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七位共產黨員(圖)

世界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七位共產黨員(圖)

(2012-10-12 16:01:31)

蘇共黨員肖洛霍夫: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05年出生於維約申斯克區頓河流域,蘇聯作家。連任多屆蘇共中央委員,當過蘇聯作家協會書記,兩次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勳章。本博秦全耀記憶猶深,因其曾當過蘇修文化部長,文革時遭中國批判。1922年,前往莫斯科,加入「青年近衛軍」,隔年與一位哥薩克的女教師瑪麗姬·格羅斯拉夫斯卡婭結婚。並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胎記》。1924年他回到頓河開始創作,1928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蘇聯《十月》雜誌上發表就聲譽鵲起,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在德國銷售量甚至超過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年輕的肖洛霍夫躍升世界級作家。1937年至1938年之間多次致信斯大林,幾乎遭受迫害。40年代以後與權勢媾合,對「持不同政見」作家報持不友善態度。1956年除夕和1957年元旦,在《真理報》連載《一個人的遭遇》。1965年以《靜靜的頓河》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另一部長篇《新墾地》是《靜靜的頓河》的續作。獲諾貝爾獎後,一些持反對立場者忍不住發難,包括索爾仁尼琴在內的文壇重量級人士,直指「靜靜的頓河」真正作者是當年客死異鄉的被俘白衛軍官,也就是哥薩克作家費多爾·科留科夫,肖洛霍夫偷了他的手稿。否則何以肖洛霍夫能對陌生的頓河流域哥薩克與戰爭有生動描寫,年僅23歲的作家,一沒受過教育,二沒生長背景,要完成這部巨作實在不可能。對此,肖洛霍夫一直未發表意見,晚年過得非常不平靜,這個問題至他過世後仍是謎團。自《靜靜的頓河》後他確實未寫出任何一部有分量的作品。肖洛霍夫另一個令人詬病的地方,是他為戰後蘇聯文藝界的高壓政策辯護,並對索爾仁尼琴為首的自由派作家進行批判。

智利共產黨員聶魯達: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71年10月2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授予聶魯達諾貝爾文學獎金,「因為他的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和夢想。」

聶魯達出生於智利中部的小鎮帕拉爾,父親是一位鐵路工人,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聶魯達出生不久,他的母親因嚴重的肺結核去世,兩歲時聶魯達隨父親搬遷至特穆科城,在那裡,他的父親與一位女士結婚。聶魯達很愛他的繼母,在他以後的詩作中有很多篇幅是獻給這位母親的。聶魯達10歲時就開始寫作詩歌,1916年他遇到其生命中第一位啟蒙老師,智利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加夫列拉在聶魯達的文學創作上給了他很多鼓勵,1971年,當聶魯達獲諾貝爾文學獎時,他表示這個獎應該屬於加夫列拉。13歲時,聶魯達在《明日》雜誌上刊登了其第一篇文章。1920年,聶魯達開始在塞爾瓦奧斯塔爾雜誌上刊登短文和詩,為了避免引起父親的不滿,他以自己仰慕的捷克詩人揚·聶魯達的姓氏為自己取了筆名「聶魯達」。4年後,聶魯達憑藉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1942年,聶魯達寫長詩讚揚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的戰鬥,同年,他加入共產黨。1953年,聶魯達獲斯大林獎,當時的蘇聯文壇形勢緊張,政府在思想上實行獨裁,《日瓦戈醫生》的作者帕斯捷爾納克被打上反動的標誌驅逐。聶魯達在他1958年的選集《放縱》中反思了他的馬克思主義理想。1957年,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訪問期間被捕。此後,聶魯達開始旅行,他去了古巴和美國,1970年當薩爾瓦多·阿連德當選總統後,聶魯達被任命為智利駐法國的大使。1973 年9月23日,因為白血病,聶魯達逝世。他逝世前不久,智利發生政變,阿連德死於政變,聶魯達在智利的兩處住所被洗劫一空。

葡萄牙共產黨員若澤-薩拉馬戈: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葡萄牙文壇巨匠,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獲獎作品:《盲目》,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極富想像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我們得以反覆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2010年6月18日12點半,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葡萄牙著名作家若澤·薩拉馬戈帶著他未完成的「伊比利亞聯合體夢想」,在他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蘭薩羅特島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我是個受荷爾蒙驅動的共產黨員,」若澤·薩拉馬戈聲音微弱,氣若遊絲,但目光如炬,語氣堅定,「我體內有荷爾蒙,讓我長鬍子和別的東西,也讓我成為共產黨員。改變?憑啥!我會覺得羞恥,我不想變成別的什麼。」 

2009年,這位入黨42年的葡萄牙大作家還在不斷發文攻擊布希、布萊爾和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因為後者控制的出版社拒絕出版他的blog文選。老先生認為,雖然今日技術進步,道德卻比過去更為淪喪。並不忘抨擊英國議員用公款買狗糧。「真不害臊。」他說。 

