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巽》: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看《周易》卦爻原始納甲

《巽》: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看《周易》卦爻原始納甲[第1版本]

一.《巽》卦前傳

《周易·巽》卦九五爻爻辭有「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周易·蠱》卦卦辭有「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我們證實《周易》是什麼的方法是用《周易》爻辭本身證實《周易》是什麼。同樣,我們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來認識《周易》創設之初卦爻是怎樣納甲的。

1-1.古人的解釋

我們先來看古人對《蠱》卦「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解釋:「蠱者,事也。有事營為,則大得亨通。有為之時,利在拯難,故『利涉大川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者,甲者創製之令,既在有為之時,不可因依舊令。今用創製之令以治於人,人若犯者,未可即加刑罰,以民未習,故先此宣令之前三日,殷勤而語之,又如此宣令之後三日,更丁寧而語之,其人不從,乃加刑罰也。其褚氏、何氏、周氏等並同鄭義,以為『甲』者造作新令之日,甲前三日,取改過自新,故用辛也。甲後三日,取丁寧之義,故用丁也。今案輔嗣《注》,『甲者,創製之令』,不雲創製之日。」

「……又《巽卦》九五『先庚三日,後庚三日』,輔嗣《注》:『甲命令謂之庚』。又云:『甲、庚皆甲命之謂』。則輔嗣不以甲為創製之日,而諸儒不顧輔嗣《注》旨,妄作異端,非也。」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者,釋『先甲三日,後甲三日』之義也。民之犯令,告之巳終,更復從始,告之殷勤不巳,若天之行,四時既終,更復從春為始,象天之行,故云『天行也』。『蠱者有事待能之時』者,物既蠱壞,須有事營為,所作之事,非賢能不可。故《經》雲『乾父之蠱』,乾則能也。『甲者創製之令』者。甲為十日之首,創造之令為在後諸令之首,故以創造之令謂之為甲。故漢時謂令之重者謂之『甲令』,則此義也。『創製不可責之以舊』者,以人有犯令而致罪者,不可責之舊法,有犯則刑。故須先後三日,殷勤語之,使曉知新令,而後乃誅,誅謂兼通責讓之罪,非專謂誅殺也。『終則有始,天行也』者,易出震,消息歷乾坤象。乾為始,坤為終,故『終則有始』。乾為天。震為行,故『天行』也。」

1-2.納甲之說

納甲之說,有納甲歌訣:乾納甲子外壬午。坤納乙未外癸丑。震納庚子外庚午。巽納辛丑外辛未。坎納戊寅外戊申。離納己卯外己酉。艮納丙辰外丙戌。兌納丁巳外丁亥。

這是傳統六爻卦納甲使用的口訣。

1-3.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認識《周易》自身中已經存在的64卦卦爻的納甲方法

《周易·巽》卦九五爻爻辭「先庚三日,後庚三日」,是說《巽》卦第五爻這一天的天干為丁日。冬天到了,大雁要飛到南方去避開北方冬天的寒冷,作為一個雁群,並不是同一天全部飛往南方去的,同一個雁群飛往南方,其起飛的日子有先有後,其起飛的日子是以庚日為界,第一批先起飛的大雁是在庚日之前三天即丁日起飛,最後一批起飛的大雁是在庚日後三天即癸日起飛。「先庚三日,後庚三日」,明明是《巽》卦第五爻的爻辭,為什麼說《巽》卦第五爻這一天的天干為丁日而不是庚日?這應該只是一個常識問題,如果是已經到了庚日這一天,宣布說第一批出發的大雁要三天前出發,那就已經耽誤過時日了,只有在丁日才可以宣布「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出發日子。因此,《巽》卦第五爻的天干時間為丁日,而不會是庚日。

大雁出發起飛的日子有先有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也有先有後,這就是《蠱》卦卦辭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即第一批到達目的地的大雁是在甲日之前三日即辛日,最後一批到達目的地的大雁是在甲日之後的三日即丁日。

從第一批大雁出發時間的「先庚三日」的丁日,到達目的地的最後一批大雁的時間的「後甲三日」的丁日,全部一個大雁族群從北方出發飛往南方目的地所需要的時日是11天。在巽宮橫排八卦中,《巽》卦之後有《井》卦,這是大雁南飛途中落下來休息的一個卦,然後《蠱》卦,是講雁陣飛越最後的一座高山時由父雁帶領一股體力好的雁陣直接飛越高山,母雁帶領一股體質差的雁陣順著平緩河谷繞道到達目的地,是說經過《井》卦、《蠱》卦之後,才是雁陣最終要到達的目的地。再考慮《復》卦中講的「七日來複」,是說當年的新雁在訓練飛翔時,最後一項訓練項目是要單獨飛出去來回7天的遠程飛翔,這樣,加上在《井》卦之地的休息停留時間,我們推算的全部一個大雁族群從北方出發飛往南方目的地所需要的時日是11天就應該是符合實際,《蠱》卦卦辭中的「後甲三日」的丁日就應該落實到《蠱》卦第四爻,即《蠱》卦外卦初爻上。依此我們可以排出《巽》《井》《蠱》三卦各爻爻位上是什麼天干:

巽:乙丙丁。井:戊己庚、辛壬癸。蠱:甲乙丙、丁戊己。

方法是純卦按三爻算,一爻為一天。《巽》卦初爻天干為乙,二爻天干為丙,三爻天干為丁。重卦按六爻算,一爻為一天。《井》卦初爻為戊,二爻為己,三爻為庚,四爻為辛,五爻為壬,上爻為癸。《蠱》卦初爻為甲,二爻為乙,三爻為丙,四爻為丁、五爻為戊,上爻為己。依此,我們可以推出《周易》六十四卦每一爻爻位上的天干:

1、乾宮八卦

泰: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 大畜:甲乙丙、丁戊己。(甲己合)需:戊己庚、辛壬癸。(戊癸合) 小畜:壬癸甲、乙丙丁。(丁壬合) 大壯: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 大有: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夬:甲乙丙、丁戊己。(甲己合) 乾:辛壬癸。

2、兌宮八卦

臨:乙丙丁、戊己庚。(乙庚合)損:己庚辛、壬癸甲。(甲己合)節:癸甲乙、丙丁戊。(戊癸合) 中孚:丁戊己、庚辛壬。(丁壬合) 歸妹:辛壬癸、甲乙丙。(丙辛合)睽:乙丙丁、戊己庚。(乙庚合) 兌:壬癸甲。履: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

3、離宮八卦 明夷: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賁:甲乙丙、丁戊己。(甲己合) 既濟:戊己庚、辛壬癸。(戊癸合) 家人:壬癸甲、乙丙丁。(丁壬合)豐: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 離:癸甲乙。革:丁戊己、庚辛壬。(丁壬合) 同人:辛壬癸、甲乙丙。(丙辛合)

4、震宮八卦

復:乙丙丁、戊己庚。(乙庚合)頤:己庚辛、壬癸甲。(甲己合)屯:癸甲乙、丙丁戊。(戊癸合)益:丁戊己、庚辛壬。(丁壬合) 震:甲乙丙。 噬嗑:戊己庚、辛壬癸。(戊癸合)隨:壬癸甲、乙丙丁。(丁壬合) 無妄: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

5、巽宮八卦

升: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蠱:甲乙丙、丁戊己。(甲己合)井:戊己庚、辛壬癸。(戊癸合) 巽:乙丙丁。恆:己庚辛、壬癸甲。(甲己合)鼎:癸甲乙、丙丁戊。(丙辛合) 大過:丁戊己、庚辛壬。(丁壬合)姤:辛壬癸、甲乙丙。(丙辛合)

6、坎宮八卦師:乙丙丁、戊己庚。(乙庚合)蒙:己庚辛、壬癸甲。(甲己合) 坎:丙丁戊。渙: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解:甲乙丙、丁戊己。(甲己合) 未濟:戊己庚、辛壬癸。(戊癸合)困:壬癸甲、乙丙丁。(丁壬合)訟: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 7、艮宮八卦

謙: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 艮:丁戊己。蹇:辛壬癸、甲乙丙。(丙辛合)漸:乙丙丁、戊己庚。(乙庚合) 小過:己庚辛、壬癸甲。(甲己合)旅:癸甲乙、丙丁戊。(戊癸合)咸:丁戊己、庚辛壬。(丁壬合)遁:辛壬癸、甲乙丙。(丙辛合) 8、坤宮八卦

坤:戊己庚。剝:壬癸甲、乙丙丁。(丁壬合)比: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觀:庚辛壬、癸甲乙。(乙庚合)豫:甲乙丙、丁戊己。(甲己合)晉:戊己庚、辛壬癸。(戊癸合)萃:壬癸甲、乙丙丁。(丁壬合)否:丙丁戊、己庚辛。(丙辛合)

由此我們應當認識到,天乾的誕生和應用是與《周易》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創立是同時形成的,二者本來就是一體的。並且是在《周易》創立之初,其天乾的應用,在每一卦初爻的天干與上爻的天乾的關係上,就體現為「合」的關係。

