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宦官群體:中國歷史上最畸形的政治集團

任何事物都有個發生髮展的過程,明代的宦官也是這樣。明太祖朱元璋坐上大明王朝的交椅後,「收天下之權以歸一人」[12],以歷史上宦官禍國亂政為鑒戒,曾感慨系之地說:「吾見史傳所書,漢唐末世皆為宦官敗蠹,不可拯救,未嘗不為之惋嘆。」[13]因此他對宦官作了種種限制,明確規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穿戴外臣衣服、帽子,官階不得超過四品,政府各部門不得與宦官公文往來,等等。朱元璋仍不放心,又特地在一塊鐵牌上刻「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14]這十幾個大字,以示震懾。洪武四年(1371)五月,有個宦官因久侍內廷,仗著老資格,議論政事,結果當天就被朱元璋打發回老家,下令終身永不敘用[15]。

但是,宦官的發展,是不以朱元璋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宦官是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產物,只要封建專制主義存在,皇帝繼續搞個人獨裁的寡頭政治,遲早會走上重用宦官、使刑餘之人干政的道路,當然,這是重蹈覆轍的回頭路。朱元璋正是這樣,特別是當他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後,成為空前——當然不是絕後——的封建專制獨裁者,對功臣宿將、包括自己的親侄子與外甥都心懷疑忌,必欲一網打盡、斬盡殺絕而後快。這樣以朝夕與共的宦官作為心腹,則顯然是意料中事。如果說,洪武初年,朱元璋對宦官嚴加防範,宦官主要服務於宮廷生活,其活動很難越出森嚴的宮牆之外,那麼,在朱元璋執政的中後期,特別是在他的晚年,宦官就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扮演著各類干預國家大事的角色了。如:洪武八年(1375)五月,朱元璋派宦官趙成往河州市馬。朱元璋知道「西番」向來產馬,曾派人去買,但因使用的貨幣不同,買到的馬很少。這次,他讓趙成帶了很多羅綺綾帛及四川的茶葉去換馬,並命令河州守將對番人善加撫慰,「以通互市」,買到的馬逐漸多起來[16]。洪武十年(1377)三月,戶部奏請派宦官、國子生及部委官各一人,到「天下稅課司局征商不如額者一百七十八處」,加以核實,確立定額,朱元璋「從之」[17]。這是宦官參與稅務的明證。洪武十六年(1383)九月,奉旨去琉球買馬的宦官梁珉返京,共買馬983匹[18]。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朱元璋派尚膳太監而聶、司禮太監慶童齎敕到陝西、河州等衛,向所屬番族宣諭,命令他們賣馬,給以茶葉。結果,這次得馬10340餘匹,交換出去的茶葉達30餘萬斤。這些馬後來被分配給河南、山西、陝西衛所的騎士[19]。這些都清楚地表明,早在洪武中,宦官便已被委以重任,如到邊疆從事對明代國防至關緊要的茶馬貿易。

不僅如此,宦官還不斷被朱元璋派為特使,參與國內、國外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動。如:洪武十二年(1379)三月,朱元璋派宦官陳景及校尉,向靖江王朱守謙宣讀諭旨,告誡他乃父朱文正當年在江西「恣意放縱,視人如草木,作孽無休。其不仁者甚,奪人之妻,殺人之夫,滅人之子,害人之父,強取人財。事覺,教之不聽。未幾,謀奔敵國,又覺,而方囚之,然後而歿」[20],要他「再休與一個小人閑戲」,致蹈乃父覆轍,併當場逮捕了朱守謙身邊一些為非作歹的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發生藍玉謀反大案,三月,朱元璋派宦官而聶與駙馬梅殷去山西,傳旨晉王朱:「說與王,把那三個侯砍碎了,家人、火者、成丁男子都砍了。家財頭口與王府。婦女,王府差內使起解。欽此。」[21]由此可見,宦官已經參與了多麼重大的政治機密!至於讓宦官飄洋過海,奉使外國,成了外交上的要人,更是屢見不鮮。如:早在洪武二年(1369)四月,即派宦官送高麗流寓之人歸國;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派宦官陳能至安南國弔祭國王陳之喪;洪武十六年(1383)正月,派宦官梁民等人至琉球國,賜給中山王察度鍍金銀印;洪武二十八年(1395)十二月,派宦官趙達、朱福等使暹羅斛國,祭奠已故國王,並賜給新登大寶的國王文綺四匹,以示祝賀。如此等等,都明確記載於《明太祖實錄》中,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在宦官問題上,打破朱元璋種種禁令的不是別人,正是朱元璋自己。惟其如此,洪武時期宦官的人數,在不斷地明顯增多。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一次便「增設內使三百六十人」[22],而洪武二十四年(1391),竟向高麗國要閹人達二百名之多[23],安南國也不斷向朱元璋進貢閹人,每次動輒幾十人,總數雖無確切數字可查,但為數肯定相當可觀。朱元璋還曾親筆諭安南國王,指出他不允許安南進貢的閹宦回國,是錯誤的,提出「今後凡有省親懷舊欲歸者」,應當允許他們回安南[24]。也正因為宦官人數日益增多,需要加強管理,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才特地更定內官諸監庫局品職,設下九監、二庫、六局,即:內官監、神宮監、尚寶監、尚衣監、尚膳監、司設監、司禮監、御馬監、直殿監;內承運庫、司鑰庫;巾帽局、針工局、織染局、顏料局、司苑局、司牧局,另設宮門承製等官。這就為後來管理宦官的龐大機構二十四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奠定了基礎。

