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時秋拍 | 王孫名妓共一舟——石濤《杜甫詩意冊》考
《杜甫詩意冊》為石濤晚年揚州時期的扛鼎之作,畫冊共有八開,全部繪畫江南山水,再配以杜甫詩句。八開山水兼具水墨和設色,分別寫荒山獨樹、野屋白雲、舍影江流、雲氣虛壁、秋水叢深、群山雨溟、柴門老樹、巫峽千山等八種風景,墨瀟洒又嚴瑾,在瀟洒處見氣勢,在極嚴密處見虛靈,是情韻入神的佳作。
《杜甫詩意冊》導賞 主講:蕭平先生
石濤 杜甫詩意冊
紙本冊頁(8開)
?出版:
1.橋本關雪編《石濤》P1-8,日本東京中央美術社,1926年。
2.高邕《泰山殘石樓藏石濤上人山水冊》第三冊,西泠印社,1929年。
3.《南畫大成》第九冊P2270-2272,廣陵書社,1935年。
4.傅申、王妙蓮合編《沙可樂藏畫研究》P247-248,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73年。
5.《歷代名畫大觀·山水冊頁》P220-227,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6.朱良志《傳世石濤款作品真偽考》P442、573-574、592,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著錄:
1.鄭拙廬《石濤研究》P91,人民美術出版社,1961年。
2.喜龍仁《中國古代繪畫選集》第七冊P411,紐約,1973年。
?備註:
1.高邕、吳杏芬、橋本關雪遞藏。高邕(1850-1921),字邕之,號李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寓上海。官江蘇縣丞。工書,好李邕。能以草書作畫,家有泰山殘石樓,以藏石濤、八大山人作品聞名。吳杏芬(1853-1931),名淑娟,晚號杏芬老人,吳子嘉女,適同邑唐昆華,安徽歙縣人。工畫,擅花卉、山水,晚寓滬鬻畫,為滬渚女畫家之耆宿,其畫嘗赴巴拿馬博覽會展示。並得丹麥女王御賞。橋本關雪(1883-1945),日本著名畫家,大正、昭和年間關西畫壇的泰斗,日本關東畫派領袖。自1914年起,曾30多次來到中國,精通中國古文化。與吳昌碩,王一亭等結為至交。
2.黃學圯、高邕、錢瘦鐵題籤。黃學圯,字孺子,號楚橋,江蘇如皋人。工篆刻,融二漢、程遂、浙派等特點於印間,尤得力於如皋派。嘉慶丁已(1797)年編自刻印成《歷朝印史》十卷。
3.橋本關雪題跋。
本幅:38.6×26.7 cm×8
題跋:47×67 cm
估價待詢
流傳情況
根據冊頁上的題跋、題籤,可以知道《杜甫詩意冊》自清中晚期、民國以來相繼為黃學圯、高邕、吳杏芬、橋本關雪遞藏。最遲在嘉慶二十年(1815),此冊為如皋黃學圮所有,黃氏題籤:「清湘老人墨筆。嘉慶二十年秋九月靜嵐重裝,楚橋書籤。」黃學圯,字孺子,號楚橋,江蘇如皋人。工篆刻,融二漢、程遂、浙派等特點於印間,尤得力於「如皋派」。也是賴於黃氏的這一題記,讓我們知道《杜甫詩意冊》在清中期的流傳情況。
高邕、橋本關雪、錢瘦鐵 題籤
