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集中了諸葛亮畢生經歷最精鍊的總結。他用雙重否定來代替一個肯定,強烈而委婉的語氣,有力地強調了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和無限期望之情,意味深長。通俗地說:不清心寡欲地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些,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恬靜地將心沉靜下來,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全神貫注地刻苦學習。這個閃爍智慧火花的名言警句,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激勵和鞭策著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去積極進取。人世間有多少人為爭名奪利而失志,因目光短淺而折翅。無論做什麼事,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還應有不在乎得失和成敗的勇氣。寵辱心不驚,得失皆淡然,方能達觀進取,笑對人生。 「淡泊」即恬淡,指不追名逐利,生活儉樸,直面現狀,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計較個人恩怨與得失的寬廣胸襟。它像山澗潺潺的溪流般清澈,又似縷縷清淡的花香般飄逸。它是一種深藏於心底的明鏡,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淡泊不是平庸,而是於沉靜中孕育著明天的輝煌。淡泊能撫慰、凈化、沉靜人的靈魂,使人心無旁騖地去勇攀高峰。「寧靜」即安寧,指心情安定恬靜,雍容自若,豁達瀟洒,成熟穩健。它像溫潤如玉的玲瓏女子般晶瑩剔透,又似堅毅如山的男子一樣成熟穩重。它能使迷茫的人走出心靈的困境,它能使浮躁的心拋棄一切世俗雜念的羈絆,回歸自然,內心的寧靜會使我們的思想更加澄明,心境更加明朗,意志更加堅定。 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隨處可以找到許多淡泊寧靜的事例,那平凡而又偉大之舉,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神韻,質樸而持久。「貪慾之人,無有厭足。 」(弘一大師《修行法語》)。其意為: 貪財、權欲和虛榮心,這是大眾意識的三根台柱,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支撐著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將深陷迷茫的人折磨的人痛苦不堪。當代大學者《圍城》的作者錢鍾書,終生淡泊名利。他不僅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還拒絕了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的特邀,他不為每周只需講40分鐘課,一共只講12次,就付給16萬美元的酬金而心動,也不為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的特優待遇而忘記自己堅守的理念。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出自《論語·雍也》)。憑著這種自得其樂的淡泊心境,顏回成了千古安貧樂道的典範,達到了樂在其中的最高境界。辭官歸田後的陶淵明,在閑適與寧靜中,體驗著那種置身於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瀟洒與飄逸,於是才流傳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本詩採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說明他用墨汁畫的梅花,不是為了讓別人誇讚顏色好,只是讓它的清香瀰漫在天地間。詩人借素潔的墨梅為喻,抒情言志,頌揚了人的高風亮節。此寓意深刻的詩句也真切地體現著一種淡泊的心境。 淡泊還應守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守住孤獨就等於守住了幸福,耐得住寂寞才不會迷失自己。為追求心中的光明,我們理應堅守自己的信念,更應有從容自若的淡定。法國作家讓·季奧諾寫過一篇《植樹的人》,故事講述了一位離群索居的牧羊人,置身於荒無人煙之地,每天和樹相依為命,他立志要改變荒涼的現實,無怨無悔地辛勤耕耘。他寄情於樹,用心靈悟語與樹促膝談心,在每棵樹上都寄託著他的情感和希望,每當他種下一棵樹,彷彿就感到自己在世間又多了一位親人。蒼天不負苦心人,有志者必能事竟成。通過近半個世紀堅持不懈的努力,他終於證實了「孤獨者能夠找到幸福」。當他身陷困境之時,或許也曾有過悲觀、失望、恐懼、迷茫……,但當他意識到舒適的生活環境已被殘酷的現實所替代後,卻能用一顆平靜、淡泊的心去坦然接受、去努力適應、去極力改造環境,他在孤寂探索中從荊棘叢生中踏出一條光明之路,他用震撼人心的力量戰勝了嚴峻的生存考驗,走出了艱難的困境,贏得了春光明媚的人生,從而領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人生真諦。 只有安於淡泊,才能體會出「寧靜致遠」的超然;只有不求聞達,才能懂得「寵辱不驚」的洒脫。自然界中那沉穩的山,靈動的水,以及那默默無聞的小草等,它們的身上都顯示出一種特殊的素質,即從它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用心感悟到,非凡的氣質無不彰顯著一種淡泊的心境。讓我們守住心中的純凈,始終保持一種心如止水的超然心境,貼近自然,讓我們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一片心靈的綠洲、一方精神的凈土,真正做到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繁華所誘,不為成敗所惱。平和的心是金,在物慾橫流的當今世界,若想實現鴻鵠之志,就應驅除心中的雜念,保持赤子之心的無瑕,向自己既定的目標奮勇前進,方能成大器、攀高峰! 【作於2010年1月27日】
推薦閱讀: