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快樂余言●●●

(一)、 欲求長壽 ,應先祛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先當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內守於靜,先守於敬。寡慾清心,正心養心。 知識向外求,智慧向內尋。人不要生死漂浮,追月逐花,塵勞奔忙,煩惱無涯,只顧趕路,.不知要到哪裡,忘了為何出發,真作假來假作真,臨終落個大後悔。 積極思維永遠傾聽內心聲音。從生命與物質的「本命」,發展到精神與文化的「本色」,提升到心靈與覺悟的「本心」,我們拾階而上,便能進入人生覺悟的妙境。 科學,因為有而信;信仰,因為信而有。現代人依靠衛星、宇宙飛船對太空已知之不少,但遺憾的是,我們可以登上月球,卻難走進自己的內心。 忙時靜心,閑時練心,怒時制心,貪時修心,時時觀心,修持的要義就是不斷地向內看,檢驗、反省自己的心。只要你能伸出援手,利樂眾生,你就是活觀音。「 我」字,就是就是一個「找」,找到了覺悟的一撇,便明心見性,「我」字是個圓形結構,從一撇開始,到一點結束,人尋找自我的過程,就是追求人生圓滿。 人的一生就是尋找「我」的一生,但何時才能找到「我」?真正找到「我」,恰是忘了「我」。「不是無我不是我」真我恰恰是無我」。 我們不僅要用眼睛去看待生活,更要用心去品味人生,既要追求看得到的物質,也要享受看不見的精神;既要照顧好身體,也要關照好心靈。 平則穩,平穩;平則安,平安;平則凡,平凡;平則和,平和;平則衡,平衡;平則常,平常;平是一種常態,平是一種心態,人心平則天下平。(二)、 修身重在體壯,養性重在心怡,前者為「健」,後者為「康」。祛病健身,愉悅精神,才能.感受到清新自然的生命之力的超然神韻。 與其下游抗洪,不如上游植樹;與其生病痛苦,不如日常維護;與其肝臟硬化,不如如烈酒少喝;與其氣管發炎,不如早些戒煙;與其血壓升高,不如調整節奏;與其擔心發胖,不如少吃多動;與其腫瘤晚期,不如早查早防。 要他健康投資,有錢也說沒錢;等到生病住院,沒錢也得借錢;平時健康體檢,有空也說不去;等到閻王召見,沒空也得要去。 人生悲慘「三步曲」:錢在銀行,透支健康;錢在銀行,人進病房;錢在銀行,人到天堂。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錢心慌;只治不防,人財兩光。 人的愚昧往往在於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真作假時假亦真,臨終落個大後悔。塵勞奔忙,煩惱無涯,竹籃打水,追月逐花。 對人的生活而言,既有「需要」,也有「想要」。滿足需要,簡單快樂;滿足想要,煩惱不少;要得越多,煩惱越多;要的越少,煩惱越少。 今天轉眼就成昨天,明天到來時也成了今天。抓住了今天,也就是抓住了昨天和明天。昨天誠可貴,明天價更高,把握住今天,一生都抓牢。 一個人若能從生活境遇遠不如自己的人身上看出你的可羨慕之處;從生活境遇遠比你強的人身上看出值得你同情之處,你就活出了真境界。(三)、過去,是昨天的今天;未來,是明天的今天。你無法改變過去,但可從教訓中學習;你無法掌握未來,但可從此刻起努力,牢牢把握今天,串起昨天和明天,美好人生就有了承截。 真正的貧困,沒有時間享受生活;真正的美麗,沒有人工製造的痕迹;真正的勇敢,害怕該害怕的東西;真正的明白,明白有許多事情並不明白。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道理,但做小事不用講大道理,做實事不要講空道理。發展是硬道理,但硬發展就是沒道理,東說東有理,西說西有理,真道理才是真有理。 生活中,並不是因為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失去了自信,事情才難以辦到。難成能成,難行能行。若失去了自信,便失去了一切。 俗話說,好事多磨。事不怕多磨,怕的是所磨的不是好事;該不該磨,怎麼磨,事先還是有思考、有見識。不讀書,無以廣知識;不求智,難以成好事。 通則順,謂通順;順則暢,謂順暢;暢則快,謂暢快;快則樂,謂快樂。境界通透脫俗,做事通權達變,做人通情達理。通為快樂之源。 凡事應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遠處著想,從近處著力;從整體論成敗,不從局部看得失;不但看清正面,了解反面,還超越正反兩面,落實於絕對的客觀。 事有重要,也有緊急的。不注重重要的事情,就只能始終處理緊急的事;關注重要的事,就不會始終處理緊急的事。「忙」也是「茫」,「忙人」也是「茫人」。 (四)、人在擁有物質時,也初物質擁有。有了電腦,整天上網,電腦代替了人腦,自尋疲勞;有了手機,有了溝通的便利,也給了啊人隨時使喚你的權利,手機如同手銬。 「幸福」是外在 的條件,更是內心的寧靜,在於內在心靈與外在生活的對應。一個人能不能幸福,就看他能不能活在當下,接受和感恩今天所擁有的一切。 人要知足常樂。對於如何才算足,各人桿准不一樣。要足何時足?知足便足!關鍵還是在於一個「知」字。「知道」,其含義是人要知「道」,而且「知」本身也是「道」。 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人人都有苦有樂,人人都有笑有淚,幸福在於心靈與生活的對應。 攀岩,累的是身;攀比,累的是心。不少人擁有時並不珍惜,失去了才深感惋惜。老是想著未到手的,會使人痛苦;總是感恩於已擁有的,會讓人喜悅。 人要努力做到時有餘暇、袋有餘錢、事不佘地、常有餘興、家有餘慶……常執中道,其樂無窮,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 「慢」字,堅心旁,一個柔曼的「曼」。說到底,「慢」是一種心情,我們應努力做到:口袋越來越重,心情越來越輕,心態越來越平。 人生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兩個,就象鐘擺的兩極,從這頭擺到那頭。一頭是肚子問題,那是因為吃不飽而餓的;再一頭是心情問題,那是因為吃得太飽而撐的。 