明成祖朱棣時,宦官愈益受到重用,權勢越來越大。洪武時期的宦官雖已干政,但尚未專權,而永樂時期,宦官的地位越來越高,逐步開始專權。

這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朱棣起兵從親侄兒建文帝手中奪權,按當時的標準是犯上作亂,屬於謀逆性質,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竊取朝廷的種種機密,當時建文帝身邊的一些宦官,恰恰充當了朱棣的走卒。這就是史料所載的朱棣起兵,「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為耳目」[25],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兒等,在「靖難」之役中,更是出生入死,在戰場上立過大功,成了朱棣的開國功臣。因此,朱棣當上皇帝後,對宦官的態度比起乃父朱元璋,不但繼承衣缽,更加「多所委任」[26]。首先,在名稱上讓宦官高升一步,使他們頓時抖了起來。原來,歷史上宦官的職務,秦有中車府令,漢唐時沿襲不變,至於中謁者、中常侍、中尉之類,都是以中字名宦官,而明代洪武初年,只以監正、監副、監丞名門正、門副之類,永樂初年,「始改監正曰太監」。這就是說,宦官由「中」字一躍而躋身為「太」字輩了。明朝人對此事曾有評論說:「夫天子之親,乃以太稱。今中人之職亦曰太,其視漢、唐、宋止以中名者卻盛矣!」[27]永樂三年(1405),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永樂八年(1410),都督譚青營內又派有內官王安等人,從而開始了宦官監軍;又命宦官馬靖鎮守甘肅,從而為宦官分鎮地方開了先例;更嚴重的是,永樂十八年(1420),置東廠,令宦官刺探臣民隱事,這就為宦官的特務活動開了方便之門。

永樂年間宦官插手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更是洪武時期所不能比擬的。洪武年間,在蘇州天心橋東建織造局,著地方官督造。而到永樂時,督造者便由宦官充任,蕭月、阮禮都擔任過蘇、杭織造,從此「祖制始變。嗣後歲以為常,末造禍更烈」,本來那種織造歸地方官管理,「民不擾也」[28]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永樂時,宦官還至西北地區索買駝,「且令專業者給官料織造五十匹,自後歲以為常」[29],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永樂元年(1403),「命內臣齊喜提督廣東市舶」[30]。這樣,宦官便掌握了市舶大權。宦官手中的權力既已越來越大,橫行不法便接踵而至。假傳聖旨,屢有發生。如:永樂五年(1407),內使李進在山西以采天花為名,「詐傳詔旨,偽作勘合……假公營私,大為軍民害」,致使朱棣派御史往山西鞫問李進[31]。永樂二十二年(1424)十月,內官馬騏偽傳旨諭翰林院出敕,再次往交趾閘辦金銀珠香。朱棣得知後,怒曰:「朕安得有此言,卿等不聞渠前在交趾荼毒生民乎?交趾自此人歸,人方如解倒懸,今又可遣耶?」[32]有個大宦官到蘇州織染局上任,下車伊始,便借故製造冤獄,致使多名無辜百姓在囚室活活餓死[33]。

宣德年間,皇帝不斷派出宦官到各地採辦,如蘇州一處就經常有五六個宦官坐鎮,其中羅太監呆的時間更長,「或織造,或采促織,或買禽鳥花木,皆倚以剝民,祈求無艾」[34]。有的太監,備受恩寵。如司禮監太監金英、范弘,均在宣德七年(1432)被賜以免死詔。給范弘的詔書中,有謂:「免爾死罪於將來,著朕至意於久遠。」[35]御用監太監王瑾,宣德四年(1429)時,明宣宗朱瞻基曾挖空心思,用迴文詩體,做了一首題曰《偶成》的詩送給他[36]。其後,又賜給他銀記四塊,上面刻的字是「忠肝義膽」、「金貂貴客」、「忠誠自勵」、「心跡雙清」[37]。當然,比較而言,朱瞻基在明朝皇帝中,頭腦還算是清醒的,宣德四年(1429)十二月,他下令召還採辦中官。這是因為山東泰安州稅課局大使郝智上疏,揭發京師派出的宦官采天麻、野味,「民被虐害,兼妨農務」,朱瞻基遂下令「悉召還治之,自今更不許輒遣人」。宣德六年(1431)十二月,朱瞻基還下令處死指使內使阮巨隊等在廣東「以採辦為名,虐取軍民財物」的內官袁琦,用的是凌遲這一極刑;次年正月,他還敕諭南京、應天等府,今後「凡出差內官內使,其寄附贓物在官員人等之家,許令出首歸官,與免本罪。若隱匿不首,事發,與犯人罪同」[38]。因此,宣德時期,宦官雖受寵,但還不敢太放肆,故未形成專權的局面。

這是明初宦官的大致情形。到了明中葉,也就是從成化至萬曆時期,宦官的情況比起明初來,就大不相同了:把持國柄,專權誤國,橫行無忌,已是愈演愈烈。

英宗朱祁鎮登上九五之尊時,才是個年僅九歲的娃娃。太皇太后張氏委託著名的三楊——內閣大學士楊榮、楊溥、楊士奇輔政。三老德高望重,大權在握,宦官畏懼,尚不敢張牙舞爪。但隨著張氏、楊榮先後去世,楊溥、楊士奇年老勢孤,英宗年少無知,荒嬉無度,不理朝政,司禮太監王振便逐漸大權獨攬。這是明朝皇權轉換到宦官手中的開始。憲宗成化年間,宦官汪直也是勢焰熏天。到了武宗正德時,宦官劉瑾的專權又超過了王振、汪直,大肆亂政,對明王朝造成嚴重的禍害。

明末,更產生了魏忠賢這個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被稱為「九千九百歲」的大宦官。由於他的把持國柄,倒行逆施,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實際上已給明王朝敲起了喪鐘。

明朝宦官這支隊伍,在洪武時期還只數百人,到了明末竟發展成尾大不掉的數萬之眾。明憲宗朱見深時,右副都御史彭韶在奏疏中說,「監局內臣,數以萬計」,可見成化年間,宦官已達萬人。在孝宗朱樘、武宗朱厚照時,不斷有人在奏疏中憂心忡忡地指出,「內府二十四監局及在外管事者並有常員。近年諸監局僉書者多至百數十人」[39]。神宗朱翊鈞時,僅萬曆元年(1573)到萬曆六年(1578)的六年間,兩次新增加的宦官便有六千多人[40]。到崇禎皇帝朱由檢亡國之際,史載「中七萬人皆喧嘩走」[41]。有首詩更記此事說,「授兵十萬上譙樓,可是文皇靖難收。只費杜勛三四語,盡從濠內一時投。」[42]這裡所說的「授兵十萬」,指的是十萬凈軍,也就是由宦官組成的武裝隊伍。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根據他向明朝老太監了解到的情況,說明朝「宮女九千人,內監至十萬人」[43]。說明末宦官有十萬之眾,這個數字難免有誇大之嫌,但說有數萬人——譬如說三五萬人,應當是確實可信的。

宦官既有如此之多,管理宦官的機構,便必然疊床架屋,十分龐大。僅從宦官二十四衙門的情況看來,就夠使人眼花繚亂了。所謂二十四衙門,是指十二監、四司、八局的總稱。十二監是:

司禮監:設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八九員或四五員。負責掌理內外奏章,照閣票批朱等。監督、管理皇城內的出籍、內書堂、儀禮、刑法、關防門禁。

內官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國家營造宮室、陵墓,及經辦妝奩器用等事。

御用監:設掌印太監一員、里外監把總二員。負責造辦皇帝所用之物。

司設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儀仗隊等。

御馬監:設掌印太監一員、監督太監一員、提督太監一員。掌管御廄等事。

神宮監:設掌印太監—員。負責太廟各廟洒掃及管理香、燈等事。

尚膳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提督光祿太監一員、總理太監一員。掌管御膳及宮內食用等事。