 

中國共產黨員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作協副主席。1985年起,莫言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創作出了一批帶有先鋒色彩的獨特作品,以大膽新奇的寫作風格著稱。2011年8 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55年,莫言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河崖鎮大欄鄉。在短篇小說《白狗鞦韆架》里他把家鄉虛構為高密東北鄉,並且此處成為他很多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地。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後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莫言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1997年,莫言以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奪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獎」,獲得高達十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同年脫離軍界,轉至地方報社《檢察日報》工作,並為報社的影視部撰寫連續劇劇本。2005年,莫言接受香港公開大學授予的榮譽文學博士時曾透露,自己年幼時曾經受到一位被劃為右派回鄉勞動的中文系大學生影響,憧憬有一天也能寫出一部作品,過上「腐敗作家一天吃三頓餃子的生活」。他還說:「如果因為我敢於說實話而授予我榮譽文學博士,那麼我覺得自己當之無愧。」。「莫言」是他開始創作時所起的筆名,卻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放炮」說真話,告誡要少說話。莫言的文學作品,題材敏感、反思尖銳、風格獨特、語言犀利、想像狂放、敘事磅礴。其作品出版後常常引發廣泛的爭議。

波蘭共產黨員希姆博爾斯卡: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獲獎理由:在詩歌藝術中精妙的反諷,挖掘出人類一點一滴的現實生活背後的歷史更迭與生物演化的深意。1952 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我們為什麼活著》,並於同年被吸收為波蘭作家協會會員。

身 為女性詩人,希姆博爾斯卡鮮少以女性問題為題材,但她不時在詩作中流露對女性自覺的關心。在《一個女人的畫像》,辛波絲卡為讀者描繪出一個為愛改變自我、為愛無條件奉獻、因愛而堅強的女人。愛的枷鎖或許讓她像「斷了一隻翅膀的麻雀」,但愛的信念賜予她夢想的羽翼,讓她能扛起生命的重擔。這樣的女性特質和女性主義者所鼓吹的掙脫父權宰制、尋求解放的精神有著極大的衝突,但辛波絲卡只是節制、客觀地敘事,語調似乎肯定、嘲諷兼而有之。她提供給讀者的只是問題的選項,而非答案。對希姆博爾斯卡而言,性別並不重要;個人如何在生命中為自己定位才是她所關心的。

1953年,她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併當上了《文學生活》周刊的編委,並主持該刊的詩歌部達20多年之久。1963年,她獲得了波蘭文化部頒發的國家文學二等獎。

奧地利共產黨員耶利內克: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耶利納克於1946年出生於奧地利小鎮穆爾祖什拉克。她於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隨後她參加了70年代在歐洲爆發的學生運動,並出版了她的諷刺小說《我們都是誘騙物,寶貝。》,她還於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時光》、1998年出版了自傳體小說《鋼琴教師》,該小說後被拍成電影並獲2001年戛納電影節多項大獎。耶利內克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用德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馬塞爾·萊希一拉尼斯基的話說:「耶利內克始終都是一個社會批評作家……她的極端性和她的堅定性不可低估。」而這一點也適用於她的戲劇作品。作為女權主義者和加入過奧地利共產黨的作家,耶利內克批判的矛頭不僅指向西方資本主義消費社會,指向性暴力和男性話語霸權,指向人類對大自然肆無忌憚的掠奪,更指向奧地利的新納粹勢力。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公告中說,授予耶利內克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她小說和劇本中表現出的音樂動感,和她用超凡的語言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以及它們使人屈服的奇異力量。」

英國共產黨員萊辛: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獲得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此時,她已是88歲高齡。瑞典文學院在頒獎公告中說,多麗絲·萊辛「用懷疑、熱情和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萊辛曾是英國共產黨黨員,但後來退黨。二戰中,萊辛認識了一批左派鬥士,受他們的影響,她愈來愈同情被壓迫的人們,痛恨社會的不公正,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並成為了一個共產黨員。她曾經的愛人是德國人,一個德國共產黨黨員。萊辛是一位多產作家,除了小說以外,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等其他體裁的作品。她的許多作品都取材於在非洲的親身經歷,以獨特的自傳體風格著稱。作品題材涵蓋了種族矛盾、兩性關係、美蘇冷戰、原子戰爭、環境污染、科學危機和青年暴力等問題。
推薦閱讀:

「我就是因為那麼件小事死心的」 | 60個得不到、放不下、已失去的故事和一個調查
可以獲得一官半職的八字
鄭育能:如何獲得命好又會讀書的小寶寶
想對愛情重新獲得希望,要和未婚人戀愛一場..
非法獲得的口供有利於被告人,能採信嗎

TAG:文學 | 世界 | 諾貝爾文學獎 | 獲得 | 黨員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