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紳士與中國君子
06-04
英國紳士與中國君子 前兩天寫辜鴻銘的一篇文章結尾寫道:「當今中國社會許多令人無法忍受的醜惡現象,都是拋棄傳統文化後造成的惡果」。一些跟貼評論對這句話很反感,有的說,是不是還要裹小腳?有的說,是不是還要回到過去?有的說,是不是不要再使用電腦寫博客了;還有的要我舉例說明,等等。上述跟貼中有一個毛病,他們先入為主地認定,傳統文化都是不可救藥的糟粕,一說傳統文化的好處,立即就拿出小腳、納妾之類的糟粕來說事。對於這些人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邪惡」,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崇拜,多辯論也無益。其實,對待傳統文化,已經有很多人產生了共識,有精華,也有糟粕;對待西方文化也同樣。如果能夠接受這個觀點,吵鬧就沒什麼意義;如果不接受,辯論也只是對牛彈琴。 今天順著這個話題,講一講關於紳士的現象。最近有一本英國人寫的書,針對中國的有錢人指出,中國的有錢人缺乏紳士風度,換句話說,中國當今的很多有錢人,都夠不上英國紳士的標準。把中國的有錢人描繪得比較糟糕,與英國紳士一比,立即相形見絀。不知道中國的有錢人看到此書會不會找個地縫鑽進去。 我抽空看了一遍這本書,首先感到這位長期生活在中國的英國作者,寫書的目的很強,是為了找到圖書市場的熱點話題,以便更多地推銷圖書。其次,我認為,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中心意圖有點混亂,他一方面津津樂道於英國紳士的種種細節,另一方面,對於這種紳士生活的態度也猶猶豫豫,不知道到底應該大力宣揚,還是加以批評。由此,搞得很多讀這本書的人,頭腦也一片混亂。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必須說一下,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有錢人。作者在書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英國的紳士是指那些不需要勞動、不需要工作、不愁錢花的人,說白了,就是社會寄生蟲。他們或者有大筆遺產,或者有大批股票,每天的生活內容就是如何消遣。作者還提到,這些紳士還是以工作為恥的人。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當今有錢人缺乏紳士風度,我認為是對的,因為大多數中國人都是以勞動、工作為榮的。 但是,作者又明明把抨擊、嘲笑的對象,瞄準了中國的所謂「中產階層」,這就有點無的放矢。中國的所謂「中產階層」還遠沒有達到不需要工作的地步。退一萬步說,即便達到了,以這種紳士的生活態度和形式作為社會的榜樣,又有什麼意義?說實話,如果有一天我賺的錢,足夠我生活,而不用外出找工作,我也不會把所謂紳士,當作自己的生活參照。我決不做那種紳士,在虛偽的表象中,把自己捆起來。 英國的紳士大約是在中世紀晚期開始出現。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經提到,英國等歐洲國家,歷史上有著世襲的等級制度,這種世襲的等級制度,造就了一批世襲的貴族。這些貴族靠著法律賦予的世襲地位,不愁吃穿,不用勞動,每天的生活只在於如何花錢,講排場、做面子、顯身份。他們蔑視勞動,天生自我感覺高人一等。因此,他們的紳士做派,主要目的就是顯示自己不同於普羅大眾。 歐洲中世紀形成的這批貴族,原先大都是缺乏教育、缺乏文化的人,等到世襲的貴族地位穩定,它們才形成了一系列紳士的標準。英國最早的紳士,所有的規矩和標準都是外在形式上的要求。例如對於服裝、皮鞋、禮儀等等。他們在形成這些紳士風度的時候,不得不借鑒了一些古希臘、古羅馬有錢人(奴隸主)的生活方式。但是,除了中世紀形成的「騎士」精神之外,他們在紳士的內在要求上,並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內容。相反,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禮儀早已行之有效,而歐洲人不過剛剛開始接觸到這些必要的社會規範。英國早期紳士的一個內容就是教育貴族的後代學習禮儀,這一現象其實正好說明,當時的歐洲社會,是一個粗魯的社會。說得極端一點,英國的紳士,其最初的內容,大致就是中國人長期不齒的紈絝子弟作風。 英國紳士作風的正式定型,是在啟蒙運動中形成的。我認為,啟蒙運動中,英國紳士的內在精神內容,有相當大的部分來自中國。孔子的儒家精神,君子的生活態度,對於英國紳士的精神內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有一段時期,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包括巴黎,都以學習中國的君子和儒家為榮,中國的絲綢、陶瓷、壁紙、茶葉等生活用品,也成為紳士們標榜自己的重要外在形式。也就是在這個階段,知識分子也成為紳士隊伍的成員,這一現象顯然是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重大影響。當然,我們必須注意到,英國紳士在借鑒中國君子和儒家理論的時候,按照它們自己的國情,作了一定的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改造就是,中國儒家所倡導的君子,從來沒有把金錢的擁有放在首位,但是,英國的紳士沒有接受這一點。 英國紳士影響全世界,與英國工業革命有著必然的關聯。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大批財富,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形成了大批不需要勞動的食利階層,這使得英國紳士從最早的貴族等級,擴展到發了財的資產階級。隨著工業革命、商品經濟帶來的大眾化社會,這些紳士風度又部分擴展到所謂中產階級,成為英國社會的時尚。 對於中國來說,缺乏紳士風度是必然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缺乏紳士風度,主要是在外在的形式上。舉例來說,中國人穿長袍馬褂,西方人則西服革履。要讓中國人理解並接受西服革履的種種細節要求,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長袍馬褂的年代已經過去很久,但是剛剛脫下中山裝不久的中國人,對於西服革履的繁瑣規矩不是很了解,也是極為正常的事情。這就好比英國人、歐洲人當初不了解喝茶的正確方法一樣。再比如說,中國吃飯的方式,與西方有很大的差異,要讓中國人熟練掌握西方使用刀叉的吃飯細節,也是有難度的。今天的某些人把這些現象統統歸之為缺乏紳士風度,其實,更應該說是文化的不同。我認為,了解西方的這種細節要求固然有必要,因為我們現在經常要與西方人打交道;不了解,也沒什麼可恥的。那種細化到一個紐扣的紳士風度,遠不如李白來得瀟洒。 除了所謂紳士風度的外在細節上,中國人長期不缺乏紳士風度的內在精神。例如儒家與人為善的精神,主張正義的要求等等,甚至可以說,中國君子很多內在的精神力量,還超過英國的紳士精神。可惜的是,隨著社會的劇烈震蕩和思想變革,中國的君子精神已經被中國人自己拋棄,現在,反過頭來,被別人指責我們沒有紳士風度,反而要向西方學習。由於西方文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導文化,如果僅僅學習西方生活方式的表面細節,還情有可原,但是,要學習他們紳士風度的內在精神,卻看不到當初這些東西的形成,有一部分正是來自被我們自己拋棄的傳統文化,這到真的是一種悲哀。 紳士風度的最重要依託,就是大量的金錢作基礎,沒有花不完的錢,就不可能做紳士。比方說,紳士要求同一套西裝不能連續穿兩天,不同的西裝還要搭配不同的皮鞋,皮鞋還一定要手工製作的,平常放在家裡還要用鞋楦撐起來,不使其變形,還要在不同的場合換不同的領帶,褲子的長度也要非常精確等等。對於中國人來說,即便自己的生活條件能夠做到,每天被這種瑣碎的細節侵擾,生活也夠無聊的。換句話說,做紳士一定要有很多錢,以至於英國歷史上有些人為了保持紳士的形象,不惜大筆舉債。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做一個受人尊敬的君子,並不一定需要很多錢。有錢沒錢,並不是做君子的先決條件。在我看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一點,比英國紳士高明很多。 隨著歷史的變遷,君子的外在形式和內在精神,也有必要作一些適應社會的調整,例如對待女性的態度,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在所謂紳士風度那裡,也同樣存在。例如抽煙,現在流行的紳士風度,在抽煙問題上有一些規則,要徵求對方的同意,在某些場合不能抽煙,不主動發煙等等。中國人缺乏這種規則的掌握,似乎就是缺乏紳士風度的表現。但是,當年抽煙的流行,就是在所謂紳士階層開始的,吞雲吐霧曾經是最具紳士風度的表面特徵,例如人們熟知的福爾佛斯,成天叼著大煙斗。說中國人抽煙沒有紳士風度,只不過是用現在紳士風度,嘲笑過去的紳士風度,本質上,與中國的傳統無關。 因此,說中國人缺乏紳士精神,只能說中國在表面細節上,對紳士風度的繁瑣要求不太了解。在我看來,即便了解了,刻板地遵照執行,也沒多大意義。而在紳士風度的內在精神上,中國傳統文化從來不缺乏,只是因為我們拋棄傳統文化太多,現在反而要使用出口轉內銷的二手貨,而且還被一個英國人嘲笑,這隻說明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重視不夠,沒有認識到其中哪些東西是真正的精華。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不管是有錢人或沒有錢的人,在待人接物、言談舉止的禮貌上,能夠部分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就足夠受益了。 最後我要說,我不是紳士,我絲毫不感到恥辱。我也絲毫沒有想做一個紳士的願望。比方說,這本書的英國作者說,紳士的標誌之一就是打高爾夫球、狩獵,而且預計高爾夫和狩獵必將在中國大大流行,對此我很不以為然,至少我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有這種衝動。如果有人說我某些表現很紳士,我不得不說,那也不全是向英國紳士學習的結果。我只願做一個中國的謙謙君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GDPR沒弄好,面臨的不止是罰款
※英國留學申請要注意這幾點:別讓你的offer變廢紙!
※【圖刊】宮廷內外——英國溫莎王朝百年畫傳
※在英國一不小心就會觸犯到一些奇葩法律
※英國拋給世界三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