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52集
黃念祖居士1988年講於北京 中國佛學院
一切諸天,皆齎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
「皆齎百千華香」,一切諸天都帶來了百千的花香,萬種伎樂,來供養阿彌陀佛,供養諸菩薩聲聞之眾。「前後往來,熙怡快樂」,前前後後的大家都很高興、很快樂。本段就表示諸天的供養。諸天怎麼能到極樂世界來供佛呢?有三種原因:⑴「無量壽佛本願加威」。由於阿彌陀佛本願威德加被,諸天乃能恭詣極樂大修供養。彌陀第廿五「天人禮敬願」里說:「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諸天對於聞名信樂念佛之大乘行人都恭敬,焉能不恭敬極樂教主?所以他們來恭敬,是很自然的。⑵諸天為什麼能來是有因緣的,因為他們過去「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所以結緣很要緊,我們過去種了這個善根,現在還能使它相續,這是因緣引因緣,是很要緊的事情。表諸天能到極樂去供養,因為過去生中早跟彌陀結了緣,已曾供養過如來,並且很善於能使這個善根(堅固善心,深不可拔,故名善根。)增長、相續,無有缺減,所以今天才有如是勝緣。⑶「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來的這些天人,對於自己的善根,善於修習、攝取使它增加以至成就。所以今天才能夠以種種妙供,來到極樂世界供養彌陀。「前後往來,熙怡快樂」,使得善根更增上。所以極樂世界中間許多交通,國土的菩薩到他方世界去供十方的佛;十方佛土的也到極樂世界來供養聞法。他方世界來了之後,佛要給他們說開示;本土的這些菩薩供養他方回來之後,在講堂之中,佛也要說開示。而且諸天不斷地來獻供養,往返不絕。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佛告訴阿難:阿彌陀佛國中的諸菩薩眾,全能聽到、看到,八方、上下、去來、現在的事。也都知道諸天的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這一切眾生的「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得度」。這就顯的是五神通。「洞視」是天眼通,「徹聽」是天耳通,知道別人的心意是他心通,知道過去的事是宿命通,知道現在、去來的事,知道眾生生此生彼,這都屬於天眼通。這些菩薩都有這些通。
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
「身光」,諸聲聞有頂光和身光。從身體所發的光,稱為身光。「尋」者,一尋就是八尺。還有一說,鄉下沒有尺,兩手平伸叫做一尋。極樂世界菩薩的光僅及八尺,不過他的身體比我們大,兩手一伸比我們大得多。極樂國土一切菩薩威神光明,咸皆殊勝。但別有上首二尊,於一切眾中,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就問了:這兩位菩薩的名號是什麼?「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淺說,則觀世人稱念彼菩薩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觀世音;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而自在拔苦與樂,故名觀自在。進言之,如法藏之《心經略疏》說:「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自在)。又隨機往救(眾生一念就去救),自在無失,故以為名(觀世音)。前釋就智,後釋就悲。」於事理無礙方面能夠觀達,很自在,所以稱為觀自在。前一個解釋是從「智慧」說的,因為通達這個理;二者,度眾生是從「悲」來說的。觀世音跟大勢至菩薩,侍彌陀左右,贊佛教化,俗稱西方三聖。顯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密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又觀世音的本地是正法明如來。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所以早已成佛。又《觀音三昧經》說:「觀音在我(釋迦牟尼佛)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釋迦牟尼是觀音的弟子,所以觀音是古佛。又《首楞嚴經》講: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於古觀世音如來,受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反聞自性,得無上道。總之,觀世音很不可思議。在《觀經》里說,觀世音菩薩頭頂上的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五百乘五百,都在觀音頂上的圓光里),無量諸天以為侍者。」所以觀音菩薩,跟我們還是特殊地有緣。又「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觀世音菩薩成道的因緣,主要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這裡把它歸納為四句話:「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反聞自性,得無上道」。觀世音菩薩過去遇見了古觀音如來,傳授觀世音菩薩如幻的聞薰聞修金剛三昧,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修行都要走的道路。但是要知道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比我們的聞思修要深入得多。我們的聞思修,聞了經典、聞了法,要去思惟弄清楚之後,就要有行動、要實踐,這個意思很淺,不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所以有好些人就是違反了咱們經上那句話,「當信佛經語深」!