幸福就象蝴蝶,你越追,它就飛得越遠,而在你不經意的時候,或許它就靜靜地停在你的身邊。幸福就是在日常最平凡的人與人相處間,在最簡單的生活中實現。( 五)、有了好的心態,人就能放鬆,就能保證行動的準確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此,結果就會早日到來。「幹活」,幹了才會「活」,越干越活;「出路」,出去才有「路」,越出去越有路。 人的一生離不開「人」、「事」兩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事又取決於如何做,因此「人事」,人在前,事在後。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 有人說:「不可能!」也有人說:「不,可能!」增加了一個逗號,但其意義大不同。它使後面驚嘆號內容大大改觀,不是驚嘆號於無所作為,而是驚嘆號於不懈努力。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常人,放棄機會的人是蠢者。人生最遺憾的不是過錯,而是錯過,在於輕易放棄不該放棄的。 只看眼前會失去未來,發現不了問題是最大問題,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滿足現狀是最大的陷阱。於其困難時再找退路,不如順利時開拓出路。 笨鳥可以先飛,但先飛前要辨別路徑;鳥應先出頭,但應該選擇一個槍射擊不到的角度,或者在槍響之前就飛出射程。凡事「先謀後動」,兩軍相遇「智」者勝。 只看大事,會忽略小事;只看小事,會看不見大事。責任心是金,有了責任心,不因事大難為,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多而忘為,不因事雜而錯為。 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信念的強度。考場、官場、職場、情場、賽場……人生無數場,根本在「氣地」。 (六)、所謂問題,只是在你把它看成是一個問題時,那才是。有時,解決問題最有郊方法就是不理會問題。這需要有「放下」的心態,更需要有明「白」的悟性。 謹慎於事,謹慎於言,謹慎於行,謹慎於心,謹慎於意。九層高台,壘於細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謀求於無形之中成就於無跡之處。 「正」字止於「一」。「萬法歸一」,「一」乃至善所在。人要有正思、正念、正見,對時空便能認知,對人我關係便能明察,對事理因緣便能明白。 以出世之心做入事世之事,超然物外,淡泊寧靜,人生價值應在當下實現。對外掌握「有為」的藝術,對內享有「無為」的境界。高高山頭立,深深海底行。 所謂「成功」,就是在合適的時候,與合適的人在一起,用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人要順勢而為,因勢利導。人要與時俱進,改變自己,超越自己。 隨緣,不是隨波逐浪的認命,而是一種對內在的智慧的發掘。隨緣,就是在綜合評估各種因素的前提下,尋找合適的途徑,採用合適的方法,最終達到目標的實現。 能耐也是能夠忍耐,小到事情,大到事業,有各種坎坷和困難。為此,要意志堅定,既要有「忍」的度量,也要經得起各種考驗。笑到最後,才是最終的勝者。 任何事情,都包括因、緣、果。凡事要「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因上努力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善於分析,並整合各種「因」,使之成為「緣」,並最終結「果」。 「求」有外求和內求,外求是求錢財、求名利,內求是求修養、求心安。有人上求下索,那是貪財;有人上下而求索,那是悟道。 隨不是跟隨,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是把握機遇,如此便不怨尤、不慌亂、不強求。幸福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果上隨緣的前提是因上努力。 (七)、人心是桿秤,不要常稱自己是多得,還是失多,要常稱自己是善多,還是惡多,是愛多,還是恨多,是索取多,還是付出多。不要問外在公不公,要問內心平不平。 心若住於情,必為情所困;心若住於財,必為財所累;心若住於權,必為權所害。無井無我,才無所往;心無無所住,才有「本我」。如此,便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人要以心轉境,不要以境轉心。而以心轉境前提是時刻看著心、守著心、護著心、愛著心。如此,才有力量轉境。 人生,我們自己;宇宙,生活的環境。生活,歸根結底是一種人的自性的探索,人的心靈奧秘與潛力開發的努力,是要做一個「大明白人」,認識「我「自己。 改造世界從改造自己開始,改造自己從呼吸開始,心平氣和,培養正念,覺知呼吸。當你安住當下,你就是在與生命相約,你就生活在凈土。 所謂「當心」,就是「當下的心」;所謂「安心」,就是「安於當下的心」;所謂「關心」,就是「關照自己和他人要安於當下的心」,其中的核心是「當下的心」。 人之不平凡,不在外形,而在內心。成功的訣竅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總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努力培養清靜的志願,去惡向善,步步向著理想的人生邁進。「 痴」,病字頭下一個「知」,知識出了毛病,也就只能是「妄想」了。「願」「原」「心」,那就是原生態的「本心」。快樂其實很容易,心情保持原生態。 養心的目標是正心。心正,就能不,掛於外、不胡思亂想、不生氣、不著意、不貪求、不牽念,不被萬物累身、不被利欲熏心,內心是開闊一片。 (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人的思想亦如此。「天地有一物,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自主,就是自己作主。體態和心態決定人的生活狀態。

