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12例

【關鍵詞】 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婦科常見多發病,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而引起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盆腔包塊等一系列癥狀的疾病。尤其是內膜異位症痛經,呈漸進性加劇,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筆者從2003年8月~2007年8月,運用中醫辨證,採用中藥治療,少腹逐瘀湯加味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共12例,均已婚,年齡23~42歲,病程2~7年,輕度痛經6例,中度痛經4例,重度痛經2例。

1.2 診斷標準 子宮內膜異位症診斷標準:(1)漸進性痛經;(2)經期少腹、腰骶不適,進行性加劇;(3)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進行性加重;(4)後穹隆子宮骶骨韌帶或子宮峽部觸到痛性結節;(5)月經前後附件包塊大小有明顯變化;(6)附件粘連包塊伴包膜結節感,輸卵管通暢。凡有以上(1)~(3)項中1項和(4)~(6)項中1項即可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

1.3 痛經程度評分標準 月經期及前後小腹疼痛計5分,腹痛難忍計1分,腹痛明顯計0.5分,坐卧不安計1分,休克計2分,面色蒼白計0.5分,冷汗淋漓計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暫緩解計0.5分,伴腰骶疼痛計0.5分,伴噁心、嘔吐計0.5分,伴肛門墜脹計0.5分,伴大便次數增多計0.5分,疼痛在1天內計0.5分,疼痛每增加1天,均增加0.5分。重度痛經積分在14分以上,中度痛經積分在8~13分,輕度痛經積分在8分以下。

2 中醫辨證

氣滯血瘀型: 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脅乳房作脹,經量少,經行不暢血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暫減,胸悶不舒,舌質紫暗,有瘀點,脈弦。

3 治療方法

理氣化瘀止痛。方葯: 膈下逐瘀湯加味,當歸15g, 川芎12g, 赤芍12g,桃仁12g, 紅花12g, 枳殼10g, 延胡索10g, 五靈脂12g, 丹參12g, 烏葯10g, 香附8g, 甘草6g, 經期附件有包塊者加三棱10g, 莪術10g。每日1劑水煎服,日3~4服。經期前2日開始服藥,每月10劑連續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重度痛經患者可配合西藥對症治療,解痙、止痛,阿托品0.5mg肌注,可待因60mg口服。

4 結果

4.1 療效標準 痊癒:治療後經期腹痛及其他癥狀消失,連續3個月經周期未見複發。顯效:治療後腹痛明顯減輕,其他癥狀消失,不服止痛藥能堅持工作。有效:治療後腹痛減輕,其餘癥狀好轉,服止痛藥能堅持工作。無效:治療後腹痛及癥狀無改善。

4.2 治療結果 痊癒3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3.3%。

5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較高,且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子宮內膜異位痛經的西醫病理是異位的內膜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發生周期性出血。因血不循經,不能正常排出體外,蓄積於下焦,中醫稱為「離經之血」即瘀血。大多數患者主要體征為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中醫認為瘀血阻滯下焦,致氣機不通,「不通則痛」則發為痛經,可見瘀血是產生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癥狀和體征的關鍵,沖任包脈因瘀血而功能失調,經絡阻滯,沖任氣血不通,故見痛經。瘀血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的本質。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瘀影響氣機的運行,導致氣滯血瘀,經脈氣血運行受阻,不通則痛,在此學術思想的指導下,治療以活血化瘀消癥瘕、理氣止痛而立論,方葯膈下逐瘀湯加減(醫林改錯),方中以枳殼、烏葯、香附理氣調肝,當歸養血和血,有祛瘀血不忘扶正之意,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丹參活血行瘀,延胡索、五靈脂化瘀止痛,三棱、莪術破血行氣,化瘀消癥瘕,甘草緩急調和諸葯,全方使下焦瘀血消散,瘀去熱清,氣暢痛止。中藥通腑調氣,化瘀活血,使下焦氣血運暢,痛經諸症得以改善。充分顯示了中藥標本兼治的功效,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本文來自網路,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不代表本網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痛經!原來是子宮腺肌症的前兆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
子宮肌瘤,要不要切除?
5大因素讓子宮內的胎兒更聰明,更健康
3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TAG:子宮 | 治療 | 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