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陳氏太極拳內功三調

陳氏太極拳作為一門優秀的內家拳法,「技通於道」。它的內功訓練要從調身、調心、調息這三調入手。調身、調息、調心是內功修鍊中的三大要素。傳統內家功法雖有門派之分,且有萬千之眾,但無一不基此而構成。可見,三調實屬內功修鍊的本質與核心內容。三者作為一種依次制約,互相慘透,融為一體的有機構成,在同步發展和協同運作的前提下,共同發揮作用。

一、陳氏太極拳的調身

陳氏太極拳拳式嚴謹規範,每一拳式內意至深,所以其調形有一套嚴格的身法要求。「打拳原是備身法」,因為陳氏太極拳就是在身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可見身法的重要。它是立身中正的要訣,鬆開全身的藝術。其調身要領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入手。

(一)虛領頂勁

就是下頦內收而讓頭頂虛虛領起,頭頂若有垂線吊著,使百會穴朝天,這樣頸椎就會自然拉長鬆開,氣血便能充盈其間,且使百會、脊柱、會陰成一垂直線,頭頸正直,神貫於頂,提挈全身。

(二)眼神內斂

面部自然放鬆,不悲不喜,鬆開面部的肌肉經絡,使兩眉間印堂穴舒展開來,不使其夾住氣血。眼神內斂,與心意相通而融人拳架動作之中,自然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以使心神不致散亂,有利於形神相守,神氣相注。而形神相守、神氣相注就是陳氏太極拳內功的核心。

(三)舌抵上顎

舌尖輕輕抵住上顎,以溝通陰經和陽經,又叫「搭鵲橋」。如高血壓者可輕抵下齶或齒齦交處。盤架全過程都要如此.這有利於生津。口有津液即以意咽人丹田。

(四)沉肩墜肘

兩肩鬆開,氣往下沉,兩肘尖常有下墜、內合之意,使腕靈活鬆開。這樣肩、肘、腕三關節鬆開放長,經絡貫通,氣血通流其間,且有助於氣沉丹田。一聳肩則氣浮,氣不沉丹田,下盤不穩固。

(五)含胸拔背

含胸是挺胸的反面,兩肘外翻,肩胛有略開之意,並稍稍內含,把胸骨柄與兩乳頭之間的三角地帶放鬆。同時要虛腋寬胸,就是兩腋部不要夾緊,而是自然虛開,腋若容球。這樣便可打開氣門,拉開夾脊(配合拔背),使胸脅部寬舒放鬆。肩關節為肱之樞紐,夾脊為通督之一關,含胸虛腋相配合,兩肩根略有互撐之意,便可使兩肩關節鬆開,兩肩骨與胸椎相連的韌帶也鬆開拉長,氣血就從後背貫通雙臂,上下通開督脈之夾脊關。

拔背,是大椎穴部後撐,向後上略略鼓起,使脊骨伸直, (胸椎12節)節節鬆開,由平時挺胸時的向前彎的淺弓形改變為向後彎的淺弓形,恢復到天然的垂直狀態,即嬰兒態,以利於氣貼於背;力由脊發,以利於通開督脈。同時背部肌肉也必然外張鬆開,使胸寬背闊,胸廓之呼吸肌群舒展開,肺腔擴大,增大了肺活量。要注意,大椎穴向後上領起,但氣要向下沉,不可使兩肩上聳,保持沉肩墜肘。有人擔心含胸拔背容易駝背,這是不必要的。因為隨著拳式、進退、虛實的不斷承接轉換,都會引起全身肌肉張力的重新調整,肌肉會一松一緊地交替轉換。即使是同一塊肌肉同一個關節被拉長鬆開,也會是在十個方位中不斷變換它拉伸的角度,使其得到不同的鍛煉。

(六)辭腰松胯

腰向後綳勁,吐氣,則腰松;臀部略向後坐,似坐非坐,氣略下沉則胯松。這樣腰勁下去了,而兩腿得力。以意將兩胯根微微互撐,兩胯根與相連的腰椎前後互撐,使5節腰椎節節鬆開,把內氣通督的第一關尾閭關打開,使兩胯之間氣血貫通,兩腎命門性腺系統得以滋養。辭腰松胯也有助於氣沉丹田。