將文字格式繪製為圖標格式如下:

首先要認識到這不是一幅獨立的干支圖,是《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方圖中64卦的每一卦每一爻所配干支,是《巽: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看<周易>卦爻的原始納甲》一文中講到的內容,並且講得很清楚,只是當時是文字格式的,沒有繪製成圖表形式。當時也是作者懶散了一下,以為我們的學員們應該會想到,會有人繪製出圖表格式或直接補入到《先天六十卦方圓圖》的方圖中去。沒想到的是我們的學員們比作者還要懶散,沒有人來做一做這件事情。

這個《先天納甲圖》的稱名,在《巽:從『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看<周易>卦爻的原始納甲》一文中稱作「原始納甲」。稱「先天納甲」,這樣的命名完全可以區分漢代京房的納甲以及其他納甲。邵雍好像沒有做出自己的納甲,他沿用他以前舊的納甲方法,也因此我們的納甲方法才得以有機會稱作「先天」。

傳統干支知識中十個天乾的知識相對於十二地支的各種關係要簡單得多。十天干基本上就是相生、相剋、相衝三種關係。《先天納甲圖》繪製成圖片形式後,我們知道了十天干知識不僅僅是傳統所講的那樣直觀、簡單,它原來存在著極其複雜的組合,《先天納甲圖》圖片形式,顯得很不錯,有靈氣,顯得很神奇、神秘,甚至玄幻,這些都從它自身的規律性上顯示出來。幾乎可以顯示出這不是人的智力可以完成的,是天然形成的。如果真的是大雁的雁隊、雁陣,棲息或遷徙時一種陣勢、布局或別的,我們真的要敬佩那些偉大的生靈,感嘆「天生神物,聖人則之」!

研究發現是複雜的,付出很多心血,應用往往很簡單。

在應用上,我們先要轉變一個習慣性觀念:習慣上認為的「陰陽——五行——十天干」這樣一種知識順序。這種觀念認為世界上先有陰陽,然後是構成世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然後金木水火土分陰分陽,然後才有十天干。這樣講,被後人認作是原始人類的世界觀、宇宙觀,認作是原始人類對宇宙的原始認知,這種知識被載入典籍,看起來冠冕堂皇,很容易被後世接受,也早已經被後世接受,但這可能完全是錯誤的,是極其嚴重、極其普遍的在常識意義層面上發生的錯誤。使得「五行」、「干支」等本來屬於《周易》的基本概念很輕易地就遠遠脫離了《周易》本身。

實際上可能是首先有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然後兩兩相合: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注意由甲己合土到戊癸合火,正好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回頭生土的循環相生關係。正確的定義應該是,所謂五行,是由十個天干兩兩相合而來。

由此我們要記住的是,傳統認為是先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再各分陰陽,然後分配到十個天幹上。《先天納甲圖》告訴我們的是:先有十天干,五行是由十個天干兩兩相合而來。

比如,傳統金分陰陽: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居西方。木分陰陽:甲為陽木,乙為陰木,居東方。水分陰陽: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居北方。火分陰陽: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居南方。土分陰陽: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居中央。這些知識,是漢代以後人們註解《尚書·洪範》中箕子所講五行時一步一步添加上去形成的所謂的知識。

如果稍微地細作分別,就應該知道這裡是有大的歧義。即十天干相合得出的五行與五行分陰陽後的五行,完全不一致。歷史上,幾乎有典籍記載以來,只有用五行分陰陽後的五行,少有人用十天干相合得出的五行。

要注意的是,我們使用的,是十天干相合得出的五行——這一點很重要!就是說,傳統所說的甲,不再是木的性質,而是土的性質。傳統所說的乙,不再是乙木的性質,而是乙金的性質……其他相類。

甲己合土,甲為陽土,己為陰土。乙庚合金,乙為陰金,庚為陽金。丙辛合水,丙為陽水,辛為陰水。丁壬合木,丁為陰木,壬為陽木。戊癸合火,戊為陽火,癸為陰火。

對照傳統,這些地方,在應用上是比較大的改動。但一定要改,必須的。對照《先天納甲圖》,圖中顯示的五行及其陰陽屬性,只有十天干相合形成的五行屬性。這可能才是《周易》自身中所有的,是本源性的。我們知道伏羲女媧創立《周易》在於對鴻雁雁群生存規律與習性的發現,《先天六十四卦方圖》可能就是源於雁群的徙居「布陣」規律。在《先天納甲圖》中,我們才可以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周易》文化中的「三才」概念:即每一個三爻卦配五行中的「三行」稱之為「三才」。

三爻卦《乾》卦配辛、壬、癸,乾自辛起,我們講過辛是雁尾,雁翎,是權力的象徵,因此《乾》自辛起,可能不會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由《乾》自辛起,依次是辛、壬、癸、甲、乙、丙、丁、戊。三爻卦《坤》卦三才為戊、己、庚,由庚接續三爻卦《乾》卦辛。

每一個六爻卦都是一個五行組合。每一個六爻卦的初爻與上爻,必定是相合的一對天干,這一對相合的天干屬於同一個五行,儘管有陰陽不同,但絕對屬於同一個五行。其他四個爻位上,則很有規律的是其他四行。就是說每一個六爻卦都是有五行所組成。

沒有三才就沒有五行。這是《周易》文化中三才與五行的關係。正因為每一個三爻卦由三才組成,這可能才是每一個六爻卦都有五行的保證,這可能才保證了每一個六爻卦都是五行的組合,否則可能就形不成或調節不成《先天納甲圖》這種格局或陣勢。

《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方圖豎排八宮每一宮上每一卦初爻、上爻天干五行屬性相同,遇三爻卦則變。上下相鄰的兩卦五行屬性相同,陰陽互換,可能是大雁在棲息之時每兩對為一組,雌雄換位。每一個六爻卦初爻納甲與上爻納甲總是相合得兩個天干,這是一對父母。內四爻為他們所生育的的子女。

《先天納甲圖》還有什麼規律,還有多少規律,期待我們的學員們繼續去挖掘、去發現。

用法:

我們在確定一個人的命卦是什麼卦時,是嚴格按照節氣找出來的。即是說確定了一個人出生在哪個節令,哪個節令的第幾天。出生所在的節氣里是有五六個卦的,不是一個卦。真正的「你」是誰?是在爻位上。

依據《先天哪家圖》我們可以知道,爻位不同五行有別。你出生的命的五行是什麼?就看你的爻位上的天干。《先天納甲圖》上這是很清楚的。比如夬卦:在《先天納甲圖》上,我們寫出了「甲己」,實際上是只標出了初爻為甲,上爻為己。

夬卦六爻納甲依次是:

初爻:甲(父爻) 二爻:乙 三爻:丙 四爻:丁 五爻:戊 上爻:己(母爻)

《先天納甲圖》上每一個六爻卦都是這樣只標記了初爻和上爻天干。中間爻位上的納甲(即天干),依照順序推出。

一個人出生在夬卦三爻,他的命爻為丙水(注意:是丙水,不是丙火),一個人出生在夬卦五爻,他的命爻天干是戊火(不是戊土),有了「命爻」,這個命爻出生的節氣是在圓圖上,比如夬卦在圓圖上的節氣是壬子,這個稱作「月令」。注意,夬卦上的月令壬子的天干壬是丁壬合木的陽木,不是傳統的「壬水」。但地支的屬性不變,子依然屬水,是陽水。

圓圖上所有地支的陰陽五行屬性依照傳統不變使用。原圖上所有天乾的五行屬性要依照十干相合的五行屬性使用——圓圖也就有了新的認知,一些新的規律。

這樣,一個夬卦三爻出生命爻為丙水的人,對照月令壬子的地支子水確定格局,我們稱之為命格比肩。丙長生在卯,我們稱之為命局亥卯未。然後依照傳統八字講比肩的知識,分析比肩喜忌等就可以了。我們以後就統一使用「月令」、「命爻」、「命格」、「命局」這些,作為基本概念。

至此,我們完成了《修正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的圓圖納甲與方圖納甲。

1-4.關於商代的先祖,《天問》問什麼?

我們再一次翻出《楚辭·天問》詩句(冒號前面為原文,冒號後面為白話譯文):

簡狄在台:簡狄住在高台之上,嚳何宜:帝嚳是怎麼得到她的?玄鳥致貽:為什麼得到「玄鳥與圓」?女何喜:你會那麼高興呢?該秉季德:王亥有著其祖父季的美德,厥父是臧:又有著他父親冥的善良品性,胡終弊於有扈:怎麼最終會死在有扈部落?牧夫牛羊:一個放牧牛羊的人,干協時舞:時常要習練一種舞步,何以懷之:其步法圖樣又為什麼總是藏在懷中?平脅曼膚:那躺在地上的女子有著柔曼的肌膚,何以肥之:她怎麼成了他的妻子?有扈牧豎:你僱傭的有扈部落的牧童,云何而逢:怎麼就撞上了你們的事情?擊床先出:聽到敲打床的聲音急忙逃走,其命何從:那擊打床的人是誰呢?恆秉季德:王恆也有著祖父季的美德,焉得夫朴牛:怎麼也做起了放牛人?何往營班祿:後來又怎麼去西王母國得到了祿位,不但還來:再也不回到他自己的邦國商部落?昏微遵跡:昏庸的上甲微尋蹤追跡,有狄不寧:有狄部落再也得不到安寧。何繁鳥萃棘:那一天所有的喜鵲都飛到天上架設天橋去了,負子肆情:你背負著自己的兒女去追趕自己愛著的人。眩弟並淫:明明是弟弟勾引的女巫,危害厥兄:為什麼是兄長承擔了責任?何變化以作詐:為了盜取天道用上了很不道德的手段,後嗣而逢長:不道德者的後代卻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朝?

在《周易》的《巽》《剝》二卦中都有關於「床」的句子,《周易》卦爻辭中與床有關的事件與屈原《天問》中「擊床先出」詩句所指,是相同的人物,是同一件事情,是商部落先祖王亥、王恆兄弟二人的歷史故事。

《周易》先後經歷了四次演易。第一次演易的是伏羲女媧,他們是《周易》八卦的開創者。第二次演易的是黃帝和西王母,完成了伏羲女媧未竟的補天事業,追逐鴻雁到得大江之南。第三次演易的是王亥、王恆兄弟二人,他們將《周易》從西王母天國盜取到了人間社會,並補充了闕疑爻辭。我們當下在進行的是第四次演易,是通過佛教中大菩薩的大功力實現人神合一,以智慧伏藏的手法把四五千年前的《周易》是什麼樣子的《周易》,一點一點地挖掘出來、挖掘回來。

王亥、王恆勾引西王母國女巫盜取《周易》有沒有盜取成功?有《旅》《姤》《明夷》《恆》《大壯》等卦爻辭中整理記述的王亥、王恆事件,可以證明盜取的成功,而在《巽》卦,九二爻:「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其「用史巫紛若」,用我們今天的白話講就是:這《周易》中講的太多的都是史家和巫覡的事情。九三爻:「頻巽,吝。」「頻」就是頻頻,巽就是翻動,就是頻頻翻看、翻動《周易》的意思。九二:「巽在床下。」,上九:「巽在床下。」為什麼總是離不開床,總是「在床下」?當時的《周易》文本,是在布帛上紡織、繪製的圖畫,如果是完整的六十四卦內容,其量之大可想而知,要儲存、放置這些大量的布帛,也只有摺疊在床或者像床一樣的架子上最為方便。何況王亥、王恆的這些圖畫布帛《周易》是盜取而來,極其珍貴,或者還需要被褥一類物品給以遮蓋。

屈原在《天問》中問王亥、王恆兄弟兩人,為什麼一個人在西王母國被慘遭殺害,一個人之後反而獲得祿位?《巽》卦爻辭記述了史實的細節。《巽》卦講第一批大雁開始飛往南方去,並且規定了從第一批大雁南飛到最後一批大雁南飛的起飛時間。《巽》卦內卦,講王恆一人先是在家中研究學習布帛圖畫《周易》,並及時得到消息後於當天又離開家向商部落的大本營所在的南邊去了。王亥當時在野外「悔亡,田獲三品」,在「喪其資斧,貞凶」,還在此前的「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周易·旅》九四爻)等到王亥得到消息知道必須要離開西王母國所在的北方回南方去的時候,又從野外繞回到家中去,因為他擔心《巽》還「在床下」。王亥被捕獲,或許就在這個時候。被捕獲後的王亥把勾引女巫、盜取《周易》的事情都攬在自己一人身上。以致最終在《周易·大壯》卦中被殺害。上甲微為父親王亥復仇,是在後來十年以後的事情。王恆用自己兄弟兩人的親身經歷為《周易》中的《旅》《大壯》《姤》《明夷》《恆》《巽》等卦補寫上爻辭,需要將已經有的卦、爻研究透徹,需要對天道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他補寫的爻辭是否正確,最終還需要回到西王母那裡去得到確認,即屈原在《天問》中所問「何往營班祿」?