他們沒有信這句話,以為佛經語淺,所以很淺地體會以為它就是這樣。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這個「聞」字是指著聞性。首先認識了聞性,聞一個是塵、聲音,而能聞的這個耳根、耳識還有它的本性,能聞的性稱之為「聞性」。先從聞性這個地方下手,安住於聞性,然後不斷地徹底,這叫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那這個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禪定,也不是一般的三昧,是《楞嚴》的大三昧——「一切事究竟堅固」。和本經的話,「一切皆成佛」,是同樣的語言。所以我們這個經,是登峰造極的一些文句。「一切皆成佛」,你還有什麼不了的?還有什麼可修的?還有什麼可斷的?一切都成了廢話。正因為「一切皆成佛」,所以《楞嚴》才有這話,「一切事究竟堅固」。現在都說這一切事是虛妄的、是生滅法。那《楞嚴》不是這麼提了,「一切事究竟堅固」,不但堅固,究竟堅固。說到它本體上去了,一切事相都不離開它本體。所以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是楞嚴三昧,沒有出、沒有入,所謂大定無出入,有出有入的都是普通的三摩地。這是文殊給總結的話。《楞嚴經》一開始就講如何見道,不見道怎麼修道?所以「見」很重要。一上來就是「七處征心」,阿難求心不可得,最後在見道上,有所了悟,就要修道。在修道的時候,請了在座的二十五位大聖,各人說自己的修持經過。說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都好,就讓文殊菩薩根據娑婆世界眾生的情況和時節因緣,讓他品評誰最好。文殊指出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觀世音菩薩最主要的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以能聞的本性反聞聞自性,心所緣的悉皆成就無上道。這樣成的無上道。所以一向都以觀音所說的代表禪宗,大勢至所說的代表凈土宗。事實上,真要儘快的來證「首楞嚴三昧」,一切事究竟堅固,那也確實文殊菩薩的總結是不錯的。因為他總結的是這樣一個條件,誰第一,那觀音這個第一。如果要去總結,什麼是在這一生之中就能出離六道,要是按這個範疇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第一了。
「大勢至菩薩」。「勢」,勢力,表示一種威勢。菩薩的智慧和力量、威勢,可以遍至一切處,可以達到一切處,所以稱為「大勢至」。在《首楞嚴經》里,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同時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大勢至菩薩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入了無生法忍。所以凈宗學會把大勢至菩薩作為第一代祖師,因為大勢至菩薩真正是念佛三昧,以念佛為法門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除了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外,不須要有其他的任何方便來助道,像參禪、作觀、持手印、念咒等等都用不著。「自然心開」,心開就是開悟。「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就在娑婆世界上攝受一切念佛的人,使他歸向西方極樂凈土。他和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的兩個脅士。《觀經》說大勢至菩薩的名號:「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這跟前面一致,不過把智慧、光明與「勢」結合在一起了。又《思益經》說:「我(大勢至菩薩)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你們看看,念佛成就的菩薩是這樣的威力。而且經典上說,大勢至菩薩在極樂世界是永不涅槃的。《觀經》又說:「此菩薩(大勢至)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時,有五百億寶華(湧現出來)。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故《大日經疏五》曰:「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大勢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又《觀經》說大勢至菩薩,「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余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此二菩薩的根本,都是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常在阿彌陀佛左右。這就給十方世界的人民示現了一個典範,大家都應當學他們,普願眾生去求生凈土。所以「現居此界」,此界就是娑婆世界,因兩個菩薩跟我們世界有緣,所以還在這個娑婆世界。這個沒有妨礙,比方像彌勒在兜率內院,但同時也在極樂世界。不可以拿我們的俗眼來看,只能在一處,就不能在另一處了。菩薩不離本處,可以一時遍現於十方。「作大利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令離三途,得無上力,同生極樂。所以是念佛的眾生,他就攝受從來不捨棄,讓你不但離開三途,更能得到無上力。所以我們出輪迴能夠往生,這須要無上力,有他力門在這兒。「令離三途」,這個「令」字,是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讓念佛眾生離開三途「得無上力」,得無上力是個「令」字貫下來了,就顯出他力來了,這個「力」使大家都同生極樂。所以為什麼自己修法,很快得了點甜頭,隨後就出很多不可思議的慘劇?昨天晚報上登的,那個宇宙語害人,一個個都是高才子弟,後來就自己拿刀殺母親,殺了母親要殺自己,這都是練功練的走火入魔,所以我們不能盲修瞎練,不能看到有些什麼便宜、取巧,都是一種誘惑、魔網。觀世音菩薩,世間稱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所以經云:「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兩位菩薩都在此土攝念佛人,特別提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單獨有這個願。因為大勢至菩薩只攝念佛人,不是很廣泛。觀世音菩薩就廣泛了,你念不念佛沒有說,有急難恐怖,允許你臨時抱佛腳,觀世音菩薩馬上就救度。佛這心胸氣魄不是跟常人一樣的,臨時肯抱佛腳還是不錯的。所以《法華經》說,苦惱的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楞嚴經》說,觀世音菩薩修一切都放下,最後就是滅,連滅也滅了,滅滅都寂滅了,寂滅之後忽然間就是兩種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這個時候,自己的心和佛的心和眾生的心就是一個心了,三無差別了。所以眾生的心一有什麼事,就是觀世音的心,觀世音就知道了,觀世音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力量就在這,佛的力量馬上就到了,中間不須要傳達。《普門品》又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讓大家無所畏懼)。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都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我一個老同修在電台工作,後來解放之後就把他遣散了,給了三個月工資,他就拿這個錢去走單幫做買賣,維持生活。那麼跑到北方過河,這河是凍冰的,走到中間解凍了,一塊一塊冰都解凍了,底下水都流了,他在這個時候,退回去也不行了,在中間,也是那麼遠,只有往前走。他說一生念觀音菩薩,就是這時候念的最好,也平安度過了。若有急難恐怖,求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複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為度群生,作師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往生極樂世界的,以及將來要生到極樂世界的一切菩薩,都應當究竟一生補處。對於一生補處是能徹底的證到。但是也有特殊大願的人,願意離開極樂世界這種清凈安樂的道場,到生死界中來救度眾生。所以常念的迴向偈:「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後來有兩個人同時都把這個偈子改了,一是弘一大師,一是我的先師夏老居士。都把第四句「不退菩薩為伴侶」,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這是我老師改的。弘一大師改的字雖不同,意思相同。花開見佛悟了無生之後,馬上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
本品正是彌陀第卅五「一生補處願」,及卅六「教化隨意願」之成就。第卅五願曰:「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雖然他還到他方有生死的世界去度眾生),永離惡趣。」不會墮入。「為度群生,作師子吼」,為眾生來作師子吼。佛的說法稱為師子吼,因為獅子一吼,百獸震驚。譬佛的說法能夠降伏外道,能夠震醒愚蒙。那麼現在這些往生極樂的人,願入生死界,又到咱們世界來示現成法師或者居士,教化有情,也稱他為師子吼。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入了無生法忍,親聞彌陀說法,即以所聞,轉教眾生。故所說法,親承如來,因此也稱為師子吼。「擐大甲胄」,「擐」字,指著身上被掛鎧甲,叫做擐。甲胄乃古代戰士被衣於身,以防矢石傷自肉體。這是譬喻,既然到了極樂世界,還願意到娑婆世界這種穢土,五濁惡世來度眾生,你怎麼才能來呀?這很可怕,你以什麼為武裝呢?就是以自己的宏深誓願作鎧甲。「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這四句是一小段。雖然是生在五濁惡世,這是很惡的世界,很容易入三惡道,他來示現凡夫,還是示現有生有死。但直至成佛,永離惡趣。所以晉朝有一個人很窮,他發憤念佛,念了幾天真的見佛了,不是死後見佛,就是現身見佛,得了無生法忍,往生極樂。往生之後在清朝之前,曾經七度到這個世界上來,沒人知道。雖然是生在五濁惡世,示現跟眾生一樣,有生有死。「示現同彼」,「彼」指娑婆世界眾生。可是他直到成佛,也不會因罪報而入惡趣。而且生生之處,常憶宿命,不昧本因。他一生一生到的地方,還能記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極樂世界再來的。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極樂大士能發如是宏深誓願者,蓋因彌陀本願加威,亦復是本身善隨佛學。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之類,都叫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要叫他們得到涅槃無上果,來「作菩薩者,令悉成佛」,作菩薩的叫他成佛。新成之佛,復度眾生。所度眾生,又皆成佛,又復度生。故云「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所以跟阿羅漢不一樣,以為涅槃自了了。成了佛之後還要去教授其他的菩薩成佛,以如是輾轉度脫無窮,十方世界之菩薩、二乘、六道四生種種眾生,得生極樂,證道成佛者,「不可勝數」。你數不過來。因往生者眾,非數量所能及。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雖然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在往生極樂世界,然而彼國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老是這樣。所以譬喻像大海,所有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大海並沒看見往上漲,要是大海老漲不已,沿海的地方早就沒有了。說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減。
或疑,十方世界如是輾轉度脫,都往生極樂世界。彼一剎土,寧能廣容?是義不然。蓋極樂國土「常如一法,不為增多」。佛雲「一法」,義理甚深,眾生難明,故佛以大海為喻,以明其義。以大海喻極樂,諸水喻十方往生之士。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以喻十方眾生,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之眾亦不增也。又彼土大士,重返穢土,救度眾生,其數亦無量,但極樂聖眾,亦無減少,故云「常如一法」,「寧有增減」。於一法中,無有增減之義。也可以用世間數學之理來作比方。數學有「無量大」或「無限大」之義,就是把數字∞橫寫,叫做無限大。什麼數加無限大,還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數除,還是無限大。叫做無限大,它就不可能減少。若有個定數才能減少,它是無限大,那減了一點就小了,就不是無限大。你減多少它還是無限大,加了它也無所可增,也就是無限大。無限大多少人去分,分得的一份,每得的一份也是無限大。「常如一法」,這一法可以用無限大作為譬喻,所以「常如一法,寧可增減」。今極樂者,實為無限大中之無限大,蓋已超逾一切世間之無量大矣。
又上經文正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殊勝微妙境界。蓋極樂即是華藏,故廣狹自在,一多相即,互融互攝,非言思所能及。
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這就譬如八方上下佛國是無數的,這麼多人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沒有變化。「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在十方的佛國之中,咱們回想起來,在彌陀發願的時候就問世間自在王如來,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要勝過一切其他佛土可以嗎?當然可以。佛就滿足他的願,所以它就勝過一切佛國,彌陀發的願力大。
「八方上下」即是十方。十方無數佛國之中,其「長久廣大,明好快樂」,皆與極樂不能相比。故云「最為獨勝」。「長久」是恆常。「無衰無變,建立常然」,所以長久。「廣大」,廣是寬廣,大是廣大,「明」是清凈光明,「好」,相好莊嚴,「快樂」,就獨勝。如《小本》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所以能「最為獨勝」,就是「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皆由彼佛在因地中求得大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現在大願成就了。「阿彌陀佛的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彌陀無上恩德,廣大深遠,言語難明。縱身有百口,口有百舌,窮劫說之,亦不能盡。故云「不可勝言」。就因為阿彌陀佛住真實之慧,所以能夠普施真實之利,不僅僅是咱們一個地球上,是令十方無窮無極世界的一切眾生,咸入真實之際,所以彌陀恩德,無有窮極。
菩薩修持第三十複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余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凈;慧眼見真;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佛又叫阿難了,彼佛剎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佛剎裡頭一切菩薩的「禪定智慧」。「禪定」是六度裡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這兩個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這兩個來代表六度。又定慧應等持。《會疏》說:「夫有定而無慧,則同二乘沉空。有慧而無定,則同外道邪思。故雙舉之。」如果「有定而無慧」,就變成二乘聲聞、羅漢了。「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滯下來,就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有慧而無定」,只是有慧而無定,就同於外道的邪思。譬如:慧和定就像燈籠的光和燈罩。過去的蠟燭、油燈,外頭要有個罩,沒有罩,風一吹燈就滅了。所以有慧沒有定,就像沒有罩的燈。有定無慧,就像沒點著的燈,有罩,根本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神通」者,天眼、天耳等六通。證果的人自然就得到了。神通確實是佛教裡頭,修持精進應當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就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裡頭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禪定,尤其是智慧,更是根本的根本。要識心達本,明白你本來的自心,只要得本,不愁末。就像一個小男孩,還沒有長鬍子,但是不要發愁,說怎麼沒有鬍子?大了自然會長出鬍子來的。對於「神通」就這樣的看法。「威德」,威者威神。謂威勢勇猛,不可測度。德是功德。如《魏譯》曰:「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彼國一切菩薩,於上述之禪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圓滿成就。