(七)圓襠斂臀

圓襠,又叫裹襠,自然彎屈的兩膝著力,有內扣之意,前不過腳尖,不塌襠,兩大腿根撐開,撐圓,與兩膝合住勁,會陰部要虛,以意放鬆。 斂臀,為突臀之反,就是要兩股有力,臀部前送,略提肛,命門繃開綳圓,也就是兩屁股向前斂起,泛起,翻起。這樣前襠才能合住勁,有助於腰勁下去,氣歸丹田,使下盤穩固。否則,不僅前襠合不住,就是上體也都扣合不住,上下扣合不住勁,則足底無力,重心不穩。

(八)尾閭中正

尾閭骨,又叫尾椎骨,脊骨根。尾閭中正,就是要尾閭骨與整個脊柱上下自然垂直,與斂臀相配合,尾閭骨向前托起丹田,小腹有上翻之意;並且與提頂相呼應,頭頂與尾閭骨根互逆相撐,使脊椎節節鬆開,以利於內氣通督,且利於立身中正,周身勁整。正是「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九)分清虛實

兩腿彎曲,始終要虛實分明。身體重心要放在一腿上,則此腿為實,另一腿即為虛。兩腿不斷虛實互換。虛非完全無力,著地實點要有騰挪之意,不使偏浮;實非完全站煞,神氣貫注於實腿,支撐全身,有上領之意,不使偏沉。分清虛實,運動起來才轉動輕靈,重心在兩足上交替變換,利用重心的連續變化協調、渾融周身的虛實、陰陽,求中和而達至靈、至空。

以上幾點要領相輔相成,互相聯繫成一整體,其實質是為了鬆開全身關節、肌肉,使全身關節都有對拔拉長之意,而整體上又開合相連虛凌支撐、協調自然,從而為打通全身經絡、貫通氣血,為氣沉丹田、增強內氣內勁打下基礎。盤架中無論定勢還是在運動過程中,都必須始終保持這些身法原則的正確。身法全面落實之時,就是打陳氏太極拳有成之日。

二、陳氏太極拳的調息

內功調息的方法十分繁雜,包括自然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停閉呼吸,口呼鼻吸,體內呼吸、胎息等等。凡此種種調息之法,儘管各為所用,千差萬別,但基礎訓練階段無一不要求其細、長、勻、弱、深、穩。

何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則在於:急促紊亂和無節少律的呼吸直接刺激大腦神經使之興奮,從而致使身心緊張以至使練功無法進行。事實上,無論是哪個層次的調息,也不管練功人是出於什麼治病、強身健體、技擊、延年益壽等具體目的,但就調息的本質而言,無一不是為了協同調心入靜入定,以利於誘導和發動氣機運行。因為肺通人體百脈,氣路全身遍布。氣通才能氣和,氣和才能心平。可見,基於調身的調息,不僅受制於調身的正確與否,而且還是練功者調心是否如法得當的決定性因素。

習練陳氏太極拳初級階段的呼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呼吸,一種是腹式呼吸。自然呼吸是以拳式為主導,不去過分關注呼吸,以自然舒適的原則使呼吸與拳式動作相配合。腹式呼吸是在呼氣、吸氣的過程中有意識地以腹部的收縮相配合,形成腹部橫膈肌的升降活動,這樣就會擴大或縮小肺部的體積容量。解剖和生理學說明,人的呼吸靠胸肋的開闔和橫膈肌的升降活動來完成,而橫膈肌的升降所促進的呼吸量,遠大於胸肋開闔所得到的呼吸量。所以腹式呼吸能取得更多的新鮮空氣。

空氣是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的特徵,營養物質之所以能化為能量,是依靠氧化才能進行的。所以,人體吸入氧氣充足與否,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水平,特別是人的大腦,如果嚴重缺氧幾分鐘就可以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形和壞死現象,造成對生命的嚴重損害。太極拳的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都要求做到細、勻、深、長,都是有節奏地有規律地呼吸大量的空氣,並且通過緩慢的運動,形成氣息在體內的充分交換,促進生命活力。

