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天文學的祖師爺 (上)

古代中國,不知道使用經緯度?不知道大地是一個球體?

如果哪位教授說這種話,他應該立即辭去「教授」這個頭銜,因為,他實在是讀書太少,不僅無知,而且還無畏。

這些誤人子弟的專家教授,真的應該儘早離開教學崗位。

1

眾所周知,中國唐代有一位大天文學家僧一行,主持編製了著名的《大衍曆》。我在《第八次請教徐松岩:古希臘曆法來自古希臘人通天神功嗎?》一文中談到過,唐玄宗調集海量的資源,支持編撰這部曆法。

其中一項關鍵性的工作,便是組織大批的專業技術人員,測量全國各地日影和緯度,以其關聯度作為曆法編製的支撐。

據《資治通鑒》卷212:

「開元十二年甲子(公元724年)……壬子,命太史監南宮說等於河南、北平地測日晷及極星,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時候之。陽城晷長一尺四寸八分弱,夜視北極出地高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浚儀岳台晷長一尺五寸微強,極高三十四度八分;南至朗州晷長七寸七分,極高二十九度半;北至蔚州,晷長二尺二寸九分,極高四十度。」

主持測量這四個地方緯度的,是國家天文台長官南宮說。他們測量的精確性如何呢?

1、陽城,位於當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鎮。唐代測出的是北緯34.4°;經查衛星地圖,該地在北緯34.47°;

2、浚儀,屬唐代汴州的郭下縣,位於今開封市市區。唐代測出的是北緯34.8°;經查衛星地圖,開封市鼓樓區位於北緯34.79°;

3、朗州,即今常德市。唐代測出的是北緯29.5°;經查衛星地圖,常德市區在北緯29.04°。

4、蔚州,其州治今河北省蔚縣。唐代測出的是北緯40°;經查衛星地圖,蔚縣縣城在北緯39.85°;

這四個點的數據,唯有朗州一地的精確度差了一些。朗州距離長安、洛陽較遠,可能參與的測量人員不足,所攜帶的工具不全。

在近1300年以前的唐代,我們的老祖宗們能夠如此準確的測定一個地方的緯度,值得點贊吧!

在這次測量活動170多年之前的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學者魏收等人正在撰寫二十四史之一《魏書》。在這部史書中,他們寫到了當今學者們心目中神聖無比的地方----地中海。

《魏書·大秦傳》:

「大秦國,一名黎軒,都安都城。從條支西渡海曲一萬里,去代三萬九千四百里。其海傍出,猶勃海也,而東西與勃海相望,蓋自然之理。」

若干年後,唐人修《北史》,又重複了這段話。

這段話,是這麼個意思:大秦國在地中海邊,這地中海與中國的渤海一樣,是個內海,但都有連接大洋的口子;這兩個海的緯度差不多,按理說,兩者是東西相望的。

地中海位於北緯30°至45°之間,渤海位於北緯37°至41°之間,確實是遙遙相望的。

看完這一段,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老祖宗,不僅能很好地使用經緯度,而且知道地球是圓的,知道從渤海經由太平洋,一直往前走,大致可以進入地中海。

2

我國的天文學發達,根本原因,在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優越性。

眾所周知,中國的創世紀故事,是:盤古開天地。據徐整《三五曆紀》: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這個故事中,宇宙不是神仙創造的,而是天然的,而且是像一枚雞蛋,人就生長在雞蛋之中。

其實,這故事,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思想,是緊密相連、一脈相承的。而且,正是在這樣的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構築了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建立了中國的科學發展路徑。

基於《易經》、《道德經》等經典,我國古代天文學非常發達。精於道家學說者,必通天文;通天文者,必精於道家學說。因此,古代高水平的道士,往往是天文大家。漢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揚雄的《太玄》便是天文學傑作之一。漢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揚雄的《太玄》便是天文學傑作之一。張衡、僧一行,都是在學習了《太玄》後,才成長為卓有成就的天文學家。他在《太玄瑩》說:

「天地開闢,宇宙拓坦。天元咫步,日月紀數。……東西為緯,南北為經;經緯交錯,邪正以分。」

意思是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人類便以日月運行的規律,來計量時間;以東西(緯度)、南北(經度)來確定空間。有了時間、空間,宇宙概念便形成了。(這些思想,至少早在揚雄千年前便已形成。比如,《孔子家語·執轡》:「子夏曰:商聞山書曰: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 )

日月運行軌跡是「圓」,東西南北構成平面上的「方」,所以,便有了「天圓地方」之說。

必須強調,古聖先賢從沒說過大地是個平面四方形。比如,《曾子》:「參嘗聞之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呂氏春秋》:「天道圓,地道方,聖人所以立天下」。

可見,方和圓,都是哲學意義上的,「天道曰圓,地道曰方」,而非幾何意義上的「天圓地方」。

於是,專業的天文學誕生了。

東漢末大學者蔡邕說:很早以前,中國的天文學有三大流派:蓋天學派、宣夜學派、渾天學派。唐初大天文學家李淳風援引相關資料,在《晉書·天文志》中分別介紹這三派的觀點。

蓋天學派認為:布滿日月星辰的天,如一口鍋蓋住了大地;天如同一個磨盤繞大地旋轉,由於大地中間高聳入雲,於是有了年月晝夜。稍懂佛教經典的人都會發現,佛教的宇宙觀,即所謂「梵天」概念,與此非常相似。由於這一派「多所違失,故史官不用」。

宣夜學派的觀點,很值得注意。他們認為,在蒼茫無邊的宇宙,無數星體懸在虛空,自然而有規律的運行著;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形成了地球的年月晝夜。由於時代的局限性,這一學派被慢慢淡忘了。

渾天學派,由於其卓越的顯示成就,成為近兩千多年的天文學界的主導者。其典型傑作,便是人所共知的渾天儀。以張衡為代表的歷代天文學家,深知宇無極、宙無窮,但是,為了便於工作,他們根據日月星辰運行規律,虛擬了一個宇宙模型:

1、「譬如卵白,白繞黃也」。如同雞蛋一樣,天包裹著地,天如同蛋殼蛋白,地如同蛋黃。

2、「斗極,天之中也」,「南極北極,天軸所在,轉運所由」。始終高高在上、相對不動的北極星,被確定為天的中心,由此形成一根南北向穿過地心的天軸、地軸,北為北極,南端則為南極。大地靜止不動,由日月星辰構成的天,圍繞這根軸自東向西運轉。瞧,這是不是「地球中心說」?

3、天上掛滿的日月星辰,各自按規律運行著,為人類提供了構建時間、空間的條件。為了精確掌握其運行規律,那就必須建立計量規則。

4、製造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太陽,自然是最重要的。經過測定,太陽東西向運行一個回合,形成365.25個晝夜。於是,確定球體的經度,均為365.25度。

5、經過測定,太陽運行,並不是正東西向的,而是與赤道交叉的一條軌跡,這條軌跡被命名為:黃道。於是,南、北回歸線就誕生了。一千九百年前的張衡說:「赤道橫帶渾天之腹,去極九十一度十分之五。黃道斜帶其腹,出赤道表裡各二十四度。故夏至去極六十七度而強,冬至去極百一十五度亦強也」。這就是說,南、北回歸線分別在南緯、北緯的24度線上。

6、「天大地小,天統地,半覆地上,半周地下」,「天如車輪而轉,日月旦從上過,夜從下過」。由於地球是靜止不動的,所以,對地球「又中分之,則半覆地上,半繞地下」,於是,有了上半球、下半球。當今的東半球、西半球,大家是否覺得有點意思?

7、由於北極星在上,於是先將天體等分為南、北兩個半球。各自的緯度為91.5度。於是,赤道就誕生了。

8、順帶介紹一下,張衡說:「夫日譬猶火,月譬猶水,火則外光,水則含景。故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眾星被耀,因水轉光。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闇虛。」意思是說,月光來自太陽光;月食及月蝕,均因為被地球遮擋。所以,日食、月食都是可以推算的,這也是制定曆法的主要任務之一。諸如此類的知識,在古代知識分子那裡,是常識中的常識。

3

研究天文學、編製曆法,僅僅有理論是不行的,還必須有相應儀器設備。

渾天學派主導天文學界的的典型傑作之一,便是人所共知的渾天儀。

據列入中學教科書《後漢書·張衡傳》,我們知道,張衡創製了渾天儀、地動儀等一系列觀測天文地理的儀器。近些年來,某些無知無德的「磚家」、「邪者」宣稱:張衡的渾天儀、地動儀是子虛烏有的。

事實上,張衡創製的許多實物,直到南北朝時期,依然存在。據《太平御覽·天部》:「《義熙起居注》曰:(義熙)十四年(418年),相國表曰:間者平長安,獲張衡所作渾儀、土圭,歷代寶器,謹遣奉送,歸之天府。」可知,當年劉裕率軍打下洛陽、長安時,獲得這些東西,運回了江南。據眾多史料記載,江南的天文學家和天文學愛好者,大量仿製,並不斷改進。

張衡的渾天儀、地動儀等儀器的圖紙文字,直到南北朝時期,依然存在。據《魏書·信都芳傳》:「(安豐王)延明家有群書……又聚渾天、欹器、地動、銅烏、漏刻、候風諸巧事,並圖畫為《器准》。並令芳算之。」《魏書·安豐王延明傳》:「又以河間人信都芳工算術,引之在館。……又集《器准》九篇,芳別為之注,皆行於世。」北魏安豐王府,聚集了大量圖書、實物,組織人員編撰成書,其中便有渾天儀、欹器(計時器)、地動儀、銅烏、漏刻、候風儀。

其實,這些東西,多是張衡繼承前人的成果,並實現重要改進和發展。據《尚書》,早在堯舜時期,便創製璇璣玉衡即天文觀測儀器,以齊七政。據《周禮》,以土圭正日景等天文觀測工作,是大司徒主要任務之一。西周以來,直至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持續發展,「其諸侯之史,則魯有梓慎,晉有卜偃,鄭有裨灶,宋有子韋,齊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論圖驗。其巫咸、甘、石之說,後代所宗。」三國時吳國天文學家王蕃說:「渾天遭周秦之亂,師徒斷絕,而喪其文,唯渾儀尚在候台,是以不廢,故其法可得言。」秦朝天文台的渾儀,傳到漢朝。在此基礎上,經過漢朝若干學者的理論完善和器物改進,促成了張衡偉大成果的誕生。李淳風記述這一過程道:

「暨漢太初,落下閎、鮮於妄人、耿壽昌等造員儀以考歷度。後至和帝時,賈選逵系作,又加黃道。至順帝時,張衡又制渾象,具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於殿上室內,星中出沒與天相應。因其關戾,又轉瑞輪蓂莢於階下,隨月虛盈,依歷開落。」

李淳風說,張衡在密室里觀測渾儀運行,讓人在室外觀測星體運行實況,兩人隔窗相互通報觀測結果。事實證明,渾儀中星體運行狀態,與他人看到的實況是完全一致的。

李淳風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史書記載了李淳風的渾儀,《唐會要》卷42:

「貞觀初,……上(唐太宗)因令淳風改造渾儀,鑄銅為之。至(貞觀)七年三月十六日,直太史局將仕郎李淳風,鑄渾天黃道儀成,……第一儀名六合儀。有天經雙規、渾緯規、金常規,相結於四極之內。備二十八宿、十干、十二辰,緯三百五十五度。第二儀名三辰儀。圜徑八尺,有璇璣規、黃道規、月游規、天宿矩度,七曜所行,並備於此,轉於六合之內。第三儀名四游儀。元樞為軸,以連結玉衡,游筒而貫約規矩。又元樞北樹北辰,南距地軸,傍轉於內。又玉衡在元樞之間,而南北游。仰以觀天之辰宿,下以識器之晷度。」

這是一個里外三層、囊括了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和二十八宿等星體,包容他們各自運行軌跡,並進行經緯度測量,進而實時給出時間的大型天體運行的儀器了。

眾所周知,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僧一行和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等人一起,創製了更加複雜、先進的「注水激輪」的儀器,即水力推進、自動運轉,自動擊鼓、敲鐘報時(「每一刻,作自然擊鼓;每一辰,則自然撞鐘」)的自鳴天文鐘。


推薦閱讀:

2016 年最美天文圖片 ,驚呆了~
假如太陽離地球再近30光年,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轉貼:曆法附加資料 - 天文曆法 -
今年緣何「春」來早 天文專家說因由
明史 天文二

TAG:中國 | 天文學 | 文學 | 天文 | 祖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