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密碼—茶
第二章:茶葉與茶道
中國在茶樹栽培、茶葉加工和飲茶方法上經過了大約5000多年後,逐漸完善了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白茶、黃茶及其他再加工茶類的全部加工工藝。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等活動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道文化在世界享有盛譽,早在唐代就傳入了日本,日本茶道的形成就是源於我國寺廟的禪宗茶道文化,發展到現在已經世界聞名。雖然中國擁有四大茶道流派,而能夠真正理解中國茶道精髓的人卻不多。在我們飲茶的部分人群中,把一些簡單的沏茶、泡茶、喝茶等操作程序就認為是中國茶道,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茶道所體現的不只是簡單的肢體茶藝表演動作等形式上的東西,而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哲學、一種健康、一種人生信仰,這才是中國茶道的精髓所在。
第一節:茶道的發展過程
唐代詩人白居易《琴茶》詩有「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韋處厚、歐陽修、陸遊、梅堯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為題的詩文。這不僅證明了在漢代時期我國四川蒙山就已經開始人工植茶,同時也向我們提供了茶文化最早萌芽於四川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成就了後來聞名於世的中華茶道。
中國「茶道」到了唐代才得以正式確立,唐朝《封氏聞見記》中有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中國茶葉是經過了較為漫長的歷史時期才逐漸形成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又具有深刻哲理、思想和信仰的中華茶道文化。中國人自唐代開始就不斷完善各種煎茶之法、點茶之法及茶具、器皿之齊備,茶道所表現的主題思想和理念從形式上開始深入到文化、哲學和精神等領域。中華茶道因時代不同和茶葉品種繁多,茶類各異,從而形成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茶道和儀式。中國的「茶」字從結構上來講,是由草、人、木三者合一而組成的。寓意是「草木之中有一人」,與中華茶文化的天、地、人是統一和諧的,亦與儒、釋、道三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品茶講的是「和、靜、雅」,「和」代表的是茶之魂,「靜」代表的是茶之性,「雅」則代表的是茶之韻。中華茶道不刻意追求繁文縟節,而是著意於品嘗和發揮各不同品種茶類的色、香、韻、味,追求的是一種融洽寬鬆的氣氛,從而達到「釋躁平和,怡情悅性」的精神境界。可以說我們中國人是在不停地創新、不斷地總結茶之品種培育、茶之製作技術、茶藝茶道之完善。中國古人把茶道程序和儀式與科學飲茶密切地配合起來,把茶的保健價值、養生價值和欣賞價值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以此來達到一種精神、物質等方面上相互和諧的狀態。這正是中華茶道把「怡情和悅性,健身與養生」功能完美結合於一體的奧妙所在,也是中華茶道對「真」字的一種詮釋。正因為中華茶道遵循「怡情悅性,健身養生」的宗旨符合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與精神需求,才演變成了全民性茶道。所以才能從遠古到現今、從僧侶到文人、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邊疆流傳不息,並達到空前的繁榮。
在現今的許多中國人當中存在著一種觀念,且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還為數不少。每當提起茶道首先想到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國,認為中國的茶道不如日本茶道,對日本茶道頂禮膜拜,對中華茶道不屑一顧。每當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讓我心中既感到酸楚又深感痛心,我不禁常常思索這個問題,中華茶文化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到底誰之過?
日本茶道與中華茶道雖然是同源,卻在理念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陸羽創立的中華茶道主要講的是個真字,即真茶、真水、真器,還有真心、真情、真意。在真字的前提下又涵括了宗教、哲學、美學、道德、藝術等內容,具有獨特的思想和理念。中華茶道是綜合了飲茶、生活、人生的一門科學藝術,博大精深,精美絕倫。而日本國在唐代以前還尚不知茶為何物,直到唐代才有少量的茶葉流向日本。日本茶道的興起也是源於我國的宋代,是在我國禪宗茶道的基礎下發展起來的。雖然同屬於禪宗茶道,卻由於雙方存在著民族及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對茶道的理念就有所不同,發展的方向也就有所區別。日本歷屆茶師在傳承中國禪宗茶道的同時,又逐漸將一些日本民族元素融入到了茶道中,經過幾代日本茶師數百年的創新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日本民族特色,又具宗教色彩的日式茶道。不過,無論日本茶道如何發展,其宗旨始終離不開我國唐、宋時期禪宗茶道的思想和理念,其表現形式也一直沿用我國宋時的點茶法,這一形式從來沒有改變過。日本民族在唐、宋時期對中華文化頂禮膜拜,什麼都在向中國學習,茶道也不例外的成了他們學習的文化。日本國的禪宗是來源於中國的寺廟,而日本寺廟中的茶道又來源於中國的禪宗。日本人從古代開始就接受中華茶葉文化的熏陶和滋養,雖然湧現出了許多著名大師和不同的茶道流派,但是在其茶道哲學思想方面卻始終沒有脫離中國禪宗茶道對其產生的影響,日本茶道在形式上和理念上無論怎麼變化,中國禪宗茶道的影子在千百年來始終伴隨著他們。直到今天日本的抹茶使用的茶粉依然採用中國宋時的蒸青綠茶技術,各種伺茶器皿、伺茶用具依然是沿襲我國唐宋時期所採用的格式標準,沏茶方法還是沿用我國宋代的「點茶法,」除了在程序及動作、姿態等方面稍有改動外,幾乎與我國宋代的茶事程序和方式一模一樣。
日本人是傳承、細化中國傳統的茶藝茶道,他們幾乎完整地保留了中國唐、宋時期的煮茶和點茶技法。由於日本茶道從起始沿用的就是我國佛家茶道方法,接受的也是佛家的茶道哲學與理念,歷屆日本茶道宗師無論在茶道方面如何變化,卻始終以「茶禪一味」這一中心思想和理念為基礎,中國禪宗茶道的思想對日本茶師影響至深,使日本茶道一直無法形成自己獨特的茶道哲學體系。不過,日本茶道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把本民族的文化特點融入到中華茶道中,將中國文人所注重的環境、花道、香道、琴、棋、書、畫融入到茶藝中,再與宗教緊密結合,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式茶道。由於日本茶道來源於中國的禪宗,日本最初所接受的方式就與中國不一樣,主要在禪宗和貴族之間流行,主導的是上層領域,普通百姓很難接觸。並不是像我們有些人認為的中國茶道不如日本茶道,只因為我們各自走的路不同。沿襲和傳承一種固有的文化很容易被人所認可和接受,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
而中國茶道不僅在形式上豐富多彩,還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茶道理念。5000年的茶葉文化孕育出了獨一無二卻又無與倫比的「儒士茶道、禪宗茶道、皇家貴族茶道、普通百姓茶道」等截然不同文化和內涵的中華四大茶道流派。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近代的100多年中,我們民族的茶道精神在不斷頹廢,這種現象是有其不堪回首的歷史背景和原因的。
1、中華五千年的秘密被腐敗的清政府所斷送:
中國茶葉及茶文化開始走下坡路是在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茶葉市場的衰敗與鴉片戰爭的失敗有極大的關係。五口通商後,大中華的國門被打開,中國的茶葉第一次不再是以國寶的身份出現,而是以低廉的價格被外國人瘋狂掠奪。後來印度在阿薩姆地區的茶葉試製成功,又嚴重衝擊了中國紅茶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再後來,日本人從中國引種過去的綠茶也開始嶄露頭角,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並且迅速被國際市場所認可,對中國綠茶的出口又產生了嚴重擠壓。最終是印度紅茶和日本綠茶打敗了他們共同的祖師爺——中國茶,把他們的茶祖宗從世界霸主的地位上毫不留情地踢了下來,被摔得遍體鱗傷的茶祖宗直到今天傷口還未痊癒。
2、近代數次戰爭讓中國茶葉文化停滯不前:
中國的茶葉產業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和日本綠茶的雙重打壓下一潰千里,而在茶葉文化方面也遭遇到了重重危機。中國茶葉文化的衰退與戰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說鴉片戰爭是英國人使中國古老的茶葉產業遭受嚴重打擊,而近代以來多次戰爭則是導致中華茶葉文化全面衰退的直接因素。從1894年7月25日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55年中,中華大地經歷了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侵、八年抗戰、國共內戰等戰爭。不斷的戰爭使國家蒙難,百姓流離失所,政治、經濟、文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我們古老的茶文化也同樣不能倖免的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才使得某些國家的茶葉生產和茶文化在鴉片戰爭後有了機會超越我們。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只知道日本的綠茶和日本的茶道文化,卻很少有人知道茶葉和茶文化源自於中國。
3:「文革」讓禪宗茶文化遭到滅頂之災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在一窮二白中又連遇三年特大自然災害,後又經歷了「文革」十年動亂,使許多從事茶葉科學研究、茶葉文化研究的專家被下放勞動,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專業,從而人為的阻斷了中國茶葉的科研及茶葉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我國的禪宗茶文化在「文革」中遭到了幾乎毀滅性打擊,由於「文革」中在宗教政策等方面出現了偏差,政府要求僧人們自食其力,僧人們開始還俗,致使我國古老的禪茶文化完全停止,直到1978年三中全會後才逐漸落實宗教政策,恢復宗教信仰自由,許多廟宇才得以重新恢復。即便如此,已經難以挽回經過浩劫後對禪茶文化的影響,雖然近些年中有人努力試圖恢復,怎奈格局已變,精通禪茶文化的高僧大德經過十年浩劫後已難尋蹤跡。隨著經濟的發展使社會發生了變化,人的思想及思維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對一些寺廟的僧人也產生了影響。有寺廟的地方成了風景區,寺廟就成了景點,進景區要買票,善男信女想燒香拜佛也得花錢,誰還記得「百丈清規」,又有誰還記得「僧人化食不化銀」的戒律。僧人住別墅開豪車成了時尚,茶葉對於他們已經不再重要,茶禪一味的思想和理念也漸漸的被金錢所稀釋和淡化了。
4:記住過去,面向未來:
中國在100多年中不停地遭受內憂外患,對國家的茶葉產業及茶葉文化影響深遠,尤其在茶葉文化方面,在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沉寂後早已經被外國人所遺忘,甚至就連許多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茶道」為何物了。我們自己都不重視,還指望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去關注你嗎?值得慶幸的是,在抗日戰爭年代仍然有一大批愛國的茶葉專家為我國的茶葉事業挺身而出,使我們的茶葉科研、生產、加工及文化沒有在戰火里、浩劫中消亡而得以延續,真乃國人之幸,國家之幸,讓我們有了重振中華茶葉文化的信心和動力。
歷史告訴了我們,只有盛世才能茶興,國家的強大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茶葉文化才能夠重新恢復生機,才能得到發展和普及。雖然日本的茶文化已舉世聞名,英國的立頓紅茶雄霸全球,我們卻也不必氣餒,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們輸給他們的不是茶葉,也不是茶道文化,我們是輸在了品牌和知名度等方面上,我們還有機會重新崛起。因為茶道原本就是我們的東西,中國古人在創造茶道的時候已經為茶道畫了一個圈,在這個圈中涵蓋了儒家思想、佛家哲學、皇家理念、百姓生活等內容。雖然我國的禪宗茶道被翻版複製到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時間,「茶禪一味」的思想就如同一道咒符讓任何人無法逾越,雖經過幾代茶師的努力卻始終走不出這個圈子。為什麼?因為它的源代碼一直在中國河北趙州的「柏林寺」,它的根一直在中國浙江餘杭的「徑山寺」,它的魂一直在中國福建的「武夷山」,因為它的屬性是「中國」。
第二節:中華茶道的形成與文化背景
1:茶的高低與貴賤
中國茶道門類眾多,具體可歸納為四大流派,古人對四大茶道流派劃分的十分明確,每一流派都有著不同的哲理和解讀。其實,從茶葉的自身來講只是一種非常簡單和普通的植物,是通過人類的生產和加工而變成了簡單的飲料,又由人根據社會及環境賦予了茶的「高低與貴賤」。茶葉的自身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茶葉的高低與貴賤均是由人來操控的。你說高,不高也高,你說賤,不賤也賤。茶是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來區分高低貴賤的,再好的茶如果皇帝說不好,那結果必定是「好也不好」了。
(1)茶葉何為「高」?