1-5.《周易》使用的是「候鳥歷」

《周易》文本中,「時」的規律性很強,其本身就是揭示人、生命與天地自然節律之間的規律的一部大典,作品本身構築中的「時」的規律性,最初就精微到了爻辭的程度。我們講王亥、王恆進入西王母國盜取《周易》天書並且盜取成功,證據之一是《周易》作品中的一些卦把王亥、王恆親身經歷的事件細節記述為爻辭,證據之二是《巽》卦爻辭中床上床下堆滿的布帛圖畫上的「用史巫分若」的類似後世《山海經》的經文故事。還有第三個證據,就是《巽》卦第五爻中「先庚三日後庚三日」的天乾的出現。《周易》稱作「天書」,有兩重意思,一是指大雁飛往南方時在天上的飛翔途中的記錄部分,二是這一部分記錄必須有飛行起止時間、飛行途徑地域以及發生了什麼事。也只有在《巽》卦,在《巽》卦中的某一爻位、某一具體時日,才準確地標寫出「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它告訴我們的是:《周易》以天記爻。在《周易》中,「爻」不僅是鴻雁飛翔的雁陣組合,同是還是以爻配日,以爻配天干。一爻表示一天,每一天都配有具體的天干,這是《周易》本身使用的曆法。說明《周易》爻辭與干支是同是產生的,伏羲、女媧觀察鴻雁創立《周易》的同時,就創設了天干地支,創立與使用天干地支,是觀察記錄鴻雁生存方法、生活習性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種「周易曆法」的特徵是動物性,是一種「候鳥曆法」、「候鳥歷」,它是人類狩獵時代創造的文明產物,不是人類到了農業時代創造的文明產物。

《周易》《巽》卦、《蠱》卦講明了《周易》的卦爻已經使用天干。《周易》以爻配天干,有天干,也有地支,有二十四節氣。在《周易》中,每一卦的每一爻配有具體天干,換爻就換天干,爻變天干也變,其天干是動態的,是多變的,其地支卻是相對靜止的,是少變的。《周易》經文爻辭中似乎沒有講明表示二十四節氣的地支,這是錯誤的認識,我們知道了《周易》卦宮即每一個橫排八卦講的是候鳥鴻雁在做什麼,講的是候鳥類禽類與節氣的緊密關係,候鳥也因此才稱作候鳥。橫排乾宮八卦講候鳥中的大雁飛回到北方來就為了繁殖後代,其配偶、孵卵的起止時間是規定性的,完全是節令性。民俗中的《數九歌》講:「一九二九出不去手,三九四九沿冰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數九」是從冬至日開始的,又有民諺「春打六九頭」,是說立春日往往是「六九」的開始。由冬至日開始到立春日約45天,由「六九」「七九」到「八九雁來」,三個九又是27天,基本上又是一個月,就是說要到驚蟄前後大雁才飛回到北方,然後繁殖後代,就是說《周易》中作為繁殖性質的橫排乾宮八卦,對應的必須是在驚蟄時節。其後依次是撫育雛鳥的兌宮八卦,幼鳥生長羽毛的離宮八卦,長成的鴻雁訓練飛翔的震宮八卦,飛往南方的巽宮八卦,在南方生活的坎宮八卦,飛回到北方的艮宮八卦,飛回途中和到達北方目的地可以選擇配偶的坤宮八卦。我們就可以理解到,大雁飛回途中和到達北方目的地可以選擇配偶的坤宮八卦的發生時節,是在立春時節,即民謠《節令歌》中的「六九」時節,這是《坤》卦「用六」的節令意義,同樣《乾》卦「用九」也是節令意義,是指《節令歌》的「九九」。我們是不是由此可以知道,二十四節氣的產生,是從動物生上觀察、發現、總結、認知的,特別是禽類候鳥生存習性中的節令性,要比所謂農業或植物身上的節令性更為清晰。我們知道了《周易》六十四卦與節氣的緊密關係,知道了《乾》卦配驚蟄,一個節令大約15天左右,一爻配一天,那麼用於標示節令的地支,在卦宮中也就是清晰的。一爻一天,《乾》卦為純卦為三天,然後《夬》卦為六天,《大有》卦為六天,合15天,之後進入春分……就是說《乾》《夬》《大有》三個卦,標示節氣的地支相同,《乾》《夬》《大有》三個卦每爻的天干不同。在《周易》創立時期,以地支記節氣,以天干記日。一月30天,分為三尋,一旬十天,一旬對應的十個天干,或許因此有履癸、大甲、小乙、外丙、沃丁、大戊、雍己、盤庚、小辛、申壬之類。

《周易》文本本身使用的是「候鳥歷」,它以候鳥鴻雁飛回到的北方為地理標誌,同時也作為時間節氣開始的標誌,這就是地支上的亥子,天幹上壬癸。我們今天通用的是《夏曆》,也稱作「農曆」,由其稱名「農曆」,即可以知道後世的曆法是以農業和草本植物為參照物所建立起來的曆法,它是以東方為地理標誌,也作為時間節氣開始的標誌,在地支是寅卯,在天干是甲乙。我們學習應用《周易》,特別是把《周易》應用於預測等,一定要有「候鳥歷」與「農業歷」的區別,也就是作為生命體的人與植物的區分。

