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期:關於太極拳按勁之研究
作者/謝遠基⊙ 編輯/張宏婉
導讀:近日小編確有些事情,誤了幾天的文章,會儘快補上!兌現每天至少一篇文章的承諾!
關於太極拳按勁之研究
「按」是太極拳中的重要概念,研究太極拳按勁的本質和特點,以及如何修鍊出真正太極拳按勁,對充分發揮好太極拳的實戰和健身作用,意義深遠。
一、太極拳按勁的本質和特點
在太極拳八種勁法中,按勁是相當重要的,練太極和運用太極時,是不能沒有此勁的。學習太極拳一個重點,就是對按勁的理解、領會和掌握。什麼是按呢?《太極拳八勁論》云:「以單手或雙手向對方兩臂或上體任何一個部位前推或下按,均為按勁。按勁無論在定步或活步(順步)推手中運用都較為廣泛。」楊班侯在《八勁解》中云:「按勁義何解?運用如水行,柔中寓剛強,急流勢難當,遇高則膨滿,逢窪向下潛,波浪有起伏,有孔無不入。」《太極拳講義》雲按,抑也、據也、捺也。太極拳遇敵襲擊時,用勁抑按敵人各部,使其勁失效,曰按。」魏坤梁先生認為太極拳「八勁」之「按」是一般概念之「按」的引申使用,只要是手掌與別人相接觸的就是「按勁」。宗師云:「遇敵擠進時用手下按,遏抑以制止之,使不得逞,謂之按。」拳譜又云:「其勢者如將物粘起而產生上掀之意,按之意要作用在箱體後側的合頁上。」
其實,按作為一種操作方法和行功狀態,存在於任何一門太極功法的修鍊中。用現代的語言而言,按是人體在意識的引領下,通過特定的吐納方式、規範的肢體動作與外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流所產生的相對於人體重心點而呈現出的一種由內向外、向下、向上、向前推捺的膨脹、圓撐、飽滿、平衡的彈性存在狀態,是一種利用地球萬有引力及其反作用力將內勁通過腰部和丹田集中在兩手挙或單手掌的具體修鍊操作方法和勁力方式。
比如陳式太極之雙手逆纏平按(如抱頭推山最後一動作等)、單手順纏平按(如金剛搗碓第三動作的右手等)、單手逆纏平按(如小擒打第二動作的左手等)、右採左按法(如白鶴亮翅第四動作等)。楊式單手按則有單鞭、摟膝拗步、扇通背、倒攆猴、玉女穿梭、雲手等等,雙手按有攬雀尾按、提手上勢、如封似閉、手揮琵琶等等。武當、吳、武、孫、趙堡等太極拳中也包含著各種不同的按法。太極拳按勁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體各部分和體內各系統在意識引領下對地球萬有引力和其反作用力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服從和運用。它是太極拳各種勁力的核心進攻因素,在整個太極拳修鍊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圓活性。按勁在表面上看可以是直勁,但本質上卻是一個圓弧形的、多角度的勁力,是通過自身的飽滿,不給對方任何凹凸和斷續的破綻,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點,不是死的點。《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云:「按勁……含有由前往後之一縱圓圈。」關於這個「縱圓圈」,《吳式太極拳·推手圖解》明確是:「向下又向自身的方向用力下沉和引帶的斜線動作……沉帶時必須偏向自身右方或者左方……一面向下沉帶,一面還要粘住甲的右肱,向自身的方向引帶。」特彆強調的是,這「縱圓圈」和「向下又向自身的方向」是指圓心在下的弧線。攬雀尾「按」的雙手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向自身方向引帶的所謂「縱圓圈」的弧形運動軌跡。特別是按勁在應用時,在腰的主宰下,「縱圓圈」要看對方動作的變化而變化。其靈活巧變,速度、方向、大小和作用點皆可因敵而變,可輕重、可剛柔、可快慢、可虛實、可忽隱忽現,變幻莫測,來去無蹤。