中國素以西湖龍井、武夷岩茶、寺院禪茶、武當道茶等四大特色名茶著稱於世, 而寺院禪茶與武當道茶並稱我國兩大宗教名茶,禪茶中有茶機,道茶中有道理,都具有其獨特的哲學思想。茶入寺廟與佛結緣自然就沾上了佛氣,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就成了僧人們千百年來不變的規律,茶葉中的某個品種一旦被佛家所相中,就可能有幸成為佛家專用,四川蒙山茶為甘露寺僧人專用茶,武夷山的大紅袍是作為天心永樂禪寺僧人的專用茶,浙江普陀山雲霧茶為普陀寺僧人專用茶,這些茶都有「佛茶」之美稱。
茶入了道觀同樣也會沾上仙氣,作為道家茶的白雞冠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被道士們當作是日常修鍊補氣之仙丹妙藥來使用,成了武夷山大王峰止止庵道家用茶。又如湖北太和山產的太和茶,是武當山道家的專用茶。而山東泰山是中國道茶文化之「祖庭」,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在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獨樹一幟,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唐代,泰山道茶就分別進入道觀和寺院,使泰山道茶發生了質的改變和飛躍。泰山道茶進入道觀、寺院與道家文化與禪文化融為一體,大大提升了泰山道茶的品位和文化含量,其製作工藝逐步形成。千百年來,泰山道茶主要存在於泰山道觀中,供道人以及款待達官貴人、帝王祭祀封禪所用。歷史上泰山茶有泰山道茶(又名仙人茶)、黃芩芽、松苔茶、泰山老茶等品種,其製作工藝被道觀、寺院所壟斷,秘不外傳。因此,泰山道茶便顯得格外的神秘珍貴,雖在民間廣有影響,但一般人卻無緣品到。目前,泰山道茶主要集中在泰山碧霞祠、岱廟、王母池等道觀及泰山寺院。
正因為茶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響,所以才能夠超越皇權,登上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就是茶葉的「高」。
(2)茶葉何為「低」?
茶入凡塵進入世俗就染上了些「俗氣」,一樣的茶一旦成為普通百姓所用,當然也就談不上地位和價值。正因為茶葉沒有了過高的地位,才得以有了低廉的價格,有了機會進入到廣大的普通社會而得到廣泛傳播,成了尋常百姓家早晨開門七件事中的一件。
(3)茶葉何為「貴」?
茶一旦被皇帝看中被封為「貢茶」就立刻沾上了貴氣,皇家子弟、王公大臣、鉅賈富賈無不以得到一餅「貢茶」而自豪和滿足,為了得到一餅「皇封御茶」 經常是施展各種手段,不惜一擲千金。這樣的茶是以金錢來衡量的,它可以達到最高,最貴,甚至是千金難買。而另外一種形式的「貴」與金錢無關,茶入「仕途」即受官吏、文人墨客的追捧。他們以茶為媒介,品茶助興,吟詩作賦,把茶葉的功能和文化發展到極致,使茶葉變得典雅、高貴。
(4)茶葉何為「賤」?
茶入百姓家就會變得廉價,廉價也會被稱之為便宜,或是賤價,這樣的茶百姓買得起也吃得起。正因為有了「為價甚賤供萬家」低廉的價格和特殊的保健功效,才得以廣泛傳播,才使茶能夠榮升到舉國之飲的地位。
再好的茶一旦進入賭場和妓院自然就會變得輕賤,茶成了賭徒的興奮劑,成了妓女與嫖客的調情之物,使茶變得輕賤。
無論茶的高與低也好,貴與賤也罷,這都不是茶的錯,其位置都是由人安排的,茶所謂的高低貴賤也都是由人強加給它們的。雖然中國人把茶分為了「高低貴賤」的等級制,但也都會給茶以合適的位置和安排,把茶的地位加以歸類區別。
2、中華茶道與三教之間的聯繫
中華茶道是由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背景為起點,融儒、佛、道三家思想精華於一體,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四大茶道流派。
(1)儒家
儒學將「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的境界稱為天樂,講的是「怡情悅性」。在武夷茶及茶道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宋時期的朱熹。朱熹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還是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
朱熹14歲時父朱松病故,遵父遺命,隨母遷居到在當時號稱中國茶都的福建建州崇安縣五夫里府生活,在這個州城裡,一些亭榭景點貼著「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 的對聯,街巷裡也常常可以聽到議論宋徽宗《大觀茶論》里提出的「清、和、澹、潔」 的茶道精神。朱熹遷居到五夫里後,受學於父親之友胡憲、劉勉之、劉子翚(huī輝)三位先生。五夫里是有名的茶鄉,老師劉子翚的古宅廳堂副柱就貼著一副對聯:「開門七件事,油米柴鹽醬醋茶。持家三自律,勤儉耕讀世澤長」。遵師教導,青年時的朱熹就拒酒而愛茶,以茶修身。胡憲與劉勉之的思想雜於佛禪之學,而禪學與茶道相融,可以說朱熹的青年時期已接受了茶禪與佛學的渲染。五夫里有座開善寺,住持「圓悟克勤禪師」,禪僧「道謙和尚」,這兩人不但在禪界名震海內外,而且對茶道也研究極深。年輕的朱熹平時請道謙禪師解讀宗杲語錄,閑暇時就和兩位大師品茶悟道,成了忘年交,為後期朱子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紹興二十年(1150年)五月,朱熹去婺源掃墓歸來,順道拜訪時居天心寺的道謙禪師,恰逢大慧宗杲禪師應道謙之請到天心寺說禪,適然省悟,並以詩《天心問禪》記之,盛讚大慧禪師的禪學境界和天心庵得天獨厚的禪境。詩曰:
年來更惑青苔路,欲扣天心日不撐。幾度名山雲作客,半牆禪院水為僧。枕石漱流心無語,聽月煮書影自橫。不待鐘聲駕鶴去,猶留夜籟傳曉風。
大慧禪師回徑山後也致偈朱熹:
天心一別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興來常與精神會。
「天心問禪」致使朱熹一朝啟悟,為他日後創立融儒、釋、道之大成的朱子學體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他所耽迷的禪宗的禪悟、華嚴宗的思辨在後來都被他加入儒家思想中改造,使這些禪宗思想融化在自己的理學體系之中。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主流哲學和思想,朱子理學具有豐富的佛學精髓,武夷山佛教又融入了朱熹的理學思想,進而對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朱熹在武夷山從學、著書立說、辦學授徒,生活達50餘年,朱子理學在這裡孕育、形成、傳播、發展,直到71歲去世。朱熹一生很清貧,他的生活準則是:「茶取養生,衣取蔽體,食取充饑,居止取足以障風雨,不奢侈鋪張。」在武夷精舍講學時他常品評建茶,以茶論道。《朱子語類·雜類》中有條對話:「物以甘者,吃過必酸。苦者,吃過必甘。茶本苦物,吃過卻甘,問此理何如?曰:也是一個道理,如始於憂勤,終於逸樂,理而後和。蓋理本天下之至尊,行之各得其份,則致和。」朱子理學中的「理而後和」與中庸之道是相吻合的。
南宋著名理學家張南軒認為:「建茶是陽春白雪,草茶是下里巴人。江茶[9]為草茶,味清薄,雖有清德,然而失之偏。」朱熹對此說表示異議,認為張南軒之說「俗了建茶,卻不如適間之說兩全」。朱熹論茶曰:「建茶如中庸之為德」,江茶「為伯夷叔齊」,朱熹以中庸之德比喻建茶,認為建茶是臘茶[10],其味中和醇正、膏厚,製作時榨去多餘的膏脂,故茶味不濃不淡,不厚不薄而歸於中,建茶之味正而長,歸於庸。建茶是出於人工製作,乃中庸之道,其製作之精良,外觀之秀美是江茶難以比擬的。而以伯夷叔齊[11]來比喻江茶並非貶低之意,朱熹認為草茶純屬自然本色,頗有氣節風度,在這一點上也是由人來精細加工出來的建茶不可媲美的。朱熹將建茶、江茶二者之間各存在的長短,以中庸之道輕易化解。
儒家思想是茶道的主體,始終處於主導的地位。儒家思想產生於古代,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改變和發展中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它的特點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貫穿於日常生活之中。儒家以茶修德,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友情,且各流派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是構成儒家茶道精神的主旋律,這既是中國茶文化的主調,也是與佛教禪宗的重要區別。儒家茶道是寓教於飲,寓教於樂,特別是在民間茶禮、茶俗活動中,儒家的歡快精神表現得尤其明顯。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了儒家中庸之溫、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9:江茶,指宋時產於浙江江山縣的一種名茶。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十四載:「江茶,在東南草茶內最為上品,歲產一百四十六萬斤。其茶行於東南諸路,士大夫貴之。」草茶,即散茶,焙制時無須研膏,茶味短而淡。
10:蠟茶,即蠟麵茶,「臘」通「蠟」,屬於團茶之類,如宋代的龍鳳團茶、龍團勝雪等,以其製作時加入香料膏油,烹點後茶湯浮有乳油,如熔蠟一般,故名蠟茶或香蠟片。蠟茶屬建茶,指宋時產於福建建州的茶,北苑貢茶,武夷茶均為建茶。
11:叔齊名致,字公達,謚齊,後人稱之為叔齊。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二人聽說西伯昌善養老人,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殺之,被姜尚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時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jiē cú 接促 )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歌詞大意:「上那個西山哪,采這裡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不知這樣做是否對。先帝神農啊,虞夏啊,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能上那裡去呢,真真可嘆啊!我的生命即將結束了。」)
(2)佛家