京房不是這樣,京房的方法是「乾納甲子外壬午。坤納乙未外癸丑。震納庚子外庚午。巽納辛丑外辛未。坎納戊寅外戊申。離納己卯外己酉。艮納丙辰外丙戌。兌納丁巳外丁亥」。京房的方法是《乾》卦內卦三爻的天干一樣全都是天干甲,《乾》卦外卦的天干一樣全都是天干壬,《乾》卦六爻,每爻地支有變化,由初爻至上爻依次是子、寅、辰、午、申、戌,他的理論依據是天干主靜,地支主動,因此天干少變,地支多變。所謂冬至在《復》卦,《復》卦卦符,初爻為陽,被他們稱作「一陽來複」,到了《泰》卦,下卦坤卦三爻為陰,上卦《乾》卦三爻為陽,就被他們稱作是「三陽開泰」。邵雍是「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繫辭傳》講「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注云「日月懸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出庚。八日,兌象見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滅乙。晦夕逆旦,坎象流戊,日中則離,離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見於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地支上又有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以建丑之月為歲首,周以建子之月為歲首,秦以建亥之月為歲首,漢武帝頒《太初曆》後,歲首依夏曆……《易緯·乾鑿度》則又有一種說法:「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故曰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其布散用事也。震生物於東方,位在二月。巽散之於東南,位在四月。離長之於南方,位在五月。坤養之於西南方,位在六月。兌收之於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於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於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終始之於東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氣終,則四正四維之分明,生長收藏之道備,陰陽之體定,神明之德通,而萬物各以其類成矣。」

二、爻辭釋義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把「巽」這個字恢復為圖畫,上部兩個「巳」字是鳥的翅膀的形狀,下部一個「共」字,就是全部、共同的意思。巽,就是大家一起把翅膀舉起來飛往遠方。「小亨」,柔順、通達。「利有攸往」,適宜去遠方。「利見大人」,在《巽》卦中,指的是適合最先得到「大人"頒布的申令的意思。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巽》卦初六爻講「利武人之貞」,《履》卦六三爻「武人為於大君」,兩個「武人」是一個意思,都是指向軍人,都是指行動時要像軍隊一樣雷厲風行的作風。初六爻講,大雁要離開北方飛到南方去了,其行動像訓練有素的軍隊。《象傳》說「進退」是進退不決,心志憂疑,說是適宜發揮武人之貞,是說意志堅定,行動迅速。王弼說:「處令之初,未能服令者也。故進退也。成命齊邪,莫善武人,故「利武人之貞」以整之。」孔穎達也說:「初六,處令之初,法未宣著,體於柔巽,不能自決,心懷進退,未能從令者也。成命齊邪,莫善威武,既未能從令,則宜用武人之正,以整齊之,故曰『進退,利武人之貞』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巽在床下」,巽為風,當然不是指風在床下或床底下有風,「巽」這個字恢復為圖畫,上部兩個「巳」字是鳥的翅膀的形狀,下部一個「共」字,就是全部、共同的意思。「巽」指鴻雁一起在天空振翅飛翔,是《周易》六十四卦中關於鴻雁飛往南方的記述,也就是「天書」部分的內容。整個《周易》,可以說記述了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地書」,一部分是「天書」。「地書」記述大雁回到北方後在北方地面上的生存、生活情境,「天書」記述大雁從北方飛往南方,從南方飛回北方,即大雁在天空飛翔時的全程記述。這裡的「巽在床下」,我們可以可以理解為布帛圖畫的「天書」鋪展在床下,布帛圖畫的《周易》鋪展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史為史祝、巫為巫覡。《集解》引荀爽釋該爻爻辭:「史以書勛,巫以告廟。」這裡是指鋪展開的《周易》用圖畫所記述的內容上,都是關於史祝和巫覡的記述,是說有人正在看《周易》、「讀」《周易》、研究《周易》。《象傳》說「得中也」,是根據爻位的一種解釋。