正如《太極拳術十要》所指出的:「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這種立圓弧線的所謂「縱圓圈」只是一種楊班侯《五字經訣》中「閃展全無空」之引進落空具體形式,實際上「閃展」並不止於這樣的一種形式。如《楊式太極拳架詳解》中介紹的陳微明宗師所傳授的攬雀尾「按」之前就是平的圓圈。當然,只要開始是順著敵人攻擊的方向,並且是由於借用敵人攻擊的力量所形成的,不論是什麼形式的「圓圈」,比如逆時針的、順時針、斜向上的、斜向下的等等都可以成為這種「閃展全無空」之引進落空。比如對方向我出右拳朝我面部擊打過來時,進攻的力度過大,我就利用「縱圓圈」先避其鋒芒,以右手擋其手腕,左手防住其右肘,先用捋勁順其勢將來力化開,然後再塌腰下沉,松肩沉肘,雙手由捋勁變按勁向前、向下朝對方胸前按出,此勢為「捋化按發」比如對方用雙手按住我右臂手腕和肘部,向我胸口按來時,我身體馬上松沉下來,腰往右轉,順勢變成捋勁,利用「縱圓圈」將其按勁化掉捋倒,此勢為「捋勁化按」。
按勁還是化解擠勁的最好辦法,當對方用擠勁時,我馬上塌腰下沉,松肩沉肘,先轉腰化開,再變成按勁破之,也就是「按勁破擠」。當然,太極拳之按勁這種"閃展」的「圓圈」只有半圈、小半圈,因為真正攻擊的另一半圈,可能與前半圈是相反的,也可能與前半圈是形成了一個圓圈。正如拳論所說的「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挨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此乃太極拳按勁使用的至高境界。
(二)腰胯主宰性。拳諺云:「腰膀為主宰,梢節領勁。手從腰出,勁大如牛,腰在手後跟,勁大如雷霆。」按勁之成,依賴於修鍊者腰胯虛實轉化的靈活。從運 動形式的角度上看,太極拳按勁具有很強的腰部(丹田)主宰的重要特點。正如王宗岳宗師《十三勢歌》指出的:「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武禹襄宗師《十三勢行功心解》云:「氣若車輪,腰如車軸。」按勁對此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按勁以腰為主力,兩手只起支撐作用,猶如推重物,不用腰腿勁則無法得 力。推按時要注意虛領頂勁,立身中正,尾閭收住,上下相隨,身不前俯,手稍上起,專註一方,用腰勁帶動全身,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上下內外,精、氣、神合而為一,核心技術都在於腰脊進退、起落、旋轉,即按在腰攻。無論是雙手上按、下按、平按,皆需腰(丹田)在內氣鼓盪中的發動。發短按勁時甩尾扣首,其勁在腰;髮長按勁時舒臂展體,命門後彈。即以腰部(丹田)為核心,下盤沉穩,靠腿勁後蹬將力上傳,然後以腰部(丹田)旋轉(內氣鼓盪)帶動周身發勁,達於手掌,而非僅用手掌局部之力。按勁是身體從下到上、從內到外爆發出來的整體勁。其奧妙之處,皆是腰部 (丹田)主宰,所謂按為腰攻是也。
(三)掤本性。按勁是在掤勁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 勁別。無論是陳、楊、武當、吳、武、孫、趙堡太極拳,還是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一百零八式太極拳,它們都以「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這八勁為主要勁力方式,都認可掤勁是太極拳的本勁。其中,「掤、捋、擠、按」為四正手,是進攻的主要勁力,「采、挒、肘、靠」為四隅手,是化打合一的主要勁力。在這些勁力中,掤勁為根本,其融合在其他七勁之中。按勁更是如此,其形成和掤勁有著密切的關係。按勁本質上是掤勁的一種表現形式,既有掤勁浮力與阻力的特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有的宗師認為:「掌心向下圈沾著一點而不離開的下掤勁,稱為按勁。」學界認為,先擁才能後按,欲按非先有掤勁不可。按時須以腰脊為軸心,通過兩腿的虛實變化,由襠勁的輔助來完成。至於按的角度、方位、輕重,力的大小等種類甚多,在應用時須加註意,否則達不到預期的目的。上按、下按、左按、右按、前按、後按、按采、按拿、平按、斜按、截按等,這些技擊用法都離不開先挪後按。正如宗師所云「開合按勢如懷中抱月」是也。