佛家強調「茶禪一味,梵我一如,以茶助禪,以茶禮佛」。陸羽自幼侍奉師傅煮水烹茶,成年後雖未皈依佛門卻結交諸多高僧名士,佛門禪宗的思想在陸羽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後人評價他是「非僧非俗、亦僧亦俗,非仕非隱、亦仕亦隱」,陸羽能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典重著,也是與他特殊的人生經歷有關。 佛教傳入中國後,不同研習者有各自的理解與詮釋,形成了多種流派。其中禪宗是完全中國化的佛教派別,而且流傳最廣泛(目前全國寺廟十之八九均屬禪宗)。「禪」意為「靜慮」,通過長時間靜坐思悟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僧人過午不食,並且戒酒,故將可以提神益思、生津止渴、破驅睡眠的茶葉作為日常的飲料是有其道理的。從南北朝開始,茶就已經廣泛在南北各地的寺廟中由僧侶傳播開來。到了中晚唐時,高僧百丈懷海法師[12]訂立了《百丈清規》,在《百丈清規》中將佛門茶禮做了明確規範,鼓勵僧徒飲茶,僧侶們平時解渴、參禪、禮佛、祈禱等均不可無茶。此後在各寺廟中栽培茶樹,加工茶葉等工作開始興起,在當時的各大寺廟均自行栽茶制茶。可以說,百丈懷海法師的《百丈清規》[13]不僅確立了茶在僧侶間的地位,奠定了茶禪一味的基礎,也極大地促進了當時茶業的發展。正是《百丈清規》的出現,為禪宗茶道後來所倡導的「和、靜、清、雅」發展提供了方向,也對後來的許多禪師影響深遠,才有了後來趙州從諗禪師三稱「吃茶去」 的禪林經典公案。
佛家以茶修性已成了規矩,趙州從諗禪師「吃茶去」為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礎。趙州三稱「吃茶去」充分體現了禪宗強調的「自悟」禪機。都雲「吃茶去」,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真正的佛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佛法亦無特別的形式。悟禪修行不只是燒香念經,而應通過日常飲食起居時的一舉一動「向心求佛」,喚醒內心被隱藏的佛,亦即是「了悟」。 無論是何種身份,都得通過自己的靜慮思索,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 中華茶道吸收了禪宗許多思想,如「無」,「直心」,「平常心」,「日日是好日」,「一期一會」等等。禪宗最基本的思想是「無常觀」,宇宙無常人生短暫,正因為死亡是必然的,生命才格外可貴。習茶與悟禪一樣,不主張消極放棄,或是憤世嫉俗,提倡在飲茶過程中感悟人生、磨鍊性格,達到「心隨萬境轉」的境界。
12:百丈懷海法師,生於公元720年, 於公元814年圓寂於百丈山,壽94歲,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家,福州長樂人,依潮陽西山慧照出家,從衡山法朗受具戒。後往廬江(今安徽廬江縣)浮槎寺閱藏經多年。他聽說馬祖道一在虔州(今江西贛縣)開法,即前往參學,與西堂智藏同稱入室。他侍奉道一六年,得到印可。道一圓寂後他初住石門(今江西靖安縣),繼往新吳(今江西奉新縣),住大雄山,又稱為百丈山,因住持百丈寺,故世稱百丈懷海。他在百丈寺傳播禪風20餘年而圓寂,有《百丈懷海禪師語錄》、《百丈懷海禪師廣錄》各一卷。
13:我們熟知的「清規戒律」,就是出自懷海法師的《百丈清規》。可以這樣認為,《百丈清規》就是中國最早的禪宗立法。
(3)道家
道家理念則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崇尚自然、樸素、真、善、美。道家以信奉「清、恬、寂、無」的茶道思想為宗旨,其終極目的是長生不死,理想是飛升羽化。道教既以「得道成仙」為可能,那麼如何「得道」,便成為關鍵。為此,道教發展出許多修鍊方術,如齋醮(jiao叫)、符咒、煉丹、行氣、導引、吐納、服食等。(服食又名服餌,是指服食藥物以養生,是道教的主要修鍊法術之一)道教認為在大自然中有某些藥物,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乃至長生不死。葛洪引《神農四經》說: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中藥養性,下藥除病……。道教服食之葯有金丹大葯,有金石、草木之葯。而茶就是草木之葯的一種,下能除病,中能養性,上能延命。道教認為,茶能使人輕身換骨,羽化成仙,是得道成仙的靈藥,正是在養生延年這一點上,茶與道教產生了契合。
道家茶道思想:
①尊人
中華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於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其含義是指:「杯托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
② 貴生
貴生是道家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生、樂生、衍生、長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葉的保健養生及怡情養性等功能。道家品茶並不講究太多的規矩,主要是從養生貴生的角度出發,以茶來助長自身內力,如馬鈺[14]的一首《長思仁·茶》中寫道:
一槍茶,二槍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未作差。
無為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
意思是說,道家飲茶與世俗重名利的人飲茶理念不同,道家認為貪圖功名利祿的人飲茶會失眠,這表明他們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賜給道家的瓊漿仙露,飲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體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飲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精神的一大樂事。對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15]在《水調歌頭·詠茶》一詞中十分生動的將其體現出來: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
槍旗爭展,建溪春色佔先魁。
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
煉作紫金堆。
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
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
夢不到陽台。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14:馬鈺 (1123年-1183年),原名從義,字宜甫,入道後更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世稱馬丹陽。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馬鈺與孫不二是夫婦。馬鈺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在山東收下的首位弟子。大定十年王重陽逝世後,馬鈺成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他與王重陽另外六位弟子合稱為「北七真」,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
15: 白玉蟾,南宋道士。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名葛長庚。父亡後,母改適白姓,故更名白玉蟾,後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道教南宗五祖分別是:紫陽真人張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
③ 坐忘
「坐忘」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被稱之為「坐
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鑒,澄心味象」的審美觀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④ 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態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台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极參与,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⑤ 道法自然,返璞歸真
中國道教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飲茶以自然為美,動如行雲流水,靜如山嶽屹立,笑如春花自信,言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不造作。「道法自然」就要清靜無為,返璞歸真。
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制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行為方面,中國道教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樸實、味美為原則。在精神方面,道家講道法自然,返璞歸真,以茶修心,讓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為,超越塵世,人與自然融合為一,讓心靈隨茶香瀰漫,彷彿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悟我」的境界。
第三節:中華四大茶道流派
中華茶道是經過了數千年漫長時間才發展起來的,僧人植茶焙茶,文人品茶論茶,二者的有機結合啟蒙了茶道思想。在不斷探索、總結的過程中,由文人雅士首先創造了茶道的雛形,最後由唐代的陸羽正式確定了中華茶道的地位。是中國的士創造了茶道,所以最早形成的茶道被稱之為「雅士茶道」,緊隨其後的是「禪宗茶道」。在「儒家雅士茶道」和「佛門禪宗茶道」的影響下,又陸續發展出了「皇家貴族茶道」和「平民世俗茶道,」從而逐漸形成了富有獨具特色的中華茶道體系。由於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風俗文化不同,在四大茶道的基礎上,各民族根據自己的民族特色加以改變,又形成了風格各異、門類繁多的民族茶道和地方茶道。
1、儒家雅士茶道
儒家雅士茶道源發於「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雅士又稱儒士,指古代有知識的文化人,和現代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一樣,屬於知識分子群體。就是這些古代的文化人最先雅化了茶事,並創立了雅士茶道這一流派。受其影響,此後又相繼形成了各具特色,門類繁多的茶道流派。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的儒士可能就沒有中國的「茶道」。 中國古代的「士」和茶有著不解之緣,古代的「士」在中國要想出人頭地有所作為就必須要「入仕」。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個個都能當舉人、進士,名中三甲,但最起碼的條件是先得有個工作,口袋裡得有銀子,肚子填飽了才有心情吟詩作賦,才有時間和條件去品茶悟道,這不但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特點,就是今天也一樣適用。 中國在魏晉之前的茶葉種植生產主要以寺廟僧人、道觀道人為主,在民間雖有種植卻並不甚流行。嗜茶好茶的文人在魏晉之前也並不多,古詩文中記載能涉及茶事的只有漢代的司馬相如、晉代的張載、左思、郭噗、張華、杜育。魏晉以後的南北朝時期,有鮑令暉、劉孝綽、陶弘景等幾人。而且在這幾個人中也並不是全懂茶,真正懂得品飲、熟知技法者只不過三五人而已。魏晉時期的文人似乎沒有什麼追求,他們多是以棲隱山林、向仙慕道,以酒為友、飲酒作樂為生活樂趣,如魏晉名士「竹林七賢」每個人都嗜酒如命,七賢中的「山濤」就有八斗之量,而「劉伶」更是一個大酒罈子。據說劉伶常乘一鹿車,攜酒數壇走到哪就喝到哪,常云:「死便掘地以埋」,一醉就睡了三年,醒來第一句話還喊了聲「好酒」。後人根據這個典故專門加工了一種名酒,直到今天還在中國的市場上廣泛流行,這個酒就是河北省徐水縣酒廠釀製的特曲名酒「劉伶醉」。
為什麼在魏晉之前中國文人崇尚棲隱山林、向道慕仙,並且嗜酒如命,而介入茶事的並不多?那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係。雖然魏晉之前茶葉的生產已經開始形成,卻並沒有廣泛普及,人們對茶葉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到了晉時期茶葉才開始逐漸被民眾所認識和接受,可是卻因為戰爭和社會動亂而未能得到廣泛普及。西晉十六國時,中華民族進入到了一個血腥風雨的民族大分裂時代,戰爭和社會動亂讓整個漢民族自顧不暇,茶葉文化由此停頓。造成這一動亂的原因是,由於西晉統治階層高層的權利爭奪而引發內戰,中央政府完全喪失了對國家政治、秩序的有效控制,導致外部極端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匈奴乘機發動了大規模武裝叛亂,他們推翻了政府,顛覆了國家政權,企圖建立起匈奴族國家。所以,匈奴族入中原後實行了種族歧視和滅絕政策,對漢民族大肆屠殺,這就是歷史記載的五胡亂華時代。為了保衛新生的冉魏政權,保衛漢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整個漢民族的生存,民族英雄「冉閔」發布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殺胡令》,對侵入中原的胡族進行了堅決鎮壓。如果沒有「冉閔」的《殺胡令》,我們整個漢民族也許就已經不存在了,當然也就不可能有茶興於唐這句話的存在,中國茶葉史,甚至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可能都會被重新書寫。
進入隋代後,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南北之間的物流變得簡單通暢,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使茶葉能夠以較為便宜的價格進入到北方廣闊的市場,為唐代的大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入唐後,華夏民族開始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唐政權的穩定和強盛使文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為文人能夠進入朝廷做官提供了機會,入仕有了途徑。在這種時代背景影響下,知識界開始對魏晉時期所謂的名士風度進行了深刻反省,許多有知識的學子一改過去笑傲江湖的狂放性格和棲隱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風,開始有了入仕之想,希望能一展自己的才學報效國家,從這時起文人的作風開始變得冷靜、務實,棄酒吃茶之風開始時興。文人思想的這一轉換使吃茶開始流行起來,以茶會友替代了以酒會友成了時尚,茶風的興起讓那時大部分著名的文人雅士幾乎都嗜茶。而文人對茶事的廣泛介入,對後期中華茶葉的生產及茶道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文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有文化,他們不僅會鑒茶、賞茶、品茶,還能給茶賦之以詩、詠之以歌,這一行為在唐代就已形成了一種風氣,唐代寫茶詩的有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陸羽、盧仝、皮日休、孟浩然、劉禹錫、陸龜蒙等。到了宋代更是如火如荼,蘇軾、梅堯臣、陸遊,還有歐陽修、蔡襄、蘇轍等人也都留下了許多的茶詩茶歌。正是這些文人留下的詩賦作品,為今天的茶葉研究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事實依據。
文人的這一轉變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文化背景的,應該說是歷史的發展把中國的文人推到了這樣的位置上,他們是在無意之間擔當起了「茶道」主角的這一歷史使命。為什麼中國的文人能勝任「茶道」主角的這一角色,追其原因有三:
第一:他們多有一官半職,特別是在茶區任職的州、府、縣級的官吏,他們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因職務之便能首先接觸到各種名茶。過去的貢茶說是以皇帝為最先,事實上給皇帝的貢茶這些官吏卻是最先得到,比皇帝享受的還要早。因為貢茶在加工過程中要求極嚴,哪怕有一絲一毫的瑕疵也不能入貢。而加工貢茶,就算茶工們再精細也難免出現一些小小的瑕疵,有了瑕疵的茶當然就不能入貢。所以,十之選一二才能成為貢茶,十之八九有瑕疵未被選中的茶就被地方官吏留下自用,而這些茶就是貨真價實的貢茶,雖有瑕疵但其品質和貢茶一分不差,這些被地方官吏留下的茶就成了官場及富商們追求的目標。所以,貢茶能在官場及上層社會中流行,主要還是這些在茶區的文人官吏的功勞。如果沒有他們,中國的貴族茶道也許就不能成立,僅靠貢茶和皇帝平時賞賜給各大臣的那點茶,是無論如何也支撐不起一個產業,更無法獨立形成一個茶道流派。
第二:這些文化人大多是品茶高手,在不斷的品茗過程中了解了茶性,慢慢培養出了對茶的精細感覺。在隋代有句諺語叫「窮春秋,演河圖,不如載茗一車」,說的是書生們為了給自己謀一個好的前途,頭懸樑,錐刺股,十年寒窗的努力學習,到頭來卻不一定就能夠考中入仕。而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普通人,送了一車茶葉治好了皇帝的頭痛病,就被皇帝封了個很大的官。這個事情讓書生們明白了「茶中自有黃金屋,茶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有了這個典故,文人及文人官員在工作之外都會把許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茶事中,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茶技茶藝,許多名茶就是由文人官員主持改制監造而成,因為茶而得到了皇帝的欣賞,被加官晉爵的官員也不在少數,這更激起了文人對茶事的研究與投入。久而久之這些文人比其他人就更加通曉茶性茶道,並著以大量的茶詩歌、茶詩文進行廣泛傳播。
第三,茶助文思,有益於吟詩作賦。歷史上雖有「李白斗酒詩百篇」,卻只是個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沒有酒量的人喝得迷迷糊糊頭重腳輕,手都難以握筆又何以能詩。而喝茶卻能令人神清氣爽,筆下生花。茶助文思興起了品茶文學,品水文學,還有茶文、茶學、茶畫、茶歌、茶戲等,又相輔相成,使簡單的飲茶漸漸升華到了精神享受的層次上來,進而形成了頗有特色的「中國雅士茶道」。
雅士茶道是最成功的中國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以入仕的士為主體,也包括一部分雖未能入仕卻家境較好的儒士。另外還包括一部分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的名門閨秀、藝壇名角、青樓歌妓等。文人飲茶並不只是圖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於引導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脫俗的境界。他們將琴、棋、書、畫、詩、酒、茶巧妙地融合為一體,於閑情雅緻的品茗活動中悟出些人生哲理。雅士茶道的主題思想和理念主要體現在下列四個方面: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詩興,三是以茶會友, 四是雅化茶事。 茶葉只不過是一片普通的植物葉子,其自身並沒有什麼文化,卻因為有了文人的參與才給茶灌輸了文化,使茶形成了一門藝術。文人又將這門特殊的藝能和文化、修養與教化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從而形成了中國最原始的「雅士茶道」,後來受「雅士茶道」的影響,又形成了其他的幾個茶道流派。所以說,是中國的「士」最早啟蒙了茶道思想、哲學和理念,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中國茶道」。
2、佛門禪宗茶道
佛門禪宗茶道源發於「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僧人種茶吃茶由來已久,最初是把茶作為一種興奮劑和飲料來使用,漸漸地在飲茶過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僧人開始把茶融入到佛法中,以茶助佛,以茶理佛成為了僧人日常坐禪中不可缺少的活動,禪宗茶道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開始萌芽。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的陸羽從小受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影響,把三教思想融入於茶理之中,又將三教文化的精華與唐代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中國茶道由此得到了確定。在陸羽的筆下飲茶不只是一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強調在茶事之中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情操,養成茶人品格。
作為佛教中國化、簡易化、世俗化的禪宗也創造了飲茶文化的精神意境。所謂「茶禪一味」也就是將茶道精神與禪學相互貫通。從哲學觀點看,禪宗強調自身領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所謂「明心見性」,主張所謂「有即無,無即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達,而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又有節制。佛教提倡坐禪,飲茶可以提神醒腦,驅除睡魔,有利於清心修行。所以,僧人們不只飲茶止睡,而且通過飲茶意境的創造,把禪的哲學精神同茶結合起來。
茶文化構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僧侶們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饋人,以茶宴代酒宴,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莊嚴肅穆的茶禮,尤其是佛教節日或重要的法會都舉行較大型的茶宴。唐時有的寺院還可以為仕宦各界迎親送友設置佛門禮儀的茶宴。宋代在敕建的寺院遇到朝廷欽賜袈裟、錫杖、法器時都舉行隆重慶典,往往用盛大的茶禮以示慶賀。
自公元780年陸羽完成《茶經》的110年後,中國歷史步入了唐末五代時期。就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徹悟人生、參透佛法的高僧大德,其中有兩位以茶參禪的禪師可為典型代表,使中華禪茶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這兩位禪師分別是生活在北方河北趙州,人稱「趙州古佛」的從諗禪師,另一位是生活在南方福建武夷,人稱「扣冰古佛」的藻光大師。可以說,這兩位身處一南一北的高僧是將中華茶道引入哲學領域,又輸入思想和靈魂的奠基人,從而形成並正式確立了中華禪宗茶道的地位。
古時的交通及信息傳遞非常不便,而他們二人雖然身居南北兩地,遙隔3000多里茫茫關山,卻不約而同地悟出了「茶禪一味」之道。從諗禪師以「吃茶去」的理念接引弟子,垂範禪林。兩位禪師把精深奧妙的佛法禪理簡練成一杯茶,把從容、超越的生命境界淡定成一杯茶,供後世慢慢品飲,也使得不產茶葉的「河北趙州」和盛產茶葉的「福建武夷」一起因禪茶而聞名天下。受其影響,在以後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先後湧現出多位名垂千古的禪茶大師。
(1)趙州古佛(唐)
趙州禪師(公元777~897年),法號從諗,又稱,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從諗禪師原籍曹州(今山東曹縣)郝鄉人,俗姓郝。幼年因窮苦出家於本州島通院,而後,剃度於嵩山會善寺,受法於南泉山普願禪師,他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後的第四代傳人,證悟淵深,年高德劭,享譽南北禪林。其80歲時行腳趙州,被眾僧迎入觀音院駐錫(即柏林寺),住持該寺40年,弘法傳禪,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禪林模範,開創趙州禪之風,人稱「趙州古佛」。
佛教多有公案存世,比如「庭前柏樹子」、「如何是趙州」、「狗子無佛性」、「麻三斤」、「吃茶去」 、「洗缽去」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後世,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至今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唐昭宗干寧四年(公元897年),從諗禪師圓寂,壽高120歲。唐昭宗謚封他為「真際禪師」,元天曆三年(1330年)修建真際禪師塔,即柏林寺趙州禪師塔。塔為密檐式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共七級,是我國古塔中的傑出作品,它精巧優美,高聳巍峨,氣勢雄偉,為晚唐時禪宗巨匠趙州禪師的舍利塔,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州「吃茶去」這一禪林法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茶文化典故。一日,兩位剛到寺院的行腳僧人慕名來找從諗禪師請教修行開悟之道。從諗禪師先問其中一人在以前來過這裡沒有,回答沒有來過,從諗禪師讓他吃茶去。又問另一位僧人以前來過這裡沒有,回答來過, 從諗禪師還是讓他吃茶去。在身邊的寺院監院這時滿腹疑問,連忙問趙州禪師:「師父,新來的叫他吃茶去是可以理解的,來過的人為什麼也叫他吃茶去呢?」從諗禪師喊了一聲監院的名字,監院應聲答應,從諗禪師同樣讓監院吃茶去。這便是千古禪林法語「吃茶去」的來歷。
對於這段公案,柏林禪寺里「禪茶一味」碑記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是吃茶」的十六字加以概論。對於新到、曾到和院主三個人,從諗禪師一概奉上一杯茶,讓他們統統吃茶去。這三聲頗有回味的「吃茶去」道出了趙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禪心,從諗禪師毫不猶豫地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杯茶,禪林中人譽為「趙州茶」,千年以來開化了無數學人。趙州「吃茶去」公案,其實就是引導學人走向生活實踐的一種體驗方式,也是趙州作為禪宗直指人心的一種開示,「吃茶去」三字已非字面內涵所在,其深刻意蘊在於使人即事而真,即俗超凡。《五燈會元》記:「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日本著名茶道大師一休宗純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道:「一味清凈,法喜禪悅,趙州至此,陸羽未曾至此」。 近人趙朴初題詩吟詠此典:「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吃茶去」是茶禪一味的真諦,是茶道的精神源頭,是東方智慧奉獻給人類文化最珍貴、最璀璨的瑰寶。茶文化作家丁文說:「趙州茶是禪茶一味肇始標誌,趙州茶的出現標誌著佛教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為大唐茶道及中國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趙州柏林禪寺不僅是舉世聞名的「吃茶去」公案誕生地,也是中國禪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的誕生地。
(2)禪月大師——貫休(唐、五代)
貫休(公元832~912年,壽高80歲),俗姓張,字德隱,婺州蘭豁人(今浙江蘭溪),7歲出家,過目成誦,日誦《法華經》1000字,倒背如流。貫休又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後詩名日隆,乃至遠近聞名,所以又有詩僧一稱。唐景福(公元892年)間,貫休雲遊杭州,吳越國君錢鏐(liu瀏)慕名拜見,並索要詩篇。貫休賦詩《獻錢尚父》一首,詩云:
貴極身來不自由,幾年勤苦踏山丘。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
萊子衣裳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
他年名上凌煙閣,豈幕當時萬戶侯。
當時的錢鏐是梁太主封的吳越王,擁兵百萬,野心勃勃,認為統領十四州太少了,派人傳話給貫休,要求把詩中的「一劍光寒十四州」改為「一劍光寒四十州」。貫休對來人說:「州亦難添,詩亦難改,閑雲野鶴,何天不可飛耶!」說罷拂袖而去,飄然入蜀。貫休入蜀時正值王建稱藩王,貫休就給王建獻詩一首,其中有句云:
一瓶一缽垂垂老,
萬水千山得得來。
王建非常高興的說道,「我高築金台,以師名士,廣修寶剎,用接高僧,千山萬水之言,何敢當啊」,即封貫休為——禪月大師。
貫休曾三次入閩,兩次在武夷「山心庵」掛單。公元872年,貫休送友人鄭閣入閩路經武夷山,在慧苑寺巧遇藻光,兩人相見甚歡,以茶當酒,談經說禪論時務,其樂融融,臨別時以「從此應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閑人」送藻光。公元874年,貫休送緣有禪師與雷處士再度入閩,經武夷山時在「山心庵」掛單,又與雲遊歸來的藻光不期而遇。故交重逢深感有緣,貫休以「他年相覓在,莫苦入深雲」的詩句紀念兩人的情誼。公元900年,貫休送友人劉逖三度入閩,再次參訪「山心庵」,當時藻光已得證悟,佛法精湛,被尊崇為「扣冰古佛」,聲名遠播,四處雲遊弘法利生。貫休在「山心庵」掛單數日,沒能晤得扣冰古佛深感失望,留詩《懷武夷山僧》來記載這一段茶禪之緣,詩曰:
萬疊仙山裡,無緣見有緣。
紅心蕉繞屋,白額虎同禪。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
終期還此去,世事只如然。
這首詩記載了貫休和扣冰古佛有緣相知無緣相見的際遇,盛讚了古佛「群物侍伴,雙虎同禪」的法喜禪悅和「山心庵」周邊「古木」、「深崖」間遍植老叢茶樹的殊勝景象。禪月貫休大師三次來訪武夷山,並留詩紀念,為以後「天心永樂禪寺」的佛教文化增添了彌足珍貴的一筆。
(3)扣冰古佛(唐、五代)
扣冰和尚,又稱「辟支扣冰古佛」,武夷山吳屯人,生於唐會昌四年(公元844年2月8日),俗姓翁,名干度,法號藻光,河西節度使推官翁承欽之子。傳說其父母中年無子甚為沮喪,有一日,其母夢辟支佛感孕而生。又因其夏著衣褚,冬則扣冰而浴[16]而被稱為「扣冰古佛」。 古佛雖生於官宦之家,受教儒家典籍,但少具慧根,一心向佛,13歲即出家為僧,苦修不懈。為求佛學真諦,從20歲開始先後參晤禪月貫休、雪峰義存、鵝湖大義、鼓山神宴等諸大禪師。
古佛常在荊棘荒蠻中打坐修行,「虎踞左右,獼猴供果,朱雀銜花,群物侍伴」。 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藻光和尚受辟支古佛顯化指點到「山心庵」掛單修行,這年中秋之夜,月圓天心,藻光望月而豁然啟悟,感嘆道:「欲會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輪光處,何用捕形捉影於千岩萬壑,以踏破芒履為耶?」這就是「天心明月」[17]典故的由來。後人為紀念扣冰古佛,便把始建於唐代貞元(公元790年)年間的「山心庵」改名為「天心寺」,就是現在的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古佛受「天心明月」啟悟,成為一代參透禪學真諦的大師,並被閩王尊為國師,名列《五燈會元》、《高僧傳》等史傳之中。古佛超乘的道行與長期喝茶是分不開的,正如古佛道場「瑞岩寺」對聯「扣禪扉,動心弦,萬法仙宏開覺路。冰壺影,靜澄懷,剎那靈山映瑞岩」所描述的一樣,古佛一生相伴於武夷茶的幽香中,他以冰煮茶,以冰沐浴。正是茶與冰的交融,涵養出他超越僧俗兩界的生命奇觀和一顆恆定千年的「壺裡冰心」。
天成二年,閩王把85歲的古佛請到福州,拜以國師。《五燈會元》中記載:「閩王躬迎入城,館於府沼之水亭。方啜茶,提起槖子曰:大王會么?王曰:不會。師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意思是說閩王招待古佛時,古佛提起茶橐子問閩王說:大王會茶道嗎?閩王說:不會,古佛說:人王和法王就自斟自飲,自己照顧自己吧。在當時由於閩王暴政導致世風日下,處處物慾橫流,貧富懸殊極大,閩王請古佛到福州就是尋找解決方法。古佛深知閩王心情,以茶對閩王進行開悟,在古佛眼裡茶已不單單只是一種飲品,而是衡量一個人內心世界和價值取向的尺度,這也是古佛「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的自性流露。閩王是個極度崇佛的人,對古佛以茶凈化人心的建議十分贊同,不但從此倡導「吃茶」之道,以茶凈化人心,還在後來派遣「張廷暉」在建安(今福建建甌)開茶園設龍焙,由此成就了北苑貢茶的盛行。
扣冰古佛的「吃茶」之道代代相傳。如今,天心永樂禪寺正積極推行歷史悠久的天心禪茶——扣冰茶,讓「茶禪一味」這一飽含智慧的哲理為更多的世人受用。
註解:
16:扣冰而浴:因在寒冬藻光常常扣開結冰的河面而下水游泳,用冰雪沐浴以滌除俗污而聞名四方,故被尊稱為「扣冰古佛」。
17:天心明月: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藻光禪師為了探求心中的真如明月,開始了長達5年的「尋月」之旅,先後參訪了當時非常著名的得道高僧禪月大師、雪峰禪師、鵝湖禪師和鼓山神宴禪師。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藻光回到武夷山,在山心庵(今天心永樂禪寺)結廬修證。中秋之夜,他在「五象朝聖」的山頂上打坐。在皎潔的月光下,藻光禪師豁然了悟了自性的般若,不禁感慨:「雲遏千山靜,月明到處通,一時收拾起,何處得行蹤」。他帶著禪悅回到住處,剛要進門,看見一個小偷在偷竊他的禪房。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要離開的時候在門口遇見了禪師。原來,藻光禪師怕驚動小偷,一直站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見藻光禪師,正感到錯愕的時候,藻光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披上這件衣服走吧!」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藻光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走進了明亮的月中,又消失在月色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要是我能送他一輪明月就好了。」藻光禪師目送小偷走了以後,回到禪房靜坐,他看著窗外的明月,進入了空境。第二天,藻光禪師一打開房門,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藻光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他終於帶走一輪明月了!」藻光禪師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扣冰古佛」,那個小偷就是後來成了他弟子的「了緣禪師」。這就是「天心明月」的由來,武夷山也因此有了「天心」的地名。「天心明月」這一著名的禪宗公案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素好佛老的朱熹就是從「天心明月」汲取了「一月照萬川,萬川總一月」的精神養分後,提出了「理一分殊」主張,這從他在樓閣岩上「天心明月」的題刻可以得到佐證。
(4)圓悟、大慧、道謙禪師(宋)
①圓悟克勤(1063~1135年),宋代高僧,俗姓駱。克勤於成都從圓明禪師學習經論,後至五祖處修行,蒙五祖印證嗣其法,成為一代宗師,聲名卓著。宋高宗曾召其入對,很讚賞他的修為,賜號「圓悟」,故世稱「圓悟克勤」。
茶和佛教素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荼」(即茶)字「人在禾木中」的構字法,正是對抽象而微妙的「禪」作了最通俗易懂的解釋——如同說圖解字一般,在常人的眼裡,一看到「禪」字,最先浮現在腦際便是一幅人在大樹下或草木間打坐、靜慮的畫面。佛教里也有許多「人在草木間」的故事,比如佛祖釋迦牟尼正是在菩提樹下悟得真諦而創立佛教的,而禪宗本身也正是因為「拈花微笑」而確立和傳承下來的。這也說明了茶和佛、茶和禪之間雖素昧平生卻似曾相識,二者之間自古就存在著結成「茶佛一家」、產生茶禪一味的種子,此所謂「茶禪一味」的緣起。宋徽宗政和年間,克勤禪師在湖北荊州弘揚佛法,受湖南澧州刺史之邀,入住夾山靈泉禪院。在此期間,他應參學門人之請,評唱五代重顯禪師雪竇的《頌古百則》,門人記錄彙編成《碧岩錄》十卷。他潛心研習禪與茶的關係,以禪宗的觀念品味茶的奧妙終有所悟,揮筆寫下了「茶禪一味」四個字。
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和武夷扣冰古佛開創了茶禪文化的先河,他們倡導的茶禪一味這一法語啟示了一個哲理,即「禪為我心,茶為禪相。」宋代圓悟克勤禪師把這一主題進行了傳承和提升,揭示了茶道與禪學在精神上有著深層的相通,他手書「茶禪一味」[18]的禪偈贈送來華學佛的日本弟子榮西和尚,就是對茶與禪內理相通的經典概括。「茶禪一味」四字真訣從此被日本茶道尊奉為核心理念,也是日本茶道起源的核心,流傳至今依然未變。
18:圓悟禪師手書的「茶禪一味」,送與來中國學習禪宗的日本僧人榮西和尚,此手跡被榮西帶回日本,成就了榮西日本茶葉始祖地位。後來這幅手跡傳給了日本大德寺高僧一休宗純禪師,一休宗純對圓悟克勤禪師極為敬重,他能把自己老師華叟宗曇的印可狀燒掉,卻將圓悟的「茶禪一味」墨跡精心保存著,可見其對於圓悟的尊敬。後來一休把這幅墨跡傳給茶道開山祖村田珠光,由珠光下傳,此墨跡遂成茶道界重寶,更被列作日本國寶,現收藏於日本奈良的大德寺。
②大慧宗杲禪師,(1089~1163年)南宋僧人。俗姓奚,號妙喜,宣州寧國(今屬安徽省)人。12歲即投慧雲院出家,17歲受具足戒。他先後投師學法未見長進,後準備投臨濟宗僧人圓悟克勤,當時圓悟住「成都昭覺寺」,宗杲猶疑不定。後來知道圓悟奉詔遷住汴京天寧寺,宗杲高興地說:「這不正是上天把這位長者送到我跟前嗎!」於是徑往天寧寺,如願的成了圓悟克勤禪師的弟子。
大慧宗杲禪師後來主持餘杭徑山寺,並將圓悟禪師「茶禪一味」的思想繼續發揚光大,首開「看話禪」宗風,遠近參學弟子無數,日本等海外僧侶也紛紛跟風而至。徑山寺原本就大量種茶,在佛事中有普茶等儀規,大慧宗杲禪師更是因地制宜的把茶禪文化廣泛傳播。後來由其真傳弟子道謙禪師把「茶禪一味」的精神又帶回了文化聖地武夷山,與本土的「三教」文化、武夷茶文化相交融,漸漸形成了中國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夷茶道。
③道謙禪師,俗姓游,宋代福建崇安縣(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人。家世業儒,早年喪父母,因孤苦而願從浮圖。初到京師師事圓悟大師,再師大慧宗杲,參禪20年,悟得密傳心印。宋紹興八年(1138年)回到老家武夷山五夫里,主持鄉里的開善寺。當時的武夷山被稱為「三朝理學駐足之藪」,朱熹的養父劉子羽、老師劉子翚(huī輝)、岳父劉勉之既是理學碩儒,又是虔誠的佛徒,與道謙禪師交往甚密,常在開善寺與道謙禪師說法辯禪。當時的朱熹尚年輕,常聽道謙禪師說法辯禪,就一味追求開悟。當他得知「開悟之說不出於禪」後,便追隨道謙禪師在密庵、開善寺、天心庵(今天心永樂禪寺)焚香論茗、寄齋食粥學禪,持續一年多,差一點就棄儒從佛。紹興二十年(1150年)五月,朱熹在天心庵問禪於來訪的大慧宗杲禪師,大慧禪師以茶為參禪悟佛之機,顯道表法之具,引茶入禪,援佛入儒,才使得朱熹適然啟悟,為他日後創立融儒、釋、道之大成的朱子理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5)超位禪師、明覺禪師、鐵華上人(明、清)
①超位禪師(1608~1688年),俗姓盧,號壽宗,福建漳浦人,出生鴻儒之家。年輕時便投身明朝遺老黃道周門下,追隨黃道周反清復明,南明滅亡後,被清廷通緝,有家難回,便在南山寺削髮為僧,後雲遊到浙江嘉興金粟寺,師承福建漳浦籍老鄉百痴行元禪師。隨後在武夷山章堂岩結廬修證,歷三十餘載,皈依者甚眾。超位禪師一生種茶、做茶、泡茶、品茶,工夫獨到,聲名遠播,「春雲翠潑山川,瑞草香浮岩壑,雪烹龍團,浪翻蟹眼。」之語便是對超位禪師茶禪生活的真實寫照。
②明覺禪師(明末1610~1666年)福建順昌人,為順治帝佛學啟蒙老師,被賜封為「明覺禪師」,他深知「伴君如伴虎」之理,便毅然請旨南回,主持邵武安國寺。其間與超位禪師多有書信往來,在《明覺聰禪師語錄》中有《侯武夷壽宗禪師》一文記載:
暌違道範,渴慕芳規。每瞻風釆於詞垣,素慚萍梗於參闊。有稽候悃(kǔn捆)未遂,鄙私得便鴻翔,聊將問慰。足下獨宿孤峰,惟抱摯天之志,身游大野,實起濟道之風,掃卻三玄,縱橫機超物外,空諸萬有,坐斷報化佛頭。名占夷嶺之尊,道震崇潭之重。春雲翠潑山川,瑞草香浮岩壑;雪烹龍團,浪翻蟹眼。吾兄卓錫於此日用,樂道無窮,行濟南陽之儔,坐置高庵之理。素有鄙志,欲躐(liè列)高蹤,未知六六峰頭、三三水畔,尚容予杖笠之寄乎?弗罄遐思,謹此以慰。
③鐵華上人(1637年~1725年),字明開,漳浦人,居武夷山筇(qióng窮)岩「莫庵」50餘年,師從超位禪師,繼承超位禪師茶禪衣缽。鐵華上人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正月,以74高齡杖錫入京師,朝野為之震動。誠親王躬身拜訪並叩請禪宗大略,書「洞天花雨」額賜之。朝中文士多有題贈,戚麟祥是這樣評價鐵華上人的:「天下名山數武夷,偶飛一錫到京師。」而潘錦則寫道:「他年若肯結蓮社,終為陶淵過虎溪,」表達了對鐵華上人的仰慕之情。太史陳夢雷認為,鐵公和尚與其師伯明覺禪師大振宗風,使武夷山佛教進入了大復興時代。1718年《續茶經》的作者,時任崇安縣令(今武夷山市)的陸廷燦拜謁80歲高齡的鐵華上人,向他討教飲茶之道,有詩《次前韻贈鐵華上人》為記:
詩傳九曲好溪山,夢想依稀廿載間。
卻喜銅符新授綰,偶閑相對一開顏。
章堂講席稱幽棲,澗草岩花護紫泥。
他日攜琴訪老鐵,茶烹香水勝曹溪。
先皇曾賜祖庭珍,帝子揮毫翰墨新。
愧我官貧如鶴瘦,只將斷句贈高人。
缽粟瓶花價不貲,當門龍象繞虯枝。
勝情遙羨靈山衲,枯坐時吟贈錦詩。
詩中洋溢著作者對鐵華上人的仰慕以及武夷山上「茶烹香水勝曹溪」的茶禪盛況。
(6)釋超全(清)
釋超全(1627~1711年),俗名阮旻(mín民)錫,廈門同安人,曾在鄭成功儲賢館為幕僚。由於閩南是南明政權反清復明的根據地,南明滅亡後,效忠先朝的遺民被迫逃亡到江西上饒和武夷山一帶,許多報國無門的志士紛紛遁入空門,先後隱逸江西和武夷山中。那時在武夷山中的每個寺院幾乎都有閩南僧人常住,如主持天心永樂禪寺的超位禪師和主持天成禪院的超煌禪師,以及曾先後主持過莫庵和天心永樂禪寺的鐵華上人,還有梧桐窠的僧衍操都是漳州人,青獅岩的興覺和尚是晉江人。尤其是天心永樂禪寺的釋超全,為效忠南明而棄家行遁,因仰慕天心禪茶之名,約於康熙二十五年(1685年)入武夷天心永樂禪寺為茶僧。這些人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樂禪寺舉辦茶宴,在一起宣習功夫茶藝,以茶談禪,以茶論道,以茶說經,成為傳播武夷山烏龍茶的先驅,最為突出的當數一代茶僧釋超全。他在天心永樂禪寺種茶、制茶、喝茶、寫茶,留下了著名的《武夷茶歌》。回到閩南後又著《安溪茶歌》,成為後人研究茶葉的珍貴史料。
以上這幾位僧人均與茶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也證明了僧人對我國茶葉的培植、加工和發展,尤其是茶道文化的傳播做出的貢獻。為什麼說僧人對我國茶葉的培植、發展和茶道文化起到了不可磨滅貢獻呢?主要是因為僧人飲茶的歷史十分悠久。僧人認為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僧人種茶、制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科學的研究、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
我國僧人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已成傳統。就連茶聖陸羽也是出於釋門,陸羽生於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3歲時育於竟陵龍蓋寺,由主持增智積撫養,9歲跟濟公學佛,11歲逃離寺院,隨雜戲班子流落江湖,並學習雜藝,28歲後交了個和尚朋友,就是詩人「皎然」,又稱「釋皎然」。陸羽從28歲以後就長住湖州標山一帶,因自小就跟著濟公學習煮茶技藝,並迷上了這門技藝,終於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47歲時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陸羽能寫成此書與他長期在茶區生活有關,但主要得益於佛門經歷,可以說,《茶經》是描述和總結了中國僧人種茶、制茶、烹茶、飲茶等生活經驗的總和。僧人認為的「茶有三德」是:坐禪時通夜不眠為一德,滿腹時幫助消化為二德,飲茶可抑制性慾為三德。而茶道就生髮於茶之德,又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佛學傳入中國後演變成了獨具特色的禪宗,僧人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禪,要求靜坐、斂心,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凈」。其姿勢要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通常坐禪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難以堅持,小和尚年輕瞌睡多更難熬,飲茶正可提神驅睡魔。僧人飯罷就坐禪易患消化不良,飲茶也可生津化食。另外還有一點,佛門雖為清凈之地,若要想不染紅塵很難做到,年輕和尚正值青春盛期,看見前來拜佛的嬌艷女子難免神不守舍,一杯茶能轉移其注意力、抑制性慾。有了這些作用,茶葉自當是佛門首選之飲料。僧人的第一個突出貢獻就是種茶,茶產于山谷,培植於名山。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園多在寺院旁,以後才逐漸出現於民間。
佛教與道教有一共同點,它們的教義都是「山林哲學」,佛陀在山林坐禪以證菩提,老莊在山林隱逸以返璞歸真。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受道家影響,所以佛寺道觀多選建在名山大川,故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說。此後,飲茶成為和尚家風,於是又有「名山有名茶,名寺產名茶,從來僧侶愛飲茶」的說法,表現農禪一味,制茶、飲茶乃是和尚的家風。僧人在植茶、造茶、擇器、煎茶等方面都顯示出非同一般的智慧,其技藝之精主要表現在下列四個方面:
(1)善植:即善於培植茶樹,創育新品種,如武夷山的名叢鐵羅漢、白雞冠、大紅袍、水金龜、半天腰等都出於僧、道之手。
(2)善焙:僧家焙茶最為得法,凡是經過僧人焙造後的茶葉其品質均有較大的提升,晉陞的等級最高。從明代開始,制茶工藝由過去的「團茶」開始改制「芽茶」,武夷出現了安徽「松蘿製法」,後又出現了全發酵紅茶製法,由此開始逐漸創製新的做青法,烏龍茶的工藝起源極有可能就是由武夷山僧人發明並完善的,因為烏龍茶有一道關鍵程序——焙火,這與過去的團茶焙火工藝有異曲同工之處。
(3)善烹:僧人精於烹茶的原因很多,佛門雖清凈之地,僧人卻喜歡廣交茶友,彼此切磋。所以,僧人有時間經常介入茶事,實踐的機會最多。
(4)善鑒:一鑒茶,二鑒水,三鑒具,僧人天天與茶打交道,對此道極其精通。
僧侶種茶主要用於獻佛、自用和待客。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產茶寺廟就有杭州龍井寺、徽州松蘿庵、武夷天心寺、福州鼓山寺、天台山天台寺、杭州靈隱寺等。所以,中國茶的種植、生產加工技術與中國的僧人有著極大的淵源。僧占名山,又勤於種茶和茶學研究,中國歷代名茶的培育許多出自於寺院僧人,沒有僧人就沒有中國茶葉這句話絕不是空穴來風。
有詩云「人生在世七大雅,琴棋書畫詩酒茶,從來名仕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僧人對我國茶葉文化的另一個貢獻是「鬥茶」。鬥茶是僧人的一大愛好,古代的佛門僧人喜歡鬥茶早在唐代以前就開始時興,因鬥茶實踐的機會就多,故能獲「真知」,成為行家裡手,江南才子袁枚游武夷時,就是從僧人獻茶而得知「真味」。在鬥茶的過程中又逐漸引發了另一種文化的興起—瓷器。到了晚唐時,「南青北白」等瓷器茶具開始廣泛時興,推動了福建黑釉文化的發展,「建窯茶盞」的興起為入宋後茶用具的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
到宋代時鬥茶之風已經非常盛行,每年採摘新茶後,各地名寺高僧雲集,展示自己寺中種植、製作的新茗。在那時,一年一度的「鬥茶」是中國佛門僧人的一大盛事,他們斗的不止是茶葉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在「鬥茶」背後所產生更多的茶葉文化。
「鬥茶」並不是簡單的對一款茶葉進行質量和茶葉泡製技法的比對,在「鬥茶」分出高低勝負的背後,更多比的是茶樹品種、制茶工藝和茶藝技術。通過「鬥茶」使各寺僧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對各種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研究創新,經過中國的僧人們千年的不斷努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使中華茶葉形成了一大批珍貴傳統名叢。
正是由於「鬥茶」的興起和流行,對中國茶葉新品種的發現、培植、改良、制茶工藝的不斷完善均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那時的「鬥茶」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僧侶和道士之間,文人雅士、官僚貴族、平民百姓均可參與。「鬥茶」不僅促進了茶葉的發展,同時也對泡茶程序及泡茶用具的規範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鬥茶」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人們開始對茶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將「鬥茶」用具實現統一標準的理念從那時開始形成,從而對晚唐後期建窯茶具的生產及技術又進行了改良和提高,使建窯茶具文化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一批流傳千古的名茶茶具,如黑釉盞中的上品兔毫盞[19]、天目盞、油滴盞等。蔡襄在總結了幾十年鬥茶過程後,於1054年撰寫了《茶錄》一書,在下篇中注書中載,論茶器云:「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xié斜)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茶錄》的出現對鬥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鬥茶之風迅速在朝野傳播,建盞中的上品成了皇族、大臣、富賈追求的目標,文人雅士為此以詩歌讚美的不在少數,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並出現底足銘有「供御」、「進盞」字樣的建盞進貢朝廷。
黑色陶瓷始創製於東漢晚期,經兩晉、南北朝、隋代到唐宋時期,由於黑釉中呈現出黑藍色或淺棕色流紋,猶如兔毫者,稱之為兔毫釉。宋代是建窯黑釉陶瓷生產鼎盛時期,其中武夷山遇林亭窯、建陽水吉窯與當時的定、鈞、哥等名窯齊名。「黑釉建盞」的出現有它的特定的時代意義,因為它符合了當時人們在生活及精神上的需求,符合了宋人那種恬淡典雅,但在平靜中求變化的審美情趣。
宋代鬥茶從選茶擇器上都非常講究,從水質到操作技藝也有嚴格要求。茶選用的是「龍鳳團茶」,器則必選建窯燒制的「黑釉茶盞」,北宋「蘇軾詠茶詞」《水調歌頭·嘗向大冶乞桃花茶》 中說明了這一點:
已過幾番雨,前夜一聲雷,
旗槍爭戰,建溪春色佔先魁。
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
結就紫雲堆。
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
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
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
夢不到陽台。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茶的發現、培植、傳播和名茶的研製均與佛門僧人有直接的聯繫。佛門僧人又通過鬥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間接推動了以專門燒制茶具用品「建窯」文化的發展和完善。正是佛門僧人和眾多道家為我國茶葉的發展立下不世之功,可以說是中國的僧人改變了茶的用途,並且培育了各種「名茶」。
註解:
19:建盞,又稱「兔毫盞」,是我國宋代建窯中最著名的黑釉茶盞,即宋代禾義里池墩(今水吉池中)一帶建窯所制黑釉瓷茶盞。「兔毫盞」色深紫,花紋似兔毫故名。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詩中有「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之說。歐陽修在《和梅公儀嘗茶》詩中述:「喜共紫甌吟酌,羨群瀟洒有餘清」。蘇轍在《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稱:「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看色成尤」。宋嘉定十六年(1224年),加藤四郎、左衛門景正等日本人來福建學黑釉瓷製法,歸國後在尾浪瀨戶設廠製造,開日本黑釉瓷之先河。
3、皇家貴族茶道
皇家貴族茶道源發於「茶之品」,旨在誇示富貴。貴族茶道是由「貢茶」而演化出來的,茶被列為貢品首先享用它的當然是皇帝、皇后再推及到各皇室成員中,隨後是官吏、富商大賈及貴人。茶列為貢品的記載最早見於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凱旋後,巴蜀之地所產的茶葉便正式列為朝廷貢品,此事發生在公元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列為貢品從客觀上講是抬高了茶葉作為飲品的身價,推動了茶葉生產的大發展,刺激了茶葉的科學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國古代是個皇權社會,皇家的好惡可以直接影響到全社會的習俗。貢茶制度不但確立了茶葉的「國飲地位」,也確立了中國是世界產茶大國、飲茶大國的地位,還確立了中國茶道的地位。但是,茶一旦進入宮廷也便失去了質樸的品格和濟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貢茶坑苦了老百姓。為了貢茶,男廢耕,女廢織,夜不得息,晝不得停,茶之靈魂被扭曲,使陸羽所創立的茶道衍生出了一個畸形的貴族茶道。茶被裝金飾銀脫盡了質樸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濟世活人。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於茶、水、火、器無不借權力和金錢求其極,其用心在於借茶顯示等級秩序,炫耀權力和富有。 貴族們飲茶不僅講「精茶」,也講「真水」。為求「真水」又不知耗費多少民脂民膏。相傳,唐朝宰相李德裕愛用「惠泉」[20]水煎茶,便令人用壇封裝,從無錫到長安「鋪遞」,奔波數千里,勞民傷財,後因一雲遊和尚點化方知其弊端才下令停止。清乾隆皇帝也曾親自參與孰是天下第一泉的爭論,天下名泉眾多,一時間眾說紛紜。最後採用「稱水法」測量,以水質最輕者為上,玉泉奪冠,乾隆皇帝一錘定音,欽定北京玉泉水為「天下第一泉」。 貴族茶道的茶人都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之流的人物,他們不必詩詞歌賦,也無須琴棋書畫,但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要貴,有地位。二要富,有萬貫家財。對茶藝中的四要素,即「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無不求其最高品位,用權力和金錢為籌碼以達到誇示富貴之目的。
從皇宮門院內走出的茶道立刻被上層社會名流所追捧,演化成貴族茶道,並廣泛在上層社會流傳。貴族茶道雖有很多違情悖理的地方,但因為是由「貢茶」演變出來的,有著極深刻和複雜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所以這一茶道也就成為了一重要流派,能夠香火綿延至今而不衰,這其中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可以這樣說,是在「貢茶」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這種特殊的「貴族茶道」,從而成就了中國茶葉的「國飲」地位。至今仍在廣泛流傳的閩、潮功夫茶,就是源於明清時期的閩、潮貴族功夫茶,發展至今已經日漸大眾化。
註解:
20:惠泉, 在江蘇無錫市的西郊,有江南名山惠泉山之名。山上的一泓清泉經唐朝陸羽品嘗,評為「天下第二泉」,樂曲《二泉映月》所指的就是惠泉。
4、平民世俗茶道
平民世俗茶道源發於「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關鍵是要看你把它放在什麼位置上。茶入世俗就染上了世俗之氣,茶行於官場就染上幾分官氣,茶行於江湖就染上幾分江湖氣,茶行於商場就染上幾分銅臭氣,茶行於情場也就染上幾分脂粉氣,茶行於社區染上幾分世俗氣,茶行於家庭就染上幾分小家子氣,這一切就是以享樂人生為宗旨的「世俗茶道」。 (1)茶入官場
當茶進入官場與政治結緣後,便演繹出了一幕幕豐富多彩的歷史話劇。
唐代,朝廷將茶沿絲綢之路輸往海外,藉此打開外交局面,都城長安能成為世界大都會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有茶的一份功勞。文成公主和親西藏帶去了香茶,此後藏民飲茶成了時尚,此事件在西藏被廣傳為歷史美談。 明代,朝廷將茶葉輸邊易馬,以此作為撒手鐧以制番人,茶成了明代一個重要的軍事措施和政治籌碼。 清代,左宗棠收復新疆後趁機輸入湖茶,並作為一項鞏固邊疆的重要經濟手段。 茶是個靈物,伴隨著國家政治的舉措而升沉起伏,不但輝煌過,同樣也晦氣過。據史書記載,在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宋封元為夏國王,並每年給以銀7萬兩,絹15萬匹,茶葉3萬斤。宋朝國人將茶貢給朝廷,朝廷又將它貢給西夏以取悅強敵。茶負載的不是友誼,而是對強權的屈服。 在我國清代,官場欽榮有特殊的程序和含義,有別於雅士茶道、禪宗茶道、貴族茶道。在隆重場合,如拜謁上司或長者,僕人獻上的蓋碗茶是不能取飲的,若貿然取飲便視為無禮。主人若端茶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馬上告辭,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僕人換茶,表示留客,這叫「留茶」。茶作為有特色的禮品,人情往來靠它,挖門子搭橋鋪路也靠它。一些部門機構重疊,人浮於事,為官為僚的一般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半天」。茶可通用於不同場合,既可成事也能壞事,有溫情又勢利。茶雖為潔物亦難免落入染缸,常扮演些尷尬的角色,有人借茶行邪道,其錯不在茶。 (2)茶入商場
茶進入商場又是別樣面目,來了客戶,一杯好茶會讓人暫時忘記利益,沉靜在茶的飄香中。過去在廣州,請吃早茶是商業談判的同義語。一盅兩件,雙方邊飲邊談,隔著兩縷裊裊升騰的水氣打開了商戰,看貨叫板,討價還價,暗中算計,價格廝殺,終於拍板成交,將茶一飲而盡,雙方大快。如果沒有茶,這場商戰便無色彩,也無詩意,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縱商戰敗北,那茶香仍讓人難以忘懷。 (3)茶入江湖
茶一旦進入江湖便添幾分江湖氣,舊中國時期中國各地幫派林立,難免發生糾紛。在江湖中如果幫派之間有了是非,一般不訴諸公堂,也不急著擺場子打個高低上下,這就是江湖義氣所限制。有了糾紛一般由中間人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物出面調停仲裁,地點大多選擇在茶館,名叫「吃講茶」,這不為錯,茶道之宗旨就是「致清導和」。(4)茶進入社區
茶進入社區就趨向於大眾化、平民化,是構成社區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城市的茶館就很世俗。在民國期間北京的茶館集飲食、娛樂為一體,賣茶水兼供茶點,有評書茶館,京劇茶社,唱戲者有專業演員也有下海票友,還有藝茶社,看雜耍,聽相聲、單弦,品品茶,樂一樂,笑一笑,過茶癮又過戲癮。文人筆下的茶館雖不甚雅卻頗有人間煙火氣,總之,一個小茶館就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縮影。 (5)茶葉進入家庭 茶葉進入家庭成為了生活用品,老百姓將文人筆下描述高雅的琴、棋、書、畫、詩、酒、茶,轉變成了生活中普通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使茶葉的文化方向和作用發生了變化。元人雜劇中有出《當家詩》說道:「想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清代查為仁在《蓮坡詩話》中就簡單明了的將這種變化以詩的形式描述了出來:「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詩中闡述了茶與民之間的關係。茶道進入家庭貴在隨心所欲,茶不必精量家有之,水不必貴以法為上,器不必妙宜茶為佳。有錢人家茶事講求精妙,可顯示高雅,誇示富貴。小康之家不必攀比,法乎其中即可。而平民家庭雖粗茶粗器,只要烹飲得法亦可得趣。中國百姓普遍最歡迎的還是「世俗茶道」(主要指大眾化茶道),無論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中國人在,茶道就在。可以說,是「世俗茶道」推動了中國茶葉的大發展和茶文化的普及,只不過再不會是明清時代的那種格局了。
推薦閱讀:
※密碼:女人三圍【視頻】
※家居風水5種方位 色彩搭配密碼禁忌
※不法分子在ATM機上設置「機關」偷窺密碼(組圖)|持卡人|銀行卡
※iPhone8鎖屏密碼忘記了怎麼辦 iPhone8鎖屏密碼忘記解決方法
※粗淺的分析一波django.contrib.auth.hashers.check_password
TAG: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