佛一切都圓滿。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些菩薩都是境界很深,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了,不僅僅是明了,是徹底的明了。「密藏」有兩個涵義:⑴《二教論上》說:「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真實的語言。凡夫這種分別心,聽了之後不能理解,往往都是錯解,或者跟沒聽見一樣,因此叫做「密藏」。⑵《僧史略》說:「密藏者,陀羅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諸佛菩薩,所能游履也。」說密藏就是陀羅尼(是咒,只有到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了解它的意思),此法深密,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薩所能理解實踐的。今經雲極樂大士,於「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其實兩個不妨合參,就是說諸大士於法身如來,深秘離言的密意,種種難思之語以及諸佛的陀羅尼,都能夠究竟契入,洞然明了。「調伏諸根」,《探玄記》說:「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也。」因為我們這個根——眼耳鼻舌身,就要造業,我們就是要來調製身業、口業、意業,令離惡行,叫它不要造惡。「調伏諸根」,就是能夠控制、調製自己的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惡。「柔軟」跟剛強是相對的,心柔和而隨順於道;反之則為剛強,剛強則難以教化。還有很多人很自負、成見很深,實際上不知道正是缺點,剛強難化。《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即「身心柔軟」之意。極樂菩薩不是這樣,身心柔軟,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無邪,離開了顛倒叫做正。能夠「契真入實」,能契會真如,能入實相,這才叫做正。所以正就離開了虛妄分別,能夠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能夠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夠「了」!永嘉大師說:「了知自性本來空(了字很深),未了還須償夙債。」要能「了」,所有的罪性就空;不「了」,那宿債都在那兒一樣也不少。所以照和了,這個「了」字在「照」字之後,能「照」之後才能「了」,這個叫做正慧。「深入正慧」,「深」是窮盡自心的根源。「無復余習」,沒有餘習了。什麼叫余習呢?煩惱斷後,還存在一點習氣。二乘不能斷盡余習,唯佛獨斷之。
《大智度論》說:「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嗔恚余習,難陀淫慾余習,畢陵伽婆蹉慢余習。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大智度論》這個比方作得很好:阿羅漢、辟支佛,能夠破了貪嗔痴這三毒,斷了煩惱,了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但是氣分不盡,還有餘習。這點很要注意,他斷了煩惱之後還有餘習。譬如香擺在盒子里,把香拿開了,可是盒子里還有香的氣味,氣味還存在。這個氣味就比方余習。你貪心、嗔心、痴心已經沒有了,就好像香已經拿開了,可是過去放過香的盒子,還有氣味,這就是貪嗔痴煩惱的余習。只有佛才能徹底斷盡。二乘是斷不盡的。大乘的菩薩也是隨著水平能斷掉一些。他又比方:像咱們燒炭,把木頭燒完了之後,可是還有灰在,因為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大劫,大火燒須彌山,一點余炭不留,什麼都燒光了,粉碎為一些微中子,不留下煙,也不留下炭。就像佛斷除余習一樣,他的智慧猛利,譬如劫的大火,這火力大。又譬如說,人被鎖著剛解開時,可是還一瘸一瘸的走。所以不但要斷煩惱,還要斷余習。現極樂大士「無復余習」,這就說明極樂世界的大士,「依佛所行」,能依佛的道路來行。故《魏譯》謂彼土諸大士「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
「七覺聖道」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七覺」即七覺支,又名七覺分,或七菩提分。覺者,有覺了與覺察之義。覺法分為七種,故曰支,或曰分。七種之名為:念、慧(又名擇法)、精進、輕安、喜、定、行舍。此七覺支之義為:⑴擇法覺支,以簡擇智慧法之真偽。⑵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⑶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⑷輕安覺支,斷除身心粗重的煩惱,使身心輕利安適。⑸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⑹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⑺行舍覺支,舍諸妄謬,舍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
又《會疏》說:「七覺支者,⑴擇法覺分。智惠(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修行我們要知道擇法非常重要!要有智慧來選擇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不要去擇虛偽之法。昨天我這兒來了一位客人,他五次上當。這擇法很難,不是容易,我們頭一個擇法覺支,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別真偽。所以省庵大師分得好:真、偽、邪、正、小、大、偏、圓。自己能夠知道抉擇,知道揀擇。