  可貴的人生是有「覺悟」的人生。「覺」是醒,「悟」是「吾心」。「覺悟」是一種清醒的心境,是一種深刻的慈悲,是一種感同身受,是一種純然見不得他人受苦的心境。

  心是生命的根本。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閑;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慾則樂。

  養心的目的就是覺悟。心門要開、心結要解、心擔要放、心妄要除、心憂要喜、心暗要明、心狹要寬、心惡要善、心貪要舍、心迷要信、心有要空。

  生命無常,認識於此,我們就會照料好自己,就會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有緣的人和事,我們就會活得更深刻,痛苦會更少,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人不能忽略了建設心靈家園。我們的生命取向不能一味地向外征服,把有限的生命任意向外拋撒的結果,一定是失去了和諧,失去了幸福和美滿。

  人要時時「覺知」自己。所謂「覺知」,就是「我」要關注「我的」起心動念、行坐起卧、一言一行。由身到心,由心到靈,由靈到性,那就是「明心見性」。

  燈能照亮東西,是眼睛藉燈看見了東西,但看同樣的東西,各人感覺不同,是因為心藉眼睛顯發了見性。眼睛只是看見,用心才會發現。

  自己的感受、念頭和情緒,真正決定我們是否快樂或痛苦。相比動物,人更有智慧,「橫看成嶺側成峰」,心念一轉,豁然洞開,避免痛苦,在於調控心境。
推薦閱讀:

讓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樂
惶恐未來:「到現在還很好」
致苦並快樂著的寫手
叔本華:最廉價的驕傲就是民族自豪感 叔本華說,人生兩苦,物質匱乏,精神空虛,我們如何獲得快樂? 薦讀 | 不要對抗人生的不確定因素
研究稱中年危機確實存在:人到40最不快樂

TAG: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