(四)進攻性。技擊是太極拳的本質屬性。從太極拳產生的那一天起,張三丰、陳王庭、王宗岳、陳長興、楊祿禪、武禹襄、李亦畲、孫祿堂、楊澄甫等等,一代又一代的太極大家,就對它的技擊內涵進行著不懈的追求、尋覓、研究,從而推動太極拳不斷地向前發展。掤、捋、擠、按為作為四正手,是進攻的主要勁力。按勁則是太極拳實戰技擊中一種進攻性最強的勁。其發勁點主要體現在手掌。太極拳的沾黏連隨與發勁攻擊在套路中所大量反映的主要是手掌與別人相接觸的形式。而手掌與別人相接觸在「八勁」中只有按勁。就這一點而言,只要是手掌與別人相接觸,其動態不論是向外/向內、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 前/向後,不論是有力置還是沒有力量的,都是屬於太極拳之按勁。
按勁的進攻性關鍵在於抓住腰攻這個要點,做到腰不前俯後仰,一動無有不動,上下內外相合。按勁在技擊時一般是破對手之擠、肘、靠的主要方法。比如對方借我方左引之勢,上左步,用左臂向我方身上發靠、肘、擠勁,我方則運用陳式太極之抱頭推山最後一動作,立即左轉身掤化來力,用左手纏拿其左腕,右手收轉到對方左肘關節外側發捌勁,同時進右步插入對方襠中。對方為了化我方鋼法,欲後退閃化,我方乘機右轉身,雙手發勁按之。從進攻的形式上講,按勁在實戰應用時主要以按化結合為主,通過化勁來製造機會,用按勁來達到制勝效果。高度注重按前一化,也就是在按勁前先有個避讓、引化之勁,然後才突然按出,使人猝不及防。這種進攻性才是最厲害的。
(五)松沉性。松沉是按勁的基礎。腳下生根、與大地之氣相接的松沉勁是按勁之本,是其基礎勁、底層勁。如果身上沒有松沉勁,沒有充分利用好地球萬有引力及其反作用力,就沒有按勁的整體性。有了松沉勁,腰(丹田)這個在全身九組關節中處於中心的部位才能發揮出承下啟上牽動按勁的重要作用。發按勁時一定要松肩沉肘,不用拙力,手掌要輕靈不可太緊,頂勁要領起,精神要貫注,做到形神兼備,保持立身中正,含胸塌腰,屈膝松胯。通過後腿前蹬,後腳借大地的反彈力,迅速將力前沖,擰襠、轉膝、轉胯、轉腰,傳於肩肘,將力達於手掌,前腿重心要平衡穩健,膝蓋與腳尖上下成垂直線,不可向左或向右偏,身體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在發按勁時要整體一家、同時用力。發按勁之時的身軀必須松沉,除了腰骶部,全身軀都是放鬆的,身軀僅僅是傳遞由下而上勁力的材料而已,身軀沒有主動地向前移動的力量,就像四面八方都有支撐一樣。
正如《十三勢行功心解》所云:「發勁須沉著松靜、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不管單手或雙手按時都要做到落點清晰、勁力準確到位,在發勁時身體要形成對拉力,還要用後腿猛蹬之勁加速力的前沖,這樣才會使按勁發的威力更大,還必須保持身體平衡,不要前俯後仰。此外,太極拳按勁的松沉是相對的,即松沉是以不影響氣血運行和不影響掤的動作準確規範為標準的,要求做到似松非松、松而不懈,松中有緊、緊中有松,「上虛、下實、中間活」。從推手、散手或技擊的角度看,只有做好相對松沉,按勁才能在借力打力、四兩撥動千斤的太極技擊中發揮出神奇巧妙之效果。
(六)合勁性。從系統論的角度上看,太極拳按勁具有合勁性的重要特點。
首先,按勁的合勁性是相對於按力而言的。按力出於骨筋肌肉,勁蓄于丹田經絡。骨筋之拙力是局部的,值硬的,比較容易分散的,難於傳遞的。太極按勁則是人體內部精、神、意、氣、力的和諧統一,是整體性的,容易集中的,靈活的,周身貫通的。正如《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所云:「按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