腹式呼吸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通過橫膈肌比較大幅度的活動,對胸腹腔的臟器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這些臟腑循環旺盛。橫膈的運動,還加強了血液及淋巴循環,可以使心臟冠狀動脈反射性的擴張氧化與還原作用加強,增加了心肌的影響,為有效地預防各種心臟疾病及動脈硬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調息是陳氏太極拳的一個主要練習內容。太極拳家陳鑫說:「打拳以調養血氣,呼吸順其自然。調息綿綿,操固內守,注意玄關。輕輕運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運行。」呼吸之道,在於自然。綿綿調息,就是不間斷、輕微、深長、均勻。在調息中,也要和意念相結合,注意行拳、調息過程中身體一些特別的感受和反應,就是調息和動作、內氣相呼應,不是孤立、簡單的呼吸。

調息的過程也就是調動人體內各種氣的積極性的過程,運用可以隨時得到調節,補充的後天之氣去滋養,扶植先天之氣,使氣血調和,陰陽既濟,則人體器官自然健旺。太極拳的調息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要打好陳氏太極拳,必需先進行太極拳調息的修練,調好了太極拳的呼吸便可為陳氏太極拳的體用提供浩然之正氣。

三、陳氏太極拳的調心

陳氏太極拳盤架是打通經絡氣血、生髮增強內氣的重要途徑,但它是以修心養神為首要。因此盤架以調形為基礎,以調息為條件,而以調心為關鍵。與靜功不同,盤架動功中的調心有其特殊性。其特點有二。

(一)以意念引導形體的運行

心神為一身之主宰,打拳時「意在先」調控動作,一心專註於落實身法鬆開全身,協調內外。無論是中定還是動轉中,都要求同時落實諸多身法原則。隨時保持全身鬆開,談何容易。因而必須全神貫注,神形不可須臾分離,不能散亂走神。如此意守身內周天遊走而無所不守,以此一念代萬念,就會誘導大腦人靜,又不會出偏,卻和靜功同理,「神返身中氣自回」,「神是性兮氣是命,神不外馳氣自定」,在形神相親、神氣相抱中,和合形、氣、神,凝結精、氣、神,使周身內外更加協調有序。特別是習練純熟後,動作趨於緩慢、均勻、輕靈、從容,雖動猶靜,動靜合一,心神更須內斂,意念更須放淡,就更易進入「恬淡虛無」的心境。

心靜把大腦活動推向一個更高的有序化狀態,加強了大腦、脊髓、神經系統的指揮協調功能,提高了人體的心理穩態水平,即提高了心理適應機能。這樣就易於進一步提高生理穩態水平。心靜則更易求得鬆開全身,不僅能鬆開全身關節,進而放鬆全身肌肉,使全身肌肉似有若無,松不著力,而且還能進而鬆開胸腔,鬆開腹腔。哪兒鬆開,哪兒氣血就通流、充盈。鬆開全身,則全身經絡氣血暢通,正如拳論所說,「氣遍身軀不稍滯」,「腹內松凈氣騰然」。內心靜外體松,周身協調一致,內外相合為一,身心有序協調達致中和。

(二)「在練習太極拳中要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是指意守下丹田。意守:是指練功人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引導意識進入氣功入靜狀態,並且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下丹田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它位於人體中心部位,是人脈、督脈、沖脈三脈經氣運行的起點,十二經脈也都是直接或間接通過丹田而輸入本經,再轉入本臟。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養胎的地方。也是真氣升降的基地。因此我們盤架中以意導形雖要意守全身,但以意守丹田為主,而意守丹田的直接效應即是起火煉內,心腎水火相交,即神氣合一而化生內氣。

至此,陳氏太極拳內功三調的訓練並沒有結束,而是在此前依次調整達到既定水平的基礎上,又以對身形體態的再一次調整,而開始了「更上一層樓」的新一輪三調練功進程。如此循環往複,步步深入,以至無窮。


推薦閱讀:

李德順 | 民主法治:解讀鄧小平的政治文明觀
解讀生肖馬:五行屬火 剛強猛健至極
房市解讀(27):要站在發展商的角度看樓市│脫苦海
《明通賦》解讀(二)
現代醫學對生理節律的解讀

TAG:太極拳 | 解讀 | 太極 | 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