尚寶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寶璽、敕符、將軍印信。

印綬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古今通集庫,以及鐵券、誥敕、貼黃、印信、勘合、符驗、信符等事。

直殿監: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各殿及廊廡的打掃。

尚衣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皇帝的衣帽鞋襪。

都知監:設掌印太監一員。本來負責各監行移、關知、勘合等事,後來專門跟隨皇帝大駕,負責開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四司是:

惜薪司: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薪、炭。

鐘鼓司: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皇帝上朝時鳴鐘擊鼓,以及演出內樂、傳奇、過錦、打稻等雜戲。

寶鈔司: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粗細草紙。

混堂司:管理浴室。

八局是:

兵仗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員。負責製造軍器,火藥司屬於此局。

銀作局: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打造金銀器飾。

浣衣局:設掌印太監一員。凡宮人年老及有罪退廢者,均發往此局居住,直至老死,以防泄漏宮中之事。該局設在皇城外,德勝門以西。

巾帽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宮中內使帽、靴;駙馬冠、靴,以及藩王之國諸旗尉帽、靴。

針工局: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製作宮中衣服。

內織染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染造御用及宮內應用緞匹。

酒醋面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宮內食用酒、醋、糖、醬、面、豆等物。

司苑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掌管蔬菜瓜果[44]。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二十四衙門外,宦官還掌管了內府供用庫、司鑰庫、承運庫、廣盈庫、廣惠庫、廣積庫、贓罰庫,以及甲、乙、丙、丁、戊字等十庫,和一些房、作、廠。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更設立東廠,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又設立西廠,大約武宗正德三年(1508),復設立內行廠,負責對臣民偵察、監視、逮捕、刑獄。不僅如此,還設立了提督京營太監,並派出宦官在南京天壽山、湖廣、承天府、鳳陽擔任守備;負責南京、蘇州、杭州三地的織造;擔任各省要地的鎮守;管理廣東、福建、浙江三地市舶司;監督各地倉、場,同時,還不斷派出宦官去監軍,擔任採辦、糧稅、礦稅、關隘等特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明一代,特別是自明朝中葉以後,宦官自成體系,儼然中央政府中的政府,把手伸向四面八方,像螞蟻一樣爬滿從中央王朝到地方重要權力機構的大小山頭。

宦官的蔓延、橫行,給明王朝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嚴重影響。

政治上: 強化了封建專制主義,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日趨劇化。

東、西廠完全是個特務機關,直接受皇帝指揮,普天之下,除了皇帝一人而外,任何人都處在它的偵察之中。憲宗成化年間宦官頭子汪直執掌西廠時,派出的特務在偵察時,「煩密苛細,民間斗罵,縱犬爭雞,並痛捶直。」如果誰犯了這些根本算不上是罪過的所謂罪過,就要「封閉其家,或夜搜之」,連妻室兒女都被剝光衣服,毒打一頓[45]。天啟年間,楊漣在劾魏忠賢二十四條大罪時,第二十條罪狀是:「最可異者,東廠原以察姦細,緝非常,非擾乎民也。自忠賢受事,雞犬不寧,而且直以快恩仇,行傾陷。野子傅應星為之招搖引納,陳居恭為之鼓舌搖唇,傅繼教為之投匭打網,片語違歡,則駕帖立下。」[46]東廠擾民,於此亦可見一斑。對於宦官的橫行不法,百姓如果稍有不滿,議論一下,便會大禍臨頭,甚至慘遭殺害。魏忠賢當政時,「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甚至剝皮、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47]。有一次,有四個人夜飲密室,其中一人吃飽老酒後,大罵魏忠賢,其他三人嚇得都不敢出聲。還沒罵完,番子——即東廠及錦衣衛派出的特務,便突然出現,將四人逮捕,交給魏忠賢,罵魏忠賢的人馬上被剝皮、碎割,其餘三人嚇得「魄喪不敢動」[48]。真是特務多如牛毛,偵察無所不到。據當時人記載,魏忠賢派出的心腹、爪牙「遍布寰宇,充塞京師」。京中各衙門的皂吏衙役,唱戲、賣小曲的、廚師、裁縫、篦頭、修腳師傅等等,都受到魏忠賢的重賞而充當耳目,所以很秘密的一些事,如寫一份狀詞、一封書信及小範圍的密談,往往都被密報給魏忠賢,有誰要是觸犯了魏忠賢的忌諱,立刻就會被處死,連屍體都找不到。這種高壓政策造成的恐怖氣氛,弄得人人自危,「無論民間重足側目,而士大夫無一夕敢舒眉歡宴,坐談間無一語敢稍及時事」。即使住在很偏僻地方的人,也感到無名的恐懼,讓人窒息,如「針刺在體,卧不貼席」,直到魏忠賢伏誅後,仍「思之,令人毛骨猶竦」[49]!凡此種種,都表明宦官的逞凶肆虐,使明代封建專制主義的枷鎖更緊地套在人民的身上,加劇了封建統治者與人民的矛盾。