⑵「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進。」有的盲修瞎練,再用功,不知道船在大海中行走,羅盤錯了,這個船要觸礁的。所以不準備好,莽莽撞撞的就往海里進發,這個事情智者不取。像提婆達多,他提倡的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頂,裡頭夏天熱,冬天冷,你說嚴格好,跟著提婆達多跑了,你就沒有智慧。總要使身調才心調,要使身有避風雨才行。所以有時候我們要知道怎麼抉擇。外道修練種種的苦行,以為受苦就解脫了,其實都是荒謬的,這些苦行沒有意義。所以精進覺支,常勤行在真法中,這叫做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用功,那叫做胡鬧,叫糊塗。
⑶「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先得到法喜,能夠覺了這個喜,我是正法生的喜,不依那個顛倒的法而生歡喜。
⑷「除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除覺支就是別的經論上說的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煩惱斷除了,感覺得很輕快、很安,這種感覺。所以修法的人用功上了路,有輕安的感覺。除覺支,就是輕安之外更深一層的意思。斷除了煩惱之後,要能覺了,把虛偽的去掉,但是不要把善根去掉,這叫做除。除的時候,要善除,除了煩惱就輕安;要除掉那些有害的,至於善根不要損傷。
⑸「舍覺分,若舍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舍。」舍覺支,也有的叫做行舍。就是自己所見自己心中所住的這個法的境界,善能覺了,要能夠明白不在這個虛偽的境上去追憶,這叫做舍。
⑹「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定覺支。在發禪定的時候,要知道許多禪有很多是假相,不要生這種見愛妄想。禪本來是好事,但有的時候,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謂菩薩怕三禪,因為三禪是十分的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快樂出不去了,你三禪就不會再進步。所以發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這些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個叫正定。
⑺「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很沉),當念(就要)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時,當念用除、舍、定等三覺分攝。故念覺常在兩楹之間,調念中適,是為念。此七通名覺分,能到菩提一分故。」若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叫它定慧均平。有的時候定多慧少,有的時候慧多定少,那就要想辦法,如果心裡很沉,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就用除覺支、舍覺支、定覺支來使它收斂。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
「聖道」者,指八聖道,亦名八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維。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根據《彌陀疏鈔》說:「一正見者,《雜集》云: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謬誤故。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維等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者,不唯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凈身業故。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華嚴離世間品》,則八正俱菩薩道。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正思惟者,舍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入諸三昧故。釋雲據此文證,豈不深玄。」
㈠正見,要「以慧安立,諦理分明」。要用智慧,見理體分明,不要有謬誤。所以八正道里第一件事就是正見,這是非常有深意!所以密宗,叫決定見宗,見修行果,以見為第一關。禪宗溈仰宗,仰山跟溈山問答,仰山就談談,溈山表揚他。仰山說這個只是我所見,不是我所證(不是我的行侶)。溈山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侶。」我所貴,就貴你的見地,不是貴你做到的情況。當然這個話理解得不好就成毒藥了。他真正是「見」!要真正見對了之後,就不會起這個誤解;要起這誤解,就是你那見還沒對。你說我見對了,我行不行無所謂了,就是你那見還不行。第一是正見,要諦於理。㈡正思惟,你見到了這個理,要以無漏的心相應來思惟,不是以有漏法這種執著、取捨。所以上面說了聞思修,也就是這個意思了。聞也叫聞性,既然有了正見,是無漏心相應在這個聞性上(所以沒有很好的用功、很好的看經,大開圓解等等,在這些地方上還確實是有困難的),來思惟使得自己這個見增長,能夠入涅槃。㈢正語,唯不生邪念,而且以無漏的智慧來攝住四種口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不但不造四惡口,而且我們用這個口來行善、傳播正法,這就是正語。
推薦閱讀:
※相學講座(九)——論足、毛髮
※劉東亮老師《金剛經》講座 (67)
※講座——當代詩詞創作瓶頸及作品漫談(5.24)
※大道至簡64382的【易經講座】
※少兒才藝視頻講座(集錦)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