光緒十七年(1891),石濤《杜甫詩意冊》為高邕得於上海,高邕工書善畫,尤好藏畫,所藏又以石濤、八大山人作品而聞名,曾將其藏品集為《泰山殘石樓藏畫》影印出版。他是杭州人,主要寓居在上海,高氏題籤「光緒辛卯十二月得於上海,李盦高邕並記。」高邕究竟得自於何人,待考。1921年高邕去世,《杜甫詩意冊》轉到吳杏芬家,到了第二年,日本著名畫家橋本關雪來華游滬,從吳氏手中購入此冊,攜回日本。彼時,中日之間的文人、藝術家交流合作非常頻繁,日本書畫家中,橋本關雪稱得上是對中華文化最熱衷、來往交流最多的一位,他自己甚至說「恨不生在中國為中國人」。他特別崇拜中國古代畫家,不僅自己動筆臨摹,還千方百計收藏古代畫家的作品,並為他們作傳畫像。他特別痴迷於清代畫家中的石濤與八大山人,為他們做了許多的研究。他收藏了石濤的《萬點惡墨圖》、《梅花圖卷》、《山水圖卷》、《杜甫詩意冊》等,並於1923年編寫了《玉堂與石濤上人》,並在1926年出版了《石濤》一書,對於之後傅抱石寫作《石濤上人年譜》啟發益多。
值得一說的是,《杜甫詩意冊》還有錢瘦鐵的題籤:「石濤山水神品畫冊。橋氏白沙村莊珍藏,痩鐵錢厓題。」這應是錢瘦鐵在日本關雪家中所題,1923年,錢瘦鐵在關雪家中住了一年,之後在1924年、1925年都應橋本關雪邀請赴日考察。
橋本關雪 題跋
前面說到,橋本關雪是在1922年夏天購入《杜甫詩意冊》的,對其一跋再跋,第一次題跋稱「意趣清遠,脫盡畫家習癖,絕無一點塵氣。」然後又分別將《揚州畫苑錄》、《畫微續錄》中的石濤小傳抄錄三段,但《揚州畫苑錄》記載有誤,橋本關雪尚不知,石濤只有「原濟」之名,並無「道濟」之名,石濤是「靖江王」之後,並不是「楚藩」之後。當年的七月十四,又賦詩三首題於冊頁之後,第一首說「數枝枯筆灑殘墨,寫入江山寥落秋」,稱得上石濤兩百年後知音。到了1926年橋本關雪撰寫的《石濤》在東京中央美術社正式出版,《杜甫詩意冊》被刊印在全書之首,可見關雪對於此冊的珍視程度,寶物幸遇知己,如此至寶存豈多!
繪畫賞析
明清時期流行以杜詩為題的山水創作,如董其昌、張學曾、程嘉燧、王時敏、王翚、傅山、程邃等都有相關作品存世。石濤也喜歡以唐人詩意為題創作,涉及的詩人有王維、李白、杜甫、張說、盧僎等,這其中對於杜詩又是尤為偏愛,石濤自己提供過一個說法:「偶觀少陵詩,隨意點染八幅,和無聲之韻。」(跋語見廣東省博物館藏本)已知存世的相關作品有《石濤老人杜陵詩意冊》(日本芸草堂,1930年)、《杜甫詩意冊》(見謝稚柳編《石濤畫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年)、《杜甫詩意冊》(日本三彩社,1968年)、《杜甫詩意冊》(廣東省博物館藏,見《石濤書畫全集》下卷,1995年)。
出版著錄資料
有「詩史」之稱的杜甫,以古體、律詩見長,以景喻事,內容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他在詩中多藉以描述江山景色,感懷憂國。杜詩在某些潛在的情緒,觸動了石濤的內心深處,石濤將山川的風、晴、雨、露用墨和色來表現,藉以舒發對古人詩詞的共鳴,以澆胸中之塊壘。內外相唿應之下,畫成此本杜甫詩意冊。
《杜甫詩意冊》為石濤晚年揚州時期的扛鼎之作,兼具水墨和設色。分別寫群山雨溟、山籬白雲、舍影江流、巫峽千山、柴門老樹、秋水野航、荒山獨樹、雲氣虛壁等八種風景,每開均為精心佳構,是石濤冊頁之精品。其中兩開,群山雨溟和山籬白云為水墨淡設色,其餘六開為水墨山水。
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