宦官專權,同時也激化了統治階級內部的明爭暗鬥,閹黨、東林黨之爭,沸沸揚揚,直至明亡。

東林書院石牌坊閹黨與東林黨的鬥爭,是地主階級內部不同政治派別的鬥爭。但是,以江南著名知識分子顧憲成、高攀龍等為代表的東林黨,其中有不少人是當時的有識之士,他們從鞏固地主階級的長遠利益出發,憂國憂民,主張調整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關係,整飭吏治,堅決抵禦後金的侵擾,畢竟要比閹黨好得多。儘管東林黨中也頗有依附草木的小人,他們的門戶之見也是很深的。魏忠賢秉政後,兩黨之爭幾乎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一大批在天啟初年「廢斥殆盡」的官僚政客,重新聚集到魏忠賢的名下,企圖捲土重來。當御史李應升、給事中霍守典等人上疏抨擊魏忠賢后,特別是副都御史楊漣揭發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後,「忠賢憤甚,欲盡殺異己者」。閹黨崔呈秀、王紹徽、阮大鋮等炮製《天鑒錄》、《同志錄》、《點將錄》等,將東林人士悉數列入,獻給魏忠賢,讓他按圖索驥,把東林黨人統統打下去。結果,朝臣中的東林人士罷斥一空,「正人去國,紛紛若振槁」,不少人更慘遭殺害。這樣一來,「忠賢之黨遍津要矣」。閹黨對東林黨人打擊、構陷的手段,是十分殘酷的。被時人稱為「六君子」的楊漣、左光斗、顧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被誣以受熊廷弼賄賂的罪名,入獄後勒令追贓,「遂五日一比,慘酷更甚。比時累累跪階前,訶詬百出,裸體辱之,弛則受拶,弛拶則受夾,弛拶與夾則仍戴鐐以受棍,創痛未復,不再宿復加榜掠。後訊時皆不能跪起,荷桎梏平卧堂下,見者無不切齒流涕。」楊漣在獄中死得更慘,「自下獄,體無完膚,及其死也,土囊壓身,鐵釘貫耳,僅以血濺衣裹置棺中。」楊漣、魏大中、左光斗的屍體從詔獄後的小門中運出時,已腐爛不堪,「臭遍街衢,屍蟲沾高攀龍題詩扇面沾墮地」[50],真是慘絕人寰。當然,東林黨人是不會就此灰飛煙滅的。作為一派政治力量的代表,自然有它的社會基礎。天啟皇帝一死,崇禎皇帝上台,東林黨的潛在力量又活躍起來,極力想如法炮製,把閹黨及與閹黨有關係的人,統統一網打盡。兩派政治力量繼續較量著,一直鬧到明朝滅亡,在南明弘光小朝廷仍流波不息,重開內戰。梁啟超曾經慨乎言之:當他們「吵得烏煙瘴氣的時候,張獻忠、李自成已經把殺人刀磨得飛快,準備著把千千萬萬人砍頭破肚;滿洲人已經把許多降將收了過去,準備著看風頭撿便宜貨入主中原,結果幾十年門戶黨派之爭,鬧到明朝亡了一齊拉倒」[51]。這裡,雖然梁啟超對明末農民軍是敵視、醜化的,但對兩黨相爭的後果,卻敘述得頗為形象。

經濟上: 橫徵暴斂,使社會經濟遭受嚴重摧殘。

宦官管理皇莊,假託威勢,逼勒小民,致使很多百姓「盪家鬻產,兒女怨聲動地,逃移滿路」,「民心傷痛入骨」;侵奪民田:僅谷大用一人即占民田萬餘頃,劉瑾修理莊田,不僅侵佔不少公、私土地,還毀掉官民房屋3900餘間,挖掉民間墳墓2700多座。

