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裁員近3萬,哪些人鐵飯碗不保?
原標題:五大行裁員近3萬,哪些人鐵飯碗不保?
截止3月底,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五家國有銀行都披露了2017年年報。根據年報披露的信息,整個2017年,國有五大行員工數量共減少了2.7萬人。今年銀行裁員還會繼續。所以,銀行部分基層員工,尤其是櫃員,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了。
實際上,雖然五大行總體在裁員,但不同的銀行情況也各不相同。建設銀行的員工數量減幅最大,減少了9861人;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員工也分別減少了8701人和9391人。但同時,中國銀行比較特殊,員工卻反而增加了2233人。這是因為,該行職員總數在下降,但科技人員、專業性強的崗位人數在增加。
從工、農、建、交這幾大行裁減人員的情況看,主要是兩類人裁減的比較多。一是櫃員人數。例如,農業銀行的櫃員人數減少了9189人,而農行全年的減員人數為9391人。可見,農行的減員主要是櫃員。
另一個是銀行的老員工,對於年輕員工來說尚有改變可能。比如,從櫃員轉行到風險管理部、國際業務部、資產管理部等,但老員工因技術比較單一,且轉型比較困難,就會面臨離職或辭退的問題。農行有六成的員工年齡超過41歲,建行有半數員工年齡超過了41歲。
當然,基層銀行職工對此也頗有微詞,他們表示自己的能力並不能在櫃檯業務中得到提升,對未來前途十分迷茫,不僅是職位很難上升,個人能力也難以得到提高。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每天生活得就像一台機器,嚴格按照程序執行每一步。如果再做一段時間櫃檯,恐怕出來後什麼工作都不會幹了。
但現在的情況是,一邊是各大銀行大刀闊斧的裁轍基層員工,對各類崗位人數進行結構性調整。而另一邊又是基層員工因忍受不了枯燥重複的工作、薪水不高,再加上沒有升職空間,而紛紛選擇跳槽。那麼,銀行在近年來,為何要進行大裁員呢?
首先,銀行業務智能化浪潮襲來,迫使銀行不得不開始變革。就在稍早之前,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在業績報告發布會上就透露,將會在科技人才方面將會有大動作,會向社會招聘一批科技人才。未來3-5年要發展為數字化銀行,金融科技人才將佔到10%。
在銀行越來越智能的趨勢下,基層員工就顯得有些人滿為患了。如今智能櫃檯機已經取代了很多如辦卡、轉賬、開網路銀行等原本櫃員的工作,在相同的業務量下,一般1.5台智能櫃員機就可以取代一個網點櫃員。
另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銀行的智能櫃檯數量增長了6317%;建設銀行的智能機器人服務佔比達到99.26%;工商銀行的年報中有23次提到「智能」二字。當機器全面替代人工時,那麼銀行大裁員將不可避免。
再者,銀行的物理網點近年來也快速減少,已不需要大量員工了。一方面,銀行要進行轉型,就是由原來的主要依賴於存貸差業務,轉向新的業務增長點,為了節省過高的成本支出,銀行必然會收縮物理網點,減少員工人數,這樣才能輕裝前行。
另一方面,各銀行現在都在手機上有APP,用戶辦的很多業務已不需要再去附近的物理網點辦理,只要輕鬆幾下就能辦妥查詢、轉賬功能。特別是第三方平台移動支付替代了小額現金支付。
最後,國有銀行與其他國有企業一樣,由於歷史原因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機構雍腫、人浮於世的問題。甚至於一條大街上就有同樣的好幾家同類的銀行存在。
而現如今,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很多業務手機銀行輕鬆搞定。所以,各大銀行都希望精簡人員、提高效率、加快業務轉型的步伐。所以,對於一些年齡偏大,技能單一的職工進行了裁轍。
實際上,對於年輕的銀行櫃員來說,自我提升,就是很好的應對措施。未來無法被人工智慧或者互聯網金融取代的崗位會變得更有價值,包括高級分析師、高級審查經理、高級TI人員。而對於年齡偏大的職工來說,要麼轉行做營銷人員,雖然壓力大,但被替代性很小。要麼可以考慮跳出銀行圈子,轉型做企業會計、財務。
2017年五大銀行大裁員,這是時代的進步,銀行已不需要這麼多基層銀行職工,而同樣時代又催逼銀行要擁有更多各類高素質金融人才。這對於銀行業說意味著業務結構轉型。對於普通銀行職工來說,要麼轉到其他工作崗位,要麼退出銀行圈子。因為這是時代轉型的必然趨勢,只有順應趨勢才能更好的生存。
責任編輯:劉愛迪
推薦閱讀:
※如果你換了好幾家公司都倒閉了,那該怎麼辦?
※業內頻現裁員風波,互聯網泡沫要破了?
※沃爾瑪稱縮減採購並非裁員而是優化 被指「亂投醫」
※好公司,為什麼裁員?
※裁員:大明王朝走向滅亡的導火索
TAG:裁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