九三:頻巽,吝。《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周易·復》卦六三爻有「頻復」,講的是大雁在練習飛翔時的最後階段頻繁地飛翔不止,加大了練習力度。《巽》卦九三爻的「頻巽」,在鴻雁,應該是指就要飛往南方了,在這出發的日子,大雁們在頻繁地試著展翅高飛。爻辭落實在人事上,是指頻繁地翻動天書《周易》。內卦最後一爻,必須馬上離開,實際上是必須馬上逃走,離開西王母國所在的北方,逃往自己的部落所在的南方的方向,卻依然捨不得停下對天書《周易》的觀看、記憶和研究。吝,不捨得離開。《象傳》「頻巽之吝,志窮也」,講最後不得不離開。「頻」,王弼,虞翻,侯果皆解釋為「頻蹙」。《釋文》:「頻復,如字,本又作嚬。嚬,眉也。鄭作顰,音同。馬云:憂頻也。」顰,《說文》「涉水顰蹙。從頻卑聲。」人將要渡河,見水深,皺眉而止。程頤、朱熹、來知德、劉沅等釋「頻」為「屢」,「屢屢」與「頻繁」,意義有所接近。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巽》卦內卦,講在屋子裡研究《周易》的人,得到消息,必須立即逃往南方,也確實是隨即逃走的事情;外卦,講在野外的人,得到需要逃走的消息較晚,得到需要逃走的消息後又做了什麼的事情。

六四爻講,在野外的人,悔恨消失了,因為他田狩所獲豐盛。「田獲三品」,即《春秋公羊傳·桓公四年》云:「諸侯何為必田狩?一曰干豆,二曰賓客,三曰充君之庖。」即《禮記·正義》所說:「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干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所言「天子諸侯無事者,謂無征伐出行喪凶之事,則一歲三時田獵,獵在田中,又為田除害,故稱田也。一為干豆者,謂干之以為豆實。豆實非脯,而雲干者,謂作醢及贊,先干其肉,故云干豆,是上殺者也。二為賓客,中殺者也。三為充君之庖,下殺者也。故《穀梁》桓四年,范寧云:上殺中心,死速,干之以為豆實。次殺射髀髂,死差遲,故為賓客。下殺中腸污泡,死最遲,故充庖廚。先宗廟,次賓客者,尊神敬賓之義。《象傳》曰「田獲三品,有功也」,在野外狩獵的人,正在為自己捕獲的獵物齊全而高興。在野外捕獵的人,沒有及時得到必須趕快逃走的消息。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象》曰:九五之吉,謂正中也。

九五爻講守持貞固可獲吉祥,悔恨消亡,沒有什麼不利的。「無初有終」,雖然沒有第一時間起身,但後面還有時間。「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庚前三日為丁日,庚後三日為癸日。依據我們的推算,庚前三日丁戊己,三畫卦的《艮》卦天干為丁戊己,作為大雁,第一批出發的應該是當年出生的新雁中的雄雁,之後是母雁。庚後三日辛壬癸,是三畫卦《乾》卦的天干,最後出發的是父雁。《蠱》卦卦辭:「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先甲三日」是辛日,是辛壬癸,最後起飛出發的是父雁,最先到達目的地的還是父雁。「後甲三日」是丁日,是乙丙丁,是三畫卦《巽》卦的天干,最後到達目的地大雁是追隨母雁股隊中頭一年的雌雁。鴻雁的組織性、紀律性、計劃周密性、執行力,其驚人智力,不得不讓人驚嘆!我們再來看看我們人類的智慧,如《蠱》卦卦辭曰:「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大儒鄭玄解釋說:「甲者,造作新令之日,甲前三日,取改過自新,故用『辛』也。甲後三日取丁寧之義,故用『丁』也。」《象傳》說九五吉祥,是因為第五爻居位正中。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象》曰:巽在床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周易·旅》卦九四爻有爻辭:「旅於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巽》卦上九爻爻辭有:「喪其資斧,貞凶」說明無論是「得其資斧」還是「喪其資斧」,無論是「我心不快」還是「貞凶」,主人的目標,都不在「資斧」上,在心上的,是「巽在床下」。內卦中守在屋子裡負責研究《周易》天書的人,由於及時得到了信息,及時的逃走了。而在野外負責狩獵的人,得到信息後沒有及時逃走,反而顧念屋子裡的「巽在床下」,又回到了家中,於是造成了《周易·大壯卦》中為盜取天書《周易》而獻出生命的人物故事。

《象》傳說「巽在床下,上窮也」,已經是上爻了,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了。「喪其資斧,正乎凶也」喪其資斧,是凶災的預兆?


推薦閱讀:

聽我講故事:談談周易
《周易辭典2》(圖、表)
塞上學堂的文件夾【周易/奇門】
聽老涮講易經2.4後天八卦圖
《周易預測學》初探

TAG: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