遍設稅監,大肆搜刮:如京師九門的稅務都由宦官把持,每門坐鎮宦官多達十餘人,輪收錢鈔,競為削,行旅苦之。

提督市舶司,控制海外貿易,貪污中飽:如憲宗成化初年,寧波市舶司宦官福住,極為「貪恣」;爾後在廣東的宦官韋眷,在市舶司任內更是「聚珍寶甚富」。

奏討鹽利,甚至販賣私鹽,使鹽法大壞:如成化十九年(1483),宦官梁芳「侵盜庫金以數十萬計,不足則給以鹽……前後請兩淮存積余鹽不下數十萬引……商引壅不行,邊儲日匱」[52]。

勒索貢品,民不聊生:如武宗正德初年,浙江鎮守太監王堂、提督市舶司太監崔瑤等人,對富陽縣的茶葉、鰣魚二種貢品,百般勒索,「採取時民不勝其勞擾」[53]。

派至各地的礦監的瘋狂掠奪,對社會經濟更是罕見的浩劫。大規模派遣礦監,始於神宗萬曆二十四年(1596),「天下在在有之」。派宦官負責某些礦的開採,明成祖朱棣時已經開始。如太監王彥主持開黑山金礦,拉了六千人,開了三個月,「止得金八兩」,後來憲宗成化年間,開湖廣金場,武陵等十二縣共二十一場,歲役夫五十五萬,死了無數人,「得金僅三十五兩」[54]。這不過是宦官藉開礦為名,營私舞弊,勞民傷財而已。明神宗朱翊鈞更是個貪財好貨、嗜錢如命的皇帝。戶科給事中田大益曾忍無可忍地批評他:「以金錢珠玉為命脈。」[55]他派出的礦監遍及天下。其實,「求礦不必穴」,有些地方根本無礦,而宦官「務為劫奪以應上(皇帝)……民間丘隴阡陌皆礦也」;何以故?萬曆二十六年(1598)吏部尚書李戴一針見血地說過:「奸人……指其屋而恐之曰:彼有礦,則家立破矣!」至於趁機拆毀民房,搶劫家財,挖掘墳墓,掠取葬物,更是史不絕書。但是,礦稅掠奪所得,是否都到朱翊鈞的私囊中去了呢?並非如此。僅萬曆二十五年(1597)到三十三年(1605)的九年間,宦官報上來的顯然大大縮小了的礦稅銀近三百萬兩,而「群小藉勢誅索,不啻倍蓰」,「大小監,縱橫繹騷,吸髓飲血,以供進奉,大率入公帑者不及十一」[56],「私充囊橐,十得*」[57]。宦官們的腰包,簡直要撐破了!社會經濟日益凋敝,階級矛盾也就更趨激化。礦使以及稅監在天下橫行的結果,是到處「鼎沸同煎,無一片安樂之地。貧富盡傾,農桑交困」,「三家之村,雞犬悉盡,五都之市,絲粟皆空」。仇恨的種子在人民的心中發芽,反抗的烈火不斷在各地燃燒。

軍事上: 宦官監軍,加速了軍隊的腐化,邊防大為削弱,動搖了明王朝的統治。

宦官監軍,始於何時?史籍上記載不一,有待深入研究。但早在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就曾經派宦官趙成赴軍中監視、偵察。朱棣當了皇帝後,更派了宦官王安、王彥之等人監軍。到了英宗正統年間,宦官任監軍的名義,正式出現。史載正統二年(1437),甘肅駐軍在*阿台朵兒只伯時,即派出太監王貴監軍。此後,每次軍事行動,都派出宦官監軍。正統初年,宦官吳誠、曹吉祥、劉永誠等還直接統帥軍隊。不難想見,讓那些不學無術、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傢伙率領軍隊,不打敗仗,那才是不可思議。英宗朱祁鎮讓司禮太監王振統軍,*也先,造成當時震驚中外的「土木之變」,便是典型。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十六日,朱祁鎮在王振慫恿下,決定「親征」也先(亦稱乜先,瓦剌部,這時他已在實際上統治蒙古各部),「命下,二日即行」,倉促率領五十萬大軍迎戰,數戰皆敗,八月十五日退至土木堡, 「也先人馬四圍,大戰,大軍倒戈,自相蹂踐。虜寇大肆殺戮,邀留上駕」[58]。所謂「邀留」,是為尊者諱的說法。實際上,朱祁鎮當了俘虜。隨行的數百名文武官員,有的被殺,有的成了階下囚。五十萬大軍土崩瓦解。宦官監軍,直至明末。侯方域曾寫詩一首,對崇禎時期宦官的監軍,作了委婉的嘲諷:「軫念蒼生甚,恭承禁旅遙。貂親節制,號令出雲霄。敢謂明威遠,或傳將士驕。數曾城上見,未可達王朝。」[59]《明史·職官志》序說:「初領五軍都督府者,皆元勛宿將,軍制肅然。」「既而內監添置益多,邊塞皆有巡視,四方大征伐皆有監軍,而疆事遂致大壞,明祚不可支矣。」這種看法是符合實際的。即以崇禎朝而論,京畿衛戍之權、監督軍隊之權, 統統交付宦官。結果,這批宦官「挾勢恣肆」,掣肘將領,侵蝕軍餉,避敵殃民,謊報軍情,冒功請賞……無所不用其極。更荒謬的是,天啟時魏忠賢「選京師凈身者四萬人,號曰凈軍」[60]。崇禎末年,更大為發展,讓他們守城。最後,李自成進京時一聲炮響,這支龐大的不男不女的特種武裝,立即作鳥獸散。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史上的一幕滑稽劇!