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群山雨溟,寫「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風浪雨溟溟。」畫中穿著蓑衣的兩三人,在風浪暴雨的江中行舟,水波風起激蕩,風浪中小舟以焦墨繪出,遠處青山巍峨高聳,清麗秀潤。風雨以大筆刷成,筆墨瀟洒又嚴瑾,在瀟洒處見氣勢,在極嚴密處見虛靈,設色則亮麗沖和,是情韻入神的佳作。這樣的繪畫方式對傅抱石的風雨圖有著深刻的影響,石濤說:「畫一而成氤氳,天下之能事畢矣。」「氤氳」,就是指天地之間如煙似霧的混沌氣氛,表現宇宙天地可見、可感而不可形的氣氛。傅抱石堪稱石濤解人,有人說:「今人傅抱石畫瀑布,分不清哪是水哪是霧哪是山,觀眾只感受到壓頂而來的聲響和運動,彷彿山搖地撼。他畫的是天地宇宙這個『一』,畫的是『大象』」,「『象』是可見的氣化了的物質形態。它直指世間萬物乃至宇宙可見、可感而不可形的生命力量。」
山籬野屋隱沒于山間白雲處,柴門老樹臨溪人,荒村舍影漾江流,景緻皆超塵脫俗,均是古代文人夢想中的勝境。細膩簡淡,氣韻俱佳,表現清湘老人心中「家」的夢幻,每一開都有獨居特立的情懷,極力表現一種煢獨嚴凝的氣氛。
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風浪雨溟溟
澗水空山道,柴門老樹邨
《杜甫詩意冊》無論筆墨技法,還是畫中意境,都是石濤精心之作。且書法亦有較高造詣,與畫面相得益彰。包世臣在《藝舟雙楫》「國朝書法」中將其列入「逸品下」,可見讚譽之高。石濤早年學顏真卿,後又改攻漢隸,並於鍾繇、二王功夫最深,兼工諸體。此畫題畫詩隸書用筆從容大度,靈活多變,多有韻致。石濤為圖寫景,題詩其上,詩畫雙絕,自然天成。
畫作斷代
這套《杜甫詩意冊》共鈐蓋了三方印,分別是朱文「零丁老人」(3次)、白文「清湘石濤」(3次)、白文「前有龍眠濟」(2次),由於這三方印出現的頻率都較高,可以藉此推斷出此冊的創作時間段。
鈐印:零丁老人、清湘石濤、前有龍眠濟
「清湘石濤」是石濤的常用印,「清湘」即明代桂林所管轄的全州,表明他的籍貫,代表石濤自我身份的認定,他有諸多相關的別號,如「清湘遺人」、「清湘老人」、「清湘野人」、「清湘陳人」、「清湘道人濟」、「清湘小乘客濟」。這方印有時作為落款印,有時作為押角印。「前有龍眠濟」即「前有龍眠今有濟」之意,這方印使用的時間見於李驎《大滌子傳》的記載。康熙六年(1667),石濤26歲時繪《十六尊者像卷後》,梅清見之讚譽有加,稱為可匹敵李公麟,並以「前有龍眠」印相贈。石濤據此又另刻一方「前有龍眠濟」,從青年的宣城時期到晚年的揚州時期一直使用,屬於石濤使用時間最長的印章之一。
相較於以上二印的持續使用,「零丁老人」一印出現的時間較晚,如作於1697年的《山水冊十二開》(四川省博物館藏)、約作於1701年的《黃硯旅詩意冊》(香港至樂樓藏)以及作於1705年的《梅竹圖》(上海博物館藏)、《淮揚潔秋圖》(南京博物院藏)等,這個時間段正是石濤南下定居揚州之後。朱良志教授在《<杜甫詩意圖>研究》中也考證為「從用印和筆墨情況來看,當是石濤南還之後的作品,成於大滌堂建成之前,與其客居白沙翠竹江村時(1695-1696)所作風格相近。」另外,吳湖帆考證石濤是在康熙四十年(1701)前後開始署名「清湘遺人大滌子若極大本堂」,並有朱文「零丁老人」一印;石川淳等編《文人畫粹編8·石濤》將此印最早出現的時間定在1702年,這兩種說法都不正確。
推薦閱讀:
※北京城裡這兩大招牌肉餅,滿滿的衚衕味兒!(上集)
※2018年初北京冬天幾乎沒有下雪的原因是什麼?
※《首都經濟報道》市政協召開首場新聞發布會: 為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建言獻策
※如何看待燕郊房價一個月下跌14% 炒房客甩貨出逃?
※北京五道口的「宇宙的中心」這一稱號有什麼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