀的東西太多了。騙老師容易!

  對治懈怠,就想到講經,講經確實能把這個毛病糾正過來。老師一個人好騙,聽眾幾百人在底下,不行,這個不能欺騙。所以初學講經,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準備。我們在台上講一個半小時,自己準備的時間超過三十個小時,那是一點都不敢懈怠,用這個方法學精進。所以有人說我喜歡講經,其實那都搞錯了,我不講經就偷懶,就懈怠、懶惰,用這個方法來把自己這個毛病克服。剛剛開始講經,上台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需要用三十到四十小時的時間去準備。過了一年,預備的時間就減少一半,大概十個小時就差不多。十個小時準備,講一個小時沒有問題。這兩年、三年,講一個半小時,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準備就夠了。講到第十年的時候,我一天的準備至少可以講半個月。十年以候,跟諸位同修說,不要準備了。但是那個經要看一看,怕裡面有生字,如果有生字查查字典,就干這個。所以現在講東西不要準備了。你們有時候打電話找不到我,我都在外面散步去玩去了。一面散步,一面也念佛。所以東西熟透的時候,無論什麼經典都不需要準備。懈怠、懶惰,真的是我們非常嚴重的一個毛病,這個毛病絕對比貪瞋痴那個力量還要強。所以菩薩善根,唯一精進。

  第五個科目是「禪定」。禪定,在此地我們用廣義的說法,那就是心中有主宰,不輕易被外界所動搖,這就是定。譬如,我們在世間必須學習一、兩種技能,用做謀生的工具,我們選擇之後,就能夠定在這個地方,心就專了;能夠專精,你的事業一定出人頭地。因為你精,你專,專裡面就會有智慧;智慧是從「定」當中來的。佛法也是如此,在許多法門當中,我們也要專學一門,這叫「定」。定於一,那就對了。縱然自己能力很強,同時可以修學許多個科目,如果要有大成就還是要專,唯有專精才能夠有偉大的成就。學業、事業、佛法的修學,都要專精。專精就是禪定,我們的意志、精神能夠集中,不至於分散。禪定就是對治散亂的,使我們的精神、意志集中,這是成功的秘訣。

  第六個科目是「般若」,般若是梵語,翻成中文是智慧。般若,不把它翻成智慧,保留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尊重不翻。古來第一個翻經的法師,用音譯然後再加以批註,以後譯經的大德都緣這個例,尊重這個;第二個,怕一般人對這個名詞產生誤會,因為這個地方講的智慧是真智慧,不是我們世間人常講的聰明智慧。世間人這個聰明智慧,佛法里講世智辯聰,世智辯聰不是智能,有這麼一點差別。為什麼?世智辯聰,是從意識裡面生出來的;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從我們的思惟、研究、推論、判斷當中產生的。佛說這是世間人的聰明,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哪裡來的?真智慧是從禪定當中來的;換句話說,是從清凈心裏面生出來的。清凈心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研究,不需要推斷,自然明了。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這叫做智慧。整個佛法所求的,就是求智慧。因為智慧是從定當中來的,定在佛法修學裡面就變成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是佛法修學的樞紐,最重要的一環。

  這六種,是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修學的綱領,也就是依這個為修行的標準。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惡業,以忍辱對治瞋恨,以精進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以般若對治愚痴,所以它叫做六度。度什麼?就是度我們這些毛病。可見得這六大綱領不是度別人,純粹是度自己。貪瞋痴這六種是我們的病根,世尊教我們這六種方法是葯,用這付葯來對治我們的毛病,這叫做真正的修行,功夫用得得力、如法,藥到病除。這六條,大乘經典講得非常多,說得最詳細的是《大智度論》。《華嚴經》裡面也說了很多,單單講布施,就講了將近一百種。財布施有外財、內財,內財就是身體、頭目腦髓,都可以布施的,所以講得非常的詳細。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周止庵居士《心經詮注》,那裡面也搜集不少經論對這一方面的開示,很值得我們初學人做參考的。《金剛經講義》跟《心經詮注》,分量都相當大,初學的人可以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看。對於大小乘的名詞術語解釋得特別詳盡,想深入經藏,那的確幫很大的忙,幫助我們研究佛法。研究佛法首先對於法相名詞要熟悉,要知道得透徹,然後讀一切經典疑惑就少了,自然就會懂得經裡面所說的意思。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普賢德-常隨佛學
凈空法師:道場不需要大,大道場很難成就人
凈空法師:把「看得破,放得下」好好做六年
凈空法師開示系列(什麼叫佛事、開光與富貴學道難)
《太上感應篇》講解十(凈空法師主講)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