明朝的宦官,為什麼這樣猖獗?答案只能從明朝高度發展的極端專制主義的君權中去尋找。

明太祖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在君主專制時代,特別是在封建社會後期的明清時期,所謂集權於中央,實際上不過是集天下大權於皇帝一人,由他高踞於封建等級制金字塔的頂端而已。出身貧苦,在元末農民戰爭的刀叢、血泊中滾過來的朱元璋,在剛登大寶時,鑒於元朝亡天下的教訓,還能注意「人安為寶」,派人晨昏「畫角吹難」,提醒臣民「為君難,為臣又難」,「創業難,守成又難」[61],甚至還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但是,等到天下坐穩,特別是在各地小股農民起義均被*、宰相制度被廢除、功臣宿將幾乎全部被翦除後,便深居簡出,重溫歷代君主千年帝業的酣夢。不難想像,在朱元璋心目中,連徐達、李文忠、劉基、朱升等等一大批曾經跟他一起赴湯蹈火的元勛尚不可信,還有什麼人值得信賴?久而久之,便必然形成這種局面:誰跟他接近最多,便最受信任。享有這個「得帝獨厚」機會的,當然只有宦官。因此,儘管在開國之初,朱元璋三令五申,不得重用宦官,但頭一個做不到的,正是他自己。從這樣一件事上,我們不難窺知其中消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喜歡結交儒生,禮賢下士,家中有不少門客。有一天,文忠對朱元璋說:「內臣太多,宜稍裁省。」元璋聽了大怒,說:「若欲弱吾羽翼何意?此必門客教之。」遂把文忠門客都殺了,「文忠驚悸,得疾暴卒。」(按:李文忠非「得疾暴卒」,乃為朱元璋毒死。見潘檉章:《國史考異》卷二)此時此地,朱元璋已把宦官作為自己不可缺少的「羽翼」,宦官的地位,也就可見一斑。此例一開,在朱元璋的兒孫們看來,重用宦官,當然就是信乎有證,不悖祖訓了。

明代皇權大肆膨脹的另一個結果,是皇帝被進一步神化,所謂「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王。太平氣象家家樂,都是皇恩不可量」[62]。差不多至遲從晚明開始,以神化皇帝、崇尚君權為核心的「天地君親師」的神牌,在千家萬戶供奉起來[63]。皇帝被神化,只能導致君臣隔閡,到憲宗、孝宗時,皇帝與大臣「竟以面對為可怪,一逢召對,遂有手足茫茫之感」[64]。最典型的例子是,憲宗成化七年(1471),有次召見時,群臣「皆同聲呼萬歲,叩頭」[65]而已。明中葉後,某些大臣陛見時,簡直如坐針氈,如履薄冰。神宗皇帝有次召見方德清、吳崇仁二相,商議張差闖宮的案件,方德清只知連連叩頭,吳崇仁「則口噤不復出聲,及上怒,……崇仁驚怖」,竟然嚇得昏死過去,「乃至便液並下」,「如一土偶,數日而視聽始復」[66]。這種極不正常的政治局面,遂使皇帝將宦官倚為心腹,為閹人專權,打開方便之門。