其次,按勁是修鍊者通過調心、調息、調形後利用地球萬有引力及其反作用力將內勁整體集中在兩手掌或單手掌。對此,太極名家陳鑫也曾說:「其勁皆發於心,內入於骨縫,外達於膚。是一股,非有幾股。」這裡陳鑫認為,勁就是發於心的一股氣,不是很多股,按勁更是如此,具有有著明顯的整體性。
最後,按不僅僅是外形動作,還是意識精神主導上的飽滿。練習太極拳,不管是哪一式,都要求精神意識入靜放鬆。也只有精神上入靜放鬆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體會出內在飽滿的整體性按勁。比如陳式太極拳之按勁,在手法表現上為掌心由外向內逆纏,內勁的運行路線是意念從指梢收回到掌部至脊背。此勁的運行如同幫人推車,在放鬆入靜的基礎上,將勁從指梢收回到掌部,周身合力推車會力量倍增。如此運轉內勁用按勁技擊,可發人在不知中,虛中含實、忽隱忽現。
(七)意念引領性。從運動主體上看,太極拳的按勁是一種在人的意念引領下實現的勁力。意念是大腦的一種機能,是建立在客觀世界之上,通過語言、形象、動作等形式的反饋,構建、重組、優化,達到調和人體陰陽和激發人體潛能目的的工具。練習太極拳之按,是在意念的主導下實現的。正如太極名家陳鑫反覆強調的那樣:「勁,即氣之發於心者。」「打拳心為主。少機本是從心出發。」通過意念導引的放鬆、舒展,讓全身各個臟器有序地運行松展,讓肌肉、韌帶、關節處處鬆開拉長,這樣才能產生由內向外的膨脹、撐圓、飽滿、平衡的彈性按勁。
對此武禹襄說:「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心為驅使,神為主帥。」在這裡,武禹襄闡述了練習太極拳時意念的重要性,這也說明了按勁的意念主導、引領性。修鍊時要意念先行,先有意念,而後有動作。心是一身運行之主宰,在練習按勁時,一舉一動都是在意念的指揮下,將手、眼、身法、步法的協調動作和呼吸有機地結合起來。
無論是按勁的練習還是運用,都要在陰陽哲理指導下,以意念引領為主導,以整體協調、內外如一、圓轉自如之神、意、氣、勁來完成套路練習,以及應對在推手、技擊中遇到的千變萬化。正如太極名家陳鑫所說:「運用在心,此是真訣。」「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
(八)化按合一性。化按合一是太極拳按勁的顯著特點。一般武術是把攻與防分別來講,攻則踢、打、摔、拿;防則格擋、躲閃等等。而太極拳則往往是把化與按、攻與防、引與進包含在一個螺旋式的動作之中,從而化按結合、化中有按、按中有化、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對立統一,陰陽相濟。正如宗師所云:「八法之按者,顧盼之化,相觸之際,吾以實手粘,虛手動,意注膻中穴,空其來力,合於實腳,膻中以上虛空,呈兌上缺之象。隨吾一靜,清輕之勁上返,此時長腰立頂,虛腳後撤,兩眼聚神似憑欄下視,入地三尺追神,而成按勁之用。按勁似機關翻板,常令犯者如落深淵。試手時,人呈螺旋狀朝其身後側翻出。」
比如對方在我方左前方,右腿在前,用雙臂擠我方時,我方運用陳式太極之金剛搗碓第三動作把採拿對方右腕的右手,由逆纏變順纏,把對方的手封住,同時向對方腹部左側發按。在技擊中邊化邊按,化按同時,往往敵人剛一進手即被擊出一丈開外,而不知其原因。而按人者,也不知自己如何用招的,這叫化按合一,意動神隨人已倒,敵我雙方兩不知。特別是高人交手比技,出手極快,防即是攻,攻又是防,按人於無形之中,達到了「犯者應手即仆」的上乘神效。正如《用武要言》所云何為閃,何為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何為打,何為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
二、如何正確地修鍊出按勁
(—)動作規範準確才能修鍊好按勁
動作規範準確是修鍊出按勁的第一要義。「擠勁脊背找前腳,按勁憑欄樓下瞧」。要修鍊好按勁,練習拳架務必規範準確,即要對太極拳(特別是本人所修鍊門派)的基本技術規格達到細緻的掌握。太極拳動作的規範化和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明師指點。正如宗師所云:「按破擠勁要含胸,性宮穴上一點空;含多含少都丟勁,韭菜葉寬靠師承。」因為練習太極拳,如若動作規格不正確,技術不規範,不但影響鍛煉效果,練習不出按勁,甚至還會造成疾病的產生。比如修鍊按勁時如何做到頂懸身正、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如何做到坐腰松胯、收住尾閭,以及按之長勁、截勁、沉勁如何靈活運用等等基本技術要求,這都需要仔細認真地核准的。所以在學習了各式太極拳套路之後,應在明師指導下,按照技術規格的要領去細化太極拳的技術動作。
各式太極拳的按法風格特點及技術規格都有不同,在掌形、手法、步形、步法、腿法、身形、身法、眼法、呼吸法及等方面各有相通和不同之處,這要求練習時一定要做到動作規範準確。比如楊式之按掌是單手或雙手,自上向下為下按,自後經下向前弧形推出為前按。兩臂不可伸直,勁力上做到按在腰攻。陳式之按掌是掌心向下沾著向下的掤勁,如六封四閉,兩掌由上向下按,強調身體帶動兩掌下按,意在掌根。吳式之按掌是一掌掌心向前,另一掌扶於其腕,一起前推,強調掌的勁力由虛變實,突出掌心之勁。孫式之按掌是掌心向前下或下沉伸,可以單手或雙手,強調利用周身合力。武式之按掌是兩掌掌心向外畫弧合力向前下推,強調兩手合力向前下按,保持手與胸的距離無大的變化,掌不超出腳尖。
(二)修鍊按勁需要呼吸充分配合
按勁是在呼吸充分配下實現的。
其一,呼吸與按勁動作的配合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在按勁中手法變換要與呼吸相配合,這是發按勁的關鍵。呼吸法為內氣在人體內運行提供了動力源泉。腹部是丹田這個內氣之源的所在。通過意識導引呼吸,使腹部有規律地起伏鼓盪,在充實飽滿的狀態下腹肌向四周產生緊張內裹之勢,並在意念的指揮下,將內氣傳遞至全身各處,最終將產生強大的按勁。太極拳名家吳公藻在《太極拳講義》中指出:「一開合即一呼吸,開合所在,即意所在,亦即呼吸所在。習之既久,自然氣遍周身。下手之功在呼吸,成就玄妙不思議之功,亦在呼吸。」比如在順步推手中,甲方由捋復按時,右手外側輕靈地將乙方右手按至乙方左臂處,然後左手外側按至乙方左臂肘關節處,在使乙方右臂成九十度角時,甲方沉步催身進,雙手由兩掌外沿按勁變雙掌內合,同時在呼氣翻掌坐腕的一瞬間,身、步、手一起向對方發擊,這樣即可達到按勁的完整無缺,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其二,按勁的勁勢有化、有守、有攻,要以調息為墊,促勁勢、意氣相合構成技擊勢能。正如弓與箭搭在一起,勁好比發出之箭,則氣為拉開之弓,弓箭拉開的形狀為勢。箭放出去的速度、強度及達到的效果,與弓的強度和蓄勢有關。箭是要去達到目的的,弓則服務於箭達到目的的效果,調息在其中則起導引和推進作用。正如《十三勢行功心解》所云能呼吸,然後能靈活。」這裡強調的,也是要求呼吸與動作互相合拍,應呼則呼,應吸則吸。吸為虛,呼為實,知之然後身體自能靈活,按勁則成矣。
其三,太極拳共有五種調息法,即自然調息法、逆式調息法、胸式調息法、技擊調息法和化境胎息法這五種方法。其中,逆式調息法是太極拳內勁修鍊的主要呼吸方法。逆式調息是以腹部的鬆弛起到轉換重心和傳遞勁力的作用,符合人體動作運動的規律,從而實現以呼吸促進形成按勁的效果。此外,在推手或技擊開合虛實的突然變換動作時,通過短促過急的呼吸配合,將會產生有閃電式的爆發力的按勁。
(三)內氣是修鍊按勁的重要基礎