歷代封建王朝,都逃不出這條規律:隨著政治局面的穩定,生產力的發展,物質財富的增多,作為全國地主階級總頭子的皇帝,消費欲越來越大。因此,幾乎每一個王朝中葉的帝王,無不以比起乃祖乃兄不知要大多少倍的胃口,肆意追求消費,吮吸民脂民膏,力圖窮極人間天上最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明王朝也不例外,明中葉後的皇帝,特別是武宗朱厚照、神宗朱翊鈞、熹宗朱由校,更是醉生夢死,荒淫無恥。以朱翊鈞而論,成天耽於酒、色、財、氣,「二十年來,郊廟、朝講、召對、面議俱廢」[67]。既然二十年不坐朝,也不召見大臣,那麼,必須由「宸躬獨斷」、皇帝料理的國家大事,由身不離左右的宦官代為料理,也就勢必不可避免,久而久之,「乃稱肺腑矣」[68],宦官手中的權力便越來越大。稽諸史籍,真是歷歷可數:朱厚照喜歡喝酒,宦官便投其所好,「利其醉,不時進觴,遂日酣酗,不及親政」[69] 。劉瑾每次奏事,專挑皇帝被雜伎逗得樂不可支的時候,這樣,他一奏事,皇帝便說:你幹什麼,這樣麻煩我。因此劉瑾便趁機自作主張,處理大事。魏忠賢奏事,則選擇天啟皇帝朱由校「引繩削墨」,擺弄木工工具,玩得最起勁的時候。這一來,形同頑童的朱由校,便十分討厭,荒唐地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忠賢是以恣威福惟己意。」惟其如此,明中葉後司禮監的宦官才掌握了「照閣票批朱」的大權,使司禮秉筆太監的權力「居內閣上」,「而相權轉歸之寺人(宦官)」,內閣大權旁落,無所作為。「國朝文武大臣見王振而跪者十之五,見汪直而跪者十之三,見劉瑾而跪者十之八」[70],真是荒唐。憲宗時,人們嘲笑「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其實,這些閣老、尚書,並非都是草包,關鍵正是在於他們手中的權力已被轉移到宦官手中。

但是,不管宦官的權力有多大,他畢竟不過是代行皇帝手中的權力,或者說是皇權的一種特殊使用形式而已。「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語。」[71]如果沒有皇帝的聖旨作為後盾,或者假傳聖旨,也就是「矯旨」行事,拉著皇帝的大旗作虎皮,出身流氓、無賴的魏忠賢之流,即使再狡猾,威福也是作不到宮門之外的。因此,宦官得勢時,可以搞亂天下,但他們自己的命運,完全操在皇帝的股掌之間。皇帝一旦發現宦官走狗不走、需要另換走狗,或者覺察到他們有野心、構成對皇權的威脅時,皇帝一翻臉,一揮手,這些宦官立即從權力的頂峰上掉下來,跌個粉身碎骨。王世貞說得好:「即狼戾如(王)振、(劉)瑾者,(皇帝)一(即皺眉頭)而憂,再而危,片紙中夜下而晨就縛,左右無不鳥散獸竄,是以能為亂而不能為變也。」[72]以劉瑾而論,雖被軍民稱為「站的皇帝」[73],權傾朝野,威風赫赫,但最後武宗一翻臉,劉瑾就被凌遲處死。這就是宦官的下場!透過劉瑾被殺千刀時以及劉瑾、魏忠賢之流屠戮臣民時的陣陣血腥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宦官專權的禍首,是皇權,是浸透封建專制主義的皇帝制度。

但是,「一瑾死,百瑾生」[74]。只要封建專制主義存在,皇帝制度依舊,宦官得以孳生的條件便繼續存在。因此,殺了劉瑾,曾幾何時,又出了個魏忠賢,其作惡時間之長、危害之大,都超過了劉瑾。等到天啟皇帝一死,崇禎皇帝上台後猛砍三斧頭,除掉魏忠賢,並將與魏忠賢狼狽為奸的閹黨管家婆客氏鞭死,焚屍揚灰。但又曾幾何時,崇禎帝對宦官的信任,又超過了乃兄、乃父、乃祖。

李自成的農民軍打進北京城時,還與跟他形影不離的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相對無言,一起弔死煤山。這就充分表明,宦官專權是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下無法根除的積弊,中國地主階級發展到明朝,已進入沒落、腐朽的歷史階段,更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來剷除這種積弊。


推薦閱讀:

請回答1999。19年過去了,我們成熟了嗎?
武松吃下了潘金蓮的那半盞兒殘酒
《西方文明好懂史》1
馬伊琍對付文章出軌方法,她抄襲了古代誰的做法
《歷史的教訓》各章節書摘

TAG:中國 | 歷史 | 政治 | 中國歷史 | 明朝 | 群體 | 宦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