其一,按勁是人體內部精、神、意、氣、力的和諧統一,內氣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太極拳論》所云:「靜養靈根氣養身。」什麼是內氣呢?內氣又稱真氣、元氣、先天之氣,是修鍊者通過調心、調息、調形的長期修鍊產生的一種包括體液、血氧及人體精微物質氣化和身體中的卡路里能源結合燃燒產生的具有電磁波性質的動能物質,是按勁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內煉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是也。正如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所云:「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其二,內氣日積月累,愈練愈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靈活多變的浩然之氣。正如武禹襄在《太極拳解》中所云:「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
其三,沒有內氣支持之按,只能喚之為推力,是一種僵力、死力。只有在意識引領下有內氣等諸元素充分支持之按,才能為按勁。正如武禹襄《十三總勢說略》中的「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只有通過腹式逆呼吸,讓內氣團聚於小腹,做到「氣沉丹田」,進而「氣宜鼓盪」,才會形成內外統一、剛柔相濟的強大太極按勁。
其四,太極拳之內氣的培養,主要通過三條途徑進行,即太極樁功訓練、靜功訓練、拳架套路訓練。其本質是通過調心、調息、調形而獲得的,要經過類似道家內丹功「煉精化氣百日築基」、「小周天」、「大周天」、「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道」等功力提升階段。
(四)在不斷的實踐中修鍊出按勁
俗語云:「功夫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修鍊按勁,也是如此的。「一曰心靜,二曰身靈,三曰氣斂,四曰勁整,五曰神聚」。這是修鍊按勁的訣竅。規範地修鍊太極拳,勤加練習體悟,按勁終成,貴在堅持不懈。要高度重視太極拳站樁訓練,這是修鍊掤勁和按勁的基礎功夫。「拳打萬遍,拳理自現」。「一日不練功,自己知道;兩日不練功,同行知道」。
太極拳作為內外兼修、身心合一、形神兼備的拳術,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按勁要一層一層練,一步一步上層次,不能急於求成,只有持之以恆,才會真正受益。這正如孫祿堂所說:「練拳的唯一秘訣就是一個練字。」許禹生也曾說:「一天一遍,只能保持不忘而已,—天練二遍只能熟練而已,一天至少練三遍才能有所長進。」推手是檢驗按勁的「試金石」,它在拳架和技擊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散手更是檢驗按勁的實踐功夫。古時前輩們授拳有「打入場、打出場」之規,師父是徒弟的靶子,徒弟能打贏師父才可以出師,同時還要另投高師,多方求教,反覆實踐檢驗所學,找出不足,增補新的「營養」,方能有望成為頂尖高手。實踐檢驗的方法,即太極拳推手和散手的實踐,是檢驗太極拳按勁生成、運用按勁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
綜上所述,作為八法之一,按勁是太極拳的核心要素。太極拳的按勁是通過正確地調心、調息、調形獲得的,是通過推手和散手學會運用的。在有明師或高人指點下,修鍊者正確地勤加練習體悟,按勁必成,太極功夫自然更上一層樓。
[本文來自《少林與太極》2016年8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丁酉雞年四月十二949期
推薦閱讀:
※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
※創新的名言,關於創新的名言警句大全
※收藏了一篇關於風水家居的文章,還不錯
※關於山描寫山的詩句
※關於李某某案辯護的辯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